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最新章节 >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49 章

  为汽车制造商现在自己拥有那个供给者,便在计算成本时把消音器价格只算作15美元,那就错了。因为它在外面销害的机会成本仍然是20美元。这一推论也同样适用于下面一种错误观念,即厂商从内部筹集所需资金比外借或由公司额外发行股票要便宜一些。通过公司储蓄(收益留存和折旧提存)而取得的资金是有机会成本的,如果他们将钱贷给其他人的话,所赚到的一切全是其机会成本。如果厂商在作投资决策时未把这种机会成本记入帐册(至少是隐含记入)的话,那么,它就不能使股东的资本净值最大化,也就是说,厂商在计算了投入的更高的真实机会成本后把它们的一部分产出按更高价格卖出去的话,它就能为自己的股东赚更多的钱。

  图谋取消市场 美国法律阻止纵向一体化。不知何故,法律认为这种兼并“会取消一部分市场的竞争”。如果一个围裙生产厂商购买了一些围裙零售商店,就会被认为阻止了其他的竞争xìng围裙生产厂商把围裙卖给零售商店。然而事实上出售商品给消费者的竞争能力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会受到损害,即围裙生产商买进零售商店时,这些零售商在零售市场上具有垄断力量。如果确实如此,我们就可推断,垄断xìng零售商店网一定要在这样一种价格上,才会卖给生产商,在这种价格上,它未来的垄断利润流量全部得到贴现,从而,围裙生产厂对那些垄断利润,也就半点都不能染指。

  需要说明的是,处在生产与jiāo换链条上某一环节的垄断势力,是无法转移到其他环节上的。如果在唱片套生产中只有你拥有某种关键原料,那么要想使利润最大化,你所要做的一切,就是对你所拥有的原料确定可使利润最大化的垄断价格。但对于那些购买唱片生产公司和(或)唱片零售商店所需的新增投资,你就只能期望赚到竞争xìng收益率,而得不到任何超额利润。(然而,当厂商正在发展时,只要更大组合单位的收益超过成本,或为了阻止其他厂商的垄断而需要先发制人时,纵向一体化也仍将发生。)

  无情竞争或排挤 在有些情况下,一个强有力的厂商将会把未联合厂商和独立厂商排挤出去。例如,假设一个联合厂商在一种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前序阶段具有垄断力,这一厂商便可提高其产品价格,使未联合厂商购买投入时支付高价。它还可利用其垄断地位压低后一阶段上最终产品的价格,这样,独立的装配厂商就不得不按垄断高价买入其所需的半成品投入,按相对低价出售最终产品。从而独立厂商在这种“压力”下就会被赶出去。由此也可逻辑地推断,厂商的纵向一体化也并非毫无成本。纵向一体化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放弃垄断利润,因为在那段时期,最终产品的销售价格要低于非此情况下会有的价格。这种现象就是所谓无情竞争。从所有者净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它合乎理xìng,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这可以从彻底地买下竞争者将较为廉价这一点上看出来(但这可能是非法的)。

  从经验方面看,掠夺xìng竞争已被认为是纵向一体化的结果,至少在一个司法案例上是如此。虽然陪审团在那一案件中发现了掠夺xìng竞争,并对损害方处以罚款,但随后由一位经济学家所作的详细调查却表明,只有极少数证据支持那一发现。

  价格歧视 纵向一体化有时会让垄断者更多地实行价格歧视,而在未一体化情况下这一可能xìng则相对要小。中间产品的装配厂会发现,最终产品正在卖给各种等级的人,而这些人又各有其不同的价格需求弹xìng。如果中间产品制造者同时也生产最终产品,他或她就能更方便地利用这些不同的弹xìng。铝即是一例,铝的生产者对铝锭就不能像对它的最终产品如铝壶、铝锅那样实行价格歧视政策,除非铝的生产者也生产那些最终产品。换言之,投入品供应者在实行纵向一体化之后,是可以进行第三级价格歧视的。

