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1845最新章节 > 1845TXT下载
错误举报

1845 1841(一)厉兵秣马待剿夷

  更新时间:202-07-2

  月日怡良

  西元的新年在当时的人们中没什么影响,既没有放假,也没有奖金,连加餐都没有,朱雀军还是如同往常一样,训练,再训练。

  在月日这一天,楚剑功正在校场上盯着大家训练呢,中军官乐楚明跑过来报告:怡良大人来了。

  怡良?署理两广总督,广东巡抚怡良?他来干什么?

  从林则徐开始,到后来的琦善,包括广州八旗将军阿精阿,广东的封疆大吏们,在楚剑功练兵期间基本就是不闻不问,每月照拨银子养军就是。

  今天怡良可来得蹊跷。楚剑功来不及细想,赶紧带着陆达和乐楚明出外迎接。

  怡良笑容可掬:“哎呀,我说剑功啊,听说今天是洋人的新年啊。”

  “是啊,今天是新年第三天。”

  “喔,那我还弄错了。无妨,将错就错,今天我请你们朱雀军的武弁吃饭。”

  啊!所谓武牟,就是低级武官了,因为低级武官都戴皮牟。怡良大人今天这么好兴致,要过个洋节?

  “那些把总千总,都是粗人,不通礼仪,怕冲撞了院台。”要知道,清朝晚期重文轻武,比宋代不遑多让。七品的文案可以杀掉四品游击,四品道台能把总兵脱裤子打板子。就说提督,武人做到顶就是这样了,直属于总督的武官,要受巡抚下面的布政使的指挥。

  怡良大人是满人,也是翰林出身,这在满人中也算不错的啦。和文官们也有话说,如果现在他把广东布衣文人们召集起来搞个诗会啥的,那是一点都不奇怪。

  现在要和把总千总吃饭?

  “剑功,我问你,现在朱雀军有多少武牟啊?”

  “回院台,都司一人,就是陆都司了。”楚剑功一指陆达,“守备一人,千总二十五,把总一百。”

  “陆都司我是知道的,天子亲军出身,道光十九年的榜眼嘛。”怡良大人赞许的拍了怕陆达的肩膀。

  “这样吧,剑功,你去把把总千总都找来,我见见。”

  “院台,现在正训练呢,不宜打断。”

  “这样啊,那我就跟你说吧,剑功,我今天要请你们朱雀军所有的千总吃饭。”

  啊!这也太过分了吧,怡良大人真是礼贤下士啊。

  “那好,院台,我去安排,还在上次和琦善大人、林大人吃饭的士绅家可好?”来巡抚大人已经打定了主意,楚剑功也只好应承下来了。

  下午的操练结束后,楚剑功安排好营中事宜,带着陆达以下二十七人赴宴去了。

  怡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楚剑功心里猜了个大概:“收买军心。”

  朱雀军现在是楚剑功的私军这回事,怡良可能有所察觉了,其实以前林则徐、琦善甚至曾国藩,都可能出点苗头,不过事态不显,他们没有加以干预而已。

  怡良是个官场老油条,楚剑功的这点伎俩很难瞒过他去。虽然楚剑功野心未露,巡抚大人还不清楚他真正要干什么,但未雨绸缪是很正常的事情。

  清代兵制,惯例是统领择分统,分统选哨官。一省督抚,大概管得到提督、总兵、副将,而参将以下的各营统带,督抚们是懒得管的。一镇或者一协之内具体的职事安排,往往是镇台协台捞油水的项目,督抚们绝不会在这儿问题上断人财路。

  这也反映到满清的军制上,最大的固定作战单位是营,从两千人的参将营到两百人的守备营不等,数个营组成一协、一镇、或者提督的提标。

  作战之时,提督可能辖制数个协或者镇,但没有权力把镇下属的营抽出来单独指挥,例如江南提督下辖五镇一协,但两江总督所能向朝廷报告的人选不过一提督、五总兵、一副将,下面的参将游击官衔虽有朝廷授予,但具体的安排就总兵副将的了。

  故而今天怡良请朱雀军下面的千总吃饭,实在是了不得的大事,算是破了常例了。

  楚剑功想着,就和千总们到了那乡绅的门口了,怡良的随从和那乡绅的管家在门口迎着。

  众人见了礼,便往庄子里走,眼见到了一处大院,大锅子支着,干柴堆在一边,猪已经杀好了,剖开用铁钩挂着。

  楚剑功心里那个紧张啊,一个劲的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怡良到时候要给手下封官许愿怎么办?这些千总,都没见过官面,或者说,都还没什么觉悟。要是怡良许了,说不定就有人动心。”

  这时就听那怡良的随从说:“各位老总就在这里吃饭,楚道台,陆都司,请随我到厅房去,院台在那里等你们。”

  嘘!楚剑功暗地松了口气,脸上不由自主的就笑开了:“那样好,那样好。”

  那随从以为是楚剑功为吃小灶高兴,也没在意,带着他和陆达就往厅房去。

  怡良啊怡良,你终究只是个满清的官员,脱不了习气。如果你真的放下架子,和我这些千总把总一并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或者礼贤下士做到底,真的摆开宴席和这些千总们吃饭,我还没什么办法拦着你往朱雀军渗透。

  席间,楚剑功很高兴,和怡良很是喝了几杯,怡良酒意一上来,就开始作诗,一连写了好几首。

  院台大人写诗了,楚剑功和陆达不得不陪着,陆达比较老实,不会写,那就背吧。“南北驱驰报主情”,还比较应景。

  楚剑功想了想,站起身来,咏道:“翠柏红垣见葆祠,羔豚命祭复过之。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道济长城谁自坏,临安一木幸犹支。故乡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

  这是乾隆题岳王墓的诗,他一开始念,怡良大人首先就站了起来,陆达不明就里,也站了起来。三个人做恭谨状,直到楚剑功把诗念完。

  等念完了,楚剑功道:“学生别无它求,自以岳武穆为表率,图一个精忠报国。”

  “好,好一个精忠报国。”怡良赞叹道,“楚主事,喝了这一杯。”

  楚剑功吃了口小菜,心里又写了首打油诗,算正是心中所愿所想:“孔孟新解震儒坛,狗血炮灰死不完,列强给钱又给枪,清廷送钱嫁女忙。”

  月4日后勤

  第二天一大早,楚剑功就离开营房去找李颖修,说了怡良请客的事儿。

  李颖修一皱眉:“危险哪!”

  幸好怡良是个书生,虽然有了渗入朱雀军的心思,可做得不好。但架不住真有会带兵的强者,那还真是个麻烦。

  就算没有这种人,现在一道命令,调一个连出去,楚剑功有把握把这个连收回来么?没有,肯定被人吃得骨头都不剩啊。

  “把军队的供应收紧。”楚剑功说,目前也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办法,“健全军队的体系建设,枪支弹药、医药粮食,都是全军统一供应的,现在要加强一步,除了朱雀军,任何外来渠道的东西都进不了营内。”

  “后勤控制?”

  “对,后勤控制。现在规模小,以后进一步扩大建制,各单位的后勤还是由军部统一调遣。”

  李颖修沉吟了一下,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但很难做,没有合适的人。我是个商人,不是职业军官。”

  外行才谈战略,职业军人讲后勤。

  换而言之,只有职业军官才能弄懂军队的后勤体系。

  军事后勤学,自火枪诞生以来慢慢发展,现在已经大致成型,涉及生产、分配、运输、动员等多个环节。后勤体系一旦建成,那么军队就只适合在本方的支援下作战,而难以适应其他的后勤供应,更遑论清廷那随地就食的传统。

  但要找到专业的后勤组织军官实在太难了,到目前为止,根本就无书可。

  拿破仑的战术和战略,吸引了大批的理论家、史学家和军事家,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得以证明二者都是以往军事遗产自然发展的结果,甚至是必然的结果。

  但拿破仑的战争活动中,有一个方面至今仍被人认为与以往一切战争根本不同,那就是后勤。这个法本身就足以说明,后勤问题的研究直到现在还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样,一支20万人的大军,每天要前进5英里,究竟采取了哪些办法才解决了给养供应问题,至今也没有人作过深入的研究。

  现在,就靠楚剑功和李颖修,能搭起足以控制军队,将外界诱惑隔绝在外的后勤体系吗?

  两人叫来了杰肯斯凯和范中流一起商量。

  范中流一听“后勤”两个字,很干脆的摆摆手,说出两个汉字:“不会。”

  杰肯斯凯比较仔细,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对军队作战行动起了限制作用的是哪些后勤因素?

  作出了哪些安排来组织军队的运动,并使军队在运动中得到补给?

  这些安排怎样影响战局的进程——是怎样计划的?执行时又怎么样?

  如果安排失当,战局的任务还能完成吗?

  “剑功同志,颖修同志,对于这些问题,不作含糊不清的推测,而尽可能用具体的数字和计算来回答。你们能做到吗?”杰肯斯凯严肃的质问道。

  到杰肯斯凯列出这么专业的问题,楚剑功燃起一份希望:“杰肯,原来你会啊,这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杰肯斯凯一咧嘴,说:“很遗憾,不会。我是革命家、军事家,但不是后勤专家。”

  楚剑功和李颖修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只好暂时押下,事业初创,缺乏各种各样的人才是肯定的,楚剑功现在又往自己的脑子里记了一笔:后勤专家。

  “剑功同志,其实不用烦恼,”杰肯斯凯说,“自从拿破仑战争以来,欧洲各国的军队都有了专门从事后勤调配的人员,只要我们去欧洲寻找,应该不难找到。”

  “可我并不想直接从欧洲军队里挑人,欧洲顾问都是附带政治条件的。”

  楚剑功这句话是无意识的,而杰肯斯凯和范中流一下子都变了脸色。

  “不是说你们,杰肯、范、我是说欧洲军队中那些人。”

  “我明白,反正我是国际流亡人士,不算欧洲人。”杰肯斯凯克服掉自己的沮丧情绪,对楚剑功说,“但军队之外,这样的人很难找。”

  “杰肯,你有没有同学什么的,或者范,你有吗?”

