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孝庄秘史同人]玉色倾城最新章节 > [孝庄秘史同人]玉色倾城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69章 京城琐事

  冬季过后,春耕开始,多尔衮总算是稍稍松了一口气,这个冬天简直就是他过过的最难熬的,好在总算是熬过去了,幸亏有娜仁出谋划策提供方案安排赈灾事宜,不然的话,估计此时不要谈春耕了,全城百姓不弃城而逃就算好的了!

  老婆是个废物,让人糟心,可是老婆若是太能干了,男人又觉得下不来台。多尔衮一方面暗自庆幸有个能干老婆帮忙,另一方面心里又有点酸酸的。皇太极曾经夸大玉儿说“若是男子,左右丞相都当得”,他倒觉得这话用来形容他老婆还差不多。

  对此心态,娜仁的反应是大笑——“有没有搞错,你居然嫉妒你自己的老婆?人家给我面子,那是看你的面子,人家讨好我,也是看你的面子,没有你这个摄政王,哪来我这个摄政王妃?若我嫁的就是个普通大头兵,我就是知道怎么赈灾,会有人听我的吗?你呀,你也不想一想,我再怎么厉害,也是你的女人,没有你在前头为我遮风挡雨,哪有我今日活得这般痛快?”她笑着靠在多尔衮身上,甜甜地道,“所以,别小心眼啦,我也就是有些个小聪明而已,若你叫我去打仗,去治国,我也干不来呀,我充其量也就是个狗头军师的角色,你才是真正做决定的人呢”

  有时候娜仁闲暇时总结上辈子的婚姻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她不会来事儿,男人不喜欢女人比自己强太多,所以该示弱就要示弱。要娜仁自己说,上辈子现代社会女人不用依附于男人生存,离婚就离婚,谁怕谁?所以她明知道这一点,也依然不想勉强自己。然而这辈子不一样,丈夫是你至少半辈子的依靠,你得让他知道你的能干,但也须防着他觉得你能干过头伤了他的自尊心。

  像这一次,事情完毕之后娜仁就迅速推测了多尔衮可能会有的反应,制定了n套应对方案。多尔衮才表现出一点点不自在,她就立刻反应了过来,连忙出招,汤一勺一勺往多尔衮嘴里灌,直把他灌得找不着北,晕晕乎乎都忘记自己想说什么了。

  隔天范文程也就赈灾事宜对多尔衮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并对此做了一番有关天下c名声和人望的演说,最后表示,多尔衮有这么一位贤妻,实在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过后多尔衮想来想去,也觉得自己那些小心思太不男人了——大男人家跟个女人计较什么?娜仁再怎么厉害,不也还是他的老婆么?她自己也说了,别人讨好她都是因为他多尔衮,而不是因为她自己。况且人家不都说嘛,“家有贤妻,夫不遭祸”,妻贤才是福。从他认识娜仁开始,他多少次从阎王手里捡回一条命了?娜仁有多聪明,他不是早就知道的吗?而且她一直都是那么全心为他付出,他出去打仗的时候,她一个人怀着孩子,一边担心他,一边还要操持家务,可她从未有过半句怨言,他竟然还这样疑她猜忌她?多尔衮,你是好日子过多了开始自己找不自在了吧?

  多尔衮越想越觉得惭愧,春寒料峭的晚上他居然出了一身冷汗,四下里一张望,发现自己正经过京城一家有名的饭馆,连忙拐进去买了一个大个儿的招牌水晶酱肘子,准备回去向老婆赔罪。

  娜仁对多尔衮这么快就想通了感到很惊讶,也很欣慰,当然,还有那么一丝丝后怕——这是一件小事,然而处理不好就会成为婚姻危机的前兆,大风大浪都过来了,绝不能小阴沟里翻船。既然多尔衮先伸出了橄榄枝,那她当然也就毫不客气地笑纳了。

