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杨老爹夫妻
杨老三劝说道:“张姑奶,我们晓得这些年你把秋月照顾得很好,但是你不能把秋月嫁给一个傻子,毁了她一辈子呀。若真是这样,我们夫妻两个就算当了全部家产,也要阻止这桩婚事。”
张姑奶双手叉腰,一副泼妇骂街的样子,“哟,你们家现在是丰莱镇上的大户人家了,有房有田有铺子,有钱就可以充老大了呀,我告诉你们,不管你们花多少钱,也别想把秋月领回家去!”
杨秋月抱着柳四娘的胳膊,大声哭道:“娘,我不想回去,我不要嫁给张二娃。”
张姑奶这几天被杨秋月抗婚的事激得没了往日的慈祥和蔼,她养了杨秋月这么多年,就是为了个张二娃当媳妇,给她生一个曾孙。杨秋月从小到大都讨人喜欢,不说模样出挑,单说性子也是人见人爱,和谁得处得来的,他们老两口也舍不得把这么可人的女娃儿嫁出去。
她的两个儿子上战场死了,也没给她留下孙子。张二娃的爹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成了亲生了娃,另一个就是傻子张二娃。她一直想抱一个健康的孩子回来养,但她的侄子不同意。老两口就把目光盯紧了张二娃,她的侄子才勉强同意让张二娃过继给张姑奶,张姑奶为了自家的香火,就让杨秋月嫁给张二娃。
她一直劝杨秋月,说张二娃虽然是傻子,以后她们不在了,这个家就由她做主。因为张姑奶的两个儿子战死,所以国家有给补偿,因此张家一辈子都不愁吃穿。还说张二娃不是天生就傻,而是后天得病才那样的,就算生下儿子也不是傻子。
但杨秋月不同意,开始闹了一阵,后来渐渐的屈服,她还以为可以办喜事了,哪想杨秋月跑了。张姑奶想到自己战死沙场的两个儿子,再想到自己将来死了,坟头没人打理,没人烧香给碗水饭吃,当即就大哭起来。
张姑奶这一哭,杨老三夫妻就慌了,改为去劝她。张姑奶哭天喊地的在杨老三夫妻面前说了自己的难处,“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了将来后继有人?你们家人丁兴旺,但我和我家老头子去了以后啷个办哟。都怪我上辈子没积德,这辈子两个儿子都死了,膝下冷清,我是后继无人了。”
柳四娘柔声劝说道:“姑奶,秋月既然是抱给你养的,就是你孙女,她会孝敬你的。但你也不要用这样的法子来处理呀。张二娃那样的人,整个丰莱镇周边村子里的姑娘有谁愿意嫁给他,你养了秋月这么多年,就忍心糟蹋她一辈子吗?”
张姑奶哭道:“我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谁叫我那两个儿子命短,都战死在战场上了,留下我和老头子孤苦伶仃的在这个世上。秋月走了,以后我和老头子还指望哪个哟?”
杨秋月知道张姑奶这些年来不容易,也哭着劝她说:“奶奶,我以后会好好孝敬你的。但你不要把我嫁给张二娃嘛。我宁愿一辈子不嫁出去,就守着你和爷爷。”
张姑奶抱着杨秋月大哭:“好姑娘,奶奶这样做也是没办法的事了。”
张姑奶在杨老三家哭了一通,杨老三和柳四娘继续劝了一通,张姑奶让杨秋月嫁给张二娃的事还没放弃。不过杨秋月坚持不肯跟着张姑奶回村子去。
这事僵持了几天都没结果,柳四娘心里着急,杨初月一时也想不出办法来。张姑奶讲究血缘关系,不一定会愿意收别家的孩子当样子,张二娃虽然是傻子,但他好歹也姓张。
杨初七看着自己的三个孩子,想到自己当年被换婚时候的情境,对柳四娘说道:“娘,不如让张姑奶收东儿为义子吧,让我听说张家还有未出嫁的姑娘,可以让东儿以后娶张家的姑娘为妻,以后生下儿子就姓张。”
柳四娘觉得这个办法行得通,问杨初七说:“你舍得东儿?”
杨初七叹道:“我也舍不得东儿,他是我生的。但我也不忍心糟蹋了六妹,她还那么年轻。再说张家也是一户好人家,东儿若能够成为张家的养子,那也好。”柳四娘轻轻叹了口气。
晚上,杨初七找大儿子谈话,问他愿不愿当张家的养子。杨东还只有七岁,还不明白什么是养子。杨初七把话说明了,杨东听后沉默了一阵,问道:“娘,你不要我了吗?”