  “没有,和我关系好的人在历次大起义中都死光了。”

  “要说,来做生意的西洋商人,有这方面的潜质,比如船队出发,补充食物和淡水,利润等等,只是需要补充军事知识。”范中流说。

  楚剑功又着李颖修:“你,范说了,商人也可以,你就从了吧。”

  “我可以学着做,把这个担子先担起来,但要尽快给我找替手。”李颖修决定试试,“杰肯,你就你的知识,或者判断,甚至你听说过的传言,告诉我,西方是是怎么做的?”

  “啊,那可说来话长了。”杰肯斯凯开始卖关子,“从560年到660年的军事革命期间说起吧!”

  “等等,”楚剑功拦住了他,要了解火枪长矛方阵时代的补给方式,我找你干什么?

  “杰肯,你直接说说拿破仑战争吧。”

  “拿破仑战争过去没多久,西方对此的总结还没有完成。”

  到楚剑功有点不高兴,杰肯斯凯又说:“其实欧洲的经验不一定适合我们朱雀军,我们是要在广袤的国土上进行作战,而不是在一个一个手工业城市之间穿梭。”

  “你觉得我们应该向俄国人学习?”

  “不、美国人,美国的西部战争。”

  “杰肯,你提醒了我,美国人。我们不应该仅把目光放在欧洲。”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和美国人短期之内不会有太激烈的利益冲突,他们现在忙着消化西部呢。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都腾不出手来。南方……”

  李颖修正在说着,发现楚剑功正着他,便下意识的停住了。

  “你知道得真多,还会预言未来呢。”楚剑功带有明显的警告意味。

  “南方怎么了?”杰肯斯凯问。

  “我说南美洲,也可以考虑。”李颖修说。

  “南美洲?那的人不错啊,既懂科学,又懂民主,还信天主教,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用不了多久,南美就会超过欧洲的。”楚剑功说。

  “是啊,”范中流赞同的叹道,“钧座,你和我们要努力了。”

  “好了,话就说到这里,现在重新开埠不久,注意美国过来的商船,各位船主,你这个通商洋务善后使都去见一见吧,李道台。”

  月日自由蓝血

  李颖修很郑重的穿戴起来。

  作为大清正四品的道台,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皇帝钦赐的白玉翎管,孔雀尾。蓝色官服,胸前云燕补子。

  李颖修心下厌恶这幅行头,却不得不穿,今天,他要作为大清洋务通商善后使去“夷馆”拜访困顿于此的外夷商人们。

  夷馆和十三行所在地很近,都在广州城的西面,离李颖修的公馆也不远。李颖修带着施策,骑着马,一会儿就来到了夷馆聚集的老中国街。

  远远的,见两队兵丁守在街口,懒洋洋的,三五成群的唠嗑呢。

  李颖修也不管他们,骑着马往里进,附近两个兵丁并肩往路中间一站,往马前一挡,一个守备说道:“奉林大人令,夷馆交通隔绝,不得出入。”

  “林大人不是已经走了吗,难道绿营严格若此。”

  李颖修一愣,这才想起来,自从9年月25,当时的禁烟钦差林则徐下令封锁夷馆,现在已经过去二十个月了,这条命令从来没有撤消过,所以绿营每天都有两队兵丁来这里站岗。

  夷馆被封锁,按规定每天只有两桶清水,若干粗粮。

  但洋人们用上了行遍全球的大杀器——行贿。不但饮食可以通行,连货物都畅通无阻,只要你有银子交上。

  久而久之,这居然成了绿营的一项收入,在林大人离粤之后,绿营仍旧勤勉的派遣岗哨。

  “大胆,”施策喝道,“此乃新任通商洋务善后使李颖修道台,林大人已经离粤,夷馆事务由李道台统管,你们还不让开?”

  那守备犹犹豫豫的说:“没见到林大人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入。”

  施策刷的把马鞭拿了出来,一下子就抽了出去:“都给我让开了,挡道者打死勿论。”

  几鞭子把众兵丁抽的四散而逃,李颖修一催马,和施策进了街道里。

  “兵丁们应该早知道封锁解除,不然商馆缺水断粮,焉能撑到今天?”施策忿忿的说道。

  “我记得9年林大人驱逐英国货船期间,有两艘丹麦船,还有其他一些欧洲各国家的船,将英商的货物贩卖到广州,往返于黄埔和澳门之间,再转运茶叶等物品给英商,其中最毒的是美国船,有艘挂美国国旗的货船。”

  “林大人扣留过美国货船,钧座还翻译过《澳门月报》上一篇《美商何其辜焉》的报道给林大人呢。”

  “截止40年6月22日,战争开始前夕,林大人和义律两方面对这些中立国商人都采取默许的态度,他们是一种缓冲器。我们不也通过他们购买枪炮吗。”

  李颖修带着施策,先后拜访了几家商馆,不外向外国商人们昭示,等待这次战争过去,广东将采用更灵活的外贸方式,请大家耐心等待。

  现在,他们来到了美国船东罗素(russel)公司的商馆前。

  “这家公司很厉害,他们帮英国人把货运进港,每吨收费三十五元,印棉每包收费七元,帮十三行转货给英商,每船收一千元。去年6月22日,这家公司买通英船甘米力治号,运载了价值十五万英镑的货物,骗过英军的封锁,进入广州。”

  “真有胆略啊。”

  “正是,我们进去是什么人物。”

  这家美国商馆对李颖修的到来稍稍有些意外,但还是有条不紊的接待了他。

  李颖修没叫他们磕头,双方很自然的握了手,开始寒暄。

  李颖修注意到,在船东的侧后方,坐着一个青年,紧靠椅背,双手扶膝,一动不动。

  “这个人受过军事训练。”李颖修心里暗暗的想。

  双方的话题开始转到去年罗素公司的那一段转运传奇。

  “你们公司的计划能力,执行能力,真的很厉害,就像军队一样,您是个好经理。”

  那船东笑了起来:“是啊,我这里有一名美国陆军的退役军官嘛。”说着回手一指身后的青年。

  那青年点头致意。

  “请问您的姓名?”

  “肯尼夫-莱特,局长阁下。”

  “你好,莱特先生,您这么年轻,为什么从军队退役了呢?”

  “这是自由的命令。”

  “自由的命令?有意思。”李颖修心想,“莱特先生,我只听说过自由意志、自由的召唤,自由的命令我却理解不了。”

  “先生,您不是美国人,理解不了我们美国人的天命自由。”

  天命自由……明白了

  而在十九时期中期,美国本土正在兴起一种新的人种社会学理论:天定命运。即美国在西部的扩张是上天的安排,即所谓的“天定命运”,而美国政府在兼并印第安地区过程中的所作所为都是替天行道的,完成自己的使命。

  构成“天定命运说”的核心思想是央格鲁—撒克逊种族的优越论,是当时美国政府及其大部分官员的思想,如后来的伊利诺伊洲众议员约翰?温特沃思在国会会议上发言说:人们“不相信上帝在保佑美国大陆的军队取得胜利的时候,不确定原来的个洲享受自由,恰恰相反,他只是把他们作为伟大的中心,文明、宗教和自由都得以从那里扩散出来。一直扩散到整个大陆”

  自由意识形态与天定命运相嫁接,便出现了天定自由,每个美国白人,都有向外传播自由的天赋使命。

  “所以,你就来到东方,传播自由。”

  “是的先生。”肯尼夫面带着自然地微笑,不亢不卑,温和的说道。

  “那你准备如何传播你的自由呢?”

  “传播自由的途径多种多样,在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你们,打败英国人,由此,你们将感受到我的伟大人格,从而产生对自由的向往。”

  “您的……伟大人格?”李颖修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的,来自西点军校的蓝血精英的伟大人格。”这样矫揉造作的话,在肯尼夫说来,却显得朴实自然。仿佛中学生在说自己成绩良好。

  还真是自信哪!李颖修说道:“真是令人惊喜,莱特先生。”他把目光转向了船东:“您身边的这位年轻人很有意思,我能单独和他谈谈吗?”

