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才,即使不在伊斯坦布尔,依然会创作杰出的作品,依然会放shè出夺目的光彩。”
2002年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的《雪》(Kar)是关于20世纪90年代土耳其东部边境卡尔斯城政治斗争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中的“雪”具有多层含义,从而使这部作品给人以层峦叠嶂之感。一是自然界的雪,无论是雪花还是积雪;二是小说主人公卡(Ka)创作的《雪》;三是小说中出现的一位介于作者帕慕克与主人公卡(Ka)之间的人物“奥尔罕”刻意追寻的《雪》;四是帕慕克创作的《雪》。卡进入卡尔斯城不久,纷纷扬扬的雪花使这座城市一度与外界jiāo通中断,铺天盖地的积雪为卡尔斯城平添几分神秘色彩:“雪无处不在,人物在雪中活动,爱情和yīn谋在雪中孕育,思想在雪中运行。雪使这个小城与世隔绝,雪制造了小城里的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氛围。”“他在书中数百处写了雪,每一笔写的都是雪,但因为他的雪都与Ka的心境、Ka的感受密切结合着写,因此,他的雪就具有了生命,象征也就因此而产生”。例如小说中这样写道:“雪在一种神秘甚至是神圣的寂静中飘着,除了自己时隐时现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卡听不到任何声音……有的雪花缓缓地向下坠落,而另外一些则坚决地向上,向黑暗深处升去,然而大厅里一片死寂……大家像蜡烛一样一动不动地坐着……”莫言称之为“丰富的象征”与“神奇的比喻”,“这样的描写,既是物理的,更是心理的。这样的比喻,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写过雪的作家成千上万,但能把雪写得如此丰富,帕慕克是第一人”。[27]
小说的主人公卡(Ka)是一位诗人,曾流亡德国12年,回国后计划前往卡尔斯城,寻找生活在那里的爱人伊派克。卡来到卡尔斯城后,特别关注部分女学生因无法戴头巾而愤然自杀的社会问题,而这一问题与教俗冲突和女权运动等政治斗争jiāo织在一起。1980年9月军人政变之后,政府发布针对公务人员的《服饰和衣装法》,严禁fù女戴头巾。1983年土耳其高等教育委员会严禁戴头巾的女大学生听课和考试。1984年土耳其国家安全委员声称,戴头巾的女大学生是共和国世俗主义原则的敌人和fù女解放的障碍,因此理应被开除。1988年祖国党控制的议会表决通过一项法令,允许在校女大学生戴头巾,但军人出身的总统柯南埃夫lún和宪法法院均认定这一法令违背凯末尔确立的世俗主义原则,因此加以否决。进入20世纪90年代,关于女学生是否可以戴头巾的争论愈演愈烈。1997年年初土耳其军方再度干政,解散繁荣党与正确道路党的联合内阁,宣布取缔头巾。1998年秋土耳其高等教育委员会三令五申,严禁女大学生和女教师戴头巾。1999年议会选举中,戴着头巾的当选女议员一律被剥夺议员资格。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帕慕克在《雪》中描绘了一些女大学生因坚持戴头巾而被迫自杀的社会现象。与此同时,受其好友、一位日报记者之邀,卡(Ka)正在撰写一篇关于卡尔斯市选举的文章,着力剖析穆斯林与异教徒和无神论者,军队与政府和民间,世俗政党与伊斯兰复兴主义者,库尔德民族主义者与土耳其民族主义者之间的尖锐对抗。初来乍到的卡被迅速卷入卡尔斯城的纷繁聒噪和残酷斗争之中,最后以出逃和死亡告终。“读者跟随着Ka,一步步深入迷宫,先是像Ka一样迷茫,继而像Ka一样惊悚,然后伴随着他,体验着幸福、痛苦、企盼、焦虑、犹豫、嫉妒等感受,直至逃离这座城市。Ka直到死时,大概也没弄明白他这次爱情之旅何以演变成了死亡之旅,但读者却明白了他的失败,在于他的看似纯洁无瑕的爱,其实包藏着贪yù、自私和怯懦”。莫言称之为“叙事的迷宫”。[28]在帕慕克看来,《雪》是其第一部政治小说:“小说写了关于土耳其的各种问题:一方面是贫困、沮丧、失业、文化身份问题;另一方面是暴力倾向、成为英雄的渴望、试图得到爱、宗教、伟大思想拯救的愿望以及不能理解他人等问题。”没错,帕慕克作为一位观察细致、思想敏锐、悲天悯地的杰出作家,的确对上述问题具有独立见解,但是作者在小说中并未跳将出来进行道德说教,他曾说:“《雪》没有打算做任何宣传或提供任何政治教训。”[29]2006年,《雪》获得法国梅迪契外国作品奖(Prix Medicis Etranger)。
