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悲催的穿越 第三十七章 天下何事不可为?
,最快更新乱清最新章节!
“北宁大捷”的消息传来,原先弥漫朝野的愈来愈浓郁的悲观氛围,一扫而空,内廷外朝,士林阛阓,一片欢声。
言路上更是起劲儿,原先唉声叹气的,统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儿,纷纷上折,歌功与颂德齐舞,献计与献策共飞,或云“乘胜追击,克复升龙”,或云“倍道兼程,奇袭沱灢”,或云“水陆并进,直捣西贡”,等等。
不过,这一回,倒没人说要“尽逐法夷出中国”什么的了——经“南堂”教案一役,即便最坚实的榆木疙瘩脑袋,也明白了,“上头”的意思,即便打赢了法国人,中、法两国,也不会老死不相往来,别的不说,该做的生意,还是要做滴,再嚷嚷什么“尽逐法夷出中国”,不但叫同僚笑话,更叫“上头”烦你。
其中,江南道监察御史谭钟麟的折子,算是比较有价值的一份。
谭钟麟说,以前我朝与法兰西签定的条约,因为“事出仓促”,其中难免有“不甚合国体者”,这一次,若最终打赢了法国人,双方商谈和约的时候,之前的诸条约,应一并纳入谈判的范畴,其中“不合国体”之条款,该删的要删,该改的要改,此事“牵扯甚广”,目下就应该开始筹划了。
谭钟麟的话,说的还是很委婉的,“事出仓促”是“战败”的曲笔,“不合国体”则是“丧权辱国”的曲笔——这是给文宗和恭王面子。
至于“目下就应该开始筹划了”——事实上,什么“目下”?相关事宜,关卓凡三年前就开始“筹划”了!
“牵扯甚广”一说,倒是对的,“我朝与法兰西签定的条约”,并不仅仅关乎法兰西一家的事儿——一说到条约,因为有一个“最惠国”的因素在,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等一大堆泰西国家,都是扯在一块儿的。
正因为如此,改易对法条约,是一个高技术的系统工程,必须极小心谨慎的处理,不可以在大局未定之前就高声嚷嚷,以免英吉利、美利坚等“盟友”犯狐疑——北宁战役不过是挡住了法国人的第一波大规模进攻,距离战争的最终胜利,还远着呢!
另外,谭钟麟属于保守派,他的“不合国体”同关卓凡的“不合国体”,很可能南辕北辙——譬如,谭钟麟之流,很可能将“法使驻京”理解成“不合国体”。
因此,谭钟麟的折子,虽然算是言之有物,但还是“淹了”——即“留中”了。
当然,最高兴的那个人,还是关卓凡自己。
表面上,在旁人眼中,辅政王对“北宁大捷”的反应,同之前“撤防”沱灢、升龙之时,并没有什么不同,一以贯之的风轻云淡;有人当着关卓凡的面,称赞姜德“古之名将,不过如是”,他也只是淡淡微笑,“还行吧——算是没有丢脸。”
于是,下属们更是暗赞:宠辱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真正具“大将之风”的,其实是俺们的辅政王啊!
事实上,“北宁大捷”消息传来,关卓凡心潮澎湃,几乎不能自己——哎,鬼晓得这些天我经历了什么!
对法战争,绸缪数年,关卓凡是有取胜的把握的;然而,再坚强的信心,也需要事实的支持,何况,关卓凡的信心,虽然算得上“坚强”,但还远远谈不上“百分之百”。
本时空——一八六八年伊始的中法战争,原时空——一八八三年至一八八五年的中法战争,并不是一码事儿。
原时空,法兰西大败于普鲁士,元气大伤,一八八三年的时候,不过是刚刚喘过气儿来;而本时空之此时——一八六八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却正处在她的巅峰时期。
另一方面,关卓凡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自己的军队的战斗力,到底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毕竟,之前的战绩,都已是老皇历了,不论对手还是时间点,都不能算是合适的参照。
升龙战役算是“完胜”,可是,那一仗太特殊了——我在暗、敌在明,我全力绸缪、敌一无所备,也不能算是合适的参照。
至于“沱灢事变”,不仅“完胜”,而且“秒杀”,可是,敌我的军力太悬殊了,更加不能算是合适的参照。
北宁战役才是轩军战力真正的“试金石”,是对关卓凡建军成果的真正检验,而且,这个检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而是一种“极限压力测试”。
如前所述,北宁战役的胜利,是在一种极其不利的情形下取得的——因为大雾和地理的关系,无法在“前大半程”对进攻的敌军进行打击,所有的压力都留在了最后几十米内;最新锐的兵器,也因为种种原因,未投入使用,可倚恃者,唯有官兵们的军事素养、战斗意志和纪律性。
过程虽然跌宕起伏,但是,无论如何,这次“极限压力测试”,最终成功的通过了!
