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八十三章 最强弹劾
朱由诚在京城里找了一圈,没有发现秦可的踪影,猜到他可能又去京西皇庄去了。
说来也怪,不知为什么,秦可一直憋着劲要翻修皇庄。朱由诚就有点奇怪了,京西皇庄不过是一座比较大的地主庄园而已,有什么好修的。不过秦可屡次提议,并且还用辞职威胁,朱由诚没有办法,只好应允,等一应重点建筑完工后,翻修京西皇庄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可惜,秦可的梦想屡次被迫推迟。天启三年,修建大明行政学院和大明军事学院;随后西镇抚司扩编,修建新的军营和练兵场;再然后,天启皇帝下诏修建信王府,这任务也落到秦可的头上。一直拖到出征前一个月,也就是天启五年八月,这才有了空闲。
自此,在京西皇庄的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到秦可的身影。他背着一块木板,板上夹着一张纸,还带着两名手持丈量工具的下属。下属量一下,秦可就记一笔,不时还停下来写写画画,像足了后世的艺术家。朱由诚也不去管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是一件幸福的事儿。顺手推舟,助人成就梦想,他又何乐而不为呢?反正朱由诚也不指望皇庄赚钱,只要能培育出产量高,抗旱灾的种子,顺便再种些反季节蔬菜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打打牙祭就可以了。哪怕秦可把皇庄修得像鬼屋,朱由诚也认了。不过,话说秦可没有这样的恶趣味吧。
朱由诚果然在皇庄找到了秦可,他正在指挥工匠挖地基。见了朱由诚,他笑眯眯地迎了上来,道:“朱大人,下官的超级皇庄已经设计好了。现在正在动工建设,明年春天就可以初建雏形,到时请大人欣赏坚不可摧的皇庄。”
朱由诚听到“坚不可摧”几个字,心中一动,单刀直入地问道:“秦百户,沧州南皮县境内有一座碉楼……”
没等朱由诚说完。秦可就得意洋洋地说道:“朱大人这次出征看到秦某年少时期的作品了?是不是非常佩服那座碉楼的设计?”
接着秦可就介绍起了他的得意之作。原来,秦可十五岁的时候,游学到了沧州,丢失旅费,又得了一场大病,晕倒在南皮县的一个小村庄边。幸得村庄里一位外号叫刘大善人的地主,赠医施药,这才得脱困境。秦可注意到,刘员外家的门墙上有重物砸击的痕迹。询问之下,才得知他家因为有钱,引起附过盘踞的土匪、水贼的注意,经常过来骚扰。他请了无数家丁,这才勉强保得平安。秦可便为他们设计了一座碉楼,用条石搭建、蛋清、糯米粘合,构建起坚固的外墙,还在墙上留有许多射击孔。便于家丁防守。因为弓弩是管制军械,地主买不到。秦可便让他们备了很多石头在射击孔边,一旦贼人敢围城,便丢石击贼。秦可设计的碉楼的内部空间很大,可以囤积供五百人一年食用的粮食。碉楼的中心是一片空地,上铺肥沃的土壤,可以种植疏菜。饲养家禽、家畜,守个一两年不成问题。碉楼建成后,秦可越看越得意,便偷偷在碉楼的犄角旮旯留下自己的大名。
“怎么样?刘员外有没有好好款待你?那老人家最是好客,知道你们是平叛去的。一定会盛情款待你们的。”秦可对刘员外的恩情记忆犹新。
朱由诚叹了一口气,把碉楼里的情况说了一遍。他没有审讯俘虏,但不沾泥控制碉楼,房屋原主人的遭遇不问可知。
秦可眼中泪光闪动,道:“想不到,我为老人家修筑的碉楼竟成了惹祸的根源。朱大人,这帮叛匪实在太可恶了,亏得你几日之间便把他们平灭,否则会祸害更多的良善人家。”
两人正说着,一名锦衣卫来到朱由诚身边,禀报道:“朱大人,有位大人在西镇抚司衙门求见。”
朱由诚因为职务太多,经常在各个衙门转悠。那人既然来此求见,一定是在京城没找到自己,一路追来,看来一定是有急事。
朱由诚又嘱咐了秦可几句,便上马,回到西镇抚司衙门。
在西镇抚司衙门等候朱由诚的是阮大铖,他已经彻底倒向了阉党,不像原来历史上那样首鼠两端,结果既被东林党排斥,又不容于阉党。
两人寒暄了几句,阮大铖道:“亏得朱大人提醒,厂公大人提携,不才现在已经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御史的弹劾奏章经我手上交朝廷。今天我不小心看到好几封弹劾朱大人您的奏章。”
朱由诚不以为意,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大明的御史就是喜欢弹劾官员,甚至连皇上敢弹劾。我既然生于大明官场,早就做好了被人弹劾的准备。”
阮大铖摇头道:“这次弹劾你的人中,有两个非常特别……”
“有什么特别的,不都是御史吗?”
