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适合单身白领使用的洗衣机,结果一pào打响,在强敌环伺的日本
家电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差异化竞争也是分层次的、有差异的。具体地说既有产品层面的,也有品类层
面的,前者是种的创新,是满足需求,后者则是类的创新,是创造需求。
纵观当前家电企业市场策略,多是打价格战或概念战。首先,对于被市场经济冲击了多年的消费者来
说,他们的消费更加趋于理xìng,而少了许多盲目xìng和从众心,因而价格已不能称其为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因
素;其次,依靠单纯的概念战(变频、纳米等)来突出产品差异xìng的做法也不灵验了。因为一方面,消费
者对产品广告的理解只是看它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方便和更多的价值,而对于产品采用的是什么领先的
技术则并不十分的关注;另一方面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的传播同样是风驰电掣,致使产品的
技术差异在迅速的缩小。因而这些营销手段自然不会给日渐成熟的家电业掀起轩然大波。
因此,对于市场后来者,“抬头找路”比“闷头干活”重要得多,因为它可以大幅度地缩小后来者与
先入者的距离,甚至能让自己与对手完全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或在市场空白点领域里抢占到先机,海尔找到
了自己的路。
海尔的科研开发和市场销售人员将“市场细分化”归结为款式细分、阶层细分、外销细分和地域细分
4 类。其中,款式可分为欧洲风格、亚洲风格和美洲风格,欧洲风格特征是严谨,以方门、白色为主;亚
洲风格以淡雅为主,用圆弧门、圆角门、彩色花纹钢板来体现;美洲风格则突出华贵,以宽体流线造型出
现。按阶层细分又可分白领、蓝领,其中白领分为分体式、中小容量、外观要典雅;蓝领则要大中容量、
豪华的外观。外销方向可细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
等,发展中国家如阿根廷、伊朗、越南、巴拿马等。市场按气候带或地域细分,可以分为北方和南方,城
市和农村等。北方需要大冷冻能力冰箱,如直冷冰箱和单冷冰箱;南方需要宽气候带冰箱和冷热空调;农
村需要宽气候带冰箱和双缸洗衣机;沿海则需要无霜冰箱和带烘干的洗衣机。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就是运用差异化战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美国,航空公司之间的竞
争异常激烈,加之油价、载客量的波动,使不少航空公司出现了亏损,但是,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自1973
年以来,每年都能保持盈利,这在美国航空公司中绝无仅有。他们的做法也许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他们通
过细分市场,选择了短途航程小于500 公里这个最有发展前途的与众不同的市场。另一方面,他们通过降
低航空费用,使人们感到乘飞机比坐汽车更经济方便快捷,因此吸引了更多的人乘坐飞机。正是由于西南
航空公司对市场进行了科学的细分,催化产生了一个新市场,一举获得了成功,建立了他们在美国航空业
的领先位置。
因而,进行市场细分,还有利于企业掌握在每一个目标市场上各个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点,便于企业
扬长避短,选准企业的市场切入点和主攻目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张瑞敏
说,市场对海尔产品的饥饿感并非厂家有意造成,主要是海尔细分市场、多品种策略所致。为了满足用户
的个xìng消费需求,海尔每一个品种上市都有十几个规格供选择,而消费者看中哪一种规格,一般不会轻易
改变主意,碰上市场缺货,宁可等待也要买自己喜爱的产品。因此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认识市场,适应市场,开发市场,占领市场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所在,细分市场、生产差异化是企业准确选
择目标市场,实施有效市场营销的前提,对市场进行细分,提高市场营销的针对xìng,是市场竞争走向成熟
的必然结果。
与狼共舞
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打败它所有的竞争对手,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
因此,对抗不如对话,竞争不如竞合,为了共同获取市场资源,考虑的是怎么样给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
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形成“竞合”的关系,最后达到双赢的新模式。
“竞合”,即竞争中的合作,是21 世纪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趋势,其基础是优势互补,其方式是资源