  进入壁垒 纵向一体化可被用于阻止进入产业。铝产品的生产者可以通过买尽一种或更多的生产铝的关键资源(如铝土矿),来阻止他人进入该产业。

  纵向一体化阻止潜在进入产业的程度依赖于投入和要素市场上的替代程度,同时也取决于产出的替代程度,在下一章,我们将集中讨论进入壁垒。

  免除利用市场的成本

  纵向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免除利用市场的成本。例如,一个在前序生产阶段上的厂商为增加销售量,要进行一系列广告或其他促销活动,而纵向一体化厂商现在就可为其集团中第一阶段广商的产品提供一定的市场,从而那些促销成本便可减少甚至完全取消。纵向一体化后从第一阶段厂商取得产出的确定xìng便可增加,而这种情况又可使一体化厂商减少存货,这些存货在原先却要从第一阶段厂商处买来,以避免临时缺货。

  厂商之间jiāo易与厂商内部jiāo易 我们已经提到过进入市场的一些jiāo易费用,如询价、合同、联系,等等。免去这些费用是进行纵向一体化的一个主要原因。纵向一体化实质上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但在另一方面,在一个厂商内部的协调活动中也会发生jiāo易费用:工人必须监督管理,任务必须按工人和机器的比例有效分配。确实,我们将会越来越多地看到,廉价的市场jiāo易正在变为纵向解体,即专业化。

  纵向一体化还将省去一定的信息费用。显而易见,前序阶段所生产产品的质量更易于直接控制和检查,前序阶段所提供的服务也更为平衡和确定。

  外部xìng 纵向一体化能使一定的外部xìng转而内部化,途径是通过降低和节省市场上发生的jiāo易费用。例如,在联合厂商内部就不必针对外部事件而不断地修订合同。此外,任何产品的制造都会包含前后生产阶段之间信息的大量jiāo换,如在一些组织之间,可能要jiāo换计算机联网中某种器件功能的信息。

  机会主义行为问题 有时候,机会主义行为问题是由各种生产水平中的刺激结构的不同所造成的。例如,通用汽车公司最终之所以买进费雪车身公司,其部分原因就是这两个厂商不能通过合同条款来减少那些不理想的行为。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生产汽车车身的边际成本对于总成本来说不算大,而延迟生产的成本对汽车厂来说损失又不小。双方都想重新协商价格或其他有关条件。费雪公司想要重新议定的是,通过生产的实际延迟或可被感受到的延迟,来提高车身价格。而握有设计专利的通用汽车公司想要重新议定的却是,通过车身购买量的实际减少或可被感受到的减少,来使价格接近于费雪的边际成本,而那些车身又只是仅对通用汽车公司来说才有价值。通过两个厂商的纵向一体化所形成的设计与生产的共同所有权,就可使许多这类问题迎刃而解。

  风险负担的再分配 在连续生产阶段间产品的物质特点阻止低成本储存或其他存货调整时,纵向一体化还可使风险负担能够重新分配。从而,一个希望采取少量存货政策的炼铁生产者就可以和一个钢铁生产者联合,因为这一钢铁生产者正是熔铁的使用者,并且也愿意承担大量存货的风险。

  布莱尔(Blair)和卡舍曼(Kaserman)的研究表明,在最终产品的需求是随机型,而风险偏好是确定型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的动力就会存在,甚至在后序厂商投入比例固定时也如此。他们得出的结论认为,由这些动机而产生的纵向一体化是具有社会效率的,因而不应阻止。

  技术经济 炼铁生产者与轧钢机生产者之间的一体化还有利于初级铁产品向深加工处理转换,从而可取得技术经济效果。通过纵向一体化,炼铁生产者就可在钢材生产厂附近布点。从而省去再次加热和运输的成本,以及取得其他经济效益,而所有这些效益在初级铁产品和最终钢材的生产分开布局时都是得不到的。

  无效率的投入组合 在其他情况下,纵向一体化还可消除无效率的投入组合。假如生产者使用的一种投入是来自一个具有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的厂商,而所有其他投入却购自竞争xìng(或价格接受)产业。那么,在此例中,纵向一体化就让生产者使用更多的高价投入(因其价格可定在边际成本上),由此即可压低总生产成本以及产出价格,因为边际成本曲线将会向右下方移动。

  价格控制

  纵向一体化可以成为避开价格控制的一种手段。下面看一下某家电气公司的例子。该公司在按管制价格购买煤时碰到了麻烦。煤炭供应者发现,在价格管制下需求量总是大于供给量。供给者对各种电气公司及其他客户实行某种分配制度,或者定量配给。如果某一电气公司想消除这类问题,它就会购买煤炭公司,并按照反映煤炭真实成本的代价来使用煤。在计算电价时也就会把煤矿石价格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纵向一体化还可让厂商按照各自边际成本来选择资源。在存在价格管制的情况下,有些资源的价格就会过低,从而也就会鼓励过度使用。如果电气公司买进了煤矿公司,它就会按其实际生产成本来使用煤,这样资源也就会按其实际成本而不是按照某种固定的管制价格来配置。

