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蒋介石与冯玉祥:从合作到决裂最新章节 > 蒋介石与冯玉祥:从合作到决裂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2 章

  老弟真不是好东西"。

  中原大战进行当中,8月6日,反蒋各派在北平召开了"guó mín dǎng中央党部扩大会议",以汪精卫的改组派为主,同时有西山会议派和阎、冯的代表参加,组成了以汪精卫为首的七人常务委员会,决定组织中央政府,筹备召开国民会议,起草约法,并按照汪主党、阎主政、冯主军的分工,推定阎锡山为中央政府主席。9月9日,阎锡山在北平就职,成立了与南京政府相对抗的又一个国民政府。

  反蒋联军津浦线上济南的得而复失和陇海线上八月攻势的受阻,成为整个战局的重要转折点,冯、阎军由主动转为被动,蒋军由被动转为主动。

  蒋介石将津浦线的大部精锐部队分别调到河南境内的平汉、陇海两线,8月24日,悬赏各军,先占领巩县者赏洋二十万元,先占领洛阳、郑州者赏洋一百万元,9月6日,开始总攻。冯玉祥令宋哲元部撤退洛阳一带,以保持通往陕西的归路,大部分部队则缩短防线,集结在郑州周围,与蒋军对抗。同时,致电阎锡山,要求阎军以大部兵力进攻济南;以少数兵力牵制津浦线方面敌军,其余进攻陇海线上的归德;抽出二万以上兵力运抵郑州。冯玉祥希望在阎军配合下,挽回被动局面。但是,阎锡山保存实力,却密令陇海线阎军全部退到黄河以北,使冯军形成孤立难支的形势。

  正当反蒋联军处境困难之际,本来表示中立的张学良,9月18日通电各方罢兵,"静候中央措置",第二天,东北军入关,形势急转直下,反蒋联军败局已定。

  9月22日,北平扩大会议的一伙人撤到太原,10月28日公布了一个约法草案,随着反蒋军事的失败,便纷纷逃离太原,11月1日,汪精卫也离开太原去天津,后去香港。热闹一时的扩大会议,烟消云散。

  10月初,东北军接收了平津及河北省政权,这一地区的阎军不作任何抵抗,10月中旬,退往山西。

  张学良的通电发表后,冯玉祥仍想集中兵力,固守郑州。但陇海线上的阎军已撤向黄河以北;庞炳勋、孙殿英等部纷纷自由行动,随阎军向黄河以北撤退;石友三表示拥护张学良,叛离冯、阎;9月下旬,冯的骁将吉鸿昌倒戈投蒋,梁冠英等也通电附和;反蒋联军中的杂牌部队也纷纷土崩瓦解。河南军事陷于不可收拾的境地,不得不全线退却。又因防守洛阳的兵力有限,9月17日,蒋军杨虎城部攻到洛阳附近,冯军西撤回陕的路已被切断,只得向豫北撤退。

  10月3日,蒋军攻占开封,6日进入郑州。冯军全线崩溃,一部由宋哲元率领从洛阳退往潼关以西,另一部分则退至豫北和晋南。10月下旬,战争基本结束。11月4日,阎冯联名致电张学良,声明即日下野,释权归田。

  历时半年之久的中原大战,双方投入兵力一百多万,消耗军费五亿多元,战火波及二十多个省,三十万官兵送掉xìng命,无辜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尤其给中原人民造成空前的灾难。

  第四部分 10.瓦解与受挫(1)

  中原大战接近尾声之际,蒋介石将收拾华北局势的主权jiāo给了张学良。阎锡山虽然下野避居大连,但他的部队已退回山西,原有的老巢并未丢失,经张学良之手,阎军被改编为四个军共八个师,另有一个护路军,一部分实力保留下来,成为他以后再起的资本。

  冯军也企图改编为十个师,以豫西和陕、甘两省为驻区。但冯军已失去了陕、甘等根据地,一些部队已投蒋,一些被围困的部队已表示愿意缴械,蒋介石便不允许冯军集团继续存在,而将其化整为零、肢解吞噬了。

