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说,“经理留下来的另一个工程师,一天帮另一个部门的人修电脑,修到整台电脑坏掉,经理都没裁他,裁的竟然是你,真说不过去!”
“你冒犯过谁吗?也许是别的部门的人说了你什么坏话。”同事A又问。
“会不会是那一次工厂那个无理的厂长不满意你的态度?记得吗?”同事B说,“他不会用电脑还自作聪明,后来自己把电脑弄坏了,还将责任推到你身上?”
“但那次经理为我说话,他明白当时是厂长的错。”
他们徒劳无功地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同事A终于说:“哎,不服气你去问经理嘛。”
“可是,”朋友犹豫了起来,“这样好吗?没看人这样做过……”
“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去自取其辱。”同事B附和着说,“裁员还会有什么理由?何必挑明了让大家尴尬?”
“但是问清楚了,如果真有错,下次就可以做得更好,不是吗?”同事A说。
同事A的话朋友回家想了好多天,一直耐不住心里的不满和疑惑,终于决定亲自找经理谈一谈。
“我只是想了解一下这次裁员的原因。我知道这次为了精简公司编制,总得有人给裁掉,但我很难把裁员的原因和我的表现联想在一起。”
朋友将在心里排练好久的话一口气全讲了出来: “如果真的是我的表现不好,请经理指点,我希望有改进的机会,至少在下一个工作岗位上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经理听完他的话,愣了一下,竟露出赞许的眼神:“如果你在过去的一年里都这么主动积极,今天裁的人肯定不会是你。”
这回换朋友愣住,不知所措地看着经理。
“你的工作能力很好,在所有工程师里你专业知识算是数一数二的,也没犯过什么重大过失,惟一的缺点就是主观意识太重。虽然团队中每个人的能力不一致,但只要积极合作,三个臭皮匠就能胜过一个诸葛亮。如果队友中某个人不懂得主动贡献,团队总是为了他费心协调,就算那个人能力再好,也会变成团队进步的阻力。”
经理反问他:“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办?”
“但是我并不是难以沟通的人啊!”朋友辩解。
“是,没错。但如果你将自己的态度和同事相比,以10分为满分,在积极热心这方面,你会给自己几分?”经理问。
“我想我明白了。”朋友说。原来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员工。
“你有专业能力为基础,如果你积极热心,懂得借着合作来运用团队的力量,你的贡献和成就应该会更大。”
接下来的半小时,朋友虚心聆听经理给他的建议。他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假设某个被裁掉的原因,躲起来怨天尤人,也很高兴因为不耻下问,明白了自己的缺点在哪里。
不仅如此,经理很高兴能看到他如此上进的一面,几天后经理亲自打电话介绍他另一个公司,比原来的工作还好。
我们常常忘了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合作关系——生活的框框告诉我们要保护自己,多做可能多错,热心多会受伤,于是我们宁可自扫门前雪、被动一些,甚至对别人漠不关心。
一个人可以聪明绝顶、能力过人,但若不懂得积极热心来培养和谐的合作关系,不论能力有多大都得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
不积极热心的人在团体中只会做好被吩咐的工作,愿意付出的人就算能力有限,却能带动团体,集合众人的力量,使工作加倍顺利进行。
如果朋友在被裁掉后就躲起来怨天尤人,便不可能通过经理的帮助看到自己的缺点。
好在他学会了合作的第一要件: 主动关心别人的需求。
当别人感到被关心时也会付出相对的善意,分享自己的资源。
正如朋友的经理愿意介绍朋友到另一个更好的公司,这也是合作最大的益处之一。
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助你事半功倍。
