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最新章节 >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340章 老山对峙 (59)

  别看李森这样说,可他心里也没底。到了陌生之地,又是一个从没谋面的宋立虎领着,万千个危险可能都有可能发生。不过,事情已经走到这一部,就是再险,也要挨过去。

  “把部队部署好,防止越军过来。”

  李森心内虽然做着最坏打算,但没敢和李威说出来,只是让他做好防务,以对应急之需。

  这时,从山涧下传来几声猿猴叫声,这是事先定好的联系暗号。李森顿时来了精神,对通信员说。

  “小魏,通知部队准备下涧。”

  即然让下,就是山涧再陡也不是什么问题。爬山下坡,对于侦察大队面言,本不是什么问题。何况他们一直都带着登山工具。几条绳索抛下之后,战士们挨个下涧。十分钟之后,山腰上不见了一个人影。

  难道山坡上就没有一点踪迹?

  有,当然会有,只不过非常微小而已。

  任何事情,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做了,就不可能不留下痕迹。任何地点,只要有人走过,不会没有蛛丝马迹,只不过没被人发现而已。这就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李森岂能不懂。为了防止越军侦察到这里后,发现大队行踪。他特意留下五名战士,在兼顾哨兵职责任的同时,还要打扫留下的痕迹。

  别看山涧很隐蔽,但这也是险生之地。弄不好,就是侦察大队的绝地。说是绝地,是指在暴露情况下。

  如果越军发现侦察大队隐藏在这,只要派一部分人守住上面,然后不间断地向下投掷手雷,炸药等物。吴江龙他们就万难能上的去。再者,山间万一被轰蹋,其后果岂不是更惨。所以,李森留人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提前预知,另一方面还要守住上去的出路。

  李森从上面下来后,已见吴江龙正带着几个战士剥蛇了。

  蛇皮被割开,露出里面雪白的肉身。炊事班的几名战士忙着一刀一刀地拉成一块块分给战士们。

  别看这些战士们经历过了野外生存训练,蛇肉不是没吃过。可对于像猪肉块一样的雪白肥肉,他们还真不知怎么样吃。难道是生吃吗?

  有个别战士实在是饿急了,用刀割下一块便往嘴里放,细嚼之后,便觉一股腥膻兹味直扑鼻孔。难咽之状引得其他战士再不敢下口。

  宋立虎靠在洞壁上,有气无力地说,“那样吃不成,会伤胃。”

  “那怎么吃?”一个战士问。

  “烤熟了好吃。”宋立虎指着洞底,“那里有生火的东西,你们去那烧。”

  这名战士发楞,其他人也跟着发傻。

  不是宋立虎比他们聪明,谁不知熟食好吃。可是在这种情况下,谁又敢点火,万一有烟冒出去,还不是等于向越军报了警。战士没人再说话,把目光转向吴江龙。

  “老宋,那样可不成。”吴江龙阻止道。

  宋立虎惨然一笑,“大队长,我知道你是怕烟怕火。”说着,一手扣住洞壁,准备战起来。稍一用力,宋立虎痛苦地叫了一声。

  “老宋,伤的严重吗?”李森关心地问。

  “没事,没事。”宋立虎还是硬生生地站起来。对身旁的一个战士说,“来,扶我过去。”

  两名战士上前架住宋立虎,一点点地朝洞底挪。在他身后,跟了一大帮看热闹的战士。

  宋立虎来到洞底,指着一块大石说,“把他弄开。”

  过去两名战士,费力地把大石挪开。

  大石一移,一个三十公分左右的一条黑洞出现在众人面前。紧接着,一股强劲冷风吹了出来。

  “在这生火,不怕有烟冒出洞外。”宋立虎说。

  看到这个洞后,吴江龙顿时明白了,这里可能就是那条蟒蛇的存身之地。如果不是宋立虎把这个洞堵上,兴许,这条蟒蛇也不会留在大洞内。

  看来,是宋立虎的功劳,给战士们制造了一顿美餐的机会。

  炊事班长看见这个洞口,第一个想法便是烟道。虽然看不出这个洞子有多深,通向何处,但凭从里面冒出的冷气,判断出,他一定与外面相通。既然有这么个天然通道,就不怕烟火暴露。

  “大队长,在这里生火,没有问题。”炊事班长生怕吴江龙拒绝,尽量把问题说的很小,最好是什么么问题都没有。

  这点常识,吴江龙当然有。就是他炊事班长不说,他自己也会这样安排。

  “炊事班生火做饭,其他人休息。”

  吴江龙简短说完后,让人带着宋立虎离开。

  有了大队长命令,炊事班可忙乎开了。应该说,炊事班的同志真是不易。打了几场仗,又走了这么远的路,他们楞是没把行军锅丢了。用他自己的话说,炮兵的炮是武器,步兵的枪是武器,他们的行军锅,同样是武器。虽然性质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后勤保障也是战斗。