  “局长阁下,我与人谈话的权利属于我自己,罗素先生无权代我决定。”

  “是的,道台大人,这个年轻人不是我的雇员,他只是利用他的计划能力换取船费和生活费,到东方来。”

  “那好吧,莱特先生,明天,您有时间吗?我和另一位局长想和您共进晚餐。”

  “荣幸之至!,局长阁下。”

  月9日天命自由

  第二天的下午,楚剑功和李颖修,带着杰肯斯凯,与肯尼夫-莱特在珠江边上的一家酒馆碰头,酒馆的横匾上提着三个字“素菜帮”。

  “既然是请你吃饭,就让你东方的特色——素菜。”

  “好啊,好啊。”

  四人入了店内,很随意的挑了个临江的座位坐下。广东开埠已久,大多数人对洋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小二凑上来,李颖修做主,点了些时令小菜,以一味鱼肉馒头做主食。

  楚剑功对肯尼夫很感兴趣,和他随便聊着,说起了他的身世。

  肯尼夫-莱特,父亲参加过2年的第二次美英战争,后来到了墨西哥,在纳帕谷(当时属于墨西哥)开垦葡萄园为生。

  而小肯尼夫则在十七岁的时候,回到美国本土,经众议员亚伯拉罕-林肯的推荐,考入西点军校。西点的课程设置非常广博,基础课主要有数学、工程、英语、历史,西点的毕业生如果不是一个军人,也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

  当时,西点军校的校务总管是罗伯特-李上校,他和其他的教师们交给了肯尼夫严谨而扎实的军事知识。他常常教导肯尼夫-莱特和他的同学们说:“美国因自由而生,你们无论将来身处何地,都要为自由而战。”

  肯尼夫-莱特4年毕业以后,在西部参加了第七骑兵团,任后勤少尉,开始了他传播天定命运的历程。

  肯尼夫-莱特并不像后来的著名的卡斯特那样,骑着战马,挥舞着手枪,迎战印第安人的羽箭。

  莱特更多的时候,是坐在行军帐篷里,写写画画:多少步枪,多少子弹,收买这个部落需要多少物资,多少东西能引起几个部落进行一次有效的火拼……。

  第七骑兵团在莱特的规划下,从来没有出现过物资短缺,也从未出现过子弹比印第安人的人数少的情况。几十年后,第七骑兵团的军官们还在念叨:如果肯尼夫-莱特和我们在一起,卡斯特就会活着直到当上美国总统。

  印第安人曾经试图切断莱特的补给线,他们知道,没有子弹,美国人就是一堆烂肉。

  但在莱特的精确计划下,第七骑兵团的兵站就像一张大上的眼,无论印第安人袭击哪一个兵站,这张大都会颤动起来,第七骑兵团的主力随之而来,以兵站为饵,骑兵为刀,将路易斯安那上的印第安部落切得一塌糊涂。

  莱特并不喜欢“奋战”这个词,他所心仪的战争方式,是用物资换取人命。兵站,就是力量的源泉,只要兵站在附近,第七骑兵团就像脚踏大地的巨人,百战不殆。

  小心的规划,仔细的推演,源源不断的物资从莱特的笔尖流进第七骑兵团,又散布到整个路易斯安那大草原上。

  莱特,以这样的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理想:

  “我不想说,死的印第安人才是好的印第安人,我只能说,好印第安人都死了。”

  在他服役一年多以后,发生了一件插曲:

  5年德克萨斯“孤星共和国”宣布脱离墨西哥的统治,墨西哥当局大为恼怒,开始驱逐境内的美国移民。莱特的父亲也失去了自己的葡萄园,回到美国本土。肯尼夫-莱特非常的愤怒,自由之光居然被驱逐了。他决心,总有一天要夺回加利福利亚,夺回自己的家园。

  路易斯安那的印第安战争慢慢接近尾声,美国开始向荒渺无人的西北方向扩张。

  这时候,已经成为中尉的肯尼夫-莱特,给他在军校的老师罗伯特-李将军写信,要求第七骑兵团进攻加利福利亚,给那里的人民带去自由。

  美国是自由,美国是天定命运,这样的念头,在年轻的肯尼夫-莱特心中不断反复催眠,他从不怀疑,自己所肩负的自由的天命。

  但这个时期,美国的战略方向在西北方,东南方的加利福利亚还没有排上日程。第七骑兵团在驻地里无所事事,自由散漫。

  既然还没到夺回加利福利亚的时候,北美大陆已经容不下肯尼夫-莱特那澎湃的雄心,他要跨出美洲,到未开发的地区去传播天命自由。

  服役数年的他经过种种手续,转为预备役,而投靠在美国船东罗素手下,驶向了东方。

  “很感人,”楚剑功夹起一撮菜心,“真是有理想的青年。”

  “你昨天说,要帮助我们打败英国人,为什么呢?”李颖修问道。

  “英国人自从669年以来,就是扼杀自由的刽子手,英国人的每一次挫败,都是自由的胜利。”

  “那法国人,俄国人呢?”

  “沙皇俄国是自由的敌人,这还用问吗?法国人……这些软骨公鸡,革命的叛徒。”

  来,只要不和美国发生直接冲突,肯尼夫-莱特还是安全的。

  “对,软骨公鸡,革命的叛徒。”杰肯斯凯说。

  “杰肯,你觉得让莱特先生做我们的新同事怎么样?”

  “我只有一个问题。”杰肯斯凯说,“美国人现在正在拼命的夺取殖民地,他们要是跨过太平洋来打我们,肯尼夫,你站哪边?”

  “不,不会的,跨过太平洋,成本太高了,而且,北美大陆如此辽阔,我们的人口相对来说过于稀薄,我们没有人力来清国殖民,不过……让清国变得自由,我倒是很乐意。”

  “好极了,喜欢中国菜吗?”

  “喜欢,素菜真好吃,这家饭馆叫什么?”

  “素菜帮。”

  “好啊,等我夺回了加利福利亚,我也要开一家中国饭馆,就叫‘南加菜帮’。”

  “太棒了,我们到时候都去,给不给我们打折?”杰肯斯凯说。

  “你这样的职业革命者还是不要来美国吧,美国已经不需要革命了。我们现在的矛盾,都靠投票解决。”

  “杰肯,肯尼夫,你们最近要紧密合作,把朱雀军条令写出来。”楚剑功用英语说完,又用中文对李颖修说:“肯尼夫不管怎么样也是西点毕业的,不是杰肯这种野路子。”

  “剑功同志,什么叫‘野路子’”杰肯斯凯居然听懂了。

  “就是说你长于实践,擅长野战,肯尼夫-莱特是坐办公室的。”

  月日三千卫门

  三千卫门带着他的弟子西乡隆盛,游荡在广州街头。

  “老师,我们还来广州做什么?”西乡隆盛问道。

  “没想到清国居然打胜了啊,隆盛,你想得到么?”

  “战斗嘛,总有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但战争的结局却不会改变,对吧,老师。”

  “隆盛,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

  “老师的心里,已经有了定见吧。”西乡隆盛恭敬的说。

  接着,西乡隆盛开始分析他这一路来的所见所闻。

  “这一次,我们从京师到了洞庭湖畔,然后沿江东下,游览了两江,然后南下闽浙,最后到了广东。所谓两湖两广两河山,清国的精华地带,我们已经见识了大半,若问弟子有什么感想,弟子只想说‘大好江山,沦于庸人之手’。剩下的西北和四川,我们虽然没有去,但想来会比东南更加封闭和保守。”

  西乡隆盛抬起头,到三千卫门嘉许的目光,便勇敢说下去:“弟子从平常百姓的身上,到了一种死气。”

  “死气?”

  “更准确的说,是麻木和呆滞。得过且过,但求苟安。”

  “好!隆盛郎,你虽然只有十三岁,却已经知道了望气之术的真谛。一国之气数,首在百姓,次在士人,三者官僚,百姓满脸死气,那士人和官僚呢?”

  “清国士人,则是满脸迂气,宋代以降,理学昌盛,明清两代,犹成枷锁。崖山之后无中国,岂是说人种衣冠?汉唐开拓万里的大气,早被消磨殆尽。”

  “隆盛郎,你这话,用来嘲笑清人,自然不错,你若真信崖山之后无中国,便是自大了。”

  “谢谢老师指教。”

  “你接着说。”

  “至于官僚……清廷之中,所谓能吏尚有不少,只是理学掣肘于心内,天朝障目于海外,气度心胸,是比不上我日本大名的。”

  “我们的大名?”

  “老师心里知道吧。弟子所指的大名,不过南部长洲、萨摩诸藩,寥寥数人而已。不是德川幕府的老头子们。”

  日本两百年来的锁国政策,使日本天皇和幕府的共同意愿,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日本的等级制度不受侵犯。执掌国家大权的,都是一些出身名门望族的长者,他们掌权的时候,已经是风烛残年,勃勃的野心已经熄灭,抱残守缺,安度晚年是他们政治上也是生活上的基本态度。

  德川幕府的统治下,日本日渐腐朽,不思进取。

  比如,德川幕府逐步限制枪炮的制造,把全国兵器的产量从5000件减少到两百件,幕府的沿海防卫部队每七年才开一次炮,大炮多是640年以前铸造的古董。

  “那楚剑功比起南部诸藩如何?”

  “此人才具尚可,可他有这清国的大势压制,比不得我南部诸大名能够抛开幕府,自行其是。如果我南部诸藩就此奋起,秀吉的遗愿,指日可待。”

  但日本自强、开国的呼声一直未曾断绝,南部诸藩经常阅读一份荷兰的小报,他们注意到英国在世界范围内扩张殖民地,注意到美国革命和西部拓殖,注意到法国大革命,注意到欧洲的船队在中国海岸游弋,注意到华人被一步一步挤出东南亚。

  南部诸藩们,对日本的未来忧心忡忡,而德川幕府的反应实在让人失望,769年,俄国船只停泊在日本海港,德川幕府把炮台油漆了一遍,79年美国船来了,德川幕府又给炮台刷了一遍油漆。

  “秀吉的遗愿?吞朝鲜而并中国,迁天皇于北京,设幕府于宁波,宰制天下。”

  “老师心中,也时刻以此遗愿自勉吧。”

  “隆盛郎,你当为此努力啊。”

  “在日本,为此努力的大名有好几个吧。长洲藩被贬已经二百多年了,却始终坚持着三项国策:实现诸藩之间的联合;向夷人学习;夺取日本和夷人之间的缓冲地。”

  “隆盛郎,你知道得真的不少。”

  “这多亏了老师的教诲啊。”

  “虽然长洲藩和萨摩藩都是主张革新的,但他们两个藩之间却互相敌对,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老师,弟子想起了屈原的一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长洲藩和萨摩藩都是我们要依靠的力量,长洲有武士一万余人,萨摩藩有武士接近三万人,他们两藩不和,就会削弱我们的力量。”

