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〇壹媒人
乐安村村如其名,依山傍水,虽称不上富饶,却至少家家户户都能温饱。^^^百度&搜索@巫神纪+@阅读本书#最新@章节^^^
村东头乃是沃土一片,相较而言,村北依山的地就贫瘠得多了。这时日正值农忙,无论是男女老少,少有人还在村子里闲荡了,多扛着锄头,挎着篮子,呆在自家田头。就连那些五六岁的懵懂小儿,都跟在大人身后,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村北山脚下,零星分布着不少的大榆树,最小的都有两人合抱那般粗了,正适合乘凉,却少有人在此偷闲。倒是有一株树下,有个披着发的女孩儿,正把自己的胸脯贴在大树上,偷偷探出脑袋来探看,见没人注意自己,这才蹭着树蹲了下来,悄悄把手伸进了怀中。
不多时,掐了块硬邦邦的糙面馒头出来。
这馒头色儿偏黄黑,并不细腻,瞧上去像是放得久了,就拿出来的这片刻功夫掉了不少碎屑在地。女孩儿瞧着那些碎屑心疼得要命,赶紧狼吞虎咽地把这块馒头往嘴里塞,仿佛塞得慢了,它就会在自己的掌心里全部化作碎渣似的。
这般塞噎使得馒头卡在了女孩嗓子眼里,仿佛是吞了把沙子似的,割得喉管生疼。女孩儿有些想往外呕,却又赶紧地捂着嘴巴,生怕自己真把那口馒头吐出来。
半晌,“咕嘟”一声,女孩抚了抚胸口,露出了一个餍足的笑来。
不远处忽然响起一声怒吼:“张夏荷!你这又躲哪儿偷懒去了!”
女孩赶紧拍拍手上的碎屑,蹿了出去,应一声:“哎,我马上过去!娘您放着,您的腰还没好利落呢!”
这张家乃是十五年前南方大旱逃难至此的,一家夫妻二人带着三个孩子,求得了村子里一间破败的小屋子得以蔽身。这屋子只有两间房,家里三个小姐妹就只能挤住在一块儿了。直到大女儿张冬梅嫁入了邻村,二女儿张秋月也嫁了本村的地主李家,还是这李家小辈儿里的独子李慕。
秋月成亲不到三个月的光景,便顺顺当当地怀了孩子。临产前一天张家母亲还去瞧过自家的二女儿,那李家待人不薄,见秋月有了孩子是一点活计都不让她做了,即将做娘亲的秋月面色红润,抚着自己的肚子,跟自家娘细细地讲着自己的期许。
却未曾去想,那生产可是要教女人在鬼门关上转上一圈的,秋月着实福薄,没能挺过去,只给李家留了个大胖小子。李老太太本就爱极了孙子,又心疼他打生下来就没了娘亲,给取了小名唤作金宝,接到身畔抚养。
到如今,秋月难产去了已然有了三个月,张家也能从悲伤中脱出,专心地在地里忙活了。
张家原本就是李家的佃户之一,李家求娶秋月时,为表诚意,又在村东头将两亩上等良田划出来作聘。如今张家汉子张十一正在那头忙活,而张家婆子刘兰娘却舍不得村北这种了许多个年头的薄地,顾不得腰上还带着旧伤,带着还未曾出嫁的小女儿张夏荷来这头忙活了。
兰娘瞧夏荷从树后头猴子似的蹿出来,赶紧将小女儿拽住了,蹙眉,觑一眼女儿的胸脯,担心道是:“可是又饿了?饿了也不许偷偷摸摸都吃光了!今晚拿出来罢,娘给你两个新的。”
“娘最好了!”听闻道能拿两个新的,夏荷笑得比那日头还要灿烂,眉眼弯弯。
兰娘瞪了小女儿一眼,道:“就你贪吃!你两个姐姐谁敢似你这般。你再吃下去,娘可养不起你了,得把你丢出家去了!”
张夏荷心知自家娘亲只是长了刀子嘴,怎舍得真将自己赶出家门,比起这放出的狠话,夏荷倒是更担心自家娘的腰,赶紧从娘亲手里接过锄头,毫不费力地挥动了起来,瞧着与那小身板毫不相符。
兰娘捶了捶腰,放心地将地里的活计交予了小女儿,道是:“瞧着日头也偏西了,娘先回家,给你爹跟你做饭。你一会儿自己回去,别呆太晚。”
“知道啦!”张夏荷头也不回,道是。
刘兰娘急匆匆地赶回家,还未等摸到家门,忽然听到有人唤她:“张家的!恭喜恭喜!”
