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八章
() 章48
罗汉发明了可以充值的瓶装青春以后,跟着大家高兴了一阵子。
他无意间创造了一个神话,让大家去找,也实现了南方老家的久远传说:大雪下面,人永远年轻。
可是,吃的有了喝的有了以后,下面怎么办?没事干了。
他想起了书。
他想起书的过程其实很曲折,但自己不知道,是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
当年,从黄土高原回北京上学,还没走到丁香院,也没走到胡同口,后海一带梧桐树里被树叶打散的星期日阳光c湖畔环路老店铺旧木门裂缝里嘎吱嘎吱的声音c老也不变的小馄饨铺里白天还一亮一灭的电灯泡c历年月熏蚊子日沉淀在他骨头里的硫磺化解开来的味道,都把罗汉带回北京的现实。
绕着北海白塔飞的鸟,还是那几只,什刹海游泳池门口卖西瓜的老头儿草帽上的窟窿眼,还是十八个,但是那位每天上街对面馄饨铺去买馄饨吃的古旧书店里的伙计已经见老。
那天他敲自家的院门,恍如隔世,心忽有闪念,自问:
我是谁呀?
在外面,从北边和南边的世事绕了一圈儿,现在归来,罗汉终于有了一点儿自我意识,
上一次,从北方的八十一公里回家,没什么感觉,当时,他基本上是跟着亦巧走了,所以没感觉。
这回有了,知道是回来了,但是说不清是从哪里回来的,好像不仅是从山西回来的,而且是从过去回来的,不仅是从城外回来的,而且是从世外回来的,不仅是从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回来的,而且是从一个不一样的现实那边回来的。
之前,去过的地方,好像都是别的时代,不是以北京为心的现代。
极北大荒之,是没有人烟的史前初始;黄土高原之上,是万年耕作的土,所发生的,都不像是真事儿,也不应当是真事儿,像神话传说里的事儿,又不是,那个古陶蛐蛐罐子就在包儿里。
真是说不清。
当时当刻,自家门前,罗汉原始初民不开化的头脑里出现闪念,有一大堆。
他有一个领会:千年过往的事情都还在,人就活在这个没有断线的故事里,以前和现在连在一起,前人,现在都成了故事,现在的人是以后的故事。
有了故事,就有了意思,故事是神话,我们就是神话。
走南闯北,罗汉的思想比以前进步了,有了抽象的思维。
所以他想:要是没有故事,就坏了,就没意思了。
往事,不管是真是假,都掺和当下,生活就有声有色,有些味道。
比如,过端午节包粽子,那是因为以前有个人跳了江;现在有酒喝,那是因为人家杜康发明了酒;现在有化,那是因为仓颉造了字;现在人人见面握,那是因为里面也有以前,以前见面拔刀就打,现在握,是告诉对方,自己里没拿刀,没有以前,怎么知道和平友好这层意思。
所以往事很重要,都写在书里,所以书很重要,自从有了字和书,就开始有趣了。
罗汉返乡,敲自家的门,一下子想了那么多,一大堆,应该算是对学以后那段浪迹天涯的总结。
他居然会总结了。
他的头脑构造不一样,思维的方式就不一样,虽然想了那么多,并没有逻辑过程,形不成那么多的话,而是直接变成动。
所以,他站在家门口,突然想起了祖上的藏书。
老家的书不知到怎么样了?
那天,进了家门,见到父母和肇姨都在,过了十几年,一家人终于团聚,皆大欢喜,连肇姨都有了微笑,罗汉又有了家。
有一天,罗汉在胡同口遇见一号院的大公子,随口问候:“张大爷,出门儿呀。”
大公子说:“出门,去潘家园,瞅瞅去,它今天兴许在。”
‘它’是他找了好些年没找着的那只月光蟋蟀,如今,东直门外的鬼市没了,现在稀奇古怪的东西在潘家园。
罗汉一想:“坏了,怎么把‘它’给忘了,一直没喂饭。”
赶紧往家跑,到了家,先往罐子里塞一块巧克力。
晚上,罐子拿到后院,打开盖子,借着月光往里瞧,忽然来一阵东风,化出一阵细雨,井里还发出水声。
银色光辉跳出陶罐,月色之下是个小孩儿,面若银盘,一脸的不高兴,指着他说:
“你像话吗,人家养宠物还放风散步呢,你怎么不管我啦?”