  于是,夫妻俩抹平了芥蒂,重归于好。

  只是,娜仁在夜里想起这件事,还是会觉得有些悲哀,有些无奈,那是种凉凉的感觉,渗入四肢百骸——看来她还是太高估这个时代男人心胸的宽广程度了。

  罢了,舌头还有碰到牙齿的时候,过日子哪有这么事事顺心的。多尔衮能够忍住十年不纳妾,已经是个了不起的奇迹了,再要求多尔衮有“男女平等”的思想,那她也真是好日过够了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她对多尔衮的性格脾气完全没有别的要求,他想怎么样她都可以忍,就是纳妾不能忍;她对生活品质也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她是在蒙古草原上生活了十几年的人,说句大实话,哪怕那是部落王爷家,生活条件也不能跟定居的农耕民族比,更没法跟现代社会比,所以,无论如何,古代的生活品质对于她来说都是一种倒退,区别只在于倒退程度不同罢了;她也不怕斗天斗地,身为穿越女,不能说对历史了如指掌,至少也知道个大概,这点胆气还是有的;她更不怕手上沾血,重活一回的人对自己的生死也就没有那么执著了。

  她怕的,只有身边亲人的猜忌和背叛。

  沉沉地呼出一口气,娜仁平静下来——好歹,这道坎算是迈过去了,虽然有点小伤心,不过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达不到对心理造成创伤的地步。

  话是这么说,接下来娜仁就着实蛰伏了一段时间,无他,心理上有了阴影,一时间提不起劲儿来了。接下来的日子,娜仁平静地宅在了府里,监督儿子学习,教导女儿管家,两耳一闭,再不闻窗外事——她不是放弃了,只不过是先得休息一下重整旗鼓,调整一下战略和作战方针,才好再战江湖。

  这种日子对于没有什么大志向的人来说是非常悠闲的,只可惜涉及到民族冲突很有可能引发法西斯式结果的现在,娜仁不能说服自己的良心窝在家里甘于做米虫,天气又暖和了些的时候,她带着几个孩子上茶楼听说书去了。

  王妃出行,自然是少不了下人随行伺候的,不过娜仁不欲大张旗鼓,所以换了便衣,王府的侍卫太监也都穿着普通的衣裳。

  “百味楼”乃是京城最大的茶楼,茶水点心很有名,不过更有名的是里面的表演,戏曲c杂耍c说书,天天不重样,是以总是人满为患。

  今日的说书先生讲的是《隋唐演义》中小将军罗成的故事,七分历史,三分风流韵事,一把扇子点来点去,口沫横飞。

  娜仁带着几个孩子坐在二楼的雅间里,开的窗户正好能居高临下地看大堂里人头攒动的景象,也能听见说书人的声音。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大做梦的时候,几个孩子从没见过这般讲述历史的方式,战场风云,英雄美人,听得他们如痴如醉,连桌上的东西都忘了吃。

  娜仁也觉得讲得不错,不过很快,她的注意力就被从侧门溜进来的一个人吸引住了——那个人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说老不老,说年轻却也不年轻,个子不高,一把大胡子让人很难分辨他的年纪,穿着打扮跟平常人没什么两样,然而娜仁极好的眼神一瞬间捕捉到了那人头巾下棕色的头发和醒目的大鹰钩鼻——还有胡子也是棕色的,不过比头发稍深一些。。

  乌云珠正转过头来想跟额娘说什么,却看见额娘目不转睛地盯着楼下某一点,她也顺着望过去,小孩子眼睛比大人好使多了,乌云珠顿时瞪大了眼,兴奋道:“额娘额娘,那人长得好奇怪啊”

  她这么一声,把剩下三个的注意力全吸引过来了,他们极少见到外国人(东青长这么大统共也就见过一次,更别提乌云珠根本就没见过。),顿时兴奋起来,颇有一种观看珍禽异兽的感觉。

  娜仁急忙阻止了他们,想了想,突然觉得呼吸有些急促——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难不成这个人是传说中的汤若望?或者是别的什么传教士?早期来华并且能够融入当地社会的欧洲人,除了这些传教士之外大约不会有别人吧。

  娜仁一拳捶在桌子上,招手唤过一个侍卫,对他低语了几句,侍卫匆匆下楼,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很快便堵住了那人。

  很快,侍卫带着人回来了。娜仁看看那半老头一脸莫名其妙地样子,微微一笑,伸手示意请坐,叫了一份茶点,屏退下人,慢悠悠开口,“阁下可是来自海外的传教士?”

