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中国震撼世界最新章节 > 中国震撼世界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58 章

  不是义勇军,也不论俄国人让他的官员接收各大城市—姑且撇开这一切不管,而且还假设俄国人确实在满洲帮助了共产党入。即使如此,我仍然觉得蒋介石在东北失败的原因,是同俄国的chā手毫无关系的。

  请蒲立特以及共和党领导人和某些民主党议员好好想一想:台湾是中国本部以外的另一个地区,日本人在那里惨淡经营了多年,guó mín dǎng在满洲也建立了一套军事、经济和政治体系,但事实证明中国的独裁政权完全不能建设国家,而只能把国家毁掉。

  一九四七年夏,正当某些人叫嚷什么满洲被出卖给斯大林的时候,guó mín dǎng可以炫耀自己在东北取得了以下三大成就:一、它已经把美国所训练和装备的七个军的兵力至少断送了一半,并且还大大削弱了剩下部队的战斗力。

  二、它继俄国人的洗劫之后,进一步把日本人遗留下来的强大的工农业经济破坏殆尽三、它丧失了许多满洲人的好感,这些满洲人并未象台湾人那样起来造蒋介石的反,而是倒向共产党那边去了。

  guó mín dǎng军队经过满洲内战的严重消耗,已经减员到同共军的人数相等。他们不是中国旧式的杂牌军,而是蒋介石历来最精锐的部队,肯定也是中国历史上装备最精良的部队。他们体现了史迪成将军在一九四二年凄然撤离缅甸时所憧憬的最高理想。当时由于不能把美国的武器装备空运到中国来,所以史迪威决定把中国士兵空运到印度去,用存在那里的美国武器装备起来,编成一支部队,举行反攻,夺回缅甸。他实现了装备中国军队的计划。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他所训练的这支部队不会在抗战期间用来打日本,却会在抗战结束后用来打中共。他为此而反对蒋介石,结果斗争失败,回美国后郁郁而死。既然史迪威将军生前就看出蒋介石已经失去民心,因此无权再统治中国,那么,要是他能亲眼看到guó mín dǎng军队在满洲每况愈下,从政治上说他可能会感到高兴的。但是作为一个军人,如果他亲眼看到,这些久经疆场的作战部队竟然降低到宪兵队或城防部队的水平,一定会感到伤心的。guó mín dǎng军队不但实力每况愈下,士气也一路不振。东北剿总司令杜聿明将军和孙立人将军之间发生了争吵。孙是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毕业生。当年在缅甸作战的时候,杜未按照美国人的命令发动进攻,所以美国人就一直不喜欢他。他们给孙撑腰,想方设法要把杜搞掉。最后终于以杜、孙二人双双解职了事。将帅易人并没有能使情况有什么起色。任人唯亲和贿赂成风已经败坏了先前以纪律严明著称的部队的素质。我认识一个上校,他本来有希望当团长,但是由于没钱为此孝敬上司,结果只好靠边站。他负责一个团的运输队,不得不把全部汽油的七分之一留给军需仓库主任,他的顶头上司还要再拿走七分之一以饱私囊。为了不使他的汽车停驶,他只好把润滑油脂拿到黑市出卖,然后再买进汽油。吃空饷的风气,当年在印度的时候,曾给美国人杜绝了,后来却又死灰复燃。结果,当一个师投入战斗时,兵员往往只有原定编制的百分之六十。更糟糕的是,军饷经常拖欠不发,结果士兵只好靠任意抢老百姓的东西捞点外快。由于最高统帅部一味防御的变态心理,部队都留驻在城市里,军官们早已厌倦艰苦的戎马生活,现在无所事事,便沉溺于女色,借以消愁解闷。蒋军军官们金屋藏娇,逼良为娟,就这样糟蹋了一批本应遣送回国的日本fù女。不光可以在城里看到日本女郎同guó mín dǎng军官鬼混,还可以在军运列车上看到她们给中尉、上尉们作伴。这些女郎站在货车车厢的门口,穿着东洋和服,里面显然是一丝不挂。对于风尘仆仆的军官们来说,这些女郎团可增添乐趣,可是她们究竞能对打败共产党作出什么贡献,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东北蒋军实力和士气每况愈下的情况,与共产党所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日益壮大的光景,形成奇妙的对照。一九四五年和一九四六车间,美国的军舰和飞机把guó mín dǎng部队源源运到东北。共产党却须穿过长城的关隘长途行军,那时他们只有一些零散的部队,总计四、五万人。到了一九四七年,共军的兵力已经发展到近三十万人,其中至少有十二万人组成了六个纵队的主力部队,每个纵队有三个师。我当时曾写到,显然,“共军最后一定会把蒋军赶出满洲或就地歼灭“。在guó mín dǎng的手里,美国给他们运来的军队很快被消耗了,而日本人给他们留下的强大的满洲经济,更是被他们破坏殆尽。当时,蒋军控制了整个东北工业的百分之八十,但只有百分之十开工。当然大部分可以归咎于俄国的劫掠,一部分可以归咎于战争,但主要的原因还是guó mín dǎng的腐败无能。我在满洲各地看到了这方面的许多例证,但是在这里我只想谈一下当时抚顺煤矿的情形。抚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日本人把这一地区建成了一个小匹兹堡,生产页岩油、煤气、石蜡、汽油、焦炭、沥青、高碳钢、水泥等产品的各种辅助工业一应俱全,还有多种小型工业。日本人时代,这里煤的日产量最高曾达到两万吨。俄国人接管后,最高曾达五千吨,但现在已降到不足两千吨。主要原因是军队的干扰。他们抓走了一万名工人及—万八干名民夫去构筑防御工事,既不给饭吃也不发工资。