第二部分放弃自己——坚持那条引你走向快乐的路
有时候,
人们会因为你在做的事而嘲笑你。
别管他们。
如果那是你喜欢做的事,就去做……
只要你所做的事令你真心喜爱,
人生,就是件美事。
约翰·霍纳(John R. Horner)博士在读小学二年级时成绩很差。当时的人对“阅读障碍”这个名词还没有什么概念,老师们都当他是故意偷懒或智力有问题。
霍纳从小就对科学(特别是古生物学)很感兴趣,即使在学校里他每门科目的成绩都奇差无比,但只要一有长假,他就会到图书馆里研读科学类的丛书。
念中学时,他科学方面的博学开始崭露头角。每年的全校科学展,都由他独拔头筹。但在课业上,他却连“科学”这门课都考不及格。因为他的“阅读障碍”,让他对文字的记忆能力几乎等于零。
终于,他最难过的事发生了。脱离国家义务教育保护而进入大学的他,没三两天就被学校开除了。但他不肯放弃,不断回学校修别的课,这科不及格就换另一科,直到全校所有大学部和研究所的课他都修完了,当然也都没有及格。花了7年,他什么学位也没拿到。
穷途末路之际,他写信给所有古生物博物馆求职,终于在普林斯顿的某个博物馆找到工作,并同时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古生物部门的恐龙化石管理员。
借着在普林斯顿大学服务的机会,他继续努力求知,后来甚至被聘请到蒙大拿州立大学任教。
他始终无法顺利完成学位。但此前他花了7年时间修课最终还是把他踢出去的大学,后来却决定颁给他荣誉博士的头衔,而且颁发的人,正是当年亲自将他踢出校门的教授。
霍纳博士后来还经由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邀请,担任《侏罗纪公园》电影的顾问。借着他长年累积的古生物学知识与经验,让电影中的恐龙拍得更为生动逼真。
他曾说: “我知道我和别人不太一样——我的思考方式与一般人不同,但因此我也能提出不同的问题,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角度。”
这样自信与乐观的态度,让他将有些人会视为缺点的特质,转化成为优点。
这样的例子,该让我们为周围无限的机会感到惊奇。
“好与坏”不在于事情的本身,而在于人如何定义它: 一个人以为是绝望的谷底,很可能是另一个人希望的崛起。
谁会继续攀向那看似遥不可及的顶峰?
谁会告诉自己不管怎么做,这一切都是枉然?
谁会决定只要试过,就能快快乐乐地面对生命?
谁会在众人的关心中依旧决定要当个输家,躲在被人怜悯、始终被遗忘的角落里?
——这些都取决于处在绝望与希望的当口,我们愿意倾听从哪边而来的声音。
曾认识一位朋友,终日抱怨不停。他其实极有才华,人很聪明,观察能力也很强。但他总是不断地埋怨自己运气不好,朋友如何存心陷害他。
仔细听他描述过去的生活时,便发现他的工作经验很贫乏,即使曾有一两次因为非常努力而成为公司的招牌员工,却又会忽然辞职,而且离职的理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事实上,他是个很怕受伤害的人。
他认为每个人都瞧不起他、对他很坏。他将他大部分的聪明才智拿来假想别人会如何伤害他,再花很多精力向别人和自己证明这个假想。
他何尝不希望别人能尊重他、喜欢他?但他已经坚信自己付不起任何失望的代价,所以他不愿意冒任何的风险。因此在工作上他宁愿原地踏步,也不敢继续向前,因为面对希望与无穷的机会时,他所看到的只是随之而来所需付出的冒险与代价。
他不认为自己有勇气和能力去应付,他情愿忍受封闭自己的痛苦——因为他熟悉这痛苦。
很多时候人们选择停留在某处,并非因为那是他们所能有的最佳表现,而是因为那是他们觉得最不费力又安全的所在。
更多人选择随便试试,碰到困难就不再前进: 他们将很多遗憾归咎于不可抗力——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有什么严重缺陷,长得不够好看,钱赚得不够多,父母不够成功,老师太严格,亲朋好友没有一个帮得上忙等等。
问题是,几乎在每一种最恶劣的情况中,我们都听到过有人运用他们绝不屈服的精神,写下奇迹的篇章——这不禁让人思考,人所谓的极限究竟在哪里?