  张维玺部在新郑被围,经劝降,全部解除武装,张辞去军职后,赴天津隐居。

  孙连仲部退至豫北焦作一带,投蒋后改编为第二十六路军,先开往山东济宁一带整编,后开往江西参加"围剿"红军。

  张自忠、刘汝明、赵登禹等残部退往晋南,受张学良改编为第二十九军,以宋哲元为军长。

  刘郁芬离开西安逃向山西,所部被杨虎城缴械,刘派人和蒋介石联系,被任命为军事参议。

  吉鸿昌部被改编为第二十二路军,调赴鄂豫皖边境;梁冠英部被改编为第二十五路军,调赴苏北;葛运隆部被改编为第三十三师,调赴湖北。

  这样,冯军被缴械,改编、分割、隔离,作为一个军事集团,已完全瓦解、崩溃,不复存在了。

  蒋介石先后打败了桂军、冯军和阎军三大军事集团,唯独冯军的结局是土崩瓦解,其中的原因是耐人寻味的。

  中国现代的军阀,是军队、地盘和权势的集合体,三者缺一不可,军队是工具,地盘是依托,权势是目标。就此来说,冯玉祥是一个不合格的军阀。他着眼于权势之争,但在地盘和军队两个方面却出现了问题。

  为了扩大权势,就要争夺地盘,冯玉祥和阎锡山、李宗仁等都是如此。但是,冯玉祥忽略的是建立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中心地盘。阎锡山有山西,李宗仁有广西,冯玉祥应该有陕西,然而,冯玉祥却缺乏这个观念,只想到胜利了将如何如何,没想到失败了应该有个退守之地,而没有以足够的兵力保证退路的畅通,以致绝大部分兵力回不了陕西。没有巩固的地盘,部队没有集结固守之地,也就失去了与蒋介石讨价还价的起码条件,任凭蒋介石随意处置了。

  冯军与蒋军及其他军阀部队,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不过,冯军饷械奇缺、官兵穷苦,却是突出的特点。士兵是吃粮当兵,长官是享乐荣升,而冯军的官兵却是长期得不到这些。军阀部队,没有这些,也就没有凝集力。所以,冯军一遇到蒋介石的银元、官位,便纷纷倒戈,即使不给银元、官位,也不愿再过苦日子,而乐于接受改编了。当然,桂军和阎军也有被收买投蒋的,但为数不多。冯军大批投蒋,是穷苦造成的。

  冯军瓦解,冯玉祥失去了与蒋介石争夺的实力,从军阀权势之争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对冯玉祥本身来说,失去军权,不再参加军阀混战,由一方统帅变成平民百姓,可以冷静下来思考一些问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蒋介石在一连串军阀混战中,打败了所有对手,包括冯玉祥这样实力很强的对手和阎锡山这样老谋深算的对手,以实力为基础,稳固了在guó mín dǎng中的统治地位。

  第四部分 11.瓦解与受挫(2)

  蒋介石踌躇满志,不仅在guó mín dǎng内稳握权柄,还要在全国范围内一统天下,幻想像军阀混战那样战胜他另一个对手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

  中原大战刚一结束,1930年12月,蒋介石就调集十万人马,向仅有四万人的中央红军发动"围剿"。红军诱敌深入,退却到根据地,龙冈一仗,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五天内连打两个胜仗。蒋军损失一万五千人和一万二千件各种武器,第一次"围剿"失败。

  战后,máo zé dōng填词记述红军这次反"围剿"的胜利,写道: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1931年4月,蒋介石调集二十万人马,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针,从赣江到福建建宁形成弧形战线,向中央红军再次发动"围剿"。红军仍然诱敌深入,并先打弱敌,东固一仗告捷,接着,由西向东横扫七百华里,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qiāng二万余支。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又告失败。

  战后,máo zé dōng又填词一首,写道: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江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1931年7月,蒋介石调集三十万人马,自任总司令,向中央红军发动第三次"围剿"。红军采取"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针,奋战两个半月,毙伤俘敌军三万余人,缴qiāng一万四千余支。蒋介石的这次"围剿",又以失败而告终。

  中央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使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中央苏区人口达到三百多万,新生的工农民主政权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蒋介石三次"围剿"的一再受挫,使其一统天下的妄想成为黄粱美梦。

  蒋介石在各派军阀面前是强者,在工农红军面前是弱者,对手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第五部分 1."九月十八日来了日本兵"(…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日来了日本兵,先占火yào库,后占北大营。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一首民间小调,唱出了民众的哀怨、凄惨和悲愤之情。

  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本关东军zhà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突然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东北军独立第七旅驻守北大营,日军发动进攻时,旅长王以哲不在营内,该旅参谋长赵镇藩回忆说:

  9月18日白天平静无事,至晚间10点20分左右,突闻轰然一声巨响,轰动全城,事后知道是日军在柳条湖附近zhà毁铁轨。不到五分钟,日军设在南满站大和旅馆的pào兵阵地即向我北大营开始shè击,据情报,日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开始向我营进逼。我向沈阳城内王以哲家打电话,王说,他去找荣参谋长研究。我一面命令全军进入预定阵地,一面用电话向东北边防军参谋长荣臻报告。他命令我说:"不准抵抗,不准动,把qiāng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过了不久,我又打电话给荣,希望他改变指示,我说:"这个指示已经同各团长说过了,他们都认为不能下达,而且事实上也做不到,官兵现在都在火线上,如何能去收qiāng呢?"荣臻仍坚持说:"这是命令,如不照办,出了问题,由你负责!"我问他王以哲是否在他那里,他说;"曾来过,已经回旅部去了。"后来得知,王在回旅部途中被阻折回。我见荣臻难以理喻,便命令各单位仍按原计划准备迎击敌军。

  到了11点左右,北大营四周qiāng声更密,有如稀粥开锅一样。这时荣臻又来电话问情况,我报告说,敌人已从西、南、北三面接近营垣,情况紧急,把qiāng放进库内办不到,并向他建议将洮南的第二十旅调来。他仍说不准抵抗,并说调二十旅已来不及了,你们必要时可以向东移动移动。

  深夜2时许,敌军已迫近营垣四周的铁丝网。我鉴于情况危急,便决定从南、北两面出击,以掩护非战部队由东面撤退,激战至3点多钟,已伤亡中校以下官兵二百九十多人,南面、西面的敌人也突入营垣,旅部前后都发现了敌人,我始下令突围。

  19日清晨5点多钟,我军撤退到东山嘴子,三天后转移到山城镇。王以哲来到这里,决定转移到锦州候命,王换便装先走,部队由我率领,到锦州不久,即离开东北,开进了山海关。

  关于日军侵占沈阳的实况,当时任沈阳市公安局督察长兼公安总队长的熊正平,事后作了如下追述:

  9月19日,日军攻占我沈阳市商埠地及大小西关,这些地区的各警察分局及公安分队与日军接触后,颇有伤亡,余部集中东关公安总局及公安总队部。20日,日军继续攻占我大小北关和大小南关,日军飞机不时在空中侦察,有时扫shè,居民有些伤亡,并有坦克在街上纵横驰骋;下午,日军占领了沈阳兵工厂及东塔飞机场。21日夜间,沈阳各城门及东关公安总局、公安总队部大门,先后被日军坦克攻开,守门公安队颇有伤亡。在总局及公安总队部集中的员警及官兵,以分局分队为单位由后门退出,连夜经新民向锦州集中待命。22日,伪自治警察局成立,以维持秩序为名,实际上是执行伪政权的权力。

  日军在进攻北大营和沈阳的同时,又在其他各地发动进攻,从9月18日至25日的一周内,占领了辽宁、吉林两省三十座城市,并完全或部分控制了十二条铁路线。

  日军侵占长春的情况,时任东北边防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团长的冯占海,作了如下记述:

  "九一八"事变时,东北边防副司令长官兼吉林省政府主席张作相,因父殁回锦州治丧,由参谋长熙洽代理军政大权。

  第五部分 2."九月十八日来了日本兵"(…

  事变当时,长春驻军有吉长警备司令兼第二十三旅旅长李桂林所部。沈阳事变发生后不久,李桂林即奉熙洽命令,该旅除傅冠军一个营留驻二道沟外,其余全部避往双阳县境内。时长春南岭尚驻有第二十五旅第五十团团长任玉山、pào兵第十团团长穆纯昌等部。

  9月19日拂晓5时许,日军驻长春的多门师团的部分部队即向我铁北二道沟傅冠军营袭击,该营自发应战,营长傅冠军身受重伤,因敌众我寡,部分官兵被缴械,部分官兵撤出防地。

  同时,又有一部日军向南岭穆纯昌pào兵团和任玉山步兵团偷袭围攻,部分官兵起而应战,激战数小时,互有伤亡。后来接受熙洽命令撤退,pào兵团退往市郊新立城一带,以后由穆纯昌率领投敌;步兵团有两个营撤至麦子沟一带,后来参加了抗日军。日军得手后又分头向长春市各机关进袭,长春遂于19日陷于敌手。

  关于日军进占吉林省垣吉林市的情况,冯占海回忆说,由于熙洽叛国降日,命令驻军撤出城外,9月23日,日军不战而得吉林市,接着成立了伪政权吉林省长官公署,熙洽出任长官。

  日军占领辽宁(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