杨初七抚着儿子的脸,“不是不要你,而是以后多一家人关心你疼你。只是以后你是别人家的孩子了,不管以后你成为谁家的孩子,你都是娘生的。这几天张家的事你也知道了一些,你也不想看到你六姑姑嫁给一个傻子对不对?想想你爹在的时候,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关于用杨东换回杨秋月这事,经过激烈的家庭会议后定了下来。
“大姐,东儿他愿意吗?”杨初月问道。七岁,正是一个孩子观念意识形成的时候,如果杨东会被送到张家去,会不会留下一辈子的阴影?
杨东低着头,说:“五姨,我还想读书”他担心到乡下去后,他就不能继续在私塾里上学了。
“东儿放心,五姨会让你在私塾里好好上学,你别担心。”杨初月说道。
杨东悲伤了一天的眼睛终于有了一点儿光彩:“真的吗,五姨?”
杨初月走到杨东身边,蹲□和他拉钩说:“五姨说话算话。”
杨东伸出手和杨初月拉钩,说:“我愿意到张家去。”
杨秋月感激的跪在杨初七面前:“大姐,都是我不好,让你把东儿送给别人。”
杨初七扶她起来,说:“我不想你成为我那样的人,再说张家是一户好人家,他们能对你好,也能对东儿好。以后我又不是见不到东儿了。”杨秋月抱着杨初七哭成一团。
虽说把杨东过继给张姑奶是无奈之举,但杨老三和柳四娘还是同意了。杨初月让杨十九帮忙照看店铺,她跟着杨老三一行人一起到了张姑奶家。
张姑奶家在桐花村,她家因为两个人儿子战死,国家每年有些补贴,加上自家有一些地,在村里算是富户了。张姑奶和张老姑父把杨家人迎进门,杨老三说了他们商量了一天的事。
杨初月综合了全家人的想法,把他们的打算原原本本的说了。这个时代的人都说养儿防老,张姑奶老两口担心的无非是年老后没人照顾,走的时候没人送终,入土后没人烧香坟前冷清。
“张姑奶,你老人家放心,你和我家也是沾亲带故的亲戚,你们以后的事我们会出力。但让秋月嫁给张二娃这事我们一家着实不同意。大姐愿意把东儿过继给你们,我晓得张家后辈里有和东儿年纪差不多的姑娘,不如你们就给从张家那些姑娘里选一个媳妇。以后生下的第一个娃儿了就姓张,你们看成不成?”
张姑奶现在已将近六十,也不能活几年了,想到自己中年丧子,老来孤独,心里也难过。他们老两口子也喜欢杨秋月,把她嫁给张二娃是无奈之举。现在杨家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在他们看来也行。
杨初月知道张姑奶夫妻多年靠着国家的救济银过日子,杨东想要上学,于是杨初月说道:“张姑奶,东儿想在镇上读书,他的学费和抚养费我给他出,你们就放心吧。我看你们把秋月教得这么好,不如也让你们养张家那个小姑娘吧,你们调·教出来的孙媳妇一定好。”
张姑奶哭着说道:“要得要得,有了养子,我和老头子也放心多了。只是秋月呀,你不要怪我们老两口,以后要多回来看我们,我们确实舍不得你,再也不逼你嫁给张二娃了。”
张姑奶和张老姑父两人哭了一阵,杨初月和杨老三夫妻对他们把话说清楚了,并保证以后会为他们养老送终。张姑奶和张老姑父看了杨东,憨憨厚厚的,浓眉大眼很老实,连着说了几声:“好。”
杨初月也觉得,幸好大姐生的孩子都像杨初七,不像刘一郎那个连渣男都算不上的男人。张家选了个日子收干曾孙,也从张家最穷的亲戚里抱了一个姓张的姑娘来养,在收干曾孙那天,也把两个孩子的亲事定下了。杨初月也不知道将来这对孩子会怎样,只希望他们的结合不是悲剧。
杨秋月回了杨家,和父母姐弟们住在一起。因为她一直被张姑奶娇养着,所以家务活儿不怎么会干,地里的农活儿也帮不上忙,绣坊里的事更不会做。好在现在家境好,不然杨秋月这样的闲人在家还真会被说。
杨东成了张家的干曾孙,以后每到私塾放假的日子就会回桐花村,平常上学之时还是在杨家。杨秋月这事解决后,杨老爹和杨陈氏上门了,名曰来养老的。
