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内加拉塔区的商业殖民地特权为条件。在热那亚人的暗中配合下,奥斯曼军队利用涂油板将数十艘战船运至加拉塔山丘,然后用战船搭成浮桥,潜入金角湾,从君士坦丁堡侧面发起攻击,从而突破拜占庭帝国守军的防线。君士坦丁堡继1204年被第四次十字军攻陷之后再遭厄运,历时千年之久的拜占庭帝国至此寿终正寝。穆罕默德二世于攻陷城池的当日进入君士坦丁堡,在城内的圣索菲亚教堂主持了征服者的聚礼,宣布圣索菲亚教堂从此改为穆斯林的清真寺。君士坦丁堡改称伊斯坦布尔(Istanbul),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在欧洲基督徒的眼中,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俨然是罗马文明和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
19世纪末博斯普鲁斯海峡景色:如梅利城堡和安纳托利亚城堡 穆罕默德二世进入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穆罕默德二世延续在巴尔干半岛和东地中海的战事。1454年,奥斯曼帝国的舰队驶入黑海,迫使黑海沿岸的热那亚人以及特拉布宗和摩尔达维亚向伊斯坦布尔的苏丹称臣纳贡。1456年,奥斯曼帝国占领雅典,征服希腊。1458年,奥斯曼帝国连续发动4次战役,完成对于塞尔维亚地区的再征服,多瑙河成为奥斯曼帝国与匈牙利王国的分界线,整个多瑙河以南地区均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14631466年,奥斯曼帝国征服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468年,奥斯曼帝国征服阿尔巴尼亚北部。1475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克里米亚汗国,黑海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内湖。14631478年,奥斯曼帝国与威尼斯人激烈角逐爱琴海,占领爱琴海诸岛屿。1480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越过亚得里亚海,兵临意大利本土的奥兰多。
苏莱曼一世(Suleiman I,被称为苏莱曼大帝,15201566年在位)即位后,奥斯曼帝国在东南欧发动新的攻势。1521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Charles V)与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Francis I of France,又译弗朗索瓦一世)为争夺神圣罗马帝国皇位bào发战争,成为奥斯曼帝国发动圣战的天赐良机。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自索非亚出发,占领匈牙利人长期据守的巴尔干半岛战略要地和中欧门户贝尔格莱德,进而控制匈牙利平原和多瑙河上游,威胁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腹地。1522年,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在围攻半年之后,占领十字军骑士据守的海上要塞罗德岛,进而打通伊斯坦布尔与埃及亚历山大港之间的水路,控制东地中海水域。1526年,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遣使赴伊斯坦布尔,谒见苏丹苏莱曼一世,与奥斯曼帝国结盟,旨在共同遏制哈布斯堡王朝。同年,奥斯曼帝国军队在摩哈赤战役中击溃匈牙利军队,占领布达和佩斯,控制匈牙利大部地区。1529年,苏丹苏莱曼一世亲率奥斯曼帝国军队出征,再次占领布达和佩斯,将奥地利军队赶出匈牙利,继而兵临哈布斯堡王朝首都维也纳城下。1532年,奥斯曼军队再次进攻奥地利,止步于维也纳以南的克塞格。1543年,哈布斯堡王朝被迫放弃对于匈牙利的宗主权,承认匈牙利为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向伊斯坦布尔的苏丹称臣纳贡。1566年,苏丹苏莱曼一世统率奥斯曼帝国大军出征,平息匈牙利的反叛,死于征战途中。
摩哈赤战役
苏莱曼一世
