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武侠修真 >月老志最新章节 > 月老志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187章 三教合一

  话说到此,则凡间流传的玉帝之妹思凡下界,匹配杨君云云可知是无稽之谈。

  帝俊是太阳之精,因而以阳为姓。这金乌皇子自然姓阳,和张媱生下两子一女,长子叫阳诛,次子叫阳戬。从这两个杀气腾腾的名字便看出小金乌复仇之心昭然若揭。

  逢蒙父子一心篡位,当然不会让他坐稳天皇之位。逢蒙也不知是恶贯满盈怎么的,不久也销声匿迹。到了儿子张某袭了爵位,便公然发动兵变逼小金乌退位。

  结果小金乌也步了帝俊后尘,张媱则被登上天帝之位的兄长压到桃山之下。据说小金乌的残余势力逃到东瀛扶桑,所以彼国至今还保有天皇之位。

  这时天庭有一位长者出来庇护阳家兄弟,便是皇叔东王公。东王公是少阳之木,以杨为姓。他将阳诛、阳戬收养在府,传授生息之道,将阳诛改作阳朱。又有传言,玉帝为了拉拢东王公将御妹张媱改嫁给他,这事在历史上也不稀奇,晋文公、刘皇叔为了巩固地位也都娶过侄媳。因此凡人熟知的阳朱、阳戬多写作木阳之杨。

  这阳家兄弟后来大大有名。一个拜太清老子为师,战国之初曾下凡宣道,和墨家钜子墨翟齐名并称,史作阳朱、阳子居,杨朱。便是那位大讲贵生重己之道,被孟子讥为拔一毛利天下不愿为的。成神后继承养父东王公的神性位列六御之一,是为‘东极青华大帝’,道号太乙救苦天尊。

  其弟杨戬拜在元始天尊门下,为玉鼎真人真传弟子。封神之战中扶周灭纣,屡立战功,最终肉身成圣,战国时扶助其兄宣道,化名杨布,所为虽知者甚少,但秦汉之际特多以布为名的,季布、英布、栾布还有后来的吕布。都是勇力绝伦之士,可知当时必有震荡寰宇之举播于人口。

  可惜杨氏兄弟是帝俊皇孙,玉帝对这两个外甥自然十分忌惮。杨朱虽然有偌大之名,他的学说并不被战国雄长乐用,竟至于一部道书都没有留下,久后便几乎无人留意。成神之后亦是深居简出,寡绝交游。后来玉帝又授意四大天师将六御削成四御,一者造成其三界独尊的地位,一者将东华大帝排摈在外。

  至于杨戬虽曾改名杨布,示为布衣无野心以宽解玉帝之意。遭际也颇不如意。若论真实本领,便是阐教十二金仙多半也未能稳居其上,三代弟子中更是首屈一指。可是封神之战中只做了周师督粮官,不受重用。成神之后永驻灌江口,听调不听宣。实质便是不允许他带兵上天。

  天界重兵都由李靖父子和四大天王把持,玉帝继位以来,虽然有西王母、太清老子和西方佛陀扶植,对于兵权始终不能随心所欲。放着二郎神这么一个神通精强的至亲外甥都不敢任用,怎么可能因一个私配凡人就生此嫌隙呢?

  封神一战,四灵余党的大本营截教也不成样子,阐教金仙大多是高蹈出尘之辈,此后亦功成身退。

  而西方教则在此战中收容了许多道术高手,逐渐发展壮大。即为后日佛教的本源。

  佛家盛称寰宇之中有三千大千世界,论其局度气象和神通法门实在有过绝于人的地方。

  太清老子在三界的地位虽不是最高,却深得太元神后的信任,前古以来又曾九度转轮,代为帝师,影响力堪称举世无匹。对之后形成的三教合一之格局亦是功不可没。

  周秦以来在中夏政教中首屈一指的要算儒教。儒教在三代以前称作人教,封神之战后,周武王的兄弟周公旦有圣人气象,制礼作乐造就了一派多才与艺的师儒,后来周室衰微,鲁国孔丘继承其精神,删订五经,教习六艺,世称‘周孔礼教’。而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因此有些师徒渊源。老子虽然贬抑礼法,然而他对礼法的了解则是卓然无愧为一大家的。

  太清老子是太元神后以降道家的掌门人,往古以来得道飞升的仙人得他传授的不可计数。其中声望最隆的还要算孔子、杨朱、庄周及后来的张天师。

  老子虽有五千言流传,大抵是不超越阎浮世界之外的。其论述宇宙本源的部分多半轻描淡写,归于不可名,不可说。孔子、杨朱也极大关注于人类现实,一个‘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未知生,焉知死’?一个要贵生重己,物彻疏明。庄子虽较汗漫,也说‘**之外,存而不论’。

  归根到底便因为道家一派乃阎浮世界所自出,而佛家局度特大,则因其专由信力所见。佛陀释迦牟尼大约于孔子同时,因感于人类生、老、病、死种种苦痛发愿修行,后来在菩提树下顿悟得大智慧。这是吾人从现实层面观察到的。而事实上释迦在过去世便由燃灯古佛授记转生到天竺而成为西方极乐世界在此间的代言人,简而言之,佛教之所以有超乎寻常的识力全因他是一种外来宗派。

  即便佛经中记载的不甚完备,也可以推知宇宙之中佛国是一个极为庞大的高等种群。在宇宙的四方都有佛国领袖,即如南方欢喜净土宝生佛、东方妙喜净土阿閦佛、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北方胜业净土不空成就佛。

  今佛陀释迦极称西方世界阿弥陀佛,大约此间佛教只属西方世界一个分支吧。

  西方教在封神战中时而展露一鳞半爪,准提、接引两位教主的神通都不在三清之下,自然引起道门警惕。后来老子西出函谷,有化胡之事,但是遭到前所未有的挫败。后世道士编纂,说老子西入天竺,化为佛陀,传下浮屠教,也真够自欺欺人了。除非佛与道完全相合,这个结论才能成立,不然老子有高深佛法不传中夏只传于天竺,若干年后再让后人西取东传,这就太可笑了。

  汉末张天师整合了道教,在中夏卓有势力,此后佛教东传两教之间有过数次此起彼落的争斗,大约还互有吸取吧。可是天庭神道有些不孚人望,以至于元始天尊亲传十二金仙都有几个转投佛家,此消彼长之下,道教便再难压伏佛法东传的势头了。

  又过了三五百年,两教策划了名闻遐迩的西行取经大业,一举奠定了三教合一的格局。一来是东汉以来高僧大德不绝如缕与民间广泛接触,天庭数次动乱都曾援引西方佛陀出手相助,譬如著名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其次,道门的许多经书都从佛经中有所借鉴,大有混同之势。再次,佛陀智慧渊深,逆往知来,测知佛法在天竺盛极将衰,不得不别寻出路。

  佛家要清扫佛法东传的道路,天庭也要借机剿除天界动乱中逃亡到西方的妖魔鬼怪,双方可说是一拍即合。此后中夏几乎取代了天竺成为佛教的宗主国,一者产生了教外别传,独树一帜的禅宗。一者儒教深受濡染下也发生蜕变,成了宋明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