伊斯坦布尔不仅是土耳其共和国最大的海港城市,文化、工业和金融中心,而且是一座地跨欧亚两洲的大都会,于20世纪70年代建成通车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将位于城西欧洲色雷斯的旧城和新城,以及位于城东亚洲安纳托利亚半岛的于斯屈达尔区连成一体。无论伊斯坦布尔,抑或其前身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气候温和,物产丰饶,人文荟萃,经历了亚洲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双重滋润。这座城市也是欧亚两洲共享的一顶王冠,在欧亚jiāo通、洲际贸易、文化jiāo流方面享有盛誉。位于欧洲部分的旧城更是镶嵌在这顶王冠上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基督教堂、清真寺、皇宫、陵墓、街巷、城墙、饮水渠、图书馆、博物馆、学校、医院、浴池、店铺、客栈和市场等历史遗迹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19世纪末于斯屈达尔景色
拜占庭城墙
2005年,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创作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Istanbul: Hatiralar ve Sehir)就是一部具有回忆录xìng质的作品,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屈辱与自尊,这些与伊斯坦布尔和土耳其紧密相关的二元对立关系,仍然萦绕在作者脑际:“伊斯坦布尔最伟大的美德,在其居民有本事通过西方和东方的眼睛来看城市……伊斯坦布尔最萧条的时候,城里的居民有半数时间也觉得自己像外来者。依据看待方式而定,他们觉得不是太东方就是太西方,所造成的不安使他们担心无所归属。”“十六到十八岁之间,部分的我就像激进的西化分子,渴望城市完全西化,我对自己也寄予相同的期望。但另一部分的我却企盼归属于我凭本能、习惯、回忆而渐渐爱上的伊斯坦布尔”。“呼愁”即“忧伤”则是这座城市与这部作品的主题词。作者在“呼愁”一章这样解释:“‘呼愁’一词,土耳其语的‘忧伤’,有个阿拉伯根源:它出现在《古兰经》时,词义与当代土耳其词汇并无不同。先知穆罕默德指他妻子赫蒂彻和伯父塔里布两人过世的那年(即公元619年,笔者注)为……‘忧伤之年’,证明这词是用来表达心灵深处的失落感。”不过“现在我们逐渐明白,‘呼愁’不是某个孤独之人的忧伤,而是数百万人共有的yīn暗情绪。我想说明的是伊斯坦布尔整座城市的‘呼愁’”。[30]2005年《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后因评委们对该作品的褒贬不一而未能获奖。但是同年秋作者因这部作品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Peace Prize of the German Book Trade),授奖辞这样赞扬帕慕克:“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作家,可以像奥尔罕帕慕克那样,探究西方在东方,以及东方在西方所留下的历史足迹。”“欧洲和身处伊斯兰文明的土耳其相互找到了存在的位置。”获奖后,帕慕克在德国法兰克福致辞时论及土耳其的自豪和屈辱:“当我试图理解这种耻辱,我总是把它与它的对立面自豪联系起来。”“我们知道,只要有太多的自豪,每当人们太过自豪,总会有耻辱和屈辱的幽灵在游dàng。因为,无论在哪里,只要人们深感屈辱,我们就会看到自豪的民族主义出现。我的小说正是取材于这些黑暗的素材,这些耻辱、这些自豪、这些愤怒,还有这些挫败感。”2006年12月8日奥尔罕帕慕克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发表受奖演说《父亲的手提箱》,再提屈辱与自尊的关系,而这组概念在土耳其特别是在伊斯坦布尔,往往与东方和西方这组概念jiāo织在一起:“文学最迫切的任务,是要讲述并研究人类的基本恐惧:被遗弃在外的恐惧、碌碌无为的恐惧以及由这些恐惧衍生的人生毫无价值的恐惧;集体xìng的耻辱、挫折、渺小、痛苦、敏感和臆想的侮辱,还有民族主义者的煽动……”“我们曾看过西方社会以外的民族和国家,常常因为被恐惧折磨得犯一些愚蠢的错误。我也知道西方一些国家和民族对自己的财富,对他们把我们带进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现代主义有着不一般的自豪,但他们时不时地也由于自我满足,干出一些同样愚蠢的事来”。