1570年,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击败威尼斯舰队,占领塞浦路斯。此后,苏丹政府将大量的突厥人从安纳托利亚移入塞浦路斯,而将塞浦路斯cāo希腊语的居民迁往安纳托利亚的安塔里亚一带,塞浦路斯的人口构成由此开始发生改变。1645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一度远征克里特岛,占领克里特岛的多处港口。
三、伊斯兰世界的征服
奥斯曼帝国崛起于伊斯兰世界的边境地带,对基督教世界的圣战可谓奥斯曼帝国的立国之本。自16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权力逐渐延伸到伊斯兰世界的腹地。苏丹塞里姆一世(Selim I,又译塞利姆一世,15121520年在位)即位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主要表现为伊斯兰世界的领土兼并。奥斯曼帝国征服伊斯兰世界的主要对手,是崛起于伊朗高原西北部的萨法维王朝和雄踞阿拉伯世界的马木路克王朝(Mamluk Sultanate,又译马木留克王朝)。萨法维王朝(Safavid Dynasty,又译萨非王朝)于1501年建立后,为抗衡奥斯曼帝国的霸权,尊奉什叶派伊斯兰教作为官方信仰,支持反叛奥斯曼苏丹的部族势力和苏非教团,威胁奥斯曼帝国的东部。奥斯曼人的军队首先平息安纳托利亚东部的反叛势力,继而于1514年在安纳托利亚东部的查尔迪兰重创伊斯马仪沙的波斯军队,一度攻占萨法维王朝的首都大不里士及阿塞拜疆诸地。1515年,苏丹塞里姆一世降服库尔德斯坦,迫使生活在西起乌尔米耶湖、东至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库尔德人承认奥斯曼帝国的宗主权。此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矛头指向马木路克王朝。
塞里姆一世
自1258年巴格达陷落和阿拔斯王朝灭亡之后,马木路克王朝领有埃及、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西部的希贾兹诸地,既是穆斯林抵御蒙古入侵的中坚力量,也是宗教圣城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的保护者,控制几乎整个阿拉伯世界,俨然成为逊尼派伊斯兰教的象征。开罗的马木路克苏丹暗中勾结伊朗的萨法维王朝,试图与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苏丹分庭抗礼,而陶鲁斯山则是奥斯曼帝国与马木路克王朝的分界线。
1516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越过陶鲁斯山,攻入叙利亚,在阿勒颇附近的马尔吉达比克击败马木路克王朝的军队,马木路克苏丹阵亡,阿勒颇、大马士革、的黎波里、耶路撒冷以及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哈里发穆塔瓦基勒在阿勒颇大清真寺赐封苏丹塞里姆一世“麦加与麦地那的仆人”的称号。
1517年,奥斯曼人的军队自加沙出发进入尼罗河流域,攻占开罗,马木路克苏丹统治下的埃及被纳入奥斯曼国家的版图,麦加的谢里夫家族将圣城的钥匙赠予塞里姆一世,希贾兹的贝都因人部落随后宣誓效忠于伊斯坦布尔的苏丹。奥斯曼帝国的舰队随后抵达亚历山大港,将苏丹塞里姆一世率领的得胜之师以及马木路克王朝庇护下的哈里发穆塔瓦基勒和为数众多的埃及工匠运回伊斯坦布尔。阿拉伯世界的降服,标志着奥斯曼帝国不再仅仅是圣战的征服者,而且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统治者,俨然是伊斯兰教的象征。
苏莱曼一世即位后,以逊尼派穆斯林的保护者自居,讨伐尊奉什叶派的伊朗萨法维王朝。奥斯曼人的军队在东部战场再度击败萨法维王朝的军队,吞并库尔德斯坦,占领伊拉克,兵抵波斯湾西侧的哈萨一带。1555年,奥斯曼帝国与萨法维王朝签署《阿玛西亚和约》,确定以格鲁吉亚和扎格罗斯山作为双方的分界线。15831584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击败萨法维王朝的军队,吞并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控制南高加索地区。
1533年,奥斯曼人的军队进入北非马格里布地区,征服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诸地。1547年,奥斯曼军队攻占萨那,进而将也门划分为沿海和内陆两省。1568年,奥斯曼军队击败反叛的栽德派武装,再度攻占萨那,随后合并也门沿海和内陆两省。1576年,奥斯曼军队占领菲斯,迫使摩洛哥向伊斯坦布尔的苏丹称臣纳贡。
