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科幻小说 >爷爷奶奶最新章节 > 爷爷奶奶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

  不做宠坏孩子的罪魁祸首

  孩子缺少爱会造成感情和心理上的缺陷,反之,过多的亲昵与溺爱也会导致同样甚至更严重的后果。♀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

  小张工作很忙,每天东奔西跑,爱人在一家网站工作,也是没日没夜。他们的女儿婷婷开始由保姆带,摔了一跤之后跟爷爷奶奶一块过,夫妻俩只在周末接孩子回家住两天。

  可随着不断长大,小张夫妇俩发现婷婷的脾气越来越大,平时有事稍不顺心就在地上打滚,或者把玩具全部扔在地上,谁也管不了。

  为此,张大爷一家人对婷婷做了一次民意调查。奶奶问:“婷婷最怕谁?”她说:“爸爸。”奶奶又问:“那婷婷最不怕谁?”她回答:“爷爷。”然后又加上一句:“爷爷最听婷婷的话。”经过这次民意调查,家庭全体成员都认为是张大爷宠坏了婷婷。以后只要婷婷有什么不良表现,找根子都会找到张大爷的头上。

  后来张大爷冷静下来想想,自己确实对小婷婷一味迁就溺爱,很少严格要求,常常无条件地满足她的要求而失去了分寸,过度的溺爱给婷婷的成长添了许多麻烦。

  苏联工读学校创始人马卡连柯说过:“你想害死你的孩子吗?请给他一剂足够的幸福。”孩子缺少爱会造成感情和心理上的缺陷,反之,过多的亲昵与溺爱也会导致同样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常常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以期孩子更快乐健康地成长。俗话说“隔辈亲”,老一辈的人更是对孙辈倾注了太多的爱和关注。但他们的疼爱往往不自觉地过了度,变成了溺爱,从而对孩子得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张大爷疼爱小婷婷是毋庸置疑的,但他的溺爱不仅使婷婷养成了摔东西的坏脾气,变得无法无天,还让婷婷把爷爷和爸爸作对比,认为爸爸对自己太过严厉,为以后的亲子关系埋下了隐患。

  很多孩子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变得自私,缺乏群体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他缺乏对别人的爱,觉得亲人给他的一切的爱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点感激之情。孩子挑吃挑穿,花钱没有节制,家务一点不做,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差。每当考试的时候战战兢兢,考好了目空一切,考砸了就垂头丧气。这些孩子除了学习不错以外,其他方面几乎找不出什么闪光点。

  虽然被溺爱的孩子可能身体健康c聪明伶俐。但他们的非智力素质存在严重的缺陷,如任性c自私c依赖心强c不能与人平等相处c适应社会能力差等,这必然影响孩子智力的正常发展。这样的孩子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竞争环境,易受坏人引诱,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不能自拔,他们头脑中储存的假c恶c丑的东西,大多是幼年时期家庭中的溺爱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

  专家支招

  作为爷爷奶奶,应当认真对待溺爱孩子的问题,杜绝诸多不良现象的发生。

  首先在生活中不要过分注意孩子。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也应当为孩子的表现提供充足的机会,但一定要掌握好尺度。很多家长总喜欢在去亲戚朋友家串门时逗引孩子表演,家里来了客人也热衷于让孩子为客人表演节目。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状况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孩子便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家里的小太阳,从而变得目中无人。因此爷爷奶奶不要过分注意孩子,可以在暗中关照他c注意他,有客来访千万不要把自己孩子当作唯一的中心话题。

  其次,对于孩子的要求爷爷奶奶不能有求必应。孩子在家做事总要和父母讲条件,比如:早上起来喜欢穿哪件衣服,妈妈不让穿就不上幼儿园了;和父母逛超市,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父母不给买就哭闹不止,只有满足了他的要求才会停止。长此以往,孩子便养成了只懂享受c不会体贴他人的坏习惯。如果出现诸如此类的现象,爷爷奶奶不要降低姿态乞求央告,更不要表现出无可奈何,或者干脆直接顺从孩子的意愿。而要表现出坚定的态度,对孩子的要求要理性对待,绝对不能降低对孩子的标准,同时要不卑不亢,用鼓励c信任和严格来教育孩子。

