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回
史令仪揉着自己的右肋骨,贾代善见状,连忙伸手又按又捏,最后干脆变成了挠痒痒
史令仪忍不住喷笑出声,还微蜷着身子求饶道:“已经不疼啦。”
眼见媳妇露了笑脸,贾代善才道:“都怨我,疏于管教。”
这话说的,连儿女都没顾得上,哪里还管得到庶出弟弟们呢。他们也正是觉得没沾着大哥的光,不才跳出来吵闹折腾的吗?
再说娘家规矩那么严,妾也不是想做就能当得上的,史令仪心如明镜:她那小叔子纯属是想着哭闹的孩子有糖吃,就算这事儿不成也得恶心你们一回。
在贾代善看来,这个庶出弟弟已与泼皮流氓无异,不让他如愿便要搅得全家都陪着他没脸吗?再不给他个教训,谁知道他下一个要攀咬谁?
哄好媳妇,他就要召来庶弟好好说道说道了。
正好,史令仪也趁机说了刚才弟妹的想法,贾代善听得直点头,“他家里有个明白人就好。”
史令仪又道:“恕我直白些,二弟当真攀得上忠顺王府这个门路吗?”
她又仔细回忆了一番,因为实在隔了太久,丈夫的两个庶弟的家事又不怎么紧要,印象已然十分模糊:只记得这两家的孩子婚事上似乎都挺寻常没有让人意外的地方。
前世的自己,如今正缠绵病榻,无心旁顾呢。
丈夫贾代善也在假期结束后便回了边疆大营,所以这些“糟心事儿”他们夫妇都就没插上手,只在事后听了几耳朵风言风语罢了。
贾代善思量片刻,忽然笑道:“正好借机让言官参我一本。”说完,他吩咐外面候着的小厮去宁府把大哥请来,自己也返回外书房,跟贾代化商量对策去了。
史令仪也忙打发陪房回娘家送个消息,免得这乱七八糟的流言先传到娘家人耳朵里,不知道始末的情形下再连自己也埋怨上——亲哥哥史骞自然不会如何,主要是怕嫂子王彦多心。
却说保龄侯府里,史骞下了衙回到家,听到妻子的转述,顿时哭笑不得。
史令仪的嫂子王彦也笑道:“小姑估计也正头疼着呢。”
王彦出身书香门第,她家跟金陵王家没有一点关系。
她能嫁给保龄侯的嫡长子,自然知书达理,又气度不凡。加上史家家风清正,她与丈夫感情甚笃,婚后又连育三子,公婆也颇为慈爱,没道理不大度不宽容。
比较起来,先有婆婆刁难,后又因丈夫庶弟而受拖累的小姑她这个做嫂子的也情愿多体谅她一二。
史骞点了点头,又道:“妹夫刚来信说,请我给外甥们挑个好先生。”
既然妹夫特地托付,总不能再弄个秀才虚应故事。史骞对贾赦印象很是一般,倒是颇为看好妹妹的次子贾政,这个孩子并非才思敏捷之辈,却是胜在认真刻苦。
天下多少人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脚踏实地之人往往有个不错的前程。
王彦却在琢磨:京城居大不易,春闱不第的举子多在京城择一人家坐馆,三年后也方便再考。她便开口建议道:“这就要入冬了,明年便是大比之年,不如等殿试张榜之后再给外甥们仔细挑选先生?”
现在匆忙间就算找到合意的人选,万一人家第二年中第做官去了,还不得再换个老师?
夫妻俩想到一块儿去了,史骞便写了封回信向妹夫妹妹说明他们的打算,反正这段时日妹夫都得处置他的庶弟,闲暇时光估计也不少,不如让他们夫妻父子多相处一段吧。
与此同时,荣国府外书房里,也有对儿堂兄弟正说着话。
本来贾代善派了亲信去二弟三弟家里拿人,却只见着了帮着传了几回流言的三弟,而他那二弟据说在外面宴请“贵人”吃酒。
二弟他嫡母,荣府老太太死了才刚满一年!