16世纪堪称奥斯曼帝国的黄金时代,伊斯坦布尔的苏丹统治着欧亚非三洲的中央地带。在东南欧,多瑙河和萨瓦河以南皆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位于匈牙利与黑海之间的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和克里米亚的统治者成为苏丹的附庸。在亚洲,高加索山以南、扎格罗斯山以西、波斯湾以北、红海以东的广大地区处于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统治之下。在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苏丹统治下的行省,埃及以西的马格里布地区,包括的黎波里、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从属于伊斯坦布尔的宗主权。黑海和红海俨然是奥斯曼帝国的内湖,多瑙河、尼罗河以及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则被视作奥斯曼帝国横跨三洲之辽阔疆域的象征,伊斯兰教的三大宗教圣城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的清真寺在举行聚礼的仪式上祝福着伊斯坦布尔的苏丹。鼎盛的奥斯曼帝国,令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神圣罗马帝国和萨法维王朝统治的伊朗相形见绌。
13001683年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变迁
作者点评:
奥斯曼人的国家自14世纪初横空出世,在百余年间攻城拔地,兼并安纳托利亚,征略巴尔干半岛,降服阿拉伯地区,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一路凯歌,开创600年基业,雄踞于亚非欧大陆的中央地带,东地中海世界的政治格局由此明显改变。奥斯曼帝国堪称世界历史上屈指可数的疆域辽阔和人口众多的庞大帝国,长期的战争贯穿于奥斯曼帝国的兴衰历程。对于信仰不同宗教的诸多民族的征服和统治,无疑是奥斯曼帝国的骄傲,而民族矛盾与教派对立的错综jiāo织,最终成为奥斯曼帝国解体和崩溃的历史隐患。
第四章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制度
一、苏丹与宫廷
奥斯曼帝国在长达6个世纪的兴衰进程中,奥斯曼家族的最高统治者经历了36代传承。奥斯曼帝国采用君主政体,苏丹的权位遵循奥斯曼家族世袭的继承原则。奥斯曼帝国苏丹即位的仪式通常在宫廷举行,以大维齐尔为首的军政要员和大穆夫提为首的宗教学者欧莱玛宣誓效忠苏丹,接受苏丹的封赐。奥斯曼帝国崛起于穆斯林的圣战实践,具有鲜明的圣战色彩,加齐的首领是苏丹的第一身份,领导圣战既是苏丹的首要职责,也是苏丹权力合法xìng的重要来源。自奥斯曼帝国的奠基人奥斯曼开始,直至1566年死于圣战征程的苏莱曼一世(Suleiman I),奥斯曼帝国前期的历任最高统治者每逢战事皆亲自出征,驰骋疆场。在塞里姆二世(Selim II,又译塞利姆二世)即位以后,苏丹出征御敌的行为逐渐与时尚不符。苏丹穆拉德四世(Murad IV)于1635年率军征服埃里温,1638年率军征服巴格达,被视作奥斯曼帝国历任苏丹中最后的战士。
塞里姆二世
伊斯坦布尔的苏丹凌驾于臣民之上,俨然是臣民的主宰者和保护者,是臣民效忠的对象。苏丹被视作牧人,称作拉伊亚的臣民则是顺从苏丹的羊群。奥斯曼家族的苏丹是奥斯曼帝国的象征,“没有奥斯曼家族,便不会有奥斯曼帝国”。[1]然而,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西亚北非和东南欧地区,并非卡尔魏特夫所说的所谓东方水利社会,伊斯坦布尔的苏丹也非拥有绝对权力的专制君主。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对于西亚北非和东南欧诸多地区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势力与伊斯坦布尔之间的关系。奥斯曼帝国的北部版图即安纳托利亚和巴尔干半岛构成苏丹统治的重心所在,南部版图的阿拉伯世界长期处于相对自治的地位。米勒特制度(Millet system,又译米利特制度)的实施、行会的自治地位和苏非教团的民间色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苏丹统治的绝对权力。另一方面,苏丹即使在理论上也并非具有无限的权力,宗教传统和称作沙里亚的伊斯兰教法构成制约苏丹统治权力的重要因素。