说着话,吐出一块巧克力,直接飞进垃圾桶,一边打量院子,一边自言自语:“哎呦,物是人非,没怎么变,只是旧了些。”
看来,他对北京不陌生,来过。
罗汉赶紧赔礼,说好话。
还跟小孩儿说:“胡同里有个波斯猫,整天没什么事儿,很美丽,也聪明,叫声是奥地利音乐味儿,我让她来陪你玩儿吧”。
小孩儿摇头,说:“猫?小了,不好玩儿,我玩儿的是龙。”
“知道知道,听说了,你饿了吧,先吃点月亮。”
小孩儿不接他的话,对他说:“北京我有几个熟人,明天带我去看他们的照片吧。”
“啊照片?”
“离你家不远,就是北海的九龙壁,老交情,我想他们了。”
罗汉觉得比较麻烦,还得抱个蛐蛐罐夜里翻墙进北海公园,没法子,去呗,将功补过。
罗汉说:“行,我给你取个名吧,叫龙官儿怎么样,日后好称呼。”
“哈哈,俗气,我名字多了去了,随你便吧,这条胡同还是我起的名字呢,‘口袋’就是我装龙的口袋,龙不听话,关几天,就放在这口井里,是我锁龙的井,我一时不在,怎么成你们家的了?”
罗汉说:“胡同有两个大爷,也是你的熟人,未谋过面,却是你慕名的朋友,老想你,我想让你到他们家玩儿几天,阁下以为行不行?”
龙官儿很洒脱,说:“我知道他们,忠臣后代,行。”
自从龙官儿在西口袋胡同落了户,后来北京北新桥,隆福寺,廻龙观等地被房地产建设填井拆庙挤得没处去的龙,都往丁香院的井下跑。他们以前不喜欢来,现在也得来,好在上级领导在附近,至少有安全感。
他们的居住问题一时没办法解决,但是西口袋胡同不仅四时分明焕然,春月花树,秋光繁露,里里外外沾边儿的人,运气也不错。
有一天,的爷爷跟刘立业说起太阳沉渊楼藏书,罗汉就说,他想回趟江南祖籍老家,去看看家里的那些书。
当年,刘立业从庙里走出来,离家远行,到了北京,工作以后一直忙得连家都回不了,更没工夫回家乡,刚闲下来没几天,就进了监狱,之前,和破山寺之间有书信往来,知道藏书都还在经楼里保存,由以前罗剑之下的一个和尚保管,后来一乱,自己一入狱,那些书怎样了,就不得而知。
十月,罗汉跟着父母回江南老家,的爷爷老了,想去去不了,腿有病已经不能下床,不能去亲眼看藏书。
到了县城,住在县招待所,昭县,已无家可回,就直接去山上的庙。
走上九十九级石阶,听见半空也有人走路。庙里的景物没有变,只是老住持已经不在了,却看见池边有株千年的梅树,不知是哪个朝代死的,如今又开放几朵梅花。庙里,罗汉还看见唐人常建两句很有名的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就刻在后苑的门口,才知道,诗人当年行旅留宿,是这个寺庙。
刘立业在这个庙里,灭过两次,生过两次。
他立在佛堂看佛像,看了半天,若有所思,后来给佛像磕头,当年跑了,出了庙就是俗人,现在回来,进了庙,仍是在册的弟子。
掌管经楼的老和尚见到他们的时候,紧走几步过来,拉着刘立业的双,细细端详认人,认清了人,恍惚之间,看到了罗剑之,也看到了世事的轮回,再没有什么可多说的话,只是说:
“二公子回来啦。”
太阳沉渊楼的书,全放在经楼的架子上,一排排,按经史子集辞书选分类,延伸到看不见的地方。罗汉看不懂眼前的景象,怎么经楼的里面比外面大好多?一排排书架,无边无际,硬木的旧书架,擦得明净锃亮c脉理剔透,书虽旧,却一尘不染,都有蓝布函套。
