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最新章节 >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44 章

  倒,纷纷缴qiāng投降。战至下午

  15时30分,战斗胜利结束,全歼守军1 万余人。

  眼看着辽阳守军被歼,卫立煌虽在沈阳地区握有20万兵力,但惧怕出援遭歼,

  踌躇徘徊,未敢轻动。

  辽阳被攻克后,鞍山、营口完全从“沈阳防卫体系”中分割出来了。守军十分

  惊恐、动摇,yù撤无路,yù逃不能,进退维谷,只好依城固守,等待援军。

  为扩大战果,林彪、罗荣桓决定乘胜实施第二步计划,继续南进,夺取鞍山。

  遂令4 纵、6 纵及所属的pào兵迅速南移,于2 月12日与原监视鞍山之敌的辽南独立

  一师一起,完成了对鞍山的包围。

  鞍山守敌是第25师等部共1.3 万余人。鞍山与古城辽阳不同,是一座易守难攻

  的现代化城市。其布局不规则,现代建筑物较多,四面环山,地形较为复杂,日本

  时期就曾构筑了许多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碉堡。guó mín dǎng占领后,又在市郊的制高点、

  制钢所和市中心广场等地,加筑了大量永久xìng和半永久xìng工事,并沿市区加修圩墙、

  壕沟,附设铁丝网等障碍物,并将神社山筑成能控制全市的核心阵地,形成了一个

  点面结合的坚固、完整的城市防御体系。

  根据守军防御深长的特点,攻击部队都组织了第3 、第4 梯队,以备用在向市

  内发展。

  2 月18日,解放军占领了鞍山外围据点,逼近城下,完成了攻城准备。19日6

  时许发起总攻。各攻击部队在pào火支援下,迅速突破敌防御。6 纵于10时将铁路以

  西敌人分割成数块,尔后即向市区猛烈进击;4 纵迅速chā入市中心,占领了神社山、

  制钢所及东站等要点。经过16个小时的激战,至20日零时战斗结束,全歼守敌1.3

  万余人,著名的“钢都”鞍山获得解放。

  在我围攻鞍山时,沈阳之敌仅以4 个师分别向浑河以西和沈阳以南作了象征xìng

  出援,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东北野战军解放鞍山后,决定继续南下,再夺营口。

  担负此任务的4 纵第10师、第11师和辽南独立第1 师,不顾连续作战疲劳,轻

  装奔袭,逼近营口。

  解放军在加强军事攻势的同时,发起了政治攻势,对guó mín dǎng官兵宣传蒋介石在

  东北的统治已经到了无可救yào的地步:打是被歼,守是被歼,逃也是被歼。

  2 月25日,营口guó mín dǎng军第52军暂编58师师长王家善,在我军声威震慑和政治

  争取下,率部起义,毅然逮捕了第52军中将副军长郑明新、jiāo警第3 部队少将总队

  长李安等反动军官,并协助我军歼灭了jiāo警总队等部3000余人。

  至此,解放军在辽南连拔三城,扫清了中长路南段guó mín dǎng据点,控制了海上要

  冲营口。

  44.转兵北上,又克四平

  辽南三捷,使沈阳以南的中长路和营口线被解放军控制,guó mín dǎng海上运输线被

  切断,锦州和沈阳之间的jiāo通亦被完全断绝。在这一情况下,卫立煌不得不进一步

  收缩兵力,固守长春、四平、沈阳、锦州等要点城市,等待关内援兵,以图再举。

  此时,蒋介石已深知guó mín dǎng被迫撤离东北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他担心

  的是一旦guó mín dǎng军撤出,东北我军主力人关,将使华北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

  所以,他一方面极力进行撤退准备,令沈阳空军机关撤到北平,将驻沈高级军官的

  眷属纷纷撤回关内;另一方面又令卫立煌竭力固守据点,延迟时间,消耗我军力量。

  在第二阶段作战期间,中央军委主席máo zé dōng电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告中

  央工委的朱德、刘少奇:由于我军连续大打胜仗,蒋军从东北撤退的可能xìng就将突

  然增长,你们应该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因此你们准备于一个月

  内完成现地区之作战,而于一个月后再进行一次战役(包括打几仗),然后进入大

  休息,准备应付上述可能的新形势。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

  各个歼灭为有利。

  中共中央的指示高瞻远瞩。东北野战军决心利用冰雪尚未解冻,便于机动作战

  之机,转兵北上,夺取战略要地四平,彻底切断长春与沈阳guó mín dǎng军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孤立长春、吉林。2 月25日10时,林彪就下步作战部署报告máo zé dōng:东北主