2008年5月2131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外国文学研究所之邀,帕慕克来华访谈和参观。5月21日下午,“奥尔罕帕慕克访华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举行,有中国记者询问帕慕克究竟属于东方作家还是欧洲作家,帕慕克回答:“我反对这种分类。我很高兴自己同时属于这两个世界,我是西方和东方幸福的共同体。”“我并不完全属于这两个世界。我的土耳其xìng多多少少就意味着我既不是纯粹欧洲的,也不纯粹是传统的,而是两者的结合。这就需要与这两个源头都保持距离。在文化上,特别是在文学上,我更是一个西方人。但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在我的城市中,我更是一个东方人,但我想保持自己的距离”。“东方世界有伟大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但同时我们又希望享有现代化。追求现代化是否意味着忘记传统和往昔的美丽?我试图回答这些问题”。5月22日上午,帕慕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说:“小说使我离开无聊、破碎、沉闷的世界,走向深沉多样的世界。”“精神是小说家们一生都在努力揭示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幸福和不幸并不是来自我们的生活本身,而是来自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我一生都在试图探索那种意义”。5月23日“奥尔罕帕慕克作品研讨会”举行,莫言等17位中国学者宣读论文,评价帕慕克的文学作品。5月24日,帕慕克先后在北京大学附中和北京大学发表演说,其中下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题目是《你为谁而写作?凝视故乡的忧郁灵魂》,他讲道:“一个作家的真实xìng确实取决于他融入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的能力,但也同样取决于他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不断变化的身份的理解能力。”[31]5月28日,帕慕克离开北京,前往绍兴、杭州、上海参观,并于5月31日结束访华行程。
2009年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Masumiyet Muzesi),再次将故事场景设置在伊斯坦布尔。在这部作品中,男主人公凯末尔计划在1975年6月中旬与其女友、曾留学法国的富家女子茜贝尔举行订婚仪式。1975年4月27日晚,时年30岁的凯末尔与茜贝尔在伊斯坦布尔约会时,后者相中瓦里科纳大街香舍丽榭精品店橱窗中的杰尼科隆品牌包。翌日中午,凯末尔走进香舍丽榭精品店买包,却意外碰到在店里打工的远房表妹芙颂。芙颂是凯末尔远房表姑内希贝与塔勒克先生的女儿,家境贫寒,年方二九,美丽聪慧,正准备几个月后参加高考,幼年时就认识比她大12岁的凯末尔。1975年5月凯末尔与芙颂暗恋偷情,却并不愿意迎娶芙颂。凯末尔与茜贝尔的订婚仪式极尽奢华之能事,并邀请芙颂参加。此后,芙颂突然失踪。凯末尔良心发现,毅然与茜贝尔解除婚约,然而芙颂却并未现身。凯末尔沉湎情yù,思念成疾,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穷追不舍,虽险象环生却终于如愿,在两年后找到了芙颂,发现后者已嫁作他人fù。为了抚平心中的痛苦,凯末尔开始收集芙颂扔掉的烟蒂和触碰的一切。7年后,回心转意的芙颂与丈夫离婚,与凯末尔一起赴法国自驾游,准备与后者结婚。不料凯末尔表示,结婚已经毫无意义。芙颂悲痛yù绝,开车撞树,自杀身亡。凯末尔大难不死,追悔不已,将芙颂生前所用的发卡、顶针、钥匙、纸牌和烟灰缸,连同此前收集的烟蒂等物,一起悉心珍藏于芙颂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超越年龄差别、职业归属、xìng格差异、贫富贵贱,因而是“纯真博物馆”。