“他们的官职确实是御史,但他们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大人的……学生。”
朱由诚陡然色变,被学生弹劾,这实在是一件非常不露脸的事。幸好大明历史上,他并不是第一个被学生弹劾的人,而是第二个。第一个倒霉蛋是大明权相张居正,他因夺情案被学生弹劾。那时张居正的父亲过世,按制应回家守孝三年,但年幼的万历皇帝离不开张老师,下旨夺情,就是不让他回家守孝。按理说,既然皇帝下旨夺情,大臣应当无话可说了。但张居正的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百官群起而攻之,最后连张居正的学生都上表请求皇帝把他赶回老家守孝,这就是大明历史上有明的夺情案。
大明官场,最重关系。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不仅是官员保命安生的本钱,更是官员青云直上的依靠。如果不是引起公愤,学生一般不敢弹劾老师。因为此表一旦上达天听,学生不仅与老师彻底绝裂。而且打破了大明官场的常态,也将不容于大明官场。
对于老师来说,来自学生的弹劾,不仅使自己颜面大失,也意味着自己和朝廷里大多数人对立。
朱由诚稳定了一下情绪,问道:“弹劾我的是谁?内容是什么?”
阮大铖拿出两份奏章的抄本。递给朱由诚。
原来,弹劾朱由诚的两个人是癸亥科的进士,本来和朱由诚是不存在着师生关系的。可是天启三年,皇上下旨,官员就任前必须在大明行政学院或大明军事学院学习,获得毕业证书方能为官,于是他们就成了朱由诚的弟子。原本这些进士对朱由诚有些不太服气,可是看了下发的教材,这才明白世界上真有天才的存在。
他们弹劾的事情和沧州大捷有关。首先是质疑。因为报捷文书上写,沧州解围战中,两千锦衣卫,再加上沧州守卫的疲敝之师,仅用半天就解决战斗,击毙贼兵1,5775人,俘敌1,9349人,两者相加。歼敌达3,5124人。这实在太可疑了,漫说是手执武器的贼兵。就算是放三万五千头猪,也不可能在半天抓完。其二是愤怒,大明有不杀俘虏的传统,可是在沧州府北面的吴庄子村一下子就发现了431具俘虏尸体。杀俘可是会损害大明的良好声誉的,朱由诚小小年纪就暴虐成性,这还了得。
朱由诚心道。来自学生的弹劾,可是大明现今杀伤力最大的弹劾了。不过这两点并不足以让学生与自己翻脸吧,是不是后面有什么黑手掌控呢。
“阮大人,你对本官的学生弹劾本官有什么看法?”
