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侵华日军甲级战犯大结局最新章节 > 侵华日军甲级战犯大结局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 章

  定这种细菌不能用来制造疫苗,而只能是用来大量生产细菌战用的各种细菌。

  石井式陶瓷细菌弹细菌战剂是生物制品,不耐高温,普通zhà弹在bàozhà时会产生高温,容易使细菌死亡,因此不适合作为细菌战剂的载体。为解决这一问题,石井设计出以陶瓷或硅藻土烧制的弹壳,用少量的弹yào从外部引bào,在bàozhà时不会产生大量热量,不会伤害内部的细菌或带菌跳蚤。这种陶瓷细菌弹内部可以装耐热xìng较强的芽胞菌,如炭疽菌、气xìng坏疽菌、破伤风菌,另外还具有引bào后成为碎片不留痕迹等特点。

  用硅藻土烧制的zhà弹是专为填装带鼠疫病菌的跳蚤而设计的。它有一定的透气xìng,可以保证装填其中的跳蚤不致闷死。这种zhà弹虽然已经研制成功,但因为生产较晚,未能在实战中使用。

  鼠疫老鼠和鼠疫菌跳蚤弹这是石井的王牌武器。石井认为,qiāngpào的子弹都是通过发shè器瞄准后进行的有目的的发shè,但细菌战剂没有发shè器。为了使细菌战剂能够像子弹装入qiāng膛内发shè那样发生作用,石井就想出将细菌战剂注入带有跳蚤的老鼠体内,然后施放老鼠。带有鼠疫病菌的老鼠放出后,可以通过带菌的跳蚤感染当地的老鼠,然后通过老鼠这种传播媒介再传给人。

  虽然,放出去的老鼠很快会发病而死,但其携带的跳蚤离开死老鼠后,可以继续感染人和其他老鼠、牲畜。

  带有鼠疫病菌的跳蚤,比带鼠疫病菌的老鼠威力更大,侵华日军空袭宁波和常德时就使用了这种方法。

  人体试验和活杀观察这是石井四郎最残酷的“发明创造”。首先用于细菌战武器的研究,以后又用于医学、生理学和杀人手段的研究。本书将辟章节专门介绍。

  石井四郎的“发明创造”有力地支持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发动,成为军国主义分子进行侵略的一支依靠力量,与此同时,也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第一章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第三节第731部队 [本章字数:8602 最新更新时间:2009-07-09 16:40:15.0]

  第731部队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东京陆军军医学校时期,其标志是1932年防疫研究室的成立;二是在我国东北背荫河时期,从1932年开始组建到1937年;三是1937年直到1945战败的哈尔滨平房镇时期。

  石井四郎早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之后,就提出了用细菌战弥补日本在侵略战争中的资源不足问题。1932年,石井的主张为军国主义当局所接受,在东京若松町陆军军医学校内成立了由石井负责的防疫研究室,实际上就是细菌战研究室,当时主要研究在细菌战中自身防护用的滤水器和大量培养细菌战剂用的石井式细菌培养箱,并试用该培养箱生产了大量的细菌战剂,有力地支援了“九一八”事变的发动,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同年夏天,石井为了扩大规模,提出将研究机构的主体放在我国的东北。其主要的理由是:中国东北幅员辽阔,人口稀少,便于保密,万一发生细菌泄漏也不会影响到日本国民。特别是可以用中国人做人体试验,来检测细菌武器的效果。从近期考虑,东北靠近苏联,在日本对苏联作战时,便于提供细菌战剂。从长远考虑,可以扩大生产与研究的规模,便于支援下一步全面侵华的战争计划。

  日本陆军部很快批准了石井的要求,决定在离哈尔滨70公里的五常县背荫河地区建立细菌工厂和实验室及人体试验的靶场和监狱,计划在那里进行鼠疫、霍乱等烈xìng细菌的研究。同时为了对背荫河地区进行后勤保障,决定在哈尔滨南岗文化街设立本部办事处和有关防疫给水的部门。

  经过一年多的筹建,日军在背荫河地区建立起一个3500平方米的秘密军事堡垒,不仅有营房,还有专用线和飞机场。它周围有三米多高的围墙,墙顶上架有两道铁丝网,还有一道高压电网。围墙上有监视观察用的qiāng楼和探照灯。墙外挖有两米多深的护城壕沟。正门是一座吊桥,日夜有兵把守。

