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最新章节 >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329章 老山对峙 (48)

  宋立虎见她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也是干着急。不过,他在部队时就听说,这里的女人经常去部队里找解放军战士。搞上对像最好,搞不上,也不排除硬抢。

  越南打了这么多年战争,男人已经奇缺,特别是年轻力胜的小伙子,在这里更是凤毛麟角。现在,中越两国友好,看到这么些精神的后生到这里,越南女人能没有非分之想吗?

  为了发展人口,当地政府暗中也是大力支持。如同我们今天进行的改革开放,谁能引来外资,谁就能在当地得到优惠政策。

  又是心中所盼,又有政府支持。这里的年轻姑娘们自然组成了好多个互助组,想方设法去中队里挖人才。她们打的,就是这些年轻小战士的主意。

  可我军有严格纪律,绝不允许军人在驻军附近找对像,更别说是越南女人了。万一出现这个问题,可不好办,往大了说,这就是涉外。在这方面,可没少往回开。除名的,被押送回国的大有人在。

  纪律是你们定的,对军人好使,对老百姓不灵。于是,这此越南人觉的,既然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只要把人搞到手就成。

  宋立虎被炸昏后,刚好倒在几名越南姑娘跟前。这时个多么好的机会啊,哪能错过呢!于是,这几个年轻姑娘上前,把宋江立虎救入灌木林。

  人是救活了,可他们并没把宋立虎送回部队,而是偷偷地把他抬到了一个偏僻小山村内隐藏起来。

  敌人飞机一过,部队开始清点人数。不管是牺牲的,受伤的,都要一个个找回来。最后,全连就剩宋立虎一个人没有归队。

  连长急了,带着全连的人在工地附近找了一天一夜,就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体。而后,他们又把范围扩大到一里地之外,可还是不见宋立虎的人影。实在没办法了,连队只好按失踪人员把宋立虎报了上去。

  几天之后,部队转场,这里开始空空荡荡。

  宋立虎弄明白老人的意思后,紧决反对。说部队不允许在部队驻地搞对像,那是违反纪律行为。

  老人可不管那一套,把你弄来,又岂能让你逃走。于是,他找来几个村民,把宋立虎和这个姑娘硬是关在这间屋子内。

  一夜之后,宋立虎终于与这个姑娘走入了人生中最最消魂的那一刻。

  宋立虎没有柳下惠的基本功,所以就没有坐怀不乱的能耐。穿上军装是名解放军战士,脱下衣服还是一名精壮的汉子。而且是出生在山东北部穷乡的一名后生。如果不当兵,这辈子能不能说得上媳妇都难说。现在,面对姑娘的诱惑,他能把握的住自己,不动心思,那就是神。

  可惜,宋立虎他不是神,是一个个普普通的人,因此,也就逃不掉这一道最最诱人的关卡。

  最后,他投降了,他妥协了,他成了姑娘的俘虏。

  不过,宋立虎并未沉浸在这温柔梦乡之中,他还惦念着他的部队,他的领导,他的同志。

  在他与姑娘按着当地风俗完成婚烟典礼之后,他便带着这个姑娘,也就是后来的老妇人离开村庄,去寻找部队。

  到了施工场地之后,这里早已是人去路空,只有一条空落落的大道留在那。

  宋立虎坚持要继续找下去,可是姑娘不同意。宋立虎想来想去,想通了。既然部队不找自己,那就是已经不承认再有他这样一个人。何况,他现在已经违反了纪律,回去之后,肯定要受到处理。一旦被押送回国,这个刚刚说下的媳妇怎么办?人家都成了自己的人,一走了之,那也不是大丈夫所为。

  既然如此,那就做一个名亡实存的山人吧!

  就这样,宋立虎跟着新娶的媳妇回到了村里。

  消停的日子没过多久,越南国内开始出现浪潮。很快,这股浪潮也波击到村里。村里的人在红色风暴鼓动下,再次想起了宋立虎这样一个人。于是,便有人把他报了上去,按危险分子处理,强令他离开越南。

  宋立虎为难了,这时回国算怎么回事,谁能接受他。一不算华侨,二不算偷渡,典型的就是一个逃兵。如果以逃兵身份回去,别想轻轻松松没事人般地回老家,首先一条就得先经过军事审判。

  想到这,宋立虎怕了,说什么,他也不能回国。可是不回国,越南当地政府又不干,层层催的很紧。

  如果逼他们一家子回去也说的过去。可是人家越南政府不让,要把他家里人都留下,只准他一个回去。

  在越南生活了这么多年,已经有有儿女,突然之间让他变成孤寡之人。对宋立虎来说,一时之间他怎么受的了。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宋立虎躲开村里民兵,带着一家人钻进了这片深山老林。就这样,一直生活到现在。