互换,其结果是双赢发展。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快的情况下,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从全球
的角度进行市场营销战略开发,可是由于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和企业拥有的资源能力各不相同,企业在
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必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陷阱,如果能够和当地的企业开展合作,利用双方的优势资
源,则可以实现企业双方的战略意图,既节省成本,又减小了风险,为企业发展赢得更多的机遇。
2002年1月8日,海尔集团与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一个新公司——“三洋海尔株式会社”。
该公司将以中日两国市场为基础,在网络时代互换市场资源,建立一种新型的竞合关系,以期创造更大的
市场。海尔历史xìng地进入日本市场,标志着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阶段。
海尔三洋达成“竞合模式”是有一定的前提的,首先,他们采取的都是全球化和国际化战略,他们需
要把他们的产品打到全世界。第二点,双方各有优势,如果进行全面的合作,就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和市场
资源的共享,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说,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500 强,提供的产品款式等具有非
常强大的实力,而三洋在基础的元器件如集成电路制造方面在日本的实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如果以最强的
产品款式配以最强的基础元器件,那么制造出的产品必然更加完美,以这样一种优势互补的方式,向世界
的消费者提供更好更新的产品,这就是强强联合的目的。
三洋和海尔实际上也是很大的竞争对手,但是他们双方达成了一个共识:他们的竞争并不在三洋或海
尔,也不是必须要一方打倒另一方,因为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打败它所有的竞争对手,也没有任何
一个企业可以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因此,对抗不如对话,竞争不如竞合,为了共同获取市场资源,考虑
的是怎么样给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形成“竞合”的关系,最后达到双赢的新的模式。
两国市场各有着不同的特xìng,对方难以掌握特点,但通过合作之后,双方的用户资源就可以进行共享,
通过双方在本国的强大的销售渠道,创造更多的用户,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技术等多方面的合作。
这样就节省了很多在异国开辟新市场所需花费的投资、时间和精力,从而达到高效高速扩大产品的市场的
目的。日本是全球公认的家电产品最难进入的市场,为了顺利进入这一市场,海尔率先创造了被舆论称为
“亚洲模式”的营销方式。
2002年1 月8 日,海尔通过与日本三洋公司竞合的方式,由海尔品牌家电透过新合资成立的“三洋海
尔株式会社”全面进入日本家电市场,并以与日本名牌家电相当的价格初步树立起海尔品牌的美誉度;与
此同时,三洋电池透过海尔强大的营销网络在中国市场销售,从而达到相互进入对方市场的目的。通过这
一策略海尔产品也打开了中国台湾市场。2002年2 月20 日,海尔与台湾声宝集团宣布竞合,双方相互代
理彼此品牌,并相互OEM 互补合作,零部件相互采购,展开策略联盟及投资合作,达到资源相互整合的目
的。
三洋和海尔的合作涉及了以下几个领域:
第一、双方合资建立“三洋海尔株式会社”,与先前已建立的海尔日本株式会社紧密合作、共同负责
海尔品牌家电产品在日本的销售和品牌推广,致力于向日本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家电商品;
第二、利用海尔在中国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营销渠道,在中国销售三洋生产的三洋品牌商品;
第三、在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和供应上进行协作;
第四、在技术和人员jiāo流上进行合作。
海尔集团张瑞敏谈到双方将如何进行技术合作时,是这样说的:“这首先取决于双方在市场上合作的
效果。任何技术都要看其市场效果,海尔三洋合作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市场,只有产品赢得消费者喜爱,在
这个基础上,才会有新的技术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发展迅速其实不是因为实力,而是因为机遇起了重要的作用,除改革开放
的政策外,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也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所以虽然当时中国企业竞争力不强,但还是得