  再次,爷爷奶奶不要给孩子特殊待遇。爷爷奶奶常常把孩子叫做家里的“小皇帝”,孩子处处受到特殊照顾,让孩子吃”独食”,好的零食和饭菜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精致的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不会关心他人。爷爷奶奶要把孩子当作家里普通的一份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里的成员而不是小霸王,从而懂得分享和关心别人。

  引导孩子“自己来”

  “望子成龙”是家长们普遍的心态,但很多家长因为教育方法不恰当,孩子没有成“龙”,反而成了“虫”,家长的美好期望也落空。如果想让孩子做人中之龙,首先要让他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镜头一:婷婷今年4岁,早就能够奔跑自如了,可让人感到费解的是,每次到外面去玩,只要奶奶在,她肯定走不了几步就说累,非缠着奶奶让奶奶抱。周末全家去公园玩,爸爸妈妈出门前就跟婷婷“约法三章”,让她自己走,婷婷满口答应。进公园没走几步婷婷就赖着不走了,非要奶奶抱才行。爸爸妈妈问:“你的脚呢?”婷婷撒娇地说:“奶奶就是我的脚。”爸爸妈妈还想说什么,奶奶却哈哈大笑:“婷婷真聪明,来,奶奶抱。”说着就要去抱婷婷,爸爸当然舍不得奶奶累着,只好自己抱。结果逛完公园,爸爸也累坏了。

  镜头二:周一早上,亮亮和往常一样赖在被窝里不起床,说:“爸爸妈妈你们先下楼吧。等你们收拾好了,我自己也就下楼了。”爸爸妈妈哭笑不得,只好下楼。临下楼的时候,妈妈对亮亮说:“儿子,妈妈再上来的时候能够看到你已经穿好衣服了该多好呀。”他一听来了兴致,说:“我当然会穿衣服了,你们下去吧,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再上来的时候,看见亮亮真的自己穿上了衣服。虽然穿得乱七八糟的,但这已经很不错了。妈妈连声称赞。在妈妈的赞扬下,他高兴坏了。之后,亮亮很多事情都开始自己做,连平时需要催促半天也不乐意做的事主动去做了,善后工作也做得井井有条。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用心良苦,关照全面而持久,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表现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望子成龙”是家长们普遍的心态,但很多家长因为教育方法不恰当,孩子没有成“龙”,反而成了“虫”,家长的美好期望也落空。如果想让孩子做人中之龙,首先要让他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案例一中的婷婷在奶奶的过度宠爱下产生了依赖心理,连走路都不愿意自己去走。而亮亮在家长的鼓励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做得还很出色,从此以后越来越自立。

  专家支招

  小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欲,看到大人做事常常想去帮忙。比如看奶奶洗碗也想试着去洗,看爸爸推车子,也想跟着推几下。但爷爷奶奶总是宠孩子,怕孩子受伤,不放心让孩子自己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样的做法有很多副作用:一是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失去了,智力锻炼的机会也没了;二是孩子提高生活能力的机会失去了,剥夺了一次能力养成的机会;三是求知欲会很受打击。对此,爷爷奶奶要有清醒的认识,保持一点爱的距离,放开手让孩子自己来。

  不少爷爷奶奶“心太软”,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进行“一条龙”c“全方位”c“系列化”的服务。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同温室中的花朵,患了“软骨症”,见不了世面,经不住大风大浪。这样教育孩子的后果很令人担忧。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人格,应成为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重要的一堂必修课。

  因此,爷爷奶奶如果想锻炼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应该多让孩子“自己来”,让他们自己面对各种问题,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引导孩子“自己来”。小孩子很会看大人的眼色,特别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候动不动就和爷爷奶奶耍赖,大人一心软,就屈服于孩子的要求,为孩子代劳了。对于孩子能自己做的事,爷爷奶奶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比如说“奶奶相信你能做好。”“这点小事难不倒你这个男子汉”等等,让孩子不自觉地受到刺激,积极地去完成。对于那些孩子无意识要去做的事情,爷爷奶奶可以适当启发,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说“隔壁的妞妞都会叠被子了,你会吗?要不咱们试试?”这样孩子就会很愉悦地接受自己动手的建议,并逐步形成一系列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想自己动手,家长没必要总是关心这关心那。就算是看到孩子做得不对或是丢了什么东西也可以先不管,放手让孩子去做。这样的做法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在自己动手尝试中获得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这种经验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但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它们都会在孩子今后的生活中起重要的作用。

