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中道管理最新章节 > 中道管理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8 章

  《周易系辞上》说:“一yīn一阳之谓道。”真正懂得管理的人,就是明白这一句话而已。天下事,统统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

  例如“你要不要投资”就有两个答案,一个要,一个不要。还有第三个答案吗?难就难在到底要还是不要,这就是决策。一位高明的总裁,大概是不会马上说“要”或“不要”的。只有那些年轻不懂事的人、没有决策能力的人,才会马上说“要”或“不要”的。凡是很快就下结论的人,其实都是不懂得管理的人,可是我们竟然把他看作很有魄力的人,这是很糟糕的。要投资有投资的做法,不要投资有不要投资的做法,都是可以的,没有说一定的。有时候你自己不投资,让别人去投资,让别人去撞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你再把他的企业收购回来,可能赚得更多。为什么你非要投资呢?没有必要。你看到赢的人很可能是输家,你看到输的人很可能是赢家,因为它是变化的。所以我们什么时候抓住这个“道”,就能够把“不易”和“变易”安排得很合理。

  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盲从理论,以致不明白自己的管理体系、不了解自己的管理行为,在决策应变时摇摆不定。我们要把自己提升到“道”的层次上来,进而充分掌握中国人的管理之道。所以,如果你找不到我们管理的“道”,可能就会忙碌一辈子,却毫无收效;你一旦上了“道”,就会很悠闲,中国人是很悠闲的。因为你可以运用一辈子,一切都逃不出你的掌握之中。

  中国人的管理之道只有一个,就是M理论。这个M理论不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它早就在中国人的思想体系里面。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早熟的民族,它已经把世界上最根本、最精华的东西都总结出来了,只是我们不会运用而已。

  我们的“道”一共有三个,安人之道、经权之道和矩之道,构成了M理论的三个向度。

  经权之道,强调一个人有所变,有所不变;能变,也能不变,这才厉害。只求“变”,变到最后就没有根本;要求“不变”,到最后又是死路一条。

  什么叫“经权”?“经”就是《易经》中的“不易”,也就是“常道”,是不能变的东西,一变就乱了套,就不上道,就走上了偏道。中国有一句很难听的话,叫做“离经叛道“,离开了“经”,就违背了“道”,没有一个人有好的结果。“权”为《易经》中的“变易”,也就是“变化”或“变通”。

  “经”与“权”两者结合起来,便构成了中国人“持经达权”的方法,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从容融合外来文化而仍能“中道”。有了此方法,才能够做到朱子解释《中庸》所说的:“凡其所行,无一事之不得其中,即无一事之不合理,故于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也。”

  “经权之道”既从《易经》来,自须含有“简易”的精神。“简易”即“易知易行”,所以《周易系辞上》第一章说:“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中国古代哲人深知:平易的道理易于了解,易于了解的道理,才有人亲附;简易的方法容易照着实行,才能行之有效。“经权之道”效法乾坤简易的道理,普遍为中国历代所推行,造成了中国可大可久的历史。

  第54节:经权是安人的方法

  第1讲经权是安人的方法

  安或不安,随时可能产生变化,所以持经达变,才是安人的有效途径。

  一、“经”是组织成员的共识

  二、“权”指配合时空的态度

  三、安人的“经”不应该常变

  四、安人的“权”要随时变动

  五、“经权”要以安人为目标

  六、安人有赖于“持经达变”一个人安或者不安,是随时会发生变化的。我们发现,没有可靠的部属,你一辈子是做不了大事情的,可是一旦有了可靠的部属,你又要提心吊胆了,因为他将来会变成你最大的敌人。人不安,他随时会干掉你。但是安人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持经达变。

  一、“经”是组织成员的共识

  “经”是“常道”的意思,就是我们这些同事,彼此之间有个共识,经常要注意的道理,不可违背的原则。

  例如,我当主管时,我有个“经”,规定员工不管什么事情,大大小小的都要让我知道。你有件事情不让我知道,我就开始怀疑你,你是不是想骗我?如果没有这个原则,底下的人就可以自作主张,有的事情让你不知道。有的事情不让你知道,你就糟糕了。但做一个主管,假如事无大小,统统都要知道,那最后岂不是累死了吗?所以,我下面加了第二条原则:什么都不能管。员工大小事情要统统让我知道,但是我什么都不管,这样我就可以做好主管了。这与西方的原则是不一样的。