到了很快的发展。然而,入世以后,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都变成了国际化的公司,但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
企业并不是为了要消灭中国企业,而是冲着中国广大的市场空间来的。
“竞合”一词描述的是市场经济中各主体之间所存在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动态关系图景。按照竞合思
维,那种将企业外在力量只看成是竞争xìng,或者只视为合作xìng,都有点太过静止片面。入世前,我国的众
多媒体一片“狼”来声,从而将入世后可能面临的冷酷竞争一面,夸大宣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入世后,
人们才发现,全球化除了引来竞争,也伴随着合作的机会。因为全球化就是本土化,跨国公司赖以生存的
真正优势,还在于其与当地各方面所结成的良好的互惠共存关系。所以,未来将是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与竞争格局。中国本土企业只要保持并发扬自己特有的优势,就可以多吸收跨
国公司的先进技术,进行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在全球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羊”要想迅速地强大起来,重要的是要善于向狼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成
长,不要片面地追求做大、做强,更要注重做实、做细、做优,没有坚实的基础,大厦倒塌也是顷刻之间。
如果中国企业形成了竞争xìng思维定势,总将眼光盯住对手,试图超越或击败对手,最终放弃了对于合作的
探索,就会在快速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失去自我,迷失方向。
张瑞敏在与国外企业合作时说:“如果过去说与狼共舞,我想现在应该改一句话:与狼共生共赢!大
家如果共同提高,都会有市场份额,都会取得发展。所以我认为如果不实施全面国际化战略,你没有道路
可走。如要实施,你就要潜下心来改造你自己,提高你自己,这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如果再想有一次
大的市场空间,没这个机会了,也没这种可能了。”
在当前我国商界竞争甚于合作的氛围中,如果企业能够通过经营模式创新,找到达成多赢局面的可行
途径,那么就能获得更大的共生共存的“集群”发展的可能。在这方面,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达地区所形
成的产业集群现象,就是这种竞合发展模式的最好说明。在这些出现产品集群的地区,往往存在着许多相
互关联、相互支撑的规模不一的企业,它们密集分布于相应产业链上下游的众多环节上,相互之间形成了
多重、多样的超稳定关系结构。正是在这种产业集群的结构环境中,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相互联系密
切,学习模仿与创新改进的速度极快,具备了很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生存能力,结果表现出了相对于其它
地区更强的整体经营优势。
先难后易
海尔认为,到美国设厂的风险是海尔创造世界名牌过程当中所必经的风险,是寻求生存和发展机会当
中的风险,经历了这个挑战自我的风险,海尔就通过了新的磨炼和考验,变得更加成熟;但是不到美国设
厂的风险是一种必死无疑的风险,意味着企业不可能走出去,永远不可能走出去,永远不可能长大。
海尔的国际化之路,一反“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没有先从容易的市场撕开口子,而是“城市包围
农村”,以“先难后易”的战略出口到国外发达国家市场,从最难突破的欧洲、美国市场起步,在国外最
讲究、最挑剔的市场中锻造自己,大幅度提升企业各方面的素质,迅速确立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并占领国
际制高点,以高屋建瓴之势出口到其他国家,通过出口开创海尔国际市场知名度,达到“出口创牌”的战
略目的;在亚洲邻国建立生产基地,掌握国际经营经验,然后到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办厂,实施美国、
欧洲的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
上世纪80 年代,国内商品经济还处于卖方市场,冰箱供不应求。海尔并没有像许多国内企业那样引
进日本等发达国家淘汰了的技术,而是拜德国利勃海尔公司为师,引进了利勃海尔家电生产的先进技术与
经验,高起点地开始了创业历程。在大家还沉醉在国内市场的“繁荣”时,海尔已经开始积极地走出国门
了。
1990 年,在国内市场取得稳固地位后,海尔集团就提出了“3个1/3”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即“国
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海外销售1/3,海外生产海外销售1/3”。张瑞敏认为,世界知名品牌绚烂
多彩,其立足之本就是“质量、质量、还是质量!”
