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二章 余翔获得破格提拔
王承恩回到京城,顾不得休息,拿着宝剑求见崇祯皇帝。
见到崇祯,行完君臣礼,王承恩将宝剑献上。
崇祯接过宝剑,徐徐抽出,只见刀身上刻着的“余翔誓死效忠大明,如有违背,千诛万灭!”几个大字赫然在目,崇祯面无表情,默默将宝剑还匣,崇祯还不能确定余翔有没有表忠心的资格。
王承恩见到崇祯的动作和表情,心中已有定数,说道:“此次返京,还押回张献忠的两员大将李定国和刘文秀。”
崇祯一听,这次没有那么镇定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说道:“孙可望,刘文秀,李定国,艾能奇四个贼首被余翔尽数剿灭?”
王承恩喜道:“正是如此啊!万岁!”
崇祯立即给王承恩赐座,并吩咐“上茶!”这对于臣子来说,可是极高的荣誉,皇帝只有对德高望重和亲信之人才会赐座上茶。
侍女将崇祯最喜欢的新村毛尖茶呈了上来。
王承恩见崇祯开心,已不再拘束小心了,与崇祯交流起来更加轻松自在。
王承恩端起茶水说到:“万岁,这茶过于金贵,微臣可喝不起?”
崇祯皇帝问道:“此话怎讲?说来听听。”
“此茶价值万金,真可谓是一口茶,茶水贵如金啊!”于是王承恩就将东双河镇拍卖会上的经历绘声绘色地描叙了一遍。听得崇祯皇帝惊奇不已。
当王承恩讲完黄檀木盒拍卖经过,崇祯皇帝非常惊讶:“一个边缘小镇,谁有如此大的财力,以万金购得一盒茶叶?”
王承恩道:“微臣也很好奇,可后来打听得知,他们是京城高官之子,参与竞拍的都是圣上朝堂上大臣的管家,拍得黄檀木盒的是工部尚书的三公子薛礼。”
崇祯面露寒霜,自语道:“平时穿着破衣乱袍,每次募捐救灾,哭穷喊亏,铁公鸡一只,私下一掷千金,看来,只有朕蒙在鼓里!”
崇祯又把宝剑抽出,一道闪亮的寒光从刀鞘射出。他久久地注视着宝刀思忖一会,才又将宝刀缓缓入鞘。
王承恩不失时机,将东双河镇的繁华,吃脆炸蚂蚱的感受,视察养猪场,养鸡场所见的循环农业,视察练兵场见到新村练兵场的震撼场面叙说一遍,最后将观看《光明记》的经过,原原本本叙说一边。
崇祯听得极为专注,不是地询问几句,他的脸上时而惊奇,时而兴奋,时而期待,时而高兴,他的情绪完全被王承恩所见所闻吸引,其间,御膳官几次催促用膳,都被崇祯给后延。
最后,王承恩说道恳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流民之乱其根源是农民的户籍制度不合理,过重的赋税加上天灾,农民不能活命,又不能逃难,最后被逼造反。
崇祯皇帝此刻如醍醐灌顶一般,拨云见日,此刻理解了唯有让农民吃饱饭才是平息流匪之难的根源。广告杀伐,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会导致更大的反抗,是以镇压了十年的流民起义,流匪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崇祯此刻,受益良多,以前那些大臣们谈及流民问题的时候,都是絮絮叨叨,强调穷山恶水出刁民,似乎那些人天生就是贼匪,通过王承恩的讲解,崇祯知道了,这些人都是被逼造反的。
王承恩说道:“今年河南大旱已成定局,沿途所经之处,庄稼枯死,大旱之年,往往伴随蝗灾,河南可能会出现更多难民,如果处理不好,这些人只怕会被流匪利用。”
崇祯面露焦急的神情问道:“今年战乱连连,朝廷已无粮可赈灾,粮饷匮乏,余翔可有应对大灾的解决之道?”
王承恩说道:“余翔认为北人南迁是当前较为可行的解决之道!”他把余翔所做的南迁的准备工作想崇祯皇帝叙说一遍。
崇祯自语道:“百万人的迁徙,果真可行吗?”。
王晨恩说道:“余千总行事处处新奇,但是又恰到好处,他有经天纬地治世之才。重用此人,当今许多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
崇祯思量一下,问道:“余翔滥杀无辜之事调查怎样?”
王承恩道:“这是因为张员外自恃有靠山后.台,暴力抗法而致的结果。”于是,他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叙说一遍。
“新村战时特别法。新鲜,有魄力。”崇祯连连称赞。崇祯心里已有主意,他赏赐给王承恩御膳,以对他此次出访河南的奖赏。
用完御膳,崇祯皇帝召见兵部尚书杨嗣昌。
崇祯问道:“你前些日子推荐余翔,认为他是可用之才?”
