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鏖兵台儿庄最新章节 > 鏖兵台儿庄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1 章

  此期间正值台儿庄决战,张、庞两军据守临沂,牵制了日军第五师团的兵力,阻截了日军的补给与增援,对于保证台儿庄决战的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第五战区参谋长徐祖诒所说:临沂守军“前后支持50日之久,俾由台儿庄北上之我军不感侧背之威胁,完成包围敌于附近山地之企图,实徐州会战中最为重要之关键也。”②至于临沂失守,从整个中日战争的战略全局和徐州战场上的力量对比来看,就如同徐州也最终不守一样,是不可避免的。

  台儿庄初期保卫战

  台儿庄是山东省枣庄市的一个直辖区,是鲁南的重镇。历史上,台儿庄始建于汉代。台儿庄四面环水,先人筑台避水,以台地名村。《明史》称“台庄”、“台家庄”。明正德年间称“台家庄集”。崇祯十二年(1369年)始称“台儿庄”。台儿庄于明洪武二年(1399年)划属峄县,沿至民国。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京杭大运河改道,由济宁经微山湖向东沿台儿庄南下,南北漕运迅速发展,台儿庄很快成为峄县巨镇,境围百余里,人口数十万,庄内达数万。《峄县志》载称:“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驮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民国时期,台儿庄地处鲁南与苏北jiāo界处,津浦线以东,陇海线以北,有临(城)枣(庄)赵(墩)铁路支线,潍(坊)徐(州)公路及大运河经过,人口万余,居民3000户以上。台儿庄城墙高筑,房屋多为石砌,东西2.5公里,南北1.5公里,街巷12条,东西南北及东南、西北门6座,大碉堡楼9座,小碉堡楼70余座,防守严密,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台儿庄距徐州以北60公里,为鲁南之门户,徐州之屏障。在军事上,台儿庄与徐州有唇亡齿寒之关系。台儿庄初期保卫战

  日军攻占滕县后,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台儿庄。攻占台儿庄的主力是第十师团濑谷支队。

  濑谷支队的编制是:步兵第三十三旅团司令部、旅团长濑谷启少将。旅团司令部辖步兵第十联队(缺一个半大队),步兵第六十三联队、独立机关qiāng第十大队、独立轻装甲第十、第十二中队、野pào兵第十联队(缺一个大队、两个中队)、临时野pào兵中队(九○野pào)、临时编成山pào中队、野战重pào兵第二联队(一个大队,缺联队段列半部)、支那驻屯pào兵第三大队(十五榴二个中队)、工兵第十联队第一中队、师团通讯队之一部、师团卫生队、师团第一野战病院、兵站自动车第十五中队。此外,将数战重pào兵第一旅团长以下指挥机关之一部与师团参谋逆濑川幸男大尉配属于该支队。

  日军占领滕县的当天,濑谷支队长根据第十师团长的命令,以步兵第六十三联队第一大队(缺一个中队)基干为右追击队,向韩庄追击;以步兵第六十三联队第二大队基干为左追击队,向峄县追击,支队主力集结于临城附近。

  日军右追击队于3月20日占领韩庄;左追击队于20日凌晨占领峄县。占领峄县之目的,是为确保枣庄附近煤田,并为第五师团攻击临沂创造有利条件,以形成会攻台儿庄的阵势。

  不料,第五师团进攻临沂受到张自忠、庞炳勋部的沉重打击。3月19日,日军第二军参谋岗木清福大佐到兖州,对第十师团长传达第五师团坂本支队受挫情况,此时南下困难,示意第十师团支援坂本支队。

  第十师团20日命令濑谷支队“确保韩庄、台儿庄运河之线,一方面警备临城、峄县,一方面尽量多派兵力向沂州方面突进,协助第五师团之战斗。”①

  濑谷支队长于21日对步兵第六十三联队长发出命令:“步兵六三(缺第一、第二大队、一中队。野pào兵第十联队第一大队[缺二中队]属之),于明日自临城出发,向峄县前进,并指挥左追击队,搜索台儿庄及兰陵镇方向之敌情。”①步六三主力接命后于22日7时自临城出发,同日17时30分到达峄县,掌握左追击队。

  22日10时,濑谷支队长又发出下列命令:

  一、右追击队改为韩庄守备队,守备韩庄。

  二、台儿庄派遣队(步六三之第二大队、野pào一个大队基干)于23日自峄县出发,确保台儿庄附近之线。

  三、沂州支队(步一○主力基干)于23日自临城出发,向沂州方面前进,策应坂本支队之作战。

  四、濑谷支队主力集结于峄县附近。②

  此电发出不久,濑谷支队长又接到我军在峄县增兵第二十军团情报。遂于23日夜发出紧急命令,其要旨为:

  一、支队派遣一部分开往沂州方面,策应坂本支队,主力确保韩庄及台儿庄附近之大运河之线。

  二、沂州支队(步兵第十联队之第二大队基干),于24时自临城出发,向沂州方面前进,策应坂本支队之作战。

  三、步兵第十联队(缺第二大队,pào兵属之)以一部分确保韩庄附近大运河之线,主力集结于临城。

  四、步兵第六十三联队(缺一个大队,pào兵等属之)以一部分确保台儿庄附近大运河之线,主力集结于峄县。

  五、支队司令部及直辖部队集结于枣庄附近。③

  与此同时,第五战区也调整了部署。3月18日临城(今枣庄西)、枣庄失守后,津浦线北段告急,刚刚被调到郑州、洛阳一带的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又奉调到第五战区。这时第五战区在台儿庄中央战场的作战部队是:第二集团军三十一师、二十七师、三十师和独立四十四旅,及先期奉命增援并调归第五战区指挥的第二十军团第八十五军、第五十二军、第十三军等。我方在人数上多于日军,但在武器装备上却远远落后对方,双方力量悬殊。

  第二集团军是guó mín dǎng军队中的一支“杂牌军”,原属冯玉祥西北军。集团军总司令为孙连仲。

  孙连仲,原名席儒,后改连仲,字仿鲁,清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十六日(1893年2月2日)生于今河北省雄县尤湾村。雄县,古称瓦桥关,五代时周世宗征辽,攻占此关后易名雄州,明代改县。古代此邑常为战争之地,故民风尚武,流传至近代。

  孙连仲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其父曾开设面铺,后经营钱粮行,获得颇丰,购置田产400余亩,他4岁时丧父,由母亲及哥哥抚养。他7岁入私塾,读书刻苦努力,寒暑不辍,博得老师和同学好评。孙连仲对武术技艺更感兴趣,他身高1.82米,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是标准军人体格。他受“从军报国”思想影响,1912年2月到雄县应募投入北洋第二镇当兵,入伍后赴保定被编为第二镇第四协第八标第一营三连为学兵。后调入pào兵受训,以成绩优异受训半年即升为正兵。1914年升棚目(班长)。6月被选入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pào兵营充任班长。孙连仲对冯玉祥制订的“精神训话”要点51条,入口成诵,讲述时颇有心得,博得全旅官兵及冯的赞许。孙连仲颇具军人胆识,xìng格忠厚,作风朴实,然诺必行,军旅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青年军官中很受士兵拥护。1915年底护国战争bào发后,在四川泸州、叙州(宜宾)作战期间,龙头山一役,曾一人扛起238斤重的山pào,带领士兵抄后路袭击护国军,一pào击中对方阵地,给冯军带来暂时胜利。冯玉祥擢升他为pào兵营第一连连长。

  1917年,第十六混成旅已回驻廊坊,冯玉祥一度调离该旅。张勋复辟事件发生后,一群少壮军官酝酿对“辫子军”作战,当时群龙无首,孙连仲乃联合孙良诚、韩复榘、石友三、刘汝明、佟麟阁等12位连长,自7月7日向张勋“辫子军”猛攻,孙连仲为前锋,12日首抵京城。复辟一幕遂告终结。1922年直奉战争后,孙以战功升pào兵团长,成为冯玉祥部队中骨干“十三太保”之一。1924年秋,冯玉祥提升孙为卫队旅旅长。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时,孙连仲亲率手qiāng团包围总统府,将曹锟囚延庆楼。政变后,孙连仲调任国民军第一军pào兵旅旅长。不久,冯玉祥扩军,孙又升任骑兵第二师师长。

  孙连仲注重部队训练,对军纪要求甚严,他一直恪守冯玉祥为国民军提出的“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的要求,部队因而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和支持。1925年孙连仲部随同国民一军活动在京津地区,曾参加国民军一、二、三军会战天津之役。1926年初,直奉联合进攻国民军,因南口大战失利,孙连仲奉派攻打山西计划也告失败。后到宁夏,退回甘肃。

  1926年9月,冯玉祥举行“五原誓师”,宣布响应南方国民革命军北伐。孙连仲任第十二师师长,又被冯玉祥委任为“全军总执法”。1927年5月,冯玉祥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总司令,孙连仲以右路军总司令率部在豫西一带与直系吴佩孚作战。1927年6月徐州会议后,冯玉祥将所部扩编为9个方面军。孙连仲初任第九方面军总指挥,后转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并任北伐军京汉前敌总司令,在豫北与奉军作战,毙伤敌兵万人以上。1928年4月,孙连仲率部奉命入陕,7月奉调入甘,12月任青海省主席,8月接任甘肃省主席。