宫廷不仅是苏丹及其家族成员的住地,更是奥斯曼帝国的权力核心。宫廷的所在地是奥斯曼帝国的都城。13021326年,奥斯曼人国家的都城位于安纳托利亚西北部萨卡利亚河谷的卡拉加希萨尔。13261402年,奥斯曼帝国定都距卡拉加希萨尔约两天路程的布尔萨。14021453年,奥斯曼帝国迁都巴尔干半岛南部色雷斯、希腊与保加利亚之间的埃迪尔内。1453年以后,地跨安纳托利亚和巴尔干半岛的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都城。穆罕默德二世自1453年进入伊斯坦布尔之初便下令在城市中央建造宫殿,1458年宫殿完工。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于1459年下令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旁另建新的宫殿,1478年完工。新宫殿结构复杂,自成体系,俨然是伊斯坦布尔的城中之城。
早期的奥斯曼苏丹以圣战作为首要职责,征战时必亲临前线,宫廷的实际所在地随苏丹的征战活动呈移动状态。据14世纪的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巴图塔(Ibn Battuta,又译伊本白图泰,13041368年)记载,乌尔汗的临时住地多达近百处。即使到15世纪,奥斯曼帝国苏丹每逢夏季也通常统兵出征,征战结束后返回都城。16世纪中叶以后,除穆罕默德三世(Mecomd III,15951603年在位)于1596年征战匈牙利、奥斯曼二世(Osman II,16181622年在位)于1621年征战波兰、穆拉德四世(Murad IV,16231640年在位)于1635年征战埃里温和1638年征战巴格达外,历任苏丹大都不再亲临战场,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成为苏丹的常驻地。
群臣在托普卡帕宫第二庭院吉兆之门前引见塞里姆三世 托普卡帕宫(Topkapi Palace)包括后宫、内宫和外宫三部分。后宫的人员,包括苏丹的女眷、女仆和阉奴。苏丹的生母是后宫的核心人物,其次是苏丹的长子的生母,依此类推。苏丹的生母具有崇高的地位。在17世纪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四世(Murad IV,16231640年在位)和易卜拉欣一世(Ibrahim I,16401648年在位)的生母克塞姆,以及苏丹穆罕默德四世(Mecomd IV,16481687年在位)的生母图尔汗,干预国事,掌管政务,左右政局,长达40年之久,史称苏丹女权时期。内宫位于后宫与外宫之间,是苏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19世纪末博斯普鲁斯海峡景色:如梅利城堡和安纳托利亚城堡 穆罕默德二世进入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穆罕默德二世延续在巴尔干半岛和东地中海的战事。1454年,奥斯曼帝国的舰队驶入黑海,迫使黑海沿岸的热那亚人以及特拉布宗和摩尔达维亚向伊斯坦布尔的苏丹称臣纳贡。1456年,奥斯曼帝国占领雅典,征服希腊。1458年,奥斯曼帝国连续发动4次战役,完成对于塞尔维亚地区的再征服,多瑙河成为奥斯曼帝国与匈牙利王国的分界线,整个多瑙河以南地区均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14631466年,奥斯曼帝国征服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468年,奥斯曼帝国征服阿尔巴尼亚北部。1475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克里米亚汗国,黑海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内湖。14631478年,奥斯曼帝国与威尼斯人激烈角逐爱琴海,占领爱琴海诸岛屿。1480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越过亚得里亚海,兵临意大利本土的奥兰多。