“朱大人,据我分析。百官攻击大人谎报战绩、杀害俘虏,其实根源并不在于大人是否做过那些事,而是另有原因。”
“大人,昨日您带皇上女儿上殿,虽然奉有皇命,但太过嚣张,引人侧目。再加上昨日暴打御史言官,更是错上加错。虽然大人巧舌如簧,强行辩解,但百官心中怒意已生。另外,昨日御史孙之獬被东厂扣押,以东厂之力压制言论,更是官场大忌。这三件事一出来,大人俨然成为官场公敌,但您身为两院司业,主管教育,并没有被别人拿捏的把柄,因此只好拿着沧州送来的弹劾奏章做文章了。”
朱由诚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为什么自己挟沧州大胜之势归来,却没有鲜花和掌声迎接,反而不少人对自己说三道四。不过,他对自己昨日所做之事并不后悔,一个是亲人,一个是汉奸,如果让他再来一次,他还是会像昨天一样。
阮大铖问道:“朱大人,我虽然是右副都御史,可是也不好扣下奏章。提前把奏章内容告诉你,已经冒着很大的风险,您最好早做打算,以免到时措手不及呀。”
朱由成点点头,道:“阮大人的心意,朱某会铭刻于心的,你请放心。”
阮大铖心道朱大人记得有个屁用啊,我要的是魏公公记住。朱由诚看到他脸上的神情,道:“阮大人别忘了我可是龙图阁大学士,而大学士一般是什么职务,你不会不明白吧。”
阮大铖神色一正,当初的廷议他是曾经参加过的,如果不是朱由诚主动退让,现在已经是内阁阁老了。但在大学士一事上,天启皇帝可是力排众议,强行通过的,大明上下都知道,假以时日,朱由诚必定是一代首辅。
阮大铖心头一凛,忙道:“下官明白了。”
阮大铖是正三品的文官,而朱由诚的官职虽多,但他最高的文职是从四品的两院司业,而武职也只是从四品的锦衣卫西镇抚司镇抚使,若论品级,朱由诚应该对阮大铖自称下官。而阮大铖自称下官,显然是摆明态度,他已经正式投靠朱由诚了。(未完待续
ps:(感谢订阅的书友,顺便滚键盘求推荐,求月票。感谢书友立立之之的打赏。有书友的陪伴,冬夜非常温暖。)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说来也怪,不知为什么,秦可一直憋着劲要翻修皇庄。朱由诚就有点奇怪了,京西皇庄不过是一座比较大的地主庄园而已,有什么好修的。不过秦可屡次提议,并且还用辞职威胁,朱由诚没有办法,只好应允,等一应重点建筑完工后,翻修京西皇庄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可惜,秦可的梦想屡次被迫推迟。天启三年,修建大明行政学院和大明军事学院;随后西镇抚司扩编,修建新的军营和练兵场;再然后,天启皇帝下诏修建信王府,这任务也落到秦可的头上。一直拖到出征前一个月,也就是天启五年八月,这才有了空闲。
自此,在京西皇庄的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到秦可的身影。他背着一块木板,板上夹着一张纸,还带着两名手持丈量工具的下属。下属量一下,秦可就记一笔,不时还停下来写写画画,像足了后世的艺术家。朱由诚也不去管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是一件幸福的事儿。顺手推舟,助人成就梦想,他又何乐而不为呢?反正朱由诚也不指望皇庄赚钱,只要能培育出产量高,抗旱灾的种子,顺便再种些反季节蔬菜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打打牙祭就可以了。哪怕秦可把皇庄修得像鬼屋,朱由诚也认了。不过,话说秦可没有这样的恶趣味吧。
朱由诚果然在皇庄找到了秦可,他正在指挥工匠挖地基。见了朱由诚,他笑眯眯地迎了上来,道:“朱大人,下官的超级皇庄已经设计好了。现在正在动工建设,明年春天就可以初建雏形,到时请大人欣赏坚不可摧的皇庄。”
朱由诚听到“坚不可摧”几个字,心中一动,单刀直入地问道:“秦百户,沧州南皮县境内有一座碉楼……”
没等朱由诚说完。秦可就得意洋洋地说道:“朱大人这次出征看到秦某年少时期的作品了?是不是非常佩服那座碉楼的设计?”
