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北宋搅屎棍最新章节 > 北宋搅屎棍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一百零一章 春来

  李琦很欣慰,他盼着宋人接纳c喜爱戏曲的同时也能真正平等对待演戏之人,多些宽容,多些怜悯。

  张拱自然没机会在梨园看《杜十娘》的排演,他只知道这出戏是李琦特意为促成他和绿娘编排的。坐在前排,他心中忐忑不安,耶律公主也就是顾山长特意派人去滨州接来他的父母,如今在二楼的小包厢内。

  年中他回过家中一趟,提起娶亲之事被训斥的够呛,只得赌气又跑了出来。这次顾山长出面,他不知结局会如何,他常常问自己,孝顺父母与真心实意的爱恋到底能不能并存。

  如果说《女驸马》是贴近宋人生活的一出喜剧,改头换面的《杜十娘》便是宋人眼中最靠近生活的一场悲剧。绿娘全身心的投入演绎,点燃了自己时也打动了观戏之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爱恨别离,交织缠绵的夙缘在淼淼不可闻的诵经声中远去,枯灯木鱼,夜来的唱晚拂过悲凉的心。谁是谁的错?谁是谁的前世今生?佛家的揭语如当头棒喝,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谁在难为谁?谁又能看不起谁?

  李琦侧身安慰泪水涟涟的两位,尽管后世看过太多的影视作品,他还是再次被戏曲中无声的呐喊和质问打动。这是属于绿娘的荣耀,丝丝血泪造就了《杜十娘》的刻骨铭心。

  楼上楼下传来暗暗的抽泣声,无人喝彩却是对《杜十娘》最大的认可,李琦不由长吁口气,看来以后剧院要准备纸巾了。

  李琦没去楼下找张拱,对方的父母由老夫人亲自陪着,他随着两位直接回了府中。

  单单一场的演出说明不了什么,他估计最少得半年,等《杜十娘》在大街小巷中到处传唱时,挡在张拱和绿娘之间的乌云或许会散开许多。

  “浮云散,明月照人来~”他脑中浮出旧上海时期那青涩的嗓音。冬夜飘落的雪花也未曾掩住眼前这不夜之城,灯火依旧阑珊,渔船歇在岸边,热腾腾的小吃散着淡朦朦的香气。

  “清浅~池塘~鸳鸯戏水~红裳~翠盖~并蒂莲开~”

  李琦忍不住哼出声,蓉儿诧异的望了眼车厢中的他,顾惜惜笑问道,“官人这是唱的何曲,妾身闻所未闻?”

  “可好听?”李琦呵呵一笑。

  两位娇娘皱眉对视,顾惜惜为难道,“妾身说不准,大约不会有几人喜欢,只是官人唱出来别有一番韵味。”

  李琦哈哈笑着拥过两人道,“且不去管好听与否,肚中可饥,我去买些扁食来祭五脏庙。”

  《杜十娘》的故事还在发酵,张拱又去求父母,这次两位老人倒没翻脸训斥,只是依旧沉默不言的反对。

  滨州在河北东路,也就是后世的山东济南附近,张拱家里是诗书门第,两位老人自然看得懂戏曲。他们也是无奈,儿子不思科场大比,一心只求着娶个烟花出身的小娘,想想自是气恨不已。

  其实早先在家乡给张拱定过一门亲,可惜那小娘未过门便染病离世,这一耽误没想到惹出如许大的风波。

  张拱和父母的拉锯还在进行中,李琦也没更好的办法,只劝他慢慢来,水滴石穿自然会有云开雾散之日。天下哪个父母不疼爱儿女,只不过观念的转变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这一对苦命鸳鸯的事还没解决,没想到王诜的公主妻子看了戏,主动把那歌妓接回了府上。李琦不知对方怎么想的,但是看最近王诜似乎过的很滋润,博物馆里的大型史诗般的巨画进展快了一些。

  熙宁六年平平淡淡的过去,也许是大旱灾的余波,也许是市易法的影响,也许是熙河大捷提前爆发了宋人的热情,总之熙宁六年的春节整个汴京城有些萧索。

  朝堂叙功赏赐收复岷州c洮州等地有功人员,不少官员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升迁。

  上元节时,赵顼在太一宫宴请朝臣,又到大相国寺c宣德门几处观灯。上元节刚过完,赵顼封皇子赵俊为永国公。这是赵顼的第三个儿子,刚满周岁,相比起来赵顼比仁宗有福,赵皇家的子嗣艰难,赵顼的三个儿子相继出生,让朝堂众臣大大松了口气。

  李琦有难了。老夫人多次暗示孙子,蓉儿和惜惜也急的不行,成婚一年,肚子却没动静,李琦不着急,老夫人却急的够呛。

  蓉儿进宫中见过太皇太后,老太太也是关心,悄悄暗示官家,多给李琦在家团聚的时间。去年李琦成婚不久就东奔西跑的,赵顼也不好意思,痛快的让李琦歇到清明祭过祖之后再去河北。