  另外,爷爷奶奶要尊重孩子的各种正当需求,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看法。遇事多跟孩子商量,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决定。放手让孩子接触社会生活,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受各种各样的磨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会做孩子的“粉丝”

  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需要家长去发掘和鼓励,这就需要爷爷奶奶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用行动做孩子的“粉丝”。

  社区里准备举办新年晚会,一家人都动员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聪聪报名参加。晚上吃晚饭,爸爸笑着跟聪聪说:“居委会的奶奶们都亲自点名要你参加呢,你看,你可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呢,这么多超级粉丝。”奶奶笑着说,“你表演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就和平时在家里给我们表演一样,你看好吗?”聪聪其实也有点不自信,但她一心要做勇敢的好孩子,不想让爸爸妈妈和奶奶失望,就点头答应了。“那我就唱《小燕子》吧,爸爸c妈妈c奶奶,你们跟我一起去好不好?“当然啦,”奶奶笑着说,“聪聪第一次表演,我们当然都是拉拉队员了。”

  轮到聪聪表演了,她第一次看见那么多人坐在台下,缩在奶奶怀里不愿出去。奶奶只好半拉半抱,把聪聪推到台前,还对着她的耳朵说了好半天,然后站在舞台一侧为聪聪加油。

  音乐声响起来之后,聪聪还是低着头没有任何动静。下面的笑声和议论声越来越大。在舞台一侧的奶奶忽然灵机一动,和着音乐声轻轻唱了起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边唱还边用双手打着节拍。

  听到歌声,聪聪慢慢扭过头,看到奶奶眼里满是鼓励,一扭回头,又看见爸爸妈妈也在跟着唱,她一下子轻松了,也跟着唱了起来,两只小手还学着小燕子的样子,“翅膀”张开,在舞台上俏皮地起舞。演出很成功,演出结束后,聪聪开心地说:“你们真是我的超级粉丝团。”

  对于年龄还小的孩子来说,再小的舞台也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是他展示自己的一个空间。此时,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亲人的支持与鼓励。大人要站在他的身后,为他加油鼓劲,做孩子的忠实“粉丝”。这样能够点燃孩子的热情,让他毫不畏惧地向前冲,从而树立自信乐观的好性格。

  其实不光是表演,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考验,爷爷奶奶更要做好孩子的“幸福拉拉队”,不仅在孩子表演时为她喝彩,在人生的每个道路上都要做好永远的拉拉队,为孩子加油鼓劲,协助孩子妥善处理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让孩子更自信c更快乐。

  专家支招

  作家毕淑敏与她儿子有一段趣事:儿子在家里拿着一堆杂志乱翻,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毕淑敏并没在意。儿子说:“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毕淑敏说:“是很勇敢。可是世界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的。比如这件事吧,你有钱吗?”这时儿子很郑重地答道:“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可以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个海外刊物递给毕淑敏。毕淑敏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和建筑的知识,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竞争很激烈的。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博物馆里可以点有浓郁宗教气氛的藏香,还可以卖斋饭c播放佛教音乐”儿子仍然在絮絮叨叨地讲着自己的创意,但毕淑敏对儿子的创意并不感兴趣,她更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

  很长时间之后,毕淑敏的儿子忽然收到了一封邀请他去参加海外发奖仪式的请柬。他获得了创意银牌奖!

