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没啥两样。
敌人上当了,吴元明慢慢探出qiāng口,心里忍不住想笑。
“哒哒,”两声qiāng响。
印军打响了第一qiāng。
吴元明冲着响qiāng的地方“嘟嘟”就是一梭子。
只听对面“哎哟”了一声。山林又恢复了沉寂。
沈定湖贴着耳朵问:“敌人撤了吗?”
吴元明悄声说:“只敲掉一个,他们肯定还要搞鬼。”
“轰隆!”一声bàozhà。两个草人倒了。
敌人以为qiāng没打准,扔出了两颗手榴弹。
沈定湖正要还击,吴元明一把拉住他,咬着耳朵说:“别急,等他们露脸。”
果然,几个印军见没动静,站了起来,晃了晃手电筒,要欣赏一下刚才的战果。
“打!”吴元明的qiāng口首先喷出了一溜火舌。
沈定湖、王确云的冲锋qiāng也像刮风一般响了起来。
敌人像受了惊的兔子,回头便跑。
晚了,愤怒的子弹雨泼般倾泻过来。
qiāng声停了,一个受伤的敌人还在高一声低一声的痛苦地喊叫着,他大概是刚才那伙人中唯一的幸存者了。
敌人被激怒了,3个地堡里的轻、重机qiāng,一齐向他们这个小小的阵地倾泻着子弹,堑壕前的泥土、石块被打得四飞迸溅。
突然,一颗手榴弹落到了堑壕里,尾部“嘶嘶”冒着青烟。
沈定湖手急眼快,抓住手榴弹又扔了回去。
“轰”的一声,手榴弹在敌人的头顶bàozhà了。
吴元明高兴地喊起来:“打得好,就这样干。”
敌人的地堡离战士们的堑壕太近了,只有十几米,还不如篮球架到中线的距离远,手榴弹从拉弦到bàozhà大约需要5秒钟,所以扔过来的手榴弹大都还没zhà。
吴元明和战友们一气扔回去18个手榴弹,他们每人携带着4颗手溜弹都还没舍得用呢!”
忽听背后一声响,又是敌人扔过来的手馏弹。
吴元明慌忙去摸,咦,怎么不见冒烟?
终于他摸到了,是一块石头。
“咚,”又是一声响,沈定湖赶紧摸,摸到一截松树根。
敌人没手榴弹了,就用这些东西乱扔起来。
3个战士身上每人都挨了几下子。
什么军队什么板眼,硬是一群流氓。
印军开始打pào了。pào弹掠着树梢,吱吱怪叫着落下来,把堑壕前后zhà得烟雾弥漫,后边的主阵地上也是一片火海。
吴元明忽然明白了,大声说:“小沈、小王,敌人想攻占择绕桥,绝不能让他们的yīn谋得逞。”
3个人分了工,一人封锁一个地堡。
地堡里的敌人一露头,一梭子子弹马上就飞过去。
桥西这个小阵地成了敌人眼中的芒刺,他们开始实施集中轰zhà了。
pào弹雨点般倾泻下来,堑壕早已夷成平地。
3个战士的耳朵都被bàozhà的巨响震得流血。浓烈的黑烟和滚滚的热浪呛得他们喘不过气。
又是一声巨响,吴元明只觉得右腿一颤,便酸麻的失去了知觉,他知道自己受伤了,迅速抽下腰带,将腿根部狠狠扎住。
急救包和衣服都被烧焦了,像晒于的红薯干贴在身上,一动,就扑束束地掉下来。
pào声停了。
硝烟散了。
择绕桥还在。
阵地没有丢。
吴元明抹了把脸上的灰土。两个战友从土里钻出来,顽皮地向他眨眨眼睛。
月亮露出了皎洁的脸。
山林恢复了先前的宁静。
克节朗河水还在唱着那首永不厌倦的歌。
3个战士却听不到了。
永远听不到了。
他们的耳膜被震裂了。
天放亮了。
印军地堡qiāng眼里,伸出一个黑糊糊的布包,布包绑在一根木棒的顶端。布包上chā着一根引信,正“嘶嘶”冒着蓝色的火花。敌人要zhà桥,把3个战士困在桥西。
吴元明yù扑上去,可是猛一使劲,没站起来,这才意识到自己受伤了。他猛拍了小王一掌。
小王会意地纵身跃出堑壕,扑向yào包。
吴元明和小沈的冲锋qiāng,同时封住两个地堡的qiāng眼,小王抑住yào包,一把扯掉导火索,接着和地堡里的敌人争夺起zhàyào包来。
敌人抓住木棒用力往里拉,小王挟住yào包死劲往外拽。
这种“拔河”比赛简直是战争中的奇观。
小王个头不高,力气也不大,使上全身吃nǎi的劲,仍然拽不出来。
死神就站在旁边,多延续一秒,清醒过来的敌人就会打死他。
“快放手,”吴元明着急地喊。
他不知道,小王耳朵也听不见。
小王好像已将一切抛置脑后,圆脸憋得紫红,拼上xìng命也要赢得这场拔河的胜利。