  李威听完这段故事,对眼前这位酷似老人的宋立虎也是半信半疑。中越两国还在战争之中,兵不厌诈这个成语用在这里一点不为过。别看他说自己是中国人,叫宋立虎,但没有任何证据,谁又能信的过。即使说的出部队番号,但那个时期中越两国友好的比亲哥们兄弟还要亲,知道这点小情况,不算稀奇。所以,这就不能完全证明宋立虎一点问题没有。但人家说了,你又不能不信,最起码,绝对不能把眼前的这两个人当做敌人来对待。

  出于这点考虑,李威派人把情况报告给吴江龙。很快,吴江龙和李森带人来到这里。

  吴江龙出了丛林,下了山坡,还没进屋,就对这一带地形看了又看,然后很满意地对李森说,“教导员,我看在这里搭建个指挥所不错。”

  “嗯,是不错。”在吴江龙观察时,李森也看到这一点,所以两个人不谋而合。

  “你对李威说的那两个老人怎么看。”李森问。

  “现在还没有证实的时间,甭管是真是假,看起来再说。”吴江龙从土坎上跳下。

  吴江龙和李森进屋,李威向宋立虎介绍说,“这是我们领导,有话问你。”

  宋立虎点头,“好,有什么尽管问。”

  吴江龙没有马上问话,他在沉默中观察宋立虎。从这一句中,他感觉出这个人像个山东汉子。越南人说话可不这么利索,侃侃。

  “这是什么地方?”吴江龙问。

  “这里是老崖嘴的一个大山林。”

  “附近有没有村庄?”

  “有是有,不过,那得走上几十里地。”

  “平时有人来吗?”

  “没有。”宋立虎说,“这里没有路,村人不到这里来。

  “打猎也不到这里吗?”

  “这里的村民不兴打猎,他们都是以种稻为生。这里的人口很少,用不了跑这么远寻地种。”

  “噢”吴江龙明白了,继续问,“你听说过老山吗?”

  宋立虎摇头,“没听说。”

  “就是在中越边境的一个很大的山。”吴江龙解释说。

  “噢,”宋立虎好像明白了,“在越南,那不叫老山,他们都管它叫禹山。”

  “禹山?”吴江龙想不出为什么叫这个。

  李森在一旁插话道,“是不是大禹的禹。”

  “这个我不知道,”宋立虎说,“按越南人的意思是这么个叫法,至于怎么写,我不知道。不过,听他们老辈子人讲。都说,村人的根在中土,老祖宗有人叫这个名字。”

  李森恍然大悟,“明白了,这个禹字肯定是大禹的禹。既然承认是中土的人,又认这个祖宗,此山这样命名不足为奇。”

  李森比吴江龙看的书多,因此很快便理解到了这一点。

  既然教导员这样认为,那就叫这个山好了。吴江龙拿出地图,摊开后,指给宋立虎看,“你说的是不是这个山。”

  宋立虎也是当兵出身,对地图当然不会陌生。因此,他一看到老山,立即便指了出来,没错,这就叫禹山。

  “这里,离这个禹山还有多远?”吴江龙说。

  “不太远了。”宋立虎想了一下说,“如果不走大路,一直走山林,也就五六十里路。”

  吴江龙和李森对看一眼,两个人又有了新主意。吴江龙收起地图,对李威说,“把两位老前辈照顾好。”

  说完,和李森出屋。

  “就在这安营,把指挥部建在这。”吴江龙征求李森意见。

  “可以,”李森同意,“召集干部们开个会。”

  作为一支部队,如果不是突然打击一下敌人就跑,那就得有块根据地。人要休息,事情需要谋划,武器装备要保养,没有一个遮风避避雨的地方怎么成。

  侦察大队进入越境后,已经转战一天一夜。战士们又困又饿又累,到这时,怎么也该让战士们饱餐一顿,只有休息好了,才能与越南特工开打。

  侦察大队这次出来,在越境的时间有十天,这十天之中,天天风餐露宿可不成。在阴雨绵绵,充满潮气,白天黑夜都有蚊虫叮咬的这么个破地方,别说是十天,就是两天,一般人也很难承受得了。所以,吴江龙便想好了,一定要找一个合适地点先把部队安顿下来。然后,再派兵进行侦察,寻找合适歼敌时机。

  吴江龙用目光在盆地四周勘察一遍之后,觉得这里的地形还真不错。盆地处于山岳丛林之中,如果不是走近,或者站在头顶上凌空往下看,很难发现盆地里还装着这么多丰盛物品。

  想站在头顶上来看,除非是武装直升机。

  根据越军的现实状况,这种可能基本没有,完全可以排除掉在空中被发现的可能。这就是吴江龙选择这里的精要所在。如果不是这里的隐蔽性能强,宋立虎又何能在这一地区住着这么多年,而不被越南政府发现