  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需要家长去发掘和鼓励,这就需要爷爷奶奶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用行动做孩子的“粉丝”。

  今天的孩子们不仅在创意方面远远超过了成年人,在其他很多方面也存在优秀的c值得成年人学习的好品质。比如,孩子更乐于接受新事物,自主意识比较强,孩子追求平等,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等。家长更应积极地与孩子交流,向孩子学习,做孩子的忠实“粉丝”。

  做孩子的忠实“粉丝”,就要摆出“粉丝”的样子来。比如平时多了解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对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作出认可的表情和态度。只有发自真心地对孩子寄予期望,孩子才能更好地表现和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得更加出色。

  让孩子学会思考

  孩子的思考能力越强,求知也就越强,终身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创造力就越突出。只有具备思考的能力,孩子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社会。

  小伟做事很粗心,学校里留的作业也是经常想不起来,就是想起来也不爱思考,总是瞎写一气,弄得错误百出,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妈妈为了督促儿子改掉这个粗心的坏习惯,要求他每天把家庭作业记下来,回家认真做完后再大声朗读检查一遍。小伟嫌烦,就央求每天接送他的奶奶帮忙,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瞒着媳妇早早去学校抄题目,接小伟回来之后再悄悄替孙子改正错题。小伟不爱思考的坏毛病得不到改正,一个学期下来,考试成绩仍然很糟糕。妈妈追问原因,小伟这才坦白交代了让奶奶代写的事。结果妈妈发火c奶奶垂泪c孙子哭闹,一家人乱成了一团。

  很久之前就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吗?”结果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在国内,我们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习惯于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做,而忽视了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久而久之,孩子没有思考的过程,也就享受不到通过思考获得认识的快乐。小伟的奶奶因为疼孙子而帮忙写作业就是越俎代庖了,孩子乐得清闲,当然更不愿意思考,考试成绩得不到提高是必然的。

  没有思考与创新,蔡伦不会发明纸,牛顿不会从苹果掉到地上的现象中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也不会发明电灯c电话和留声机。思考是一种技能,它可以通过训练的方式获取,如果不注意开发,思考的能力只能逐步萎缩。

  现在的信息时代客观上对每个人的思考能力都提出了挑战,要求孩子具备更高的能力。孩子的思考能力越强,求知也就越强,终身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创造力就越突出。只有具备思考的能力,孩子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社会。

  对于孩子来说,思考是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如果长期不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孩子的思想就会僵化,你问月亮像什么,孩子的答案就会总是小船或者圆盘;提起“龟兔赛跑”,结论永远是骄傲使人落后;问树上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树上还有几只,答案永远是一只也没有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学会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成长的过程。

  18世纪德国哲学家c教育家康德曾经说过:人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c机械地接受训练,最重要的是要使儿童学会思考。家长教育孩子,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还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思考。尤其是在孩子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的时候,在孩子犯错而尚未认识到的时候,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进行反思或反省,是十分必要的。

  专家支招

  有礼貌地反驳别人同样适用于大人与孩子之间的交往。爷爷奶奶可以巧妙地提出观点,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据理力争,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看法,强化逻辑,懂得如何真正地c自信地发问。老人可以启发孩子在友好的气氛中阐明他的想法,找出足够的理由来反驳。但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孩子是据理力争而不是毫无缘由地吵闹,这样才能合理顺利地培养孩子思考的好习惯,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让孩子养成“如果”的思考习惯,时间长了,他就会在同一时刻考虑几种不同的选择。当孩子冲动地建议一项不太合适的举动时,爷爷奶奶要制止他,让他认真考虑一下如果那么做会发生什么,请孩子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那样做不合适。久而久之,当家人不在身边或是周围没有人帮忙的时候,孩子就会三思而后行,不再莽撞行事。

  另外,爷爷奶奶还可以用鼓励孩子多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思维运转速度。不同年龄的孩子常常会向父母提出一串串精彩而奇怪的问题。比如:“天冷了水为什么会结冰?”“我是从哪里来的?”等等。孩子们的问题总是千奇百怪,有时候甚至会显得荒唐可笑。面对孩子的提问,有的父母可能会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哪有这么多的为什么?”这样的做法其实是非常糟糕的,因为这样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很扫兴,也会挫伤甚至磨灭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对于孩子的提问,老人应该耐心地予以启发和诱导,给孩子以问号,而不是句号。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更全面具体地去思考问题。

  正确看待孩子“搞破坏”

  孩子“破坏”的过程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鼓励孩子适当地“破坏”,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更多事物的探索兴趣。