贾代化看堂弟神色不对,压下心里的幸灾乐祸,开口劝道:“这回不必担心起复了。”因为不孝而挨参,族里再不庇护,今后也没有起复的机会了。
贾代善虽然恼火,却也还沉得住气。
不一会儿,他那懦弱没主意的庶出三弟也进了书房,看着面无表情的大堂兄贾代化,还有眼光冷峻的嫡兄贾代善,心头猛跳,膝盖一软,就把他所知道的全都吐了个干净。
忠顺王府当然没有从荣府庶子家里纳个良妾的意思,但贾代善的二弟与王府中人有些往来倒也是真事儿。
贾代善这个庶弟心比天高,总觉得当年老公爷贾源就很是偏心,这么多年过来,嫡兄贾代善不仅不照顾弟弟们的前程,反而有打压之意。他便赌了口气,立志也要做出番事业来。
这些话,庶出的兄弟俩在分家后,相聚之时可没少说。
贾代善听了,不置可否,只是追问三弟:二弟在何时何处认得那王府里的人
他三弟还没说出个所以然,就有心腹小厮上来禀告:忠顺王府来人送了封信来。
这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贾代善当下撕开信封,展开信笺一瞧不由眉头微皱;再把信递到大堂兄手里,贾代化脸色也不那么自然了:原来这信上说,京城某酒楼某包厢,请二位将军见识下自家兄弟的口才和胆识。
这也没什么可说的,就算是鸿门宴贾代化和贾代善他们兄弟俩也得走上一遭。
约定的酒楼离宁荣二府相隔不远,骑马一刻钟的功夫也就到了。
兄弟俩刚迈进大门,满脸堆笑的掌柜显是早有准备,直接迎了上来,客套几句便把他俩请进了楼上雅间——隔壁就坐着贾代善的二弟和他宴请的那位王府幕僚,也就是刚才给贾代化和贾代善兄弟送信的那位仁兄。
这酒楼的雅间设计得颇为“巧妙”,兄弟俩随意地坐在椅子上,隔壁的声响却清晰入耳:二弟的嗓音已然有些含糊,在语无伦次地抱怨了自己饱受嫡兄欺凌,嫡兄的岳父身为尚书令也从不肯照应他一二之后,又表起忠心道:实在是忍无可忍才转投王爷,愿为王爷效犬马之劳,若有机会,更能取嫡兄而代之
贾代化听到这里,心中不由讥讽道:真是好志向!
贾代善面色依旧平静,心中无喜无悲,只是有些感慨:这个弟弟算是完了。
二弟,你可知道宁国公与荣国公如何与忠顺王结怨的?
忠顺王堪称能征善战,在练兵上更是颇有心得,只是此人有个很要命的毛病:又独又贪,不仅仅是自己贪功,还爱把其他人的功劳硬抢过来,算到自己的下属头上。
此举在当年便惹了众怒。
宁国公贾演与荣国公贾源兄弟跟忠顺王带兵一起攻占北疆之时,为诸将记功时就起了龃龉。
大家拼着性命,不辞辛劳,跟着太祖爷征战四方,图个什么?不就是立了功劳好封妻荫子,甚至能裂土封疆吗?
抢人功劳和断人前程又有何差别?
怎么你忠顺王属下的将领就能虚记斩首数目,骗取功劳,我们这边的兄弟就只能谦让c退后呢?
一群丘八浑起来那是无理都能搅上三分,更别说这边压根就是理直气壮。
宁荣二位国公论功劳和名声都胜过忠顺王,只是这位王爷占了自己姓氏的便宜,才得以封王。两方互不相让,若非当时监军林侯爷极力斡旋,劝阻住了双方,不然非得弄出场内讧来。
此事毫无意外地闹到了太祖爷的案头。皇帝嘛,总有疑心病,比起从一开始就跟着自己打江山的贾家兄弟,他更要防备那个弟弟忠顺王。
所以结果也是忠顺王被训斥和降职;贾家兄弟也递了请罪的折子,但却没有受到什么实质的惩罚。
当然,也正是因为贾家两位老公爷一直都肯为部下出头,手下众将才忠诚又齐心,贾家也才能拥有今时今日的威望。
所以贾代化三个嫡出女儿,前两个都嫁给了当年老公爷袍泽之中最出挑的孙辈,剩下的这一个大约也要步两个姐姐的后尘。
之后平定四方的大小战事乃至到了朝堂之上,宁荣两位国公和忠顺王府也依旧“不合”,且越发明朗,当然这也是太祖爷乐于见到的:随着自己打天下的将领们若是亲如一家,他这个皇帝晚上可就睡不着觉了。
如今,两位老公爷都已故去,龙椅上坐着的圣上也变成了太祖爷的嫡长子,宁荣两府与忠顺王府虽然不像当年那般针锋相对,但私下里还不是水火不容?
自己的二弟居然就这么异想天开,打算投奔忠顺王府而且他不仅天真,还这么能舍得下脸面
贾代善忽然莫名生出了些钦佩之心,又沉默着反复思量了会儿:若是雷霆手段对付他,显得自己这个兄长不悌;想要“温柔”一点,让他自毁前程呢,就得看着他再上蹿下跳一段日子——简直就是癞蛤蟆爬脚面,虽然恶心人,却没什么了不得的危害。
可是忍字心头一把刀啊
却说,酒楼的掌柜躲在足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密室,墙上有个小窟窿,可以看清贾代化和贾代善兄弟的神情;还配有铜制的喇叭,更听得清他们的谈话。
这兄弟俩早就知道到此难免被人打脸。只是耳光响亮,这两人依旧泰然自若,就算这掌柜出身忠顺王府也不得不承认,雅间里逗着“荣府二老爷”吐露心事的幕僚确有先见之明。
指望那“二老爷”给贾代化和贾代善兄弟难堪这掌柜正这般琢磨着,余光扫到隔壁雅间的动静不由精神一震。
原来贾代善一脚踹开仅有薄薄墙皮相隔的雅间大门,一把拎起二弟的领子就往外拖
贾代化笑眯眯地冲王府幕僚点了点头,又一拱手,“有劳了。”言毕,也追着堂弟快步下楼而去。
贾代化和贾代善兄弟都是上过战场,弓马娴熟,又亲手杀过人的铁血汉子,尤其是贾代善刚刚三十出头,扛着个文弱又喝得有些糊涂的弟弟并不艰难。
到了酒楼的前院,贾代善把弟弟往地上一扔,从亲兵手里夺过马鞭便是一顿狠抽,弟弟吃痛蜷身抱头,迭声求饶。