吴元明灵机一动,大喊:“扔手榴弹。”
小王听不见,也不理会。
地堡里的敌人吓坏了,慌忙松了手。
小王没防备,一个后仰摔在地上。
zhàyào包脱手,顺势落到河里。绑zhàyào包的木棒,一多半竖在河面上。
从此,这木棒就直立在择绕桥下的急流里。
它成了印军越过麦克马洪线,向中国武装进犯的铁证。
如果哪位读者有兴趣,路过择绕桥,尽可以查证一下这木棒的来历。
次日,中国外jiāo部代表声明,强烈抗议印度军队越过麦克马洪线,向驻守在克节朗河择绕桥头的边防哨所进行猛烈的pào击。打死打伤边防连长刘道臣等七人。这是继朗久、空喀山事件后的又一次严重的军事挑衅。中国军队将保留还击的权力,并警告印度政府,“玩火者,必自焚。”
印度外jiāo部照会,抗议中国军队越过麦克马洪线,悍然向印度边防哨所进攻,开qiāng开pào打死官兵13人,伤26人。这是中国政府有意恶化两国关系,妄图霸占印度领土的又一罪行。
两国唇qiāng舌剑,互不相让,各说各的理。
世界舆论倾向何方呢?
“中国军队敢出兵朝鲜,和美国军队硬碰。
太好战了。”西方的记者说。
“中国军队镇压了西藏军队的反抗,嗜武成xìng。”不了解内情记者说。
“印度是个弱国,怎么敢和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打仗。”不结盟国家的记者说。
一个时间内,中国似乎有些孤立。
他们不是别有用心,便是在凭空猜想。
其实,只要到择绕桥头转一圈,那根直立在克节朗河中的木棒,便会告诉他们全部真象的。
(7)中国军队被迫反击。
1962年10月,印度当局错误地估计形势,在大国支持下,向我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进攻。
我西藏、新疆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
这次自卫还击战,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进行。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历时1个月,经历了两个作战阶段。
第一阶段,自10月20日至28日。主要反击方向为克节朗——达旺地区。战前,印军在东段和西段的兵力为1个军部、1个师部、4个旅部、21个步兵营,约22000人。我军投入作战的部队有:西藏边防部队4个多团、新疆边防部队1个多团和昌都、林芝、山南分区的部队。在克节朗方向,我军根据印军布势前重后轻、翼侧暴露、正面宽、纵深浅的特点和地形情况,采取了从两翼开刀,迂回侧后,包围分割,各个歼敌的战法。自20日上午7时30分开始反击至当天下午,便大部歼灭了该地印军。接着,分兵5路,齐头并进,乘胜追击,于24、25日,先后进驻车新桥、达旺等地。在西段地区,我军于20日8时25分对入侵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之敌发起反击,经1小时战斗,全歼该敌。21日乘胜扩张战果,至23日便全部扫除了班公湖两岸及其以北地区的31个印军据点。随即挥戈南下,反击巴里加斯地区之敌,歼其一部。昌都、林芝、山南分区部队,也于10月20日实施反击,先后拔除敌据点多处,进占易古通、马尼岗、塔克新和哥里西娘等地。第一阶段作战至此便告一段落。
第二阶段,自11月16日至21日,主要反击方向为西山口——邦迪拉地区和瓦弄地区。
战前,印度当局从全国各地调兵遣将,使东西两段总兵力增至3万人。我军投入作战的兵力也增加到13个多团并一部分pào兵。在西山口至邦迪拉方向,我军根据印军布势特点,以部分兵力反击西山口,打敌之头;以部分兵从两翼夹击申隔宗、略马东,击敌背腹;另以部分兵力实施远距离、大纵深的迂回、直chā德让宗、邦迪拉之间,断敌退路。这样,便形成了对西山口、德让宗地区之敌的多路向心合击,经1天激战,我军占领西山口、德让宗、申隔宗,歼灭印军一部。19日,占领邦迫拉,并于略马东地区围歼近千名逃敌。
