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必须百分之百达标
早在60年代初,浦江汽车厂就通过仿造前苏联的伏尔加轿车,开发出了浦江牌轿车。在长达20年的历程中,浦江轿车共计生产了4万辆,装备了许多zhèng fu机关和大企业,成为官员们身份的象征。
70年代末,中国重新打开国门,高层官员密集出访欧美ri等国,看着国外大街上琳琅满目的新型轿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zhong yāng领导人在ri本丰田工厂参观的时候,听说丰田公司一天的轿车产量就相当于浦江汽车厂两年的产量,震惊无语,回国之后便指示开展轿车行业的中外合资改造。
作为国内最主要的轿车生产企业,浦江汽车厂自然而然地被选择为 第 065 章 配套企业,集全国之力,实现浦桑汽车的国产化!”浦江市zhèng fu做出了一个大气的决定。
就这样,由机械部与浦江市zhèng fu联合成立了一个浦桑汽车国有化办公室,开始面向全国进行汽车配件的招标。浦江市zhèng fu承诺,对于中标的企业,可以给予免税、提供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三年之内,使浦桑汽车的国产化率提高到70%以上。
在当时的中国,倒也不是完全没有达到一定技术水平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一部分隶属于军方,本身就有繁重的生产任务;另一部分企业也都有自己的配套生产任务,不值得专门为浦桑汽车另外开辟出一套生产系统。
离开这些技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余下的就是各地的中小型企业了。浦江市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国内工业的龙头,为许多省市提供过技术和装备方面的支持,也算是“得道多助”。一纸通知发出,各省纷纷响应,号召省属企业前往浦江,参加配件国产化的投标。
声势浩大的招标会持续了一个星期,一大帮企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国产办交给他们的样件图纸,让每一家企业都望而却步。这些高得让人眩目的技术要求,远远超出各家企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觉得这简直就是一种羞辱。
“这是谁提出来的标准?”有人愤愤不平地质问道。
“这是德方的标准,狼堡公司一直是按这个标准进行配件采购的。”国产办的工作人员答道。
“我们又不是德国,咱们国家穷,道路状况也差,就不能从实际出发,搞个过渡标准吗?”又有人建议道。
“不行,我们必须100%达标,降低0.1%都不行!”浦江市zhèng fu的回答掷地有声。
“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我们必须投入资金进行设备改造,到时候我们生产出了产品,你们不要怎么办?能不能保证只要我们造出来,你们就一定采购?”有人婉转地提出了条件。
“配件只要合格,我们一定采购。但如果不合格,我们绝不会妥协。”这是国产办的回答。
“娘的,这就是一帮卖国贼!什么中外合资,完全就是外国人说了算嘛!”一干前来参加招标的企业领导人开始破口大骂,然后带着自己的团队愤然离席,“你们自己玩吧,老子不侍候了!”
秦海他们遇上的,正是这样一支在招标会上受挫的企业。赵厂长的全名叫赵自然,是海东省江洲机械厂的厂长。贾科长叫贾雁高,是厂里的生产科长。而坐在赵自然身边的那位文气的中年人,则是厂里的技术科长,叫马长峰。
“我叫秦海,这位是我们青锋农机厂的宁厂长。”秦海也向对方做着自我介绍,听他与赵自然等人聊得热闹,宁中英也离席凑过来了,秦海赶紧把宁中英介绍给了对方。
“我叫宁中英。”宁中英说道。
“宁厂长,我听说过你的大名。”赵自然这回终于站起来了,热情地走上前来,与宁中英握手:“我是听我们省关北农机厂的孙厂长说的,说你为人仗义,是急公好义的宋公明。”
“哦哦,是老孙啊,记得记得,有一年在广州开会的时候,他突发了阑尾炎,是我把他背到医院去的。”宁中英哈哈笑着说道。
“对对,他说的就是这件事。”赵自然道,说罢,他又赶紧对手下吩咐着,“老贾,去把宁厂长他们的碗筷都拿过来,既然碰上了,就一块吃吧。”
企业这个圈子并不大,大家随便一说,就都能找到几个互相都认识的熟人,于是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宁中英和秦海把自己的菜端到赵自然这一桌,与他们拼在一起,正好赵自然他们点的菜也已经上来了,大家各自在酒杯里倒上了啤酒,然后便觥筹交错地喝开了。
众人聊了一些闲话之后,赵自然问起了宁中英一行浦江之行的目的,待听说他们是来找产品销路之后,赵自然指了指秦海,说道:“小秦,你刚才打听招标的事情,是不是也想去试试啊?听我的,别去碰这个业务,国产办那边根本就没有诚意,纯粹是为了哄上面领导的。”
秦海笑笑,说道:“其实外商对产品质量标准要求严格,也是一贯的,并非只对咱们中国企业。对了,赵厂长,你们厂去投标的是什么产品,能说来听听吗?”
