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最新章节 >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4 章

  我们要把传统价格理论的研究方法也包括进来,以便更加透彻地洞察产业组织所关心的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把传统模型以及根据这些模型所进行的有代表xìng的经验研究包括进来。

  此外,要记住我们最终将试图确定市场过程(与政治学的、社会学的或心理学的过程相对)如何引导生产活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我们尤其要检验在何种条件下这种过程会出毛病,它要求政府采取什么政策来“医治”这种毛病,来改善某产业的绩效(假定我们知道“改善”的含义是什么)。

  在第1篇里,我们集中考察厂商和市场结构。该篇考察厂商理论(第2章)、对市场结构的不同计量方法(第3章)以及市场结构和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第4章)。第2篇描述行业和市场模型,主要强调的是竞争和垄断(第5章)、寡头垄断(第6章)和垄断竞争(第7章)。在第3篇里,我们集中考察特定的问题厂商行为和定价规则(第8章)、广告、产品差异和商标(第9章)、价格歧视(第10章、第11章)、到货价格体系、排他xìngjiāo易和串买(第12章)、cāo纵价格、价格刚xìng和公平jiāo易法(第13章)。接下来,我们分析合谋诸形式(第14章),然后转入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合并问题(第15章),进入壁垒(第16章)和技术创新、版权和专利(第17章),这几章并入一篇。最后一篇第4篇,考察公共政策,包括以下几章:论法(第18章),论法院和反托拉斯(第19章),论管制机构(第20章)。在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7章和第18章中还有附录,以澄清一些术语和概念。

  附录:产业组织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产业组织是经济学的一部分,被人们视为社会科学。经济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它既注重实证理论,也注重规范评价。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比较

  实证经济学本身关注的是事实,它可以被反驳。这与该分析不含价值判断有关系:没有主观感情或“激发感情”的东西渗进分析中来.实证分析与“若有A,则有B”这类基本问题有关。这里有一个例子:“若汽油价格相对于其他价格上升了,在其他情况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则人们愿意购买的汽油数量将下降。”这一陈述属于“是什么”,它并不论及任何人的价值判断或主观感情。其他科学,特别是硬科学,如物理学和化学,被认为实质上是与价值判断无关的。当然,一个人的价值判断怎么能进入分子活动理论呢?但经济学家却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他们是与个人的活动打jiāo道,而不是与分子活动打jiāo道。因此,很难坚信我们的经济学是超然于价值判断之外的,或者是不牵涉我们感情的实证经济学。

  如果把我们的价值判断明确地或隐含地加入分析中,我们就进入了规范经济学或规范分析领域。实证经济学的说法是这样的:“如果汽油价格上升,人们愿意购买的量就减少。”我们若把下面这句话“因此我们不应该允许价格上升”加入分析中,我们就进入了规范经济学领域:我们已经在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事实上,每当你看到应该这个词时,你就知道价值判断正在进入所讨论的问题。

  本书中我们要考察的模型和经验研究既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也以规范经济学为基础。但我们也要考察公共政策:一个常常包括“应该”二字的世界。换言之,当我们考察政策时,我们常谈论福利判断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都潜伏着陷阱。实证经济学理论中包含的各种术语和概念,在现实世界上是找不到对应物的。这就会出现问题:如果这些概念与现实世界离得太远,即使其含义的推论在逻辑上并无矛盾,它所包含的比较的、静态的或论断xìng的结论,仍可能是不可靠的。而且,实证经济学的成立有赖于对模型含义的经验证实。不正确地检验和解释假说,就把经验结论搞乱了。

  在规范经济学中,人们常常断言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看法既假定上述关系具有真实xìng,又含有这样的假定,即已正确权衡了每一种结果。在某种情况下,检验公共政策只限于描述可供选择的政府计划的效果。这是实证经济学的一部分。只有当我们设立了评价可供选择的(隐含的或明显的)政策准则,并进行劝说时,公共政策才成为规范xìng的。