尔后,主力即在西山口至邦迪拉地区展开搜剿,一部分兵力继续向南追击,于21日进占吉莫山口、比里山口和鹰窠山口一线。在瓦弄方向,我军一部于16日晨发起反击,歼敌一部,印军第4军军长和第11旅旅长仓皇逃走。我军在当天下午即占领瓦弄,一部就地搜剿,另一部分兵向南追击,至21日,先后进至萨木维尔和金古底,逼近传统习惯线。在西段地区,我军于11月18日至20日,清除了残存在我境内班公洛地区的6个印军据点,歼灭大部守敌。在东段中部,我军也于11月18日开始反击,先后拔除印军据点16处,歼敌一部。
(8)máo zé dōng下令中国军队“退避三舍”。
这是1962年11月中旬。máo zé dōng独自走出了中南海春藕斋,舞场里的乐曲还在响着,节奏悠长舒缓……
稍顷,周恩来总理也走了出来,他们沿着中南海的林荫道边走边谈。
máo zé dōng望着涤着水面的柳丝,回头问道:“信已经jiāo出去了吗?”
“已经全都jiāo出去了。”
11月17日,中国总理周恩来给亚非20多个国家的首脑写了一封长达20多页的致函。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的原则立场,表达了希望和平解决争端的愿望。
“一边是军事仗,一边是外jiāo仗,都要争取主动。我看打得差不多了吧?”máo zé dōng问。
“总参送来的报告,部队士气高昂,东、西两线都推进得很快,已经到达传统习惯线,歼灭敌人50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
máo zé dōng满意地点了点头:“基本上是歼灭战。”
“为了给和平谈判造成有利条件,我们准备就地停火,部队后撤。”
“我看可以,就地停火,退避三舍,我们让他们一点,也看出谈判的诚意。”máo zé dōng在甬道边的石凳上坐下来,随手又点上了一支烟。
周恩来双手抱在胸前:“这样做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
“我们做了这就是先例,总要有人先做吧。”
máo zé dōng说这番话的时候,目光平视着远处的红墙。
1962年11月21日24日,中印边境中国边防部队接到了máo zé dōng签署的命令。
总参谋部用特急电报下发到各部队。电文如下:西藏军区前指、军区、丁指、康指、新疆军区并成都、兰州、北京军区:为进一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中央决定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为了促成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我军决定于11月22日零时起,主动停火,并于12月1日开始,主动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内侧20公里地区。遵此,现将部队下一步行动部署如下:……
总参谋部1962年11月21日24时11月21日清晨。新德里。
一队高级轿车鱼贯驶向新德里机场。街头一片冷清,街夫正在清扫街角上的落叶和垃圾。
内政部长夏斯特紧裹着长领大衣,心急如焚地坐在轿车里。他将到阿萨姆邦紧急视察,重整提斯浦尔行政机构,给民众以胜利的希望和信心。他心里明白此行凶多吉少,别说是他,就是总统亲自来,也难有回天之力。
轿车在新德里机场候机厅外面停住了。他们正yù走进候机大厅。
在候机厅门口,报摊前面围满了人,不少人在争购报纸,有的人异常兴奋,互相握手拥抱。
部长秘书是个富有好奇心的年轻人,他走到了报摊跟前。
他看到了一行醒目的大标题:中国单方面宣布就地停火,并将马上撤兵。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条新闻。随手抽了一份报纸跑了回来。
“部长先生,中国人宣布就地停火了!”