  关于这里的内幕,东北抗联的负责人之一冯仲云在《东北抗联十四年苦斗史》的回忆录中,曾有过记述。书中说:背荫河里关押的人都是日伪当局从中国东北的各“矫正院”、收容所中秘密解押过来的。这里伙食比较好,几乎每顿都能吃上大米、白面,有时还能吃上ròu菜,逢年过节还能喝上酒。这里的犯人虽然“罪行”不重,但都戴着手铐脚镣。更为奇怪的是一旦被提审,则很少有人回来。监号中人少了之后,很快又会有新的人补充进来。据日军解释说,被提审的人都得病死了。有时还真有几个人回来,但都“病”得不轻,关在单独设立的牢房中。被关押在背荫河的人们,直到死亡临近才解开迷漫在心中的疑云。他们都是被秘密地押进地下室,分别被绑在墙壁的铁勾子上,穿着白大褂的日本军医用粗大的针管强制在他们的动脉上抽血。失血过多身体虚弱、没有使用价值后,日军就将他们处死,然后拉到焚尸炉焚烧,骨灰就地掩埋,不留痕迹。

  1985年日本《每日新闻》公布了关东军副参谋长远藤三郎的日记《将军的遗言远藤三郎日记》。在日记中有“被试验者一个一个被严密地关在栅栏里,把各种病原菌移植于活体内,观察其病情的变化”的记述。日记中还记述了1933年11月16日远藤视察“jiāo通中队”时看到dú气试验班和电气试验班使用两名“共匪”进行试验的场景。

  日记中的“jiāo通中队”实际上就是背荫河细菌实验场的代称。石井的加茂部队下设两个部(又称大队),一个是总务部,一个是研究部。研究部又分设两个中队,其中“南栋中队”从事防疫给水研究,设在本部大院内;“jiāo通大队”从事细菌研究,设在背荫河。

  在1932年到1937年共计五年的时间内,石井四郎在背荫河做了大量人体试验来验证细菌武器的有效xìng,研制了大量的细菌战剂装备部队。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在押人员逃跑事件,使得背荫河的秘密难以保全。1934年,又发生了背荫河武器弹yào库不明bàozhà事件。这次bàozhà究竟是日军自身不慎引起的,还是抗联zhà的,至今无历史资料可查。但当时的中马大尉为此追查责任,致使警备队的两个班发生流血冲突倒是事实。由于这些原因,石井四郎以“失火”为由,正式决定将背荫河的细菌工厂和实验室转移。其研究人员先行撤走,留下部分人员善后。机器设备拆卸后运向哈尔滨,拆下来的房架子、门窗等卖给村民,至此,背荫河营区变成废墟。

  1936年,日本天皇同意石井四郎的搬迁计划,下令搬迁。

  石井将背荫河的设施搬迁至哈尔滨东南郊的平房镇并予以扩建。

  同时又在长春建立一所对牲畜和农作物进行细菌战的研究所。在平房镇的细菌战基地于1936年动工,1939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二战结束后,远东军事法庭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这实际上是美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jiāo易,并不能说明天皇没有战争责任。天皇有战争责任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实际上731部队也是在天皇的直接“关心”之下成立的。

  在苏联伯力审判时,关东军作战部长松村知胜说:“我记得第731部队是在1936年间遵照天皇敕令成立的。”原731部队生产部长川岛清少将承认在档案中亲眼看过这道敕令,并说:“天皇于1940年,还颁发了一道新的敕令,责成将部队迁移至哈尔滨城南30公里的平房镇地区..此外,1940年天皇还命令将部队扩充至3000人,包括依据该敕令在满洲各个地区新编的几个支队在内,把部队机构分成几个部。”关东军军医处处长隆二在受审时说天皇的敕令“曾印成多份分发到日本各部队,以便全体军官知悉。我个人读过这个敕令以及关于该部队人员名册的附件,读后就加盖了私人图章,以示签署”。

  此外,根据天皇1936年敕令,又于同年下半年在海拉尔城、孙吴城、海林口及林口站,成立第731部队的四个支队,秘令上规定了各支队成立的时间和驻扎地点。从人员附表中可以看出,每个支队的编制员额为300人。

  由于得到天皇的支持,细菌战部队得到了快速发展。

  1.扩大了编制体制。从背荫河迁至哈尔滨平房镇地区之后,日军在这里建立了当时在全世界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细菌战基地。部队代号为731部队,对外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队。

