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电光火石,如霆如雷
近现代化的城市改造和建设,关卓凡并不是没有想过,事实上,他已经在着手相关的“试点”了。他在天津城和小站军营之间,划出了一块地,上面的道路、给排水、绿化和建筑,完全仿照欧洲近现代城镇的格局,既是天津未来发展的一个“样板”,也算天津的一个“卫星城”,将来,天津城向东、向南扩展,二者自然就会连成一片。
不过,那毕竟只是一个“试点”,到目前为止,投入远远大于产出,三年五载之内,怕也见不到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
但是,利宾的提议,却大大不同!
上海的“老城区”的改造和扩展,效益可是立竿见影的!
“大拆大建”——啊不对,应该说,嘿嘿,这个“基础设施建设”,可是我穿越而来的那个时空的强项啊!就是,为什么总想着叫租界那边来做这个事儿?我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做?上海的城市近现代化,为什么不可以从现在就开始?
工业化必然伴随着城市化,中国的工业化的第一步,已经迈了出去,城市化自然也应该跟上,此其时矣!
“富雅苑”的成功,已经从一个小小的侧面,证明了上海确已到了向近现代城市华丽变身的时候了。
这个时代的上海县城,规模还有限的很,正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房地产事业,也会更加之“大有作为”啊。
不晓得该怎么做城市规划、设计?请洋顾问、洋设计师就是了——就像天津那个“试点”小镇一样。另外,租界的建设、发展。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和参照的对象。
当然,基础建设的回报虽然丰厚,可必须进行大量的先期投资。
这个筹资,是个事儿。
利宾见关卓凡脸上神色变幻,一直不说话。心下不禁微觉不安。想了一想,斟酌着说道:“王爷,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在租界买地、盖房子,能赚大钱,当然是极好的事情,这个事儿。一定要出力做起来!不过,在人家那里买地、盖房子,到底是捧人家的场,朝廷是见不到好处的;可如果像洋人那样,咱们把咱们自己的地头拾掇好了。这个好处,朝廷是看得见的,到时候,这……不都是王爷指画方略之功吗?”
说完,顿了一顿,又说道:“这都是我一时间的胡思乱想,如果说的不对,请王爷教训。”
“啊?啊不!”
关卓凡怔了一怔。说道:“利先生,你说的对极了!且君子爱人以德,我心感之至!这个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咱们接下来就要在上海大兴土木!嗯,我回北京之前,叫上赵竹生以下人等,咱们好好儿地会议会议!”
利宾没有想到,关卓凡转瞬之间,便全盘接受了自己的提议。评价还如此之高,不由大为兴奋。正想说点什么,关卓凡又说话了:“不过。有一点你说的不对——‘捧人家的场’。利先生,咱们在租界买地、盖房子,不是捧洋人的场,是捧咱们自己的场!”
顿了一顿,关卓凡的嘴角露出一丝狞笑:“你瞧好了,这个租界,我迟早是要收它回来的——你一定看得到!到时候,租界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我在自己的土地上盖房子,怎么能叫‘捧人家的场’?”
*
晚上,轩郡王宿在杨侧福晋的房内。
关卓凡进了屋子,杨婉儿迎了上来,刚叫了一声“王爷”,便听清清脆脆“叮咚”一声,关卓凡转头看时,发现声音来自碧纱橱上的一座鎏金的自鸣钟。
这一声响过,那自鸣钟上面的机关打了开来,一个象牙雕成的小人儿昂然而出,一头卷发,赤身**,背生双翼,手中弯弓搭箭。紧接着,自鸣钟“当、当、当、当”,连响了十下。
然后,那小人儿原路返回,自鸣钟上边的机关又合了起来。
关卓凡和杨婉儿都笑了起来。
“这座自鸣钟,”关卓凡说,“就是林肯夫人送你的那座吧?”
“是,”杨婉儿笑着说道,“每天上床之前,可得记得关掉它的机关,不然十有**要被它吵醒。早上起来,还要记得打开机关,也够麻烦的。”
关卓凡微微一笑,心里说:这么麻烦,你还把它摆在屋子里顶显眼的地方?