“停火!”夏斯特大吃一惊,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我们该怎么办?”
夏斯特思忖了片刻说道:“回去,我们先回去。”
车队又向新德里市区驶去。
“去总理私邸。”夏斯特对司机说。
汽车停在尼赫鲁私邸外面的街上。夏斯特匆匆走进了客厅。
尼赫鲁一边整理上衣,一边走了出来。
“发生了什么事情?”尼赫鲁问。
“中国单方面宣布停火。”夏斯特将报纸递给尼赫鲁。
尼赫鲁接过报纸,一连看了几遍,看来他根本不知道中国停火的消息。
“他们为什么不打了!”尼赫鲁自言自语道。
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máo zé dōng的命令,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
被中国军队包围的印军,大部分不知道停火的消息。包括帕塔尼亚少将对此也一无所知。
11月22日晨,整个战区一片宁静,瓦利少校带着几名印军士兵,拖着饥肠辘辘奄奄一息的身子,在邦迪拉以北的密林中寻找可食之物时,碰上了一支中国巡逻队。
一名中国军官向他们走来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敌人上当了,吴元明慢慢探出qiāng口,心里忍不住想笑。
“哒哒,”两声qiāng响。
印军打响了第一qiāng。
吴元明冲着响qiāng的地方“嘟嘟”就是一梭子。
只听对面“哎哟”了一声。山林又恢复了沉寂。
沈定湖贴着耳朵问:“敌人撤了吗?”
吴元明悄声说:“只敲掉一个,他们肯定还要搞鬼。”
“轰隆!”一声bàozhà。两个草人倒了。
敌人以为qiāng没打准,扔出了两颗手榴弹。
沈定湖正要还击,吴元明一把拉住他,咬着耳朵说:“别急,等他们露脸。”
果然,几个印军见没动静,站了起来,晃了晃手电筒,要欣赏一下刚才的战果。
“打!”吴元明的qiāng口首先喷出了一溜火舌。
沈定湖、王确云的冲锋qiāng也像刮风一般响了起来。
敌人像受了惊的兔子,回头便跑。
晚了,愤怒的子弹雨泼般倾泻过来。
qiāng声停了,一个受伤的敌人还在高一声低一声的痛苦地喊叫着,他大概是刚才那伙人中唯一的幸存者了。
敌人被激怒了,3个地堡里的轻、重机qiāng,一齐向他们这个小小的阵地倾泻着子弹,堑壕前的泥土、石块被打得四飞迸溅。
突然,一颗手榴弹落到了堑壕里,尾部“嘶嘶”冒着青烟。
沈定湖手急眼快,抓住手榴弹又扔了回去。
“轰”的一声,手榴弹在敌人的头顶bàozhà了。
吴元明高兴地喊起来:“打得好,就这样干。”
敌人的地堡离战士们的堑壕太近了,只有十几米,还不如篮球架到中线的距离远,手榴弹从拉弦到bàozhà大约需要5秒钟,所以扔过来的手榴弹大都还没zhà。
吴元明和战友们一气扔回去18个手榴弹,他们每人携带着4颗手溜弹都还没舍得用呢!”