贾代善犹不解气,还抬脚踹了几下,贾代化觉得时候差不多,才上前猛地从后抱住堂弟,又使了眼色,他的长随们才一起扑过来抢下贾代善手中马鞭。
这一通闹剧,酒楼中的宾客还真没有几人错过。
当晚,忠顺王府中世子明明眉目如画,举手投足之间偏就带着股挥之不去的戾气。
身前幕僚娓娓道来,世子垂眸,悠悠掀开盖碗,轻吹口气,清茶荡起层层涟漪,他吃了一口,才漫不经心吩咐幕僚道:“不愿意回大营,咱们就成全他。不想再当上将军,咱们接着成全他。”
毕竟尊卑长幼都明摆着,责打孝期饮酒的弟弟,没什么不对,但是当众责打就值得斟酌一下了。贾代善本就打算给言官们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够参他一本也就行了。
只是因军功起家的贾家始终与御史和言官们毫无往来,如果他想暗示某位御史参自己一本恐怕又得烦劳岳父或者大舅哥。
吩咐亲兵们把瘫软的庶弟送回家,贾代善和堂兄贾代化并辔而行,骑马回府。
正好左右都是心腹,贾代化便道:“估计明天朝上就见分晓了。”
贾代善也道:“忠顺王府看中北疆上将军之位许久了。”顿了顿,声音极轻,“能试试圣上的心意也好。”
贾代化会意,亦感慨道:“想两不得罪,太难了。”
话说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打天下靠武将,但治天下却要靠文臣。
像四王八公他们这些勋贵之家的子孙,如果只想着躺在祖上的功劳上吃老本混日子稍不小心恐怕就是倾家灭族之祸。
原因很简单,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皇帝自然会向以前那些曾经站错了队,或者于国无益的老朽家族动刀,在除掉这些家族后,得来的财富和地盘便可以用来充盈国库,以及封赏助他登基的那些新一代功臣们。
当然,人家也不会毫不反抗地任你杀砍杀,即使是面对皇帝之时。几个站错队的家族拼死一搏,就让安宁了数年的北疆再不太平
圣上立即停下了屠刀,于是这些年除了派兵守卫北方之外,也尝试着用兵不血刃的法子收拢一些家族和势力。
却说,忠顺王府的政治投机大获成功;而贾家始终做到了不偏不倚,作为手掌兵权的人家行中庸之道的确最为明智。
只是如今皇帝是否能理解并体谅当年贾家的那份中庸就有些难说了。不过目前来看,圣上对贾家依旧重用,但自家转变念头和家风也势在必行了。
这也是为何贾代善亲见长子贾赦后,被妻子史令仪一劝,就马上答应想办法不回边疆大营,转而留在京里一段时间,好好教养一下长子的原因——俗话说三岁看老,贾赦如今都快十二,转眼就到了该给他准备婚事的年纪,还这么一副浑浑噩噩不知世事的模样,居然还让几个下人几句话就拿捏住了贾代善看在眼里c听在耳里c更是愁在心里。
如果长子继续保持,那么贾代善敢打包票,只要赦儿这一代,就能把荣府几十年的基业败个精光。
干脆利落地处置了“胡说八道”的庶弟,回到府中的贾代善还在为儿子和自家未来担忧,自然不见轻松之意。
他抱着女儿心不在焉,自然让擅长察言观色的贾敏一语道破,“爹有心事。”
“爹爹就是有点累,”贾代善不知为何,就是不愿意欺骗他的心尖儿,“心累。”
贾敏连忙挥着小手,按在她爹的左边胸口上,“给爹揉揉。”又歪着脑袋一字一顿,似是在边想边说一般,“车到山前必有路。”
贾代善讶然,“谁教你的?”
贾敏回过头看向微笑的亲娘,“娘教的呀。”
史令仪连忙摆手,“撇清”责任,“这话是我教的,但怎么用可是咱们敏儿自己琢磨的。”
贾代善闻言,托着女儿轻轻颠了颠,跟妻子爆出了同样的感慨,“你这聪慧劲儿,给你两个哥哥匀匀有多好啊。”
这句话害得小丫头面露茫然之色,其实她真的听不懂:聪慧怎么分给哥哥呀
时值深秋,日落后已经挺冷,一家三口便干脆地挤在一处,又亲厚又暖和。
贾代善搂着女儿,听着史令仪说起大舅哥史骞传来的口信:明年春闱后再给外甥们另择良师。
反正也不差这几个月,正好趁此机会找来武师~操~练一阵儿子也是正经。
第二天,贾代善在外书房静等下朝的贾代化归来,而武师——也就是贾代善最为倚重的一个亲兵走马上任,教导两位少爷的骑射和一些基础的武艺。
拜师时,两位少爷表现得中规中矩。
之后,后身已经好了大半的贾赦就再次彻底陷入了水深火热。
贾代善的意思已经分外明白:既然脑子不大好使,那身子骨好歹也要强健一些逃命时总还用得上。
至于次子贾政,只要告诉他: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你都给我好好学全了,他就会老老实实地听话,勤勤恳恳地学习。这个儿子虽然不会带来什么惊喜,但无疑是个非常让人放心的孩子。
如今的贾赦还不是上一世那个“吃嘛嘛不够,干啥啥不行”的昏聩又废物的老男人。他心里也憋了口气,要向爹娘显示一下自己的才能,以及悔过之心,于是还真的咬牙强忍了一整天。
所以说,拧脾气也不见得一无是处。实际上,他当天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
倒是七岁的贾政累得直喘,他的小身板儿也的确不那么康健,险些半截儿就不得不打退堂鼓——好在武师经验丰富,给他们布置的功课不仅有的放矢,还会适时增减。
这两个孩子都不知道,他们的父亲就在校场外默默地看了他们半个下午。
傍晚,沐浴更衣过后,两个儿子到荣禧堂向母亲请安,并准备一起吃饭。
贾敏仔细端详了两个哥哥,才小声问道:“累得都不想说话吗?”