苏莱曼一世(Suleiman I,被称为苏莱曼大帝,15201566年在位)即位后,奥斯曼帝国在东南欧发动新的攻势。1521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Charles V)与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Francis I of France,又译弗朗索瓦一世)为争夺神圣罗马帝国皇位bào发战争,成为奥斯曼帝国发动圣战的天赐良机。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自索非亚出发,占领匈牙利人长期据守的巴尔干半岛战略要地和中欧门户贝尔格莱德,进而控制匈牙利平原和多瑙河上游,威胁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腹地。1522年,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在围攻半年之后,占领十字军骑士据守的海上要塞罗德岛,进而打通伊斯坦布尔与埃及亚历山大港之间的水路,控制东地中海水域。1526年,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遣使赴伊斯坦布尔,谒见苏丹苏莱曼一世,与奥斯曼帝国结盟,旨在共同遏制哈布斯堡王朝。同年,奥斯曼帝国军队在摩哈赤战役中击溃匈牙利军队,占领布达和佩斯,控制匈牙利大部地区。1529年,苏丹苏莱曼一世亲率奥斯曼帝国军队出征,再次占领布达和佩斯,将奥地利军队赶出匈牙利,继而兵临哈布斯堡王朝首都维也纳城下。1532年,奥斯曼军队再次进攻奥地利,止步于维也纳以南的克塞格。1543年,哈布斯堡王朝被迫放弃对于匈牙利的宗主权,承认匈牙利为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向伊斯坦布尔的苏丹称臣纳贡。1566年,苏丹苏莱曼一世统率奥斯曼帝国大军出征,平息匈牙利的反叛,死于征战途中。
摩哈赤战役
苏莱曼一世
1570年,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击败威尼斯舰队,占领塞浦路斯。此后,苏丹政府将大量的突厥人从安纳托利亚移入塞浦路斯,而将塞浦路斯cāo希腊语的居民迁往安纳托利亚的安塔里亚一带,塞浦路斯的人口构成由此开始发生改变。1645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一度远征克里特岛,占领克里特岛的多处港口。
三、伊斯兰世界的征服
奥斯曼帝国崛起于伊斯兰世界的边境地带,对基督教世界的圣战可谓奥斯曼帝国的立国之本。自16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权力逐渐延伸到伊斯兰世界的腹地。苏丹塞里姆一世(Selim I,又译塞利姆一世,15121520年在位)即位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主要表现为伊斯兰世界的领土兼并。奥斯曼帝国征服伊斯兰世界的主要对手,是崛起于伊朗高原西北部的萨法维王朝和雄踞阿拉伯世界的马木路克王朝(Mamluk Sultanate,又译马木留克王朝)。萨法维王朝(Safavid Dynasty,又译萨非王朝)于1501年建立后,为抗衡奥斯曼帝国的霸权,尊奉什叶派伊斯兰教作为官方信仰,支持反叛奥斯曼苏丹的部族势力和苏非教团,威胁奥斯曼帝国的东部。奥斯曼人的军队首先平息安纳托利亚东部的反叛势力,继而于1514年在安纳托利亚东部的查尔迪兰重创伊斯马仪沙的波斯军队,一度攻占萨法维王朝的首都大不里士及阿塞拜疆诸地。1515年,苏丹塞里姆一世降服库尔德斯坦,迫使生活在西起乌尔米耶湖、东至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库尔德人承认奥斯曼帝国的宗主权。此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矛头指向马木路克王朝。
塞里姆一世
自1258年巴格达陷落和阿拔斯王朝灭亡之后,马木路克王朝领有埃及、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西部的希贾兹诸地,既是穆斯林抵御蒙古入侵的中坚力量,也是宗教圣城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的保护者,控制几乎整个阿拉伯世界,俨然成为逊尼派伊斯兰教的象征。开罗的马木路克苏丹暗中勾结伊朗的萨法维王朝,试图与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苏丹分庭抗礼,而陶鲁斯山则是奥斯曼帝国与马木路克王朝的分界线。
1516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越过陶鲁斯山,攻入叙利亚,在阿勒颇附近的马尔吉达比克击败马木路克王朝的军队,马木路克苏丹阵亡,阿勒颇、大马士革、的黎波里、耶路撒冷以及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哈里发穆塔瓦基勒在阿勒颇大清真寺赐封苏丹塞里姆一世“麦加与麦地那的仆人”的称号。
