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大唐将帅1】
薛仁贵
王宝钏坐寒窑珠泪双掉,
老爹爹枉为官一品当朝,
嫌贫穷爱富贵信义不要,
狠心肠把骨肉情一旦丢抛,
愿薛郎此一去身得荣耀,
也不枉我宝钏受苦一遭。 [800]
这是戏曲中的一段唱词,名闻遐尔,戏曲中男√↙,w◇ww.w¤ans※♂m主角的原型就是大唐名将薛仁贵,与之有关的折子戏多如牛毛,脍炙人口,什么、、等,
给人的感觉是做古代的男人真是舒服且舒心,做女人是犯贱又倒霉,不过渴望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倒是古代男女的共同愿望,戏曲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心声嘛,历史上的薛仁贵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娶过番邦的代战公主吗?且听我慢慢道来。
薛仁贵(公元614年—公元683年)是出身清白的农家子弟,名礼,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天生神力,勇武过人,是一个做将军的好胚子,
在他的家乡山西河津县修仁村,就流传着薛仁贵“汾河湾射燕”的传说,燕子逃不过薛仁贵弓箭,所以不敢偷吃乡亲们田里的麦子。“虎岗首有一仁贵窑,创造不知何季,曰虎岗。天造地设,境巍势险。
登临远眺,汾水如虹,贯风山于东峙”,相传此窑就是薛仁贵夫妻住过的寒窑,戏曲中有名的的唱段就发生在这里,史书上记载薛仁贵娶妻柳氏,以务农为生。他曾打算为父母迁葬,妻子出言劝说。先建功立业,荣显家门。再为父母迁葬不迟。薛仁贵于是应募从军,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征战生涯。
贞观末年,唐太宗亲征辽东,薛仁贵成为张士贵的部下。历史上的张士贵是虢州卢氏人(今河南卢氏),他本名忽峍,善骑射,隋大业末年,曾聚众为盗,呼啸山林。被称为“忽峍贼”,
后来被唐高祖招安,成为大唐名将,唐太宗曾如此称赞他,“闻公亲当矢石,为士卒先,虽古名将,何以加也!朕尝闻以身报国者,不顾性命。但闻其语,未闻其实,于公见之矣”,张士贵于显庆初年去世。赠荆州都督,陪葬昭陵。小说中描写张士贵屡次假冒薛仁贵的战功,实属子虚乌有。冤枉古人。
薛仁贵使用的方天画戟,很可能是他的家传兵器。
他的六世祖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将领薛安都。“安都勤王之略,义阙于籓屏。以地外奔,罪同于三叛”,因为宫廷斗争中站错了队伍,在南朝无法容身,被迫投靠了北魏,传到薛仁贵这一代,已然完全没落,但远祖的荣光和勇悍,使薛仁贵文武双修、体魄强健,在战斗中很快脱颖而出,进入大唐天子的法眼。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直指高丽。唐军到了安地,一位郎将被高丽军队团团围住,情势危急,薛仁贵飞马上前,立斩敌将,将人头悬挂于马鞍上,一举震慑敌军。
更精彩的举动随之而来,为了突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薛仁贵一身白袍,格外醒目,他手握画戟,“腰鞬张弓”,冲入敌群,所向披靡。唐军四面合围,势不可当,高丽军队溃散奔逃,折兵2万。唐太宗很快被这个天神般的青年人吸住了眼球,赶紧打听此人姓甚名谁。
薛仁贵见到了大唐天子,当场被授予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负责守卫玄武门,转眼间,他就从士兵变成了将军,证明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
小说中描写他被张士贵欺压多年,无处申冤,纯粹是为了突出主人公的悲情。
唐代崇尚军功,赏赐丰厚,薛仁贵一下子得到了2匹马、40匹绢、10名奴隶。