  “老师,两藩的矛盾实际上是因为日本太小了。日本有那么多杰出之士,却只能困顿与三岛之地。中华地大物博,却不得其主。如果南部诸藩进攻中华,不,清国,也许对双方都是幸事吧。”

  “隆盛郎,少年有理想是很好的事情,但不能操之过急。”

  “是的,老师。”

  “清国虽然腐朽,却仍然是庞然大物,日本虽然有一些维新志士,但整体的局面并不比清国好上多少。南部诸藩的大敌,一是内斗,二是江户德川,三才是清国。”

  “老师,西乡在听着呢。”

  三千卫门突然说:“走累了,我们去吃东西。”这句话是汉语。

  两人来到一处酒楼,叫了个僻静的座,点了些小菜,慢慢吃起来。

  “离开日本这么久了,还是想念家乡的生鱼片啊。”

  “隆盛郎,想念家乡是美好的情感,千万不要遗落了。”

  “是的,老师。”

  “南部诸藩的联合,对我们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着手。”

  “老师早就深思熟虑了吧。”

  “第一,是天皇。”

  “京都里的那尊偶像?统仁皇太子就要继位了,他是个攘夷派,排斥西洋的东西,而赞成开国政策的萌钉宫亲王痴仁却被幽禁了。”

  “隆盛,不管任何时候,对天皇一定要恭敬。”

  “是的,老师。”

  “天皇身边有一个人,叫守随信吉,他在海外住了很久,很了解西方的情势。”

  “啊,守随先生我知道,是黑岛家的家老的子侄吧,或者说,他就是黑岛家的人。”

  “你知道我的俗家本姓是黑岛,我也不用瞒你,守随确实是我们的人。”

  “那真是太好了。”

  “我们可以借用尊王这面大旗,将南部诸藩团结起来。”

  “老师,南部诸藩不会这么好说话的吧。”

  “这只是夺取政治上的名义,我们第二步,就是将进攻清国的好处展示在他们面前,用利益捆住他们。”

  “老师,长洲藩好说,他们是秀吉的后人,进攻中原,本来就是他们的国策。但是萨摩藩呢,他们是一直希望像英国人一样,制霸海洋的啊。”

  “我有信心说服萨摩藩。欲征服海洋,必先强健国体,欲先强健国体,必先征服清国。”

  “我明白了,这是老师常说的征夷策。”

  “萨摩藩最喜欢模仿英人和荷兰人,如果这次英人的入侵取得了胜利,萨摩藩也会动心的。我们就呆在这广州,清国如何面对英国人的入侵吧。”

  月5日柳叶飞

  “全连以千总为轴心,扇面旋转,齐步走。”

  “列连方阵,以把总为右标,向右齐。”

  “面向敌方阵列,起步——冲击。”

  朱雀军已将开始了连单位的阵列训练,一波一波的人浪,在校场中涌动,伴随着口哨声,移山倒海。

  楚剑功站在场边,心潮澎湃,自己的军队,已经有了25个连的规模,这些,都是种子,总有一天,他们将成长为苍天大树。

  乐楚明突然过来向他报告,李军师来了。

  “李颖修又来干什么?”楚剑功不及细想,去签押房里和他会面。

  “兄长,今天我是来请你去见一个人。”

  “又见谁?前几天见肯尼夫-莱特,吃饭,我掏钱,这次呢,又拉我做冤大头?”

  “这次这个人,挺有趣的。”

  “女人?”

  “真是淫者见淫。不要这么下流嘛。这次是个道士。”

  “道士有什么好见的。怪力乱神之人,一律乱棍打出去。”

  “这个道士不一样,叫柳叶飞,是个假道士,自称有屠龙之术,要献给朱雀军的楚军门。”

  “煽动我造反?不怕我拿他斩首示众?”

  “所以说有意思嘛。”

  “有意思,去。”楚剑功打开签押房的门,大叫:“乐楚明,备马。”

  两人骑马并行,去李颖修的公馆。

  “你没把他带到白云山大营来见我,是不想让他有机会走近朱雀军吧。”

  “是!这样的人,总是个祸害。”

  白云山在广州的东北方向,李公馆所在的十三行在西边,两人跑马好一阵,才到了李公馆。

  那柳叶飞正在李颖修的书房里慢慢喝茶,一点也没有等人的焦躁。

  楚剑功一见到此人,双方拱手见礼,柳叶飞倒是落落大方,全无拘谨。他三十许人,干瘦如竹竿,穿一身宽大道袍,腰悬长剑,飘飘然仿若可以乘风而去,胸前三尺长髯,一幅得道高人的样子。

  “屠龙之术?”楚剑功直入主题。

  “我观察了许久,楚大人乃是我久候屠龙之人。”

  “谋反?你不怕我杀了你。”

  “我自信观人无错,不然不会找李道台。”

  “真是疯言。”

  “大人且听我说,我有一计,可扰乱这满鞑的江山,大人手握强军,自然有机可乘。”

  楚剑功和李颖修都不说话。

  柳叶飞把随身带的神幡取了出来,问道:“两位大人可认得这个物事。”

  “莲花?”楚剑功警觉了起来,“你是白莲还是闻香?或者是青教?”

  “都不是。”

  “对,你不是。”李颖修沉静的说:“白莲教徒不会把莲花随意的称作‘物事’,而不用敬语。”

  “李道台得准,我信随和。”

  “随和?”

  “别人愿意信什么,我便由他信什么,老君、菩提、天主、耶稣、安拉。我都信。”

  “都信的,是神棍。”楚剑功一点不客气。

  “没有神棍,又怎么会有神仙。”

  “我不是佛门中人,不打机锋。你到底想干什么,以白莲为号召起事?”

  “差不多吧。道光六年西北有张格尔之乱,过去才十多年,九年前有白莲在河南起事,厦门有小刀会,广西云南有土司邪神,海外还有洋教虎视眈眈。这大清可谓千疮百孔。所谓一夫倡乱天下应,其时不远。”

  这柳叶飞说的,倒也是实情。清代自嘉庆以来,民乱几乎就没停过。嘉庆元年(796),湖北四川闹白莲,绵延陕西河南,从者二十余万,号百万,八旗绿营皆不堪用,嘉庆帝不得不下旨,准地方自办团练,从此乡里遍设私军。历时九年,动用绿营十余万,团练七十万,耗官银两亿两,才把白莲镇压下去。

  而从嘉庆七年(02),又有东南水匪之乱,席卷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又延续八年,直至嘉庆十四年(09)底,匪首蔡牵沉船被杀,方才平定。

  此后不久,便有河北天理会之乱。道光帝登基,又遇张格尔之乱和河南白莲教之乱,福建前几年又起回乱。在浙东战役中的提督余步云,就是为了平定福建回乱,而由甘陕绿营转到福建任提督的。

  “你打算如何倡乱呢?靠游说朱雀军吗?”

  “大人,您。”柳叶飞翻出来一份小册子。

  楚剑功接过来一,失态的一拍大腿,“好家伙。”原来是本《神经》

  柳叶飞递上来的,乃是一份教义,大意是说,天上有个天帝,这天帝化身千万,成为了各种宗教和迷信中的大神,现在呢,这天帝不得地面的乱象纷争,要生个儿子下凡,做天下的总教主,来拯救世人。

  “这总教主……”楚剑功抬头李颖修,李颖修很辛苦的忍住笑,把头别了过去。

  “大人,你别笑,在你们来,自然荒谬不经,可在那些愚夫愚妇来,可灵得很呐。”

  楚剑功继续翻着这小册子,后面是这总教的推广手段,简而言之,“拉羊”。

  天主教把信徒称作羔羊,这里借用了这个概念。拉羊,就是直接抢别家的信徒。

  由于这总教主自称天帝之子,而世界各种宗教的主神都是天帝化身的,所以这总教主便可以是所有宗教的神使啦。

  遇道教他是传法真人,遇佛教他是金刚,逢白莲,那就当地人信什么了,孙大圣也可,哪吒三太子亦可。遇到天主和安拉的信徒他便是耶家老三了,神使总教主化身也是千万。

  “拉羊,很厉害啊。”楚剑功赞了一句。

  这《神经》的第三部分,便是传统煽动民变的口号和手段。

  “写得好。”

  柳叶飞见到楚剑功称赞,便以为他应允了,趁热打铁的说道:“这总教还没有教名,请总教主您赐名。”这就让楚剑功当上总教主了。

  “当这总教主有什么好处?你大可自己做,何必找我?”

  “我望朱雀军有浙东、虎门大捷,有王师气象,特来从龙。我不要你们朱雀军一杆洋枪,只要借你们的威势传教。”

  “疯子!”李颖修突然开口了,“来啊,给我乱棍打出去。”

  柳叶飞还待再说,施策已经进来了,拎起柳叶飞的衣襟,把他拖了出去。

  柳叶飞一直大叫:“楚大人,您可不能犹豫,错了时机。”

  李颖修突然心中一动,他说道:“等等!”

  柳叶飞连爬带滚的回来,站直了身体,又摆出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大人可是想清楚了?”

  楚剑功也有些疑惑,了李颖修。

  李颖修说道:“我们把你赶出去,你要去哪里?”

  “天下这么大,何处去不得。”柳叶飞以为李颖修在玩欲擒故纵的把戏,便故作潇洒。

  “我倒有个想法,你不如去广西。”

  “广西?”楚剑功扭头了一眼李颖修,“真是没安好心哪。”

  “广西?”柳叶飞问道,“大人在广西有什么布置呢?”