贾政经常照顾妹妹,听她询问,也耐心回答道:“嗯。用过饭二哥再教你认字好不好?”
贾敏却摇头认真道:“二哥歇着去。”
连三岁多的妹妹都知道哄人疼人,贾赦也颇感无奈,余光发现母亲正眼神柔和地看着弟弟与妹妹说话,他也犹豫了一下,上前捏着妹妹的小手,迎着她的目光问道:“大哥也教你认字吧。”
贾敏与大哥贾赦见面和相处的时间比她爹都短——贾代善可是一年中足有半年都守在北面边关。
不过万幸,贾敏对大哥只是陌生,并不排斥,“大哥也累,歇着去。”
贾赦想了想,猛地抱起妹妹,想要往上抛起,却忘了他练习了半天的弓射胳膊已经酸得用不上什么劲儿,结果妹妹离了手,不仅没能及时接住她,反而让她坐了个结实——好在身下就是罗汉床,只要没窝着腿脚肯定没什么大事儿。
贾敏就这么被亲哥哥坑了一下,虽然他真不是故意的。
小丫头不哭也不闹,在母亲过来查看她的小腰小屁股和短短的双腿时,却撅着小嘴,对满脸通红的大哥道:“大哥坏。”
贾政也跟着抿了抿嘴,他不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和稀泥。最后也只是拉住大哥贾赦的手,小声替他辩解道:“大哥今天累极了,绝对不是有意的。”
贾赦看了眼弟弟,再看看一言未发的母亲,他顿感失落,自责之余心底同时还涌起股隐隐约约地嫉恨。可他这些纷杂的念头和情绪都还没来得及成形,就被母亲一下揪住了耳朵——一点儿不疼,可这种感觉还真是新鲜
史令仪捏了长子的耳朵还不解气,又掐住了儿子的鼻尖,“叫你逞能。”心中却想,如果她还是像前世那般高高在上,只想着一切顺其自然,这一回母子恐怕依旧不会亲近和睦。
娘亲明明在责罚自己,贾赦却觉得有点开心,他嗫嚅道:“哎儿子知道错了娘”
这个长子一直以来都是称呼他们夫妇为“父亲母亲”,与此同时贾政和贾敏都是叫着更为亲昵的“爹娘”,这是他头回主动改口吗?
上一世他改过口吗?
史令仪左思右想竟还是记不起来,旋即有些内疚:前世终归是太疏于关心他了。思及此处,她不由动容,“认错了就算完了?”
贾赦闻言一愣,史令仪搂着有点委屈的儿女,吩咐长子道:“先把你妹妹哄高兴再说,以后你跟你弟弟两个,轮流教你妹妹认字,直到咱家请来新先生坐馆。”
贾赦的袖子此时都被弟弟贾政扯出了褶子,他却带着几分愉悦道:“儿子知道了。”
此时,贾敏也在娘亲的怀里,偷偷向两个哥哥做了个鬼脸,然后就扭过头不再搭理他俩。
贾政小声提醒道:“妹妹脾气大。”
贾赦点了点头,“看得出来。”
就在鸳鸯过来禀报,饭菜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摆饭的时候,贾代善也准时归来。
当着孩子们,史令仪也不好细问,只含糊道:“参了?”
贾代善点头道:“参了。”
如果丈夫真能在家,和家人一起过个冬天无疑是件求之不得的乐事。但是离开边关大营,总有让人趁虚而入的担忧
饭后孩子们告退,房里只剩一家三口的时候,贾代善让女儿摆了个舒坦的姿势坐在自己腿上,抓着软布缝制的七巧图自己玩耍,他还特地腾出只胳膊搂着妻子,轻声道,“一个冬天也不会出什么事。”
史令仪应道:“可不是。”
贾代善又道:“总守在边关又何尝是正经出路?”
