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拜占庭帝国最新章节 > 拜占庭帝国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2 章

  由巨大的洗礼池、修道院构成,山下建有其他修道院和为朝拜者修建的客栈 这样,拜占廷帝国曾感到胆战心惊的两大敌人此时都被击倒在地。尼尼微之战彻底击溃了波斯人的力量,而君士坦丁堡战役则使阿瓦尔人威风扫地。后面这一胜利的影响远及拜占廷帝国边界以外。这对于一直生活在阿瓦尔人统治下的各个部落,特别是人数众多的斯拉夫人部落来说是发动起义,进而摆脱阿瓦尔人控制的信号,反阿瓦尔人起义的结果是第一个斯拉夫人帝国在萨莫(Samo)的领导下于此期建立起来。[50]数年后,黑海和里海以北地区的保加尔人部落在其领袖库乌拉特(Kuvrat)领导下摆脱了阿瓦尔人的统治。在这场反阿瓦尔人斗争中,库乌拉特得到了拜占廷人的支持,他还与皇帝伊拉克略结盟,从后者那里获得了贵族称号,并在君士坦丁堡接受了基督教洗礼。[51]在这个时期发生的各种变动中,出现了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的迁徙,君士坦丁七世(Constantine Porphyrogenitus)对此曾留下了详细记载。[52]他们也与拜占廷帝国保持良好关系,并乘阿瓦尔人势力衰落之际设法摆脱其控制。他们在皇帝伊拉克略同意下,离开其在喀尔巴阡山以东的故土,迁徙到巴尔干半岛。阿瓦尔人衰落后,克罗地亚人在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定居下来,并承认拜占廷帝国的宗主权。而塞尔维亚人则定居在他们东南的邻近地区,他们也承认拜占廷皇帝的宗主权。[53]这样,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因素得到极大的加强。但是,不应该过分强调拜占廷皇帝对定居在巴尔干半岛各斯拉夫人部落的宗主权的重要xìng,无论如何,拜占廷帝国在这个地区的权力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xìng变化。可以肯定,阿瓦尔人入侵威胁的最终消失还是为拜占廷帝国带来了极大的安定。

  如同其军事成就一样辉煌,伊拉克略光荣政绩的重要xìng也不仅仅表现在他的外jiāo政策方面。几年后,他在东方的征服成就逐渐被阿拉伯人夺取,但保留下来的是其军事和行政管理的新组织机构。正是在伊拉克略奠定的这个基础上,后来几个世纪拜占廷帝国势力得以确立;也是由于这个制度的瓦解,拜占廷政策开始变得支离破碎。军区制是中世纪拜占廷国家的脊梁。

  伊拉克略时代是东罗马帝国历史上文化和政治的转折点。罗马时代正是在这个时期结束了,而拜占廷历史由此开始了。这样说是恰当的。对希腊因素的强调和基督教教会影响的增强,这两者的结合使拜占廷帝国呈现出新的面貌。早期拜占廷国家以惊人的顽固墨守拉丁语为官方语言的旧制,此时却缓慢地、极不情愿地接受了希腊语稳步发展并占据优势地位的事实,而没有做任何公开的重要改变。早期拜占廷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使用一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使用另一种语言作为民众语言,在实际生活中,所有政府和军队圈子里使用的官方语是东部省区绝大多数民众都不懂的拉丁语。伊拉克略终止了这种状况,希腊语作为教会和民众jiāo流的媒介变成了拜占廷帝国的官方语言。希腊化挣脱了任何人为强制xìng限制以后比以前更迅速地扩展,而拉丁语仅过了一代人就几乎不用了,甚至在有教养人的圈子里也很少使用。[54]

  在这种希腊化的影响之下,拜占廷帝国皇帝的称谓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也就是简单化了。伊拉克略放弃了复杂的拉丁形式,并在其皇帝称谓上加上流行的希腊语用法“瓦西里”()。这样,以前只用于拜占廷皇帝非正式称呼的古代希腊国王的名称现在取代了罗马的称谓“皇帝”、“恺撒”、“奥古斯都”等。此后,拜占廷皇帝的正式称谓就是这个“瓦西里”,它被认为是皇帝的准确称谓。[55]伊拉克略就是把这个称谓赐给其子、共治皇帝伊拉克略新君士坦丁(HeracliuConstantine),后来又赐予其第二个儿子伊拉克罗纳斯(Heraclonas)。从此以后直到帝国灭亡,这个称呼就被所有拜占廷皇帝和共治皇帝使用,而恺撒的称谓最终失去了其皇帝封号的意义。

  拜占廷共治皇帝制度在保证皇帝继承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这里如同在罗马一样,它并没有为法律所规定,因此,拜占廷皇帝们都采取在其本人生前就提前确定共治皇帝作为其继承人的方法。共治皇帝也穿皇帝官服,戴皇冠,享有皇帝称谓,其肖像常常出现在钱币上,与主皇帝比肩而坐,其名字常常被皇帝法令提到,同时民众在非官方场合称之为“二皇帝”()或“小皇帝”()。当主皇帝去世时,共治皇帝继承皇帝的全部权力,皇帝继承通过这种办法能够保证在皇家内部进行,王朝的承续也可以确定。但是,世袭皇帝制度的最终确立还需要时日,伊拉克略本人就因为任命其次子与其长子同为共治皇帝和皇帝继承人而使事情复杂化。[56]