里面不光有书,有器物字画,还有家前人刻书的雕,罗汉这时才看见,自有了字以后,历代沉积的事情有多少分量,还看见父亲拿起一卷《国语》,用去抚摸书脊,开始微颤,不知道是在哆嗦,还是书在颤抖,有莫名其妙的错觉,好像他们俩认识,在寒暄叙旧。
藏书完好,刘立业很放心,他选了一部古代鉴定物的书《名物究源》,要带回北京,送给的爷爷,感谢他以前对罗汉的照看。
在庭院池塘边喝茶的时候,向老和尚问起了一些事情。
老和尚叫小和尚拿出来一根粗重的榉木棍,这棍子是罗剑之拉队伍抗日的时候亲削的,给了他,让他先凑合着用,后来他跟着罗剑之,用的一直是这根棍,打过香月池照的闷棍,参加过大东门半条街的古书防御战。
和尚说了当年很多事,都是刘立业不知道的,听了,才知道,最后一战之前,这和尚接受罗剑之所托,守护看管藏书,把刘立业带回破山寺,保留罗家的血脉,而大哥是为了守住祖上的书去跟日本军拼命才死的。
说话的时候罗汉在旁边听着,琢磨一件事:我家和书渊源一长,就与血脉融合,变成血统,家人因为书,有生有灭,父亲因书而生,伯父为书而亡。
刘立业问,罗剑之有没有坟,和尚说没有坟。和尚把他的棍子交给刘立业,说这是他大哥剩下的唯一的旧物,现在回归罗家,得其所哉。
昭县城的心有座宋代的方塔,方塔下面的旧街上有家旧日的面馆,居然还在,离老宅不远,以前罗剑之经常带着弟弟来吃面,他爱吃青蒜,面馆里没有,就自己带。从庙里出来下山,刘立业带着他们先在老家房子外面看了看,没去打扰里面的住家,然后去那面馆吃面。
面馆是个不小的铺面,里面柜台桌凳齐全干净,却都是前朝的旧物,四人落座,看墙上的招牌。
面,是老家特色带爆炒浇头的面,浇头有鳝段熏鱼排骨焖肉之类,口味不一样,也有宽卤c紧卤c双浇c单浇,重面c轻面之分,大家各要各的。
有一桌人,上些岁数,见到他们,觉得很好奇。这个店,外乡人不知道,不来,只有当地吃面挑剔讲究知根知底的老主顾才来。店来吃面的人挺多,越来越多,还有站着和在外面等座儿的,不一会儿,当地的人,开始交头接耳,往一起凑,小声说话,好像是在相互打听询问什么事,还不时地往这边瞧,露出惊奇之色,又犹疑不决,举足不定。
有个老者拄着拐棍走过来,必是个公推的代表,问刘立业:“请问这位先生,您是不是太阳沉渊楼罗老爷家的二少爷?”
刘立业赶紧起身回话,说:“老伯,是我,我是罗家的老二罗亦之。”
老者一时激动,顾不上拐棍,一撒扔了,仰面抱拳朝天行礼,说声谢天谢地,转身指着身后一个人说,“他是我的堂弟,以前在府上做过事情,种花儿,还跟您玩儿过,认出像是您,却不好意思上前相问。”
刘立业离家的时候是个小孩儿,以为没人会记得他,不想乡里有人竟然认得,一时百感交集,面馆里的人也都十分意外,都围过来说话,谈论旧事,不住地感叹,
众人说,没想到罗家还有人在,老天有眼,香烟没有断,原来,这些年是在外面居住,现在带着家里人回来了,好好好。
面馆里,后来有点像书场,纷纷说起从前的事情,还说起前朝的事,还说起前朝的前朝的事,各种体裁c各种本,并不一致,的武的都有,编年的和奇幻的混合在一起,有的事情,刘立业自己都不知道。
说着话,还观赏罗汉扛着的棍子,知道了是什么来历以后,咂舌称奇,说居然看见了罗司令下飞天金刚的那根降魔杵,都用小心去摸,赞叹:“啊呀,真是,带雷电!”