  营地选在高处,不排除被远处越军的某一个山头上的哨兵发现。如果选在低洼处,就是敌人眼睛再尖,有秘密的丛林隔着。别管你有多么高倍的望远镜,也别想发现他。除非自己有意识地升起浓烟,故意暴露。不过,这种可能基本没有。战士们就是进行野炊,也不会让烟升高十米之外。

  考虑好这些关键因素之后,吴江龙开始下令各分队安营扎寨。

  安营好说,扎寨可就难了。

  这是一支轻装部队,没有后援,没有汽车运送物资。随身推带的物品都是经过算了又算之后,根据每个人的承受能力计的,因此就不包括某些帐蓬之类的奢侈品了。我们平时在电视剧里经常会看到,一支轻装部队到达敌后的某一地点后,帐蓬林立,物资充足,所用的物品也是应有尽有,如同事先有人给搭建好一般。看上去的确很气派,很洒脱,可与实际情况一点不符。

  看看吴江龙这支部队的营寨建设,估计你会了解什么是野战条件下的驻宿。

  作为指挥部,必须有一个像点样的指挥所。有人建议,就用两位老人的破草房。可吴江龙坚决反对,我们占了,他们去哪?所以,他着手让人重新搭建。

  战士们从林子中砍来树干c树枝支起架子,搭上蓬顶之后,再往上面铺上一层厚厚茅草,把几件雨衣摊开,将草遮住。一个简陋的指挥所就算建成了。地面上在用石头垒起台子,铺上毯子,当做床也行,办公桌也可以。

  指挥所靠山而建。三个分队则已三角阵形,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

  一分队在前,二三分队在侧后两翼展开。

  营地搭建完毕后,从水平线上看,除了耸立的指挥所外,绝难看到战士们驻在什么地方。

  三百七十一c查哨遇敌

  深入到山岳丛林之中,又少可用物资。想要休息,就别想舒坦。只能是因地制宜。于是,战士们开始各自忙乎。

  每两人挖一个掩体,深60公分,宽150公分,长能容下身高即可。上面横担上木头,然后再苫上雨衣。一个简陋的屋舍就此而成。排水沟绕行掩体一周,不让积水流进坑内即可。

  不等全部建完,动作快的战士已经倒在坑内进行休息。

  不久,营地内已是酣声一片。

  自从小分队进入这个营地后,天空就没睛过。午后一过,阴雨脉条加大,倾刻小到中雨,中到大雨。哗哗的积水顺着山坡而下,绕过外围排水沟一圈后,继续向下游而去。

  指挥所内,吴江龙埋头于地图前,一支红铅笔在地图上圈圈点点。

  李森扒着门口向外观望,他最担心的是战士们的小屋,能否顶的住这阵大雨。已经困饿劳累的战士们,如果再经大雨一浇,出现几个发烧感冒的,还真就成了大问题。出现这样的病号,不仅战斗难,连行军都难。

  李森还是有些不放心,从木杆上拿下雨衣,独自走了出去。他人刚出屋,吴江龙从地图上抬起头来,对屋里的通信员小魏喊道:“小魏,跟教导员一起去。

  不用问,吴江龙也知道李森这是要去查哨。在荒凉又冷清的这个空落地带,不能一点防备没有。虽然说目前还没发现越军出现。但那些野兽也不能不防。本来吴江龙也想与李森一起去,但成竹在胸的国内计划在这里好像不合适宜。特别是与越境内的地形地貌不符。因此,他要改变计划。在思路还没完全定型之前,他只是在脑子里反复琢磨,还没有与李森商量。

  李森老早就知道吴江龙这个特点,所以,在他看地图时,他也不插言。等吴江龙考虑成熟了,自然会与他商量

  趁着这个功夫,李森决定要出去看看。越是在阴霾天气,越容易出问题。所以,他要在睡觉之前,再检查一遍。

  李森发现小魏跟在身后,又把他赶了回去。说吴江龙跟前不能没人。小魏无法,只好又回到吴江龙这个指挥所内。

  李森在营地内转完一大圈后,才察看完战们居住的小地屋。

  虽然简陋一点,但毕竟不被雨淋,这让李森长长出了口气。

  李森刚要离开最后一个掩体,准备到山上去看看那些暗哨。在他路过宋立虎居住的草屋时,却听到了草屋内传出的夫妻两的说话声。

  宋立虎说,“现在,又有中国人来了,看来,咱们这还要打仗。”

  “唉,打了好多年了,怎么就没个完呢!”老妇人带着悲声。

  “没得完。”宋立虎说,“看看这些越南人,整天叫嚷着打进北京。哼!有那个能耐也算你有本事。连自己肚子都添不饱,还想打北京。哼,要我看,连一个山头都拿不下,还打什么北京。简直就是瞎吹。”

  “怎么不行。”老妇人不服,“你是中国人,当然要向着他们国家了。”

  “哎”宋立虎说,“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现在嫁了宋立虎,自然也就是半拉中国人。”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