“是的,他以千人之众,击溃万人惯匪,非大才而不可为。”杨嗣昌顺着崇祯帝的话发挥。
“河南大旱,匪患不绝,你认为他能担当河南总督,署理河南军政事务吗?”崇祯问道。
杨嗣昌大惊,暗道:熊文灿总督河南,王家桢任河南巡抚,左良玉在河南用兵,这些人无不功绩卓著,赫赫有名,如果余翔任河南总督,能否服众,并调动官场积极性是一个大问题。崇祯皇帝这番问话,显然是希望我来举荐余翔,可是一旦余翔失败,这举荐失察之罪又要归咎到我头上来,这可是杀头之罪,我可不能随便趟这个浑水。
但他面上没有丝毫显露,装糊涂道:“启禀万岁,余翔虽有大将之才,但其是否有治世之才,微臣不知,因此不能为圣上提出合理建议。”
崇祯一见杨嗣昌如此圆滑,知道再说无益,又传王承恩觐见。
崇祯问道:“司礼监,河南大旱,匪患猖獗,你以为谁能胜任河南军政事务?”
王承恩当然理解崇祯的心思,立即说道:“臣以为余翔可堪当此大任。”
崇祯问杨嗣昌道:“你认同司礼监的话吗?”
杨嗣昌再傻,也明白怎么回事,既然不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到时候责任就不归咎自己了,于是说道:“司礼监慧眼视英雄,余翔雄才大略,定能胜任此职!微臣明日在朝堂之上举荐余翔任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河南事务,荐正二品官衔。”
崇祯立刻拍板道:“如此甚好!”
第二天早朝,崇祯早早上朝。扫视群臣,说道:“众位爱卿,河南巡抚王家祯八百里快马急报,河南大旱,流匪猖獗,众位爱卿,谁愿前往河南解决旱灾和匪患,为朕分忧?”
朝堂上这些大臣都是老滑头,有风险的事情绝对不会干,听崇祯这么一问,谁都不做声。
崇祯只得点名问温体仁道:“温爱卿,你可有良策?”
“启禀万岁,微臣愚钝,暂无良策。”温体仁是官场老滑头,一句话把皇帝问话推得一干二净。
崇祯又问杨嗣昌道:“杨爱卿,你可有良策,为朕分忧?”
杨嗣昌早有准备,出列说道:“启奏万岁,臣愿荐举一人,由他出面,匪患和旱灾都可迎刃而解。”
杨嗣昌此言一出,朝堂众人都议论纷纷,都在猜测是何人。
崇祯道:“此人是谁?”
杨嗣昌说道:“他就是以千人之兵击败万人之敌的东双河镇千总余翔。”
杨嗣昌话音未落,温体仁立刻挺身而出说道:“启奏万岁,余翔乃一方小民,击溃张献忠或有偶然因素,且此人残忍至极,恐难担当此任,河南乃中原复地,不得有丝毫差池,请万岁三思。”
温体仁阵线一班的几个大臣齐声道:“请皇上三思!”
皇上冷眼扫视了这些人,说道:“传司礼监王承恩。”
王承恩上堂,将孙员外暴力抗法一事当众详述一遍。
崇祯沉下脸问道:“温体仁,如果不是余翔采取果断行动,只怕东双河镇不保,信阳也会处在危险之中。你听信片面之词,就给余千总戴上残忍至极的大帽子,你居心何在?”
温体仁一听,汗如雨下,双腿一软,跪倒在朝堂之上,连连叩头道:“臣轻信谗言,未加核实,差点诬陷忠良,请万岁恕罪!”
崇祯冷哼一声,并不理会他,而是问朝臣:“余翔大败张献忠,救济灾民,有经天纬地之能,运筹帷幄之才,杨爱卿推荐他河南抗旱御匪,众位爱卿,可有意见?”
大家看见温体仁还跪在地上没有起来,谁也不敢说个不字,一起说道:“万岁圣明!”
这下崇祯的目的达到了,对着杨嗣昌道:“杨爱卿,你认为余翔担任什么职位合适?”
杨嗣昌道:“臣以为余翔任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河南事务,加正二品官衔。总理河南军政,有利于他统筹人财物,抗旱救灾,力剿众匪,请万岁定夺!”