总体来看,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的系列文学作品特别关注伊斯坦布尔,并聚焦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屈辱与自尊、依附与独立、辉煌与衰败之间的关系,而这座城市与这些关系,无一例外是异常复杂的,成为观照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与土耳其共和国、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多面镜子。正如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所言:“我关心的是复杂xìng、混杂xìng和事物的丰富xìng。”“我所有的小说都是关于东西方之间隔阂与融通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我想成为一座桥梁,一座不属于任何大陆和文明的桥梁,这样可以有特殊的机遇在两种文明之外观察两种文明”。“也许我唯一想教给我的读者、土耳其读者和国际读者的是:东西方之间的区别是一件很假的事。即使不是假的,东西方的事物也可以容易地结合,产生新的东西。如果我能在读者的思想中灌注这点,让他们认识到这一新式特别的事物,那么对我也就足够了”。[32]
作者点评:
土耳其共和国时期,既有面朝西方的语言、文字和教育改革,也有与时俱进的宗教思想;既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也有蜚声全球的小说成就。形形色色的政治家、宗教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对东方与西方、中东伊斯兰文明与西方基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2002年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的《雪》(Kar)是关于20世纪90年代土耳其东部边境卡尔斯城政治斗争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中的“雪”具有多层含义,从而使这部作品给人以层峦叠嶂之感。一是自然界的雪,无论是雪花还是积雪;二是小说主人公卡(Ka)创作的《雪》;三是小说中出现的一位介于作者帕慕克与主人公卡(Ka)之间的人物“奥尔罕”刻意追寻的《雪》;四是帕慕克创作的《雪》。卡进入卡尔斯城不久,纷纷扬扬的雪花使这座城市一度与外界jiāo通中断,铺天盖地的积雪为卡尔斯城平添几分神秘色彩:“雪无处不在,人物在雪中活动,爱情和yīn谋在雪中孕育,思想在雪中运行。雪使这个小城与世隔绝,雪制造了小城里的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氛围。”“他在书中数百处写了雪,每一笔写的都是雪,但因为他的雪都与Ka的心境、Ka的感受密切结合着写,因此,他的雪就具有了生命,象征也就因此而产生”。例如小说中这样写道:“雪在一种神秘甚至是神圣的寂静中飘着,除了自己时隐时现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卡听不到任何声音……有的雪花缓缓地向下坠落,而另外一些则坚决地向上,向黑暗深处升去,然而大厅里一片死寂……大家像蜡烛一样一动不动地坐着……”莫言称之为“丰富的象征”与“神奇的比喻”,“这样的描写,既是物理的,更是心理的。这样的比喻,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写过雪的作家成千上万,但能把雪写得如此丰富,帕慕克是第一人”。[27]
