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0、吴郡渔盐
5月30日,孙策一行离开毗陵郡,前往吴郡
吴郡相比于毗陵郡,人口更多,面积更大,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大郡。
当然,除了发达的农业之外,吴郡的渔盐资源也是孙策大力开发的一个重点。可以这样说,如今孙策辖下的九郡之中,吴郡是最为重要的,是孙策的根基之地。
一来,孙策本身是富春人,其父子两代在吴郡境内民望极高。不论是孙坚c亦或是孙策,他们父子二人的相同特质就是,敌人恐恨c百姓爱戴。
《三国志》中对孙策是这样概括的:“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所谓“士民见者,莫不尽心c乐为致死”,这在吴郡郡内表现的尤其明显。
比如说现在,当孙策一行人来到吴郡时,不仅有吴郡太守孙静c郡丞虞翻c郡司马李航前来迎接,而且有不少百姓前来自发的欢迎孙策,仅仅是在吴县城外迎接孙策的便有数千人之多。
而进城之后,街道两旁c夹道欢迎的百姓更是数不胜数,男女老幼齐呼“孙郎”的场景,可谓是蔚为壮观。
《江表传》中描写孙坚的,有这样一段话:“坚历佐三县,所在有称,吏民亲附。乡里知旧,好事少年,往来者常数百人,坚接抚待养,有若子弟焉。”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孙坚于孙策在性格上是完全相同的。
所谓“吏民亲附”,可见一斑。
从这些不难看出,孙氏父子二人在吴郡民望之深。所以说,吴郡就是孙氏的根基,就是孙策永远不会丧失的大本营。
二来,吴郡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稠密的人口c肥沃的土地c发达的农业c良好的交通c以及良好的向学氛围。
孙策来之前,刚刚查过吴郡的最新资料。
吴郡的百姓户数已经超过了15万,人口也达到了62万之巨,仅次于人口密集的豫章郡和鄱阳郡。
其境内辖有9县,农田数达800万亩之巨。且这800万亩农田大多都是上好的良田,集中在太湖(震泽)沿岸。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吴郡也是孙策麾下九郡之中,唯一一个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郡。吴郡四姓之所以名望卓著,不是没有道理的。正是因为吴郡四姓乃是诗书传家的名门望族,所以他们才能人才代代c显贵频出。
当然,由于孙策将政治中心从吴县迁往了秣陵县。再加上秣陵书院的兴建,可以看得到的将来,秣陵郡的文化氛围也会很快兴盛起来。
以上这些,都体现了吴郡对于孙策的重要性。
三来,吴郡的渔盐资源已经是孙策辖下九郡所必不可少的生活产品。
以海盐县所生产的盐为例,已经行销江东各地。尤其是精盐,已经成为了江东各地富贵人家身份的一种象征,家中常备精盐,才能体现出你的地位。
而长水县的腌鱼就更不要说了,除了官办的腌鱼作坊大量供给禁军食用外,已经出现了部分商办的腌鱼作坊,腌鱼开始大量出现在江东百姓的生活中。
综合以上三点,吴郡在孙策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进了吴县城之后,一身戎装,骑在一匹健壮的西凉马上的孙策微笑着,频频对欢呼的百姓招收示意。
很快,众人便进了太守府。
太守府中,孙静早已经准备好了宴会。
孙策始终对孙静有那么一些歉疚之情,毕竟孙静唯一的嫡子被自己圈禁了。
事实上,当初孙策不圈禁孙暠也可以,可是孙策一想到孙暠的两个儿子,孙绰和孙恭在历史上对东吴造成的伤害,他就实在无法放下心来。
好在,孙策也对孙静进行了补偿。
孙静一直在担任吴郡太守,管理这个孙策心中最为重要的地方,这种信任在宗亲之中无人可比。
而孙静的二子孙瑜如今已经是长水校尉,三子孙皎也担任了侍卫司军司马。
孙静本人也是明事理之人,对孙策的做法也比较理解。
不过,孙静心中没有丝毫芥蒂是不可能的。
孙策也不打算再做什么以弥合他与孙静之间的关系,该做的他都做了,二人虽是叔侄,却更是主臣。孙策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仁至义尽。