杨初月彼时正在铺子里做天衣阁的绣品,听到难缠的爷爷奶奶来了,心里还是有些堵得慌。这对不安生的老人没少折腾她们家,杨初月一下午都有些愤愤的,想到要怎样会去说。
晚上关了铺子的门,挣了约半罐钱。回到家,杨初七和杨秋月已经把饭做好了等她们回来。晚上有蒜苗炒鲜肉,蘑菇炖老母鸡,剩下的都是青菜。
杨老三从地里回来,坐在老黄葛树下抽烟,陪着他爹娘说话。杨老爹说话颤微微的,“老三啊,爹晓得当年对不住你,但那些事都过去了,你也别放在心上。”
杨老三抽着叶子烟,说:“爹,你别想多了。无论你当初做了啥子不好的事,你都是我爹。放心,我会养你和娘的。”杨老爹听后,终于露出了笑脸。
杨初月和柳四娘走过去打招呼:“爷爷和奶奶来了呀。”
杨老爹担心杨老三做不了主,现在桐安村谁不说,现在杨老三家都是老三媳妇和五闺女在挣钱养家,当年他们两口子对柳四娘要多过分就有多过分,十分担心柳四娘不同意,杨老爹忙着说了自己到镇上来找杨老三的原因:“五妹和老三媳妇儿回来了呀。唉,当年是我和老婆子对不起你们。”
柳四娘面容没什么笑意:“都过去了,还提那些事做什么。”
“我现在一身都是病,干不了农活儿了,老婆子这几年来,变得又聋又哑,在家啥子事都做不了。老大现在在坐牢,老大媳妇和永康永平家里又穷,老二一家子也不好过,我和老婆子只有到镇上来投靠你们了,你们不要嫌弃我和老婆子多事才好啊。”杨老爹带着恳求的语气说,很担心杨初月和柳四娘不同意让他们在镇上养老。
杨初月知道杨老爹和杨陈氏年轻的时候就在村里威风惯了,到老了还不消停,说道:“爷爷,你这是说的哪里的话?都是一家人,只要你和奶奶以后安安分分的待在家里,不到处惹是生非,爹娘和我会好好照顾你们的。要是不能安生,我也没办法,毕竟家里还有那么多张嘴巴吃饭。”
杨陈氏耳朵聋了,听不到杨初月在说什么,只用一张热切渴求的眼睛看着杨初月。杨老爹听得明明白白,立刻保证说:“我和老婆子都老了,还有啥子精力像年轻时候那样来事哦。你放心,我们绝不给你家生事。”
杨老三对柳四娘说道:“四娘,你把向南的那间大房子收拾出来给爹娘住吧。”
柳四娘年轻的时候被杨老爹和杨陈氏折腾得够呛,见到丈夫和女儿都同意了,面上也只得同意了,心里不平的去收拾房子。
杨初月看到杨老爹和杨陈氏现在的样子,心里没多少同情他们的心思,不过人到老年了,也许就是杨陈氏这个样子。想起上辈子的外婆,以及这辈子自己年老以后的样子。杨老爹和杨陈氏已经六十多了,当年泼辣爽利的狠劲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苍老和对命运的屈服。人年轻的时候,还是少作恶的好。
杨老爹现在背驼了,走路还得拄拐杖,杨陈氏的听力下降,眼睛也快看不见东西了,走路都得摸索着。杨初月本来想赶他们走,但看到这对夫妻的老态,还是摇摇头对自己说算了。
反正当年那些事都过去了,这两个不安生的长辈再想耍威风也狠不起来了。杨初月还是决定收留他们,直到他们入土为安为止,就当是为自己这辈子积德。
杨老三一家,杨初七和她的三个儿女,加上杨老爹,满满的十一个人。一张桌子还不够坐,得两张桌子拼在一起才行。杨初月看着有那么多张嘴巴吃饭,心里肉疼银子,这以后得多花心思挣钱,她有那么大一家子要养。
家里养了两只花猫,杨老爹和杨陈氏在杨宅真正开始养老,每天吃了饭就在院子里逗一逗猫,拿着剪刀剪一剪花盆里的花枝。没事的时候就老两口相互搀扶着到镇上的茶馆里喝茶,和同龄的老人磕牙吹牛,晚上回到家里,就和外曾孙说当年的故事。偶尔精神好了,还会跟着杨老三和杨初七一起到菜地里扯草,帮着喂猪。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张姑奶双手叉腰,一副泼妇骂街的样子,“哟,你们家现在是丰莱镇上的大户人家了,有房有田有铺子,有钱就可以充老大了呀,我告诉你们,不管你们花多少钱,也别想把秋月领回家去!”