刘兰娘怪道,自家是有什么喜事?一转头,瞧见来人正是村里头的宋媒婆,冬梅同秋月的亲事,都是这宋媒婆来说的。
兰娘心里头咯噔一下。许是因为他们张家来自南方,家里的三个女儿个顶个地水嫩,都是这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人儿,是以冬梅和秋月都能嫁得不错的人家。如今自家小女儿夏荷刚过十五岁,正是说亲的年纪。宋媒婆来,想必是有谁瞧上自家夏荷了。
这要是放在别人家里,倒的确是件好事,只是夏荷……兰娘心底里犯愁,面子上却不敢显出来,扯了个笑,迎上去,问道:“宋家的,你这怎么来了。”
“这时日可过得真快啊,你家刚来那会儿,冬梅也才不过到我这里。”宋媒婆比了比自己腰间,又道,“瞧现在,你们家夏荷都十五了,是该说亲的年纪了。”
“可倒是不瞒你说,这冬梅和秋月嫁出去后,我们老两口也怪寂寞的,还想将夏荷多留两年呢。”眼珠子一转,兰娘这般道,“你也知道我们家这刚有了两亩好地,等过两年,家境好些了,我们还想替夏荷招个婿呢。——也怪我,”她摆出一副愁闷的样子来,“对不起他们老张家,只得这三个女儿,没能给张家留后。”紧接着,兰娘瞧见宋媒婆蹙眉的样子,赶紧笑道,“到时候还得麻烦宋家的呢,谁不知道,这十里八乡的,数着你的媒说得好呀!”
兰娘这摆明着拒绝了,又留了条后路,哄着宋媒婆,想教她快些去回绝了那来说亲的人家。孰料到宋媒婆却愁眉不展的样子,低声劝兰娘道:“张家的,这便是你的不是了。这女儿可留不得,那些个好儿郎这个年纪都许了亲事了,等夏荷年纪大了,能说上个什么人家哟。你瞧瞧你家夏荷那模样,又瞧她那活计做的,田里都是一把好手,这一拖,可……”
宋媒婆这番话说得,仿佛是为夏荷所考量似的。兰娘却愈发犯愁了,这来说亲的是何等人家,又许了宋媒婆多少媒钱,才叫她会这般劝说自己?
兰娘苦笑道:“唉,宋家的夸过了,我家夏荷呀,哪里有点女儿样,别说绣个花样做个衣裳了,就连缝缝补补都做不好,也就田里还有把力气了,哪有什么好活计呀。”
“哎呦,咱们这些田间地头的人家,这农活才是最最要紧的。”宋媒婆道,末了见兰娘油盐不进,不肯将夏荷许出去的样子,干脆问道,“再说了,这夏荷可是享福的命啊。张家的,你可知道,是谁家托我这老婆子来提亲吗?”
“这……是哪家啊?”兰娘琢磨了一圈村里有着年岁相当的小汉子的人家,不解问道。
“是李家老太太托了我来的,道是你家秋月年纪轻轻就去了,”说到这儿,宋媒婆还作了伤心的姿态出来,“只留下个可怜的娃儿没了娘,想求娶你家夏荷,想夏荷毕竟是小金宝的亲姨娘,定能好好待他。”
宋媒婆说上了劲儿,叽里咕噜地说起了小金宝的可怜,又说起李家的好,夏荷嫁过去定是过好日子的。那李家的衣裳都是镇子里买来的,更不需要夏荷做衣裳,教兰娘不要担心。说到兴头上,宋媒婆手舞足蹈起来,仿佛那天大的福分是立刻教自己享了似的,却未察觉,兰娘眉头蹙起,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般高兴。
待到宋媒婆察觉到不对的时候,赶紧闭了嘴。奇怪,当年给秋月说亲的时候,明明张家兴高采烈,直道自家秋月好命呢,还白得了两亩好田,怎的这一回,兰娘却还是愁眉不展?
“张家的?”宋媒婆唤道。
兰娘这才回过神来,忙赔笑,道是:“麻烦宋家的跑这一趟了,我这就去李家,同亲家好好商议一下。”说罢,兰娘又急匆匆地走了。
徒留一个宋媒婆在后头喊:“哎!——哎?——”喊了两声,瞧见刘兰娘半分没有停下脚步,愈走愈远了,宋媒婆咕哝道:“这不合规矩哇!这张家的,不会是赶紧去李家,商讨下能不能多讹两亩地吧?呸!”