接着秦可就介绍起了他的得意之作。原来,秦可十五岁的时候,游学到了沧州,丢失旅费,又得了一场大病,晕倒在南皮县的一个小村庄边。幸得村庄里一位外号叫刘大善人的地主,赠医施药,这才得脱困境。秦可注意到,刘员外家的门墙上有重物砸击的痕迹。询问之下,才得知他家因为有钱,引起附过盘踞的土匪、水贼的注意,经常过来骚扰。他请了无数家丁,这才勉强保得平安。秦可便为他们设计了一座碉楼,用条石搭建、蛋清、糯米粘合,构建起坚固的外墙,还在墙上留有许多射击孔。便于家丁防守。因为弓弩是管制军械,地主买不到。秦可便让他们备了很多石头在射击孔边,一旦贼人敢围城,便丢石击贼。秦可设计的碉楼的内部空间很大,可以囤积供五百人一年食用的粮食。碉楼的中心是一片空地,上铺肥沃的土壤,可以种植疏菜。饲养家禽、家畜,守个一两年不成问题。碉楼建成后,秦可越看越得意,便偷偷在碉楼的犄角旮旯留下自己的大名。
“怎么样?刘员外有没有好好款待你?那老人家最是好客,知道你们是平叛去的。一定会盛情款待你们的。”秦可对刘员外的恩情记忆犹新。
朱由诚叹了一口气,把碉楼里的情况说了一遍。他没有审讯俘虏,但不沾泥控制碉楼,房屋原主人的遭遇不问可知。
秦可眼中泪光闪动,道:“想不到,我为老人家修筑的碉楼竟成了惹祸的根源。朱大人,这帮叛匪实在太可恶了,亏得你几日之间便把他们平灭,否则会祸害更多的良善人家。”
两人正说着,一名锦衣卫来到朱由诚身边,禀报道:“朱大人,有位大人在西镇抚司衙门求见。”
朱由诚因为职务太多,经常在各个衙门转悠。那人既然来此求见,一定是在京城没找到自己,一路追来,看来一定是有急事。
朱由诚又嘱咐了秦可几句,便上马,回到西镇抚司衙门。
在西镇抚司衙门等候朱由诚的是阮大铖,他已经彻底倒向了阉党,不像原来历史上那样首鼠两端,结果既被东林党排斥,又不容于阉党。
两人寒暄了几句,阮大铖道:“亏得朱大人提醒,厂公大人提携,不才现在已经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御史的弹劾奏章经我手上交朝廷。今天我不小心看到好几封弹劾朱大人您的奏章。”
朱由诚不以为意,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大明的御史就是喜欢弹劾官员,甚至连皇上敢弹劾。我既然生于大明官场,早就做好了被人弹劾的准备。”
阮大铖摇头道:“这次弹劾你的人中,有两个非常特别……”
“有什么特别的,不都是御史吗?”
“他们的官职确实是御史,但他们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大人的……学生。”
朱由诚陡然色变,被学生弹劾,这实在是一件非常不露脸的事。幸好大明历史上,他并不是第一个被学生弹劾的人,而是第二个。第一个倒霉蛋是大明权相张居正,他因夺情案被学生弹劾。那时张居正的父亲过世,按制应回家守孝三年,但年幼的万历皇帝离不开张老师,下旨夺情,就是不让他回家守孝。按理说,既然皇帝下旨夺情,大臣应当无话可说了。但张居正的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百官群起而攻之,最后连张居正的学生都上表请求皇帝把他赶回老家守孝,这就是大明历史上有明的夺情案。
大明官场,最重关系。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不仅是官员保命安生的本钱,更是官员青云直上的依靠。如果不是引起公愤,学生一般不敢弹劾老师。因为此表一旦上达天听,学生不仅与老师彻底绝裂。而且打破了大明官场的常态,也将不容于大明官场。
对于老师来说,来自学生的弹劾,不仅使自己颜面大失,也意味着自己和朝廷里大多数人对立。
朱由诚稳定了一下情绪,问道:“弹劾我的是谁?内容是什么?”