史令仪一怔,她还是头回听丈夫亲口解说家族将来的规划——他这是更信任自己了?还是更爱重自己了?甭管哪个也都挺不错的。
贾代善继续道:“咱们将来也要以诗书传家才好。”
以史令仪在地府办差多年的见识,十分认同:这才是正道。下任圣上可不就是重文轻武。
贾代善却眉头轻蹙,“不过大哥和我想得并不一样。他想着抓紧~兵~权才足以自保啊”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史令仪忍不住喷笑出声,还微蜷着身子求饶道:“已经不疼啦。”
眼见媳妇露了笑脸,贾代善才道:“都怨我,疏于管教。”
这话说的,连儿女都没顾得上,哪里还管得到庶出弟弟们呢。他们也正是觉得没沾着大哥的光,不才跳出来吵闹折腾的吗?
再说娘家规矩那么严,妾也不是想做就能当得上的,史令仪心如明镜:她那小叔子纯属是想着哭闹的孩子有糖吃,就算这事儿不成也得恶心你们一回。
在贾代善看来,这个庶出弟弟已与泼皮流氓无异,不让他如愿便要搅得全家都陪着他没脸吗?再不给他个教训,谁知道他下一个要攀咬谁?
哄好媳妇,他就要召来庶弟好好说道说道了。
正好,史令仪也趁机说了刚才弟妹的想法,贾代善听得直点头,“他家里有个明白人就好。”
史令仪又道:“恕我直白些,二弟当真攀得上忠顺王府这个门路吗?”
她又仔细回忆了一番,因为实在隔了太久,丈夫的两个庶弟的家事又不怎么紧要,印象已然十分模糊:只记得这两家的孩子婚事上似乎都挺寻常没有让人意外的地方。
前世的自己,如今正缠绵病榻,无心旁顾呢。
丈夫贾代善也在假期结束后便回了边疆大营,所以这些“糟心事儿”他们夫妇都就没插上手,只在事后听了几耳朵风言风语罢了。
贾代善思量片刻,忽然笑道:“正好借机让言官参我一本。”说完,他吩咐外面候着的小厮去宁府把大哥请来,自己也返回外书房,跟贾代化商量对策去了。
史令仪也忙打发陪房回娘家送个消息,免得这乱七八糟的流言先传到娘家人耳朵里,不知道始末的情形下再连自己也埋怨上——亲哥哥史骞自然不会如何,主要是怕嫂子王彦多心。
却说保龄侯府里,史骞下了衙回到家,听到妻子的转述,顿时哭笑不得。
史令仪的嫂子王彦也笑道:“小姑估计也正头疼着呢。”
王彦出身书香门第,她家跟金陵王家没有一点关系。
她能嫁给保龄侯的嫡长子,自然知书达理,又气度不凡。加上史家家风清正,她与丈夫感情甚笃,婚后又连育三子,公婆也颇为慈爱,没道理不大度不宽容。
比较起来,先有婆婆刁难,后又因丈夫庶弟而受拖累的小姑她这个做嫂子的也情愿多体谅她一二。
史骞点了点头,又道:“妹夫刚来信说,请我给外甥们挑个好先生。”
既然妹夫特地托付,总不能再弄个秀才虚应故事。史骞对贾赦印象很是一般,倒是颇为看好妹妹的次子贾政,这个孩子并非才思敏捷之辈,却是胜在认真刻苦。
天下多少人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脚踏实地之人往往有个不错的前程。
王彦却在琢磨:京城居大不易,春闱不第的举子多在京城择一人家坐馆,三年后也方便再考。她便开口建议道:“这就要入冬了,明年便是大比之年,不如等殿试张榜之后再给外甥们仔细挑选先生?”
现在匆忙间就算找到合意的人选,万一人家第二年中第做官去了,还不得再换个老师?
夫妻俩想到一块儿去了,史骞便写了封回信向妹夫妹妹说明他们的打算,反正这段时日妹夫都得处置他的庶弟,闲暇时光估计也不少,不如让他们夫妻父子多相处一段吧。
与此同时,荣国府外书房里,也有对儿堂兄弟正说着话。
本来贾代善派了亲信去二弟三弟家里拿人,却只见着了帮着传了几回流言的三弟,而他那二弟据说在外面宴请“贵人”吃酒。
二弟他嫡母,荣府老太太死了才刚满一年!
贾代化看堂弟神色不对,压下心里的幸灾乐祸,开口劝道:“这回不必担心起复了。”因为不孝而挨参,族里再不庇护,今后也没有起复的机会了。
贾代善虽然恼火,却也还沉得住气。
不一会儿,他那懦弱没主意的庶出三弟也进了书房,看着面无表情的大堂兄贾代化,还有眼光冷峻的嫡兄贾代善,心头猛跳,膝盖一软,就把他所知道的全都吐了个干净。
忠顺王府当然没有从荣府庶子家里纳个良妾的意思,但贾代善的二弟与王府中人有些往来倒也是真事儿。
贾代善这个庶弟心比天高,总觉得当年老公爷贾源就很是偏心,这么多年过来,嫡兄贾代善不仅不照顾弟弟们的前程,反而有打压之意。他便赌了口气,立志也要做出番事业来。
这些话,庶出的兄弟俩在分家后,相聚之时可没少说。
贾代善听了,不置可否,只是追问三弟:二弟在何时何处认得那王府里的人
他三弟还没说出个所以然,就有心腹小厮上来禀告:忠顺王府来人送了封信来。
这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贾代善当下撕开信封,展开信笺一瞧不由眉头微皱;再把信递到大堂兄手里,贾代化脸色也不那么自然了:原来这信上说,京城某酒楼某包厢,请二位将军见识下自家兄弟的口才和胆识。
这也没什么可说的,就算是鸿门宴贾代化和贾代善他们兄弟俩也得走上一遭。
约定的酒楼离宁荣二府相隔不远,骑马一刻钟的功夫也就到了。
兄弟俩刚迈进大门,满脸堆笑的掌柜显是早有准备,直接迎了上来,客套几句便把他俩请进了楼上雅间——隔壁就坐着贾代善的二弟和他宴请的那位王府幕僚,也就是刚才给贾代化和贾代善兄弟送信的那位仁兄。
这酒楼的雅间设计得颇为“巧妙”,兄弟俩随意地坐在椅子上,隔壁的声响却清晰入耳:二弟的嗓音已然有些含糊,在语无伦次地抱怨了自己饱受嫡兄欺凌,嫡兄的岳父身为尚书令也从不肯照应他一二之后,又表起忠心道:实在是忍无可忍才转投王爷,愿为王爷效犬马之劳,若有机会,更能取嫡兄而代之
贾代化听到这里,心中不由讥讽道:真是好志向!
