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但对于眼睛,即使浓度很小也会受到伤害。
放(喷)shè器材所谓放shè,就是把液化氯、光气或氢氰酸从容器的喷嘴喷出,dú气气化后随风飘向敌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用泵嘴喷氯气,这是使用放shè的首例。氯气液化后充填入泵中,由于蒸气气压高,打开阀门后立即气化成雾状从喷嘴喷出。光气和氢氰酸的蒸气压比氯气低,因此必须用二氧化碳等来加压。所谓喷shè,就是像灭火器一样,把氢氰酸喷成液注,尽可能远地喷shè。日本曾试制过“放shè罐”和“100式携带喷shè器”等。
火箭dú气弹日本于1939年开始研究dú气弹。dú剂使用黄色剂和红色剂。关于黄色剂弹,如在“pào兵用dú气弹”一节中所述,由于弹头着地时有速度,黄色剂埋入土中,使效果降低,因此研究出了减小弹着速度和弹头着地时使之反弹的两种方法。研究之初shè程为500米左右,1941年通过运用新火yào方式,提高到4000米。到了1943年,能使比较大型的火箭弹飞行10000米,但精度不高。
第六章一级秘密武器:第三节化学武器制造工厂 [本章字数:3448 最新更新时间:2009-07-10 16:23:50.0]
随着化学武器研究的逐步深入,日本军部为其陆军兵工厂化学武器生产机构选择厂址的工作也开始进行,1927年最终选定广岛县丰田郡忠海町的忠海电信队旧址和位于其近海的原芸豫要塞pào台所在地大久野岛。
竹原市忠海外三公里处,有一座小岛名为大久野岛。它曾是日本陆军兵工厂忠海兵器制造所,即1929年开工的所谓“dú气工厂”。原本在岛上住有三户农家。由于建立了dú气工厂,他们被迫迁移到对岸忠海去了,全岛变成了dú气岛。1935年在dú气制造的全盛时期,为保守军事机密的需要,日本还将大久野岛从濑户内海的地图中抹去了。
每天,乘专用船上班的从业人员,最多时达5000人。不仅是住在忠海附近的人,来自冈山、大阪、九州到这里做工的人也不在少数。1945年战争结束时,大久野岛上还留有超过3000吨的dú气。残留下的dú气,在美军的指挥下,倾倒在离四国、土佐冲120公里的海中。这次作业有很多人因dú气而受伤。1962年,在建造居民宿舍的施工中,因碰到“路易氏气”制造车间,还发生相当多人中dú的事故。在一个网球场的长浦地区,当年建有制造芥子气、路易氏气、氢氰酸及喷嚏xìngdú气、催泪xìngdú气、发烟筒的车间,是dú气工厂的中心部位。在工厂中,尽管穿着“全防dú具”,dú气仍会从其缝隙渗入,使人的皮肤溃烂出水泡,很多人的健康受到损害,甚至有人因此而死亡。但是,更大的悲剧无疑是dú气制造完成以后。战后,曾在dú气工厂做工的人中,很多人受着呼吸困难、咳嗽、痰多的病痛的折磨,而且这个地域还是被称做“眩晕症”的多发地区,类似于结核病症的死亡人数也在增加。这完全是dú气所造成的后遗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慢xìng支气管炎”,一到冬天,就持续剧烈咳嗽、痰多;咽喉和气管有微少的残留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浓重。只要一染上感冒等病,其症状就更加厉害起来。很清楚,称为“慢xìng支气管炎”,实际上等于宣告该病“完全不能治愈”。因dú气后遗症而死亡的人,已经超过1600人,死因以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疾患者为多,其中约30%为癌症。
在日本侵华战争最为激烈的1940年,大久野岛更名为“东京第2陆军造兵厂忠海制造所”。从这时起,急剧地增加了从业从员,岛内还建立了“陆军技术人员养成所”。实际上就是制造“皇军兵器”的陆军直辖工厂。军部以“在该养成所先受三年教育,待成绩合格,进入本部的技术院,并且培养成技术系列的军人”的口号,招募附近各乡的高小学生入所学习。但是,对于dú气则一概不提,高小毕业(才14岁)的少年们,怀着对这个岛的美好梦想加入养成所。但等待着他们接受的,却是dú气制造技术的学习。而且,强制他们签了20年的雇佣和保密合同。合同的内容,还是个人一方绝对不能推辞的单向合同。
