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
我完全同意。请各位注意,这次中央关于向全国进军部署的电报中,。涉及到我们二野的内容最多,可见,进军西南作战事关全局,责任重大。”
刘伯承,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军事家。日本人阿布秀山曾说过:“谁拥有刘伯承这样卓越的将帅,谁就必定是战场上的胜利者。”
美国人杰米。卡洛奇更认为:“20世纪全世界出现了六个伟大的军事家,中国的刘伯承是其中最神奇的一个。”
就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论战术之奇,刘伯承数中国军界一绝。”
刘伯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养成了深谋远虑而又细致扎实的领导风格。目前,中央军委的战略计划已经下达,需要作认真的研究。刘伯承继续说道:“过去,我们挺进大别山,来了一次千里跃进;南下闽浙赣,又来了一次千里跃进。今天,进军大西南,我们还要做一次千里跃进,胜利的一半拴在我们的脚板上。同时,西南有秦岭之险,巴山之固,我们要在这个历史上称为瘴病之地的地区同残存的guó mín dǎng军事力量作斗争,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毛主席、中央军委把这样艰巨而光荣的任务jiāo给我们,是对我全军的信任,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完成好解放大西南的任务!”
邓小平与刘伯承同是四川人,都属龙(刘伯承长邓小平12岁),同是中共党内老资格的政治家、军事家。两人相识较早,但两人正式在一起工作却是1938年初的事。1938年1 月,八路军总部任命邓小平为第129 师的政治委员。从此,一个是师长(司令员),一个是政治委员,一搭档便是1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刘邓组合可谓是最佳组合。
1986年刘伯承病逝后,邓小平以十分沉痛的心情撰写了《悼伯承》一文,形容他们长期共事,相知甚深,“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协调”。他说:“我比他小十多岁,xìng格爱好也不尽相同,但合作得很好。人们习惯地把‘刘邓’连在一起,在我们两人心里,也觉得彼此难以分开。同伯承一起共事,一起打仗,我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
以邓小平的xìng格,严肃多而言笑少,坚强弥足而情感流露甚寡。如《悼伯承》一文情感毕泄实不多见。足见邓小平与刘伯承二人之间战斗友情之笃切。
在刘邓一起共事、一起战斗的13年的历程中,二人相互配合,不仅创造了辉煌的战果,而且培养了一支闻名天下的钢铁队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刘伯承将这支队伍称为“四战之军”。
邓小平则以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平和的口吻来形容这支部队:“不务虚名,注意内部团结,这种做法贯穿到二野部队整个作战过程中。所以二野内部是非常协调的。各纵队之间,部队与部队之间,人与人之间,甚至更下层一点,彼此关系都是很协调的。从战争一开始,每一次的具体作战,指挥的都是各纵队的头头,刘邓没有亲自到战场上指挥过一个具体的战斗行动。有的战斗是陈再道指挥的,有的战斗是陈锡联指挥的,有的战斗是王近山、杜义德指挥的,也有是杨勇、苏振华指挥的,还有的是陈赓、谢富治指挥的。采取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发现有不妥的地方,有电话可以联络。我们没有发现过下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没有纠正过任何一个纵队领导同志指挥的战斗。这种做法对增加上下信任,增强部队的战斗力,锻炼指挥员的能动xìng很有好处。”
语不惊人,却包括了多少艰难与辛苦,多少信任与深情,多少功绩与荣耀。
就向西南、华南进军问题,中央军委和máo zé dōng与刘伯承、邓小平、林彪。贺龙等进行了反复磋商。