贾代善面色依旧平静,心中无喜无悲,只是有些感慨:这个弟弟算是完了。
二弟,你可知道宁国公与荣国公如何与忠顺王结怨的?
忠顺王堪称能征善战,在练兵上更是颇有心得,只是此人有个很要命的毛病:又独又贪,不仅仅是自己贪功,还爱把其他人的功劳硬抢过来,算到自己的下属头上。
此举在当年便惹了众怒。
宁国公贾演与荣国公贾源兄弟跟忠顺王带兵一起攻占北疆之时,为诸将记功时就起了龃龉。
大家拼着性命,不辞辛劳,跟着太祖爷征战四方,图个什么?不就是立了功劳好封妻荫子,甚至能裂土封疆吗?
抢人功劳和断人前程又有何差别?
怎么你忠顺王属下的将领就能虚记斩首数目,骗取功劳,我们这边的兄弟就只能谦让c退后呢?
一群丘八浑起来那是无理都能搅上三分,更别说这边压根就是理直气壮。
宁荣二位国公论功劳和名声都胜过忠顺王,只是这位王爷占了自己姓氏的便宜,才得以封王。两方互不相让,若非当时监军林侯爷极力斡旋,劝阻住了双方,不然非得弄出场内讧来。
此事毫无意外地闹到了太祖爷的案头。皇帝嘛,总有疑心病,比起从一开始就跟着自己打江山的贾家兄弟,他更要防备那个弟弟忠顺王。
所以结果也是忠顺王被训斥和降职;贾家兄弟也递了请罪的折子,但却没有受到什么实质的惩罚。
当然,也正是因为贾家两位老公爷一直都肯为部下出头,手下众将才忠诚又齐心,贾家也才能拥有今时今日的威望。
所以贾代化三个嫡出女儿,前两个都嫁给了当年老公爷袍泽之中最出挑的孙辈,剩下的这一个大约也要步两个姐姐的后尘。
之后平定四方的大小战事乃至到了朝堂之上,宁荣两位国公和忠顺王府也依旧“不合”,且越发明朗,当然这也是太祖爷乐于见到的:随着自己打天下的将领们若是亲如一家,他这个皇帝晚上可就睡不着觉了。
如今,两位老公爷都已故去,龙椅上坐着的圣上也变成了太祖爷的嫡长子,宁荣两府与忠顺王府虽然不像当年那般针锋相对,但私下里还不是水火不容?
自己的二弟居然就这么异想天开,打算投奔忠顺王府而且他不仅天真,还这么能舍得下脸面
贾代善忽然莫名生出了些钦佩之心,又沉默着反复思量了会儿:若是雷霆手段对付他,显得自己这个兄长不悌;想要“温柔”一点,让他自毁前程呢,就得看着他再上蹿下跳一段日子——简直就是癞蛤蟆爬脚面,虽然恶心人,却没什么了不得的危害。
可是忍字心头一把刀啊
却说,酒楼的掌柜躲在足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密室,墙上有个小窟窿,可以看清贾代化和贾代善兄弟的神情;还配有铜制的喇叭,更听得清他们的谈话。
这兄弟俩早就知道到此难免被人打脸。只是耳光响亮,这两人依旧泰然自若,就算这掌柜出身忠顺王府也不得不承认,雅间里逗着“荣府二老爷”吐露心事的幕僚确有先见之明。
指望那“二老爷”给贾代化和贾代善兄弟难堪这掌柜正这般琢磨着,余光扫到隔壁雅间的动静不由精神一震。
原来贾代善一脚踹开仅有薄薄墙皮相隔的雅间大门,一把拎起二弟的领子就往外拖
贾代化笑眯眯地冲王府幕僚点了点头,又一拱手,“有劳了。”言毕,也追着堂弟快步下楼而去。
贾代化和贾代善兄弟都是上过战场,弓马娴熟,又亲手杀过人的铁血汉子,尤其是贾代善刚刚三十出头,扛着个文弱又喝得有些糊涂的弟弟并不艰难。
到了酒楼的前院,贾代善把弟弟往地上一扔,从亲兵手里夺过马鞭便是一顿狠抽,弟弟吃痛蜷身抱头,迭声求饶。
贾代善犹不解气,还抬脚踹了几下,贾代化觉得时候差不多,才上前猛地从后抱住堂弟,又使了眼色,他的长随们才一起扑过来抢下贾代善手中马鞭。
这一通闹剧,酒楼中的宾客还真没有几人错过。
当晚,忠顺王府中世子明明眉目如画,举手投足之间偏就带着股挥之不去的戾气。
身前幕僚娓娓道来,世子垂眸,悠悠掀开盖碗,轻吹口气,清茶荡起层层涟漪,他吃了一口,才漫不经心吩咐幕僚道:“不愿意回大营,咱们就成全他。不想再当上将军,咱们接着成全他。”
毕竟尊卑长幼都明摆着,责打孝期饮酒的弟弟,没什么不对,但是当众责打就值得斟酌一下了。贾代善本就打算给言官们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够参他一本也就行了。
只是因军功起家的贾家始终与御史和言官们毫无往来,如果他想暗示某位御史参自己一本恐怕又得烦劳岳父或者大舅哥。
吩咐亲兵们把瘫软的庶弟送回家,贾代善和堂兄贾代化并辔而行,骑马回府。
正好左右都是心腹,贾代化便道:“估计明天朝上就见分晓了。”