  “你不如算上一卦。”

  “大人不用讥讽我。请明言。”

  “天机不可泄露。”李颖修故作神秘的一笑,“你如去广西,到时候自然知晓。”

  “既然如此,在下告辞了。”柳叶飞草草做了个礼,掉头而去。

  “不杀了他么?”楚剑功问。

  “这等神棍,杀掉一个,又会出来另一个,何必废刀。”

  “晚清神棍……哼哼。难说啊,晚清的局势势若干柴,这神棍再煽风点火,乘势而起,也说不定。”

  “所以杀了他,自然有别的神棍作乱。”

  “我,我们还是找个人盯着他比较好。”

  “叫张兴培找个可靠的江湖人物,着他。”

  月20日兵棋

  楚剑功让张兴培找人盯着柳叶飞那个神棍,张兴培的第一反应是:“钧座放心,我找天地会的人来办,绝对靠得住。”

  又是会党。楚剑功心里拧了一下,面上不动声色:“不要大张旗鼓,也不要通过帮会,以你的私人交情,悄悄的找人来办。”

  “是!”张兴培答应了,却不离开。

  “有什么事?”

  “没什么,钧座。我只是想,为什么我们不把江湖抓在手中?这柳叶飞一来,倒提醒了我。如果我们能收服天地会百万会众,那将得一大助。只要钧座点头,广东地面上的天地会、红钱会、香教,还有各个武林门派,我都可以联络。广东以外的,我也有路子走通。”

  张兴培顿了一顿:“漕帮、扬子帮、排帮,钧座自己已经搭上线了,只要再下些功夫,南方水系,尽为我有。”

  “兴培?你真的觉得会党靠得住?”

  “我知道钧座往日对会党的法。不错,会党的确是一盘散沙,也不是真心反清,但三百年来,会党总有其传承,这样的力量,我们可以借用。”

  “会党中的人我们可以用。但只是找个人,决不和会党这个整体打交道,我决不允许会党作为一派势力和我们合作。”

  楚剑功盯着张兴培,“兴培,你记住。对江湖人物,可以把他们一个一个纳入我们的体系,但绝不允许帮派在朱雀军中自成体系。这是我最后一次重申,你以后不要再和我提这样的建议。”

  “是!钧座,我会注意。”张兴培有些心不在焉。

  “你可以先找几个江湖人物用着,有时间我也见见他们,至于怎么把他们纳入我们的体系,我们再来合计,兴培,对那个神棍盯紧了,这样的人,很麻烦。”

  过了几天,张兴培来报,柳叶飞已经离开了广州,他已经安排人手,跟了下去。

  张兴培报完,准备离开,楚剑功说道:“你不要走,今天有一次图上演习,你也来,学学正规的指挥方法。”

  两人到了白虎堂,李颖修、杰肯斯凯和肯尼夫-莱特都等在这里。

  屋子中央的大长桌上,已经铺上了一副广州地图,上面用绿色的线画成了围棋棋盘的样子。

  “我们目前没有沙盘,而虎门的范围很小,也没有制作沙盘的必要。”楚剑功说着,然后给张兴培介绍什么是沙盘。

  这次图上演习,是杰肯斯凯对肯尼夫-莱特。杰肯斯凯手上有二十五枚黑棋,代表朱雀军的二十五个连,另外有些绿色的小纸片,代表广东绿营和水师。

  肯尼夫-莱特使用了00枚白棋,每枚棋子代表英军的一个连(60人),大约20只纸船代表英军的舰队。这是几个人都同意的英军一次在虎门能展开的最大兵力:六千人,二十艘左右的战舰。

  作战想定是,虎门炮台不再可持,全部被英国舰队击毁。英军沿着珠江水道北进,强攻广州城。

  英军沿着广州内水道上溯,越过四方、乌涌诸炮台和黄埔岛、河南岛,直逼广州西面的十三行所在。

  肯尼夫-莱特把0枚白棋慢慢的排列在广州主城的西南侧,说道:“我这里,英军的一个营,接近七百人,这个步兵营的后方,是停泊在内河中的英军舰队。”

  “既然是广州内河,那就只有火轮可以开进来,火轮上只有2磅小炮。”

  “2磅炮已经够了,何况英军步兵还有自己的炮兵连。”肯尼夫-莱特解释说。

  “那你的战役目的是什么?夺回夷馆地区的控制权?”

  “不、直接控制广州,以广州为筹码展开谈判。”

  杰肯斯凯把一些绿色的纸片沿着广州主城西侧的城墙排列。他说:“虎门炮台已经被摧毁了,虎门炮台上,便于机动的60门骑兵炮,4门六磅炮和4门2磅炮,我们假定一半撤退了下来,你同意吗?”

  肯尼夫-莱特点点头。

  杰肯斯凯说:“这些炮兵,我沿着城墙布置,并设立了简易的沙包掩体,在火炮的数量和阵地条件上,我并不吃亏。”

  肯尼夫把自己手中的白棋又放出0枚,部署在广州主城的西城门正面:“我再用一个营,正面进攻。”

  “一个营对一个营,正面防守,我有地利。”杰肯斯凯把黑棋一颗一颗的放到地图上,啪啪作响。

  “你没有炮兵了。”肯尼夫笑了,“朱雀军到现在为止,仍旧是单纯的步兵部队。你没法压制我的火炮,我将轻易的打开城门。甚至轰塌城墙。”

  肯尼夫将白棋慢慢推进城里去:“我进攻了,在火炮的掩护下。”

  退却,杰肯斯凯只有退却。

  “要展开巷战吗?”楚剑功插嘴了。

  杰肯斯凯笑了起来:“是的,剑功同志,我们将修建可爱的街垒,法国的街垒,和巴黎一样的街垒。勇敢的广州市民们,自发组成自卫队,高唱着《马赛曲》,哦,不,清国的国歌是什么?”

  还没等楚剑功回答,肯尼夫抢着说道:

  “那将是一场混战。法国人总喜欢修街垒,但不代表他们习惯混战,而且,清国市民的素养,只怕也无法组建市民自卫队。”

  “是的。”楚剑功提出,“简化战场条件,今天只讨论朱雀军和英军的正面对抗。排除掉市民因素,没有市民自卫队,也不考虑市民的伤亡。只考虑朱雀军。”

  “那好极了,4000人对6000人,虽然人数少一些,但我们熟悉地理。”杰肯斯凯兴致不减,把自己手中的棋子一颗一颗的在地图上摆放起来。

  “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可以展开缠斗。”杰肯斯凯摆得兴致盎然,没想到招来当头一棍

  “既然不用考虑市民,我放火。”肯尼夫冷冷的说。

  放火,将广州城烧成一片白地。

  “你怎么可以这么做,在北美杀印第安人养成习惯了吧。你真狠,这样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别废话了,你怎么办,杰肯?”

  “全军有序退往白云山大营。”

  “我不会跟过去,别想利用地理优势设陷阱。我只要守着广州城的东北面,保证安全,然后静候谈判。”

  “你以为我会傻呆在白云山?我同样可以绕过你的防线,从东南面突入。”

  杰肯斯凯集中了十二个连,摆在广州城的东南角。

  肯尼夫毫不相让,他和杰肯都依次把重兵投入进去。

  “舰队,杰肯。在来广州的路上已经打垮了二沙角和黄埔。广州城的东南角同样在我舰队的控制之下。”

  兵棋推演结束了,杰肯斯凯和肯尼夫-莱特一致认为,如果英军突破了虎门炮台,朱雀军是守不住广州的。

  所以现在关键中的关键,就是进一步加强虎门要塞。

  “虎门要塞的改造,一直是范中流在主持,不知道他的进度怎么样了?”

  月2日铁壁

  三天后,范中流很自豪的把再次改造过的虎门要塞称为“南洋铁壁”。

  在上一次所谓的虎门大捷中,武山、横档岛、东岸的三个炮台群被打得七零八落,这一次范中流干脆重头开始,完全抛开了最初的清式设计。

  武山炮台是重点中的重点,整个武山被改造成了一座堡垒,顶部的定远炮台没有变化,仍旧是20门大炮,而原先山脚的致远、威远、靖远、镇远四炮台本来就被英军几乎完全击毁,现在范中流弃之不用,而在横档东水道的入口处,设计了一个向西、南两个方向的半悬式炮台。

  从荷兰买回来的54门舰炮,以及从甘米尼治号商船上拆下来的4门舰炮,都置放在武山山腰的半悬式炮台里。

  “依靠石头掩体的坚固度,武山堡垒完全有能力单独对抗英国的二等战舰,也有能力堵住他们进入珠江东水道。”

  而在珠江江中的上横档岛上,除却山顶的横安炮台,山下的同安、永安炮台也被英军击毁了,范中流同样弃之不用,只是扩建了横安炮台,炮台上各个方向都有50个炮位,存炮200门。

  珠江西岸的巩固炮台在上次英军进攻中受损不大,这次也重新修葺,火炮增加到200门。

  “由于珠江水道独特的地理条件,英军靠舰队硬冲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这样的代价他们未必付得起。”

  “也就是说,英军沿着珠江,突破虎门,夺取广州的可能性比较小。那么,我们需要考虑一个新问题,如果你是英军主帅,你会怎么处理?”

  杰肯斯凯第一个发言:“我是英国人,就直接北上,去京师,打下白河口,和皇帝直接谈。”

  “我也认为直接北上,进攻首都,是最省时省力的战略。”肯尼夫说。

  “不,不考虑全国,我们这一次,就是保住广东,广东可能是我们将来发展的最佳基地。”

  “地图!”

  广东地图摆在桌上,楚剑功用笔指点着,众人随之讨论英军可能的登陆地点,各抒己见。

  “目前最坏的情况就是,大批英军从别处登陆,陆战中击退我们,然后包抄虎门要塞,随后水陆合力夺取广州。”

  “为什么总是广州,广东快有英国大了,有很多战略要点可以夺取,也值得夺取。”

  “别的地方,英国人夺去没用,他就算动用一万人来,也站不住脚。只有广州,这个商贸港,英国人可以得到现实的利益。”

  “夺取广东作为殖民地呢?”