1991 年,海尔出口到美国的第一批小冰箱是246 台,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家电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差异化竞争也是分层次的、有差异的。具体地说既有产品层面的,也有品类层
面的,前者是种的创新,是满足需求,后者则是类的创新,是创造需求。
纵观当前家电企业市场策略,多是打价格战或概念战。首先,对于被市场经济冲击了多年的消费者来
说,他们的消费更加趋于理xìng,而少了许多盲目xìng和从众心,因而价格已不能称其为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因
素;其次,依靠单纯的概念战(变频、纳米等)来突出产品差异xìng的做法也不灵验了。因为一方面,消费
者对产品广告的理解只是看它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方便和更多的价值,而对于产品采用的是什么领先的
技术则并不十分的关注;另一方面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的传播同样是风驰电掣,致使产品的
技术差异在迅速的缩小。因而这些营销手段自然不会给日渐成熟的家电业掀起轩然大波。
因此,对于市场后来者,“抬头找路”比“闷头干活”重要得多,因为它可以大幅度地缩小后来者与
先入者的距离,甚至能让自己与对手完全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或在市场空白点领域里抢占到先机,海尔找到
了自己的路。
海尔的科研开发和市场销售人员将“市场细分化”归结为款式细分、阶层细分、外销细分和地域细分
4 类。其中,款式可分为欧洲风格、亚洲风格和美洲风格,欧洲风格特征是严谨,以方门、白色为主;亚
洲风格以淡雅为主,用圆弧门、圆角门、彩色花纹钢板来体现;美洲风格则突出华贵,以宽体流线造型出
现。按阶层细分又可分白领、蓝领,其中白领分为分体式、中小容量、外观要典雅;蓝领则要大中容量、
豪华的外观。外销方向可细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
等,发展中国家如阿根廷、伊朗、越南、巴拿马等。市场按气候带或地域细分,可以分为北方和南方,城
市和农村等。北方需要大冷冻能力冰箱,如直冷冰箱和单冷冰箱;南方需要宽气候带冰箱和冷热空调;农
村需要宽气候带冰箱和双缸洗衣机;沿海则需要无霜冰箱和带烘干的洗衣机。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就是运用差异化战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美国,航空公司之间的竞
争异常激烈,加之油价、载客量的波动,使不少航空公司出现了亏损,但是,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自1973
年以来,每年都能保持盈利,这在美国航空公司中绝无仅有。他们的做法也许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他们通
过细分市场,选择了短途航程小于500 公里这个最有发展前途的与众不同的市场。另一方面,他们通过降
低航空费用,使人们感到乘飞机比坐汽车更经济方便快捷,因此吸引了更多的人乘坐飞机。正是由于西南
航空公司对市场进行了科学的细分,催化产生了一个新市场,一举获得了成功,建立了他们在美国航空业
的领先位置。
因而,进行市场细分,还有利于企业掌握在每一个目标市场上各个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点,便于企业
扬长避短,选准企业的市场切入点和主攻目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张瑞敏
说,市场对海尔产品的饥饿感并非厂家有意造成,主要是海尔细分市场、多品种策略所致。为了满足用户
的个xìng消费需求,海尔每一个品种上市都有十几个规格供选择,而消费者看中哪一种规格,一般不会轻易
改变主意,碰上市场缺货,宁可等待也要买自己喜爱的产品。因此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认识市场,适应市场,开发市场,占领市场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所在,细分市场、生产差异化是企业准确选
择目标市场,实施有效市场营销的前提,对市场进行细分,提高市场营销的针对xìng,是市场竞争走向成熟
的必然结果。
与狼共舞
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打败它所有的竞争对手,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
因此,对抗不如对话,竞争不如竞合,为了共同获取市场资源,考虑的是怎么样给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
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形成“竞合”的关系,最后达到双赢的新模式。
“竞合”,即竞争中的合作,是21 世纪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趋势,其基础是优势互补,其方式是资源