  东方省区的收复使帝国再度面临一xìng论问题。大教长塞尔吉乌斯对形势变化的核心问题并没有看走眼,他为恢复教会内部的安定进行了不懈努力。他采用在帝国东方省区出现的基督单一能量的教义,提出基督神、人两xìng都拥有一种活跃的能量()的主张,企图以此调和察尔西顿和一xìng论两派教义。[57]塞尔吉乌斯因此支持单一能量的说教,并与东方各教会进行谈判。大教长的行为似乎被证明具有政治目的,因为君士坦丁堡与信奉一xìng论的东方之间长期存在的教义分歧曾为波斯人的入侵提供了极大帮助。伊拉克略本人也接受了这种教义说教。在其东方战争期间,他就已经与这些地区,特别是亚美尼亚地区不同教会人士讨论过各基督教教会联合的问题。在收复一xìng论流行的各省区后,谈判在更大范围和更紧迫的气氛中继续进行,因为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比以前更紧迫的要求。谈判似乎出现了良好的开端,也许很快就能实现统一,不仅在亚美尼亚,而且在叙利亚和埃及,在埃及自631年担任主教的希鲁斯(Cyrus)大力支持这个统一计划。罗马主教霍诺留(Honorius)在塞尔吉乌斯和希鲁斯的游说下也采取了支持政策。但是,幻梦很快就破灭了。和解的努力在叙利亚,特别是在埃及惟有强制才能推进,来自正统教派和一xìng论派两方面的反对与日俱增。正统教派的旗手是修道士索弗罗尼乌斯(Sophronius),他于634年担任耶路撒冷教区大主教,以其雄辩的口才著称。他无情地批驳新教义是一xìng论和察尔西顿正统教义堕落变种的私生子。这一反对意见和罗马主教表态的压力显然使塞尔吉乌斯改变了先前的立场,罗马主教霍诺留明确表示他一直怀疑单一能量的说教,尽管他接受了基督单一意志的说教。他将单一能量说打入冷宫,此时提出了基督单一意志说()。这种新的基督一志论教义信条在塞尔吉乌斯起草的法令中正式公布,638年由皇帝颁布,命名为《一志论法令》,并悬挂在圣索非亚教堂的大殿里。教会和国家领袖都支持基督一志论,随着638年12月9日塞尔吉乌斯的去世,狂热的基督一志论者皮尔胡斯(Pyrrhus)接替他担任君士坦丁堡大教长。然而,《一志论法令》显然是一次失败的努力,它遭到正统教派和一xìng论教派双方的反对,并遭到霍诺留在罗马的继承者的强烈谴责。基督一志论作为一种调和方法的失败比几个世纪前教会和国家大力调和遭到的失败还要严重。如同前几次试图调和的情形一样,它只能导致新的对立,增加矛盾冲突。由于阿拉伯人占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形势更加复杂化,这两个地区于638年被敌人占领,埃及在不久以后也遭到同样不可避免的恶运。这样,基督一志论就因本身具有的政治目的而失败,东方各省区泛起的宗教动乱过去曾有助于波斯人,此时又同样有助于阿拉伯人。

  第二节 阿拉伯入侵时期:伊拉克略的末年,君士坦斯二世

  拜占廷帝国战胜波斯人那年正是穆斯林的“徙志”年。在伊拉克略打败波斯帝国期间,穆罕默德正在奠定阿拉伯世界政治和宗教统一的基础。穆罕默德的工作因条件制约而成效不大,但是充满了原始活力和极大能量。他去世几年后,阿拉伯人即开始军事大扩张,其天然力量促使阿拉伯人远离贫瘠的故土。他们的目的并非使非穆斯林皈依新信仰,而是征服新领土,实现对非穆斯林的控制。[58]这种yù望的头一批牺牲品就是其两个紧邻的帝国:波斯帝国在第一次打击下就灭亡了,拜占廷帝国则在先知去世将近10年后丧失了其东方省区。波斯人和拜占廷人之间的冲突使两个帝国两败俱伤,这在一定意义上讲,为阿拉伯人铺平了道路。伊拉克略胜利后,波斯帝国陷入一派混乱局面,篡位者相继登基,萨珊帝国的脊背被击碎了。拜占廷帝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它也被长期的战争耗尽了资源。同时,无法调和的宗教分歧构成了君士坦丁堡和其东方省区间仇恨的壁垒,叙利亚和柯普特人的分离倾向进一步强化,其保卫帝国的意志最终泯灭。这些地区的军事机构中的陈规陋习和受大地主势力强大影响在行政组织中盛行的腐败,有助于降低对阿拉伯征服者的抵抗,特别是在埃及。[59]拜占廷帝国东部省区并没有从伊拉克略的改革中获益,因为当他们在陈旧腐败的国家里被迫面对阿拉伯人的大屠杀时,几乎还没有完全被从波斯人的统治下解救出来。这真是帝国的悲哀。