6 月中旬,第四野战军主力先后到达长江以北之湖北境内,准备举行湘赣和宜沙战役。为协调各野战军的行动,6 月17日军委致电华东局等:“二野西进时机似以9 月较适宜,一则准备时间较充裕;二则沿途那时才有粮食;三则四野主力(七个军)9 月可到郴州、赣州线,11月可能占广州,迫使广州伪政府迁至重庆,然后二野夺取重庆较为有利。”据此,军委要求贺龙部“出动时间要和刘邓占领黔、渝相配合,不可太早,宁可稍为缓一点,以期聚歼胡匪,不使逃入云南”。
鉴于对白崇禧集团作战的需要及其有西逃云南的可能,军委于7 月16日进一步规定:“陈赓之三个军则于完成广西作战后出昆明,以占领并经营云南为目标。”
针对guó mín dǎng军力避与解放军主力决战的作战特点,9 月12日军委指示:“我对白崇禧及西南各敌均取大迂回动作,chā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
10月13日,“军委指示:”经营云、贵。川、康及西藏的总兵力为二野全军及18兵团,共60万人。“
10月19日,军委进一步指出:“西南重心是四川,我二野主力必须于12月占领叙府、沪州、重庆一带,贺率18兵团则于1 月占领成都一带,并迅速扩占全川,布置明年春耕,方有利于生产建设。”“否则150 万人的财政问题将陷入极大困境。这里所说的150 万人,是指我军60万人(其中二野全军50万人,贸部10万人),张群所属guó mín dǎng川、滇、黔、康四省军政人员据说有叨万,主要是在四川。”
由上可见,军委上述部署的主要着眼点是将西南地区的guó mín dǎng军主力聚歼于四川。为此要求贺龙部先将胡宗南主力抑留于1 !!陕甘地区,二野主力则以远距离迂回动作,由湘黔边直chā川南,截断其南撤云南之路,然后贺龙部南下,二野主力西进,将guó mín dǎng军主力各个歼灭。
7 月18日,南京。
二野前委经过认真研究,向各兵团、各军下达了《关于进军西南的指示》,指出:我第二野战军与兄弟野战军以无比的奋勇前进、艰苦奋斗的精神,手携手的共同横渡长江进军江南,追歼了大量残敌,解放了江南广大地区,并接管和掩护接管了广大地区城乡工作,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一胜利是由于全军在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及华东局正确方针之下,在各解放区协同互助之中获得的。为了迅速消灭敌人残余力量,解放全中国,我野战军即将与全国各野战军共同执行渡江后继续进军的光荣任务,望我各级党委在部队党及指战员中立即开始进行如下工作:1.明确的向党内外指明敌人guó mín dǎng的残余力量还存在,还在勾结帝国主义,并继续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援,向我解放区进行封锁和破坏,企图垂死反抗,苟延残喘,死灰复燃,中国的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南部尚未完全解放,广大待解放的人民正热望人民解放军前去协助解放。我全国各野战军的进军任务尚未结束,不继续进军,残敌不能最后消灭,革命就不能彻底胜利。望发扬以前将革命进行到底教育的成绩,提高全军政治认识,鼓舞全军战斗意志,与全国各野战军共同为完成继续进军,争取迅速消灭残敌,解放全中国的胜利,保障和平统一建设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光荣任务而奋斗。指明任何对于这一继续进军之重要意义不认识和意志松懈与消极,都将损害党与人民的事业,损害革命的彻底胜利。耐心的和深入的克服存在着的骄傲、怕苦、保守、松懈、厌倦等有害的倾向和思想,全军全党团结像一个人一样的坚决前进。
2.中央军委已命令我第二野战军继续进军的目标为西南,应按党内与党外干部与战士的次序,适时公开说明继续进军的目的地区。指明解放西南广大地区,解放七千万人民和西南在国防地位上、军事、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意义;正确的介绍西南一般地理、jiāo通、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并批判某些离开党与人民的政治观点而说的哪里“好”哪里“坏”的庸俗的错误的观点,使全党全军正确认识解放西南的重要意义,而积极向着西南进军。