  爸爸给小华买了一个玩具汽车,汽车是遥控的,能前进c后退和拐弯。小华看到汽车乐坏了,从屋子的里头开到外头;用瓶子设置障碍,在两个椅子之间架桥。最后不知道从哪找了把螺丝刀,开始拆汽车。小华的爸爸妈妈则在旁边看着他玩,只有在他拿螺丝刀的时候,才会叮嘱他小心不要划伤了眼睛,碰着了手指。后来,小华喜欢上了螺丝刀,闹钟c门把手c门锁,他都会拆掉并且安好。到了小学五年级,小华已经在各种动手能力大赛上崭露头角了。

  对此,小华的爸爸说,孩子有一段时间对玩具非常着迷,先是会动的发光坦克,然后是积木,还有一副心爱的华容道智力游戏。现在想起来,实际上它们暗合了一个儿童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视c听觉等感觉层次,逐渐过渡到知觉上组织,到最后逐步地发展推理c计算c判断等高级认知能力。他们当初之所以没有阻止,就是从小华的搞破坏中发现了孩子能力的提高,现在看来他们的做法是对的。小华的爸爸利用孩子爱“干什么”c“问什么”的,为他提供动手的机会,开发他的能力,为很多家长做了榜样。

  一个调查问卷中说,如果发现孩子在“拆装闹钟”,家长会有什么反应?调查显示,40(百分号)家长会对孩子“训斥”和“警告”,将近一半的家长会以“不耐烦”c“不屑于回答”和“敷衍”的方式对待,只有不足12(百分号)的家长会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同,并愿意陪孩子一起做。4~5岁的孩子精力充沛,常常爱搞些“破坏”,尤其是男孩子,总爱把布娃娃随意往地上摔,或者把玩具“大卸八块”。对于小孩子的破坏行为,我们需要仔细辨别,认真对待。

  父母总是以“时刻准备着”的精神状态去迎接随时可能发生的破坏场面,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喜静不喜动,接受新生事物较慢,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他们希望孩子乖巧c听话,不乱打乱闹,对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现的的“瞎捣乱”c“搞破坏”等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当孩子捉来一只小麻雀要喂养时,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拆一个卡通玩具时,当孩子拔起花盆里的花要看根是什么样子时,祖辈总会认为孩子这些出格的做法都是不良行为,必须立即纠正进行阻止和批评。

  专家支招

  对于孩子的“搞破坏”,爷爷奶奶要改变观念,正确对待。

  小孩子的一些破坏性行为是需要教育的。例如故意把虫子踩死,故意损坏玩具打破玻璃等比较粗鲁的行为都应当予以纠正。如果不及时教育,孩子很可能养成破坏公共财物等不良习惯。还有的孩子把椅子推倒,打碎瓶子,可能是由于内心不满,通过破坏物品来发泄情绪,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耐心地给他讲解道理,引导他用合理的方法来发泄情绪。同时,家长也应当起模范作用,不能动不动就扔东西摔瓶子,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还有一些孩子的“搞破坏”是希望引起家长的注意或是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并没有其他目的。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当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发泄情绪,还要指导孩子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个理智的人。另外还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多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怎样去做才是正确合理的。

  孩子的大多数“破坏性”行为都是出于好奇。有些孩子好奇心很强,对东西拆开后是什么样子特别感兴趣。例如他把闹钟拆开了,是想知道为什么它的指针能走动,他用剪刀把妈妈买的新衣服给剪坏了,是想体验一下剪东西的乐趣。孩子的这些行为只不过是为了认识和了解事物,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应当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培养孩子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可以告诉孩子什么东西可以拆,什么东西不可以拆。也可以买一些可以装卸的益智类玩具,鼓励孩子去拆。这样孩子不但满足了好奇心,还得到了乐趣,对孩子大脑的发育和对事物的认知都有好处。

  对于孩子这样那样的“破坏”,爷爷奶奶要有宽容的心态,不要严厉地批评孩子,也千万不要说“不许再把玩具拆了,不然下次就不给你买了”等这样警告和威胁的话。因为长辈的批评和威胁很可能会扼杀孩子可贵的探索精神。