面馆老板和里面做事的伙计也全跑出来瞧,不干活儿了,也跟着聊,面馆立刻把八扇门板全打开让人往里进,但是宣布今天放假了。
知道家门虽是没了,家事却没有灭,一直在乡里流传,还知道,罗剑之死了以后,店里柜台上就开始常备一盆切细的青蒜,知道是他爱吃的东西,来人可以随意取用,多放青蒜的面有专称,叫‘重青’,昭县的面馆从罗剑之死后,家家如是,常备青蒜,分不取,当地人都爱吃青蒜。
罗剑之一生,遗世独立,绝地奋起,护卫脉,士大夫一死之争,身后没有留下坟墓,没有留下记载,无名无迹,自己什么也没有。
只是化作一种吃面的日常生活习惯。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罗汉发明了可以充值的瓶装青春以后,跟着大家高兴了一阵子。
他无意间创造了一个神话,让大家去找,也实现了南方老家的久远传说:大雪下面,人永远年轻。
可是,吃的有了喝的有了以后,下面怎么办?没事干了。
他想起了书。
他想起书的过程其实很曲折,但自己不知道,是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
当年,从黄土高原回北京上学,还没走到丁香院,也没走到胡同口,后海一带梧桐树里被树叶打散的星期日阳光c湖畔环路老店铺旧木门裂缝里嘎吱嘎吱的声音c老也不变的小馄饨铺里白天还一亮一灭的电灯泡c历年月熏蚊子日沉淀在他骨头里的硫磺化解开来的味道,都把罗汉带回北京的现实。
绕着北海白塔飞的鸟,还是那几只,什刹海游泳池门口卖西瓜的老头儿草帽上的窟窿眼,还是十八个,但是那位每天上街对面馄饨铺去买馄饨吃的古旧书店里的伙计已经见老。
那天他敲自家的院门,恍如隔世,心忽有闪念,自问:
我是谁呀?
在外面,从北边和南边的世事绕了一圈儿,现在归来,罗汉终于有了一点儿自我意识,
上一次,从北方的八十一公里回家,没什么感觉,当时,他基本上是跟着亦巧走了,所以没感觉。
这回有了,知道是回来了,但是说不清是从哪里回来的,好像不仅是从山西回来的,而且是从过去回来的,不仅是从城外回来的,而且是从世外回来的,不仅是从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回来的,而且是从一个不一样的现实那边回来的。
之前,去过的地方,好像都是别的时代,不是以北京为心的现代。
极北大荒之,是没有人烟的史前初始;黄土高原之上,是万年耕作的土,所发生的,都不像是真事儿,也不应当是真事儿,像神话传说里的事儿,又不是,那个古陶蛐蛐罐子就在包儿里。
真是说不清。
当时当刻,自家门前,罗汉原始初民不开化的头脑里出现闪念,有一大堆。
他有一个领会:千年过往的事情都还在,人就活在这个没有断线的故事里,以前和现在连在一起,前人,现在都成了故事,现在的人是以后的故事。
有了故事,就有了意思,故事是神话,我们就是神话。
走南闯北,罗汉的思想比以前进步了,有了抽象的思维。
所以他想:要是没有故事,就坏了,就没意思了。
往事,不管是真是假,都掺和当下,生活就有声有色,有些味道。
比如,过端午节包粽子,那是因为以前有个人跳了江;现在有酒喝,那是因为人家杜康发明了酒;现在有化,那是因为仓颉造了字;现在人人见面握,那是因为里面也有以前,以前见面拔刀就打,现在握,是告诉对方,自己里没拿刀,没有以前,怎么知道和平友好这层意思。
所以往事很重要,都写在书里,所以书很重要,自从有了字和书,就开始有趣了。
罗汉返乡,敲自家的门,一下子想了那么多,一大堆,应该算是对学以后那段浪迹天涯的总结。
他居然会总结了。
他的头脑构造不一样,思维的方式就不一样,虽然想了那么多,并没有逻辑过程,形不成那么多的话,而是直接变成动。
所以,他站在家门口,突然想起了祖上的藏书。
老家的书不知到怎么样了?
那天,进了家门,见到父母和肇姨都在,过了十几年,一家人终于团聚,皆大欢喜,连肇姨都有了微笑,罗汉又有了家。
有一天,罗汉在胡同口遇见一号院的大公子,随口问候:“张大爷,出门儿呀。”
大公子说:“出门,去潘家园,瞅瞅去,它今天兴许在。”
‘它’是他找了好些年没找着的那只月光蟋蟀,如今,东直门外的鬼市没了,现在稀奇古怪的东西在潘家园。
罗汉一想:“坏了,怎么把‘它’给忘了,一直没喂饭。”
赶紧往家跑,到了家,先往罐子里塞一块巧克力。
晚上,罐子拿到后院,打开盖子,借着月光往里瞧,忽然来一阵东风,化出一阵细雨,井里还发出水声。
银色光辉跳出陶罐,月色之下是个小孩儿,面若银盘,一脸的不高兴,指着他说:
“你像话吗,人家养宠物还放风散步呢,你怎么不管我啦?”