  “短期来是不可能的,”肯尼夫接口说,“英国人在阿富汗还在打仗,非常的艰苦,而发展和巩固一个殖民地需要巨大的成本,即使在北美,就在密西西比河边上,我们美国人要巩固和控制印第安人的地盘,也有些手忙脚乱,何况英国人要航行一万英里以上,才能到达广东。”

  “目前,唯一值得我们保卫的就是广州城。”楚剑功定调子。

  李颖修突然疑惑的问:“到底广州有什么值得我们保卫的?大清衙门?行商?洋商?”

  大家听了都一愣。大清各个衙门不必说了,在座的五个人,三个是外国人:革命杰肯、民主范中流和天命自由的肯尼夫,至于楚剑功和李颖修,对大清朝廷的态度,还是不说为妙。

  行商和洋商?战火一起,只怕他们跑得最快,留下来的都是有胆识的投机者,的确没有为之而战的必要。

  “藩库,”楚剑功倒是想到了广州的要害,“藩库,还有府库,总督衙门和巡抚衙门的各种账册。”

  “一旦英军在广东其他地方登陆,而兵力又超过6000人的话,我们就控制各个督抚衙门,占领藩库,开始组织撤退。”

  “组织撤退是一种复杂的战术行动。”肯尼夫说,“如果真的准备战略撤退,那么现在就要开始着手,指定详细的计划方案,谁控制广州城,谁负责疏散民众,谁押运物资,撤退到什么地方,如何阻击英军,都要安排。”

  “这件事,肯尼夫,你和张兴培来做,我再给你找个翻译。话说回来,你要尽快学习中文了。”

  事情就此议定。

  李颖修等其他几人都出去了,对楚剑功说:“说到藩库,我倒是一直在查一个事情,在英军第一次入侵前,虎门整修,以及朱雀军练兵,花费大概在七十万两上下,可据说藩库掏了两百万两白银,真狠哪。”

  “谁干的,琦善?”

  “不是,我估计可能是藩台,或者他手下的人物,到底如何,还要查一查藩库的账目。”

  “我和你都没有这个权力,向怡良禀报吗?”

  “不,我并不想帮大清国挽回损失。而且,广东富庶啊,每年关税、盐税、茶税、粮税、漕税,所谓五子开花,这五大项收入都会落到藩库里面。”

  “所以你想……”

  “通商洋务善后使,不如改叫通商洋务布政使,我来兼这个藩台。”

  “也就是要把现任的藩台整倒,然后还不能让朝廷派别的人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个职位搞成烫手山芋,别的人都不敢接手,然后我再勇于任事。”

  “清廷目前最头疼的,就是沾‘洋’字边的。”

  “藩台又是管钱的,钱、洋务……嗯,我似乎有点想法了。”

  “让藩台变成汉奸?嗯,清奸。好主意。”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何况他本身也不干净。”

  “既然有了想法,那么,如何着手呢?”

  “范中流一直有个提议,你知道吗?”

  “大南洋铁壁。东起福建厦门,西到广西北海,在包括岛屿在内的00公里海岸线上,建成庞大的要塞群,所谓北有长城,南有铁壁。”

  “的确是宏大的计划啊,这样的要塞群用来干嘛?”

  “要塞群嘛,无非前沿预警,守备和防御,按范中流的话说,这个要塞群建成以后,英国人要么在要塞前面把血流尽,要么绕道浙江或者越南,才能进攻广东。”

  “大南洋铁壁要多少银子啊。只怕英国人还没来,广东自己就把血流尽了。”

  “你写个行文,请巡抚大人找藩台要钱,他给是不给。”

  “无论他给不给,清奸也是做定了。”

  2月日璞鼎查到达印度

  印度,加尔各答,威廉堡。

  高高的米字旗俯瞰着整个加尔各答湾,码头上集结着军乐队和各色印度殖民当局的大人物。

  一艘蒸汽船慢慢靠岸了,舱门打开,各色乘客陆续下船,这时,从舱房里走出一个人来,身着白色的海军制服,海军少将的军衔闪闪发亮。

  码头上迎接的人群到了他,开始欢呼起来,军乐队开始奏乐。

  “欢迎你,璞鼎查爵士,我们的传奇英雄。”

  这个人,正是英国新任的远东全权代表璞鼎查,他2月中旬从英国出发,横越地中海,然后走陆路通过埃及,在红海上船,只用了4天时间,就跨过了大半个地球,到达印度,比琦善从京城到广州的时间还短。

  璞鼎查下船伊始,便回绝了所有社交应酬,开始全心准备对清国的战争。

  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出信使,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通知当地的部队,前往海峡殖民地和自己会和。

  “兵力不足。先生们。”璞鼎查往椅背上一靠,“加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土著团,我们才2个团,其中有六个很久没有打过战了。”

  坐在他对面的,是新任远东派遣舰队司令巴加:“阁下,您说得对,要汲取上次的教训,虽然清国很落后,但毕竟是个庞大的国家。而且不像印度,他们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远东陆军司令仍旧是郭富,他说:“可是,我们去哪里找新的部队呢?阿富汗现在很艰苦,也在到处要兵员。”

  “我就是要把阿富汗的军队调出来,阿富汗短期之类结束不了,却消耗着我们大量的兵力。我至少要两个师。”

  “狮子大开口,阁下,两个师至少一万七千人,奥克兰总督不会答应的。”

  “我去和他谈,阿富汗需要经费,但国库没有经费了。”

  “是么?阁下,我们此次远征的军费怎么办?”

  “本土拨款6万英镑,东印度公司支付09万英镑,新南威尔士州兵工厂为我们提供价值7万英镑的军火武器。一共不到两百万英镑,我们要征服一个国家。”

  “这次战争的目的是赚钱啰,从清国取得战争赔款,补贴阿富汗。”

  “不仅如此,大批的新生部队在清国经受了锻炼之后,将投入到阿富汗战场。”

  “所以……”

  “所以,至少五个步兵团,奥克兰总督非给我不可。”

  “这样,我们就有了十七个步兵团,两万名步兵,三十艘军舰,一万名水兵。三万人的海陆联合部队。”

  “璞鼎查阁下,恭喜你,即使在滑铁卢,威灵顿公爵也没有直接指挥过三万英国人,更没有海军。您现在是英国历史上第二大兵团的指挥官了。”

  “去,拿支铅笔来,”巴加命令侍应生,“我们来把手头的力量列出来。”

  “我们手头,原有三个步兵团,第爱尔兰步兵团,团长基恩上校,第26步兵团,团长斯科尔斯上校,第49苏格兰步兵团,团长索尔斯克亚上校。这三个团在前次战争中都受到了损失,但建制还在,我们补入了印度土兵。目前,这三个团都是400人的满编团。”

  “留驻在印度的第55步兵团也会随我们出发,第9步兵团,过几天会从英国本土到达,这两个团很有意思,团长是两兄弟,菲利普-内维尔和加里-内维尔”

  “我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调来三个团,第67新南威尔士团,团长吉格斯,和69西澳大利亚团,团长科威尔,以及6新西兰毛利团,团长维杜卡。这三个团都有大量的大洋洲土著,据说训练还可以,但未必可靠。他们将在海峡殖民地和我们汇合。”

  “印度人我还可以动用四个印度步兵团:马德拉斯土著步兵第2团、第6团、廓尓克第4团和锡克第24团,以及孟加拉炮兵团和工兵团。四个步兵团的军官都是英国人,四个团长分别是谢林汉姆,费迪兰德,坎贝尔,和特里上校。”

  “让我们来,从阿富汗我们能拿到哪五个团,嗯,第皇家龙骑兵团,团长杰拉德,第20步兵团,团长兰帕德,第5苏格兰团,团长哈格里夫斯,一位防守专家。还有……”璞鼎查犹豫了好一会,“似乎只能拿出三个团来。不然就不能维持战线了。”

  “阁下,也许我们还能找出点兵来。”巴加建议说,“您觉得意大利人怎么样?”

  “意大利人?”

  “是的,意大利人,准确的说是威尼斯人,撒丁人,米兰人等等。那些南欧商人的商团护卫队,我们可以征用他们。”

  “意大利轻步兵?那些雇佣兵?费用怎么算?”

  “不用付费,直接征用。要想跟着不列颠喝点汤,就要付出成本,是的,成本。”

  “他们有多少人?”

  “总的加起来,七百或者八百人吧,可以编成一个加强营,嗯,他们还有四门火炮。”

  “那好,征用,这事你来办。他们的番号就叫意大利轻步兵营。”

  “整整两万人的陆军大部队呀,阁下,恕我冒昧,我们进攻什么地方呢,广州吗?”郭富问。

  “广州,我听说,广州的防守水平已经达到9世纪的水准了?”

  “不,阁下,只是比一般的清兵强一些。”

  “我们不打广州,广州从政治上而言并不是一个好选择,他离清国首都太远,而且他们所谓封疆大吏又没有决定权。我们北上,执行义律阁下的扬子江战役计划,夺取镇江甚至江宁。”

  “扬子江战役,对,那是个好计划,可惜被浙东的挫折耽误了。这一次,我要好好教训教训那些猪尾巴。我们直奔扬子江口吗?”

  “不,据我到的各种报告,清国是个封闭愚昧,狂妄自大的政权,我们要好好的教训他们,北上途中,顺便把他们东南沿海的防御设施一个一个的打垮。”

  “执行我的命令,目前在印度的各个团,立即全员归队,加紧训练,等到不列颠本土和阿富汗的部队到齐,我们就立即出发。”

  2月2日备战

  璞鼎查到达印度的消息在十天后终于传到了广州。楚剑功和李颖修接到了英国商人包博曼的传书。

  “要来了,怎么办?”