  另外,爷爷奶奶也应该尽可能地参与到“破坏”中来。孩子“破坏”的过程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鼓励孩子适当地“破坏”,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更多事物的探索兴趣。在鼓励孩子“破坏”的行为之余,还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引导孩子思考,可以多提问题让孩子去猜c去想,并主动带领孩子从“破坏”中寻找答案。

  不妨把自己交给孩子来照顾

  作为家长,爷爷奶奶可以适当地让孩子来照顾自己。当关心和被关心的位置颠倒了以后,两者的关系就会立刻发生质的变化。

  有一位爸爸,他的妻子身体不好,而他自己又要到外地出差,很长时间以后才能回来。临走前,爸爸告诉10岁的儿子:“我要到外地去工作,可能一年都不会回来,照顾妈妈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每天晚上要关好门,关好窗户,检查完煤气罐再睡觉。拜托了!”儿子眨眨眼睛,认真地点头答应了。

  一年后,当这位爸爸出差回来后,妻子欣喜地告诉他,自从他走后,孩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勤快了,还懂事了很多。“儿子现在对我可关心了,还学会炒菜做饭了呢。”儿子放学回家还特意给爸爸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庆祝。爸爸笑得合不拢嘴,看来自己当初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爷爷奶奶总是把自己安置在关心呵护孩子的位置上,什么事都替孩子操心,自己累不说,还可能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责任意识在无形中缺失。而且爷爷奶奶对孩子照顾得太无微不至,也容易让孩子形成逆反心理,觉得大人什么都管,自己没有自由。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为孩子做很多事,却有可能反倒受累不讨好了。

  作为家长,爷爷奶奶可以适当地让孩子来照顾自己。当关心和被关心的位置颠倒了以后,两者的关系就会立刻发生质的变化。从让爷爷奶奶关心孩子,演变成孩子关心爷爷奶奶,孩子有了关心照顾的对象,身上担负了责任,自然就会有明显的进步。

  专家支招

  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家里有老人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机会。不要把孩子交给老人,而是让孩子关心老人,让他们来照顾老人。

  通过让孩子照顾老人,还可以让孩子设身处地地体会到爷爷奶奶照顾自己时的艰辛,对爷爷奶奶增添更多的关心和感激,祖孙之间的关系也会更融洽。这些照顾也是对孩子自身能力一个很好的锻炼。

  孩子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坚强,克服软弱的坏习惯;当好多孩子还享受着衣来伸手c饭来张口的特殊待遇的时候,这样的孩子往往已经开始自己洗衣服做饭了;当不计其数的家长守在学校门口等候娇滴滴的孩子放学的时候,这样的孩子一个人上下学回家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爷爷奶奶自己可以引导孩子来照顾自己,比如在家里做家务的时候有意识让孩子给自己帮忙,递衣架c买东西c搀扶老人等等都是很有效的方法,即使爷爷奶奶自己完全能做的事,也可以交付给孩子,并告诉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这些事做不了,你长大了,肯定会做得很出色的”等等,通过这样的暗示,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肩上沉重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让孩子照顾老人的时候,爷爷奶奶要给予恰当的夸奖和赞扬,如果长时间让孩子来照顾自己,却不给孩子一点鼓励c认可和夸奖,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委屈,认为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无足轻重,从而产生自卑和自闭心理。爷爷奶奶要在孩子照顾自己的时候认真地说谢谢,让孩子的努力得到认可。如果孩子做得不够好,爷爷奶奶也要在肯定孩子的同时给予孩子正面的引导,绝对不能训斥孩子,让孩子觉得受累不讨好。

  另外,爸爸妈妈也要看到孩子在照顾爷爷奶奶方面的努力和成就。看到孩子帮助爷爷奶奶做事要真诚地赞扬,以旁观者的角度对孩子做出正面积极地评价。让孩子对自己的这些行为有更准确到位的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素养。

  分给孩子家务事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爷爷奶奶要充分利用好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机会,并通过游戏c比赛等形式激发孩子自己动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年级的玲玲平时和奶奶一起住,她总以能够帮助奶奶做家务事为荣。