小说的主人公卡(Ka)是一位诗人,曾流亡德国12年,回国后计划前往卡尔斯城,寻找生活在那里的爱人伊派克。卡来到卡尔斯城后,特别关注部分女学生因无法戴头巾而愤然自杀的社会问题,而这一问题与教俗冲突和女权运动等政治斗争jiāo织在一起。1980年9月军人政变之后,政府发布针对公务人员的《服饰和衣装法》,严禁fù女戴头巾。1983年土耳其高等教育委员会严禁戴头巾的女大学生听课和考试。1984年土耳其国家安全委员声称,戴头巾的女大学生是共和国世俗主义原则的敌人和fù女解放的障碍,因此理应被开除。1988年祖国党控制的议会表决通过一项法令,允许在校女大学生戴头巾,但军人出身的总统柯南埃夫lún和宪法法院均认定这一法令违背凯末尔确立的世俗主义原则,因此加以否决。进入20世纪90年代,关于女学生是否可以戴头巾的争论愈演愈烈。1997年年初土耳其军方再度干政,解散繁荣党与正确道路党的联合内阁,宣布取缔头巾。1998年秋土耳其高等教育委员会三令五申,严禁女大学生和女教师戴头巾。1999年议会选举中,戴着头巾的当选女议员一律被剥夺议员资格。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帕慕克在《雪》中描绘了一些女大学生因坚持戴头巾而被迫自杀的社会现象。与此同时,受其好友、一位日报记者之邀,卡(Ka)正在撰写一篇关于卡尔斯市选举的文章,着力剖析穆斯林与异教徒和无神论者,军队与政府和民间,世俗政党与伊斯兰复兴主义者,库尔德民族主义者与土耳其民族主义者之间的尖锐对抗。初来乍到的卡被迅速卷入卡尔斯城的纷繁聒噪和残酷斗争之中,最后以出逃和死亡告终。“读者跟随着Ka,一步步深入迷宫,先是像Ka一样迷茫,继而像Ka一样惊悚,然后伴随着他,体验着幸福、痛苦、企盼、焦虑、犹豫、嫉妒等感受,直至逃离这座城市。Ka直到死时,大概也没弄明白他这次爱情之旅何以演变成了死亡之旅,但读者却明白了他的失败,在于他的看似纯洁无瑕的爱,其实包藏着贪yù、自私和怯懦”。莫言称之为“叙事的迷宫”。[28]在帕慕克看来,《雪》是其第一部政治小说:“小说写了关于土耳其的各种问题:一方面是贫困、沮丧、失业、文化身份问题;另一方面是暴力倾向、成为英雄的渴望、试图得到爱、宗教、伟大思想拯救的愿望以及不能理解他人等问题。”没错,帕慕克作为一位观察细致、思想敏锐、悲天悯地的杰出作家,的确对上述问题具有独立见解,但是作者在小说中并未跳将出来进行道德说教,他曾说:“《雪》没有打算做任何宣传或提供任何政治教训。”[29]2006年,《雪》获得法国梅迪契外国作品奖(Prix Medicis Etranger)。
伊斯坦布尔不仅是土耳其共和国最大的海港城市,文化、工业和金融中心,而且是一座地跨欧亚两洲的大都会,于20世纪70年代建成通车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将位于城西欧洲色雷斯的旧城和新城,以及位于城东亚洲安纳托利亚半岛的于斯屈达尔区连成一体。无论伊斯坦布尔,抑或其前身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气候温和,物产丰饶,人文荟萃,经历了亚洲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双重滋润。这座城市也是欧亚两洲共享的一顶王冠,在欧亚jiāo通、洲际贸易、文化jiāo流方面享有盛誉。位于欧洲部分的旧城更是镶嵌在这顶王冠上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基督教堂、清真寺、皇宫、陵墓、街巷、城墙、饮水渠、图书馆、博物馆、学校、医院、浴池、店铺、客栈和市场等历史遗迹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19世纪末于斯屈达尔景色
拜占庭城墙
2005年,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创作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Istanbul: Hatiralar ve Sehir)就是一部具有回忆录xìng质的作品,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屈辱与自尊,这些与伊斯坦布尔和土耳其紧密相关的二元对立关系,仍然萦绕在作者脑际:“伊斯坦布尔最伟大的美德,在其居民有本事通过西方和东方的眼睛来看城市……伊斯坦布尔最萧条的时候,城里的居民有半数时间也觉得自己像外来者。依据看待方式而定,他们觉得不是太东方就是太西方,所造成的不安使他们担心无所归属。”“十六到十八岁之间,部分的我就像激进的西化分子,渴望城市完全西化,我对自己也寄予相同的期望。