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三十二章:风光大葬3
老李头的葬礼在李明海到达京城后第三天正式举行,张儒没有听李明海的劝告,对老李头实行了风光大葬。
定国公府成为灵堂,张儒亲自披麻戴孝,作为长房长子的李啸端着画像,定国公府一系不少人扶灵。
送葬的人多达七百多人,每一个都是孔武有力的壮汉,而用的棺材则是上好的金丝楠木,这是皇帝朱佑樘特批的。
一个乡野大夫,有如此待遇,让人啧啧称奇。
队伍出现在城门口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有十几个破衣烂衫的人拦住了队伍,哭天抢地。
为首一人是一个面白无须的书生,此人手中提着一坛散发着馥郁酒香的美酒,双膝跪地之后,此人倒了一碗酒,将酒碗高高举起,然后缓缓洒下。
酒坛在这十几个人手中一一传递,到最后,酒坛里剩下的酒水被他们洒到了棺材前面的空地上。
这些人都是老李头救过的人,他们来,是为了送恩人最后一程。
准备再次启程,可是闻讯而来的人却将城门口堵住了。
这些人都是城外的人,张儒上前一看,城门口乌泱泱跪了一片。
他心下纳闷:李老竟然救了这么多人?
在范统等人的询问下,他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京城之外宣府那边的人,老李头曾经在几个村庄发现一场小的瘟疫。是老李头救了这些人,并且为他们免费治疗,他们才能够活到现在。
本来这么声势浩大的场面就有不少人围观,很多人看到这个场景之后,全部都是感慨良多。
有人慨叹老李头是神医,有人则咒骂张儒不该让老李头这么早死,更有甚者,直接走出人群到达送葬的队伍中,用不知道哪里弄来的麻布罩头,直接开始了送葬。
扶灵出京城之后,再行三十里,张儒带着李明海和李啸折返,姜伟负责将灵柩送回老李头的老家,队伍中也有李明海带来的其他家人。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李明海来说是十分惬意的。
京城的生活自然不同于老家那种穷乡僻壤,蕲州偏僻,民风淳朴,当然该彪悍的时候也会变得十分彪悍。
京城不同,邻里之间没有那份热络,反而多了许多冷清。特别是像张儒家这种豪门大宅,一般人高攀不起,不一般的人寒暄的时候总是透着一股子奉承在其中。
李明海也不介入这一切,就当一个旁观者,看着这一切发生,改变。
让他感到满足的是,在这国公府内,不管是身为国公的张儒还是身为国公夫人的苏七七和江采薇,对他都是以礼相待。
几乎所有人,见到他都要叫一声李先生。
当然,这所有人里面,要除掉一个小妖精张慕言。
才不过十几天时间,儿子李啸就被小丫头彻底带偏了,什么孔孟之道,什么礼仪,全都被李啸抛到了一边。
一开始几天他还会训斥几句,后面他就不训斥了。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儿子脸上露出天真的笑容,他总觉得张儒说的某些话是正确的。孩子只有天真烂漫,那才是一个孩子,一个城府很深的孩子,其实只不过是他们这些做长辈的压抑了他的天性。
同时让他感到开心的是,儿子虽然每天白天跟张慕言近乎疯玩,可对那些医术上的事非但没有放松,反而记忆力加深了不少。
不少时候,他都看着儿子跟个小先生一样告诉一脸懵懂的张慕言,哪些是草药,有什么功效。
近些日子,国公府来了不少读书人,那些读书人每一个看上去都正气凛然,风度翩翩。不过李明海对这些衣着儒雅的读书人没有太大的好感。
他相信张儒跟他有同样的感觉,因为张儒对这些人也是不假辞色。
这日,国公府来了三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
其中有一人已经不能称之为年轻人了,因为此人看上去十分老气,身上的衣着也十分朴素。
李明海本欲继续当自己的看客,不料几个年轻人进入客厅之后,范统却出来了:“李先生,老大请您进去。”
“我?”李明海有些不敢相信的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范兄确定?”
一段时间的接触,他跟国公府的人都已经熟稔,觉得这些人并不像某些豪门内的人那般难打交道。渐渐放下心防之后,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不少,称呼也随之改变。
跟着范统进入客厅之后,看见张儒和三个年轻人坐在一起,并无主客之分,李明海对张儒不由又高看了一眼。
心想父亲那般心高气傲之人,能够为这个年轻人驱策,并且最后甘愿赴死,这年轻人定然有他的本事。
“来,李兄,坐!”张儒站起来拉着李明海坐下,笑眯眯的给那三个年轻人介绍道:“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本公兄长,姓李,名明海,字公堂。”
三个年轻人一一见礼:“见过李先生。”
张儒又指着自己左手边年纪看上去很大的书生道:“他叫陈杨,山东人氏。”
“他叫郭兴,湖广人士。”
“他叫孟海,祖籍何处,小弟现在也不知道。”
相互认识之后,张儒开门见山道:“叫诸位过来,是因为得知诸位心中丘壑不少,故而想要听听各位先生的意见。山白想必已经跟大家有过接触,言辞之间或许已经透露出本公接下来想要做什么。今天一则是认识一下诸位,二则是想问问,诸位心中的想法。”
聪明人一般都不会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意见,某些话也会在心里转几个弯再说出来。
所以张儒说话之后,三个年轻人都没有马上开口。
张儒也不急,端起桌上的茶壶为几人将茶水续满,然后一个人慢慢的喝着茶水。
等了半天,孟海开口了:“公爷若是有意对大明官场下手,何不先从京城着手?东南沿海一带,山高皇帝远,并不是上上之选。”(未完待续。)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定国公府成为灵堂,张儒亲自披麻戴孝,作为长房长子的李啸端着画像,定国公府一系不少人扶灵。
送葬的人多达七百多人,每一个都是孔武有力的壮汉,而用的棺材则是上好的金丝楠木,这是皇帝朱佑樘特批的。
一个乡野大夫,有如此待遇,让人啧啧称奇。
队伍出现在城门口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有十几个破衣烂衫的人拦住了队伍,哭天抢地。
为首一人是一个面白无须的书生,此人手中提着一坛散发着馥郁酒香的美酒,双膝跪地之后,此人倒了一碗酒,将酒碗高高举起,然后缓缓洒下。
酒坛在这十几个人手中一一传递,到最后,酒坛里剩下的酒水被他们洒到了棺材前面的空地上。
这些人都是老李头救过的人,他们来,是为了送恩人最后一程。
准备再次启程,可是闻讯而来的人却将城门口堵住了。
这些人都是城外的人,张儒上前一看,城门口乌泱泱跪了一片。
他心下纳闷:李老竟然救了这么多人?
