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中国震撼世界最新章节 > 中国震撼世界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53 章

  好运用自己的军队来进行革命。因此,在我当时所到的华北,为了争取农民拥护革命,为了尊重其人格,不能去征召他们当兵。否则,共产党和蒋介石,他们的两种军队之间也就毫无区别了。由于这个原因,八路军几乎全是由志愿兵所组成的。八路军采取宣传、说服和利用地方上社会压力的办法,动员人参军。军属受到优待。村里给战士代耕土地,并照顾其亲属。在蒋管区,农民认为当兵是件丢人和悲惨的事情,而在解放区,共产党使参军成为一件光荣的事情。志愿参加八路军的青年,不是被抓壮丁的人从家里绑走,而是由全村设酒席欢送,授以锦旗,骑着骡马甚至坐着花轿,敲锣打鼓,吹吹打打,由全村小伙子和姑娘们簇拥着送走。这就使得每一个新兵感到自己参军绝不是个人的享,而是代表着全村。参军是志愿的,但服役没有具体的期限,而是决定于战争延续时间。如果一个战士开小差,他不会被关进监狱或挨打,只是给他那个村寄去一份通知,村里就会去说服他归队。如果他不回去,大家以后就不理他了。他在社会上感到孤立,往往就自动归队了。如果他接连开了三次小差,就招他送到区里劳动改造。

  征兵制度经过这番改革,对军事和革命都产生了好效果,因为,不仅志愿参军的共产党士兵比guó mín dǎng抓来的壮丁更英勇善战。而且蒋管区的很多农民知道解放区是安全的,往往为躲避guó mín dǎng抓壮丁而逃过来。因此,这种志愿兵制度使得共军的土气高昂,同时对guó mín dǎng军队的士气起了瓦解的作用。

  但也不要以为一个农民能轻易地逃避参军。压力是巨大的。首先是宣传,往往是和土改紧密联系进行的。比如在群众大会上、日常的谈话中、讨论会和演戏时,募兵的干部说;“穷人是靠共产党、八路军斗争才得到翻身的。

  “为了保卫斗争的果实(农民从土改中得到的土地和粮食)必须打垮反动派,保卫家乡。

  “要为祖祖辈辈受贪官污吏和恶霸地主的剥削报仇。

  “我们要用自己的血汗来创造自由和幸福生活。大家要踊跃参军。“除了上述宣传外,还做工作让家庭成员动员子弟参军。如果这样还不行,就发动全村的人做工作,使人无法抗拒,只好参军。

  新兵入伍时,区长亲自为他牵马送行。到达部队,经过体格检查后,人们就向他介绍部队的历史、沿革和光荣的战绩,使他感到参加这样一支优秀部队很光荣。

  新兵一到达,老战士争着向他问寒问暖。有的帮他穿上军装,有的给他理发,或送他毛巾、肥皂之类的礼物。大家明显地是要使新兵感到如同在家里和在朋友中间那样温暖。

  这些情况guó mín dǎng军官不是不知道。上文所引用的那份guó mín dǎng情报中无可奈何地承认:“我方征兵时,不向人们解释,不进行教育工作,不打通人的思想,一味强迫。结果,十年来这种征兵制度弊病深重,与匪(共产党)相比,我们的情况真不堪设想。“无庸赘述,八路军对待土兵与guó mín dǎng截然不同。但也不存在俄国红军初期就坚决废除了的那种极端民主化的做法。军官不是选举产生而是任命的。尽管如此,士兵们受到悉心爱护,没有一个人挨过打。指挥员不许骂士兵,甚至在批评土兵时,也不竞许发脾气。

  这些方法被一再证明行之有效,原因之一是八路军的兵源是华北农民。这些农民勤劳、朴素、爽直、单纯、吃苦耐劳、对人诚恳热情,但谁要是伤害他们,他们就要坚决报复。他们自尊心强,受到鼓励时,会很卖力,但如怠慢了他们,也会躺倒不干。俗话说:“宁受苦,不受气”。这样的人你越骂,他越不听你的。蒋介石的军官对这些农民只知道打,他们当然不愿为蒋介石卖命。八路军指挥员爱护这些农民,他们就成了很好的战士。这就是为什么八路军不存在什么派系的原因。八路军薪饷平等,伙食平等,待遇平等,志愿入伍,这些都是提高士气的重要因素。另一重要因素是政治教育。八路军部队从连、排到野战军都有政治指导员或政治委员,负责政治教育,提高部队士气。如果一支部队的指挥员牺牲了,政委就接替指挥,直到派来新的指挥员为止。这些政工人员的任务决不象外人所以为的那样,是为了监视军事指挥员。据我观察,八路军的政工人员和军事指挥员之间确实没有任何摩擦,不象蒋介右的军官和特务机关派出的暗探之间那样勾心斗角。八路军的做法是,司令员发布命令,政委作阵前鼓动并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共产党认为,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士兵对胜利充满信心,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保证胜利和贯彻执行上级制定的政治路线。政治指导员日常和士兵在一起时,给大家读报,报告全国各战场打败蒋介石的消息和解释战争的意义。士兵一般不爱听军官的训斥,所以共产党就让部队以班为单位成立互助组,对班里的缺点进行批评。当一个班撤离一个村庄时,互助组捡查从老百姓那儿惜来的东西是否退还了。这些事不需要指挥员的监督,因此更有效。互助组每天还用三、五分钟作公开的自我批评。比如,这个战士可能说;“今天我挖战壕没挖好。”那个战土可能说:“我没有打好机qiāng。”