杨秋月抱着柳四娘的胳膊,大声哭道:“娘,我不想回去,我不要嫁给张二娃。”
张姑奶这几天被杨秋月抗婚的事激得没了往日的慈祥和蔼,她养了杨秋月这么多年,就是为了个张二娃当媳妇,给她生一个曾孙。杨秋月从小到大都讨人喜欢,不说模样出挑,单说性子也是人见人爱,和谁得处得来的,他们老两口也舍不得把这么可人的女娃儿嫁出去。
她的两个儿子上战场死了,也没给她留下孙子。张二娃的爹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成了亲生了娃,另一个就是傻子张二娃。她一直想抱一个健康的孩子回来养,但她的侄子不同意。老两口就把目光盯紧了张二娃,她的侄子才勉强同意让张二娃过继给张姑奶,张姑奶为了自家的香火,就让杨秋月嫁给张二娃。
她一直劝杨秋月,说张二娃虽然是傻子,以后她们不在了,这个家就由她做主。因为张姑奶的两个儿子战死,所以国家有给补偿,因此张家一辈子都不愁吃穿。还说张二娃不是天生就傻,而是后天得病才那样的,就算生下儿子也不是傻子。
但杨秋月不同意,开始闹了一阵,后来渐渐的屈服,她还以为可以办喜事了,哪想杨秋月跑了。张姑奶想到自己战死沙场的两个儿子,再想到自己将来死了,坟头没人打理,没人烧香给碗水饭吃,当即就大哭起来。
张姑奶这一哭,杨老三夫妻就慌了,改为去劝她。张姑奶哭天喊地的在杨老三夫妻面前说了自己的难处,“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了将来后继有人?你们家人丁兴旺,但我和我家老头子去了以后啷个办哟。都怪我上辈子没积德,这辈子两个儿子都死了,膝下冷清,我是后继无人了。”
柳四娘柔声劝说道:“姑奶,秋月既然是抱给你养的,就是你孙女,她会孝敬你的。但你也不要用这样的法子来处理呀。张二娃那样的人,整个丰莱镇周边村子里的姑娘有谁愿意嫁给他,你养了秋月这么多年,就忍心糟蹋她一辈子吗?”
张姑奶哭道:“我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谁叫我那两个儿子命短,都战死在战场上了,留下我和老头子孤苦伶仃的在这个世上。秋月走了,以后我和老头子还指望哪个哟?”
杨秋月知道张姑奶这些年来不容易,也哭着劝她说:“奶奶,我以后会好好孝敬你的。但你不要把我嫁给张二娃嘛。我宁愿一辈子不嫁出去,就守着你和爷爷。”
张姑奶抱着杨秋月大哭:“好姑娘,奶奶这样做也是没办法的事了。”
张姑奶在杨老三家哭了一通,杨老三和柳四娘继续劝了一通,张姑奶让杨秋月嫁给张二娃的事还没放弃。不过杨秋月坚持不肯跟着张姑奶回村子去。
这事僵持了几天都没结果,柳四娘心里着急,杨初月一时也想不出办法来。张姑奶讲究血缘关系,不一定会愿意收别家的孩子当样子,张二娃虽然是傻子,但他好歹也姓张。
杨初七看着自己的三个孩子,想到自己当年被换婚时候的情境,对柳四娘说道:“娘,不如让张姑奶收东儿为义子吧,让我听说张家还有未出嫁的姑娘,可以让东儿以后娶张家的姑娘为妻,以后生下儿子就姓张。”
柳四娘觉得这个办法行得通,问杨初七说:“你舍得东儿?”
杨初七叹道:“我也舍不得东儿,他是我生的。但我也不忍心糟蹋了六妹,她还那么年轻。再说张家也是一户好人家,东儿若能够成为张家的养子,那也好。”柳四娘轻轻叹了口气。
晚上,杨初七找大儿子谈话,问他愿不愿当张家的养子。杨东还只有七岁,还不明白什么是养子。杨初七把话说明了,杨东听后沉默了一阵,问道:“娘,你不要我了吗?”