  管理一定要按照规范行事,因为管理要有一个依据,而这个依据就是共同的认识、管理的原则,也就是管理的规范。

  企业应该有本公司独特的经营理念,由这些经营理念来建立一套经营管理的原则,作为全体成员的共识。这套经营管理的原则,是谁都不能违反的,这就叫企业文化。我们今天嘴巴都在讲企业文化,实际上不了解什么叫企业文化。

  “经”要大家一起来念,才会产生作用。只有一个人知道,有什么用?如果一个公司,老板有老板的想法,部属有部属的想法,员工有员工的想法,在管理原则上搞多元化,那这家公司恐怕就得准备关门了。因为一旦是见仁见智,管理就会很混乱,永远没有秩序。

  管理的原则,一定要组织成员共同遵守,这样公司才有纪律,员工才会产生一致xìng的力量,管理才会产生效力。否则各搞各的,各怀鬼胎,力量就彼此抵消内耗掉了。

  在变动的环境当中,常数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切都在变,但你一定要有不变的原则,不管环境怎么变,我就是这个样子,慢慢地信用就建立起来了。台湾地区有三家石油公司,在最近市场油价上涨的风波中,有两家公司的油价上涨,只有一家不涨,保持油价不变,叫做“逆势cāo作”,结果这家公司就赚了很多钱。所以环境越变动,你越需要有常数,这叫做“变中之常”。变中之常,才是管理的着力点。

  市场是变动的,但是好卖的商品,永远有它的特xìng:价格便宜、品质优良、服务上乘,它们是不会变的。有一次我到厦门,朋友就带我到鼓浪屿去游玩,他说鼓浪屿有一种很好吃的点心,而且很多家都在卖,但每一家都标榜自己是正宗的。他说:“曾老师,你看看哪一家才是正宗的?”我说我不用看就知道哪一家是正宗的,你去看卖点心的人,哪个脸上最难看,它的东西就最正宗。因为如果东西好,他还给顾客赔笑脸,那算什么?就是东西不好才要赔笑脸。

  “经”要形成共识,有赖于内部的经常沟通,互相影响。

  二、“权”指配合时空的态度

  “权”就是“权宜应变”的意思,我们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不得不有所变更,做出一些改变,以求制宜。

  我们要重视什么叫做“不得不”。一个人要变,应是不得已才变。假如一切都很好,为什么要变呢?我们现在许多人受西方影响,认为即使再好也要变,反正变就是对的,结果变到最后,自己穷途末路,无路可走。

  一切道理,都必须配合时间和空间而调整,但不是变。“变”和“调整”是有区分的。中国人只会调整,不会去变的。管理原则,当然也应该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动中求取平衡点。我们要根据原来的原则来做调整,而不是变。

  时间或空间一改变,原则的运用也要随之调整,称为“应时而造道”。为了配合时空的需要,我们做出密切配合的调整,等于又造出一条新的通道。但新的通道是临时的,在时空不需要时,我们仍应回到原道上来,因为“根本”永远是需要照顾的。变是一时应急的变,而不是变就是好的,这和今天的观念是不一样的。

  人、事、地、物、时,常常在改变,所以管理的措施,也应该时时不忘调整,以求应变。但是,调整的目的是求应变,而不是为变而变。我们现在许多人是为变而变,动不动就变,讲创新是唯一的途径。这是不对的。强调求新求变,原本就是一种偏道。

  三、安人的“经”不应该常变

  我国传统思想,最重仁义。有些人总认为,当今功利社会,仁义管理已属陈旧落伍,空谈而无所裨益。其实“仁”是“求安的意志”,“义”乃“致安的途径”,而“功”表示“安的效果”,“利”则表现了“安的收获”。管理者怀着“求安”的“仁心”,丝毫不涉邪念,走上“致安”的“义路”,小心翼翼,力戒步入歧途,便是“真功”与“正利”。

  孔子用“合义”、“不合义”来区分“正利”、“邪利”,企业界追求正当利润,就应该以“合义的正利”为目标,亦即必须摒弃“暴利”、“短利”、“不法之利”等“不合义的邪利”。