  炊事班长就近洞口搭了一个简易锅灶。把行军锅朝上一支,除了烟道外,四周围一堵,再留下一个入柴之口,便让人生起火来。

  地处山涧,水和柴都不是问题。很快,锅内冒出了热气。

  不是让同志们先烤肉吗?饿成这样了,怎么还不弄吃的。

  一天下来,战士们没怎么喝水。现在肚子空空如野。如果再放进去一些肉食,不闹肚子才怪。所以,炊事班长按着基本常识,先烧一锅开水,让每个人都暖暖胃,接下来再吃食物,胃酸也好发会作用。否则,用不了多入,不知会有多少人捂着肚子唉哟叫唤。

  水烧好后,卫生员又在里面加了消毒药,这才让战士们轮番地喝。

  热乎乎的水流进入肚内,满身的潮气开始被逼了出来。虽然暂时还看不出有什么优劣,但防病这一道程序算是走完了。

  三百八十三c山猫的追击

  接下来,到了烤肉阶段。

  有朋友问,蛇肉能吃吗?是否有毒?毒蛇有毒,其毒并不在上。只要把毒牙拔了,内脏掏了,没了毒液,也就万事大吉。在丛林里,最多的可食食肉动物不是兔子c野猪等动物,而是蛇。这里的蛇有几十种,只要你能抓到,就有的吃,决不会引没有肉食,而成素食主义者。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陆军中,对特种兵的野外生存训练,最重要的一项科目就是吃蛇,然后是老鼠。如果连这个都不敢吃,不敢下嘴,那他就不是合格的特种兵。如果吃不上肉,就得吃树皮和野草。一个经历艰苦训练的特种兵,如果营养跟不上,体力从何而来。所以,不吃都不成。因此,久而久之,战士们没人再怕这个东西,因此,他也就成了丛林训练中战士们最喜欢的一道好菜。

  今天,面对这又白又嫩的大蟒蛇美餐,战士们焉能不高兴。

  轮到烤肉时,战士们跟本不用炊事班动手,他们只管分肉,不用下厨。每个班出上一两个人,都把蛇肉用竹子穿成串。如同烤羊肉串般放在火上去烤。

  很快,喷香的肉味从洞中冒了出来。

  战士们一边吃着蛇肉,一边休息,不知何时,洞中响起一片鼾声。

  在深山老林之中,有这样的味道四处飘浮,如何不引来万千有嗅觉的动物。自古以来,人类就是被野火引到了从生食到熟食的进化过程。最终由猿变成了人。所以,喜欢熟食,应是这种灵感动物的特性。

  很快,在山涧中还真的出现了几只猴子。

  这些猴子,如同一辆车陷在某村旁边,而引来一些观众般。他们即好奇,又胆小,鼻中吸吮着香味,眼睛呆直了似地远观这些不知从何而来的,跟他们相仿佛的直行动物。

  守在洞口的一名战士看见这些猴子后,将手中的熟肉取下一块扔了过去。

  飞过去的熟肉掉在地上。几只猴子从树上跳下,蹦跳着来到熟肉旁。摆出一副欲罢不能的样子,想拿又不敢拿。

  那名战士朝猴群友好地地打了声口哨,众猴看了他一眼,然后又谨慎地转向那块肉。

  这些野生猴,要比动物园里的猴子小心多了,决不敢因为贪吃丢了性命,所以,他们显的非常小心。如果换成动物园,那些猴子猴孙们,早就不顾一切地过去抢了。

  这时,一名大个子山猴终于勇敢地伸出了前爪。一把抓起地上那块肉,放在鼻上闻了闻,嘴中立即流出了涎液。但他并没有把那块熟蛇肉放进嘴中,而是抓着,朝树丛里蹦越而去。他一走,其他猴子发出一阵叫声后,也跟着他钻入树林。

  洞口那名战士看着这群猴子跑掉,对他们的行为百思不解。

  这名战士没有追,也没有喊,只是楞怔地看着这些远去的野猴。

  不知什么时候,李森已经站到了他身边,发话道,

  “怎么,不明白吗?”

  那名战士扭头去看,见是教导员,想要站起来说话,被李森制止住,“坐下吧!”

  说着话,李森也坐在这名战士身边。

  “教导员,那个猴子明明很饿,拿到了肉,反而不吃,他要去给谁?”

  “猴子是群体动物,他们有自己的家。他拿到那块肉不吃,很可能家里还有老猴,或者自己的孩子,或者是最最需要帮助的同类。”李森温情地说,“与人类比起来,他们有许多优点。最起码,懂得什么叫爱,什么叫报恩。”

  “这个我懂,教导员。”这名战士说,“如果越南人,也像猴子一样不忘恩负义,我们又怎么会和他们打仗。”

  “是啊!”李森感叹说,“人欲要大于所有动物。动物虽然也有贪心,但他们总能在填饱肚子之后,便不再有奢望。而这个越南,赶走了法国人和美国人之后,好好过你的日子不就得了。他们偏不,还要当什么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如果不是他们来蚕食中国土地,不侵扰中国边境,骚扰中国而姓,又何来这场中越战争。这就是人欲大于动物欲的特殊之处。”

  “教导员,那,有些战士,为什么还把他们叫做越南猴?”