杨初七抚着儿子的脸,“不是不要你,而是以后多一家人关心你疼你。只是以后你是别人家的孩子了,不管以后你成为谁家的孩子,你都是娘生的。这几天张家的事你也知道了一些,你也不想看到你六姑姑嫁给一个傻子对不对?想想你爹在的时候,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关于用杨东换回杨秋月这事,经过激烈的家庭会议后定了下来。
“大姐,东儿他愿意吗?”杨初月问道。七岁,正是一个孩子观念意识形成的时候,如果杨东会被送到张家去,会不会留下一辈子的阴影?
杨东低着头,说:“五姨,我还想读书”他担心到乡下去后,他就不能继续在私塾里上学了。
“东儿放心,五姨会让你在私塾里好好上学,你别担心。”杨初月说道。
杨东悲伤了一天的眼睛终于有了一点儿光彩:“真的吗,五姨?”
杨初月走到杨东身边,蹲□和他拉钩说:“五姨说话算话。”
杨东伸出手和杨初月拉钩,说:“我愿意到张家去。”
杨秋月感激的跪在杨初七面前:“大姐,都是我不好,让你把东儿送给别人。”
杨初七扶她起来,说:“我不想你成为我那样的人,再说张家是一户好人家,他们能对你好,也能对东儿好。以后我又不是见不到东儿了。”杨秋月抱着杨初七哭成一团。
虽说把杨东过继给张姑奶是无奈之举,但杨老三和柳四娘还是同意了。杨初月让杨十九帮忙照看店铺,她跟着杨老三一行人一起到了张姑奶家。
张姑奶家在桐花村,她家因为两个人儿子战死,国家每年有些补贴,加上自家有一些地,在村里算是富户了。张姑奶和张老姑父把杨家人迎进门,杨老三说了他们商量了一天的事。
杨初月综合了全家人的想法,把他们的打算原原本本的说了。这个时代的人都说养儿防老,张姑奶老两口担心的无非是年老后没人照顾,走的时候没人送终,入土后没人烧香坟前冷清。
“张姑奶,你老人家放心,你和我家也是沾亲带故的亲戚,你们以后的事我们会出力。但让秋月嫁给张二娃这事我们一家着实不同意。大姐愿意把东儿过继给你们,我晓得张家后辈里有和东儿年纪差不多的姑娘,不如你们就给从张家那些姑娘里选一个媳妇。以后生下的第一个娃儿了就姓张,你们看成不成?”
张姑奶现在已将近六十,也不能活几年了,想到自己中年丧子,老来孤独,心里也难过。他们老两口子也喜欢杨秋月,把她嫁给张二娃是无奈之举。现在杨家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在他们看来也行。
杨初月知道张姑奶夫妻多年靠着国家的救济银过日子,杨东想要上学,于是杨初月说道:“张姑奶,东儿想在镇上读书,他的学费和抚养费我给他出,你们就放心吧。我看你们把秋月教得这么好,不如也让你们养张家那个小姑娘吧,你们调·教出来的孙媳妇一定好。”
张姑奶哭着说道:“要得要得,有了养子,我和老头子也放心多了。只是秋月呀,你不要怪我们老两口,以后要多回来看我们,我们确实舍不得你,再也不逼你嫁给张二娃了。”
张姑奶和张老姑父两人哭了一阵,杨初月和杨老三夫妻对他们把话说清楚了,并保证以后会为他们养老送终。张姑奶和张老姑父看了杨东,憨憨厚厚的,浓眉大眼很老实,连着说了几声:“好。”
杨初月也觉得,幸好大姐生的孩子都像杨初七,不像刘一郎那个连渣男都算不上的男人。张家选了个日子收干曾孙,也从张家最穷的亲戚里抱了一个姓张的姑娘来养,在收干曾孙那天,也把两个孩子的亲事定下了。杨初月也不知道将来这对孩子会怎样,只希望他们的结合不是悲剧。
杨秋月回了杨家,和父母姐弟们住在一起。因为她一直被张姑奶娇养着,所以家务活儿不怎么会干,地里的农活儿也帮不上忙,绣坊里的事更不会做。好在现在家境好,不然杨秋月这样的闲人在家还真会被说。
杨东成了张家的干曾孙,以后每到私塾放假的日子就会回桐花村,平常上学之时还是在杨家。杨秋月这事解决后,杨老爹和杨陈氏上门了,名曰来养老的。