贾代善也道:“忠顺王府看中北疆上将军之位许久了。”顿了顿,声音极轻,“能试试圣上的心意也好。”
贾代化会意,亦感慨道:“想两不得罪,太难了。”
话说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打天下靠武将,但治天下却要靠文臣。
像四王八公他们这些勋贵之家的子孙,如果只想着躺在祖上的功劳上吃老本混日子稍不小心恐怕就是倾家灭族之祸。
原因很简单,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皇帝自然会向以前那些曾经站错了队,或者于国无益的老朽家族动刀,在除掉这些家族后,得来的财富和地盘便可以用来充盈国库,以及封赏助他登基的那些新一代功臣们。
当然,人家也不会毫不反抗地任你杀砍杀,即使是面对皇帝之时。几个站错队的家族拼死一搏,就让安宁了数年的北疆再不太平
圣上立即停下了屠刀,于是这些年除了派兵守卫北方之外,也尝试着用兵不血刃的法子收拢一些家族和势力。
却说,忠顺王府的政治投机大获成功;而贾家始终做到了不偏不倚,作为手掌兵权的人家行中庸之道的确最为明智。
只是如今皇帝是否能理解并体谅当年贾家的那份中庸就有些难说了。不过目前来看,圣上对贾家依旧重用,但自家转变念头和家风也势在必行了。
这也是为何贾代善亲见长子贾赦后,被妻子史令仪一劝,就马上答应想办法不回边疆大营,转而留在京里一段时间,好好教养一下长子的原因——俗话说三岁看老,贾赦如今都快十二,转眼就到了该给他准备婚事的年纪,还这么一副浑浑噩噩不知世事的模样,居然还让几个下人几句话就拿捏住了贾代善看在眼里c听在耳里c更是愁在心里。
如果长子继续保持,那么贾代善敢打包票,只要赦儿这一代,就能把荣府几十年的基业败个精光。
干脆利落地处置了“胡说八道”的庶弟,回到府中的贾代善还在为儿子和自家未来担忧,自然不见轻松之意。
他抱着女儿心不在焉,自然让擅长察言观色的贾敏一语道破,“爹有心事。”
“爹爹就是有点累,”贾代善不知为何,就是不愿意欺骗他的心尖儿,“心累。”
贾敏连忙挥着小手,按在她爹的左边胸口上,“给爹揉揉。”又歪着脑袋一字一顿,似是在边想边说一般,“车到山前必有路。”
贾代善讶然,“谁教你的?”
贾敏回过头看向微笑的亲娘,“娘教的呀。”
史令仪连忙摆手,“撇清”责任,“这话是我教的,但怎么用可是咱们敏儿自己琢磨的。”
贾代善闻言,托着女儿轻轻颠了颠,跟妻子爆出了同样的感慨,“你这聪慧劲儿,给你两个哥哥匀匀有多好啊。”
这句话害得小丫头面露茫然之色,其实她真的听不懂:聪慧怎么分给哥哥呀
时值深秋,日落后已经挺冷,一家三口便干脆地挤在一处,又亲厚又暖和。
贾代善搂着女儿,听着史令仪说起大舅哥史骞传来的口信:明年春闱后再给外甥们另择良师。
反正也不差这几个月,正好趁此机会找来武师~操~练一阵儿子也是正经。
第二天,贾代善在外书房静等下朝的贾代化归来,而武师——也就是贾代善最为倚重的一个亲兵走马上任,教导两位少爷的骑射和一些基础的武艺。
拜师时,两位少爷表现得中规中矩。
之后,后身已经好了大半的贾赦就再次彻底陷入了水深火热。
贾代善的意思已经分外明白:既然脑子不大好使,那身子骨好歹也要强健一些逃命时总还用得上。
至于次子贾政,只要告诉他: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你都给我好好学全了,他就会老老实实地听话,勤勤恳恳地学习。这个儿子虽然不会带来什么惊喜,但无疑是个非常让人放心的孩子。
如今的贾赦还不是上一世那个“吃嘛嘛不够,干啥啥不行”的昏聩又废物的老男人。他心里也憋了口气,要向爹娘显示一下自己的才能,以及悔过之心,于是还真的咬牙强忍了一整天。
所以说,拧脾气也不见得一无是处。实际上,他当天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
倒是七岁的贾政累得直喘,他的小身板儿也的确不那么康健,险些半截儿就不得不打退堂鼓——好在武师经验丰富,给他们布置的功课不仅有的放矢,还会适时增减。
这两个孩子都不知道,他们的父亲就在校场外默默地看了他们半个下午。
傍晚,沐浴更衣过后,两个儿子到荣禧堂向母亲请安,并准备一起吃饭。
贾敏仔细端详了两个哥哥,才小声问道:“累得都不想说话吗?”