而且,还未尽全力——未真正投入战役预备队。
至此,关卓凡真正了解了,他一手一脚缔建起来的这支军队——在目下的全世界范围内,训练最为严苛,纪律最为严格,建军的指导思想,也最为先进;同时,军饷最高、待遇最好——的战斗力,到底到了一个什么份儿上?
巨大的压力一旦从心头撤除,关卓凡简直想放声高歌了!
其中,他最满意的,是官兵们的纪律性——未接到“撤退”的命令,无论战况如何艰苦,损失如何惨重,也无人萌生退意。
这支军队,最坏的情况下,可能全军覆没,但是,不会崩溃。
即,这支军队,真的是可以“人在阵地在”——或云,“战至最后一人”的。
这是一支现代军队和一支前现代军队的最大的区别。
如是,天下何事不可为?
*
*
“北宁大捷”的好消息,也传进了颐和园。
玉澜堂。
母后皇太后刚刚午憩醒来,人还在床上,喜儿就进来了,“主子,孟敬忠说,朝内北小街的‘简报’——‘号外’到了。”
慈安微微一怔。
“舆闻简报”凡初一、凡十五由朝内北小街送呈颐和园,供两位皇太后御览,今儿个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则此“简报”便属于“号外”——这意味着,有重大事件发生了。
关于“舆闻简报”,本书第十二卷《干戈戚扬》第一百三十七章《姐姐姐姐,你好我好,一双两好》有详述,在此不再赘言。
不等喜儿过来服侍,慈安便一边儿自个儿下床趿鞋,一边儿伸出手去,“赶快着——拿进来!”
“简报”很长,却只说了一件事,而慈安只扫了一眼题目,便眉花眼笑了,“哎哟!好啊!”
*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北宁大捷”的消息传来,原先弥漫朝野的愈来愈浓郁的悲观氛围,一扫而空,内廷外朝,士林阛阓,一片欢声。
言路上更是起劲儿,原先唉声叹气的,统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儿,纷纷上折,歌功与颂德齐舞,献计与献策共飞,或云“乘胜追击,克复升龙”,或云“倍道兼程,奇袭沱灢”,或云“水陆并进,直捣西贡”,等等。
不过,这一回,倒没人说要“尽逐法夷出中国”什么的了——经“南堂”教案一役,即便最坚实的榆木疙瘩脑袋,也明白了,“上头”的意思,即便打赢了法国人,中、法两国,也不会老死不相往来,别的不说,该做的生意,还是要做滴,再嚷嚷什么“尽逐法夷出中国”,不但叫同僚笑话,更叫“上头”烦你。
其中,江南道监察御史谭钟麟的折子,算是比较有价值的一份。
谭钟麟说,以前我朝与法兰西签定的条约,因为“事出仓促”,其中难免有“不甚合国体者”,这一次,若最终打赢了法国人,双方商谈和约的时候,之前的诸条约,应一并纳入谈判的范畴,其中“不合国体”之条款,该删的要删,该改的要改,此事“牵扯甚广”,目下就应该开始筹划了。
谭钟麟的话,说的还是很委婉的,“事出仓促”是“战败”的曲笔,“不合国体”则是“丧权辱国”的曲笔——这是给文宗和恭王面子。
至于“目下就应该开始筹划了”——事实上,什么“目下”?相关事宜,关卓凡三年前就开始“筹划”了!
“牵扯甚广”一说,倒是对的,“我朝与法兰西签定的条约”,并不仅仅关乎法兰西一家的事儿——一说到条约,因为有一个“最惠国”的因素在,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等一大堆泰西国家,都是扯在一块儿的。
正因为如此,改易对法条约,是一个高技术的系统工程,必须极小心谨慎的处理,不可以在大局未定之前就高声嚷嚷,以免英吉利、美利坚等“盟友”犯狐疑——北宁战役不过是挡住了法国人的第一波大规模进攻,距离战争的最终胜利,还远着呢!