互换,其结果是双赢发展。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快的情况下,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从全球
的角度进行市场营销战略开发,可是由于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和企业拥有的资源能力各不相同,企业在
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必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陷阱,如果能够和当地的企业开展合作,利用双方的优势资
源,则可以实现企业双方的战略意图,既节省成本,又减小了风险,为企业发展赢得更多的机遇。
2002年1月8日,海尔集团与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一个新公司——“三洋海尔株式会社”。
该公司将以中日两国市场为基础,在网络时代互换市场资源,建立一种新型的竞合关系,以期创造更大的
市场。海尔历史xìng地进入日本市场,标志着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阶段。
海尔三洋达成“竞合模式”是有一定的前提的,首先,他们采取的都是全球化和国际化战略,他们需
要把他们的产品打到全世界。第二点,双方各有优势,如果进行全面的合作,就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和市场
资源的共享,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说,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500 强,提供的产品款式等具有非
常强大的实力,而三洋在基础的元器件如集成电路制造方面在日本的实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如果以最强的
产品款式配以最强的基础元器件,那么制造出的产品必然更加完美,以这样一种优势互补的方式,向世界
的消费者提供更好更新的产品,这就是强强联合的目的。
三洋和海尔实际上也是很大的竞争对手,但是他们双方达成了一个共识:他们的竞争并不在三洋或海
尔,也不是必须要一方打倒另一方,因为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打败它所有的竞争对手,也没有任何
一个企业可以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因此,对抗不如对话,竞争不如竞合,为了共同获取市场资源,考虑
的是怎么样给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形成“竞合”的关系,最后达到双赢的新的模式。
两国市场各有着不同的特xìng,对方难以掌握特点,但通过合作之后,双方的用户资源就可以进行共享,
通过双方在本国的强大的销售渠道,创造更多的用户,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技术等多方面的合作。
这样就节省了很多在异国开辟新市场所需花费的投资、时间和精力,从而达到高效高速扩大产品的市场的
目的。日本是全球公认的家电产品最难进入的市场,为了顺利进入这一市场,海尔率先创造了被舆论称为
“亚洲模式”的营销方式。
2002年1 月8 日,海尔通过与日本三洋公司竞合的方式,由海尔品牌家电透过新合资成立的“三洋海
尔株式会社”全面进入日本家电市场,并以与日本名牌家电相当的价格初步树立起海尔品牌的美誉度;与
此同时,三洋电池透过海尔强大的营销网络在中国市场销售,从而达到相互进入对方市场的目的。通过这
一策略海尔产品也打开了中国台湾市场。2002年2 月20 日,海尔与台湾声宝集团宣布竞合,双方相互代
理彼此品牌,并相互OEM 互补合作,零部件相互采购,展开策略联盟及投资合作,达到资源相互整合的目
的。
三洋和海尔的合作涉及了以下几个领域:
第一、双方合资建立“三洋海尔株式会社”,与先前已建立的海尔日本株式会社紧密合作、共同负责
海尔品牌家电产品在日本的销售和品牌推广,致力于向日本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家电商品;
第二、利用海尔在中国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营销渠道,在中国销售三洋生产的三洋品牌商品;
第三、在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和供应上进行协作;
第四、在技术和人员jiāo流上进行合作。
海尔集团张瑞敏谈到双方将如何进行技术合作时,是这样说的:“这首先取决于双方在市场上合作的
效果。任何技术都要看其市场效果,海尔三洋合作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市场,只有产品赢得消费者喜爱,在
这个基础上,才会有新的技术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发展迅速其实不是因为实力,而是因为机遇起了重要的作用,除改革开放
的政策外,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也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所以虽然当时中国企业竞争力不强,但还是得
