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重生之豪门庶子最新章节 > 重生之豪门庶子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五章

  景帝十六年,初春。

  新年刚过,锦州城上下还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里,许多大户人家门口的红灯笼还没摘去下去,镇府石狮脖子上的红绸也还系着。

  而坐落于锦绣街绝佳地段儿的谢府却有些门庭冷落,这倒不是谢府出了什么灾祸,而是谢参政带着正妻和嫡子到盛京的国公府过年去了,留在锦州家里的只有不受宠的庶子庶女和满心怨气的妾侍们。

  谢文昌本想带上自己最喜欢的小妾张氏一起走,结果刚燃儿小火苗就被正妻孟氏一掌拍灭。

  开玩笑!

  回国公府过年,到时候跟着婆婆国公夫人定要接待不少贵妇诰命,还有那些同为公侯府门出身的妯娌们,这要是带上小妾一起回去,她堂堂寿宁侯府嫡女的脸就得丢干干净净了。

  于是,孟氏摆出正妻大房的架子来,对谢文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难得没像以前一般哭闹不休。

  当然,这其中大少爷谢珏出了多少力就不得而知了。

  谢瑜放下手中的书本,伸了个懒腰,大夫人此次确实有些让他意外,但也不完全出乎意料。

  毕竟谢珏不是个废物,相反着,他还十分聪明,刚及冠便已有秀才功名,今年的乡试也是势在必得。

  只是可惜,谢瑜白白浪费了一个下午,寒冬腊月蹲守在后花园里,还要假装在对雪吟诗作赋时巧遇张氏,恭维一番后,再不着痕迹的提起谢文昌带家眷回盛京过年的传统。

  初入谢府不久,张氏生性颇爱张扬,往日谢文昌赏她的那些锦缎首饰从来不隔夜,刮风下雪天也要领着丫鬟婆子去后花园显摆一圈才回屋。

  人虽肤浅,但胜在出身普通,又没有野心抱负。

  再加上张氏年轻貌美,自然得谢参政十分欢心。

  而当听到国公府三个字时,张氏像是看到一屋子的金光闪闪的步摇珠翠和华服锦裳,一心争宠的她自然忍不住,当晚她就对谢文昌吹枕头风,央求谢参政带着她一起去盛京过年。

  被美色迷的神魂颠倒的谢文昌当然满口答应。

  只可惜,张氏前脚求得谢文昌,后脚门口值夜的小丫头就小跑进了大少爷屋里。

  第二天一早,孟氏风风火火的去了谢文昌的书房,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只知道谢文昌当晚再来时,对之前的承诺便支支吾吾起来,恨得张氏险些咬碎一口银牙,把正房彻底划入要打倒的阶级敌人范畴。

  本来这些事儿谢瑜是不可能知道谢珏也参与其中的,嫡庶有别,不经允许他连嫡子的院子都进不去,若是去听墙角,被发现那可是“德行有失,不敬兄长”的罪名。

  但世上有些事这么凑巧,这么不可捉摸。

  流岚院与张氏的院子隔得不远,报信的小丫鬟从嫡子房里出来经过流岚院门口时,谢瑜隐约闻到了一股甜香,那是锦州城德胜楼的厨子最拿手的糕点——水晶桂花糕的味道。

  谢瑜以前只在街上闻到过一次,至今记忆犹新。

  而整个谢府上下能吃得起德胜楼宵夜的,只有嫡长子谢珏一人。

  谢瑜喜甜,故对甜食十分敏感。

  换个更明白点儿的说法就是,谢三少其实是个甜食控

  至于嫡长子谢珏为什么要参合自己爹后院的事儿,要知道,这若是被抖出来,他就有与父亲内眷妻妾牵扯之嫌。

  个中缘由,想来也到解释的通,每年谢参政带着一家子回盛京的国公府,明面上是过年,阖家团圆,实际上,未尝不是谢氏各家子孙的暗中比较,老国公身体硬朗,子女众多,并不急着请封世子。

  而第二代大多已经为谢氏开枝散叶出第三代,所以从长远看,下一代国公爷的归属应取决于孙子辈的发展程度。

  谢文昌若是带着妾侍回国公府,那些同为嫡孙的谢氏子弟该怎么看待自己,谢珏十分清楚,想要在老国公前出头,决不能犯错!