我不敢说“每个人应该都有能力克服自己的困难”,因为我没有资格为比我历经更多考验的人说这样的大话,但我确实深信人们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那能力,在每个人的思想里。
“有时候,人们会因为你在做的事而嘲笑你。别管他们。如果那是你喜欢做的事,就去做……”霍纳博士这段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只要你所做的事令你衷心喜爱,人生,就是件美事。”
幸福的感觉,来自于知道自己全心全意在追求想要的目标与理想——知道你所做的事是你衷心喜爱的,确实是件美事。
第二部分盲从人言——莫让他人cāo控你的决定
当“人言可畏”的势力,
不再cāo控个体的决定,
我们将会看见绝大多数人的内心,
都蕴藏着无限潜力,
靠着不断的努力与坚定自信,
都会成为丰满且令人赞叹的圆。
她在30多岁的时候决定去美国念硕士,亲朋好友立刻劝她,女人的本分是准备结婚、相夫教子,切莫让高学历成为将来追求幸福的阻碍。
她考虑再三,决定放弃追求理想。
同时间,另一位小她几岁的朋友也决定要去美国念书,同样遭到亲朋好友反对的她却只是笑笑:“该我的,就是我的。或许我可以因为这样做而找到志同道合的对象。最起码,这几年我学了我想学的东西,将来回头看也了无遗憾。”
两年后,这位朋友在异乡真的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对象,两人幸福地回台湾结婚,再回美国一起念书。
当年决定留在台湾的她,心里满是失落。白白用 掉等待的两年。她忽然觉得如果自己曾大胆地去尝试一下该多好。
在我们身旁常常充斥着许多善意的忠告,这些忠告都是很好的提醒,却不代表完全正确或适合自己。我们如果不为自己谨慎抉择,就很有可能会走上被人摆布的命运。
另一位朋友在前阵子失业潮引起台湾阵阵恐慌时,不顾亲朋好友的劝告辞去了他已经讨厌多年的职位。这个决定引起身旁的人极大的反应,联合指责他不懂得为未来着想。在那一职难求的时期有个烂饭碗总比没有好,他们推荐他去做一些在他眼里看来更糟的工作。
“这是我的人生,我想要怎么做,你们凭什么管我?”他说。
“我们是关心你,给你一些建议。”家人和朋友都这么回答。
“既然是建议,就是谨供参考而已,为什么我不照着做,你们又这么生气?”
家人和朋友支支吾吾:“可……可是你这么做不对。”
“怎么不对?”他问,“我这么做犯法吗?”
“你这么做,不聪明。”他们答。
“如果我没多久又找到一份工作,而且比此前的更好,你们还会说我不聪明吗?”
“这样做很冒险。”
“既然是冒险,最主要的是机会问题,和我聪不聪明有什么关系?”他又问。
“如果你聪明,就不会冒险。”
“假如我新的工作比以前还好,薪水比以前还高呢?”
“那就证明你真的既聪明又厉害,但那不太可能发生。”他们说。
“不管可不可能发生,守着我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表示我聪明,和选择跳槽到我更喜欢的工作来证明我既聪明又厉害,我宁可选择后者。”
他的家人和朋友被他驳斥到无话可说。
一个月后,他完成心愿,到更好的新公司上班。
另一个朋友,在年近30岁时,决定带着妻子和孩子去美国念书。
一位热心的朋友立刻打电话给他妻子:“怎么不劝劝你老公,叫他不要想太多啦!给他介绍一个工作,朝九晚五,生活稳定,机会难得哦!”
“这是他的理想,我没有意见。念书也不是坏事……”
“念书?念什么书?没人这样啦!还是快点去找个‘正常’的工作,让生活稳定下来吧!”朋友苦口婆心地劝道。
“想工作一辈子有的是时间,还怕做不够吗?趁着年轻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为什么不行?”她反问。
朋友并不是惟一想阻止他们的人,更多的人以看笑话的心情预言他们就算“学成归来”,也会因为主修的专业太冷门而难找工作。
人生中很多事不是单纯的是非题,也不是已经有的看法与做法才最正确。
我们身边随时会有人跳入我们的生活中“建议”我们该怎么做才符合传统,才能与其他人一样“正常无误”。
和人们争辩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是很累的事,多一点儿人情味的地方就会多一点儿人情压力。
既然无法阻止别人以挑剔的眼光去评断自己的决定,至少得小心别让随意的忠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你冒犯过谁吗?也许是别的部门的人说了你什么坏话。”同事A又问。
“会不会是那一次工厂那个无理的厂长不满意你的态度?记得吗?”同事B说,“他不会用电脑还自作聪明,后来自己把电脑弄坏了,还将责任推到你身上?”