在美国的时候,南军投降之后,关卓凡受林肯总统之邀,前往华盛顿参加大阅兵。一同受邀的,还有杨婉儿,彼时,她是以“公爵夫人”的身份同行的。
关卓凡到了华盛顿,林肯总统极尽礼数,和第一夫人玛丽.林肯一起,在白宫宴请“公爵伉俪”,筵罢,又请“公爵伉俪”宿在白宫的“皇后卧室”。
就是在那一夜,关卓凡和杨婉儿,有了夫妇之实。
玛丽.林肯对杨婉儿,留有极好的印象,两个人的交情,自此而始。杨婉儿回国之后,远隔重洋,彼此还有书信往来,相互问候。
这一次,“美利坚访华代表团”来到中国,除了例牌的国礼,林肯夫妇个人,也有礼物致送给当年的“公爵伉俪”。林肯送给关卓凡的礼物,是一支银柄短剑,玛丽.林肯送给杨婉儿的,就是这座小巧的鎏金自鸣钟。
居移气,养移体,如今杨婉儿眼中,这座自鸣钟,已不算如何稀奇贵重。可是,送礼的人身份不同!放在中国,玛丽.林肯的角色,可不就相当于咱们的两宫皇太后?何况,这是“礼物”,不是“赏赐”!因此,在她心目中,论起“稀奇贵重”,满屋子珠玉琳琅,却没有第二件东西,及得上这座小小的自鸣钟。
“王爷,总统夫人在信中说,来年林肯总统卸任了,她就要总统陪着她,到中国来看望……你,呃,你说……”
话没说完,就被关卓凡笑着打断了:“什么看望我?林肯夫人的原话,必定是说来看望你的。”
杨婉儿脸上微微一红,说道:“林肯夫人说来看望我,还不是瞧着王爷的面子,说的客气话?我是说,嗯,林肯总统卸任之后,真的会一个一个国家……这么逛过去吗?”
“林肯夫人这话,不算假客气。总统有总统的朋友,总统夫人有总统夫人的朋友,林肯夫人是真正把你当做朋友的——这上边儿,她不需要看我的面子。”
杨婉儿的大眼睛亮晶晶的。
“至于林肯总统卸任之后,会不会一个一个国家逛过去——嗯,会的。卸任之后,一身轻松,周游世界,优哉游哉,何等写意?再者说了,他就算不做总统了,可威望不失,不论到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国家都会依旧待之以国宾之礼的。”
“啊,那可真是自在!咱们的皇上,可是……”
“比不了”三个字,刚要出口,杨婉儿自觉不妥,抿嘴一笑,硬生生的吞了回去。
关卓凡想,自然是比不了的。别的不说,咱们“上头”那位,不能“卸任”啊——若真“卸任”了,还得了?!
上床之后,自然还有夫妇敦伦之事,这也不必细表。
黑暗之中,喘息声渐渐平息下去了。
“王爷,有一件事情,我要求一求你。”
“咱们俩,谈不上求不求的,你说吧。”
“你回京之后,我想去一趟江阴,给爷爷上个坟。”
关卓凡心中一凛,犹如电光火石,数年前的往事,倏然涌上心头。
大雨倾盆,江阴砂山古祠中,一个瘦小的老人,挥舞长柄木制“大刀”,怒吼:“这是我大明神将军阎应元的灵位,满洲人不得近前!”
电闪雷鸣。
在此之前,他还念戏词般地念了几句诗,是什么呢?
想起来了:“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二百二十一年前,江阴城破之日,古祠的神主——阎应元,书于城门上的绝命楹联。
还有古祠墙上的一首诗:
腐胬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见关卓凡久未出声,杨婉儿心中微微不安,低声说道:“是不是不大妥当?实在不妥当,我就……”
“不,不!”关卓凡努力压抑住激越的心情,以尽量平静的口吻说道,“哪有什么不妥当?我是想,本来,我应该陪你一同过江阴去,一同在老人家坟前磕头的,可是……唉,实在是走不开!”
杨婉儿浑身一震,说道:“王爷这么说,爷爷可当不起……”
“哪有什么当不起?咱们俩是夫妻,你的爷爷,自然就是我的爷爷!我很该去给老人家磕头行礼的!这样吧,这一次,你行过了礼,再代我给爷爷行一次礼,日后,我一定寻个机会,亲自陪你去给爷爷上坟!”