在养成所的三年间,少年们主要学习在化学工业学处、实习处、教练处、普通学科。考官几乎都是技术系列军官,完全是军队式的严厉教育和洗脑教育。他们以这样说法淡化制造dú气的罪恶感:“咱们将成为制造‘皇家兵器’的技术人员。所谓有化学兵器=dú气,具有在大范围使敌多数受伤的特点,最终是为了降低敌方的战斗力,不是以杀戮为目的的,是极为人道的武器。”然而,无论怎么洗脑,也不能消除这些少年对dú气的恐惧。初到工厂参观,见到穿戴着全防dú具的员工,还有偷偷告诉他们“这不是小孩来的地方,到这来活不长”的被dú气熏黑的面孔,使养成工们不禁大为恐惧。在学习内容中,被称为《兵器学》的dú气制造科目,最为严格,各种制造工艺的学习,也十分残酷。在学习过程中,多数的养成工眼、鼻、喉都受dú气侵害,经常需要跑到医务室去。在检查车间的实习,甚至还要把手浸到糜烂xìngdú物的实验液中,进行反应实验。
没有比军事训练更严酷的了。总是以完全实战的情形锻炼,在岛内行军中,实际地按使用了催泪dú气戴着防dú面具训练,不少学员因呼吸困难而倒下,对此种训练害怕极了。由于实在无法忍受这种严酷,还发生过养成工反抗教官的事件。那个时候,只有在“红筒”车间实习时,因为女员工较多,气氛相对轻松,对于养成工来说是唯一一次感到喘息的时间。
经过了三年养成的养成工们,将大久野岛称做“大苦之岛”。有不少养成工甚至有“与其在这里造dú气而死,不如上战场”的想法。已经17岁了,到了能够加入陆、海军的年龄了,如果允许参军,就可以离开岛了。至当年秋天,就有十几人离岛而去。但是自那以后,对养成工就禁止加入陆、海军了。
1941年,太平洋战争开始,从16岁~19岁的店员和公职人员等工人被征用(根据国家命令强制劳动),大批人被迫进入dú气制造工厂。当时“有征用员工不接触危险场所的指示”,在最初的两周时间,只是接受防dú面具的着装训练和军事训练,但不久就安排作业了,然而,由于事故造成缺员,作为补充人员连车间也安排了。但是,这些人只受过cāo作方法的训练,毫无化学yào品知识,为此,他们被dú物所侵害,终生与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更有甚者,根据“学生动员令”,连中学生及女学生都调动起来,制造气球zhà弹,挖防空壕,甚至搬运装入dú气的容器。dú气制造这种非人道的行为,把少男、少女都卷入进来。
日军忠海制造所的dú剂生产能力究竟多大,现在已无从查考。在樱火会的《日本陆军火yào史》中揭示了1942~1945年忠海的生产能力(月产)为芥子气、路易氏气250吨,氢氰酸50吨、二苯氰胂80吨。
日军陆军生产的dú剂总量究竟有多少呢?根据各种资料统计,生产量合计6616吨。如果加上民间军需工厂生产的光气018吨,就相当于其国内的生产总量。
日本战败时,澳大利亚军方人员来到大久野岛确认存放dú剂的数量为芥子气1468吨、路易氏气827吨、红剂958吨、绿剂7吨,合计3260吨。另外根据《情报报告》第四卷,存放dú剂量为芥子气1680吨(忠海)、路易氏气910吨(忠海)、红剂1035吨(忠海440吨、爱媛县大三岛595吨)、氢氰酸15吨(忠海)、绿剂7吨(大三岛),合计3647吨。二者都包括装填在筒内的dú剂。比陆军生产dú剂总量的一半稍多一些,存放于忠海周边的弹yào库内,另外,有约3000吨制成dú气弹等送达到其他场所。
催泪xìngdú气弹yào、红筒、氢氰酸手投瓶的生产量,总计为催泪筒2879042个、催泪弹33700发。红筒合计为1597094个,手投瓶为208000个。
战败时日本国内存储的数量,按《情报报告》第四卷,大致内容如下:红筒:忠海493756个、广岛县阿波岛89504个、冈山49个、冈山县三轩屋943个,计584252个。绿筒:忠海282702个。总计866954个。从总生产量中扣除存储数,装备部队的红筒、绿筒数量合计为4669092个。装备数量中的大多数都用于中国战场,或者遗弃在中华大地!曾根兵器制造所是日军的dú剂装填工厂,装填的数量,不比大久野岛更清楚。迄今发现的是在美国海军技术调查团《日本的化学武器》(1945年12月)文件中的“曾根兵器制造所的装填实绩”表。表中显示,曾根化学弹装填为213万发。dú剂弹总量加上忠海的绿弹33700发共为2163700发。
海军的dú气弹称为“特yào”。1号特yào为氯乙酰苯,2号特yào为二苯氰胂,3号特yào甲为芥子气,3号特yào乙为路易氏气,4号特yào为氢氰酸。按前述《情报报告》第三卷海军的dú气生产量表,总生产量760吨,约为陆军的1/9。其他还有少量的亚当氏气。