  模型和现实意义

  在开头时必须强调指出,任何科学中的模型,当然也包括微观经济模型,决不是完全现实的。它并未抓住现实中存在的每一个细节和相互关系。那样的模型不可能建立起来,也不可能用它来cāo作。例如,太阳系模型决不可能把整个太阳系的所有方面都考虑进去。构造科学模型的特点,在于模型应该抓住本质联系,它足以分析或回答要解决的特定问题。例如,当我们尝试构造一个特定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行为发生影响的模型时,决定每个消费者对这种价格变化的反应的因素起码有100万种。但是,对绝大多数支配因素,模型是不予考虑的。这倒个是它们是无意义的,而是因为,我们通常的模型包括特定商品价格、消费者收入和该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也就足矣。这就是说,只需考虑这4个决定消费者需求的因素的大小,该模型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即使它是“不现实的”,因为它并未抓住所有决定消费者需求的因素。总而言之,不能仅仅因微观经济模型与现实世界不符就说它有问题。同一个模型因解释了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或起作用的各种力量,从而可能是极其逼真的。

  假定

  每一个模型都是以一套假定或公理为基础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并不直接或明确地检验作为模型基础的假定和公理。要想使模型有成效,通过把假定的含义与现实世界作比较,假定也就间接地受到了检验。若现实世界的事实否定了以某种假定为基础的理论,那么现实世界的事实或经验发现,也就常常间接地否定了这些假定。

  当学生们学习化学或物理学时,他们通常并不怀疑物理或化学模型中所使用假定的真实xìng。例如,物理学中有一种“纯气体”模型。当然,世界上实际存在的气体并不满足纯气体假定的要求,然而,建立在纯气体假定上的模型被称为波义耳定律却是很著名的,并已为人们接受。为什么呢?因为看来它很起作用。现在你也许会问:“很起作用”意思是什么?纯气体模型很起作用的部分原因,是存在相应的规则,使人们可以从纯气体去研究不纯的气体。

  决定一个模型的有用xìng 我们一般不想仅仅通过讨论其假定的可信或真实与否来决定某个模型是否有用或“好不好”。相反,如果我们运用科学方法,我们偏好的或认为好的模型是那些为现实世界带来有用的预见而已有意义的模型。科学地分析我们周围世界的方法要求我们乐意研究证据。证据是用来检验模型的可用xìng的。例如,比较一下两个都涉及以下现象的模型。每次放在学生俱乐部桌子上的纸币都不见了。一个模型是以好几个假定为基础的,包括财富最大化使自己的状况尽可能变好。这个模型预言如果占有纸币(它代表对所有商品的一般购买力)的成本低于其收益的话,个人就会从事这种活动。另一个模型则运用某种磁xìng吸力理论:纸币会发出一种磁力,迫使人们用手把它捡起来。

  第一个模型的可检验的、也即可反驳的含义是:纸币票面金额越大,它失踪得便越快。这个含意是另一个模型没有的。我们现在可以做一个实验来检验这两个模型的预见力:某些天我们在不同时间间隔随机地把1美元钞票放在桌上。以后我们不断增加拿走的可能xìng:下周每次放5美元,再后放19美元,再后放50美元,再后放100美元。如果我们看到,当钞票面额增大(即财富效应增大)时,在学生俱乐部游dàng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多的话,我们观察到的事实就没有反驳第一个模型的含义和预言。但它的确是反驳了第二个模型。后者会预言不管钞票面额多大,游dàng的学生人数是一样的,因为面额大小并不决定磁力大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将选择第一个模型,而倾向于拒绝第二个模型。注意,这里我们决不能证实理论,而只能证伪理论。

  一般我们也运用奥卡姆剃刀原理(the Principle of Oc-cam’s Razor):若两个模型是彼此竞争的,各模型的预见都同样好,则选择最简单的那种。这就是奥卡姆(William ofOccam),曾说过的:“Essentia non sunt multiplicandapraeter necessitatem,”也即不应把本质xìng东西增加到超出研究需要的地步。这也称为节俭原理。对构造模型的简单xìng概念要作进一步说明。通常,构造理论的目的是建立一般模型。模型越是简单,它的适用面也就越广。较现实的模型只解释较特殊的情况,因此人们对之兴趣不太大。

  理xìng模型的大类

  许多微观理论模型归属理xìng行为模型这一总标题之下。我们对理xìng行为的定义很简单:可供选择的办法的排列是有系统的、前后一致的,随之作出的选择都在现实世界的约束之内。理xìng行为模型是一种简单模型,它运用理xìng假定。经济学家们仍在继续使用这类模型,其原因是,理xìng假定提供了可反驳的含意,这种含意看来常常是与现实世界的社会现象吻合的。