3.除了在全党全军,尤其是干部中充分完成上述的政治动员思想教育外,还应从军事、政治、后勤运输各方面,加强继续进军的实际组织工作。进军西南是一光荣任务,同时也是一艰巨任务;大军在蒋灾、兵灾、水灾之时,横穿赣湘两省,组织全军胜利的进入目的地,这是极繁重的任务。这里包括走路、吃饭、穿衣、宿营、运输、保持部队健康、巩固部队情绪、争取沿途居民、团结兄弟野战军及山地河川作战、习惯西南生活等工作。因此,各部队除了在全党全军普遍进行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教育以外,必须以极负责认真的态度,重新检讨过去进军江南的经验,实行科学分工和各级干部应随时了解部队情形,严格督促检查工作,上级军政干部深入下层进行教育,与士卒同甘苦更为要紧。今后进军中的军事、政治、后勤等组织工作,必须加强,克服存在着的粗心大意、官僚主义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就可以避免某些可能避免的困难,全军胜利地实现新的进军任务,这样才是继续进军胜利的具体保证。
第二野战军下辖三个兵团:第3 、4 、5 兵团。此时,第4 兵团奉中央军委命令,调归四野指挥,遂行进军中南作战。这样,担负进军西南作战任务的二野部队,目前只有第3 、5 兵团。
第3 兵团下辖第11、12、13军,司令员陈锡联、政治委员谢富治。渡江作战后,第3 兵团进占浙江金华、兰溪。6 月底奉命北移,于7 月上旬进至安徽芜湖、宣城、安庆地区整训待命。
还在7 月中旬,刘、邓首长即电召第3 兵团司令员、政委到南京汇报部队的情况。在汇报过程中,邓小平饶有兴趣地听取了陈锡联、谢富治关于部队中对下一步任务的各种猜测,站起来走到巨幅地图前,用右手指着地图说:“我军渡江作战后,guó mín dǎng的残余部队,不管是正规军也好,或是地方军也好,就是把他们的后方机关人员统统加进去,也不过150 多万人。这些敌人现在主要盘踞在中南、西南、西北和台湾等地区,蒋介石已经无路可退了。军委已经发出指示,命令各野战军按预定计划前进。我们二野的任务是,在其他兄弟部队配合下,进军大西南厂”不过还要告诉同志们一点,“刘伯承接着邓小平的话说,”由于我军现在处于绝对的优势,敌人呢,千方百计要避免与我决战,以求保存实力,等待时机,卷土重来。对待这样的敌人,毛主席的基本方针是,实行大迂回大包围,先断敌退路,再聚而歼之。“
邓小平最后叮嘱陈锡联:“前委很快就要下达进军西南的指示,希望你们抓紧准备,特别是要解决好少数干部战士不愿到西南去的思想。要告诉部队,西南是蒋介石在大陆最后的立足之地,我们绝不能让蒋介石蹲在大陆,一定要在部队中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叫得响响的。”
7 月26日,第3 兵团在南京召开了为期一周的团以上干部。会,传达贯彻二野前委关于进军西南的指示,进行进军西南的动员和研究进军作战方案。刘伯承司令员亲临大会,作了进军西南的动员报告。
刘伯承站在原南京guó mín dǎng政府“国大礼堂”的讲台上,那抖擞的精神、有力的挥臂动作和浑厚宏亮的声音,显示出一派大将军的风采。他说:“渡江作战后,我们二野分别集结于芜湖、上饶及赣中地区,主要是防止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在这期间,青岛、福州等沿海城市相继解放,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xìng已大大减小,而且我第三野战军的部署已调整就绪,完全能够担负起东南沿海的防务。因此,我们二野向西南进军的时机成熟了。”
刘伯承讲完军委的决策和进军西南的伟大意义之后,呷了一口茶,双手往腰际一叉,很风趣地高声问道:“同志们可知道蒋介石有三怕?”
于是,台下的同志们纷纷议论起来。
刘伯承稍作停顿,然后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便伸出手,扳着指头说:“蒋介石一怕我军入关,二怕我军渡江,三怕我军进军西南。眼下,我军已入了关,也渡了江,现在又要向大西南进军了,蒋介石在大陆上的日子不长了!”
第5 兵团下辖第16、17、18军,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7 月23日,接到二野前委向西南进军的指示后,兵团党委在江西上饶召开扩大会议。司令员杨勇对他的军长。师长和政委们说:“渡江以后,没有大仗可打,大家可能有些意见了吧。告诉你们,军委的指示下来了,我们兵团将参加进军西南作战,届时要解决上百万人左右的guó mín dǎng部队。到那时,可是又吃ròu、又啃骨头,还要喝汤,诸位可不要撑坏了!”