  那天奶奶有点发烧,吃完饭就在床上躺下了,看到这种情况,玲玲毛遂自荐说要自己洗碗。她先将每个碗和盘子里的剩饭剩菜都倒进厨房的垃圾袋里,然后用一个大盆把所有的碗都摞起来一起放到水池子里。玲玲打开水龙头,倒上洗洁精,准备洗碗。忽然她手一滑,一个碗落到地上,摔了个粉碎。奶奶正好走进厨房,连忙说:“没关系,第一次谁都一样,关键是要逐步掌握要领。”奶奶的鼓励让玲玲一下放松起来。接下来,她洗得很认真,一点也不毛躁。把所有的碗都洗干净之后,玲玲甩着发酸的胳膊对奶奶说:“奶奶,以前看您洗碗很轻松,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也很累,您辛苦了,以后我一定要多帮您做家务。”

  在家庭生活中,爷爷奶奶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分派一些适当的c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打扫卫生c给花草浇水等,以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更好地体验劳动的乐趣。这些看起来没什么的小事,不但有助于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还能改掉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与性。

  优裕的生活环境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越来越懒惰,爷爷奶奶尤其要注意让孩子在家务劳动中克服“偷懒”的心理。对洗碗c洗菜c洗锅c倒垃圾等轻活儿,尽量让孩子去做。有些家务,如包饺子c收拾房间c整理桌面c叠被子等可以让他和大人学做;还可以让孩子帮忙买油盐酱醋等,既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又能让孩子生活的能力有所提高。爷爷奶奶不用担心这样会把孩子累坏,孩子往往比大人想象的能干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就变得越来越能干。

  专家支招

  爷爷奶奶可以先对孩子提出任务,再悄悄创造让孩子完成任务的条件。例如,让孩子学洗衣服时,可以先洗污渍少的,再逐渐增加难度,这样才会增加孩子做家务的兴趣,而不至于让孩子一下子被难倒或再也不听从指挥。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或间接指导孩子做简单的事,让他体会到依靠自己双手取得成功的喜悦。

  在给孩子分配家务的同时,爷爷奶奶还可以用给孩子讲名人轶事等方式,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的小手也能做许多大事。

  孩子做家务的时候,老人最好不要过度关注,要给孩子充分的行动自由;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情,大人不要中途插手,在进行过程中最好别提出任何建议,给孩子充足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孩子才敢大胆地去尝试,也更容易成功。

  当孩子完成了一件事的时候,祖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例如孩子自己洗了脏衣服,尽管洗得不怎么干净,我们也应该微笑着夸奖他“会自己洗衣服了,真是个好孩子”等等。同时,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不失时机地教孩子一些做家务的技巧和方式方法,多给孩子提供一些自我服务的机会。再例如,当看到孩子打扫房间时,应该及时称赞他:“你真能干,家里干净多了。”

  孩子对大人的评价和肯定都很在意,因此当孩子主动向爷爷奶奶展示自己做事取得的成绩时,爷爷奶奶一定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及时给予孩子关注和夸奖,给孩子真诚的赞美和鼓励:“让我来看看,嗯,确实有进步!”

  平时,爷爷奶奶还可以请孩子“帮忙”。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那么灵便,可以经常让孩子帮助自己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比如晒衣服的时候,对孩子说:“宝贝,帮奶奶拿几个衣架!”这种情况下,孩子总会积极地去帮忙。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爷爷奶奶还可以辅助孩子做事。例如乘电梯的时候,可以抱着孩子去按电梯里的按钮,从而让孩子在简单的行为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

  对于较为繁重的家务事,可以分成几部分让孩子一点一点学着做,千万不能着急。小孩的耐心有限,总做同一件事情会引起厌烦情绪,所以爷爷奶奶最好经常换换花样,或者让孩子轮流来做,这样他们还可以掌握多种劳动技巧。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爷爷奶奶要充分利用好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机会,并通过游戏c比赛等形式激发孩子自己动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孩子做得不够好的时候,家长要把标准放低一些,宽容一些,千万不能抱怨,嫌孩子做得不够好。这时再给孩子一个拥抱c亲吻,或在众人面前多夸一夸他,他就会得到极大的鼓舞。

  一1<>1一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