贾政经常照顾妹妹,听她询问,也耐心回答道:“嗯。用过饭二哥再教你认字好不好?”
贾敏却摇头认真道:“二哥歇着去。”
连三岁多的妹妹都知道哄人疼人,贾赦也颇感无奈,余光发现母亲正眼神柔和地看着弟弟与妹妹说话,他也犹豫了一下,上前捏着妹妹的小手,迎着她的目光问道:“大哥也教你认字吧。”
贾敏与大哥贾赦见面和相处的时间比她爹都短——贾代善可是一年中足有半年都守在北面边关。
不过万幸,贾敏对大哥只是陌生,并不排斥,“大哥也累,歇着去。”
贾赦想了想,猛地抱起妹妹,想要往上抛起,却忘了他练习了半天的弓射胳膊已经酸得用不上什么劲儿,结果妹妹离了手,不仅没能及时接住她,反而让她坐了个结实——好在身下就是罗汉床,只要没窝着腿脚肯定没什么大事儿。
贾敏就这么被亲哥哥坑了一下,虽然他真不是故意的。
小丫头不哭也不闹,在母亲过来查看她的小腰小屁股和短短的双腿时,却撅着小嘴,对满脸通红的大哥道:“大哥坏。”
贾政也跟着抿了抿嘴,他不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和稀泥。最后也只是拉住大哥贾赦的手,小声替他辩解道:“大哥今天累极了,绝对不是有意的。”
贾赦看了眼弟弟,再看看一言未发的母亲,他顿感失落,自责之余心底同时还涌起股隐隐约约地嫉恨。可他这些纷杂的念头和情绪都还没来得及成形,就被母亲一下揪住了耳朵——一点儿不疼,可这种感觉还真是新鲜
史令仪捏了长子的耳朵还不解气,又掐住了儿子的鼻尖,“叫你逞能。”心中却想,如果她还是像前世那般高高在上,只想着一切顺其自然,这一回母子恐怕依旧不会亲近和睦。
娘亲明明在责罚自己,贾赦却觉得有点开心,他嗫嚅道:“哎儿子知道错了娘”
这个长子一直以来都是称呼他们夫妇为“父亲母亲”,与此同时贾政和贾敏都是叫着更为亲昵的“爹娘”,这是他头回主动改口吗?
上一世他改过口吗?
史令仪左思右想竟还是记不起来,旋即有些内疚:前世终归是太疏于关心他了。思及此处,她不由动容,“认错了就算完了?”
贾赦闻言一愣,史令仪搂着有点委屈的儿女,吩咐长子道:“先把你妹妹哄高兴再说,以后你跟你弟弟两个,轮流教你妹妹认字,直到咱家请来新先生坐馆。”
贾赦的袖子此时都被弟弟贾政扯出了褶子,他却带着几分愉悦道:“儿子知道了。”
此时,贾敏也在娘亲的怀里,偷偷向两个哥哥做了个鬼脸,然后就扭过头不再搭理他俩。
贾政小声提醒道:“妹妹脾气大。”
贾赦点了点头,“看得出来。”
就在鸳鸯过来禀报,饭菜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摆饭的时候,贾代善也准时归来。
当着孩子们,史令仪也不好细问,只含糊道:“参了?”
贾代善点头道:“参了。”
如果丈夫真能在家,和家人一起过个冬天无疑是件求之不得的乐事。但是离开边关大营,总有让人趁虚而入的担忧
饭后孩子们告退,房里只剩一家三口的时候,贾代善让女儿摆了个舒坦的姿势坐在自己腿上,抓着软布缝制的七巧图自己玩耍,他还特地腾出只胳膊搂着妻子,轻声道,“一个冬天也不会出什么事。”
史令仪应道:“可不是。”
贾代善又道:“总守在边关又何尝是正经出路?”
史令仪一怔,她还是头回听丈夫亲口解说家族将来的规划——他这是更信任自己了?还是更爱重自己了?甭管哪个也都挺不错的。
贾代善继续道:“咱们将来也要以诗书传家才好。”
以史令仪在地府办差多年的见识,十分认同:这才是正道。下任圣上可不就是重文轻武。
贾代善却眉头轻蹙,“不过大哥和我想得并不一样。他想着抓紧~兵~权才足以自保啊”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