  人们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个人可以证明思维过程并不对应于某个模型所描述的系统xìng行为。尽管如此,理xìng行为模型并不因为它缺乏对应xìng而必然没有价值。我们的经济模型是行为模型而不是思考过程。(我们定义理xìng行为是可预见、系统xìng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即使特定个人活动的方式不是系统xìng的,把许许多多个人加在一起,还是可以证实集体有理xìng,这种理xìng支配了该集体中个人行为的非系统xìng方面。

  理xìng个人和理xìng分析

  在此,区别理xìng个人和理xìng分析是有益的。我们定义理xìng分析是一种逻辑上前后一致的理论,它使我们推导出关于人们集体行为的经验上可检验或可反驳的论断或预言。如果这些预言或论断末被经验否定,则理xìng假定就被证明与现实世界的情形一致,或至少它未被证伪。我们并未说出个人是否真是理xìng的;理xìng理论并不依赖于这一前提:即个人与其思维过程在逻辑上一致。好几个在精神病院做实验的研究者已经给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可假定有严重精神病的人不是“理xìng地”思考的,但心理学家阿利恩(Allyon)和阿兹林(Azrin)还是发现,研究组中的精神病人愿意工作的小时数是付给他们报酬量的正函数。这种报酬采取代价券形式,它们可以换取衣物、化妆品、糖果、香烟以及增加私下给予的医院特权。在20天的考察期中,当病人完成了指定的工作后,就用代价券形式付给报酬。在下一个20天中,无论他们是否完成任务都给他们代价券。第二个20天刚开始5天,实验组工作的小时数就降到了零。当再次只在工作完成后才付给报酬后,每天工作的小时数立刻增加了。

  分析单位:个人

  微观经济分析的所有理论都是以个人行为是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这一命题为基础的,尽管这一点看来也许是不言自明的。我们中有许多人在讨论“社会”或“公众”问题上仍然很不严谨。如果你想说公众决定净化国家水道,因为这对社会最有利时,这种说法听上去便有某种不科学xìng。并不存在像所谓“公众”这样有组织的团体能够作出上述决策。而且,谈到“社会”也就涉及到某种实体,并假定它能够决定什么是对自己有利的。个人可以决定他们是否喜欢某种经济变化的特殊后果,个人也可以决定他们是快乐还是悲伤,但社会却办不到。

  也许表明同样意思的更恰当方式是这样的:那些政客之所以对通过法案净化国有水道感兴趣,并敦促选民支持他们,那是因为这些水道的污染程度的不断增加会损害许多选民的利益。当足够大比重的选民开始非常关注这一问题时,握有政治权力的个人便决定通过减少污染程度的法案。

  注意,这里的分析迄今只涉及个人行为。当我们用这种方式看问题时,我们看到“公众”和“社会”这种术语太空洞、太含糊,在理xìng叙述上没有多少科学意义。“公众”和“社会”这些术语对经济分析没有多大用处,其原因之一是,当选民在选择某种结果时,常常同时或jiāo替使用这两个术语。但是,在我们社会中,绝大多数选举结果是受到大多数原则支配的,所以只要多于选举人口的50%就可以选定特定结果。这种结果常常是与好和公正观念同时jiāo替使用或联系在一起的。即使是这样解释,好与公正也可能在人数略少于50%的反对这种结果的选举人口一边。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将避免使用像公众利益或社会利益这种不严谨的提法。

  经济科学的分析单位是个人。对于这一点,不该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寻常之处。例如物理学家在科学考察过程中,可能希望描述当温度升高时的“典型的”气体分子反应尽管预言某个特定分子的实际活动是不可能的。经济学家也许希望预见纽约食品相对价格提高时消费者的反应,尽管住在中央公园附近特定公寓里的特定个人他也许会对其他刺激作出反应在价格上升时实际上可能买更多的食品。

  尽管我们把个人看作基本分析单位,但是,我们也把价格理论应用于群体中的个人行为。从方法论观点看,我们谈论的根据是个人主义。因为我们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