赵自然向马长峰努了努嘴,马长峰回头从包里掏出一张图纸,递给秦海,说道:“这是图纸,你能看懂吧?”
“他在技术上还有两下子,有点鬼点子。”宁中英看出了一行人对秦海的轻视,赶紧解释着。秦海的年龄的确是硬伤,下巴上光溜溜的,一看就能让人想到“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古训。
秦海向马长峰道了谢,接过图纸翻看了一番,然后对马长峰问道:“这个伞齿轮,按客户方的要求,应当要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你们厂有粉末成形压机吗?”
此言一出,一桌子人除宁中英之外,对秦海的看法都陡然发生了变化。粉末冶金技术在国内不算什么新技术,但应用范围不广,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这个概念。秦海只是看了看图纸,就能够猜出配件的工艺要求,而且直接询问相关设备情况,不管怎么说,至少算是一个懂行的人了。
“我们有一台从美国进口的液压粉末成形压机。”马长峰用认真的语气答道。
“阿尔法公司的?”
“没错,正是阿尔法公司的。”马长峰眼睛里分明已经有一些惊异之sè了。
“烧结电炉呢?”
“也有,德国的。”
“克雷默的?”
“没错,正是克雷默的!”
听着秦海与马长峰的一问一答,赵自然心里对于秦海的不屑早已烟消云散,他转头去看宁中英,得到的是对方一个得意的眼神。
“你们这小伙子,哪毕业的?”赵自然小声问道。
“我们省的农机技校。”宁中英答道。
“不会吧?农机技校毕业,懂得这么多东西?这可是人才啊。”赵自然道。
宁中英呵呵笑道:“当然是人才,要不我到浦江来出差,谁都不带,就带这么一个愣头青?”
“以你们厂的装备水平,接下这个伞齿轮的生产完全没有问题啊,你们怎么会放弃了呢?”
那边,秦海的声音骤然大了起来,目光中也带上了几分恨铁不成钢的遗憾之sè。
;
70年代末,中国重新打开国门,高层官员密集出访欧美ri等国,看着国外大街上琳琅满目的新型轿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zhong yāng领导人在ri本丰田工厂参观的时候,听说丰田公司一天的轿车产量就相当于浦江汽车厂两年的产量,震惊无语,回国之后便指示开展轿车行业的中外合资改造。
作为国内最主要的轿车生产企业,浦江汽车厂自然而然地被选择为 第 065 章 配套企业,集全国之力,实现浦桑汽车的国产化!”浦江市zhèng fu做出了一个大气的决定。
就这样,由机械部与浦江市zhèng fu联合成立了一个浦桑汽车国有化办公室,开始面向全国进行汽车配件的招标。浦江市zhèng fu承诺,对于中标的企业,可以给予免税、提供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三年之内,使浦桑汽车的国产化率提高到70%以上。
在当时的中国,倒也不是完全没有达到一定技术水平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一部分隶属于军方,本身就有繁重的生产任务;另一部分企业也都有自己的配套生产任务,不值得专门为浦桑汽车另外开辟出一套生产系统。
离开这些技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余下的就是各地的中小型企业了。浦江市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国内工业的龙头,为许多省市提供过技术和装备方面的支持,也算是“得道多助”。一纸通知发出,各省纷纷响应,号召省属企业前往浦江,参加配件国产化的投标。
声势浩大的招标会持续了一个星期,一大帮企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国产办交给他们的样件图纸,让每一家企业都望而却步。这些高得让人眩目的技术要求,远远超出各家企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觉得这简直就是一种羞辱。
“这是谁提出来的标准?”有人愤愤不平地质问道。
“这是德方的标准,狼堡公司一直是按这个标准进行配件采购的。”国产办的工作人员答道。
“我们又不是德国,咱们国家穷,道路状况也差,就不能从实际出发,搞个过渡标准吗?”又有人建议道。
“不行,我们必须100%达标,降低0.1%都不行!”浦江市zhèng fu的回答掷地有声。
“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我们必须投入资金进行设备改造,到时候我们生产出了产品,你们不要怎么办?能不能保证只要我们造出来,你们就一定采购?”有人婉转地提出了条件。
“配件只要合格,我们一定采购。但如果不合格,我们绝不会妥协。”这是国产办的回答。
“娘的,这就是一帮卖国贼!什么中外合资,完全就是外国人说了算嘛!”一干前来参加招标的企业领导人开始破口大骂,然后带着自己的团队愤然离席,“你们自己玩吧,老子不侍候了!”