太守府,正堂内,孙策高居其上,众人寒暄过后,便开始宴会。
整场宴会,倒也宾主尽欢。
孙策并未在吴县多留,此时吴县附近田地中种植的冬小麦刚刚收获完毕。要种植水稻的话,还要再等上几天,现在农民正忙着平整土地。
离开吴县之后,孙策相继视察了长水县的腌鱼产业和海盐县的晒盐产业。
总体来说,两县的产业发展仍旧处于蒸蒸日上的阶段。
长水县的腌鱼作坊,如今每月能够生产20000坛腌鱼,每坛6条,即每个月都能有12万条腌鱼被送入军中。
腌鱼产量的大量增加,当然是因为捕鱼量的增加。随着福船的大量生产,渔民出海捕鱼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捕到的鲜鱼数量自然大大增加。
然而,这样庞大的腌鱼数量也只是堪堪足够禁军士卒差不多10天食用一条罢了,距离孙策的理想目标还差得远。
孙策在视察长水县的腌鱼作坊时,自然又勉励了长水县令张承一番,希望他不要堕了其父,长史张昭的名声。
海盐县的晒盐产业,发展的要比长水县的腌鱼产业,快上不少。
一来,海盐县自古以来就是产盐之地,以盐业为生之人不在少数,基本没有缺乏劳动力的问题。
二来,孙策搞出来的晒盐法,大大提高了粗盐的生产效率,基本上早就满足了江东对盐的需求。
三来,海盐县生产出来的精盐,完全不愁市场,简直就是抢手货,每一包精盐,都为孙策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当然,在海盐县的发展过程中,县令崔朋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兼任幕府司盐长史的崔朋,显然可以称之为能吏。
孙策早就想要给崔朋升升官了,可是一直没有合适的地方,再加上不放心别人来负责盐业事务,尤其是担心精盐的提炼方法被泄露出去,崔朋也就在海盐县窝了好几年。
这一次,借着视察海盐县的机会,孙策给了崔朋一个保证,许诺他再干两年,便给他升官挪窝。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吴郡相比于毗陵郡,人口更多,面积更大,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大郡。
当然,除了发达的农业之外,吴郡的渔盐资源也是孙策大力开发的一个重点。可以这样说,如今孙策辖下的九郡之中,吴郡是最为重要的,是孙策的根基之地。
一来,孙策本身是富春人,其父子两代在吴郡境内民望极高。不论是孙坚c亦或是孙策,他们父子二人的相同特质就是,敌人恐恨c百姓爱戴。
《三国志》中对孙策是这样概括的:“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所谓“士民见者,莫不尽心c乐为致死”,这在吴郡郡内表现的尤其明显。
比如说现在,当孙策一行人来到吴郡时,不仅有吴郡太守孙静c郡丞虞翻c郡司马李航前来迎接,而且有不少百姓前来自发的欢迎孙策,仅仅是在吴县城外迎接孙策的便有数千人之多。
而进城之后,街道两旁c夹道欢迎的百姓更是数不胜数,男女老幼齐呼“孙郎”的场景,可谓是蔚为壮观。
《江表传》中描写孙坚的,有这样一段话:“坚历佐三县,所在有称,吏民亲附。乡里知旧,好事少年,往来者常数百人,坚接抚待养,有若子弟焉。”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孙坚于孙策在性格上是完全相同的。
所谓“吏民亲附”,可见一斑。
从这些不难看出,孙氏父子二人在吴郡民望之深。所以说,吴郡就是孙氏的根基,就是孙策永远不会丧失的大本营。
二来,吴郡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稠密的人口c肥沃的土地c发达的农业c良好的交通c以及良好的向学氛围。
孙策来之前,刚刚查过吴郡的最新资料。
吴郡的百姓户数已经超过了15万,人口也达到了62万之巨,仅次于人口密集的豫章郡和鄱阳郡。