  还通过政治教育使新战士不怕死。由参加过八年抗日战争的老战土传授经验,他们的结语总是说;“打仗时谁怕死就活不了,勇敢的人死不了,只有猛扑上去,在敌人还来不及打你之前于掉他。“这时,政委就chā进来做政治工作:“蒋管区的人民被苛捐杂税压榨,正面临死亡的威胁。不打倒蒋介石,我们就活不成,要生存只有战斗!“每次作战之前,由政工干部向部队讲解这一仗与整个战局以至于整个中国革命有何关系,分析敌我双方的总形势,强调guó mín dǎng军队士气低落,蒋管区物价暴涨,蒋管区后方bào dòng频起等等。

  八路军一切政治教育的目的,实际上是向士兵注入阶级觉悟的精神。据八路军领导人说,这是提高土气的最可靠方法。因为人们对这件事还有不少疑问,我不妨在这里介绍一下我在山西时和某军政治部主任专门就士气问题进行过的一次谈话。

  他告诉我说:“在我们看来,战争是通过政治觉悟进行的情感的斗争。士气包含着恨与爱,报仇和对胜利的信心。土气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存在,不由个人力量而由社会力量所决定。它决定一次战斗的胜负,也决定整个战争的胜负。

  “士气来源于人民的情感。我们的战士是穿着军装的农民,他们怀着农民的心愿。他们的这种社会存在决定他们作战的士气。这些战士的士气比抗日战争时期更高,因为人们恨蒋介石胜于恨日本人,因为他们经历了土地改革,因为他们把解放区看做是自己的乡土,觉得有理由来保卫自己的家乡。

  “领导工作和教育工作在提高士兵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领导工作依靠领导人的政治教育。领导人必须对自己为之而战的事业充满信心,首先他必须爱护战士,处处关心战士的生活、伙食和睡眠。你如问,是食物、装备对士气更重要呢,还是政委更重要。搞好物质条件是领导工作的一部分。如果战士没有饭吃,政治指导员当然只能是说空话。

  “士气也会有起伏的。一般说,对于没有战斗经验的战士,打一次败仗,或疲劳、疾病都会使士气低落。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士气还是要依靠领导工作。暂时的挫折对老战士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他们对领导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对他们来说,做好领导工作也很重要。