  我离开满洲的时候有这样一种感觉:如果蒋介石不把他的部队撤回关内,就难逃一场可怕的灾难。当时我就是这样写的,并且还列举了前面提到的许多事实。可是我发回去的稿子,在美国一个字也没有登出来。在这期间,美国主张进行干涉的人却继续宣传蒋介石在满洲的局面可以挽回。蒋之所以死守无法保住的阵地,这些人的支持可能就是原因之一。所以,那些想给他帮忙的人恰恰促成了他在军事上的自杀.蒋在满洲的败局明明是无法挽回的。魏德迈将军早就告诫他不要到那里去。从总的战略观点来看,蒋在满洲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没有能抢占华北平原,把他的首都以及主要供应基地同东北联接起来。他的各条战线没有连成一片。他的处境很象当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德将冯.lún斯泰德那样。这位德国将军要求撤出诺曼底,但希特勒拒不同意。蒋的将领们也想撤出满洲,美国顾问也叫他撤,魏德迈说拖下去是毫无希望的,但是蒋硬是不听。然而蒋介石在满洲的失败,远不只是一个战略失当问题,还有其更为深刻的根源。在中国革命的复杂进程中,他的军心日益涣散。他的士兵都是从南方农村抓丁运到关外去的,那些当兵的、甚至连当官的都感到他们是身处异乡,思想感情同当地人民格格不入。他们不会看不到身材高大的满洲人仇恨的眼神,象无数尖刀似的怒对他们。一种愤恨而又沮丧的情绪在士兵们的心里燃烧,随即他们又感到内疚。随着农村地区被共军逐步占领,蒋军士兵就象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失去了同其社会基础的联系。士兵们在心理上感到极度迷茫。他们越是远离乡土,就越变得象一只离开地面的气球,越升越高,直到它内部的压力使它bào破为止。蒋军从满洲一个个村庄撤走时,其内部压力也逐步增大,离bàozhà点已经不远了。我坐火车从沈阳前往北平途中,看到了蒋军已经失去内在自信心的一个鲜明的写照。火车到达一个站时,一位中国骑兵部队的将官走进了我所在的车厢,在我对面坐下来。我对他点了点头,但没有显示我会说汉语。不多一会儿,又有一位步兵上校进来,同这个素不相识的将官聊了起来。两位军官先说了不少含蓄的话来试探对方对战争的看法。将官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批评的话,上校就添油加醋地把话说得稍重一些,接着将官就发表了更加尖酸刻薄的评论。两人很快就同声指责作战的指挥无方来了。将军说:“就是骑兵指挥官,骑兵可以用来进行侦察、巡逻和冲锋,可是却让我去守卫铁路,我可怎么个守法呢?农民们跑来把铁轨扒走,我又有什么办法?我是东北人,难道要我向东北老乡开火?我请示上级,可是得不到指示。谁也不知道我们究竟该怎么打这个仗。我常纳闷我们现在干嘛要打仗。日本人占领我们的森林、河山整整十四年,可是我们现在却在这里自相残杀起来了。“‘上校点了点头。谈话停了片刻。火车快到山海关了,这里是长城与海衔接的地方。上校往窗外看了看,然后回过头来说:“唉!我觉得八路军他们根本不需要夺取长春和沈阳,他们只要占领周围的农村,组织起民兵,然后南下到山海关这里,切断咱闷的退路就行了。我不晓得上级如何着想。咱们应该离开这里,否则干脆别打了。“上校的语调十分沮丧.将军的模样也十分凄然,我不由得笑了起来。他们俩一齐看着我。将军问这“这么说,你懂中国话罗?“我点了点头。“没有办法啊,”他说,“真是没有办法啊。”