宋媒婆愈想愈觉得自己猜的可能是真的,朝兰娘的背影吐了口口水,甩甩手走了。这亲事又不会跑,自己等着谢媒钱便是!
村东头乃是沃土一片,相较而言,村北依山的地就贫瘠得多了。这时日正值农忙,无论是男女老少,少有人还在村子里闲荡了,多扛着锄头,挎着篮子,呆在自家田头。就连那些五六岁的懵懂小儿,都跟在大人身后,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村北山脚下,零星分布着不少的大榆树,最小的都有两人合抱那般粗了,正适合乘凉,却少有人在此偷闲。倒是有一株树下,有个披着发的女孩儿,正把自己的胸脯贴在大树上,偷偷探出脑袋来探看,见没人注意自己,这才蹭着树蹲了下来,悄悄把手伸进了怀中。
不多时,掐了块硬邦邦的糙面馒头出来。
这馒头色儿偏黄黑,并不细腻,瞧上去像是放得久了,就拿出来的这片刻功夫掉了不少碎屑在地。女孩儿瞧着那些碎屑心疼得要命,赶紧狼吞虎咽地把这块馒头往嘴里塞,仿佛塞得慢了,它就会在自己的掌心里全部化作碎渣似的。
这般塞噎使得馒头卡在了女孩嗓子眼里,仿佛是吞了把沙子似的,割得喉管生疼。女孩儿有些想往外呕,却又赶紧地捂着嘴巴,生怕自己真把那口馒头吐出来。
半晌,“咕嘟”一声,女孩抚了抚胸口,露出了一个餍足的笑来。
不远处忽然响起一声怒吼:“张夏荷!你这又躲哪儿偷懒去了!”
女孩赶紧拍拍手上的碎屑,蹿了出去,应一声:“哎,我马上过去!娘您放着,您的腰还没好利落呢!”
这张家乃是十五年前南方大旱逃难至此的,一家夫妻二人带着三个孩子,求得了村子里一间破败的小屋子得以蔽身。这屋子只有两间房,家里三个小姐妹就只能挤住在一块儿了。直到大女儿张冬梅嫁入了邻村,二女儿张秋月也嫁了本村的地主李家,还是这李家小辈儿里的独子李慕。
秋月成亲不到三个月的光景,便顺顺当当地怀了孩子。临产前一天张家母亲还去瞧过自家的二女儿,那李家待人不薄,见秋月有了孩子是一点活计都不让她做了,即将做娘亲的秋月面色红润,抚着自己的肚子,跟自家娘细细地讲着自己的期许。
却未曾去想,那生产可是要教女人在鬼门关上转上一圈的,秋月着实福薄,没能挺过去,只给李家留了个大胖小子。李老太太本就爱极了孙子,又心疼他打生下来就没了娘亲,给取了小名唤作金宝,接到身畔抚养。
到如今,秋月难产去了已然有了三个月,张家也能从悲伤中脱出,专心地在地里忙活了。
张家原本就是李家的佃户之一,李家求娶秋月时,为表诚意,又在村东头将两亩上等良田划出来作聘。如今张家汉子张十一正在那头忙活,而张家婆子刘兰娘却舍不得村北这种了许多个年头的薄地,顾不得腰上还带着旧伤,带着还未曾出嫁的小女儿张夏荷来这头忙活了。
兰娘瞧夏荷从树后头猴子似的蹿出来,赶紧将小女儿拽住了,蹙眉,觑一眼女儿的胸脯,担心道是:“可是又饿了?饿了也不许偷偷摸摸都吃光了!今晚拿出来罢,娘给你两个新的。”
“娘最好了!”听闻道能拿两个新的,夏荷笑得比那日头还要灿烂,眉眼弯弯。
兰娘瞪了小女儿一眼,道:“就你贪吃!你两个姐姐谁敢似你这般。你再吃下去,娘可养不起你了,得把你丢出家去了!”
张夏荷心知自家娘亲只是长了刀子嘴,怎舍得真将自己赶出家门,比起这放出的狠话,夏荷倒是更担心自家娘的腰,赶紧从娘亲手里接过锄头,毫不费力地挥动了起来,瞧着与那小身板毫不相符。
兰娘捶了捶腰,放心地将地里的活计交予了小女儿,道是:“瞧着日头也偏西了,娘先回家,给你爹跟你做饭。你一会儿自己回去,别呆太晚。”
“知道啦!”张夏荷头也不回,道是。
刘兰娘急匆匆地赶回家,还未等摸到家门,忽然听到有人唤她:“张家的!恭喜恭喜!”