  听到战士这样问,李森噗哧一声笑了,解释说,“按说,这种叫法极不礼貌,是带有污辱性的语言。可现在,中越两国交恶。如同两人打架般,说些粗言秽语也不为过。越南处在丛林山岳之地,因这里的猴子多,越南人生的个子又小,因而北方人与之比起来,显的高大,所以,存心用这种叫法。”

  “我看叫的不对。”那名战士一本正经地说。

  “为什么?”李森不解。

  战士两眼盯住猴子消失方向,“猴子还知道报恩,可他们却不。我们帮了他们那么多,吃我们的,用我们的,可反过来,还打我们。要我看,叫他们猴子是便易他们。他们连猴子都不如。”

  李森没有回答战士的话,盯着前方默然不语。过了一会说,“你去休息一会。”

  “不,现在是我的班。”那名战士没有走。

  “去吧!抓紧时间休息,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有战斗了。”

  “可,可”那名战士不肯走,“现在是我的岗。”

  “没事,我来替你站。”

  陶川带着一个班的战士与大部队分手后,朝着侦察大队相反方向快速前行。一路上,为了把越军主力吸引过来,他们故意把行进的路途搞的是一蹋糊涂。任谁看了,都相信这里曾经有大批人马经过。

  他们在丛林里转了一阵之后,不要说越军想要找到他们,就是连自己都弄不清方向。

  走到一个外隐藏地点后,陶川拿出地图c指北针开始定位。如果是光颓的山地中定位容易,在平原c城市里也容易。可这里是高山密林,要想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却很难。

  陶川把战士们安顿好后,带着一个人爬上一座山顶。

  搞过地形学的人都知道,只有到达高山之上,才能看清附近地形,然后再根据地形地貌,一点点地分析出脚下站在什么地方。

  山顶虽然树木稀疏,但山坡上的高大树杆还是挡住了视线。没办法,陶川只好爬到一颗大树上,朝远方极目。在这种困难情况下,如果没有良好的地形学知识,短时间就能判断出所在位置,恐怕是办不到。

  没过多久,陶川心里乐了,因为在远处的一座高山之颠,他找到了鉴别物。那是立在高山之上的一副陡峭石岩。

  陶川举起望远镜,通过里面的十字标尺,大致测出了距离。然后,从树上下来,蹲在地图前,仔细测量那里与自己所在位置的距离。没用多久,陶川在地图上画了一个点。

  看样子,这个点就是他们这个班目前所在位置。自己的位置找到后,陶川把目光又移向吴江龙事先告诉他的大队要去的地方。

  目光刚移过来,陶川心内一惊,“阿,怎么会在这?”

  别看陶川他们在丛林里转了好几个圈子,可跑来跑去,离吴江龙他们隐匿地点不过十里。这样的话,如果越军找到陶川,那么也就极容易找到吴江龙这个侦察大队。

  陶川惊出一身冷汗,心内暗忖,“不行,还得走。”于是,陶川带着那名战士下了山巅,来到隐匿之地,“都出来。”

  陶川一声喊,隐藏在各处的战士们都钻了出来,围向陶川。

  “同志们,目前我们还没有把敌人调远,这里距大队长他们很近。为了全大队安全,我们还要继续向前。”

  本来这些战士巴望着早点回到大队中间。既然敌人没有找到他们,就更不能找到大队。可经陶川这么一说,人人感到危险。

  有战士说,“分队长,那咱们走到哪算完?”

  “向东,把敌人再拉远一些。”陶川很坚定地说。

  于是,这些刚刚有了归队想法的战士们不得不收起这份心思,抓起枪,继续向东穿林越山。

  陶川他们刚走不久,便有越军尾随着追了过来。如果陶川不向别处走,而是直接去找吴江龙的话,这股敌人很可会在短时间内也找到那。这样一来,吴江龙修整部队的想法不仅会全部落空,而且,还将面临一场惨战。

  带队追过来的是越军331师的一位副团长。追击一支中国小部队,竟由一名副团长带队,是否小题大做了?

  其实不然,吴江龙他们一过来,在江边干掉敌人一个哨所,接着,由干掉敌人一个特工队。这么大的事情传上去,上至越军国防部,到他的各个野战师,不震惊才怪。

  一场战役下来,也就是死个几十人。可这次却不同,在短短三天之内,越军竟有如此惨状,越军各层能不重视吗?派个副团长过来也不足为奇,也许,他的团防部长,或者师长什么的,早在某一个地点亲自指挥这场林中扫索之战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