班师回朝的路上,唐太宗告诉薛仁贵,“我的旧将都老了,难以担当镇守边疆的重任,我一直想提拔年轻将领,但没有见到象你这样出众的。
我得到辽东并不欣喜,得到你这样的勇士才真正让我高兴”,唐太宗提升薛仁贵为右领军郎将,依旧让他守卫玄武门。
唐高宗继位后的永徽五年,皇帝驾临万年宫,一天夜里,暴雨成灾,引发山洪,大水冲到玄武门,卫士们大惊失色,四处逃散。薛仁贵十分生气,“天子有难,你们却如此贪生怕死”,他登高向宫中大声呼喊,终于惊醒了唐高宗。唐高宗刚刚出宫登上高处
,洪水就把寝殿变成一片汪洋,如果皇帝稍有片刻迟疑,此时已然葬身水中。皇帝庆幸之余,向臣子表示了感激之情,“幸亏有你叫醒我,我才没有淹死
,危难之中才知道你是个忠臣”。皇帝一生没有忘记他的救驾之恩,即使薛仁贵后来战败当死,也仅仅将之废为庶人,晚年还对宠臣说道,“往日九成宫遭遇洪水,没有你我就没命了”。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面对反复无常的西突厥,唐高宗决心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苏定方率领中国远征军出击西突厥汗国,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并俘获了被贺鲁部落关押的泥熟部落的人质。游牧部落之间,一方臣服了对手,
后果是“常岁输牛马羊,过时不具,辄虏其妻子”,他们落入了唐军手中,本来要沦为贱民,薛仁贵劝说皇帝放还泥熟部落的人质,“厚加赉遣”,
使泥熟部落感念大唐皇帝的恩情,少树一个仇人,多交一个朋友,泥熟部落主动为唐军效力,很快确立了大唐对西域的有效统治,把这片广袤的土地变成了中国的游牧区。
显庆三年,程名振攻克高丽的贵端城,斩首三千级。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薛仁贵与梁建方、契苾何力一道,与高丽军队激战于横山。契丹阿仆固联合奚族共同反唐,薛仁贵和辛文陵在黑山大败契丹,活捉了阿仆固及一干首领,将他们押到东都。薛仁贵升至左武卫将军,封为河东县男。
龙朔元年(661年),铁勒酋长比粟毒伙同其他部落起兵犯境,唐高宗
任命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出兵讨伐思结、拔也固、仆骨、同罗四部。
临行前。唐高宗设宴饯行,他有意考考薛仁贵的神射技艺,“古人说,一个神箭手能射穿七层铠甲。今天你来试试五层铠甲”。
薛仁贵泰然自若,一箭洞穿五层铠甲,赢得满座赞叹。皇帝高兴之下,当场赐予坚甲。以示鼓励。
当时铁勒九姓拥兵十几万,凭借天山之地利。企图与大唐雄师一决胜负。他们派出数十位骁勇骑士出马挑战,眨眼间,就被薛仁贵三箭射死三人,胆寒之下,铁勒人下马投降,放弃了抵抗。
为了消除后患,薛仁贵命令部下,将十三万已经投降的铁勒人就地坑杀,制造了中国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杀降暴行,“遂使稽颡屈膝者先被涂原之诛,惧死怀生者因成绝漠之计”,铁勒人害怕了,拼命逃窜,薛仁贵追击到漠北,擒获了叶护三兄弟。
铁勒九姓衰落了,薛仁贵成了天上下凡的杀星,在高丽,当地人只要说一声,“薛礼来了”,家中小孩马上止住了哭声,薛仁贵成了大唐敌人眼中的凶神恶煞,唐军中到处传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朝臣对薛仁贵的弹劾中有这样的语句,“娶妾虽作逗留,准法便须离正”,抢掠而来的女子做了薛仁贵的小妾,以当时的情形猜度,她很可能是位铁勒贵族,不同于戏曲中的代战公主,代战公主是硬逼薛仁贵做了自己的丈夫。
裴行检曾经说过,“但恐杀降之后,无复来者”,禁止杀降的唐律条文明确,薛仁贵放纵部下抢掠烧杀,私带妇女入营,本来都是当斩之罪,却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幌子下,成为可以原谅的行为,如同汉武帝的名言,军行万里之外,不计小过。