“但那次经理为我说话,他明白当时是厂长的错。”
他们徒劳无功地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同事A终于说:“哎,不服气你去问经理嘛。”
“可是,”朋友犹豫了起来,“这样好吗?没看人这样做过……”
“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去自取其辱。”同事B附和着说,“裁员还会有什么理由?何必挑明了让大家尴尬?”
“但是问清楚了,如果真有错,下次就可以做得更好,不是吗?”同事A说。
同事A的话朋友回家想了好多天,一直耐不住心里的不满和疑惑,终于决定亲自找经理谈一谈。
“我只是想了解一下这次裁员的原因。我知道这次为了精简公司编制,总得有人给裁掉,但我很难把裁员的原因和我的表现联想在一起。”
朋友将在心里排练好久的话一口气全讲了出来: “如果真的是我的表现不好,请经理指点,我希望有改进的机会,至少在下一个工作岗位上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经理听完他的话,愣了一下,竟露出赞许的眼神:“如果你在过去的一年里都这么主动积极,今天裁的人肯定不会是你。”
这回换朋友愣住,不知所措地看着经理。
“你的工作能力很好,在所有工程师里你专业知识算是数一数二的,也没犯过什么重大过失,惟一的缺点就是主观意识太重。虽然团队中每个人的能力不一致,但只要积极合作,三个臭皮匠就能胜过一个诸葛亮。如果队友中某个人不懂得主动贡献,团队总是为了他费心协调,就算那个人能力再好,也会变成团队进步的阻力。”
经理反问他:“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办?”
“但是我并不是难以沟通的人啊!”朋友辩解。
“是,没错。但如果你将自己的态度和同事相比,以10分为满分,在积极热心这方面,你会给自己几分?”经理问。
“我想我明白了。”朋友说。原来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员工。
“你有专业能力为基础,如果你积极热心,懂得借着合作来运用团队的力量,你的贡献和成就应该会更大。”
接下来的半小时,朋友虚心聆听经理给他的建议。他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假设某个被裁掉的原因,躲起来怨天尤人,也很高兴因为不耻下问,明白了自己的缺点在哪里。
不仅如此,经理很高兴能看到他如此上进的一面,几天后经理亲自打电话介绍他另一个公司,比原来的工作还好。
我们常常忘了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合作关系——生活的框框告诉我们要保护自己,多做可能多错,热心多会受伤,于是我们宁可自扫门前雪、被动一些,甚至对别人漠不关心。
一个人可以聪明绝顶、能力过人,但若不懂得积极热心来培养和谐的合作关系,不论能力有多大都得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
不积极热心的人在团体中只会做好被吩咐的工作,愿意付出的人就算能力有限,却能带动团体,集合众人的力量,使工作加倍顺利进行。
如果朋友在被裁掉后就躲起来怨天尤人,便不可能通过经理的帮助看到自己的缺点。
好在他学会了合作的第一要件: 主动关心别人的需求。
当别人感到被关心时也会付出相对的善意,分享自己的资源。
正如朋友的经理愿意介绍朋友到另一个更好的公司,这也是合作最大的益处之一。
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助你事半功倍。
第二部分放弃自己——坚持那条引你走向快乐的路
有时候,
人们会因为你在做的事而嘲笑你。
别管他们。
如果那是你喜欢做的事,就去做……
只要你所做的事令你真心喜爱,
人生,就是件美事。