此时,第5 兵团部队正驻扎在赣东北这块老革命根据地。杨勇接着说:“赣东北,是方志敏等同志开辟的根据地,是革命的老家。我们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做好准备,用胜利来报答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7 月25日,兵团又召开团以上干部动员大会,苏振华政委号召全体指战员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彻底消灭盘据在西南的guó mín dǎng军。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刘伯承、邓小平于8 月上旬主持召开兵团司令员、政委以上的高级干部会议,研究讨论进军西南的作战计划。中旬,二野作战会议已经进入尾声。在二野司令部作战室的墙壁上,醒目地挂着“第二野战军西南作战决心要图”,那一个个巨大的红蓝色箭头,简明、扼要地显示了敌人的兵力部署和我军各兵团、各军的任务。此刻,刘伯承司令员正在作总结xìng发言:同志们,进军西南作战,任务艰巨而复杂,我们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几天大家分析的情况来看,西南作战既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刘伯承,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军事家。日本人阿布秀山曾说过:“谁拥有刘伯承这样卓越的将帅,谁就必定是战场上的胜利者。”
美国人杰米。卡洛奇更认为:“20世纪全世界出现了六个伟大的军事家,中国的刘伯承是其中最神奇的一个。”
就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论战术之奇,刘伯承数中国军界一绝。”
刘伯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养成了深谋远虑而又细致扎实的领导风格。目前,中央军委的战略计划已经下达,需要作认真的研究。刘伯承继续说道:“过去,我们挺进大别山,来了一次千里跃进;南下闽浙赣,又来了一次千里跃进。今天,进军大西南,我们还要做一次千里跃进,胜利的一半拴在我们的脚板上。同时,西南有秦岭之险,巴山之固,我们要在这个历史上称为瘴病之地的地区同残存的guó mín dǎng军事力量作斗争,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毛主席、中央军委把这样艰巨而光荣的任务jiāo给我们,是对我全军的信任,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完成好解放大西南的任务!”
邓小平与刘伯承同是四川人,都属龙(刘伯承长邓小平12岁),同是中共党内老资格的政治家、军事家。两人相识较早,但两人正式在一起工作却是1938年初的事。1938年1 月,八路军总部任命邓小平为第129 师的政治委员。从此,一个是师长(司令员),一个是政治委员,一搭档便是1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刘邓组合可谓是最佳组合。
1986年刘伯承病逝后,邓小平以十分沉痛的心情撰写了《悼伯承》一文,形容他们长期共事,相知甚深,“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协调”。他说:“我比他小十多岁,xìng格爱好也不尽相同,但合作得很好。人们习惯地把‘刘邓’连在一起,在我们两人心里,也觉得彼此难以分开。同伯承一起共事,一起打仗,我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
以邓小平的xìng格,严肃多而言笑少,坚强弥足而情感流露甚寡。如《悼伯承》一文情感毕泄实不多见。足见邓小平与刘伯承二人之间战斗友情之笃切。
在刘邓一起共事、一起战斗的13年的历程中,二人相互配合,不仅创造了辉煌的战果,而且培养了一支闻名天下的钢铁队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刘伯承将这支队伍称为“四战之军”。
邓小平则以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平和的口吻来形容这支部队:“不务虚名,注意内部团结,这种做法贯穿到二野部队整个作战过程中。所以二野内部是非常协调的。各纵队之间,部队与部队之间,人与人之间,甚至更下层一点,彼此关系都是很协调的。从战争一开始,每一次的具体作战,指挥的都是各纵队的头头,刘邓没有亲自到战场上指挥过一个具体的战斗行动。有的战斗是陈再道指挥的,有的战斗是陈锡联指挥的,有的战斗是王近山、杜义德指挥的,也有是杨勇、苏振华指挥的,还有的是陈赓、谢富治指挥的。采取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发现有不妥的地方,有电话可以联络。我们没有发现过下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没有纠正过任何一个纵队领导同志指挥的战斗。这种做法对增加上下信任,增强部队的战斗力,锻炼指挥员的能动xìng很有好处。”