据《情报报告》第三卷,因光气是作为染料使用的,在三池染料、保土谷化学、日本曹达均有生产,将其一部用于军用dú气运送给曾根制造所。包括工业用的生产量在下表中可以判明,总计为684吨。
经过对美军资料的研究分析,1931年~1945年日本军用dú气的生产量如下:这是日军在国内生产的dú气总量。以下为《情报报告》第三卷提供的数字。
光气、氯化苦不会全部转用于军用,而这些化学剂合计为22206吨。
装填的dú气弹可以估计为陆军1646326发,海军70600发,合计1716926发。此外,放shè筒为陆军的红筒2657004个,绿筒2879042个,计5536046个。另有氢氰酸手投瓶208000个。以上合计dú气弹yào的生产量为7460972发(个)。
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上述美军统计的数字只能是一种参考数字。日军在战败投降前,为了掩盖罪行,把这方面的文件和材料全部销毁了,很难再确切加以统计。即使这样,人们从这些不完全统计中,也不难看出日本侵略军大规模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的罪行。
第七章为皇军增添光彩的化学战学校:第一节化学战 [本章字数:2035 最新更新时间:2009-07-10 16:24:29.0]
随着化学战剂和武器装备的研究的深入,日本军部决定加紧化学战教育,设立化学战学校,以培养化学作战和化学防护的专门人才,同时,为编组化学战部队奠定基础。日本军部认为,化学战学校的设立,“将为皇军增添光彩”,其实,是为日本军国主义增添罪恶。
教育最早的化学战综合课程教育开始于1927年,是在日本陆军科学研究所进行的。陆军科学研究所隶属于1919年成立的陆军技术本部,共有两个处组成,第1处负责物理研究,第2处负责化学研究。关于化学战教育,过去虽然在步兵学校进行过化学战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训,但化学战综合课程教育则从未进行过。
1927年,以第2处的职员和参谋本部、教育总监部的数名职员为教官,对各院校选调的教员与研究员进行了综合xìng的化学战课程教育。
这种教育每年举行一次。第二次之后,要求各作战师团也派人参加。因此,有关化学战的知识逐渐在部队中普及。当时科研所的教育虽然准备得不太充分,教育内容尚处于低级阶段,但却使化学战这一学科从研究领域转向了教育领域,在日本开了“化学战教育”的先河。
后来曾担任习志野学校训练队长的小林忠雄就是科研所化学战教育的首批受训者。他曾回忆说当时的教育内容主要有:dú气的未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化学战史、dú气概况、dú气的种类与烟雾、防dú面具、气象概论等。
科研所的化学战教育实施一段之后,由于各院校教员都具备了一定的化学战知识,因此中止了科研所的化学战教育,改成以各院校教员组成的巡回教育团赴各地进行巡回教育。巡回教育由教育总监部计划实施,教员主要来自步校和野战pào校。
随着化学战教育的深入,1933年11月日军颁布了《有关dú气防护及烟幕使用一般教育的训令》,其中有详细的各兵种教育顺序表。1934年2月改订的教育训令中首次开始强调化学战教育,其中第49条规定:“要对联队一级部队进行dú气防护教育..师团长、旅团长应对所属部队的化学兵、化学战培训人员实施集中教育。”在上述化学战教育中,日军在不同的时期使用了不同的教材。1927年,科研所首次进行化学战教育时所用的参考书是科研所自编的《化学武器讲义》、《化学武器临时教育讲义》,教育总监部编写的《dú气防护教育参考书》以及其他国家的《dú气防护教范》等。1929年4月,为了配合化学战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科研所向陆军大臣建议,以各国的dú气防护教范为参考,编写新的《化学战教范》。该教范由417条正文、37条附录组成。系统阐述了关于dú气的基础知识、dú气的使用方法、dú气的防护、化学勤务职责等。1933年又以此为基础编写并颁布了训练指导书《dú气防护法》,并一直作为教范使用到1937年。