约翰·霍纳(John R. Horner)博士在读小学二年级时成绩很差。当时的人对“阅读障碍”这个名词还没有什么概念,老师们都当他是故意偷懒或智力有问题。
霍纳从小就对科学(特别是古生物学)很感兴趣,即使在学校里他每门科目的成绩都奇差无比,但只要一有长假,他就会到图书馆里研读科学类的丛书。
念中学时,他科学方面的博学开始崭露头角。每年的全校科学展,都由他独拔头筹。但在课业上,他却连“科学”这门课都考不及格。因为他的“阅读障碍”,让他对文字的记忆能力几乎等于零。
终于,他最难过的事发生了。脱离国家义务教育保护而进入大学的他,没三两天就被学校开除了。但他不肯放弃,不断回学校修别的课,这科不及格就换另一科,直到全校所有大学部和研究所的课他都修完了,当然也都没有及格。花了7年,他什么学位也没拿到。
穷途末路之际,他写信给所有古生物博物馆求职,终于在普林斯顿的某个博物馆找到工作,并同时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古生物部门的恐龙化石管理员。
借着在普林斯顿大学服务的机会,他继续努力求知,后来甚至被聘请到蒙大拿州立大学任教。
他始终无法顺利完成学位。但此前他花了7年时间修课最终还是把他踢出去的大学,后来却决定颁给他荣誉博士的头衔,而且颁发的人,正是当年亲自将他踢出校门的教授。
霍纳博士后来还经由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邀请,担任《侏罗纪公园》电影的顾问。借着他长年累积的古生物学知识与经验,让电影中的恐龙拍得更为生动逼真。
他曾说: “我知道我和别人不太一样——我的思考方式与一般人不同,但因此我也能提出不同的问题,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角度。”
这样自信与乐观的态度,让他将有些人会视为缺点的特质,转化成为优点。
这样的例子,该让我们为周围无限的机会感到惊奇。
“好与坏”不在于事情的本身,而在于人如何定义它: 一个人以为是绝望的谷底,很可能是另一个人希望的崛起。
谁会继续攀向那看似遥不可及的顶峰?
谁会告诉自己不管怎么做,这一切都是枉然?
谁会决定只要试过,就能快快乐乐地面对生命?
谁会在众人的关心中依旧决定要当个输家,躲在被人怜悯、始终被遗忘的角落里?
——这些都取决于处在绝望与希望的当口,我们愿意倾听从哪边而来的声音。
曾认识一位朋友,终日抱怨不停。他其实极有才华,人很聪明,观察能力也很强。但他总是不断地埋怨自己运气不好,朋友如何存心陷害他。
仔细听他描述过去的生活时,便发现他的工作经验很贫乏,即使曾有一两次因为非常努力而成为公司的招牌员工,却又会忽然辞职,而且离职的理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事实上,他是个很怕受伤害的人。
他认为每个人都瞧不起他、对他很坏。他将他大部分的聪明才智拿来假想别人会如何伤害他,再花很多精力向别人和自己证明这个假想。
他何尝不希望别人能尊重他、喜欢他?但他已经坚信自己付不起任何失望的代价,所以他不愿意冒任何的风险。因此在工作上他宁愿原地踏步,也不敢继续向前,因为面对希望与无穷的机会时,他所看到的只是随之而来所需付出的冒险与代价。
他不认为自己有勇气和能力去应付,他情愿忍受封闭自己的痛苦——因为他熟悉这痛苦。
很多时候人们选择停留在某处,并非因为那是他们所能有的最佳表现,而是因为那是他们觉得最不费力又安全的所在。
更多人选择随便试试,碰到困难就不再前进: 他们将很多遗憾归咎于不可抗力——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有什么严重缺陷,长得不够好看,钱赚得不够多,父母不够成功,老师太严格,亲朋好友没有一个帮得上忙等等。
问题是,几乎在每一种最恶劣的情况中,我们都听到过有人运用他们绝不屈服的精神,写下奇迹的篇章——这不禁让人思考,人所谓的极限究竟在哪里?