另外,谭钟麟属于保守派,他的“不合国体”同关卓凡的“不合国体”,很可能南辕北辙——譬如,谭钟麟之流,很可能将“法使驻京”理解成“不合国体”。
因此,谭钟麟的折子,虽然算是言之有物,但还是“淹了”——即“留中”了。
当然,最高兴的那个人,还是关卓凡自己。
表面上,在旁人眼中,辅政王对“北宁大捷”的反应,同之前“撤防”沱灢、升龙之时,并没有什么不同,一以贯之的风轻云淡;有人当着关卓凡的面,称赞姜德“古之名将,不过如是”,他也只是淡淡微笑,“还行吧——算是没有丢脸。”
于是,下属们更是暗赞:宠辱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真正具“大将之风”的,其实是俺们的辅政王啊!
事实上,“北宁大捷”消息传来,关卓凡心潮澎湃,几乎不能自己——哎,鬼晓得这些天我经历了什么!
对法战争,绸缪数年,关卓凡是有取胜的把握的;然而,再坚强的信心,也需要事实的支持,何况,关卓凡的信心,虽然算得上“坚强”,但还远远谈不上“百分之百”。
本时空——一八六八年伊始的中法战争,原时空——一八八三年至一八八五年的中法战争,并不是一码事儿。
原时空,法兰西大败于普鲁士,元气大伤,一八八三年的时候,不过是刚刚喘过气儿来;而本时空之此时——一八六八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却正处在她的巅峰时期。
另一方面,关卓凡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自己的军队的战斗力,到底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毕竟,之前的战绩,都已是老皇历了,不论对手还是时间点,都不能算是合适的参照。
升龙战役算是“完胜”,可是,那一仗太特殊了——我在暗、敌在明,我全力绸缪、敌一无所备,也不能算是合适的参照。
至于“沱灢事变”,不仅“完胜”,而且“秒杀”,可是,敌我的军力太悬殊了,更加不能算是合适的参照。
北宁战役才是轩军战力真正的“试金石”,是对关卓凡建军成果的真正检验,而且,这个检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而是一种“极限压力测试”。
如前所述,北宁战役的胜利,是在一种极其不利的情形下取得的——因为大雾和地理的关系,无法在“前大半程”对进攻的敌军进行打击,所有的压力都留在了最后几十米内;最新锐的兵器,也因为种种原因,未投入使用,可倚恃者,唯有官兵们的军事素养、战斗意志和纪律性。
过程虽然跌宕起伏,但是,无论如何,这次“极限压力测试”,最终成功的通过了!
而且,还未尽全力——未真正投入战役预备队。
至此,关卓凡真正了解了,他一手一脚缔建起来的这支军队——在目下的全世界范围内,训练最为严苛,纪律最为严格,建军的指导思想,也最为先进;同时,军饷最高、待遇最好——的战斗力,到底到了一个什么份儿上?
巨大的压力一旦从心头撤除,关卓凡简直想放声高歌了!
其中,他最满意的,是官兵们的纪律性——未接到“撤退”的命令,无论战况如何艰苦,损失如何惨重,也无人萌生退意。
这支军队,最坏的情况下,可能全军覆没,但是,不会崩溃。
即,这支军队,真的是可以“人在阵地在”——或云,“战至最后一人”的。
这是一支现代军队和一支前现代军队的最大的区别。
如是,天下何事不可为?
*
*
“北宁大捷”的好消息,也传进了颐和园。
玉澜堂。
母后皇太后刚刚午憩醒来,人还在床上,喜儿就进来了,“主子,孟敬忠说,朝内北小街的‘简报’——‘号外’到了。”
慈安微微一怔。
“舆闻简报”凡初一、凡十五由朝内北小街送呈颐和园,供两位皇太后御览,今儿个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则此“简报”便属于“号外”——这意味着,有重大事件发生了。
关于“舆闻简报”,本书第十二卷《干戈戚扬》第一百三十七章《姐姐姐姐,你好我好,一双两好》有详述,在此不再赘言。
不等喜儿过来服侍,慈安便一边儿自个儿下床趿鞋,一边儿伸出手去,“赶快着——拿进来!”
“简报”很长,却只说了一件事,而慈安只扫了一眼题目,便眉花眼笑了,“哎哟!好啊!”
*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