但另一部分的我却企盼归属于我凭本能、习惯、回忆而渐渐爱上的伊斯坦布尔”。“呼愁”即“忧伤”则是这座城市与这部作品的主题词。作者在“呼愁”一章这样解释:“‘呼愁’一词,土耳其语的‘忧伤’,有个阿拉伯根源:它出现在《古兰经》时,词义与当代土耳其词汇并无不同。先知穆罕默德指他妻子赫蒂彻和伯父塔里布两人过世的那年(即公元619年,笔者注)为……‘忧伤之年’,证明这词是用来表达心灵深处的失落感。”不过“现在我们逐渐明白,‘呼愁’不是某个孤独之人的忧伤,而是数百万人共有的yīn暗情绪。我想说明的是伊斯坦布尔整座城市的‘呼愁’”。[30]2005年《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后因评委们对该作品的褒贬不一而未能获奖。但是同年秋作者因这部作品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Peace Prize of the German Book Trade),授奖辞这样赞扬帕慕克:“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作家,可以像奥尔罕帕慕克那样,探究西方在东方,以及东方在西方所留下的历史足迹。”“欧洲和身处伊斯兰文明的土耳其相互找到了存在的位置。”获奖后,帕慕克在德国法兰克福致辞时论及土耳其的自豪和屈辱:“当我试图理解这种耻辱,我总是把它与它的对立面自豪联系起来。”“我们知道,只要有太多的自豪,每当人们太过自豪,总会有耻辱和屈辱的幽灵在游dàng。因为,无论在哪里,只要人们深感屈辱,我们就会看到自豪的民族主义出现。我的小说正是取材于这些黑暗的素材,这些耻辱、这些自豪、这些愤怒,还有这些挫败感。”2006年12月8日奥尔罕帕慕克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发表受奖演说《父亲的手提箱》,再提屈辱与自尊的关系,而这组概念在土耳其特别是在伊斯坦布尔,往往与东方和西方这组概念jiāo织在一起:“文学最迫切的任务,是要讲述并研究人类的基本恐惧:被遗弃在外的恐惧、碌碌无为的恐惧以及由这些恐惧衍生的人生毫无价值的恐惧;集体xìng的耻辱、挫折、渺小、痛苦、敏感和臆想的侮辱,还有民族主义者的煽动……”“我们曾看过西方社会以外的民族和国家,常常因为被恐惧折磨得犯一些愚蠢的错误。我也知道西方一些国家和民族对自己的财富,对他们把我们带进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现代主义有着不一般的自豪,但他们时不时地也由于自我满足,干出一些同样愚蠢的事来”。
2008年5月2131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外国文学研究所之邀,帕慕克来华访谈和参观。5月21日下午,“奥尔罕帕慕克访华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举行,有中国记者询问帕慕克究竟属于东方作家还是欧洲作家,帕慕克回答:“我反对这种分类。我很高兴自己同时属于这两个世界,我是西方和东方幸福的共同体。”“我并不完全属于这两个世界。我的土耳其xìng多多少少就意味着我既不是纯粹欧洲的,也不纯粹是传统的,而是两者的结合。这就需要与这两个源头都保持距离。在文化上,特别是在文学上,我更是一个西方人。但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在我的城市中,我更是一个东方人,但我想保持自己的距离”。“东方世界有伟大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但同时我们又希望享有现代化。追求现代化是否意味着忘记传统和往昔的美丽?我试图回答这些问题”。5月22日上午,帕慕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说:“小说使我离开无聊、破碎、沉闷的世界,走向深沉多样的世界。”“精神是小说家们一生都在努力揭示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幸福和不幸并不是来自我们的生活本身,而是来自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我一生都在试图探索那种意义”。5月23日“奥尔罕帕慕克作品研讨会”举行,莫言等17位中国学者宣读论文,评价帕慕克的文学作品。