我不敢说“每个人应该都有能力克服自己的困难”,因为我没有资格为比我历经更多考验的人说这样的大话,但我确实深信人们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那能力,在每个人的思想里。
“有时候,人们会因为你在做的事而嘲笑你。别管他们。如果那是你喜欢做的事,就去做……”霍纳博士这段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只要你所做的事令你衷心喜爱,人生,就是件美事。”
幸福的感觉,来自于知道自己全心全意在追求想要的目标与理想——知道你所做的事是你衷心喜爱的,确实是件美事。
第二部分盲从人言——莫让他人cāo控你的决定
当“人言可畏”的势力,
不再cāo控个体的决定,
我们将会看见绝大多数人的内心,
都蕴藏着无限潜力,
靠着不断的努力与坚定自信,
都会成为丰满且令人赞叹的圆。
她在30多岁的时候决定去美国念硕士,亲朋好友立刻劝她,女人的本分是准备结婚、相夫教子,切莫让高学历成为将来追求幸福的阻碍。
她考虑再三,决定放弃追求理想。
同时间,另一位小她几岁的朋友也决定要去美国念书,同样遭到亲朋好友反对的她却只是笑笑:“该我的,就是我的。或许我可以因为这样做而找到志同道合的对象。最起码,这几年我学了我想学的东西,将来回头看也了无遗憾。”
两年后,这位朋友在异乡真的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对象,两人幸福地回台湾结婚,再回美国一起念书。
当年决定留在台湾的她,心里满是失落。白白用 掉等待的两年。她忽然觉得如果自己曾大胆地去尝试一下该多好。
在我们身旁常常充斥着许多善意的忠告,这些忠告都是很好的提醒,却不代表完全正确或适合自己。我们如果不为自己谨慎抉择,就很有可能会走上被人摆布的命运。
另一位朋友在前阵子失业潮引起台湾阵阵恐慌时,不顾亲朋好友的劝告辞去了他已经讨厌多年的职位。这个决定引起身旁的人极大的反应,联合指责他不懂得为未来着想。在那一职难求的时期有个烂饭碗总比没有好,他们推荐他去做一些在他眼里看来更糟的工作。
“这是我的人生,我想要怎么做,你们凭什么管我?”他说。
“我们是关心你,给你一些建议。”家人和朋友都这么回答。
“既然是建议,就是谨供参考而已,为什么我不照着做,你们又这么生气?”
家人和朋友支支吾吾:“可……可是你这么做不对。”
“怎么不对?”他问,“我这么做犯法吗?”
“你这么做,不聪明。”他们答。
“如果我没多久又找到一份工作,而且比此前的更好,你们还会说我不聪明吗?”
“这样做很冒险。”
“既然是冒险,最主要的是机会问题,和我聪不聪明有什么关系?”他又问。
“如果你聪明,就不会冒险。”
“假如我新的工作比以前还好,薪水比以前还高呢?”
“那就证明你真的既聪明又厉害,但那不太可能发生。”他们说。
“不管可不可能发生,守着我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表示我聪明,和选择跳槽到我更喜欢的工作来证明我既聪明又厉害,我宁可选择后者。”
他的家人和朋友被他驳斥到无话可说。
一个月后,他完成心愿,到更好的新公司上班。
另一个朋友,在年近30岁时,决定带着妻子和孩子去美国念书。
一位热心的朋友立刻打电话给他妻子:“怎么不劝劝你老公,叫他不要想太多啦!给他介绍一个工作,朝九晚五,生活稳定,机会难得哦!”
“这是他的理想,我没有意见。念书也不是坏事……”
“念书?念什么书?没人这样啦!还是快点去找个‘正常’的工作,让生活稳定下来吧!”朋友苦口婆心地劝道。
“想工作一辈子有的是时间,还怕做不够吗?趁着年轻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为什么不行?”她反问。
朋友并不是惟一想阻止他们的人,更多的人以看笑话的心情预言他们就算“学成归来”,也会因为主修的专业太冷门而难找工作。
人生中很多事不是单纯的是非题,也不是已经有的看法与做法才最正确。
我们身边随时会有人跳入我们的生活中“建议”我们该怎么做才符合传统,才能与其他人一样“正常无误”。
和人们争辩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是很累的事,多一点儿人情味的地方就会多一点儿人情压力。
既然无法阻止别人以挑剔的眼光去评断自己的决定,至少得小心别让随意的忠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