其境内辖有9县,农田数达800万亩之巨。且这800万亩农田大多都是上好的良田,集中在太湖(震泽)沿岸。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吴郡也是孙策麾下九郡之中,唯一一个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郡。吴郡四姓之所以名望卓著,不是没有道理的。正是因为吴郡四姓乃是诗书传家的名门望族,所以他们才能人才代代c显贵频出。
当然,由于孙策将政治中心从吴县迁往了秣陵县。再加上秣陵书院的兴建,可以看得到的将来,秣陵郡的文化氛围也会很快兴盛起来。
以上这些,都体现了吴郡对于孙策的重要性。
三来,吴郡的渔盐资源已经是孙策辖下九郡所必不可少的生活产品。
以海盐县所生产的盐为例,已经行销江东各地。尤其是精盐,已经成为了江东各地富贵人家身份的一种象征,家中常备精盐,才能体现出你的地位。
而长水县的腌鱼就更不要说了,除了官办的腌鱼作坊大量供给禁军食用外,已经出现了部分商办的腌鱼作坊,腌鱼开始大量出现在江东百姓的生活中。
综合以上三点,吴郡在孙策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进了吴县城之后,一身戎装,骑在一匹健壮的西凉马上的孙策微笑着,频频对欢呼的百姓招收示意。
很快,众人便进了太守府。
太守府中,孙静早已经准备好了宴会。
孙策始终对孙静有那么一些歉疚之情,毕竟孙静唯一的嫡子被自己圈禁了。
事实上,当初孙策不圈禁孙暠也可以,可是孙策一想到孙暠的两个儿子,孙绰和孙恭在历史上对东吴造成的伤害,他就实在无法放下心来。
好在,孙策也对孙静进行了补偿。
孙静一直在担任吴郡太守,管理这个孙策心中最为重要的地方,这种信任在宗亲之中无人可比。
而孙静的二子孙瑜如今已经是长水校尉,三子孙皎也担任了侍卫司军司马。
孙静本人也是明事理之人,对孙策的做法也比较理解。
不过,孙静心中没有丝毫芥蒂是不可能的。
孙策也不打算再做什么以弥合他与孙静之间的关系,该做的他都做了,二人虽是叔侄,却更是主臣。孙策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仁至义尽。
太守府,正堂内,孙策高居其上,众人寒暄过后,便开始宴会。
整场宴会,倒也宾主尽欢。
孙策并未在吴县多留,此时吴县附近田地中种植的冬小麦刚刚收获完毕。要种植水稻的话,还要再等上几天,现在农民正忙着平整土地。
离开吴县之后,孙策相继视察了长水县的腌鱼产业和海盐县的晒盐产业。
总体来说,两县的产业发展仍旧处于蒸蒸日上的阶段。
长水县的腌鱼作坊,如今每月能够生产20000坛腌鱼,每坛6条,即每个月都能有12万条腌鱼被送入军中。
腌鱼产量的大量增加,当然是因为捕鱼量的增加。随着福船的大量生产,渔民出海捕鱼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捕到的鲜鱼数量自然大大增加。
然而,这样庞大的腌鱼数量也只是堪堪足够禁军士卒差不多10天食用一条罢了,距离孙策的理想目标还差得远。
孙策在视察长水县的腌鱼作坊时,自然又勉励了长水县令张承一番,希望他不要堕了其父,长史张昭的名声。
海盐县的晒盐产业,发展的要比长水县的腌鱼产业,快上不少。
一来,海盐县自古以来就是产盐之地,以盐业为生之人不在少数,基本没有缺乏劳动力的问题。
二来,孙策搞出来的晒盐法,大大提高了粗盐的生产效率,基本上早就满足了江东对盐的需求。
三来,海盐县生产出来的精盐,完全不愁市场,简直就是抢手货,每一包精盐,都为孙策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当然,在海盐县的发展过程中,县令崔朋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兼任幕府司盐长史的崔朋,显然可以称之为能吏。
孙策早就想要给崔朋升升官了,可是一直没有合适的地方,再加上不放心别人来负责盐业事务,尤其是担心精盐的提炼方法被泄露出去,崔朋也就在海盐县窝了好几年。
这一次,借着视察海盐县的机会,孙策给了崔朋一个保证,许诺他再干两年,便给他升官挪窝。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