杨初月彼时正在铺子里做天衣阁的绣品,听到难缠的爷爷奶奶来了,心里还是有些堵得慌。这对不安生的老人没少折腾她们家,杨初月一下午都有些愤愤的,想到要怎样会去说。
晚上关了铺子的门,挣了约半罐钱。回到家,杨初七和杨秋月已经把饭做好了等她们回来。晚上有蒜苗炒鲜肉,蘑菇炖老母鸡,剩下的都是青菜。
杨老三从地里回来,坐在老黄葛树下抽烟,陪着他爹娘说话。杨老爹说话颤微微的,“老三啊,爹晓得当年对不住你,但那些事都过去了,你也别放在心上。”
杨老三抽着叶子烟,说:“爹,你别想多了。无论你当初做了啥子不好的事,你都是我爹。放心,我会养你和娘的。”杨老爹听后,终于露出了笑脸。
杨初月和柳四娘走过去打招呼:“爷爷和奶奶来了呀。”
杨老爹担心杨老三做不了主,现在桐安村谁不说,现在杨老三家都是老三媳妇和五闺女在挣钱养家,当年他们两口子对柳四娘要多过分就有多过分,十分担心柳四娘不同意,杨老爹忙着说了自己到镇上来找杨老三的原因:“五妹和老三媳妇儿回来了呀。唉,当年是我和老婆子对不起你们。”
柳四娘面容没什么笑意:“都过去了,还提那些事做什么。”
“我现在一身都是病,干不了农活儿了,老婆子这几年来,变得又聋又哑,在家啥子事都做不了。老大现在在坐牢,老大媳妇和永康永平家里又穷,老二一家子也不好过,我和老婆子只有到镇上来投靠你们了,你们不要嫌弃我和老婆子多事才好啊。”杨老爹带着恳求的语气说,很担心杨初月和柳四娘不同意让他们在镇上养老。
杨初月知道杨老爹和杨陈氏年轻的时候就在村里威风惯了,到老了还不消停,说道:“爷爷,你这是说的哪里的话?都是一家人,只要你和奶奶以后安安分分的待在家里,不到处惹是生非,爹娘和我会好好照顾你们的。要是不能安生,我也没办法,毕竟家里还有那么多张嘴巴吃饭。”
杨陈氏耳朵聋了,听不到杨初月在说什么,只用一张热切渴求的眼睛看着杨初月。杨老爹听得明明白白,立刻保证说:“我和老婆子都老了,还有啥子精力像年轻时候那样来事哦。你放心,我们绝不给你家生事。”
杨老三对柳四娘说道:“四娘,你把向南的那间大房子收拾出来给爹娘住吧。”
柳四娘年轻的时候被杨老爹和杨陈氏折腾得够呛,见到丈夫和女儿都同意了,面上也只得同意了,心里不平的去收拾房子。
杨初月看到杨老爹和杨陈氏现在的样子,心里没多少同情他们的心思,不过人到老年了,也许就是杨陈氏这个样子。想起上辈子的外婆,以及这辈子自己年老以后的样子。杨老爹和杨陈氏已经六十多了,当年泼辣爽利的狠劲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苍老和对命运的屈服。人年轻的时候,还是少作恶的好。
杨老爹现在背驼了,走路还得拄拐杖,杨陈氏的听力下降,眼睛也快看不见东西了,走路都得摸索着。杨初月本来想赶他们走,但看到这对夫妻的老态,还是摇摇头对自己说算了。
反正当年那些事都过去了,这两个不安生的长辈再想耍威风也狠不起来了。杨初月还是决定收留他们,直到他们入土为安为止,就当是为自己这辈子积德。
杨老三一家,杨初七和她的三个儿女,加上杨老爹,满满的十一个人。一张桌子还不够坐,得两张桌子拼在一起才行。杨初月看着有那么多张嘴巴吃饭,心里肉疼银子,这以后得多花心思挣钱,她有那么大一家子要养。
家里养了两只花猫,杨老爹和杨陈氏在杨宅真正开始养老,每天吃了饭就在院子里逗一逗猫,拿着剪刀剪一剪花盆里的花枝。没事的时候就老两口相互搀扶着到镇上的茶馆里喝茶,和同龄的老人磕牙吹牛,晚上回到家里,就和外曾孙说当年的故事。偶尔精神好了,还会跟着杨老三和杨初七一起到菜地里扯草,帮着喂猪。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