说着话,吐出一块巧克力,直接飞进垃圾桶,一边打量院子,一边自言自语:“哎呦,物是人非,没怎么变,只是旧了些。”
看来,他对北京不陌生,来过。
罗汉赶紧赔礼,说好话。
还跟小孩儿说:“胡同里有个波斯猫,整天没什么事儿,很美丽,也聪明,叫声是奥地利音乐味儿,我让她来陪你玩儿吧”。
小孩儿摇头,说:“猫?小了,不好玩儿,我玩儿的是龙。”
“知道知道,听说了,你饿了吧,先吃点月亮。”
小孩儿不接他的话,对他说:“北京我有几个熟人,明天带我去看他们的照片吧。”
“啊照片?”
“离你家不远,就是北海的九龙壁,老交情,我想他们了。”
罗汉觉得比较麻烦,还得抱个蛐蛐罐夜里翻墙进北海公园,没法子,去呗,将功补过。
罗汉说:“行,我给你取个名吧,叫龙官儿怎么样,日后好称呼。”
“哈哈,俗气,我名字多了去了,随你便吧,这条胡同还是我起的名字呢,‘口袋’就是我装龙的口袋,龙不听话,关几天,就放在这口井里,是我锁龙的井,我一时不在,怎么成你们家的了?”
罗汉说:“胡同有两个大爷,也是你的熟人,未谋过面,却是你慕名的朋友,老想你,我想让你到他们家玩儿几天,阁下以为行不行?”
龙官儿很洒脱,说:“我知道他们,忠臣后代,行。”
自从龙官儿在西口袋胡同落了户,后来北京北新桥,隆福寺,廻龙观等地被房地产建设填井拆庙挤得没处去的龙,都往丁香院的井下跑。他们以前不喜欢来,现在也得来,好在上级领导在附近,至少有安全感。
他们的居住问题一时没办法解决,但是西口袋胡同不仅四时分明焕然,春月花树,秋光繁露,里里外外沾边儿的人,运气也不错。
有一天,的爷爷跟刘立业说起太阳沉渊楼藏书,罗汉就说,他想回趟江南祖籍老家,去看看家里的那些书。
当年,刘立业从庙里走出来,离家远行,到了北京,工作以后一直忙得连家都回不了,更没工夫回家乡,刚闲下来没几天,就进了监狱,之前,和破山寺之间有书信往来,知道藏书都还在经楼里保存,由以前罗剑之下的一个和尚保管,后来一乱,自己一入狱,那些书怎样了,就不得而知。
十月,罗汉跟着父母回江南老家,的爷爷老了,想去去不了,腿有病已经不能下床,不能去亲眼看藏书。
到了县城,住在县招待所,昭县,已无家可回,就直接去山上的庙。
走上九十九级石阶,听见半空也有人走路。庙里的景物没有变,只是老住持已经不在了,却看见池边有株千年的梅树,不知是哪个朝代死的,如今又开放几朵梅花。庙里,罗汉还看见唐人常建两句很有名的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就刻在后苑的门口,才知道,诗人当年行旅留宿,是这个寺庙。
刘立业在这个庙里,灭过两次,生过两次。
他立在佛堂看佛像,看了半天,若有所思,后来给佛像磕头,当年跑了,出了庙就是俗人,现在回来,进了庙,仍是在册的弟子。
掌管经楼的老和尚见到他们的时候,紧走几步过来,拉着刘立业的双,细细端详认人,认清了人,恍惚之间,看到了罗剑之,也看到了世事的轮回,再没有什么可多说的话,只是说:
“二公子回来啦。”
太阳沉渊楼的书,全放在经楼的架子上,一排排,按经史子集辞书选分类,延伸到看不见的地方。罗汉看不懂眼前的景象,怎么经楼的里面比外面大好多?一排排书架,无边无际,硬木的旧书架,擦得明净锃亮c脉理剔透,书虽旧,却一尘不染,都有蓝布函套。
里面不光有书,有器物字画,还有家前人刻书的雕,罗汉这时才看见,自有了字以后,历代沉积的事情有多少分量,还看见父亲拿起一卷《国语》,用去抚摸书脊,开始微颤,不知道是在哆嗦,还是书在颤抖,有莫名其妙的错觉,好像他们俩认识,在寒暄叙旧。
藏书完好,刘立业很放心,他选了一部古代鉴定物的书《名物究源》,要带回北京,送给的爷爷,感谢他以前对罗汉的照看。