  被捉住的老头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汤若望。

  汤若望,原名亚当沙尔,德国科隆的日尔曼人。天主教神父,耶稣会传教士,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精通数理天文学,善于历法测算,能讲多国语言,更通晓火器制造,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兼学贯中西。从他能在明清两朝的宫廷都很吃得开的情况来看,这人的性格想必也是很机灵圆滑,善于审时度势的,不会有某些传教士的狂热迂腐。

  这么一位彪悍的人物,如果不亲眼一见,简直就是终身遗憾。娜仁再战江湖的开端,就从他开始。

  “在下汤若望,不知这位夫人是?”汤若望一进房间就知道来者不是平常人,请他上楼的人看着客气,浑身的煞气却掩盖不住,这一群人看长相也不像汉人,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满人,带着这么多下人上街,这位夫人非富即贵,不管哪一种都好,汤若望的察言观色模式立刻开启。

  娜仁微微一笑,“我是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娜仁托娅,我的丈夫是大清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汤若望的嘴巴张成了一个一形,好在他立刻就反应过来,连忙行礼,“原来是王妃殿下。”

  “这两个是我的儿子,东青,东明,这个是我的侄女赛罕,还有我的女儿乌云珠。”娜仁介绍了几个孩子,孩子们乖巧地上前问好。

  有了这番开头,接下来的谈话就顺利得多了。汤若望对于自己目前的处境很明白——明朝已经亡了,对于他这个外国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忠心不忠心的问题,皇帝谁来做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在这场变乱中保全性命继续自己的传教事业。他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然而对清国人的文化水平却没什么信心,千里马也需要伯乐,正发愁怎么找门路毛遂自荐,谁料天降一个大馅饼掉在他头上——逛茶楼的时候居然遇见了摄政王的王妃。

  汤若望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机会,因此他没不长眼色浪费时间地搭讪,而是先做了一番自我介绍,着重强调了他在天文历法和火器制造方面的建树,相信对面坐的王妃一定听懂了。

  娜仁点头,要的就是这个。

  与汤若望的见面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娜仁毕竟是女人,不好与男人相谈太久,只是简短地聊了就,娜仁便告辞了。

  吃晚饭的时候孩子们果然把今天上街偶遇一鬼佬的事情拿来告诉多尔衮,七嘴八舌,听得多尔衮一头雾水——“不就是个罗刹(俄罗斯人),咱们往年在盛京那边不也见过么,怎么就好奇成这样了,瞧你们这点出息!”

  话音刚落,乌云珠顿时鼓起嘴巴,气哼哼地看着他。多尔衮自知失言,干笑两声。

  娜仁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对多尔衮道:“他们不是为了这个激动,原来咱们的确见过几个罗刹,不过都是戴着那卷卷的假发,穿着他们自己的衣服,也不会说咱们的话,今天见到这个可不一样,穿着打扮跟汉人没两样,而且北京官话说得那叫一个地道,要不是长着鹰钩鼻,一把大胡子,光听他说话谁知道他竟是个鬼佬呢。”

  “哦,”多尔衮点点头,“那个叫做传教士,我听那些前明的旧官吏说的。崇祯年间来了好些,有些乖觉的,自己换上了当地的衣服,学当地的话,慢慢跟人套近乎,然后才传他们那什么天主教,有些也不知道是脑袋被门夹了还是怎的,开口闭口就是‘上帝如何如何’,人家一听这腔调就烦,几棍子就打出去了。剩下那些乖觉的,倒是得了些看重,有些还在钦天监里做些事,只是再不敢随随便便就跟人家‘上帝如何如何’了。”

  多尔衮这话实在是很有戏剧效果,娜仁和几个孩子都扑哧扑哧笑了起来。

  “不过也许这人还真是个有本事的呢,他自己说他叫汤若望,精通算术历法,还能造火器呢!”娜仁一手撑着下巴,慢悠悠道。

  火器?多尔衮眼睛眯起来了——前明那些腐朽军队,根本挡不住八旗铁骑,可他们有火炮,简直就是骑兵的克星!多少次战役里,清军就是因为火炮吃了大亏。

  “他叫汤若望是吧?我倒是听过这个名字,倒是不知道他还有这一手。”多尔衮又开始用他的玉扳指划拉头皮了。

  娜仁微微一笑——成了,算是把汤若望在多尔衮那里挂上号了,接下来就是找机会把交情套得再深一点,再然后就是让他把他的满腹学识统统教给她的儿女们。

  唔,中央军校的事情也可以开始跟大玉儿通气了,说不定日后汤老头还能进去当个教授什么的,也不用窝在区区钦天监屈才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