1517年,奥斯曼人的军队自加沙出发进入尼罗河流域,攻占开罗,马木路克苏丹统治下的埃及被纳入奥斯曼国家的版图,麦加的谢里夫家族将圣城的钥匙赠予塞里姆一世,希贾兹的贝都因人部落随后宣誓效忠于伊斯坦布尔的苏丹。奥斯曼帝国的舰队随后抵达亚历山大港,将苏丹塞里姆一世率领的得胜之师以及马木路克王朝庇护下的哈里发穆塔瓦基勒和为数众多的埃及工匠运回伊斯坦布尔。阿拉伯世界的降服,标志着奥斯曼帝国不再仅仅是圣战的征服者,而且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统治者,俨然是伊斯兰教的象征。
苏莱曼一世即位后,以逊尼派穆斯林的保护者自居,讨伐尊奉什叶派的伊朗萨法维王朝。奥斯曼人的军队在东部战场再度击败萨法维王朝的军队,吞并库尔德斯坦,占领伊拉克,兵抵波斯湾西侧的哈萨一带。1555年,奥斯曼帝国与萨法维王朝签署《阿玛西亚和约》,确定以格鲁吉亚和扎格罗斯山作为双方的分界线。15831584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击败萨法维王朝的军队,吞并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控制南高加索地区。
1533年,奥斯曼人的军队进入北非马格里布地区,征服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诸地。1547年,奥斯曼军队攻占萨那,进而将也门划分为沿海和内陆两省。1568年,奥斯曼军队击败反叛的栽德派武装,再度攻占萨那,随后合并也门沿海和内陆两省。1576年,奥斯曼军队占领菲斯,迫使摩洛哥向伊斯坦布尔的苏丹称臣纳贡。
16世纪堪称奥斯曼帝国的黄金时代,伊斯坦布尔的苏丹统治着欧亚非三洲的中央地带。在东南欧,多瑙河和萨瓦河以南皆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位于匈牙利与黑海之间的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和克里米亚的统治者成为苏丹的附庸。在亚洲,高加索山以南、扎格罗斯山以西、波斯湾以北、红海以东的广大地区处于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统治之下。在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苏丹统治下的行省,埃及以西的马格里布地区,包括的黎波里、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从属于伊斯坦布尔的宗主权。黑海和红海俨然是奥斯曼帝国的内湖,多瑙河、尼罗河以及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则被视作奥斯曼帝国横跨三洲之辽阔疆域的象征,伊斯兰教的三大宗教圣城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的清真寺在举行聚礼的仪式上祝福着伊斯坦布尔的苏丹。鼎盛的奥斯曼帝国,令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神圣罗马帝国和萨法维王朝统治的伊朗相形见绌。
13001683年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变迁
作者点评:
奥斯曼人的国家自14世纪初横空出世,在百余年间攻城拔地,兼并安纳托利亚,征略巴尔干半岛,降服阿拉伯地区,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一路凯歌,开创600年基业,雄踞于亚非欧大陆的中央地带,东地中海世界的政治格局由此明显改变。奥斯曼帝国堪称世界历史上屈指可数的疆域辽阔和人口众多的庞大帝国,长期的战争贯穿于奥斯曼帝国的兴衰历程。对于信仰不同宗教的诸多民族的征服和统治,无疑是奥斯曼帝国的骄傲,而民族矛盾与教派对立的错综jiāo织,最终成为奥斯曼帝国解体和崩溃的历史隐患。
第四章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制度
一、苏丹与宫廷