  同样地,企业组织希望获得“真功”,透过正当运作以求取“良好绩效”,就必须明辨慎察,排除“近功”、“虚功”、“僭功”等“假功”,才能将员工的努力,导入正途。

  仁义是形,功利为影。仁至而又义尽,功利即随以俱来。仁义是本,功利为末。yù求功利而鄙弃仁义,等于舍本逐末,所得不过假功与邪利,不但内心难安,最终亦将不能被社会大众所容忍。

  “义”即是“安”。孔子说:天下的事情,没有一件是无往而不可的,也没有一件是无往而可的。每一件事,都是亦可亦不可的,其可或不可,要靠义来裁决。换句话说:任何管理措施,如果用得其宜,便可;假若用失其宜,就不可。

  管理原则,原无肯定的可或不可。甲公司行得有效的,乙公司未必就行得通;此时可行,并不表示时时可以通行无阻。仁的任务,在于求得整体的安宁,但求安的条件和方法,必须因应时、空的变迁,以求制“宜”,也就是求其“合义”。

  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在求安人,这是不变的常道。管理原则,务求以“安人”为总原则。安人的原则,是恒久不变的“经”。

  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心中时时刻刻要存有“安人”的念头,不断想:我这样决定,我的员工安不安?我这样做决定,我的顾客安不安?我做这个决定,我的股东安不安?我这样做,我的社区邻居安不安?否则你的决策是很危险的。

  从事管理的人,一定是大家能安的事情,你才可以做;大家不能安的事情,你少做为妙。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无论做任何决定,先想:我这样做,我的心能安吗?接着要想:我这样处置,对方能安吗?还要再想:这样一来,别人能安吗?就可以了。

  四、安人的“权”要随时变动

  安人的原则不能变。但是安人的条件随时在变,安人的方法也应该随之而做适当的改变,此种权宜应变,便是“权”。有钱有有钱的安人方法,没有钱有没钱的安人方法,紧急有紧急的安人方法,平时有平时的安人方法。

  安是经常变动的。这个时候能安,并不表示长久下去都能安。时间、空间一变动,原本能安的,可能变成不安。时间会改变一切,包括安人在内。

  随时变动,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观念和素养;要安,就应该合理地变动。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合理地调整,随时随地都在变,但是基本原则是不能变的。

  安人的“权”,就是为了安人而产生的变动,并不是爱怎样就怎样,而是应该怎么样,才可以怎么样。如果我不调整,他会安吗?如果他不安,我要怎么调整呢?我这样调整的效果会怎么样?你这样想就对了。

  如果我们一天到晚就考虑经营利润,考虑企业怎样才能赚钱,最后你是赚不到钱的。因为人不安,就算真的赚到钱,也是不可能长久的。

  五、“经权”要以安人为目标

  “经”和“权”合起来,叫做“经权”。也就是不管你怎么变,都要以安人做总目标,不能偏离这个目标。

  我们依照管理的原则来随机应变,称为“持经达变”,或者“持经达权”,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一样的。持经达变的时候,不可忘记安人的总目标。为求安人而变,变得更加安人,就是变对了;为了创新而变,变得大家不安宁,寿命不会太长。

  你看现在人们穿的衣服,就是变得没有办法变了,所以变到肚脐眼都露出来了。中国古代人喜欢有个肚兜,因为肚脐眼是最容易生病的地方。如果你把衣服拉起来,露出肚脐眼,内科的病人就增加了,将来患不孕症的人也增加了。因此我们不要以为露着肚脐眼会很好看,有可能最后连小孩都生不出来。这就是服装设计师“为变而变”,创新已经是“技穷”的一种表现。

  西方人喜欢变,变到最后人类都无路可走了。变得大家不安,那叫做“为变而变”,就叫“乱变”。变得大家不安,除非是不得已而为的一种手段,否则不可为。只有变得暂时不安,但可以求得长久的安,这样才值得去做。

  六、安人有赖于“持经达变”

  安人的目标是不变的,但是如何安人,则必须常常随机应变,才能够适应时空的变化而求得其宜。安人必须要持经达变,因为环境不停在变,所以你非变不可。可是越变越不安,就是“离经叛道”;越变大家越安,就是合理应变,两者就差这么一点而已。

  变来变去,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应该的,这才是求安的必经途径。但是你要花一番心思,而不是说变就变。

  每一个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