  自从上次坑了孟氏一回后,谢瑜一直没有动作,不是他不想,而是实在没有什么资本,他可以扯着“嫡母不得虐待庶子,亏待妾室”的大旗一时,却不能扯一世。

  所以,谢三少先替嫡母立起一个敌人,作为急先锋的张氏虽愚钝,但凭借谢文昌的宠爱倒也能与正房大战三百回合。

  可张氏无子,终究宠爱再多也不长久。

  为了今后打算,谢瑜还要另谋出路。

  尚未到卯时,天色微暗。

  屋里点着蜡烛,谢瑜垂下精致的眉眼,一手撑着下巴,一手沾着茶水在桌上写写画画,橘黄的烛火将他整个人照得宛若画中人。

  如果有人在旁边,就能发现谢瑜修长白皙的食指一直在重复划拉着四个字:策论,三月。

  在锦州生活过的人,看到这四个字都能恍然大悟什么意思。

  阳春三月,破冰开河,鲤鱼跃龙门之时,也是莘莘学子金榜题名之时。

  与大延其他的地方不同,锦州可是大延朝太一祖皇帝李浩然的腾龙之地。

  李家在前朝世代为官,更曾掌锦州兵权三代之久,故太一祖起兵之时,便已成一方诸侯。

  这造一反并不是谁都可以能造的,首先你得有背景,有名望,有资产。如陈胜吴广之流,只能将前朝腐朽的大山动摇几下,而使之倾颓的只能是那些手握兵权,或富甲一方,或名传天下之人。

  拉不起有战斗力的队伍,反动派全是纸老虎你也戳不破。

  即使是华夏历史上最著名的草根皇帝明太一祖朱元璋,也是在加入郭子兴的队伍后,才开始崭露头角发迹的。

  自古以来,腾龙之地自然要优待特权多,太一祖特下一道诏令,许锦州每年搭策楼,辨群雄,策社稷,论天下。

  取前三甲,授予大延官方承认的举人功名,魁首与乡试解元同等。

  策楼辩赛,即策论大比。

  起初这只是一项民间活动,锦州富庶,人杰地灵,自然出俊才,当年随太一祖起兵造一反的第一批谋士集团就是从策论大比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自太一祖在盛京荣登大宝后,这项活动便成为官方活动,凡参与者不论学识出身年龄,只要能策得高,便等同正经乡试录取的举人,可参加次年的会试。

  即使不参加会试,也可凭借举人出身谋得一官半职。

  这对十年寒窗苦读,却屡不中第,白了少年头的大龄童生和酸秀才简直就是福音!

  当然也有不少年轻有为之仕会来参加,即使不中也无妨,丝毫不影响继续参加当年的秋闱。

  所以,每年策论大比时的盛况,完全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比赛前夕人流量开始激增,锦州城所有的客栈爆满,从外地来观赛的人甚至需要睡大街。

  但这丝毫不能打击大延人民的积极性,在缺乏娱乐活动的古代,普通老百姓往往对这些事抱有极大的热情。

  看不懂?没关系!热闹就行!

  没地方睡觉?没关系!热闹就行!

  对别人来说这或许是乡试前的撞大运,或许是见识世面的时候,但对谢瑜来说,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这次重生后,谢瑜便隐隐感到自己这一世自棺材里醒来,恐怕就是因为寒毒发作无药可救所致,比起上一世还勉强能捡回半条命,这一次寒毒怕是更深,更加严重。

  乡试自太一祖起就是地方性的统一考试,全程都有州府监考巡检走动,贡院门口又有都指挥司的千户带兵卒把守,自带饭食进考场基本不可能实现。

  谢瑜收紧修长的手指,低垂的黑眸里闪过一抹阴影。

  这个人到现在为止都没有露出迹象,什么人能轻易的在国公嫡次子,三品大员的府里瞒天过海,投毒下药,连一向谨慎的母亲苏岚也没有察觉,不可谓不小心。

  是外患?还是家贼?

  谢瑜揉了揉眉心,说起家贼,他便不由的想到那天——

  距年关尚有十日,谢文昌便带着正妻嫡子奔赴盛京,谢瑜与二少爷谢珉于门口送行,谢璇则不在其列。

  一番冠冕堂皇的说教后,谢参政终于准备启程。

  “请父亲母亲放心,瑜定谨记教诲。”谢瑜低垂着头,恭顺有礼,让马车上的谢文昌夫妇也挑不出错来,“父亲,母亲,大哥,天色渐晚,还是早些上路吧。”

  恩?哪里好像不太对?