在范统等人的询问下,他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京城之外宣府那边的人,老李头曾经在几个村庄发现一场小的瘟疫。是老李头救了这些人,并且为他们免费治疗,他们才能够活到现在。
本来这么声势浩大的场面就有不少人围观,很多人看到这个场景之后,全部都是感慨良多。
有人慨叹老李头是神医,有人则咒骂张儒不该让老李头这么早死,更有甚者,直接走出人群到达送葬的队伍中,用不知道哪里弄来的麻布罩头,直接开始了送葬。
扶灵出京城之后,再行三十里,张儒带着李明海和李啸折返,姜伟负责将灵柩送回老李头的老家,队伍中也有李明海带来的其他家人。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李明海来说是十分惬意的。
京城的生活自然不同于老家那种穷乡僻壤,蕲州偏僻,民风淳朴,当然该彪悍的时候也会变得十分彪悍。
京城不同,邻里之间没有那份热络,反而多了许多冷清。特别是像张儒家这种豪门大宅,一般人高攀不起,不一般的人寒暄的时候总是透着一股子奉承在其中。
李明海也不介入这一切,就当一个旁观者,看着这一切发生,改变。
让他感到满足的是,在这国公府内,不管是身为国公的张儒还是身为国公夫人的苏七七和江采薇,对他都是以礼相待。
几乎所有人,见到他都要叫一声李先生。
当然,这所有人里面,要除掉一个小妖精张慕言。
才不过十几天时间,儿子李啸就被小丫头彻底带偏了,什么孔孟之道,什么礼仪,全都被李啸抛到了一边。
一开始几天他还会训斥几句,后面他就不训斥了。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儿子脸上露出天真的笑容,他总觉得张儒说的某些话是正确的。孩子只有天真烂漫,那才是一个孩子,一个城府很深的孩子,其实只不过是他们这些做长辈的压抑了他的天性。
同时让他感到开心的是,儿子虽然每天白天跟张慕言近乎疯玩,可对那些医术上的事非但没有放松,反而记忆力加深了不少。
不少时候,他都看着儿子跟个小先生一样告诉一脸懵懂的张慕言,哪些是草药,有什么功效。
近些日子,国公府来了不少读书人,那些读书人每一个看上去都正气凛然,风度翩翩。不过李明海对这些衣着儒雅的读书人没有太大的好感。
他相信张儒跟他有同样的感觉,因为张儒对这些人也是不假辞色。
这日,国公府来了三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
其中有一人已经不能称之为年轻人了,因为此人看上去十分老气,身上的衣着也十分朴素。
李明海本欲继续当自己的看客,不料几个年轻人进入客厅之后,范统却出来了:“李先生,老大请您进去。”
“我?”李明海有些不敢相信的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范兄确定?”
一段时间的接触,他跟国公府的人都已经熟稔,觉得这些人并不像某些豪门内的人那般难打交道。渐渐放下心防之后,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不少,称呼也随之改变。
跟着范统进入客厅之后,看见张儒和三个年轻人坐在一起,并无主客之分,李明海对张儒不由又高看了一眼。
心想父亲那般心高气傲之人,能够为这个年轻人驱策,并且最后甘愿赴死,这年轻人定然有他的本事。
“来,李兄,坐!”张儒站起来拉着李明海坐下,笑眯眯的给那三个年轻人介绍道:“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本公兄长,姓李,名明海,字公堂。”
三个年轻人一一见礼:“见过李先生。”
张儒又指着自己左手边年纪看上去很大的书生道:“他叫陈杨,山东人氏。”
“他叫郭兴,湖广人士。”
“他叫孟海,祖籍何处,小弟现在也不知道。”
相互认识之后,张儒开门见山道:“叫诸位过来,是因为得知诸位心中丘壑不少,故而想要听听各位先生的意见。山白想必已经跟大家有过接触,言辞之间或许已经透露出本公接下来想要做什么。今天一则是认识一下诸位,二则是想问问,诸位心中的想法。”
聪明人一般都不会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意见,某些话也会在心里转几个弯再说出来。
所以张儒说话之后,三个年轻人都没有马上开口。
张儒也不急,端起桌上的茶壶为几人将茶水续满,然后一个人慢慢的喝着茶水。
等了半天,孟海开口了:“公爷若是有意对大明官场下手,何不先从京城着手?东南沿海一带,山高皇帝远,并不是上上之选。”(未完待续。)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