  “能怎么办,该做的都做了,朱雀军抓紧训练。知会广东水师署理提督李廷钰,水师要开始进入战备,拦江铁索都放下去吧。”

  “朝廷呢,向不向京师汇报?”

  “我跟你都是道台,既无权力,也无义务给皇帝上书”

  “我是想,给清廷提个醒,让他们把力量都拿出来。满清到底有多大力量,能集结多少兵力,八旗,绿营,据说都烂了,到底还有多少能战的,蒙古藩部还听不听话,我们都可以查探一番。”

  “也好,就先报之广东巡抚怡良,这个功劳也让给他。”

  怡良得讯,不敢耽搁,立刻以四百里加急,将奏折送往京师。

  这奏折在路上又走了十日。

  “英夷,这就又来了?”四位军机大臣都有些彷徨无计。

  倒是从天津赶来问对的琦善,还有些主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真的要打,调兵遣将就是,东南沿海,直隶山东,各调本省防兵戒备,谨守海口,只是这兵力怕是不够。广东的奏报,英夷能有数万之众啊。”

  “诶,打仗啊,哪里还有钱?哪里还有兵?”

  前次浙东、虎门之战,浙江、广东两省的藩库据说已经空了,安徽、江西赴援浙江的兵丁,开拔费还没有报销,三省巡抚,已经吵作一团。

  打仗,再调兵遣将,到底要花多少钱?清廷没有预算决算制度,根本没底。不仅如此,清廷对自己有多少钱可花,也是心中无底。

  这倒不是清朝一家的毛病,明朝的时候,朝廷就对自个有多少钱,能动用多少钱,没个准数。后来乱局一起,立加三饷,天下为之变色,可以说是明朝灭亡的祸源之一。

  “皇上是什么意思?”最年迈的曹振庸曹中堂想到了最关键的问题。

  “英夷打上门来,皇上虽是宽宏之君,圣人度量,也按捺不住啊,这分明是未将我大清放在眼里,剿,定剿。”穆彰阿最善揣摩圣意,有他这句话垫底,几位部堂便选定了主调:战。

  要战,便要有饷。饷从何来?只好各省报效。浙江拨报盐税万两,漕税七万两,粮税万两,封储银五万两……,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广东、广西、四川、湖北、湖南、直隶、山东各省,加征盐税、粮税、地丁银,也大体如此。按账本上所算,大约可得银千万两。这算是第一批款子,先解燃眉之急

  命各省商人富豪报效,赐予官爵。大致的价码是:捐银两百两,给九品顶戴,捐银00两,给予八品顶戴,捐银400两,给予盐知事,00两,给县丞……州判、通判、同知等等一路涨上去,直到捐银两万两的盐提举使。

  “按时下的行情,可得白银四百万两。”隆文说这话的时候,眯着眼睛,活像个商人。

  饷的问题算是暂时解决了,兵呢,兵从何来。

  “这,还是交给皇上裁断吧。”

  道光倒也爽快,既然决定要打,便集结大兵吧。

  道光的第一道命令,是让沿海各省,整顿防务,严守海口,“断不予英夷可乘之机。”

  这第二道命令,便是内陆各省,抽调大约三分之一的绿营防兵,赴援沿海,湖北抽兵700人,湖南抽兵2500人,河南抽兵4000人,四川抽兵7000人,其余各省,抽兵500人到2000人不等,共集结绿营万人,屯于安庆,随时可以东进或者南下赴援。以湖南提督果勇候杨芳,为参赞大臣,统领全军。以杨芳爵名为军号,称“果勇军”。

  果勇侯杨芳也非常人,他是贵州松桃人,十五从军,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平白莲教而成总兵,平天理教而获云骑尉世职,亲手擒获张格尔,由此授三等果勇侯,御前侍卫,加太子太保,绘像紫光阁等等荣宠无数。五年前已经退休,但湖南镇嵩镇兵变,他又被启用,三日破贼。于是转任湖南提督,安抚湖广军心,林则徐得他臂助甚多。楚剑功宝庆练兵之时,还和他有过一面之缘。

  以他来统带内陆各省抽调的防军,定可克服军中派系倾轧,同心克敌。

  等这两道诏书发下去了,道光还是觉得不妥,东南沿海防线实在太广,于是又任命了两个人。

  加皇亲弈山为靖逆将军,提典甘陕绿营四万人,即日奔赴山东,以备不虞。

  甘陕绿营,可谓清廷目前最善战的军队,可以追溯到乾隆时期平大小和卓,而后又有平白莲教,平回乱,长龄平张格尔。是清廷目前建制最完整,指挥最顺畅的一支军队。

  靖逆将军弈山,乃是雍正的十四弟允褆的后人,在西北立过军功,任过伊犁将军,此后一直任领侍卫大臣,算是天子近臣。

  皇亲统带甘陕绿营,如同好马配好鞍,名师劲旅,由此守备山东,北可驰援直隶,南可支援江苏。

  授皇亲奕经为扬威将军,统带东北的关外八旗、科尔沁蒙古藩部以及山海关绿营守军共三万南下,屯兵河南,以此有备无患。

  关外八旗,常年在冰天雪地中磨练,非是关内走马玩鸟的八旗子弟所比,尤其是黑龙江马队,为当年康熙远征雅克萨之后所设,常年在黑龙江以北与俄国哥萨克纠缠,可谓清军中唯一对欧洲的作战方式有所了解的营头了。科尔沁蒙古是满清在大漠上最亲厚的盟友,也是蒙古诸部中最强大的一支。而山海关绿营长期担负守卫京师门户的重任,也算绿营中的精锐。

  这奕经倒是循规蹈矩的人物,一直在京官上迁转,直到十一年前,随长龄平张格尔,此后,外放黑龙江将军,盛京将军,不久前才回到京师。

  他不仅统领满清依靠的根本关外八旗,而且是所有参战清军的统帅,加了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步兵统领、正黄旗满洲都统,正红旗宗室总族长等等头衔,总制全军。

  此后,道光又任命军机大臣隆文为赞襄军务,总督粮草军饷。

  弈山往洛阳,奕经往保定等候与大军会和,离京前,隆文前去为他们送行。

  奕经握着隆文的手说:“木牛牛马,靠你支持。”这是自比诸葛亮了。

  “中堂、统领,你们只管放心,我敢担保粮饷无缺。”

  奕经和弈山,扬威、靖逆二将军,就此出发,清军集大军十万,沿海各省本有绿营十万,各省兴办团练十余万。共得精兵三十万,号称百万,只待英夷前来受死。

  2月27日固若金汤

  自从主战和备战最得力的林则徐和邓梃桢相续被贬斥,朝廷中吵得更是一塌糊涂。取得浙东大捷的两江总督伊里布便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人物。

  主剿主抚两派,都把他拿出来打。

  闽浙总督颜伯焘、江苏巡抚裕谦、浙江布政使刘韵珂等一干主战大臣,弹劾两江总督伊里布、浙江巡抚乌尔恭额,畏敌如虎,备战松懈,致使定海等五城失守,若非林则徐麾下朱雀军,千里赴援,后果不堪设想。请朝廷罢斥伊里布、斩乌尔恭额,以林则徐为两江总督,总制东南壁垒。英夷报复,迫在眉睫,朝廷若是当断不断,必定反受其乱。

  而军机大臣穆彰阿称,伊里布、琦善,均老成持重,一面主抚,一面备战,方有浙东、虎门大捷。颜伯焘、裕谦等人置事实于不顾,一味叫战,实是标新立异,借题发挥,引国策入党争,皇上当下旨训斥。

  这些奏折交上去,朝廷一律留中不发,道光二十一年的年底,也就是西元40年和4年相交之际,清廷对东南各省督抚做了一次大调整。

  两江总督伊里布,有丧师失地之罪,但已有浙东大捷之功,其间不明之处甚多,免去总督之职,召回京师问对。

  浙江巡抚乌尔恭额,丧师失地,罪无可恕,贬为宁波知府,以观后效。

  钦差大臣琦善,虎门大捷之后不行追剿,反而与英夷伪酋义律擅自休战,夺其钦差头衔,回归直隶总督本任。

  在惩办了林则徐,邓梃桢之后,再把伊里布、琦善之类主抚大臣训斥一番,算是各打五十大板,息事宁人。道光帝老了,实在没有精力封疆大吏们打笔架。

  但又不能浇熄了臣子们报国的一腔烈火,于是,升裕谦为两江总督,刘韵珂为浙江巡抚,加上原本已经上任的闽浙总督颜伯焘,东南防务,尽入主战大臣之手。

  另有圣旨,着颜伯焘统管闽海海防,裕谦节制江苏、浙江防务,修缮炮台师船,整训行伍,以防英夷报复。

  圣旨一下,裕谦、颜伯焘等人虽有不忿,但却接受了圣上委与的重任,开始按他们所能把握的极限,操持起东南的防务来。

  颜伯焘在福建,根据上次英军骚扰的情况,选取了厦门作为防务的重点。

  厦门位于海运大港泉州以南0公里,东控台湾海峡,由此乘船出发,溯季风可北至日本,南下东南亚。为当时清国第三大港,仅次于长江口的上海和外贸大港广州。泉州府同知在此开府,专治厦门。