堡垒最容易从敌人内部攻破,唐军春耕、秋收季节的骚扰对高丽只起到了疲敌作用,敌人内部的分裂则带给大唐天赐良机。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去世,长子泉男生继为宰相,被二弟泉男建所驱逐。
泉男生派自己的儿子泉献诚向大唐求救,唐高宗派庞同善、高侃前去迎接,被泉男建拒于门外。薛仁贵奉命护送使节,在新城遭到高丽军队的袭击,唐军杀敌数百。
庞同善到了金山,又被高丽人打败,薛仁贵横空出世,截住敌军,杀得落花流水,斩首五万余级,攻破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泉男生顺利会合。唐高宗万分欣慰,“卿身先士卒,奋不顾命,左冲右击,所向无前,诸军贾勇,致斯克捷”,鼓励薛仁贵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薛仁贵准备率领两千士兵进攻扶余城,诸将觉得兵力太少,薛仁贵则满怀信心,“兵力在于主将善用,而不在于多多益善”。
他奋勇当先,所向无敌,唐军杀敌万余人,很快拿下扶余城。扶余川四十余城丧失了抵抗到底的斗志,望风而降,薛仁贵沿着海岸攻城略地,与李勣会师于平壤城,高丽投降了,在此之前的显庆五年,百济也被大唐吞并。
薛仁贵与刘仁轨留守平壤,统领两万唐军,他升为右威卫大将军、平阳郡公,检校安东都护。
史书上说他抚养孤儿、赡养老人、提拔干才、表彰节义,使高丽士众欣然慕化,恐怕是过誉之辞,不然唐高宗不会将几万高丽士众迁往大唐腹地,变成汉族的同化对象。
泉献诚的后代,开始自称是高丽人,后来就自称唐人了。
泉献诚的后裔泉毖娶了太原王氏的女儿,太原王氏是大唐第一等高门,平时连皇族都不大放在眼里,欣然与泉氏联姻,说明泉氏家族已经融入大唐的主流社会,不再是作为边缘人的身份了。
但是,纵观这种融合过程,就会发现这不是田园牧歌式的清唱,而是民族之间血与火的较量,大汉民族能延续到今天,只是充当了较量的胜利一方,而失败者或者成为历史上的翩然过客,或者只剩下遗老遗少的哀号。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进兵吐谷浑,吐谷浑王诺曷钵率残部逃到凉州,向大唐求救,随行的还有他的妻子—大唐宗室女弘化公主。
吐蕃又进攻唐朝管辖的西域地区,“于是安西四镇并废”。唐高宗当然不甘心吐出嘴里的肥肉,借着恢复吐谷浑王国的名义,派出精兵强将,与吐蕃军队一争高低。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薛仁贵成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领兵十余万,迎战吐蕃军队。
郭待封是名将之后,以前与薛仁贵是平级,这次屈居副将,心里颇有不平之意。
唐军到达大非川(今青海切吉平原)后,准备进兵乌海(今青海光海县西南苦海),薛仁贵认为,“乌海地险而瘴,吾入死地,可谓危道”,只能速战速决,迟则生变,大非岭地形宽平,可以布置两道栅栏以保护辎重,留一万人看守,主力部队则快马加鞭,轻装上阵,以求一举破敌。
郭待封承担了保护辎重的任务,薛仁贵率领精锐,奔袭乌海,在河口与吐蕃军队遭遇,数万吐蕃人死伤籍枕,唐军获得的牛羊数以万计。
薛仁贵回到乌海城,派人接应郭待封的辎重。不料郭待封违反薛仁贵的安排,擅自带着辎重粮草在后面缓缓前行,被吐蕃二十万军队团团围住,“粮仗尽没”,断绝了唐军的补给和支援。
薛仁贵退居大非川,一切都为时已晚,吐蕃四十万军队已经前来迎战,唐军大败,几至全军覆没,薛仁贵也被吐蕃抓获,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有与吐蕃主将噶钦陵议和。议和之后,薛仁贵自带枷锁,回长安向皇帝请罪。
依照唐律,以他的丧师重罪,本应处死,皇帝念及他以往的功劳和忠心,只将他除名为庶人。“吐谷浑自晋永嘉之来,始西渡洮水,建于群羌之故地,至龙朔三年为吐蕃所灭,凡三五○年”,薛仁贵的战败颇具偶然,武则天当政的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率军大破吐蕃,克复安西四镇,在龟兹重新设置安西都护府,常驻军队三万人,夺回了大唐对西域的统治地位