奥斯曼帝国在长达6个世纪的兴衰进程中,奥斯曼家族的最高统治者经历了36代传承。奥斯曼帝国采用君主政体,苏丹的权位遵循奥斯曼家族世袭的继承原则。奥斯曼帝国苏丹即位的仪式通常在宫廷举行,以大维齐尔为首的军政要员和大穆夫提为首的宗教学者欧莱玛宣誓效忠苏丹,接受苏丹的封赐。奥斯曼帝国崛起于穆斯林的圣战实践,具有鲜明的圣战色彩,加齐的首领是苏丹的第一身份,领导圣战既是苏丹的首要职责,也是苏丹权力合法xìng的重要来源。自奥斯曼帝国的奠基人奥斯曼开始,直至1566年死于圣战征程的苏莱曼一世(Suleiman I),奥斯曼帝国前期的历任最高统治者每逢战事皆亲自出征,驰骋疆场。在塞里姆二世(Selim II,又译塞利姆二世)即位以后,苏丹出征御敌的行为逐渐与时尚不符。苏丹穆拉德四世(Murad IV)于1635年率军征服埃里温,1638年率军征服巴格达,被视作奥斯曼帝国历任苏丹中最后的战士。
塞里姆二世
伊斯坦布尔的苏丹凌驾于臣民之上,俨然是臣民的主宰者和保护者,是臣民效忠的对象。苏丹被视作牧人,称作拉伊亚的臣民则是顺从苏丹的羊群。奥斯曼家族的苏丹是奥斯曼帝国的象征,“没有奥斯曼家族,便不会有奥斯曼帝国”。[1]然而,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西亚北非和东南欧地区,并非卡尔魏特夫所说的所谓东方水利社会,伊斯坦布尔的苏丹也非拥有绝对权力的专制君主。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对于西亚北非和东南欧诸多地区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势力与伊斯坦布尔之间的关系。奥斯曼帝国的北部版图即安纳托利亚和巴尔干半岛构成苏丹统治的重心所在,南部版图的阿拉伯世界长期处于相对自治的地位。米勒特制度(Millet system,又译米利特制度)的实施、行会的自治地位和苏非教团的民间色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苏丹统治的绝对权力。另一方面,苏丹即使在理论上也并非具有无限的权力,宗教传统和称作沙里亚的伊斯兰教法构成制约苏丹统治权力的重要因素。
宫廷不仅是苏丹及其家族成员的住地,更是奥斯曼帝国的权力核心。宫廷的所在地是奥斯曼帝国的都城。13021326年,奥斯曼人国家的都城位于安纳托利亚西北部萨卡利亚河谷的卡拉加希萨尔。13261402年,奥斯曼帝国定都距卡拉加希萨尔约两天路程的布尔萨。14021453年,奥斯曼帝国迁都巴尔干半岛南部色雷斯、希腊与保加利亚之间的埃迪尔内。1453年以后,地跨安纳托利亚和巴尔干半岛的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都城。穆罕默德二世自1453年进入伊斯坦布尔之初便下令在城市中央建造宫殿,1458年宫殿完工。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于1459年下令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旁另建新的宫殿,1478年完工。新宫殿结构复杂,自成体系,俨然是伊斯坦布尔的城中之城。
早期的奥斯曼苏丹以圣战作为首要职责,征战时必亲临前线,宫廷的实际所在地随苏丹的征战活动呈移动状态。据14世纪的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巴图塔(Ibn Battuta,又译伊本白图泰,13041368年)记载,乌尔汗的临时住地多达近百处。即使到15世纪,奥斯曼帝国苏丹每逢夏季也通常统兵出征,征战结束后返回都城。16世纪中叶以后,除穆罕默德三世(Mecomd III,15951603年在位)于1596年征战匈牙利、奥斯曼二世(Osman II,16181622年在位)于1621年征战波兰、穆拉德四世(Murad IV,16231640年在位)于1635年征战埃里温和1638年征战巴格达外,历任苏丹大都不再亲临战场,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成为苏丹的常驻地。
群臣在托普卡帕宫第二庭院吉兆之门前引见塞里姆三世 托普卡帕宫(Topkapi Palace)包括后宫、内宫和外宫三部分。后宫的人员,包括苏丹的女眷、女仆和阉奴。苏丹的生母是后宫的核心人物,其次是苏丹的长子的生母,依此类推。苏丹的生母具有崇高的地位。在17世纪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四世(Murad IV,16231640年在位)和易卜拉欣一世(Ibrahim I,16401648年在位)的生母克塞姆,以及苏丹穆罕默德四世(Mecomd IV,16481687年在位)的生母图尔汗,干预国事,掌管政务,左右政局,长达40年之久,史称苏丹女权时期。内宫位于后宫与外宫之间,是苏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