  自清代三藩战争和对台湾郑氏的战争以来,厦门就成为东南的军事重镇,福建水师在清代中前期战功最著,故而也是规模最大的,超过了广东和浙江水师。

  颜伯焘直辖的总督标水师左营战船二艘。

  提督标分中、左、右、前、后五营,中营战船九艘,左营八艘,右营八艘,前营十艘,后营十艘。

  金门协分左右二营,左营战船九艘,右营九艘,

  海坛协左营战船十艘,右营八艘。

  闽安协左营战船七艘,右营七艘。

  福宁镇左营战船十艘。烽火营战船十一艘。

  南澳镇战船十艘。铜山营战船十一艘。

  台湾协标中营战船十九艘,左营十四艘。右营十六艘。

  澎湖协标左营战十七艘,右营十六艘,艋舺营十四艘。

  以上各类战船总计两百五十一艘,载炮千余门

  颜伯焘根据他听闻的广东九龙、官涌海战的经验,将各个镇协都集中到厦门、金门附近,由水师提督窦振彪统一辖制。

  “英夷坚船利炮,万万不可海上争雄。只能据炮台而守,以路制海。”关天培在9年官涌之战后的总结,已经传遍清国水师,颜伯焘据此,也加大了建设炮台的力度。

  邓梃桢在任的时候,在厦门南岸修建了沙袋炮台,设炮26门,部署防兵600名,协勇00名。

  颜伯焘是不上沙包炮台的,他在去年年底,就请饷50万两,以修建炮台,道光帝对他甚是宠信,依言照给。

  福建南部盛产花岗岩,颜伯焘就以此做材料,征发民夫万余人,修起了一座五里长(约6公里),高一丈(约三米多一点),厚小一丈(约两米六)的石壁,石壁上设新筑大炮00位。在石壁的外侧,设有覆土,以加强韧性。

  石壁内,设有兵房,供守军栖息。

  除了厦门南岸的石壁主阵地,在石壁两侧的延伸阵地,鼓浪屿,屿仔尾修建的多座炮台,使得厦门海域成为一个279门大炮构成的交叉火力。

  在东南沿海的绿营当中,盛传去年八月定海失守,是由于汉奸作祟,颜伯焘以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责成福建地方,绥靖治安,缉拿街头无赖、土匪、海匪等等,以防有人交通英夷。

  然后又在厦门岛的北岸和东岸,配制守兵400名,配置火炮00门,作为防止英军包抄的手段。

  厦门岛的外侧,是大小金门岛,颜伯焘在大担、二担、青屿等岛上设立炮垒,如同一条链条,锁住厦门岛的南水道。颜伯焘本来计划在四座石堡中设立大炮00门,为此特地向朝廷请饷00万两,结果被道光帝下旨训斥,让他“力加撙节”,省着点用。

  颜伯焘干脆不再理会朝廷,自行拟定《军需章程》,共计四十条之多,对粮价,工价,料费,运费等另定标准,责成福建藩库,预支下属官僚养廉银,火耗,又在福建大举征发,驻炮两百余门,布设在金门四座岛屿上,为厦门防御的外围哨探。

  这些岛屿,距离厦门较远,处于厦门的交叉火以外,福建水师提督窦振彪想定了作战方案,他说道:“如若英夷攻我外海炮垒,则我将计就计,以炮垒为砧板,以我师船两百艘为菜刀,将英夷聚歼于闽海之上。”

  4年2月27日,颜伯焘给道光皇帝上奏折:

  “若该夷人自投死地,唯有迎头痛击,使其片帆不留,一人不活,以申天讨而快人心,……闽海之防,固若金汤。”

  2月2日人心固结

  颜伯焘在厦门布置,和他一同升任总督的裕谦也没有闲着。裕谦虽为两江总督,由于闽浙总督颜伯焘常驻福建,故而裕谦也担起了防守浙江的重任。

  也同样是根据上次英军来袭的经验,裕谦在浙江,将舟山定海和对岸的镇海作为防务重点。取得浙东大捷的四大总兵,定海镇葛云飞自然驻定海,处州镇郑国鸿和寿春镇王锡朋也一同驻扎,定海守军共计四千人,师船二十四艘。

  整个定海县城三面环山,南面临海,裕谦在沿海修筑土墙,作为对抗英军舰队的依托。

  土城底宽五六丈,顶部宽三丈有余,高一丈多,长5里,东起青垒山,西至竹山,将定海县城以南的空旷地带一并包容在内,土城设有长治、久安两城门,供人出入。

  然而,如此宏大的防御工事只设有火炮0门,其中土城中段的东岳山上,有砖石结构的震远炮城,设炮十五门,裕谦以此为定海防御的中坚。寿春镇总兵王锡朋率兵守晓峰岭,定海镇总兵葛云飞扼守道头衔,处州镇郑国鸿扼守竹山门。

  裕谦这样做,自有他的理由。一方面上次浙东之战,浙江藩库已经消耗一空,再也拿不出钱来。朝廷又因为上次浙东大捷,认为浙江兵力已足,驳回了裕谦请饷的折子。

  而在上次和楚剑功的会面中,裕谦得出了一个印象:凭借着地理优势,江南四总兵的清兵,是可以打败英军的。浙东大捷不就是挖了些壕沟,便胜了么?

  “备敌之道,只在人心,”裕谦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这样写道,只要“人心固结,……从此扼守险地,屹若金汤,该逆若敢驰近口岸,或冒险登陆,不难大加剿洗,使其片帆不得返。”

  这一日,参加了上次浙东之战的四位总兵,约齐来见裕谦。裕谦满面笑容的问道:“各位镇台好清闲那。”

  “请制台上奏朝廷,拨款修筑火炮,八十门大炮,尚不及英军一舰。”

  裕谦笑而答曰:“诸位藏身土墙之后,则我火炮可以及彼,而彼火炮不能及我。炮多又有何用啊?”

  “制台,英夷炮火犀利,实非这书房之中所能说清。请制台三思。”

  啪,裕谦把手中的扇子往地下一扔:“大胆!”

  “制台恕罪。”

  “尔等可是怯战,怕了那英夷的鬼炮?”

  “制台,我等不敢怯战。只是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葛云飞也是著有兵书的人物,他开始劝说裕谦,“恕葛某斗胆,敢问一句制台,您见过英夷的兵舰吗?”

  “英夷兵舰有何稀奇,上次朱雀军奋勇作战,便打胜英夷,你们都是二品武员,却被一个后生小子比了下去。”

  他这么一挤兑,几位总兵都不做声了。停了半晌才有寿春镇总兵王锡朋说道:“末将守的晓峰岭背面负海,三千兵不敷分派,并且炮火也不够用,只好一面设法堵住间道,一面还请制台添兵。”

  “求胜之道,惟在人心。万里之外的逆夷,那有什么手段压我天朝大国?无非是一些奇巧淫技,正心诚意,可以平天下。”

  众位总兵低头不语,裕谦端茶送客,几人也视若无睹。

  裕谦也不想把几位总兵骂得太狠,便转口说道:“那这样吧,我再往定海加派2600名雇勇,再多的,就没有了。”

  “请制台三思。”

  裕谦终于忍耐不住了,大喝一声:“送客。”便拂袖而去。几位总兵面面相觑。

  这一日,由福建提督转任浙江提督的余步云再次求见裕谦。

  “制台,定海的八十门大炮,实在不堪使用,如果真的不能添造大炮,不如放弃定海,将三镇移往镇海。谨守门户。”

  “糊涂,我身为封疆大吏,守土有责,你是提督,怎能说出弃土这样的话来?”

  裕谦顿了一顿,“我听说,上次浙东之战,你就畏敌如虎,伊里布就是听了你的谗言,才梭巡不战,连失五城。”

  余步云不敢再说。

  隔海相望的镇海则由提督余步云总制,除却余步云本标2000人以外,还有狼山镇朱贵(他接替了上次战死的谢朝恩)和卫州镇李廷杨的000余人,余步云麾下总计近6000人。

  根据上次镇海失守的教训,裕谦和余步云在甬江入海处的两岸,金鸡山和招宝山上,都筑起炮台,用来攻击海面的英舰。在主炮台的背面,又修建的沙袋炮台和兵营,用来防止英军登陆包抄。只可惜火炮不多,裕谦只好继续固结人心。

  而在甬江江口,层层打钉,填塞石块,使河道变窄,防止英国火轮船闯入。在港内设火攻船三十只,哨船6只,用于防堵英舰。

  镇海县城上厚积沙袋,设有67门火炮。裕谦在镇海县城亲自坐镇,等候英舰的到来。

  乍浦副都统长春,统旗兵600,绿营5000驻守杭州湾。

  裕谦认为,浙江的防务如此布置,应该能够狠狠的教训英夷了,他只是担心江苏本镇的防务。

  2月2日,裕谦接到了江南提督陈化成的传书,裕谦打开书信一,不由得心里叫了一声好字。

  江南提督陈化成则亲率水师标兵六营,中营、松北二协,师船五十一艘,拒守吴淞口。

  吴淞口西岸土塘一带设火炮4位,新月偃炮台设炮十门,陈化成率本标四营亲自驻守。

  东岸土塘设炮20门,陈化成标下两营在此驻防。

  宝山县城安设大小炮位二十,松北协在此驻防。

  宝山县西北的长江岸边小沙背,由徐州镇总兵王志元率本镇驻守。

  吴淞口及上海附近屯兵九千人。

  另有苏松镇、淮扬镇、福山镇、皖南镇、九江镇、南赣镇等六镇兵马万余人,分布于从镇江到湖州的水系附近,裕谦吸收了朱雀军沿水路机动的经验,将预备队也沿水路布置,随时可以驰援沿海各地。

  此等防御态势,在裕谦来,外有重垒,内有雄兵,想那英夷,只是靠着炮船等奇巧淫技,只要大清人人用命,不难将这些逆夷彻底歼灭。

  一切都安顿好了,就等英夷上门受死,皇上将东南防务交给裕谦总制,他绝不会辜负圣望。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