刘兰娘怪道,自家是有什么喜事?一转头,瞧见来人正是村里头的宋媒婆,冬梅同秋月的亲事,都是这宋媒婆来说的。
兰娘心里头咯噔一下。许是因为他们张家来自南方,家里的三个女儿个顶个地水嫩,都是这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人儿,是以冬梅和秋月都能嫁得不错的人家。如今自家小女儿夏荷刚过十五岁,正是说亲的年纪。宋媒婆来,想必是有谁瞧上自家夏荷了。
这要是放在别人家里,倒的确是件好事,只是夏荷……兰娘心底里犯愁,面子上却不敢显出来,扯了个笑,迎上去,问道:“宋家的,你这怎么来了。”
“这时日可过得真快啊,你家刚来那会儿,冬梅也才不过到我这里。”宋媒婆比了比自己腰间,又道,“瞧现在,你们家夏荷都十五了,是该说亲的年纪了。”
“可倒是不瞒你说,这冬梅和秋月嫁出去后,我们老两口也怪寂寞的,还想将夏荷多留两年呢。”眼珠子一转,兰娘这般道,“你也知道我们家这刚有了两亩好地,等过两年,家境好些了,我们还想替夏荷招个婿呢。——也怪我,”她摆出一副愁闷的样子来,“对不起他们老张家,只得这三个女儿,没能给张家留后。”紧接着,兰娘瞧见宋媒婆蹙眉的样子,赶紧笑道,“到时候还得麻烦宋家的呢,谁不知道,这十里八乡的,数着你的媒说得好呀!”
兰娘这摆明着拒绝了,又留了条后路,哄着宋媒婆,想教她快些去回绝了那来说亲的人家。孰料到宋媒婆却愁眉不展的样子,低声劝兰娘道:“张家的,这便是你的不是了。这女儿可留不得,那些个好儿郎这个年纪都许了亲事了,等夏荷年纪大了,能说上个什么人家哟。你瞧瞧你家夏荷那模样,又瞧她那活计做的,田里都是一把好手,这一拖,可……”
宋媒婆这番话说得,仿佛是为夏荷所考量似的。兰娘却愈发犯愁了,这来说亲的是何等人家,又许了宋媒婆多少媒钱,才叫她会这般劝说自己?
兰娘苦笑道:“唉,宋家的夸过了,我家夏荷呀,哪里有点女儿样,别说绣个花样做个衣裳了,就连缝缝补补都做不好,也就田里还有把力气了,哪有什么好活计呀。”
“哎呦,咱们这些田间地头的人家,这农活才是最最要紧的。”宋媒婆道,末了见兰娘油盐不进,不肯将夏荷许出去的样子,干脆问道,“再说了,这夏荷可是享福的命啊。张家的,你可知道,是谁家托我这老婆子来提亲吗?”
“这……是哪家啊?”兰娘琢磨了一圈村里有着年岁相当的小汉子的人家,不解问道。
“是李家老太太托了我来的,道是你家秋月年纪轻轻就去了,”说到这儿,宋媒婆还作了伤心的姿态出来,“只留下个可怜的娃儿没了娘,想求娶你家夏荷,想夏荷毕竟是小金宝的亲姨娘,定能好好待他。”
宋媒婆说上了劲儿,叽里咕噜地说起了小金宝的可怜,又说起李家的好,夏荷嫁过去定是过好日子的。那李家的衣裳都是镇子里买来的,更不需要夏荷做衣裳,教兰娘不要担心。说到兴头上,宋媒婆手舞足蹈起来,仿佛那天大的福分是立刻教自己享了似的,却未察觉,兰娘眉头蹙起,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般高兴。
待到宋媒婆察觉到不对的时候,赶紧闭了嘴。奇怪,当年给秋月说亲的时候,明明张家兴高采烈,直道自家秋月好命呢,还白得了两亩好田,怎的这一回,兰娘却还是愁眉不展?
“张家的?”宋媒婆唤道。
兰娘这才回过神来,忙赔笑,道是:“麻烦宋家的跑这一趟了,我这就去李家,同亲家好好商议一下。”说罢,兰娘又急匆匆地走了。
徒留一个宋媒婆在后头喊:“哎!——哎?——”喊了两声,瞧见刘兰娘半分没有停下脚步,愈走愈远了,宋媒婆咕哝道:“这不合规矩哇!这张家的,不会是赶紧去李家,商讨下能不能多讹两亩地吧?呸!”
宋媒婆愈想愈觉得自己猜的可能是真的,朝兰娘的背影吐了口口水,甩甩手走了。这亲事又不会跑,自己等着谢媒钱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