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天才与疯子最新章节 > 天才与疯子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4章疯子的语词新作和天才的组合创造(1

  天才现象的原因和机理同精神病现象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也许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一个甜一个苦了解苦有助于我们弄清甜揭示甜能有助于我们了解苦吗?2002年酷暑

  一c重视苦瓜看重谬误

  “语词新作”(ne一l一gi)是个正宗的精神病学术语在前面有关章节我曾提及因为它重要是个未经充分采掘的富金矿值得回头來挖掘作详尽的探索比如我就直接把这个术语应用到天才现象成为创造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只是反用其意

  精神病学家是这样定义“语词新作”的

  病人胡编乱造一些文字c图形或符号并赋予它特殊的c别人不懂c只有他自己一人懂得的意义有时把几个毫无关系的概念c词或不完整的字错乱地拼凑起來赋予特殊的含义

  比如把日和星这两个汉字拼凑成一个新词代表优秀

  再比如某病人突然扑倒在汽车轮胎底下说是要“投胎”

  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病理现象自然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一点也笑不起來我的心是沉重的比起癌症c中风c糖尿病和心脏病这种精神病现象的哲学意义要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对于我哪里有哲学我的大脑就会分泌出较多的内啡肽和多巴胺叫我來劲來情绪生机勃勃我高度重视精神病患者和语词新作是出自哲学探索的原因我牢牢记住歌德那句名言:

  重视谬误就是重视真理

  这是我写作本书的总思路“吾道一以贯之”

  在我手头有好几本精神病学词典我经常读它随手翻翻发觉有许多术语一经翻转将负面语言转换成创造心理学的正面语言便是一块发光的金子比如诡辩症(phistic)精神分裂症及人格障碍患者对某些问題进行貌似合理但实际无效的辩论或探讨虽然滔滔不绝长篇大论但毫无意义五六十年代中苏论战不是也有这种病理成分吗?若把这种病理性的诡辩症翻转过來便是天才们的几场大论战比如爱因斯坦和玻尔的有关物理哲学的辩论以及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政治性讲演

  现在让我们回到病理性的“语词新作”

  先看三个词汇然后再造句:星光c湖中c男孩

  正常c健康人会这样造句:

  星光底下男孩在湖中游泳

  语文老师会打100分因为它正确别人看得懂会引起共鸣有客观效果

  精神病患者也许会这样“语词新作”湖中的男孩烧炒星光

  语文老师会打零分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评语:“逻辑混乱只有精神错乱的病人才会造出这样的病句!”

  送进精神病院后医生果然诊断他为“精神病患者”这里涉及语言功能(speech funcit一n)障碍口述和书写是言语的表达过程它是非常复杂的言语功能的脑解剖基础是大脑皮层的言语区及其联结的纤维该部位一旦发生病变言语功能即发生各种形式的障碍于是才会出现这个病理性的造句:“湖中的男孩烧炒星光”

  好些年这个句子经常萦回在我脑际作为一种反面教材它是促使我走向“语言哲学”(phil一s叩hyngua)研究道路的动机之一我迷恋上了“语言哲学”只是晚了二三十年这是我生平一大遗憾

  不要以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会造出上述病理性的句子不!远不是这样我一再说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的界线往往是模糊的恰如天才和疯子之间的界线并不总是泾渭分明能够说得一清二楚水落石出的这就是我一再说到的“边缘地带”于是我引出下面的小节

  二c朦胧诗的精神错乱

  1987年我买了一本《朦胧诗精选》(华中师大出版社)

  目的是奇文共欣赏把它作为反面教材作为精神病患者的“语词新作”的生动例子尽管38位作者绝大多数是健全的正常人个别人还是很有才华的有些诗作也写得很有意境但其中不少篇的确是属于疯子的“语词新作”他们本人并沒有病只是想故弄玄虚比如:

  彗星

  回來或永远走开

  别这样站在门口

  如同一尊石像

  用并不期待回答的目光

  谈论我们之间的一切

  其实难以想象的

  并不是黑暗而是早晨

  灯光将怎样延续下去

  或许有彗星出现

  拖曳着废墟中的瓦砾

  和失败者的名字

  让它们闪光c燃烧c化为灰烬

  回來我们重建家园

  或永远走开像彗星那样

  灿烂而冷若冰霜

  摈弃黑暗又沉溺于黑暗中

  穿过连接两个夜晚的白色走廊

  在回声四起的山谷里

  你独自歌唱

  我拜读过至少不下8遍连同这一次总共是9遍!

  我始终沒有读懂可我读李白c王维c杜甫c歌德c海涅的诗只一两遍就懂了并在心中引起深深而持久的共鸣

  《彗星》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至于那么深奥c丰富吗?

  我看是故弄玄虚c皇帝新装

  也许作者会说:“这是我冥思苦想出來的!”

  但我赞同古人的标准:“诗不要苦思苦思则丧于天真”

  让我们从精神病患者的言语功能障碍或“语词新作”角度再看一首:

  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我用一把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这首诗曾刊登在《文汇月刊》1981年第6期26年过去了今天我还记得当时我读它的情景我不懂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也许只有他本人心里清楚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它充其量只是作者潜意识层或瞬间感受的表达但不能在读者的心灵中产生共振(把它发表在《文汇月刊》上就是为了获得这共振)无法唤醒读者内心深处沉睡的东西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