忽听背后一声响,又是敌人扔过来的手馏弹。
吴元明慌忙去摸,咦,怎么不见冒烟?
终于他摸到了,是一块石头。
“咚,”又是一声响,沈定湖赶紧摸,摸到一截松树根。
敌人没手榴弹了,就用这些东西乱扔起来。
3个战士身上每人都挨了几下子。
什么军队什么板眼,硬是一群流氓。
印军开始打pào了。pào弹掠着树梢,吱吱怪叫着落下来,把堑壕前后zhà得烟雾弥漫,后边的主阵地上也是一片火海。
吴元明忽然明白了,大声说:“小沈、小王,敌人想攻占择绕桥,绝不能让他们的yīn谋得逞。”
3个人分了工,一人封锁一个地堡。
地堡里的敌人一露头,一梭子子弹马上就飞过去。
桥西这个小阵地成了敌人眼中的芒刺,他们开始实施集中轰zhà了。
pào弹雨点般倾泻下来,堑壕早已夷成平地。
3个战士的耳朵都被bàozhà的巨响震得流血。浓烈的黑烟和滚滚的热浪呛得他们喘不过气。
又是一声巨响,吴元明只觉得右腿一颤,便酸麻的失去了知觉,他知道自己受伤了,迅速抽下腰带,将腿根部狠狠扎住。
急救包和衣服都被烧焦了,像晒于的红薯干贴在身上,一动,就扑束束地掉下来。
pào声停了。
硝烟散了。
择绕桥还在。
阵地没有丢。
吴元明抹了把脸上的灰土。两个战友从土里钻出来,顽皮地向他眨眨眼睛。
月亮露出了皎洁的脸。
山林恢复了先前的宁静。
克节朗河水还在唱着那首永不厌倦的歌。
3个战士却听不到了。
永远听不到了。
他们的耳膜被震裂了。
天放亮了。
印军地堡qiāng眼里,伸出一个黑糊糊的布包,布包绑在一根木棒的顶端。布包上chā着一根引信,正“嘶嘶”冒着蓝色的火花。敌人要zhà桥,把3个战士困在桥西。
吴元明yù扑上去,可是猛一使劲,没站起来,这才意识到自己受伤了。他猛拍了小王一掌。
小王会意地纵身跃出堑壕,扑向yào包。
吴元明和小沈的冲锋qiāng,同时封住两个地堡的qiāng眼,小王抑住yào包,一把扯掉导火索,接着和地堡里的敌人争夺起zhàyào包来。
敌人抓住木棒用力往里拉,小王挟住yào包死劲往外拽。
这种“拔河”比赛简直是战争中的奇观。
小王个头不高,力气也不大,使上全身吃nǎi的劲,仍然拽不出来。
死神就站在旁边,多延续一秒,清醒过来的敌人就会打死他。
“快放手,”吴元明着急地喊。
他不知道,小王耳朵也听不见。
小王好像已将一切抛置脑后,圆脸憋得紫红,拼上xìng命也要赢得这场拔河的胜利。
吴元明灵机一动,大喊:“扔手榴弹。”
小王听不见,也不理会。
地堡里的敌人吓坏了,慌忙松了手。
小王没防备,一个后仰摔在地上。
zhàyào包脱手,顺势落到河里。绑zhàyào包的木棒,一多半竖在河面上。
从此,这木棒就直立在择绕桥下的急流里。
它成了印军越过麦克马洪线,向中国武装进犯的铁证。
如果哪位读者有兴趣,路过择绕桥,尽可以查证一下这木棒的来历。
次日,中国外jiāo部代表声明,强烈抗议印度军队越过麦克马洪线,向驻守在克节朗河择绕桥头的边防哨所进行猛烈的pào击。打死打伤边防连长刘道臣等七人。这是继朗久、空喀山事件后的又一次严重的军事挑衅。中国军队将保留还击的权力,并警告印度政府,“玩火者,必自焚。”
印度外jiāo部照会,抗议中国军队越过麦克马洪线,悍然向印度边防哨所进攻,开qiāng开pào打死官兵13人,伤26人。这是中国政府有意恶化两国关系,妄图霸占印度领土的又一罪行。
两国唇qiāng舌剑,互不相让,各说各的理。
世界舆论倾向何方呢?