到了很快的发展。然而,入世以后,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都变成了国际化的公司,但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
企业并不是为了要消灭中国企业,而是冲着中国广大的市场空间来的。
“竞合”一词描述的是市场经济中各主体之间所存在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动态关系图景。按照竞合思
维,那种将企业外在力量只看成是竞争xìng,或者只视为合作xìng,都有点太过静止片面。入世前,我国的众
多媒体一片“狼”来声,从而将入世后可能面临的冷酷竞争一面,夸大宣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入世后,
人们才发现,全球化除了引来竞争,也伴随着合作的机会。因为全球化就是本土化,跨国公司赖以生存的
真正优势,还在于其与当地各方面所结成的良好的互惠共存关系。所以,未来将是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与竞争格局。中国本土企业只要保持并发扬自己特有的优势,就可以多吸收跨
国公司的先进技术,进行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在全球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羊”要想迅速地强大起来,重要的是要善于向狼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成
长,不要片面地追求做大、做强,更要注重做实、做细、做优,没有坚实的基础,大厦倒塌也是顷刻之间。
如果中国企业形成了竞争xìng思维定势,总将眼光盯住对手,试图超越或击败对手,最终放弃了对于合作的
探索,就会在快速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失去自我,迷失方向。
张瑞敏在与国外企业合作时说:“如果过去说与狼共舞,我想现在应该改一句话:与狼共生共赢!大
家如果共同提高,都会有市场份额,都会取得发展。所以我认为如果不实施全面国际化战略,你没有道路
可走。如要实施,你就要潜下心来改造你自己,提高你自己,这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如果再想有一次
大的市场空间,没这个机会了,也没这种可能了。”
在当前我国商界竞争甚于合作的氛围中,如果企业能够通过经营模式创新,找到达成多赢局面的可行
途径,那么就能获得更大的共生共存的“集群”发展的可能。在这方面,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达地区所形
成的产业集群现象,就是这种竞合发展模式的最好说明。在这些出现产品集群的地区,往往存在着许多相
互关联、相互支撑的规模不一的企业,它们密集分布于相应产业链上下游的众多环节上,相互之间形成了
多重、多样的超稳定关系结构。正是在这种产业集群的结构环境中,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相互联系密
切,学习模仿与创新改进的速度极快,具备了很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生存能力,结果表现出了相对于其它
地区更强的整体经营优势。
先难后易
海尔认为,到美国设厂的风险是海尔创造世界名牌过程当中所必经的风险,是寻求生存和发展机会当
中的风险,经历了这个挑战自我的风险,海尔就通过了新的磨炼和考验,变得更加成熟;但是不到美国设
厂的风险是一种必死无疑的风险,意味着企业不可能走出去,永远不可能走出去,永远不可能长大。
海尔的国际化之路,一反“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没有先从容易的市场撕开口子,而是“城市包围
农村”,以“先难后易”的战略出口到国外发达国家市场,从最难突破的欧洲、美国市场起步,在国外最
讲究、最挑剔的市场中锻造自己,大幅度提升企业各方面的素质,迅速确立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并占领国
际制高点,以高屋建瓴之势出口到其他国家,通过出口开创海尔国际市场知名度,达到“出口创牌”的战
略目的;在亚洲邻国建立生产基地,掌握国际经营经验,然后到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办厂,实施美国、
欧洲的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
上世纪80 年代,国内商品经济还处于卖方市场,冰箱供不应求。海尔并没有像许多国内企业那样引
进日本等发达国家淘汰了的技术,而是拜德国利勃海尔公司为师,引进了利勃海尔家电生产的先进技术与
经验,高起点地开始了创业历程。在大家还沉醉在国内市场的“繁荣”时,海尔已经开始积极地走出国门
了。
1990 年,在国内市场取得稳固地位后,海尔集团就提出了“3个1/3”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即“国
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海外销售1/3,海外生产海外销售1/3”。张瑞敏认为,世界知名品牌绚烂
多彩,其立足之本就是“质量、质量、还是质量!”
1991 年,海尔出口到美国的第一批小冰箱是246 台,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