阮大铖拿出两份奏章的抄本。递给朱由诚。
原来,弹劾朱由诚的两个人是癸亥科的进士,本来和朱由诚是不存在着师生关系的。可是天启三年,皇上下旨,官员就任前必须在大明行政学院或大明军事学院学习,获得毕业证书方能为官,于是他们就成了朱由诚的弟子。原本这些进士对朱由诚有些不太服气,可是看了下发的教材,这才明白世界上真有天才的存在。
他们弹劾的事情和沧州大捷有关。首先是质疑。因为报捷文书上写,沧州解围战中,两千锦衣卫,再加上沧州守卫的疲敝之师,仅用半天就解决战斗,击毙贼兵1,5775人,俘敌1,9349人,两者相加。歼敌达3,5124人。这实在太可疑了,漫说是手执武器的贼兵。就算是放三万五千头猪,也不可能在半天抓完。其二是愤怒,大明有不杀俘虏的传统,可是在沧州府北面的吴庄子村一下子就发现了431具俘虏尸体。杀俘可是会损害大明的良好声誉的,朱由诚小小年纪就暴虐成性,这还了得。
朱由诚心道。来自学生的弹劾,可是大明现今杀伤力最大的弹劾了。不过这两点并不足以让学生与自己翻脸吧,是不是后面有什么黑手掌控呢。
“阮大人,你对本官的学生弹劾本官有什么看法?”
“朱大人,据我分析。百官攻击大人谎报战绩、杀害俘虏,其实根源并不在于大人是否做过那些事,而是另有原因。”
“大人,昨日您带皇上女儿上殿,虽然奉有皇命,但太过嚣张,引人侧目。再加上昨日暴打御史言官,更是错上加错。虽然大人巧舌如簧,强行辩解,但百官心中怒意已生。另外,昨日御史孙之獬被东厂扣押,以东厂之力压制言论,更是官场大忌。这三件事一出来,大人俨然成为官场公敌,但您身为两院司业,主管教育,并没有被别人拿捏的把柄,因此只好拿着沧州送来的弹劾奏章做文章了。”
朱由诚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为什么自己挟沧州大胜之势归来,却没有鲜花和掌声迎接,反而不少人对自己说三道四。不过,他对自己昨日所做之事并不后悔,一个是亲人,一个是汉奸,如果让他再来一次,他还是会像昨天一样。
阮大铖问道:“朱大人,我虽然是右副都御史,可是也不好扣下奏章。提前把奏章内容告诉你,已经冒着很大的风险,您最好早做打算,以免到时措手不及呀。”
朱由成点点头,道:“阮大人的心意,朱某会铭刻于心的,你请放心。”
阮大铖心道朱大人记得有个屁用啊,我要的是魏公公记住。朱由诚看到他脸上的神情,道:“阮大人别忘了我可是龙图阁大学士,而大学士一般是什么职务,你不会不明白吧。”
阮大铖神色一正,当初的廷议他是曾经参加过的,如果不是朱由诚主动退让,现在已经是内阁阁老了。但在大学士一事上,天启皇帝可是力排众议,强行通过的,大明上下都知道,假以时日,朱由诚必定是一代首辅。
阮大铖心头一凛,忙道:“下官明白了。”
阮大铖是正三品的文官,而朱由诚的官职虽多,但他最高的文职是从四品的两院司业,而武职也只是从四品的锦衣卫西镇抚司镇抚使,若论品级,朱由诚应该对阮大铖自称下官。而阮大铖自称下官,显然是摆明态度,他已经正式投靠朱由诚了。(未完待续
ps:(感谢订阅的书友,顺便滚键盘求推荐,求月票。感谢书友立立之之的打赏。有书友的陪伴,冬夜非常温暖。)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