“中国军队敢出兵朝鲜,和美国军队硬碰。
太好战了。”西方的记者说。
“中国军队镇压了西藏军队的反抗,嗜武成xìng。”不了解内情记者说。
“印度是个弱国,怎么敢和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打仗。”不结盟国家的记者说。
一个时间内,中国似乎有些孤立。
他们不是别有用心,便是在凭空猜想。
其实,只要到择绕桥头转一圈,那根直立在克节朗河中的木棒,便会告诉他们全部真象的。
(7)中国军队被迫反击。
1962年10月,印度当局错误地估计形势,在大国支持下,向我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进攻。
我西藏、新疆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
这次自卫还击战,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进行。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历时1个月,经历了两个作战阶段。
第一阶段,自10月20日至28日。主要反击方向为克节朗——达旺地区。战前,印军在东段和西段的兵力为1个军部、1个师部、4个旅部、21个步兵营,约22000人。我军投入作战的部队有:西藏边防部队4个多团、新疆边防部队1个多团和昌都、林芝、山南分区的部队。在克节朗方向,我军根据印军布势前重后轻、翼侧暴露、正面宽、纵深浅的特点和地形情况,采取了从两翼开刀,迂回侧后,包围分割,各个歼敌的战法。自20日上午7时30分开始反击至当天下午,便大部歼灭了该地印军。接着,分兵5路,齐头并进,乘胜追击,于24、25日,先后进驻车新桥、达旺等地。在西段地区,我军于20日8时25分对入侵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之敌发起反击,经1小时战斗,全歼该敌。21日乘胜扩张战果,至23日便全部扫除了班公湖两岸及其以北地区的31个印军据点。随即挥戈南下,反击巴里加斯地区之敌,歼其一部。昌都、林芝、山南分区部队,也于10月20日实施反击,先后拔除敌据点多处,进占易古通、马尼岗、塔克新和哥里西娘等地。第一阶段作战至此便告一段落。
第二阶段,自11月16日至21日,主要反击方向为西山口——邦迪拉地区和瓦弄地区。
战前,印度当局从全国各地调兵遣将,使东西两段总兵力增至3万人。我军投入作战的兵力也增加到13个多团并一部分pào兵。在西山口至邦迪拉方向,我军根据印军布势特点,以部分兵力反击西山口,打敌之头;以部分兵从两翼夹击申隔宗、略马东,击敌背腹;另以部分兵力实施远距离、大纵深的迂回、直chā德让宗、邦迪拉之间,断敌退路。这样,便形成了对西山口、德让宗地区之敌的多路向心合击,经1天激战,我军占领西山口、德让宗、申隔宗,歼灭印军一部。19日,占领邦迫拉,并于略马东地区围歼近千名逃敌。
尔后,主力即在西山口至邦迪拉地区展开搜剿,一部分兵力继续向南追击,于21日进占吉莫山口、比里山口和鹰窠山口一线。在瓦弄方向,我军一部于16日晨发起反击,歼敌一部,印军第4军军长和第11旅旅长仓皇逃走。我军在当天下午即占领瓦弄,一部就地搜剿,另一部分兵向南追击,至21日,先后进至萨木维尔和金古底,逼近传统习惯线。在西段地区,我军于11月18日至20日,清除了残存在我境内班公洛地区的6个印军据点,歼灭大部守敌。在东段中部,我军也于11月18日开始反击,先后拔除印军据点16处,歼敌一部。
(8)máo zé dōng下令中国军队“退避三舍”。
这是1962年11月中旬。máo zé dōng独自走出了中南海春藕斋,舞场里的乐曲还在响着,节奏悠长舒缓……
稍顷,周恩来总理也走了出来,他们沿着中南海的林荫道边走边谈。
máo zé dōng望着涤着水面的柳丝,回头问道:“信已经jiāo出去了吗?”