  634年,阿拉伯人在伟大的征服者奥马尔哈里发(Caliph Omar)领导下攻入帝国领土,极为迅猛顺利地攻占了拜占廷人刚刚从波斯人手中收复的省区。在636年8月20日bào发的著名的雅穆克战役中,他们彻底击溃了拜占廷军88队,使拜占廷人的抵抗被完全瓦解,由此决定了叙利亚的命运。叙利亚首府安条克及其他大部分城市未作任何抵抗就向胜利的征服者投降了。巴勒斯坦的抵抗更加顽强。在索弗罗尼乌斯率领下,在耶路撒冷曾击退敌人的多次进攻,但最终这座圣城还是在围困的巨大压力下向奥马尔敞开了城门。与此同时,波斯帝国被征服,拜占廷帝国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于639~640年被占领。阿拉伯人乘势北上进攻亚美尼亚地区,于640年10月夺取大亚美尼亚的德温要塞。[60]同时,他们开始发动对埃及的进攻。

  伊拉克略曾亲自指挥了对波斯人的多次远征,但是这次抵抗却相反,他没有真正参与反击阿拉伯人的战斗。最初,他曾试图坐镇安条克指挥战事,但是,雅穆克战役失败后,他放弃了收复失地的勇气,完全退却了。他目睹了自己的一生成就毁于一旦。反对波斯人英勇的斗争似乎已是过眼烟云,因为其巨大的胜利只不过是为阿拉伯人的征服铺平了道路。就是在他经历千辛万苦、浴血奋战从萨珊波斯人手中收复的这块土地上,阿拉伯人的征服此时正如无法阻遏的洪水到处泛滥。他曾希望捍卫的基督教世界圣地再次落入异教徒之手。他从叙利亚返回后,在小亚细亚沿海的伊埃利亚行宫住了一段时间。由于他患有看海恐惧症,所以一直不敢渡过海峡去君士坦丁堡,直到首都出现了未遂宫廷yīn谋,他才被迫使自己克服恐惧症,乘船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回到首都。渡海船只的甲板上铺有沙子和树叶。

  伊拉克略的个人生活也变得十分凄惨。他加冕时,曾与法比亚-尤多西亚(Fabia-Eudocia)结婚,她为他生育了一双儿女,儿子就是伊拉克略新君士坦丁。她患有癫痫症,在生下儿子后几个月于612年去世。一年后,皇帝就与其侄女马提娜(Martina)结婚。这次婚姻引起极大的反对,被教会和民众视为血亲相jiān的乱lún,因为这类结合由于近亲的理由是违反教会法和国家公共法的。马提娜在君士坦丁堡民愤极大,但是伊拉克略却无视其臣民的反对态度,对这位与他出生入死荣辱与共的第二任妻子慷慨倾注了过多的爱情。然而,马提娜为他生育的9个孩子中,有4个死于襁褓,另有2个长大的儿子身有残疾,这对他是极大的检验,在民众看来是天怨神怒的明显标志。民众对马提娜的敌意随着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千方百计为确保自己的儿子拥有皇位继承权并排挤尤多西亚的儿子而空前高涨。从此,家族反对派崛起,使年迈的皇帝凄凉的晚年生活更加暗淡,在其去世后,帝国就被推入激烈的内讧中。伊拉克略于641年2月11日在经过极大痛苦后去世。

  伊拉克略将帝国留给两个年长的儿子,设法在不剥夺其长房儿子君士坦丁皇位继承权的同时,为马提娜的儿子分得一席皇位。君士坦丁当时28岁,而马提娜的儿子伊拉克罗纳斯只有15岁,尽管他们之间存在巨大的年龄差距,伊拉克略在其遗嘱中明确宣布,两个同父异母兄弟共同分享皇帝权力,享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这是罗马和拜占廷历史上共治皇帝统治的最佳范例之一。[61]为了确保马提娜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事务的直接干预,伊拉克略在其遗嘱中还进一步宣布,她将被视为两个皇帝的“母亲和皇后”。[62]

  但是,当马提娜公开其已故丈夫的遗嘱时,遭到对这个遗嘱的强烈反对,其中还有原来憎恨皇后的人,某些与普遍法律地位相关的问题也浮出水面。民众毫无疑义地拥护已故皇帝的两个儿子和伊拉克略以前的共治皇帝为他们的君主,但是不愿听到任何马提娜参与国家事务的消息,并拒绝服从她。他们认为她作为一个女人是不能代表罗马帝国的,也不能会见外国使节。[63]马提娜不得不屈从民意,但是她不甘心放弃较量。统治家族内两派之间的对立公开激化,支持君士坦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