王宝钏坐寒窑珠泪双掉,
老爹爹枉为官一品当朝,
嫌贫穷爱富贵信义不要,
狠心肠把骨肉情一旦丢抛,
愿薛郎此一去身得荣耀,
也不枉我宝钏受苦一遭。 [800]
这是戏曲中的一段唱词,名闻遐尔,戏曲中男√↙,w◇ww.w¤ans※♂m主角的原型就是大唐名将薛仁贵,与之有关的折子戏多如牛毛,脍炙人口,什么、、等,
给人的感觉是做古代的男人真是舒服且舒心,做女人是犯贱又倒霉,不过渴望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倒是古代男女的共同愿望,戏曲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心声嘛,历史上的薛仁贵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娶过番邦的代战公主吗?且听我慢慢道来。
薛仁贵(公元614年—公元683年)是出身清白的农家子弟,名礼,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天生神力,勇武过人,是一个做将军的好胚子,
在他的家乡山西河津县修仁村,就流传着薛仁贵“汾河湾射燕”的传说,燕子逃不过薛仁贵弓箭,所以不敢偷吃乡亲们田里的麦子。“虎岗首有一仁贵窑,创造不知何季,曰虎岗。天造地设,境巍势险。
登临远眺,汾水如虹,贯风山于东峙”,相传此窑就是薛仁贵夫妻住过的寒窑,戏曲中有名的的唱段就发生在这里,史书上记载薛仁贵娶妻柳氏,以务农为生。他曾打算为父母迁葬,妻子出言劝说。先建功立业,荣显家门。再为父母迁葬不迟。薛仁贵于是应募从军,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征战生涯。
贞观末年,唐太宗亲征辽东,薛仁贵成为张士贵的部下。历史上的张士贵是虢州卢氏人(今河南卢氏),他本名忽峍,善骑射,隋大业末年,曾聚众为盗,呼啸山林。被称为“忽峍贼”,
后来被唐高祖招安,成为大唐名将,唐太宗曾如此称赞他,“闻公亲当矢石,为士卒先,虽古名将,何以加也!朕尝闻以身报国者,不顾性命。但闻其语,未闻其实,于公见之矣”,张士贵于显庆初年去世。赠荆州都督,陪葬昭陵。小说中描写张士贵屡次假冒薛仁贵的战功,实属子虚乌有。冤枉古人。
薛仁贵使用的方天画戟,很可能是他的家传兵器。
他的六世祖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将领薛安都。“安都勤王之略,义阙于籓屏。以地外奔,罪同于三叛”,因为宫廷斗争中站错了队伍,在南朝无法容身,被迫投靠了北魏,传到薛仁贵这一代,已然完全没落,但远祖的荣光和勇悍,使薛仁贵文武双修、体魄强健,在战斗中很快脱颖而出,进入大唐天子的法眼。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直指高丽。唐军到了安地,一位郎将被高丽军队团团围住,情势危急,薛仁贵飞马上前,立斩敌将,将人头悬挂于马鞍上,一举震慑敌军。
更精彩的举动随之而来,为了突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薛仁贵一身白袍,格外醒目,他手握画戟,“腰鞬张弓”,冲入敌群,所向披靡。唐军四面合围,势不可当,高丽军队溃散奔逃,折兵2万。唐太宗很快被这个天神般的青年人吸住了眼球,赶紧打听此人姓甚名谁。
薛仁贵见到了大唐天子,当场被授予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负责守卫玄武门,转眼间,他就从士兵变成了将军,证明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
小说中描写他被张士贵欺压多年,无处申冤,纯粹是为了突出主人公的悲情。
唐代崇尚军功,赏赐丰厚,薛仁贵一下子得到了2匹马、40匹绢、10名奴隶。
班师回朝的路上,唐太宗告诉薛仁贵,“我的旧将都老了,难以担当镇守边疆的重任,我一直想提拔年轻将领,但没有见到象你这样出众的。