“已经全都jiāo出去了。”
11月17日,中国总理周恩来给亚非20多个国家的首脑写了一封长达20多页的致函。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的原则立场,表达了希望和平解决争端的愿望。
“一边是军事仗,一边是外jiāo仗,都要争取主动。我看打得差不多了吧?”máo zé dōng问。
“总参送来的报告,部队士气高昂,东、西两线都推进得很快,已经到达传统习惯线,歼灭敌人50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
máo zé dōng满意地点了点头:“基本上是歼灭战。”
“为了给和平谈判造成有利条件,我们准备就地停火,部队后撤。”
“我看可以,就地停火,退避三舍,我们让他们一点,也看出谈判的诚意。”máo zé dōng在甬道边的石凳上坐下来,随手又点上了一支烟。
周恩来双手抱在胸前:“这样做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
“我们做了这就是先例,总要有人先做吧。”
máo zé dōng说这番话的时候,目光平视着远处的红墙。
1962年11月21日24日,中印边境中国边防部队接到了máo zé dōng签署的命令。
总参谋部用特急电报下发到各部队。电文如下:西藏军区前指、军区、丁指、康指、新疆军区并成都、兰州、北京军区:为进一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中央决定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为了促成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我军决定于11月22日零时起,主动停火,并于12月1日开始,主动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内侧20公里地区。遵此,现将部队下一步行动部署如下:……
总参谋部1962年11月21日24时11月21日清晨。新德里。
一队高级轿车鱼贯驶向新德里机场。街头一片冷清,街夫正在清扫街角上的落叶和垃圾。
内政部长夏斯特紧裹着长领大衣,心急如焚地坐在轿车里。他将到阿萨姆邦紧急视察,重整提斯浦尔行政机构,给民众以胜利的希望和信心。他心里明白此行凶多吉少,别说是他,就是总统亲自来,也难有回天之力。
轿车在新德里机场候机厅外面停住了。他们正yù走进候机大厅。
在候机厅门口,报摊前面围满了人,不少人在争购报纸,有的人异常兴奋,互相握手拥抱。
部长秘书是个富有好奇心的年轻人,他走到了报摊跟前。
他看到了一行醒目的大标题:中国单方面宣布就地停火,并将马上撤兵。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条新闻。随手抽了一份报纸跑了回来。
“部长先生,中国人宣布就地停火了!”
“停火!”夏斯特大吃一惊,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我们该怎么办?”
夏斯特思忖了片刻说道:“回去,我们先回去。”
车队又向新德里市区驶去。
“去总理私邸。”夏斯特对司机说。
汽车停在尼赫鲁私邸外面的街上。夏斯特匆匆走进了客厅。
尼赫鲁一边整理上衣,一边走了出来。
“发生了什么事情?”尼赫鲁问。
“中国单方面宣布停火。”夏斯特将报纸递给尼赫鲁。
尼赫鲁接过报纸,一连看了几遍,看来他根本不知道中国停火的消息。
“他们为什么不打了!”尼赫鲁自言自语道。
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máo zé dōng的命令,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
被中国军队包围的印军,大部分不知道停火的消息。包括帕塔尼亚少将对此也一无所知。
11月22日晨,整个战区一片宁静,瓦利少校带着几名印军士兵,拖着饥肠辘辘奄奄一息的身子,在邦迪拉以北的密林中寻找可食之物时,碰上了一支中国巡逻队。
一名中国军官向他们走来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