1937年2月编写了《dú气防护教范(草案)》,1943年以后,该草案正式作为教范使用。另一方面,还制定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放(喷)shè器材所谓放shè,就是把液化氯、光气或氢氰酸从容器的喷嘴喷出,dú气气化后随风飘向敌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用泵嘴喷氯气,这是使用放shè的首例。氯气液化后充填入泵中,由于蒸气气压高,打开阀门后立即气化成雾状从喷嘴喷出。光气和氢氰酸的蒸气压比氯气低,因此必须用二氧化碳等来加压。所谓喷shè,就是像灭火器一样,把氢氰酸喷成液注,尽可能远地喷shè。日本曾试制过“放shè罐”和“100式携带喷shè器”等。
火箭dú气弹日本于1939年开始研究dú气弹。dú剂使用黄色剂和红色剂。关于黄色剂弹,如在“pào兵用dú气弹”一节中所述,由于弹头着地时有速度,黄色剂埋入土中,使效果降低,因此研究出了减小弹着速度和弹头着地时使之反弹的两种方法。研究之初shè程为500米左右,1941年通过运用新火yào方式,提高到4000米。到了1943年,能使比较大型的火箭弹飞行10000米,但精度不高。
第六章一级秘密武器:第三节化学武器制造工厂 [本章字数:3448 最新更新时间:2009-07-10 16:23:50.0]
随着化学武器研究的逐步深入,日本军部为其陆军兵工厂化学武器生产机构选择厂址的工作也开始进行,1927年最终选定广岛县丰田郡忠海町的忠海电信队旧址和位于其近海的原芸豫要塞pào台所在地大久野岛。
竹原市忠海外三公里处,有一座小岛名为大久野岛。它曾是日本陆军兵工厂忠海兵器制造所,即1929年开工的所谓“dú气工厂”。原本在岛上住有三户农家。由于建立了dú气工厂,他们被迫迁移到对岸忠海去了,全岛变成了dú气岛。1935年在dú气制造的全盛时期,为保守军事机密的需要,日本还将大久野岛从濑户内海的地图中抹去了。
每天,乘专用船上班的从业人员,最多时达5000人。不仅是住在忠海附近的人,来自冈山、大阪、九州到这里做工的人也不在少数。1945年战争结束时,大久野岛上还留有超过3000吨的dú气。残留下的dú气,在美军的指挥下,倾倒在离四国、土佐冲120公里的海中。这次作业有很多人因dú气而受伤。1962年,在建造居民宿舍的施工中,因碰到“路易氏气”制造车间,还发生相当多人中dú的事故。在一个网球场的长浦地区,当年建有制造芥子气、路易氏气、氢氰酸及喷嚏xìngdú气、催泪xìngdú气、发烟筒的车间,是dú气工厂的中心部位。在工厂中,尽管穿着“全防dú具”,dú气仍会从其缝隙渗入,使人的皮肤溃烂出水泡,很多人的健康受到损害,甚至有人因此而死亡。但是,更大的悲剧无疑是dú气制造完成以后。战后,曾在dú气工厂做工的人中,很多人受着呼吸困难、咳嗽、痰多的病痛的折磨,而且这个地域还是被称做“眩晕症”的多发地区,类似于结核病症的死亡人数也在增加。这完全是dú气所造成的后遗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慢xìng支气管炎”,一到冬天,就持续剧烈咳嗽、痰多;咽喉和气管有微少的残留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浓重。只要一染上感冒等病,其症状就更加厉害起来。很清楚,称为“慢xìng支气管炎”,实际上等于宣告该病“完全不能治愈”。因dú气后遗症而死亡的人,已经超过1600人,死因以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疾患者为多,其中约30%为癌症。
在日本侵华战争最为激烈的1940年,大久野岛更名为“东京第2陆军造兵厂忠海制造所”。从这时起,急剧地增加了从业从员,岛内还建立了“陆军技术人员养成所”。实际上就是制造“皇军兵器”的陆军直辖工厂。军部以“在该养成所先受三年教育,待成绩合格,进入本部的技术院,并且培养成技术系列的军人”的口号,招募附近各乡的高小学生入所学习。但是,对于dú气则一概不提,高小毕业(才14岁)的少年们,怀着对这个岛的美好梦想加入养成所。但等待着他们接受的,却是dú气制造技术的学习。而且,强制他们签了20年的雇佣和保密合同。合同的内容,还是个人一方绝对不能推辞的单向合同。