我得到辽东并不欣喜,得到你这样的勇士才真正让我高兴”,唐太宗提升薛仁贵为右领军郎将,依旧让他守卫玄武门。
唐高宗继位后的永徽五年,皇帝驾临万年宫,一天夜里,暴雨成灾,引发山洪,大水冲到玄武门,卫士们大惊失色,四处逃散。薛仁贵十分生气,“天子有难,你们却如此贪生怕死”,他登高向宫中大声呼喊,终于惊醒了唐高宗。唐高宗刚刚出宫登上高处
,洪水就把寝殿变成一片汪洋,如果皇帝稍有片刻迟疑,此时已然葬身水中。皇帝庆幸之余,向臣子表示了感激之情,“幸亏有你叫醒我,我才没有淹死
,危难之中才知道你是个忠臣”。皇帝一生没有忘记他的救驾之恩,即使薛仁贵后来战败当死,也仅仅将之废为庶人,晚年还对宠臣说道,“往日九成宫遭遇洪水,没有你我就没命了”。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面对反复无常的西突厥,唐高宗决心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苏定方率领中国远征军出击西突厥汗国,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并俘获了被贺鲁部落关押的泥熟部落的人质。游牧部落之间,一方臣服了对手,
后果是“常岁输牛马羊,过时不具,辄虏其妻子”,他们落入了唐军手中,本来要沦为贱民,薛仁贵劝说皇帝放还泥熟部落的人质,“厚加赉遣”,
使泥熟部落感念大唐皇帝的恩情,少树一个仇人,多交一个朋友,泥熟部落主动为唐军效力,很快确立了大唐对西域的有效统治,把这片广袤的土地变成了中国的游牧区。
显庆三年,程名振攻克高丽的贵端城,斩首三千级。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薛仁贵与梁建方、契苾何力一道,与高丽军队激战于横山。契丹阿仆固联合奚族共同反唐,薛仁贵和辛文陵在黑山大败契丹,活捉了阿仆固及一干首领,将他们押到东都。薛仁贵升至左武卫将军,封为河东县男。
龙朔元年(661年),铁勒酋长比粟毒伙同其他部落起兵犯境,唐高宗
任命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出兵讨伐思结、拔也固、仆骨、同罗四部。
临行前。唐高宗设宴饯行,他有意考考薛仁贵的神射技艺,“古人说,一个神箭手能射穿七层铠甲。今天你来试试五层铠甲”。
薛仁贵泰然自若,一箭洞穿五层铠甲,赢得满座赞叹。皇帝高兴之下,当场赐予坚甲。以示鼓励。
当时铁勒九姓拥兵十几万,凭借天山之地利。企图与大唐雄师一决胜负。他们派出数十位骁勇骑士出马挑战,眨眼间,就被薛仁贵三箭射死三人,胆寒之下,铁勒人下马投降,放弃了抵抗。
为了消除后患,薛仁贵命令部下,将十三万已经投降的铁勒人就地坑杀,制造了中国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杀降暴行,“遂使稽颡屈膝者先被涂原之诛,惧死怀生者因成绝漠之计”,铁勒人害怕了,拼命逃窜,薛仁贵追击到漠北,擒获了叶护三兄弟。
铁勒九姓衰落了,薛仁贵成了天上下凡的杀星,在高丽,当地人只要说一声,“薛礼来了”,家中小孩马上止住了哭声,薛仁贵成了大唐敌人眼中的凶神恶煞,唐军中到处传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朝臣对薛仁贵的弹劾中有这样的语句,“娶妾虽作逗留,准法便须离正”,抢掠而来的女子做了薛仁贵的小妾,以当时的情形猜度,她很可能是位铁勒贵族,不同于戏曲中的代战公主,代战公主是硬逼薛仁贵做了自己的丈夫。
裴行检曾经说过,“但恐杀降之后,无复来者”,禁止杀降的唐律条文明确,薛仁贵放纵部下抢掠烧杀,私带妇女入营,本来都是当斩之罪,却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幌子下,成为可以原谅的行为,如同汉武帝的名言,军行万里之外,不计小过。
堡垒最容易从敌人内部攻破,唐军春耕、秋收季节的骚扰对高丽只起到了疲敌作用,敌人内部的分裂则带给大唐天赐良机。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去世,长子泉男生继为宰相,被二弟泉男建所驱逐。