  谢文昌总觉得哪里古怪,却又说不上来,一时挑不出错,看看妻子,孟氏毫无反应。

  想问问嫡子,可谢珏已及冠,单独坐在后面的马车,谢文昌不好下车询问,虽心生古怪,但府宅门口毕竟不像在內苑,他也不好不分青红皂白地随意斥责谢瑜,对谢参政来说面子更重要。

  思前想后,谢参政只得吩咐车夫快点儿启程,赶路要紧。

  车夫甩开长鞭,拉车的四匹高头大马撒开蹄子,拉着这六架载着锦州贵胄的马车去往盛京。

  看着渐行渐远的车队,跟谢瑜站在一处的二少爷谢珉突然噗嗤一笑,张口唱道:“白黑无常不通情,催小妇人早上路,可怜那孤儿难过活——”

  “二哥好嗓子,瑜佩服。”谢瑜一本正经的拱了拱手。

  “为兄才真的是服了,三弟你当真不是故意的?”谢珉也不管谢瑜回不回答,自顾自的继续说道,“父亲他们早些走了才好,省的同为谢氏子孙,同授圣贤之书,却事事以大哥为先,反令我为其瞻前马后,他日大哥若入得朝廷还好说,若入不得,我又当如何自处?许我荣华富贵,亦不过是镜花水月,哼,父亲既不是真惦记我,又何必多此一举?”

  说到此处,谢珉突然住了口,想来是觉得自己多言了,随即对谢瑜重新摆出吊儿郎当的样子来,“我上茶楼听戏,三弟可同来?”

  “二哥走好。”

  看着谢珉领着贴身小厮茶楼走去,谢瑜若有所思,站了一会儿才转身回了府里。

  如今想来,谢珉恐非真正纨绔,往日对谢文昌的恭顺孝敬,看起来并不是出于真心,他对谢文昌许以的前程也不屑一顾。

  若不是脑袋有坑,那便是胸有成竹。

  谢三少在心里把谢二少画了个圈,标上:待定。

  抛开谢珉是不是真纨绔不谈,谢瑜都要为还剩下一个半月的策论大比做准备。

  谢三少仰首,将已经微凉的茶水一饮而尽,又拿起书本,趁着烛火读起来。

  与此同时,盛京守城门的卫卒抬头看了看沙漏,卯时正。

  该到开城门的时候了,卫卒随即用力拍了拍脸,打起精神,举着火把,缓步走下城墙。

  正月里值班是份苦差事,但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也算值得,好在这个时候极少有人这么早出城,十五刚过,至少要等到二月二才会有大批人流进出城门。

  可等到取下城门上粗大的木栓,他就不这么想了。

  还没完全打开城门只露出尚能通过一辆马车的宽度,这时,从城中突然飞驰而出一队骑兵,三十多匹快马的踏雪扬尘,这些骑兵速度太快,只看得清前面打头两人,其余均挥鞭策马一晃而过。

  为首一人白盔银甲,身背一杆亮银枪,玄色骏马旁挂着一把墨色铁弓,通身英武之气,似潜龙在渊。

  另一人着天蓝色锦袍,腰束玉带上绣有蟒纹。

  卫卒忙退让一边,目送着这队骑兵远去,暗道:好强的气势。

  大延皇宫东暖阁内,啪的一声,和田白玉茶盏碎裂在金砖上,今年新进的雨前龙井泼了一地,一旁的内侍迅速上前收拾,动作熟练地像是见怪不怪。

  “逆子安敢如此!”景帝李元昊脾气暴躁,摔了一个茶盏后,似乎消气不少,但嗓门未减,“朕有九子,无一子如老七这胆大妄为!竟敢私自带兵出京!”

  上次是西北,上上次是东北,这次还带着小九一起跑!下次呢?是不是要带走朕的御林军?!景帝手握成拳,负于背后,开始烦躁踱步。

  “陛下息怒。”一旁的徐贵妃适时劝慰道,“烨儿虽未及冠,但也不是第一次出京,陛下不必挂怀,况且内侍不是说烨儿已留书一封了吗?”

  景帝李元昊愈发气结,那也叫留书?!

  一张纸找遍上下左右总共才四个字——

  锦州,策论。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