在养成所的三年间,少年们主要学习在化学工业学处、实习处、教练处、普通学科。考官几乎都是技术系列军官,完全是军队式的严厉教育和洗脑教育。他们以这样说法淡化制造dú气的罪恶感:“咱们将成为制造‘皇家兵器’的技术人员。所谓有化学兵器=dú气,具有在大范围使敌多数受伤的特点,最终是为了降低敌方的战斗力,不是以杀戮为目的的,是极为人道的武器。”然而,无论怎么洗脑,也不能消除这些少年对dú气的恐惧。初到工厂参观,见到穿戴着全防dú具的员工,还有偷偷告诉他们“这不是小孩来的地方,到这来活不长”的被dú气熏黑的面孔,使养成工们不禁大为恐惧。在学习内容中,被称为《兵器学》的dú气制造科目,最为严格,各种制造工艺的学习,也十分残酷。在学习过程中,多数的养成工眼、鼻、喉都受dú气侵害,经常需要跑到医务室去。在检查车间的实习,甚至还要把手浸到糜烂xìngdú物的实验液中,进行反应实验。
没有比军事训练更严酷的了。总是以完全实战的情形锻炼,在岛内行军中,实际地按使用了催泪dú气戴着防dú面具训练,不少学员因呼吸困难而倒下,对此种训练害怕极了。由于实在无法忍受这种严酷,还发生过养成工反抗教官的事件。那个时候,只有在“红筒”车间实习时,因为女员工较多,气氛相对轻松,对于养成工来说是唯一一次感到喘息的时间。
经过了三年养成的养成工们,将大久野岛称做“大苦之岛”。有不少养成工甚至有“与其在这里造dú气而死,不如上战场”的想法。已经17岁了,到了能够加入陆、海军的年龄了,如果允许参军,就可以离开岛了。至当年秋天,就有十几人离岛而去。但是自那以后,对养成工就禁止加入陆、海军了。
1941年,太平洋战争开始,从16岁~19岁的店员和公职人员等工人被征用(根据国家命令强制劳动),大批人被迫进入dú气制造工厂。当时“有征用员工不接触危险场所的指示”,在最初的两周时间,只是接受防dú面具的着装训练和军事训练,但不久就安排作业了,然而,由于事故造成缺员,作为补充人员连车间也安排了。但是,这些人只受过cāo作方法的训练,毫无化学yào品知识,为此,他们被dú物所侵害,终生与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更有甚者,根据“学生动员令”,连中学生及女学生都调动起来,制造气球zhà弹,挖防空壕,甚至搬运装入dú气的容器。dú气制造这种非人道的行为,把少男、少女都卷入进来。
日军忠海制造所的dú剂生产能力究竟多大,现在已无从查考。在樱火会的《日本陆军火yào史》中揭示了1942~1945年忠海的生产能力(月产)为芥子气、路易氏气250吨,氢氰酸50吨、二苯氰胂80吨。
日军陆军生产的dú剂总量究竟有多少呢?根据各种资料统计,生产量合计6616吨。如果加上民间军需工厂生产的光气018吨,就相当于其国内的生产总量。
日本战败时,澳大利亚军方人员来到大久野岛确认存放dú剂的数量为芥子气1468吨、路易氏气827吨、红剂958吨、绿剂7吨,合计3260吨。另外根据《情报报告》第四卷,存放dú剂量为芥子气1680吨(忠海)、路易氏气910吨(忠海)、红剂1035吨(忠海440吨、爱媛县大三岛595吨)、氢氰酸15吨(忠海)、绿剂7吨(大三岛),合计3647吨。二者都包括装填在筒内的dú剂。比陆军生产dú剂总量的一半稍多一些,存放于忠海周边的弹yào库内,另外,有约3000吨制成dú气弹等送达到其他场所。
催泪xìngdú气弹yào、红筒、氢氰酸手投瓶的生产量,总计为催泪筒2879042个、催泪弹33700发。红筒合计为1597094个,手投瓶为208000个。
战败时日本国内存储的数量,按《情报报告》第四卷,大致内容如下:红筒:忠海493756个、广岛县阿波岛89504个、冈山49个、冈山县三轩屋943个,计584252个。绿筒:忠海282702个。总计866954个。从总生产量中扣除存储数,装备部队的红筒、绿筒数量合计为4669092个。装备数量中的大多数都用于中国战场,或者遗弃在中华大地!曾根兵器制造所是日军的dú剂装填工厂,装填的数量,不比大久野岛更清楚。迄今发现的是在美国海军技术调查团《日本的化学武器》(1945年12月)文件中的“曾根兵器制造所的装填实绩”表。表中显示,曾根化学弹装填为213万发。dú剂弹总量加上忠海的绿弹33700发共为2163700发。
海军的dú气弹称为“特yào”。1号特yào为氯乙酰苯,2号特yào为二苯氰胂,3号特yào甲为芥子气,3号特yào乙为路易氏气,4号特yào为氢氰酸。按前述《情报报告》第三卷海军的dú气生产量表,总生产量760吨,约为陆军的1/9。其他还有少量的亚当氏气。
