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5节 登山
宜搜 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 第165节 登山
晚上,王静语出面和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西山上的树木。西山的树木不仅仅寺旁的那个古枫林极具特色,其他地方的树木也都郁郁葱葱,高大挺直,非一早一夕就能毕其功。
上了西山当然要进东林寺,进了东林寺当然要见苦德和尚。苦德和尚已经成了东林寺的活招牌,声名播于四方。林教授等也有耳闻。
由于人多,东林寺的厢房坐不下,苦德和尚就引大家在讲经堂休息。一番畅谈之后,林教授和苦德和尚都有惺惺相惜之感。一个觉得对方佛理深湛,聪辩无方;一个觉得对方时局了解透彻,观点中不乏治国治民的良方。
林教授叹道:“大师,盛名之下果然无虚,听你一番讲经,消除了我心中好多个疑问。”
苦德和尚合什说道:“阿弥陀佛,林施主学识渊博,更且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有经世纬地之能,令和尚敬佩不已。”
又看了看刘石清说:“令高徒亦不愧为名师之后,日后有一番成就,但请常念及黎民之苦,在经济上多多为民谋利方好。和尚在民国的时候就知道沪东有证券交易所。但那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场所。但愿沪东新开的证交所不会沦为盘剥黎民百姓的工具。”
刘石清道:“证交所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融资,有利于经济建设,也间接地为投资者谋利的。”
苦德和尚看了看刘石清,却是摇了摇头,满脸的慈悲之色。
随行的人员中,宋双早听说过苦德和尚的故事,对他犹感兴趣,听到林教授、刘石清他们一直在和苦德说些“济世兴邦”的话题,颇为不耐。等苦德和尚慈悲不语,流露出感慨之时,插嘴说道:“大师,我常听人说起你能算命,能给我算算吗?”
苦德和尚笑道:“宋施主此言谬亦,算命是道士的事情,和尚只是略略懂得面相。”
刘石清道:“大师,面相真能反映人的将来?”
苦德和尚说:“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这是相由心生的由来。”
又道:“说起相由心生,还有一个典故。唐朝名相裴度小时候贫困潦倒,有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禅师。一行禅师看了裴度的脸相后,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怕有饿死的横祸,因而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禅师,大师看裴度目光澄澈,脸相完全改变,告诉他以后一定可以贵为宰相。这就是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的由来。”
宋双喜道:“那请大师看看我的面相如何?”
苦德微微一笑,道:“女施主相貌中正平和,只要一心向善,日后自能平安。观你面相,有子有孙,福缘非浅。”
马艳丽说完此言,不由关切地问:“我呢?”
苦德和尚道:“马施主心底善良,日后必然境随心转,三十五岁之前有子嗣诞生,一生富足平安。”
马艳丽一心念念所求,就在事业和生子,此刻无意间听到苦德和尚这番话,不觉心花怒放。许愿道:“大师,我若日后有子,当来东林寺重塑菩萨金身。”说完,笑吟吟地看了看叶之然。
叶之然眉头一皱,腹诽了马艳丽几句。心里想,苦德和尚虽然看上去木讷,其实比谁都明白。她这样笑吟吟地将目光扫过来,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三不曾偷”的道理吗?