泉男生派自己的儿子泉献诚向大唐求救,唐高宗派庞同善、高侃前去迎接,被泉男建拒于门外。薛仁贵奉命护送使节,在新城遭到高丽军队的袭击,唐军杀敌数百。
庞同善到了金山,又被高丽人打败,薛仁贵横空出世,截住敌军,杀得落花流水,斩首五万余级,攻破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泉男生顺利会合。唐高宗万分欣慰,“卿身先士卒,奋不顾命,左冲右击,所向无前,诸军贾勇,致斯克捷”,鼓励薛仁贵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薛仁贵准备率领两千士兵进攻扶余城,诸将觉得兵力太少,薛仁贵则满怀信心,“兵力在于主将善用,而不在于多多益善”。
他奋勇当先,所向无敌,唐军杀敌万余人,很快拿下扶余城。扶余川四十余城丧失了抵抗到底的斗志,望风而降,薛仁贵沿着海岸攻城略地,与李勣会师于平壤城,高丽投降了,在此之前的显庆五年,百济也被大唐吞并。
薛仁贵与刘仁轨留守平壤,统领两万唐军,他升为右威卫大将军、平阳郡公,检校安东都护。
史书上说他抚养孤儿、赡养老人、提拔干才、表彰节义,使高丽士众欣然慕化,恐怕是过誉之辞,不然唐高宗不会将几万高丽士众迁往大唐腹地,变成汉族的同化对象。
泉献诚的后代,开始自称是高丽人,后来就自称唐人了。
泉献诚的后裔泉毖娶了太原王氏的女儿,太原王氏是大唐第一等高门,平时连皇族都不大放在眼里,欣然与泉氏联姻,说明泉氏家族已经融入大唐的主流社会,不再是作为边缘人的身份了。
但是,纵观这种融合过程,就会发现这不是田园牧歌式的清唱,而是民族之间血与火的较量,大汉民族能延续到今天,只是充当了较量的胜利一方,而失败者或者成为历史上的翩然过客,或者只剩下遗老遗少的哀号。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进兵吐谷浑,吐谷浑王诺曷钵率残部逃到凉州,向大唐求救,随行的还有他的妻子—大唐宗室女弘化公主。
吐蕃又进攻唐朝管辖的西域地区,“于是安西四镇并废”。唐高宗当然不甘心吐出嘴里的肥肉,借着恢复吐谷浑王国的名义,派出精兵强将,与吐蕃军队一争高低。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薛仁贵成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领兵十余万,迎战吐蕃军队。
郭待封是名将之后,以前与薛仁贵是平级,这次屈居副将,心里颇有不平之意。
唐军到达大非川(今青海切吉平原)后,准备进兵乌海(今青海光海县西南苦海),薛仁贵认为,“乌海地险而瘴,吾入死地,可谓危道”,只能速战速决,迟则生变,大非岭地形宽平,可以布置两道栅栏以保护辎重,留一万人看守,主力部队则快马加鞭,轻装上阵,以求一举破敌。
郭待封承担了保护辎重的任务,薛仁贵率领精锐,奔袭乌海,在河口与吐蕃军队遭遇,数万吐蕃人死伤籍枕,唐军获得的牛羊数以万计。
薛仁贵回到乌海城,派人接应郭待封的辎重。不料郭待封违反薛仁贵的安排,擅自带着辎重粮草在后面缓缓前行,被吐蕃二十万军队团团围住,“粮仗尽没”,断绝了唐军的补给和支援。
薛仁贵退居大非川,一切都为时已晚,吐蕃四十万军队已经前来迎战,唐军大败,几至全军覆没,薛仁贵也被吐蕃抓获,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有与吐蕃主将噶钦陵议和。议和之后,薛仁贵自带枷锁,回长安向皇帝请罪。
依照唐律,以他的丧师重罪,本应处死,皇帝念及他以往的功劳和忠心,只将他除名为庶人。“吐谷浑自晋永嘉之来,始西渡洮水,建于群羌之故地,至龙朔三年为吐蕃所灭,凡三五○年”,薛仁贵的战败颇具偶然,武则天当政的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率军大破吐蕃,克复安西四镇,在龟兹重新设置安西都护府,常驻军队三万人,夺回了大唐对西域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