语不惊人,却包括了多少艰难与辛苦,多少信任与深情,多少功绩与荣耀。
就向西南、华南进军问题,中央军委和máo zé dōng与刘伯承、邓小平、林彪。贺龙等进行了反复磋商。
6 月中旬,第四野战军主力先后到达长江以北之湖北境内,准备举行湘赣和宜沙战役。为协调各野战军的行动,6 月17日军委致电华东局等:“二野西进时机似以9 月较适宜,一则准备时间较充裕;二则沿途那时才有粮食;三则四野主力(七个军)9 月可到郴州、赣州线,11月可能占广州,迫使广州伪政府迁至重庆,然后二野夺取重庆较为有利。”据此,军委要求贺龙部“出动时间要和刘邓占领黔、渝相配合,不可太早,宁可稍为缓一点,以期聚歼胡匪,不使逃入云南”。
鉴于对白崇禧集团作战的需要及其有西逃云南的可能,军委于7 月16日进一步规定:“陈赓之三个军则于完成广西作战后出昆明,以占领并经营云南为目标。”
针对guó mín dǎng军力避与解放军主力决战的作战特点,9 月12日军委指示:“我对白崇禧及西南各敌均取大迂回动作,chā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
10月13日,“军委指示:”经营云、贵。川、康及西藏的总兵力为二野全军及18兵团,共60万人。“
10月19日,军委进一步指出:“西南重心是四川,我二野主力必须于12月占领叙府、沪州、重庆一带,贺率18兵团则于1 月占领成都一带,并迅速扩占全川,布置明年春耕,方有利于生产建设。”“否则150 万人的财政问题将陷入极大困境。这里所说的150 万人,是指我军60万人(其中二野全军50万人,贸部10万人),张群所属guó mín dǎng川、滇、黔、康四省军政人员据说有叨万,主要是在四川。”
由上可见,军委上述部署的主要着眼点是将西南地区的guó mín dǎng军主力聚歼于四川。为此要求贺龙部先将胡宗南主力抑留于1 !!陕甘地区,二野主力则以远距离迂回动作,由湘黔边直chā川南,截断其南撤云南之路,然后贺龙部南下,二野主力西进,将guó mín dǎng军主力各个歼灭。
7 月18日,南京。
二野前委经过认真研究,向各兵团、各军下达了《关于进军西南的指示》,指出:我第二野战军与兄弟野战军以无比的奋勇前进、艰苦奋斗的精神,手携手的共同横渡长江进军江南,追歼了大量残敌,解放了江南广大地区,并接管和掩护接管了广大地区城乡工作,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一胜利是由于全军在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及华东局正确方针之下,在各解放区协同互助之中获得的。为了迅速消灭敌人残余力量,解放全中国,我野战军即将与全国各野战军共同执行渡江后继续进军的光荣任务,望我各级党委在部队党及指战员中立即开始进行如下工作:1.明确的向党内外指明敌人guó mín dǎng的残余力量还存在,还在勾结帝国主义,并继续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援,向我解放区进行封锁和破坏,企图垂死反抗,苟延残喘,死灰复燃,中国的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南部尚未完全解放,广大待解放的人民正热望人民解放军前去协助解放。我全国各野战军的进军任务尚未结束,不继续进军,残敌不能最后消灭,革命就不能彻底胜利。望发扬以前将革命进行到底教育的成绩,提高全军政治认识,鼓舞全军战斗意志,与全国各野战军共同为完成继续进军,争取迅速消灭残敌,解放全中国的胜利,保障和平统一建设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光荣任务而奋斗。指明任何对于这一继续进军之重要意义不认识和意志松懈与消极,都将损害党与人民的事业,损害革命的彻底胜利。耐心的和深入的克服存在着的骄傲、怕苦、保守、松懈、厌倦等有害的倾向和思想,全军全党团结像一个人一样的坚决前进。
2.中央军委已命令我第二野战军继续进军的目标为西南,应按党内与党外干部与战士的次序,适时公开说明继续进军的目的地区。指明解放西南广大地区,解放七千万人民和西南在国防地位上、军事、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意义;正确的介绍西南一般地理、jiāo通、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并批判某些离开党与人民的政治观点而说的哪里“好”哪里“坏”的庸俗的错误的观点,使全党全军正确认识解放西南的重要意义,而积极向着西南进军。
3.除了在全党全军,尤其是干部中充分完成上述的政治动员思想教育外,还应从军事、政治、后勤运输各方面,加强继续进军的实际组织工作。进军西南是一光荣任务,同时也是一艰巨任务;大军在蒋灾、兵灾、水灾之时,横穿赣湘两省,组织全军胜利的进入目的地,这是极繁重的任务。这里包括走路、吃饭、穿衣、宿营、运输、保持部队健康、巩固部队情绪、争取沿途居民、团结兄弟野战军及山地河川作战、习惯西南生活等工作。因此,各部队除了在全党全军普遍进行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教育以外,必须以极负责认真的态度,重新检讨过去进军江南的经验,实行科学分工和各级干部应随时了解部队情形,严格督促检查工作,上级军政干部深入下层进行教育,与士卒同甘苦更为要紧。今后进军中的军事、政治、后勤等组织工作,必须加强,克服存在着的粗心大意、官僚主义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就可以避免某些可能避免的困难,全军胜利地实现新的进军任务,这样才是继续进军胜利的具体保证。