  “战友的阵亡会削弱新建部队的土气,对老的部队则会更激励其斗志。我们所有的纵队全是由老战土组成。本地参军的编入新部队中,逐步提高其士气。

  “士气远比经济条件更重要。如果我们把经济作为胜利的基础,那末我们就会失去信心,因为蒋介石的经济力量更强嘛。

  “我们提高士气的方法在美国军队中就行不通,因为你们的社会制度和我们不同。我们提高士气的方法是靠阶级觉悟,这种方法只在革命战争中才可以运用。“军队政工领导人把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的例子很多。战士被告诉说,他们来自被压迫阶级,他们所进行的战争就是为了消灭剥削。还向他们解释,这场内战是为他们自己,为了他们的解放,也是为了保护他们每个人。因此战士必学的第一课就是搞好军民关系。部队反复地教育战士,不可欺压老百姓,买东西一定要付钱,不许抢劫,住过的民房必须给人打扫干净,特别是不得使老百姓感到军队在侵犯他们的利益。自然,这样做是极端重要的,因为中国老百姓通常是憎恨丘八的。共产党这类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功,使任何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感到惊奇。村干部和本地民兵对老百姓常常是很凶的,但很少听说八路军有这种事。八路军战土以自己的严明纪律及军民良好关系而自豪。军民关系的融洽,从战士对老乡亲热地称呼“大嫂”、“小兄弟”等等,也表现出来。然而比这些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人们看到靠近作战地区的农民带了猪、鸡走一、二十里路到前线慰问战士,fù女们不给自己丈夫做鞋而给亲人八路军做鞋。这些fù女还把家中唯一的炕头腾出来给过路的战士休息,把自己的衣裳剪开做绷带,并参加庆祝部队打胜仗的活动。与美国为美军所做的比起来,这是微不足道的,但比起蒋管区来,八路军和农民之间的这种合作却是了不起的。请读者不要以为上面所说的言过其实。我或许应该说明,我在战时见过美国、英国、缅甸、印度、法国、德国、俄国和中国guó mín dǎng的军队,却从来没有见过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这种类型的军队。在许多方面,八路军是与世界各国军队完全不同的。我想这主要是由于它不是从旧常备军产生的,而是从人民中产生的。极端危急的处境迫使共产党要建立一支民主的军队。附带说一句,就我所知,铁托元帅的南斯拉夫游击队是用这种方式组成的唯一的另一支军队。但你在中国共产党地区找不到任何人自称为元帅,也看不到任何穿着漂亮军装、脑前挂满勋章的人。当然,由于共产党很快就要取得全国政权,这种情况也许会改变。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下八路军的一种政治战术,这种战术可能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军队从未采用过的。这就是八路军的诉苦会。今天,八路军(现在改称为人民解放军)是由三种战士组成的:老战士、共产党地区参军的农民新战士和俘虏兵。每打一仗,捉到俘虏后,部队就找一块空地开大会。一个老战士站起来讲他如何参加八路军,如何打仗,以及现在的生活。一个新战土讲他先是如何在村里受苦,如何打倒地主闹“翻身“以及从土改中得到什么果实。然后一个俘虏经过动员,也站起来讲他在蒋介石军队中的经历,讲他如何在村里被抓壮丁,如何在军队中挨打、挨饿等等。有些人诉的苦是如此悲惨可怕,以致铁石心肠的人听了也要哭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情,没有亲身经历,就讲父母受的苦。不稍说,战土能向这么多充满同情的听众畅诉自己的苦楚,产生了非同小可的影响。中国人是有哲理的民族,而中国士兵是最有哲理的。同农民一样,单个的士兵总以为自己的命苦,但当他看到人人都有一本苦情帐时,就得出天下穷人是一家的结论。这种诉苦会在士兵心灵中造成的强烈反响,比指挥员或政治指导员言教的作用更大。这种教育的作用根本无法抵消。别的军队也无法仿效。因为如果蒋介石允许他的士兵诉苦的话,那末士兵们就可能起来反抗他们自己的长官。当然,政委们利用这种诉苦会来给guó mín dǎng俘虏兵上政治课。他们对guó mín dǎng军官和士兵进行离间。他们对俘虏说:guó mín dǎng的军官是地主和贪官污吏的子弟,他们的上辈剥削过你们的先人,而现在你们又当这些官老爷的奴隶。你们在前线打仗受罪,被打死了,压根儿也不会有人来给你们收尸,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却在后方享福。当一个俘虏兵联系个人的苦情而控诉坏村长时,政委就把这件事联系到县长、省长、一直追到蒋介石头上。很快这个士兵就相信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不是县长而是中国的独裁者。政委就是这样引导俘虏兵从政治上来归纳问题的。这些新方法具有如此奇效大验,以致到了一九四七年年中,guó mín dǎng的士兵白天被俘,晚上参加了一次诉苦会,第二天就参加八路军一边打仗了。在一九四七年以前,共产党总是把俘虏送到训练营去,后来由于对蒋军的政治瓦解工作成效这样显著,他们在许多地方不再觉得需要这种训练营了。共产党在欢迎蒋军士兵参加八路军的同时,也释放那些愿意回到蒋介石地区去的俘虏。事实上,他们甚至还给俘虏发回家的路费。对于共产党的这种政策已经有如此众多的中外目睹者,其真实xìng是无可怀疑的。一个曾在满洲被共军俘虏的美国军官,谈到蒋军第八十八师的六千士兵如何被当作贵宾请去参加大会。在山东的一个美国姑娘谈到她参观过五十名被俘的guó mín dǎng将官所在的俘虏营,看到他们的伙食和居住条件比八路军自己军官的待遇还好得多。最后,我自己在guó mín dǎng地区时也亲眼见过被共产党释放的数以百计的俘虏涌过防线的情形。起初,guó mín dǎng对于共产党瓦解蒋军的政治战术估计不足。他们不以为意地说:“纯系宣传!”但随着开小差的土兵日渐增多,并且在guó mín dǎng军官领略了共产党政治战术的厉害后,他们开始感到惊慌起来。一位蒋军军官写道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