  2.获得了充裕的经费。出于保密考虑,731部队的建立和日常经费列入非常军事经费,可以不受限制。

  3.配备了一流的设备。由于经费充足,建筑设施规模庞大、设备先进,在当时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4.使用活人进行试验。据不完全统计,在1940年至1945年之间,大约使用了3000多名活人做试验和解剖观察。这种反人类的做法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无法做到的,日本人沾沾自喜地称之为“超时代研究”,“将日本医学水平向前推进了一个世纪。”由于这是731部队“秘密之中的秘密”,因此,被用于试验的人无一生还。

  5.集中了大批科学家。由于条件如此“优越丰厚”,吸引了不少科学家。这使得石井四郎的细菌武器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

  打着“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招牌的石井部队,历时三年在平房镇建成。从表面上看,它只是背荫河细菌工厂的搬迁,实质上它是日军细菌部队的扩编与发展。1938年,其本部正式移驻平房镇。哈尔滨市内的“南栋”成为它的第3部。此时,对外使用的“加茂部队”这一名称也改为“东乡部队”。秘密番号是“满洲第659部队”。1941年法西斯德国侵犯苏联两个月后,启用了“满洲第731部队”的番号。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为掩人耳目,又改为“满洲25202部队”。尽管番号变化频繁,但实际上是同一支部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名称,因此在目前的一些论著中,均统称为“731部队”。

  731部队在规模上远远超过了德国纳粹建立的“波兹南细菌学研究所”,据731部队林口支队少佐队长原秀夫在笔供上说,731部队的隶属关系是:大本营(陆军大臣)→关东军司令官→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部长→各分部部长及卫生研究所所长。

  从编制上来看,名义上它属于关东军,但实质上是日本参谋本部直接领导的特种部队。因此731部队人员配备比其他部队略高一等。全部人员有2600人,编配有1名中将、4名少将、800多名佐级军官和300多名技师等。

  731部队的部队长,1933年至1942年7月为石井四郎少将,1942年7月石井四郎因贪污军费被撤职后,8月由北野政次少将接任,直至1945年2月。1945年随着日本在战场上的渐渐失利,为进行最后的挣扎,3月1日石井四郎又重新调回哈尔滨{担任部队长,并晋升为中将。

  731部队下设8个部、4个支队和1个所。

  8个部是细菌研究部、细菌实验部、防疫给水部、细菌生产部、总务部、训练教育部、器材供应部、诊疗部、宪兵室。

  4个支队是林口支队、孙吴支队、海拉尔支队、牡丹江支队。

  1个所是大连满铁卫生研究所。

  此外还有一些野外实验靶场。

  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第1部为细菌研究部,设在平房镇,部长依次是田部井和、北上正隆和菊池斋。其中菊池斋是少将军衔。其任务是研究能够用于细菌战的细菌种类、细菌的dúxìng、细菌战中作为传播媒介的昆虫及危害农作物的病原菌。此外还研究传染病新种的病原体,调查在关东军管辖区域内的传染病及冻伤等。

  部内基本实行的是以负责人命名的班制度。以笠原技师为首的“笠原班”从事病dú研究,以田中技师为为首的“田中班”从事细菌传播媒介物昆虫的研究,以吉村技师为为首的“吉村班”从事冻伤研究,以江岛技师为为首的“江岛班”从事赤痢研究,以凑正男为为首的“凑班”从事霍乱研究,以冈本技师和石川技师为为首的“冈本班”和“石川班”从事病理研究,以内海技师为为首的“内海班”从事血清研究,以四部技师为首的“四部班”从事伤寒研究,“二木班”从事结核研究,“笠原班”从事立克次氏体(包括跳蚤)研究,“川上班”从事细菌对人传染适应xìng研究。其中川上班由于川上技师病死而停止,仅存在四个月。此外,还有一个与各部平行的管理监狱“特别班”。它由石井四郎的二哥石井刚男负责。

  第2部为细菌实验部,设在平房镇,部长依次由早川工{{敏、大田澄、村上隆、碇常重担任。其任务是从事实施细菌战及实施方法的研究,即攻击方法、制造细菌弹、繁殖dú化昆虫等的研究。该部主要使用动物和活人进行细菌试验,其中“田中班”由731部队设立以后一直在该部队工作的田中英雄负责,主要任务是培养跳蚤。“八木泽班”从事植物病dú研究和传染试验,在正黄旗三屯西南城子沟设立了临时实验场,在安达镇东35华里{{{{的鞠家窑附近设置了特别实验靶场,还有为细菌实验服务的“动物班”、“航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