  力拟于对日起,乘解冻之际迅速渡过辽河,围歼四平之敌并打援。当天24时,毛泽

  东回电:“完全同意二十五日十时电的部署计划。”

  为实现这一作战目的,林彪、罗荣桓进行了周密的作战部署,决定以1 纵、3

  纵、7 纵、独立第二师及东北pào司的主力8 个pào兵营的绝对优势攻打四平,由一纵

  司令员李天佑、政委万毅负责统一指挥。

  同时,命令独立第5 师迅速进到四平以北,防敌向长春突围,并派出一部分兵

  力袭击四平机场,断敌空援。为确保夺取四平的胜利,以2 纵、6 纵、8 纵、10纵

  和独4 师、辽东李红光支队进至昌图、开原地区,准备阻击由沈阳出援之敌。以9

  纵活动于锦沈铁路线上,4 纵由营口地区向本溪前进,牵制敌人。以独立第6 、第

  7 、第8 、第9 师进逼吉林、长春、监视并钳制两城之敌;独立第10师进至长春以

  南,阻击长春之敌南援。

  预定的作战方案是:在我发起对四平总攻前,如果沈阳之敌北援,以打援为主

  ;反之,则以打点为主。

  四平位于长春、沈阳之间,市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2万。四平城市并不很

  大,但它的战略地位却极为重要。它南通沈阳,北连长春,东经海龙至吉林,西经

  郑家屯至齐齐哈尔,是南北东西铁路jiāo通的枢纽,是东北战场上国共双方在军事上

  政治上必争的战略要地。从1946年初至1948年初的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双方在四平

  城下已有四次jiāo战,这在全国任何一个战场上都是少见的。

  此时,guó mín dǎng四平守军约1.9 万余人,虽战力不强,且城大兵少,但守军吸取

  过去坚守四平的经验,对旧防御工事进一步加修和改造,构成了更加完善的城市筑

  垒防御体系。

  2 月27日,林彪下达进攻四平的命令。

  2 月28日,担任攻打四平的各路部队开始向预定集结位置开进。3 月2 日,完

  成了对四平的包围。担任打援的部队也按时到达了集结地域。

  3 月4 日四平外围战打响,至3 月8 日,各攻城部队基本上肃清四平敌人的外

  围据点,7 纵和3 纵分别攻占了城北三道林子与小红嘴、179 高地,占领了瞰制全

  城的制高点,为攻城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过精心准备,3 月12日凌晨,围城部队对四平发起总攻。

  这一天,雪后初晴,四平大地银装素裹。6 时,开始pào火试shè。与此同时,攻

  城部队人人披上白色伪装服,按预定计划迅速而隐蔽地进入出发阵地,静静地等待

  激战时刻的到来。

  7 时40分,在三道林子指挥所里,李天佑司令看了看表,果断地下达了攻击命

  令。几乎在同一时刻,所有大pào齐声怒吼,无数pào弹像急风暴雨般倾泻在guó mín dǎng守

  军前沿阵地上。仅7 分钟pào火急袭,就将守军阵地的地堡群大部摧毁。

  接着,一pào火向纵深延伸shè击,突击部队立即发起了冲锋。

  经过一天激战消灭守军大部。13日拂晓,经过重新组织和准备,在pào火掩护下,

  对最后一股残敌发起猛攻,战斗至7 时,将守军全歼。

  战斗仅仅进行了23个小时,解放军就收复了四平。

  由于解放军部署周密,在围攻四平期间,沈阳、长春guó mín dǎng军始终未敢出援。

  随后,解放军收复吉林。

  至此,从2 月上旬开始的冬季攻势第二阶段作战胜利结束,共歼东北guó mín dǎng军

  近10万人。

  尽管蒋介石在东北三易主帅,卫立煌接任后曾声称要死守东北,却无法挽救他

  们被歼的命运。历时三个月的冬季攻势胜利结束了,我军在东北广大民群众的全力

  支援下,野战军与地方武装密切配合,共歼灭guó mín dǎng军1 个军部、8 个整师,共计

  15石万余人,另有1 个整师起义。此次战役,收复18座城市,解放了人口618 万、

  土地10.9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切断了北宁、中长铁路,将东北guó mín dǎng军压缩在长春、

  沈阳、锦州3 个孤立地区,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作战的任务。3 月15日,中共中央

  致电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祝贺收复四平大捷及冬季攻势取得的伟大胜利。

  冬季战役中,东北guó mín dǎng军损失惨重。陈诚在东北脸面丢尽,他在请求辞职时

  痛心地承认:“我来东北5 个月,没有任何作为,损兵10万,师以上指挥官被俘30,

  失城18,人口500 余万……”