崇祯不加思索道:“准奏,传朕旨意,着余翔为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河南事务,加正二品官衔。令其即日赴任。救灾如救火,不得有片刻耽误。”
崇祯此言一出,朝堂哗然,这么破格提拔,从古至今未有先例,且此人尚未面圣就被加封一省总督,简直不可思议。
崇祯对温体仁还施以重罚,首辅温体仁因轻信谣言,诬陷朝廷忠良,犯有失察之罪,交督察院审理。
几日后,温体仁被罢免内阁首辅大学士,被罢去一切官职,次年他在忧愤交加中病死。
张志发接替温体仁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见到崇祯,行完君臣礼,王承恩将宝剑献上。
崇祯接过宝剑,徐徐抽出,只见刀身上刻着的“余翔誓死效忠大明,如有违背,千诛万灭!”几个大字赫然在目,崇祯面无表情,默默将宝剑还匣,崇祯还不能确定余翔有没有表忠心的资格。
王承恩见到崇祯的动作和表情,心中已有定数,说道:“此次返京,还押回张献忠的两员大将李定国和刘文秀。”
崇祯一听,这次没有那么镇定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说道:“孙可望,刘文秀,李定国,艾能奇四个贼首被余翔尽数剿灭?”
王承恩喜道:“正是如此啊!万岁!”
崇祯立即给王承恩赐座,并吩咐“上茶!”这对于臣子来说,可是极高的荣誉,皇帝只有对德高望重和亲信之人才会赐座上茶。
侍女将崇祯最喜欢的新村毛尖茶呈了上来。
王承恩见崇祯开心,已不再拘束小心了,与崇祯交流起来更加轻松自在。
王承恩端起茶水说到:“万岁,这茶过于金贵,微臣可喝不起?”
崇祯皇帝问道:“此话怎讲?说来听听。”
“此茶价值万金,真可谓是一口茶,茶水贵如金啊!”于是王承恩就将东双河镇拍卖会上的经历绘声绘色地描叙了一遍。听得崇祯皇帝惊奇不已。
当王承恩讲完黄檀木盒拍卖经过,崇祯皇帝非常惊讶:“一个边缘小镇,谁有如此大的财力,以万金购得一盒茶叶?”
王承恩道:“微臣也很好奇,可后来打听得知,他们是京城高官之子,参与竞拍的都是圣上朝堂上大臣的管家,拍得黄檀木盒的是工部尚书的三公子薛礼。”
崇祯面露寒霜,自语道:“平时穿着破衣乱袍,每次募捐救灾,哭穷喊亏,铁公鸡一只,私下一掷千金,看来,只有朕蒙在鼓里!”
崇祯又把宝剑抽出,一道闪亮的寒光从刀鞘射出。他久久地注视着宝刀思忖一会,才又将宝刀缓缓入鞘。
王承恩不失时机,将东双河镇的繁华,吃脆炸蚂蚱的感受,视察养猪场,养鸡场所见的循环农业,视察练兵场见到新村练兵场的震撼场面叙说一遍,最后将观看《光明记》的经过,原原本本叙说一边。
崇祯听得极为专注,不是地询问几句,他的脸上时而惊奇,时而兴奋,时而期待,时而高兴,他的情绪完全被王承恩所见所闻吸引,其间,御膳官几次催促用膳,都被崇祯给后延。
最后,王承恩说道恳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流民之乱其根源是农民的户籍制度不合理,过重的赋税加上天灾,农民不能活命,又不能逃难,最后被逼造反。
崇祯皇帝此刻如醍醐灌顶一般,拨云见日,此刻理解了唯有让农民吃饱饭才是平息流匪之难的根源。广告杀伐,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会导致更大的反抗,是以镇压了十年的流民起义,流匪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崇祯此刻,受益良多,以前那些大臣们谈及流民问题的时候,都是絮絮叨叨,强调穷山恶水出刁民,似乎那些人天生就是贼匪,通过王承恩的讲解,崇祯知道了,这些人都是被逼造反的。
王承恩说道:“今年河南大旱已成定局,沿途所经之处,庄稼枯死,大旱之年,往往伴随蝗灾,河南可能会出现更多难民,如果处理不好,这些人只怕会被流匪利用。”
崇祯面露焦急的神情问道:“今年战乱连连,朝廷已无粮可赈灾,粮饷匮乏,余翔可有应对大灾的解决之道?”
王承恩说道:“余翔认为北人南迁是当前较为可行的解决之道!”他把余翔所做的南迁的准备工作想崇祯皇帝叙说一遍。
崇祯自语道:“百万人的迁徙,果真可行吗?”。
王晨恩说道:“余千总行事处处新奇,但是又恰到好处,他有经天纬地治世之才。重用此人,当今许多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
崇祯思量一下,问道:“余翔滥杀无辜之事调查怎样?”
王承恩道:“这是因为张员外自恃有靠山后.台,暴力抗法而致的结果。”于是,他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叙说一遍。
“新村战时特别法。新鲜,有魄力。”崇祯连连称赞。崇祯心里已有主意,他赏赐给王承恩御膳,以对他此次出访河南的奖赏。
用完御膳,崇祯皇帝召见兵部尚书杨嗣昌。
崇祯问道:“你前些日子推荐余翔,认为他是可用之才?”