5月24日,帕慕克先后在北京大学附中和北京大学发表演说,其中下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题目是《你为谁而写作?凝视故乡的忧郁灵魂》,他讲道:“一个作家的真实xìng确实取决于他融入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的能力,但也同样取决于他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不断变化的身份的理解能力。”[31]5月28日,帕慕克离开北京,前往绍兴、杭州、上海参观,并于5月31日结束访华行程。
2009年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Masumiyet Muzesi),再次将故事场景设置在伊斯坦布尔。在这部作品中,男主人公凯末尔计划在1975年6月中旬与其女友、曾留学法国的富家女子茜贝尔举行订婚仪式。1975年4月27日晚,时年30岁的凯末尔与茜贝尔在伊斯坦布尔约会时,后者相中瓦里科纳大街香舍丽榭精品店橱窗中的杰尼科隆品牌包。翌日中午,凯末尔走进香舍丽榭精品店买包,却意外碰到在店里打工的远房表妹芙颂。芙颂是凯末尔远房表姑内希贝与塔勒克先生的女儿,家境贫寒,年方二九,美丽聪慧,正准备几个月后参加高考,幼年时就认识比她大12岁的凯末尔。1975年5月凯末尔与芙颂暗恋偷情,却并不愿意迎娶芙颂。凯末尔与茜贝尔的订婚仪式极尽奢华之能事,并邀请芙颂参加。此后,芙颂突然失踪。凯末尔良心发现,毅然与茜贝尔解除婚约,然而芙颂却并未现身。凯末尔沉湎情yù,思念成疾,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穷追不舍,虽险象环生却终于如愿,在两年后找到了芙颂,发现后者已嫁作他人fù。为了抚平心中的痛苦,凯末尔开始收集芙颂扔掉的烟蒂和触碰的一切。7年后,回心转意的芙颂与丈夫离婚,与凯末尔一起赴法国自驾游,准备与后者结婚。不料凯末尔表示,结婚已经毫无意义。芙颂悲痛yù绝,开车撞树,自杀身亡。凯末尔大难不死,追悔不已,将芙颂生前所用的发卡、顶针、钥匙、纸牌和烟灰缸,连同此前收集的烟蒂等物,一起悉心珍藏于芙颂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超越年龄差别、职业归属、xìng格差异、贫富贵贱,因而是“纯真博物馆”。
总体来看,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的系列文学作品特别关注伊斯坦布尔,并聚焦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屈辱与自尊、依附与独立、辉煌与衰败之间的关系,而这座城市与这些关系,无一例外是异常复杂的,成为观照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与土耳其共和国、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多面镜子。正如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所言:“我关心的是复杂xìng、混杂xìng和事物的丰富xìng。”“我所有的小说都是关于东西方之间隔阂与融通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我想成为一座桥梁,一座不属于任何大陆和文明的桥梁,这样可以有特殊的机遇在两种文明之外观察两种文明”。“也许我唯一想教给我的读者、土耳其读者和国际读者的是:东西方之间的区别是一件很假的事。即使不是假的,东西方的事物也可以容易地结合,产生新的东西。如果我能在读者的思想中灌注这点,让他们认识到这一新式特别的事物,那么对我也就足够了”。[32]
作者点评:
土耳其共和国时期,既有面朝西方的语言、文字和教育改革,也有与时俱进的宗教思想;既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也有蜚声全球的小说成就。形形色色的政治家、宗教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对东方与西方、中东伊斯兰文明与西方基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