  这位将军确实说得对,没有办法。在满洲土地上的蒋军士兵不想再打下去了。他们开始同满洲人民来往,接着又同八路军来往。这就使蒋介石死守满洲的梦想破灭,他对关外领土的控制渐渐削弱,最后终于完全崩溃了。

  与此同时,在关内,在遥远的南方,在离苏联边境很远的地方,中国的独裁者受到了来自另一方面的威胁。中国人民揭竿而起,反对这个统治他们二十二年之久的暴君了。

  五十三.失乐园:台湾大屠杀

  当我从满洲回来的时候,我发现guó mín dǎng已经半公开地向它本国人民宣战。席卷全国的反内战、反美国干涉和反独裁的示威yóu xing进到直接的血腥镇压。成千上万的学生、商人和知识分子被殴打,成千上万的人被投入监狱,还有不少人挨了刺刀,吃了子弹,惨遭杀害。干这些勾当的时候,多半用的是剿匪、控捕间谍或共产党特务等名义。但是受害者人数之多、声望之高,使广大群众无法接受这些诬陷不实之词。一阵阵激愤的批评声来自四面八方。为了平息民愤,政府有时只好承认许多受害者并非共产党,而只是一些受了外国异端邪说的影响而误入歧途青年。蒋介石说,为了拯救中国,为了肃清这些异端邪说的影响,人民必遵守须圣贤之道,接受政府对他们的改造。在一九四七和一九四八年间,蒋介石政府在台湾岛上,以实验室的规模对人民试行了这种“改造”。其结果是很说明问题的,因为那里既受不到俄国人的影响,中共也chā不上手,甚至内战也没有波及到那里。一九四七年二月,蒋介石军队杀害了数百名手无寸铁的台湾人,却几乎末引起外界的注意。直到敢于仗义执言的《密勒氏评论报》美籍编辑约翰·鲍威尔去该岛采访,如实报道了他的所见所闻以后,这个事件才透露出来。尽管guó mín dǎng报刊破口大骂鲍威尔“小题大作”,但是我却发现实际情况比鲍威尔所报导的还要严重。要理解台湾惨案的实质,就需要了解其发生背景。这个长椭圆形的岛屿,面积同荷兰差不多,离中国大陆海岸有一百英里,堪称东方最引人人胜的地方之一。在这小小的天地里,景色瑰丽多彩,美不胜收,简直可同整个美国媲美。全岛有三分之二是丘陵,有七十七座高达一万英尺的山峰。有些山峰保持着迷人的原始风光,海拔七千英尺的陡崖峭壁巍然屹立,直chā环绕全岛的太平洋万顷碧波之中。雨季一到,山洪呼啸奔泻而下,提供了重要的水电资源。山峦低处的坡地披盖着难以穿行的热带丛林,低平处是精耕细作的农田,整个农村象是一个黄绿相映的大花园,稻田、农舍、繁忙的道路和蜿蜒的溪流jiāo织其间。岛屿四周海滨点缀着无数的沙摊,是理想的日光浴和游泳场所。气候暖和,温差不大,即使在最炎热的季节,也有习习海风吹来,有时也刮起一阵飓风,使得岛上顿时凉爽宜人。台湾人民生产的粮食自给有余,遍地盛产鱼、米和水果。更有那万紫千红的鲜花朵朵,点缀着山坡、水田,佩戴在秀丽的台湾中国fù女头上,为这个天然乐园锦上添花。台湾的历史是很不平静的。据史书记载,中国人在公元六O五年第一次远征该岛。后来满洲人征服中国的时候,离乡背井的明朝遗民在这里找到了安身之地,把土著的部落居民赶进了深山。有一个时期,台湾成了海盗啸聚之所。海盗从岛上的老巢出发,在中国沿海一带杀人越货。岛的周围有危险的暗礁,西方世界船舶在此触礁遇难,数以百计,它们也成为海盗掠夺的对象。遇难船上的人员一般都遭到杀害。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先后占领过路上的部分地区。最后,到了一八九五年,昏庸无能的清廷签订条约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日本人花了七年时间才平定了全岛。但是局势一定,他们就发展jiāo通,改善公共卫生,扩大商品流通,规划农业,以提高人民生活。他们消弥匪患,兴修铁路,保证行旅安全,为台湾人建立了一套严厉的法制,但是却没有给他们多少社会或政治自由。由于最后这一条,由于台湾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出于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文化水平比祖国人民更高,由于他们已经风闻大西洋宪章、民主和蒋介石夫人的新生活运动,因此一九四五年秋中国军队进驻台湾时,当地居民一片欢腾,他们穿着节日盛装,列队到火车站和码头上去欢迎他们的“解放者”。但是他们的喜悦心情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不是被解放,而是被征服了,而且是被比他们文化水平低的人所征服。

  蒋军士兵到市场货摊上拿东西不给钱,夜里拦路抢劫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