“是的,他以千人之众,击溃万人惯匪,非大才而不可为。”杨嗣昌顺着崇祯帝的话发挥。
“河南大旱,匪患不绝,你认为他能担当河南总督,署理河南军政事务吗?”崇祯问道。
杨嗣昌大惊,暗道:熊文灿总督河南,王家桢任河南巡抚,左良玉在河南用兵,这些人无不功绩卓著,赫赫有名,如果余翔任河南总督,能否服众,并调动官场积极性是一个大问题。崇祯皇帝这番问话,显然是希望我来举荐余翔,可是一旦余翔失败,这举荐失察之罪又要归咎到我头上来,这可是杀头之罪,我可不能随便趟这个浑水。
但他面上没有丝毫显露,装糊涂道:“启禀万岁,余翔虽有大将之才,但其是否有治世之才,微臣不知,因此不能为圣上提出合理建议。”
崇祯一见杨嗣昌如此圆滑,知道再说无益,又传王承恩觐见。
崇祯问道:“司礼监,河南大旱,匪患猖獗,你以为谁能胜任河南军政事务?”
王承恩当然理解崇祯的心思,立即说道:“臣以为余翔可堪当此大任。”
崇祯问杨嗣昌道:“你认同司礼监的话吗?”
杨嗣昌再傻,也明白怎么回事,既然不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到时候责任就不归咎自己了,于是说道:“司礼监慧眼视英雄,余翔雄才大略,定能胜任此职!微臣明日在朝堂之上举荐余翔任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河南事务,荐正二品官衔。”
崇祯立刻拍板道:“如此甚好!”
第二天早朝,崇祯早早上朝。扫视群臣,说道:“众位爱卿,河南巡抚王家祯八百里快马急报,河南大旱,流匪猖獗,众位爱卿,谁愿前往河南解决旱灾和匪患,为朕分忧?”
朝堂上这些大臣都是老滑头,有风险的事情绝对不会干,听崇祯这么一问,谁都不做声。
崇祯只得点名问温体仁道:“温爱卿,你可有良策?”
“启禀万岁,微臣愚钝,暂无良策。”温体仁是官场老滑头,一句话把皇帝问话推得一干二净。
崇祯又问杨嗣昌道:“杨爱卿,你可有良策,为朕分忧?”
杨嗣昌早有准备,出列说道:“启奏万岁,臣愿荐举一人,由他出面,匪患和旱灾都可迎刃而解。”
杨嗣昌此言一出,朝堂众人都议论纷纷,都在猜测是何人。
崇祯道:“此人是谁?”
杨嗣昌说道:“他就是以千人之兵击败万人之敌的东双河镇千总余翔。”
杨嗣昌话音未落,温体仁立刻挺身而出说道:“启奏万岁,余翔乃一方小民,击溃张献忠或有偶然因素,且此人残忍至极,恐难担当此任,河南乃中原复地,不得有丝毫差池,请万岁三思。”
温体仁阵线一班的几个大臣齐声道:“请皇上三思!”
皇上冷眼扫视了这些人,说道:“传司礼监王承恩。”
王承恩上堂,将孙员外暴力抗法一事当众详述一遍。
崇祯沉下脸问道:“温体仁,如果不是余翔采取果断行动,只怕东双河镇不保,信阳也会处在危险之中。你听信片面之词,就给余千总戴上残忍至极的大帽子,你居心何在?”
温体仁一听,汗如雨下,双腿一软,跪倒在朝堂之上,连连叩头道:“臣轻信谗言,未加核实,差点诬陷忠良,请万岁恕罪!”
崇祯冷哼一声,并不理会他,而是问朝臣:“余翔大败张献忠,救济灾民,有经天纬地之能,运筹帷幄之才,杨爱卿推荐他河南抗旱御匪,众位爱卿,可有意见?”
大家看见温体仁还跪在地上没有起来,谁也不敢说个不字,一起说道:“万岁圣明!”
这下崇祯的目的达到了,对着杨嗣昌道:“杨爱卿,你认为余翔担任什么职位合适?”
杨嗣昌道:“臣以为余翔任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河南事务,加正二品官衔。总理河南军政,有利于他统筹人财物,抗旱救灾,力剿众匪,请万岁定夺!”
崇祯不加思索道:“准奏,传朕旨意,着余翔为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河南事务,加正二品官衔。令其即日赴任。救灾如救火,不得有片刻耽误。”
崇祯此言一出,朝堂哗然,这么破格提拔,从古至今未有先例,且此人尚未面圣就被加封一省总督,简直不可思议。
崇祯对温体仁还施以重罚,首辅温体仁因轻信谣言,诬陷朝廷忠良,犯有失察之罪,交督察院审理。
几日后,温体仁被罢免内阁首辅大学士,被罢去一切官职,次年他在忧愤交加中病死。
张志发接替温体仁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