  其实,陈诚的检讨还是保守的,东北解放军两次攻势,一共使东北guó mín dǎng军损

  失近20万人。

  到了1948年春夏。蒋介石在东北的形势已是发发可危。他的50余万部队被东北

  解放军分割围困在长春、沈阳、锦州几个互不连接的孤立据点内,控制东北的总面

  积只有3 %,并且士气低落,补给困难。长春、沈阳两座大城市基本靠空投物资提

  供补给,情形十分严重。而东北解放军却越来越壮大,加上地方部队总兵力达到70

  余万,兵力占优势,装备也比较好,于是,在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1948年秋天,

  máo zé dōng指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发起辽沈战役,在东北的黑土地上,打开了震

  撼世界历史的战略大决战的帷幕。

  第十一章 回师中原

  45.重建大别山根据地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进逼蒋介石,从黄河逼到长江。guó mín dǎng军在一个月追踪刘邓的作战中,在商丘、郑州、徐州之间疲于奔命,不仅损兵折将,一而且让刘邓跳出围追堵截留,跃进大别山。蒋介石对此咬牙切齿。

  在三支大军南下之初,蒋介石错误地估计解放军是“立足不定,被迫流窜”,并在军官会议上自作聪明地分析了刘邓大军“流窜”的原因。

  及至南征大军完成战略展开,并严重威胁其战略要地时,他才意识到máo zé dōng的真正意图。guó mín dǎng惊呼:刘邓“窜抵大别山,企图于大别山区建立根据地,与陈毅、陈赓两匪部互相呼应为祸中原,并希图破坏我津浦、陇海及平汉南段jiāo通,阻断长江航运,复可渡长江,蹂躏江南各省,东向威胁首都,西向威胁武汉,该匪不灭,后患无穷”。

  蒋介石不认为自己判断失误,把刘邓的南进看成是“J 匕渡不成而南窜”,而当顾祝同调兵在沙河一线堵截时,他又越级指挥,令其返回原地,致使围堵落空。而对这一切过失,蒋介石从不自责,只指责下面各级指挥官指挥不力。他在给参谋总长顾祝同的一份电报中指出:“各部队行动,迟慢不前,屡失良机,任匪军平安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此为我军人之最大耻辱。各级司令官、部队长只知稳扎稳打,云集一团,未能区分纵队,不敢超越追击匪军,向来无显著成果,何能消除匪患,挽救危亡。兹特严令申诫:如再任匪军逃遁而至平汉路以西,各级部队长、指挥官决以纵匪、祸国害民论罪。”

  蒋介石不甘心卧榻之侧有人打扰,更不情愿在中原战场再输老本,为此成立“国防部九江指挥部”,由国防部长白崇禧坐镇九江指挥,调集33个旅,其中10旅由进攻解放区的前线调回,以徐州、西安部队牵制解放军侧翼两军,作战略配合,采用分进合击战术,“全面扫dàng,彻底肃清,不使分聚”,向大别山展开了大规模围攻,以求将刘邓消灭或困死在大别山中。

  然而刘邓坚定信心要在大别山站住脚。走在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大别山上,刘伯承和邓小平不时相互会心地看着,不断重复着一句话:“蒋介石输了他第三步棋。”但是,他们也预计坚持大别山斗争将面临许多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困难。

  大别山富饶而美丽,这里山野茂林修竹,松杉蔽日,金桂飘香,果木jiāo映,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但是,多次遭到guó mín dǎng残酷迫害的群众,在思想上产生了一种惧怕,唯恐解放军来了再走,因此一开始对刘邓大军敬而远之,村镇里到处房屋倒塌,没有炊烟,没有鸡犬之声。偶尔在山涧石壁和庙宇、祠堂已经斑驳的墙上,看到当年红军、赤卫队等书写的标语:“苏维埃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巩固苏区”“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豪绅土地,分配给穷人耕种”。

  刘伯承、邓小平开始研究战略展开的新任务,下发了(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的重要指示:“分兵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重建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兄弟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

  8 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向部队发出指示:“我军已胜利地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的任务。敌人的追截计划完全失败。今后任务是: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可能点。”

  第二天,他们召开了直属部队连以上干部会,进行扎根大别山的动员,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他满怀豪情地宣布:“我们已到大别山,完成了战略任务的第一步,把蒋介石逼退了一条线。党中央说我们是英勇的行动。我陈谢兵团已挺进陇海西线,向伏牛山前进。这样,便以大别山、伏牛山、鲁西南(陈粟)形成一个犄角之势。在这战略态势下,我们解放中原,把蒋介石逼退一条线,是有充分根据与条件的。”

  在分析了胜利条件和困难,明确提出了任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