在庭院池塘边喝茶的时候,向老和尚问起了一些事情。
老和尚叫小和尚拿出来一根粗重的榉木棍,这棍子是罗剑之拉队伍抗日的时候亲削的,给了他,让他先凑合着用,后来他跟着罗剑之,用的一直是这根棍,打过香月池照的闷棍,参加过大东门半条街的古书防御战。
和尚说了当年很多事,都是刘立业不知道的,听了,才知道,最后一战之前,这和尚接受罗剑之所托,守护看管藏书,把刘立业带回破山寺,保留罗家的血脉,而大哥是为了守住祖上的书去跟日本军拼命才死的。
说话的时候罗汉在旁边听着,琢磨一件事:我家和书渊源一长,就与血脉融合,变成血统,家人因为书,有生有灭,父亲因书而生,伯父为书而亡。
刘立业问,罗剑之有没有坟,和尚说没有坟。和尚把他的棍子交给刘立业,说这是他大哥剩下的唯一的旧物,现在回归罗家,得其所哉。
昭县城的心有座宋代的方塔,方塔下面的旧街上有家旧日的面馆,居然还在,离老宅不远,以前罗剑之经常带着弟弟来吃面,他爱吃青蒜,面馆里没有,就自己带。从庙里出来下山,刘立业带着他们先在老家房子外面看了看,没去打扰里面的住家,然后去那面馆吃面。
面馆是个不小的铺面,里面柜台桌凳齐全干净,却都是前朝的旧物,四人落座,看墙上的招牌。
面,是老家特色带爆炒浇头的面,浇头有鳝段熏鱼排骨焖肉之类,口味不一样,也有宽卤c紧卤c双浇c单浇,重面c轻面之分,大家各要各的。
有一桌人,上些岁数,见到他们,觉得很好奇。这个店,外乡人不知道,不来,只有当地吃面挑剔讲究知根知底的老主顾才来。店来吃面的人挺多,越来越多,还有站着和在外面等座儿的,不一会儿,当地的人,开始交头接耳,往一起凑,小声说话,好像是在相互打听询问什么事,还不时地往这边瞧,露出惊奇之色,又犹疑不决,举足不定。
有个老者拄着拐棍走过来,必是个公推的代表,问刘立业:“请问这位先生,您是不是太阳沉渊楼罗老爷家的二少爷?”
刘立业赶紧起身回话,说:“老伯,是我,我是罗家的老二罗亦之。”
老者一时激动,顾不上拐棍,一撒扔了,仰面抱拳朝天行礼,说声谢天谢地,转身指着身后一个人说,“他是我的堂弟,以前在府上做过事情,种花儿,还跟您玩儿过,认出像是您,却不好意思上前相问。”
刘立业离家的时候是个小孩儿,以为没人会记得他,不想乡里有人竟然认得,一时百感交集,面馆里的人也都十分意外,都围过来说话,谈论旧事,不住地感叹,
众人说,没想到罗家还有人在,老天有眼,香烟没有断,原来,这些年是在外面居住,现在带着家里人回来了,好好好。
面馆里,后来有点像书场,纷纷说起从前的事情,还说起前朝的事,还说起前朝的前朝的事,各种体裁c各种本,并不一致,的武的都有,编年的和奇幻的混合在一起,有的事情,刘立业自己都不知道。
说着话,还观赏罗汉扛着的棍子,知道了是什么来历以后,咂舌称奇,说居然看见了罗司令下飞天金刚的那根降魔杵,都用小心去摸,赞叹:“啊呀,真是,带雷电!”
面馆老板和里面做事的伙计也全跑出来瞧,不干活儿了,也跟着聊,面馆立刻把八扇门板全打开让人往里进,但是宣布今天放假了。
知道家门虽是没了,家事却没有灭,一直在乡里流传,还知道,罗剑之死了以后,店里柜台上就开始常备一盆切细的青蒜,知道是他爱吃的东西,来人可以随意取用,多放青蒜的面有专称,叫‘重青’,昭县的面馆从罗剑之死后,家家如是,常备青蒜,分不取,当地人都爱吃青蒜。
罗剑之一生,遗世独立,绝地奋起,护卫脉,士大夫一死之争,身后没有留下坟墓,没有留下记载,无名无迹,自己什么也没有。
只是化作一种吃面的日常生活习惯。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