杨婉儿紧紧地伏在丈夫的胸口,关卓凡清楚地感觉到,女人的泪水,簌簌地流了下来。
是夜,杨婉儿入睡之后,关卓凡依旧目光炯炯。
黑暗的帐顶,隐约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江阴城头,明月高悬,无数江阴子弟,箪壶食浆,相对痛饮,放声高歌:“宜兴人,一把枪。无锡人,团团一股香。江阴人,打仗八十日,宁死不投降。”
城外,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清军营帐。
关卓凡的泪水,无声无息地滑落了下来。
*
不过,那毕竟只是一个“试点”,到目前为止,投入远远大于产出,三年五载之内,怕也见不到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
但是,利宾的提议,却大大不同!
上海的“老城区”的改造和扩展,效益可是立竿见影的!
“大拆大建”——啊不对,应该说,嘿嘿,这个“基础设施建设”,可是我穿越而来的那个时空的强项啊!就是,为什么总想着叫租界那边来做这个事儿?我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做?上海的城市近现代化,为什么不可以从现在就开始?
工业化必然伴随着城市化,中国的工业化的第一步,已经迈了出去,城市化自然也应该跟上,此其时矣!
“富雅苑”的成功,已经从一个小小的侧面,证明了上海确已到了向近现代城市华丽变身的时候了。
这个时代的上海县城,规模还有限的很,正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房地产事业,也会更加之“大有作为”啊。
不晓得该怎么做城市规划、设计?请洋顾问、洋设计师就是了——就像天津那个“试点”小镇一样。另外,租界的建设、发展。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和参照的对象。
当然,基础建设的回报虽然丰厚,可必须进行大量的先期投资。
这个筹资,是个事儿。
利宾见关卓凡脸上神色变幻,一直不说话。心下不禁微觉不安。想了一想,斟酌着说道:“王爷,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在租界买地、盖房子,能赚大钱,当然是极好的事情,这个事儿。一定要出力做起来!不过,在人家那里买地、盖房子,到底是捧人家的场,朝廷是见不到好处的;可如果像洋人那样,咱们把咱们自己的地头拾掇好了。这个好处,朝廷是看得见的,到时候,这……不都是王爷指画方略之功吗?”
说完,顿了一顿,又说道:“这都是我一时间的胡思乱想,如果说的不对,请王爷教训。”
“啊?啊不!”
关卓凡怔了一怔。说道:“利先生,你说的对极了!且君子爱人以德,我心感之至!这个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咱们接下来就要在上海大兴土木!嗯,我回北京之前,叫上赵竹生以下人等,咱们好好儿地会议会议!”
利宾没有想到,关卓凡转瞬之间,便全盘接受了自己的提议。评价还如此之高,不由大为兴奋。正想说点什么,关卓凡又说话了:“不过。有一点你说的不对——‘捧人家的场’。利先生,咱们在租界买地、盖房子,不是捧洋人的场,是捧咱们自己的场!”
顿了一顿,关卓凡的嘴角露出一丝狞笑:“你瞧好了,这个租界,我迟早是要收它回来的——你一定看得到!到时候,租界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我在自己的土地上盖房子,怎么能叫‘捧人家的场’?”
*
晚上,轩郡王宿在杨侧福晋的房内。
关卓凡进了屋子,杨婉儿迎了上来,刚叫了一声“王爷”,便听清清脆脆“叮咚”一声,关卓凡转头看时,发现声音来自碧纱橱上的一座鎏金的自鸣钟。
这一声响过,那自鸣钟上面的机关打了开来,一个象牙雕成的小人儿昂然而出,一头卷发,赤身**,背生双翼,手中弯弓搭箭。紧接着,自鸣钟“当、当、当、当”,连响了十下。
然后,那小人儿原路返回,自鸣钟上边的机关又合了起来。
关卓凡和杨婉儿都笑了起来。
“这座自鸣钟,”关卓凡说,“就是林肯夫人送你的那座吧?”
“是,”杨婉儿笑着说道,“每天上床之前,可得记得关掉它的机关,不然十有**要被它吵醒。早上起来,还要记得打开机关,也够麻烦的。”
关卓凡微微一笑,心里说:这么麻烦,你还把它摆在屋子里顶显眼的地方?