第二野战军下辖三个兵团:第3 、4 、5 兵团。此时,第4 兵团奉中央军委命令,调归四野指挥,遂行进军中南作战。这样,担负进军西南作战任务的二野部队,目前只有第3 、5 兵团。
第3 兵团下辖第11、12、13军,司令员陈锡联、政治委员谢富治。渡江作战后,第3 兵团进占浙江金华、兰溪。6 月底奉命北移,于7 月上旬进至安徽芜湖、宣城、安庆地区整训待命。
还在7 月中旬,刘、邓首长即电召第3 兵团司令员、政委到南京汇报部队的情况。在汇报过程中,邓小平饶有兴趣地听取了陈锡联、谢富治关于部队中对下一步任务的各种猜测,站起来走到巨幅地图前,用右手指着地图说:“我军渡江作战后,guó mín dǎng的残余部队,不管是正规军也好,或是地方军也好,就是把他们的后方机关人员统统加进去,也不过150 多万人。这些敌人现在主要盘踞在中南、西南、西北和台湾等地区,蒋介石已经无路可退了。军委已经发出指示,命令各野战军按预定计划前进。我们二野的任务是,在其他兄弟部队配合下,进军大西南厂”不过还要告诉同志们一点,“刘伯承接着邓小平的话说,”由于我军现在处于绝对的优势,敌人呢,千方百计要避免与我决战,以求保存实力,等待时机,卷土重来。对待这样的敌人,毛主席的基本方针是,实行大迂回大包围,先断敌退路,再聚而歼之。“
邓小平最后叮嘱陈锡联:“前委很快就要下达进军西南的指示,希望你们抓紧准备,特别是要解决好少数干部战士不愿到西南去的思想。要告诉部队,西南是蒋介石在大陆最后的立足之地,我们绝不能让蒋介石蹲在大陆,一定要在部队中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叫得响响的。”
7 月26日,第3 兵团在南京召开了为期一周的团以上干部。会,传达贯彻二野前委关于进军西南的指示,进行进军西南的动员和研究进军作战方案。刘伯承司令员亲临大会,作了进军西南的动员报告。
刘伯承站在原南京guó mín dǎng政府“国大礼堂”的讲台上,那抖擞的精神、有力的挥臂动作和浑厚宏亮的声音,显示出一派大将军的风采。他说:“渡江作战后,我们二野分别集结于芜湖、上饶及赣中地区,主要是防止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在这期间,青岛、福州等沿海城市相继解放,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xìng已大大减小,而且我第三野战军的部署已调整就绪,完全能够担负起东南沿海的防务。因此,我们二野向西南进军的时机成熟了。”
刘伯承讲完军委的决策和进军西南的伟大意义之后,呷了一口茶,双手往腰际一叉,很风趣地高声问道:“同志们可知道蒋介石有三怕?”
于是,台下的同志们纷纷议论起来。
刘伯承稍作停顿,然后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便伸出手,扳着指头说:“蒋介石一怕我军入关,二怕我军渡江,三怕我军进军西南。眼下,我军已入了关,也渡了江,现在又要向大西南进军了,蒋介石在大陆上的日子不长了!”
第5 兵团下辖第16、17、18军,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7 月23日,接到二野前委向西南进军的指示后,兵团党委在江西上饶召开扩大会议。司令员杨勇对他的军长。师长和政委们说:“渡江以后,没有大仗可打,大家可能有些意见了吧。告诉你们,军委的指示下来了,我们兵团将参加进军西南作战,届时要解决上百万人左右的guó mín dǎng部队。到那时,可是又吃ròu、又啃骨头,还要喝汤,诸位可不要撑坏了!”
此时,第5 兵团部队正驻扎在赣东北这块老革命根据地。杨勇接着说:“赣东北,是方志敏等同志开辟的根据地,是革命的老家。我们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做好准备,用胜利来报答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7 月25日,兵团又召开团以上干部动员大会,苏振华政委号召全体指战员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彻底消灭盘据在西南的guó mín dǎng军。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刘伯承、邓小平于8 月上旬主持召开兵团司令员、政委以上的高级干部会议,研究讨论进军西南的作战计划。中旬,二野作战会议已经进入尾声。在二野司令部作战室的墙壁上,醒目地挂着“第二野战军西南作战决心要图”,那一个个巨大的红蓝色箭头,简明、扼要地显示了敌人的兵力部署和我军各兵团、各军的任务。此刻,刘伯承司令员正在作总结xìng发言:同志们,进军西南作战,任务艰巨而复杂,我们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几天大家分析的情况来看,西南作战既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