  李琦成了小蜜蜂,蓉儿和惜惜刻意奉迎,三个人如胶似漆,一派花好月圆。

  没等李琦得意几天,蓉儿拿出大妇的架子,让他将春荷c秋月收房。这不倒霉催的么?李琦自觉不是,这为个子嗣至于么?他一再说明成婚虽说一年,可相处时间毕竟才几月,千万别急,自己保证努力。

  小蜜蜂痛并快乐着,蜀中传来消息,不久前熊本率军平定了泸夷。大宋的军将似乎突然雄起了,让李琦大感不解。

  二月里来又是滴雨未下,艳阳天照的满朝君臣心下惶惶。朝堂一番商议后,调发十万石常平仓米,赈济河阳饥民。

  王安石愁眉不展,叫李琦去了相公议事房,面对极可能持续的旱情,他已经焦头烂额。去年一场大旱将朝堂的存粮耗去大半,今年要再旱下去,他上吊的心都有了。

  本计划着开春让逃荒的饥民回返旧地,这眼见的无雨,不但原先收拢修水利的流民不能放归,肯定还会有不少撑不住的百姓弃家逃荒。

  “流民怎生安置?”

  王安石劈头问出的话语让李琦苦思良久,工业新区自然无法再增加人,赵顼已经把那五万人强塞进去,如今还在慢慢消化,而且运粮北上消耗同样不少。

  “修路。”李琦无奈给出个答复。这些灾民一旦四处流窜,定会引的各处不稳,还不如聚集一处把通往汴京的另外三条主要陆路用水泥休整一新。

  王安石眉头皱的紧紧的,他不是没想过用修路以工代赈,关键去岁钱花的太狠,修黄河沿岸水利设施的银钱都是匆忙挪用的。三条陆路修下来花费可不少,决不是一人发碗粥担土铺上那么简单的事。

  李琦无奈,自己又不是神仙,一时间哪能想出好办法。本来还想探问两派能否弥合之事,看王大牛累成那样,还是识趣的没开口。至于王安石夹袋里的人才,对方都不够用,哪得借给自己,还是下次瞅合适机会向文彦博问问。

  李琦临走时建议王安石做个全年预算,免得被突发事情搞的手忙脚乱。王安石拿出刚刚要下发的诏令,指着上面说这不正要令三司汇集每年全国财政收入支出数目报于朝廷。

  李琦都有些怀疑王安石是个穿越者了,从给胥吏发放俸禄到这财政预算,如此超前于这个时代,让自己这个小蝴蝶情何以堪。

  王安石解释三司核算中光是铜钱和银两的兑换各地都有差异,银两折色还不同,更别说粮草c绢织等实物,想要彻底算清大宋每年收支,根本是个大难题。

  李琦瞠目结舌,原来大宋的收支帐根本算不清,原来货币并不能统一和明晰的反映出各地财政状况。

  带着满脑袋浆糊李琦回到家,门房来报,说是于阗使者来访。

  于阗来朝贡的使者赶到汴京没多久,今日上午刚刚觐见过大宋皇帝,现在来拜访正是因为李琦出使辽国时拜托高昌回鹘之事。

  两个大木箱抬进来,李琦特意让周大官亲手打开,一些或残破c或斑驳的汉文书典让李琦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轻柔的抚摸着这些蒙尘的瑰宝,这些无声的文字,记述的正是那些孤军在大漠荒烟中守卫中华的斑斑血泪。

  李琦强忍住落泪的眼眶,一再大礼谢过于阗使者,再三告罪后让人抬上木箱,心情激荡的向大内赶去。

  “大历三年(唐历,唐代宗年号),孤守西域之唐军又与朝廷恢复联系,朝野上下被其‘忘身报国’感动得‘酸鼻流涕’。代宗下诏褒奖,赞其‘不动中国,不劳济师,横制数千里,有辅车首尾之应。以威以怀,张我右掖,凌振于绝域,烈切于昔贤。’”文彦博老泪纵横的说着《唐大诏令集》中记述的史实,赵顼君臣肃目凝听,殿中之人各各感怀莫名。

  李琦注意到除了被匆匆召来的王安石等人,殿中还有位五十多岁的新面孔,正是《唐大诏令集》的编撰者宋敏求。

  赵顼不善于掩藏自己的情绪,鞠过一把心酸泪,他小心谨慎的捧着木箱中的一卷文书,声音嘶哑道,“世人皆慕封狼居胥,又怎知此等默默无闻之兵才是英豪。愧煞吾等~”

  他瞅瞅那位心怀激荡c垂泪不已的史馆修撰宋敏求,不觉为难。数日前此人上书弹劾新法,他已下令贬放,如今面对蒙尘的汉文书典,想到对方孜孜不倦于史实,他心软了,缓声道,“次道,念汝于前史辛勤考据,朕收回贬书,你且用心于编撰,新法之事,不必再纠缠不休。”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