在讲经堂坐谈了近一个小时,一行人出东林寺门后,叶之然又带大家往寺旁的枫树林游览。这片古枫树有数百年历史,棵棵高大,岁月又在树干上留下斑斑痕迹,有几棵大树的树心部分已经成了巨大的树洞,但依然枝繁叶茂,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而西山的景色,主要就集中在半山腰。
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溪流、寺庙、古枫林。宋双却一心想爬上山顶,要看一看溪水的源头。这个提议一出来,马艳丽心境正好,自然赞同。让叶之然想不到的是,林教授居然也兴致勃勃。大家于是再向山顶攀登。
从山脚到东林寺的一段山路,全部铺有石阶。而从东林寺往山顶的一段路,就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了。好在虽然杂草丛生,但天气转冷,蛇都已进洞,不会再有伤人事件发生。
西山虽然不高,但爬上山头,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
登山的乐趣就在到达山顶之后,可以一览脚下的景色。等七个人都登上山顶,远眺四周的景色,心胸为之开阔许多。
林教授擦了擦汗,吟诗一首:“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吟完,怡然自得。
叶之然知道这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当时的王安石初涉宦海,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后二句诗和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官场中人又有几个可以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
!#
宜搜 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晚上,王静语出面和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西山上的树木。西山的树木不仅仅寺旁的那个古枫林极具特色,其他地方的树木也都郁郁葱葱,高大挺直,非一早一夕就能毕其功。
上了西山当然要进东林寺,进了东林寺当然要见苦德和尚。苦德和尚已经成了东林寺的活招牌,声名播于四方。林教授等也有耳闻。
由于人多,东林寺的厢房坐不下,苦德和尚就引大家在讲经堂休息。一番畅谈之后,林教授和苦德和尚都有惺惺相惜之感。一个觉得对方佛理深湛,聪辩无方;一个觉得对方时局了解透彻,观点中不乏治国治民的良方。
林教授叹道:“大师,盛名之下果然无虚,听你一番讲经,消除了我心中好多个疑问。”
苦德和尚合什说道:“阿弥陀佛,林施主学识渊博,更且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有经世纬地之能,令和尚敬佩不已。”
又看了看刘石清说:“令高徒亦不愧为名师之后,日后有一番成就,但请常念及黎民之苦,在经济上多多为民谋利方好。和尚在民国的时候就知道沪东有证券交易所。但那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场所。但愿沪东新开的证交所不会沦为盘剥黎民百姓的工具。”
刘石清道:“证交所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融资,有利于经济建设,也间接地为投资者谋利的。”
苦德和尚看了看刘石清,却是摇了摇头,满脸的慈悲之色。
随行的人员中,宋双早听说过苦德和尚的故事,对他犹感兴趣,听到林教授、刘石清他们一直在和苦德说些“济世兴邦”的话题,颇为不耐。等苦德和尚慈悲不语,流露出感慨之时,插嘴说道:“大师,我常听人说起你能算命,能给我算算吗?”
苦德和尚笑道:“宋施主此言谬亦,算命是道士的事情,和尚只是略略懂得面相。”
刘石清道:“大师,面相真能反映人的将来?”
苦德和尚说:“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这是相由心生的由来。”
又道:“说起相由心生,还有一个典故。唐朝名相裴度小时候贫困潦倒,有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禅师。一行禅师看了裴度的脸相后,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怕有饿死的横祸,因而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禅师,大师看裴度目光澄澈,脸相完全改变,告诉他以后一定可以贵为宰相。这就是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的由来。”
宋双喜道:“那请大师看看我的面相如何?”
苦德微微一笑,道:“女施主相貌中正平和,只要一心向善,日后自能平安。观你面相,有子有孙,福缘非浅。”
马艳丽说完此言,不由关切地问:“我呢?”
苦德和尚道:“马施主心底善良,日后必然境随心转,三十五岁之前有子嗣诞生,一生富足平安。”
马艳丽一心念念所求,就在事业和生子,此刻无意间听到苦德和尚这番话,不觉心花怒放。许愿道:“大师,我若日后有子,当来东林寺重塑菩萨金身。”说完,笑吟吟地看了看叶之然。
叶之然眉头一皱,腹诽了马艳丽几句。心里想,苦德和尚虽然看上去木讷,其实比谁都明白。她这样笑吟吟地将目光扫过来,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三不曾偷”的道理吗?
在讲经堂坐谈了近一个小时,一行人出东林寺门后,叶之然又带大家往寺旁的枫树林游览。这片古枫树有数百年历史,棵棵高大,岁月又在树干上留下斑斑痕迹,有几棵大树的树心部分已经成了巨大的树洞,但依然枝繁叶茂,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而西山的景色,主要就集中在半山腰。
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溪流、寺庙、古枫林。宋双却一心想爬上山顶,要看一看溪水的源头。这个提议一出来,马艳丽心境正好,自然赞同。让叶之然想不到的是,林教授居然也兴致勃勃。大家于是再向山顶攀登。
从山脚到东林寺的一段山路,全部铺有石阶。而从东林寺往山顶的一段路,就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了。好在虽然杂草丛生,但天气转冷,蛇都已进洞,不会再有伤人事件发生。
西山虽然不高,但爬上山头,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
登山的乐趣就在到达山顶之后,可以一览脚下的景色。等七个人都登上山顶,远眺四周的景色,心胸为之开阔许多。
林教授擦了擦汗,吟诗一首:“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吟完,怡然自得。
叶之然知道这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当时的王安石初涉宦海,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后二句诗和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官场中人又有几个可以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
!#
宜搜 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