秦海他们遇上的,正是这样一支在招标会上受挫的企业。赵厂长的全名叫赵自然,是海东省江洲机械厂的厂长。贾科长叫贾雁高,是厂里的生产科长。而坐在赵自然身边的那位文气的中年人,则是厂里的技术科长,叫马长峰。
“我叫秦海,这位是我们青锋农机厂的宁厂长。”秦海也向对方做着自我介绍,听他与赵自然等人聊得热闹,宁中英也离席凑过来了,秦海赶紧把宁中英介绍给了对方。
“我叫宁中英。”宁中英说道。
“宁厂长,我听说过你的大名。”赵自然这回终于站起来了,热情地走上前来,与宁中英握手:“我是听我们省关北农机厂的孙厂长说的,说你为人仗义,是急公好义的宋公明。”
“哦哦,是老孙啊,记得记得,有一年在广州开会的时候,他突发了阑尾炎,是我把他背到医院去的。”宁中英哈哈笑着说道。
“对对,他说的就是这件事。”赵自然道,说罢,他又赶紧对手下吩咐着,“老贾,去把宁厂长他们的碗筷都拿过来,既然碰上了,就一块吃吧。”
企业这个圈子并不大,大家随便一说,就都能找到几个互相都认识的熟人,于是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宁中英和秦海把自己的菜端到赵自然这一桌,与他们拼在一起,正好赵自然他们点的菜也已经上来了,大家各自在酒杯里倒上了啤酒,然后便觥筹交错地喝开了。
众人聊了一些闲话之后,赵自然问起了宁中英一行浦江之行的目的,待听说他们是来找产品销路之后,赵自然指了指秦海,说道:“小秦,你刚才打听招标的事情,是不是也想去试试啊?听我的,别去碰这个业务,国产办那边根本就没有诚意,纯粹是为了哄上面领导的。”
秦海笑笑,说道:“其实外商对产品质量标准要求严格,也是一贯的,并非只对咱们中国企业。对了,赵厂长,你们厂去投标的是什么产品,能说来听听吗?”
赵自然向马长峰努了努嘴,马长峰回头从包里掏出一张图纸,递给秦海,说道:“这是图纸,你能看懂吧?”
“他在技术上还有两下子,有点鬼点子。”宁中英看出了一行人对秦海的轻视,赶紧解释着。秦海的年龄的确是硬伤,下巴上光溜溜的,一看就能让人想到“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古训。
秦海向马长峰道了谢,接过图纸翻看了一番,然后对马长峰问道:“这个伞齿轮,按客户方的要求,应当要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你们厂有粉末成形压机吗?”
此言一出,一桌子人除宁中英之外,对秦海的看法都陡然发生了变化。粉末冶金技术在国内不算什么新技术,但应用范围不广,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这个概念。秦海只是看了看图纸,就能够猜出配件的工艺要求,而且直接询问相关设备情况,不管怎么说,至少算是一个懂行的人了。
“我们有一台从美国进口的液压粉末成形压机。”马长峰用认真的语气答道。
“阿尔法公司的?”
“没错,正是阿尔法公司的。”马长峰眼睛里分明已经有一些惊异之sè了。
“烧结电炉呢?”
“也有,德国的。”
“克雷默的?”
“没错,正是克雷默的!”
听着秦海与马长峰的一问一答,赵自然心里对于秦海的不屑早已烟消云散,他转头去看宁中英,得到的是对方一个得意的眼神。
“你们这小伙子,哪毕业的?”赵自然小声问道。
“我们省的农机技校。”宁中英答道。
“不会吧?农机技校毕业,懂得这么多东西?这可是人才啊。”赵自然道。
宁中英呵呵笑道:“当然是人才,要不我到浦江来出差,谁都不带,就带这么一个愣头青?”
“以你们厂的装备水平,接下这个伞齿轮的生产完全没有问题啊,你们怎么会放弃了呢?”
那边,秦海的声音骤然大了起来,目光中也带上了几分恨铁不成钢的遗憾之s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