  1930年孙率部进入河南,参加中原大战。冯玉祥失败后,西北军拥鹿钟麟为总司令,孙连仲为副总司令。10月18日,孙连仲在新乡发出通电,声明今后“拥护中央,和平统一建国,决不参加内战”。接受蒋介石改编后被委为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第二十六路军下辖第二十五师(孙自兼师长)、高树勋第二十七师、关树人第一骑兵师。

  1931年初,孙连仲任江西清乡督办,率领第二十六路军参加对红军的第二次围剿。同年7月,孙连仲部改任第二军团总指挥,参与对红军的第三次围剿,部队接连打了败仗,损失惨重。孙部驻宁都,北方兵水土不服,营中疟疾、赤痢流行,孙本人染疾在南京治疗。是年12月,赵博生和董振堂率部举行“宁都起义”。蒋介石派陈诚陪同孙连仲去宁都收拾残局。后保留第二十六路军番号,编制缩小。1935年5月,孙连仲以第九路军司令官率二十七师在江西新淦、永丰地区参加对红军的第四次围剿。1933年9月,驻湖北麻城之第三十军张印湘(原吉鸿昌部)不稳,孙连仲奉命以二十六路军总指挥名义整理,得到蒋介石的称许。1934年初,孙率第三十军再到江西,驻永丰,蒋介石将第二十七军、第四十二军归其指挥。是年,孙连仲参加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1935年初,孙又奉命率部到湖北追击红军贺龙、肖克部。同年11月guó mín dǎng“五大”,孙连仲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

  卢沟桥事变bào发后,孙连仲部于1937年8月初奉命北上抗日。孙召集本部高级军官会议,在会上慷慨陈词说:“日本蓄意侵略我国已久,现国家命运已至最后关头,吾人须以全力报效国家,挽救危局,以尽军人天职!”8月6日,蒋介石命孙连仲为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刘峙)兼第一军团司令。8月10日,孙连仲率领第三十军与第四十二军在河北省房山及良乡,与日军作战一个月零九天,日军史称:“涿州保定会战”,实用兵力8.85万人,战死1488人,重伤4000人。后刘峙免职,孙连仲升第二集团军总司令。10月11日,孙连仲率部在娘子关与日军第二十师团作战,10月14日,孙连仲派三十一师进攻娘子关旧关之敌,一度攻入关内;独立第四十四旅在六岭关附近与日军展开遭遇战,占领了六岭关;二十七师也奉命向核桃园等地的日军发起进攻。后二十六路军主力被日军增援部队围攻,二十七师伤亡殆尽。孙连仲一面率部转移,一面指挥部队向日军进行英勇抵抗,击退了敌人总攻。26日在日军连续进攻下被迫放弃娘子关。在这次作战中,孙连仲的第二十六路军损失惨重,减员近4/5。

  1938年春,鲁南告急时,李宗仁之所以把这支武器装备低劣、又尚未补整的“杂牌军”放到台儿庄、运河一带最重要的防守阵地,完成阻日军南下的关键任务,是因为他对这支部队的历史和战斗力的深刻了解,“孙军为西北军旧部,最善于防守!”当时李宗仁的腹案是:让第二集团军在台儿庄部署防御工事,发挥其防守的特长。着汤恩伯军团让开津浦路正面,诱敌深入。利用敌人骄狂心态,设成圈套,请君入瓮。待我方守军在台儿庄防御战之最高效能之时,再命汤军团潜进南下,拊敌之背,包围而歼灭之。由此,台儿庄之战,乃是一场包围歼灭战。

  第二集团军三十一师池峰城部自信阳北开,刚到许昌,立即被调到徐州归汤恩伯第二十集团军指挥。该部于3月19日到达徐州车站。全体官兵未下车就地待命。池峰城师长到徐州晋谒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

  池峰城原名凤臣,字滇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河北京县人,中等身材,体态匀称,四方脸型,浓眉大眼,透露出一种粗犷豪壮的气质。他小时没上什么学,文化水平不高,但为人忠厚,很能吃苦耐劳。他是孙连仲的老部下,属冯玉祥西北军旧部,1920年在十六混成旅任军职,1927年任第二集团军第三旅第十营营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任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十七师七十九旅旅长。1933年,升任二十七师副师长,被选送到南京军校高等教育班学习一年。在军校学习期间,他的学习成绩最优,又善jiāo际,为蒋介石器重。学习回队后,孙连仲保荐他为三十一师师长。1936年1月授池峰城少将衔,10月授中将衔。池峰城战斗作风顽强、勇敢,是受孙连仲赏识的一员骁将。卢沟桥事变后,孙连仲第二集团军由孝感、广水开赴琉璃河前线,池峰城在前线见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