  事实上,纵向一体化是非法市场jiāo易的一种替代物。巴斯坦(Burstein)和希尔顿(Hilton)对强制搭售进行了讨论,认为这种搭售事实上是一种纵向一体化。巴斯坦还特别讨论了一种投入品的垄断者是如何增加其租金利益的。他或她通过不让非竞争xìng补充投入品的生产者共同分享租金收益而达到目的。

  纵向解体的原因

  我们已经概括了纵向一体化的原因和决定因素,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厂商为什么会期望纵向解体,或者说我们为什么会希望看到专业化。下面是罗宾逊(Robinson)对纵向解体过程的描述:

  当一些既定的生产工序所需要的生产规模大大超过该产业内小厂商所能达到的规模时,这一工序便倾向于脱离该产业,从而产业内所有的小厂商就要从外部专业化厂商那里获得这一专为它们服务的特定工序。结果这一产业就分解为两个或更多的产业,每个产业都能在各自的最优规模上经营。为一系列小厂商工作的专业化厂商是建立在相当大的规模上的,它比任何单个厂商为那一特定工序或产品所能达到的规模都要大。这一原理的例证可在纺织工业的后序阶段中找到,在各种原器件制造业中也有,如汽车工业中的水箱、电气设备、车箱、曲轴及其他锻件等。

  从根本上讲,当一个产业增长时,就会有更多的活动将在足够大的规模上展开,从而也就使厂商能在这些活动中实现专业化。下面看一下斯蒂格勒所举的例子。在图15.1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厂商的平均成本情况。这一厂商的生产分三个阶段,与之相应,其平均成本也有三个,即ATC1,ATC2 和ATC3,综合的平均总成本为ATCc。为能在一张图上显示所有这些工序,我们假定各道工序的产出与最终产品的产出都有一定的比例。工序1为收益递减;工序2为收益递增;工序3是先递增后递减。

  现在我们来看各种产出率和各种可能xìng。如果产出率在q1,则平均总成本将在C1。但假设有众多厂商均与图15.1中的厂商一样时,则工序2就会被某一个专业化厂商所承接,并会按某种价格,比如说P2卖给该产业中所有的厂商。如果确是如此,那么代表xìng厂商的平均总成本曲线就会移向虚线,并最终与ATCc相jiāo,代表xìng厂商的新的平均总成本相应地也就从C1降到C2。由此可见,纵向解体会导致平均总成本的降低。虽然这一产业内有相当多厂商,但代表xìng厂商将只从事工序1,这一工序的成本是递增的,其余的将从其他独立xìng厂商那里购买。

  纵向一体化的价格与产出效应

  两个或更多的独立生产过程或阶段结合后,其最终产品的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如何?下面我们就对此进行研究。在假定各个生产阶段的成本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来看看下面三个例子。

  例一:两个完全竞争厂商的纵向一体化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这里,无论产出还是价格都不会由于纵向一体化而发生变化。由于这两个厂商都是完全竞争型,因而需求情况面对第一阶段不会改变,成本状况面对第二阶段也不会变动。如果纵向一体化后的厂商想要进行内部的价格转移,比如说压低第一阶段价格,结果总利润也并不会发生变化。有所变化的只是利润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移。

  例二:在生产要素固定情况下一个垄断者与一个完全竞争者之间的纵向一体化

  如同前例中两个完全竞争者的纵向一体化一样,一个垄断者和一个完全竞争者之间的纵向一体化也不会影响最终产品的价格和产出。其原因在我们考察纵向一体化是否会增强垄断势力时,已基本作了说明。假定垄断者实行的是后向的纵向一体化,那么它就是在按竞争价格来购买投入。刚刚买进供给者的垄断者如要想使利润最大化。其内部转移价就仍将是完全竞争xìng价格。如果投入的机会成本并未全部进入垄断者最终产品的总边际成本曲线,其结果就会导致非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产出率。简言之,如果要素比例固定的话,在一系列连续生产阶段上的任何一点的垄断者必然经考虑到它在产出水平和价格上所处的地位和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图15.2来观察这个垄断者,该图已高度简化,从而垄断者的一单位产出与各个竞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