在美国的时候,南军投降之后,关卓凡受林肯总统之邀,前往华盛顿参加大阅兵。一同受邀的,还有杨婉儿,彼时,她是以“公爵夫人”的身份同行的。
关卓凡到了华盛顿,林肯总统极尽礼数,和第一夫人玛丽.林肯一起,在白宫宴请“公爵伉俪”,筵罢,又请“公爵伉俪”宿在白宫的“皇后卧室”。
就是在那一夜,关卓凡和杨婉儿,有了夫妇之实。
玛丽.林肯对杨婉儿,留有极好的印象,两个人的交情,自此而始。杨婉儿回国之后,远隔重洋,彼此还有书信往来,相互问候。
这一次,“美利坚访华代表团”来到中国,除了例牌的国礼,林肯夫妇个人,也有礼物致送给当年的“公爵伉俪”。林肯送给关卓凡的礼物,是一支银柄短剑,玛丽.林肯送给杨婉儿的,就是这座小巧的鎏金自鸣钟。
居移气,养移体,如今杨婉儿眼中,这座自鸣钟,已不算如何稀奇贵重。可是,送礼的人身份不同!放在中国,玛丽.林肯的角色,可不就相当于咱们的两宫皇太后?何况,这是“礼物”,不是“赏赐”!因此,在她心目中,论起“稀奇贵重”,满屋子珠玉琳琅,却没有第二件东西,及得上这座小小的自鸣钟。
“王爷,总统夫人在信中说,来年林肯总统卸任了,她就要总统陪着她,到中国来看望……你,呃,你说……”
话没说完,就被关卓凡笑着打断了:“什么看望我?林肯夫人的原话,必定是说来看望你的。”
杨婉儿脸上微微一红,说道:“林肯夫人说来看望我,还不是瞧着王爷的面子,说的客气话?我是说,嗯,林肯总统卸任之后,真的会一个一个国家……这么逛过去吗?”
“林肯夫人这话,不算假客气。总统有总统的朋友,总统夫人有总统夫人的朋友,林肯夫人是真正把你当做朋友的——这上边儿,她不需要看我的面子。”
杨婉儿的大眼睛亮晶晶的。
“至于林肯总统卸任之后,会不会一个一个国家逛过去——嗯,会的。卸任之后,一身轻松,周游世界,优哉游哉,何等写意?再者说了,他就算不做总统了,可威望不失,不论到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国家都会依旧待之以国宾之礼的。”
“啊,那可真是自在!咱们的皇上,可是……”
“比不了”三个字,刚要出口,杨婉儿自觉不妥,抿嘴一笑,硬生生的吞了回去。
关卓凡想,自然是比不了的。别的不说,咱们“上头”那位,不能“卸任”啊——若真“卸任”了,还得了?!
上床之后,自然还有夫妇敦伦之事,这也不必细表。
黑暗之中,喘息声渐渐平息下去了。
“王爷,有一件事情,我要求一求你。”
“咱们俩,谈不上求不求的,你说吧。”
“你回京之后,我想去一趟江阴,给爷爷上个坟。”
关卓凡心中一凛,犹如电光火石,数年前的往事,倏然涌上心头。
大雨倾盆,江阴砂山古祠中,一个瘦小的老人,挥舞长柄木制“大刀”,怒吼:“这是我大明神将军阎应元的灵位,满洲人不得近前!”
电闪雷鸣。
在此之前,他还念戏词般地念了几句诗,是什么呢?
想起来了:“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二百二十一年前,江阴城破之日,古祠的神主——阎应元,书于城门上的绝命楹联。
还有古祠墙上的一首诗:
腐胬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见关卓凡久未出声,杨婉儿心中微微不安,低声说道:“是不是不大妥当?实在不妥当,我就……”
“不,不!”关卓凡努力压抑住激越的心情,以尽量平静的口吻说道,“哪有什么不妥当?我是想,本来,我应该陪你一同过江阴去,一同在老人家坟前磕头的,可是……唉,实在是走不开!”
杨婉儿浑身一震,说道:“王爷这么说,爷爷可当不起……”
“哪有什么当不起?咱们俩是夫妻,你的爷爷,自然就是我的爷爷!我很该去给老人家磕头行礼的!这样吧,这一次,你行过了礼,再代我给爷爷行一次礼,日后,我一定寻个机会,亲自陪你去给爷爷上坟!”
杨婉儿紧紧地伏在丈夫的胸口,关卓凡清楚地感觉到,女人的泪水,簌簌地流了下来。
是夜,杨婉儿入睡之后,关卓凡依旧目光炯炯。
黑暗的帐顶,隐约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江阴城头,明月高悬,无数江阴子弟,箪壶食浆,相对痛饮,放声高歌:“宜兴人,一把枪。无锡人,团团一股香。江阴人,打仗八十日,宁死不投降。”
城外,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清军营帐。
关卓凡的泪水,无声无息地滑落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