据《情报报告》第三卷,因光气是作为染料使用的,在三池染料、保土谷化学、日本曹达均有生产,将其一部用于军用dú气运送给曾根制造所。包括工业用的生产量在下表中可以判明,总计为684吨。
经过对美军资料的研究分析,1931年~1945年日本军用dú气的生产量如下:这是日军在国内生产的dú气总量。以下为《情报报告》第三卷提供的数字。
光气、氯化苦不会全部转用于军用,而这些化学剂合计为22206吨。
装填的dú气弹可以估计为陆军1646326发,海军70600发,合计1716926发。此外,放shè筒为陆军的红筒2657004个,绿筒2879042个,计5536046个。另有氢氰酸手投瓶208000个。以上合计dú气弹yào的生产量为7460972发(个)。
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上述美军统计的数字只能是一种参考数字。日军在战败投降前,为了掩盖罪行,把这方面的文件和材料全部销毁了,很难再确切加以统计。即使这样,人们从这些不完全统计中,也不难看出日本侵略军大规模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的罪行。
第七章为皇军增添光彩的化学战学校:第一节化学战 [本章字数:2035 最新更新时间:2009-07-10 16:24:29.0]
随着化学战剂和武器装备的研究的深入,日本军部决定加紧化学战教育,设立化学战学校,以培养化学作战和化学防护的专门人才,同时,为编组化学战部队奠定基础。日本军部认为,化学战学校的设立,“将为皇军增添光彩”,其实,是为日本军国主义增添罪恶。
教育最早的化学战综合课程教育开始于1927年,是在日本陆军科学研究所进行的。陆军科学研究所隶属于1919年成立的陆军技术本部,共有两个处组成,第1处负责物理研究,第2处负责化学研究。关于化学战教育,过去虽然在步兵学校进行过化学战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训,但化学战综合课程教育则从未进行过。
1927年,以第2处的职员和参谋本部、教育总监部的数名职员为教官,对各院校选调的教员与研究员进行了综合xìng的化学战课程教育。
这种教育每年举行一次。第二次之后,要求各作战师团也派人参加。因此,有关化学战的知识逐渐在部队中普及。当时科研所的教育虽然准备得不太充分,教育内容尚处于低级阶段,但却使化学战这一学科从研究领域转向了教育领域,在日本开了“化学战教育”的先河。
后来曾担任习志野学校训练队长的小林忠雄就是科研所化学战教育的首批受训者。他曾回忆说当时的教育内容主要有:dú气的未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化学战史、dú气概况、dú气的种类与烟雾、防dú面具、气象概论等。
科研所的化学战教育实施一段之后,由于各院校教员都具备了一定的化学战知识,因此中止了科研所的化学战教育,改成以各院校教员组成的巡回教育团赴各地进行巡回教育。巡回教育由教育总监部计划实施,教员主要来自步校和野战pào校。
随着化学战教育的深入,1933年11月日军颁布了《有关dú气防护及烟幕使用一般教育的训令》,其中有详细的各兵种教育顺序表。1934年2月改订的教育训令中首次开始强调化学战教育,其中第49条规定:“要对联队一级部队进行dú气防护教育..师团长、旅团长应对所属部队的化学兵、化学战培训人员实施集中教育。”在上述化学战教育中,日军在不同的时期使用了不同的教材。1927年,科研所首次进行化学战教育时所用的参考书是科研所自编的《化学武器讲义》、《化学武器临时教育讲义》,教育总监部编写的《dú气防护教育参考书》以及其他国家的《dú气防护教范》等。1929年4月,为了配合化学战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科研所向陆军大臣建议,以各国的dú气防护教范为参考,编写新的《化学战教范》。该教范由417条正文、37条附录组成。系统阐述了关于dú气的基础知识、dú气的使用方法、dú气的防护、化学勤务职责等。1933年又以此为基础编写并颁布了训练指导书《dú气防护法》,并一直作为教范使用到1937年。
1937年2月编写了《dú气防护教范(草案)》,1943年以后,该草案正式作为教范使用。另一方面,还制定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