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刀光剑影大明宫
宦官领命来到上官婉儿的寝宫,把韦氏的告诉给了给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说:“知道了,你去告诉皇后,就说我谢谢她的关心,随后就到。”
韦氏的宦官走后,上官婉儿慨叹道:“看来该来的总是要来,挡是挡不住的。”她并不打算去南衙兵营同韦氏汇合,而是做到化妆台前,仔细的为自己化妆。她边化妆边思忖,李隆基起兵肯定受到太平公主的指使。现如今,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但是,鹿死谁手,并不明朗。因此,她不能贸然出面去选择站到哪一方。可是,无论谁输谁赢对她来说都不重要,因为她们都需要她,都需要人去帮助她们成就帝业。而她则是做这件事情的不二人选。她现在要做的是化好妆束,做好迎接胜利者的准备即可。
此时,一个负责侦查的万骑军士兵向李隆基报告说,看见一群穿着铠甲的人正在向南衙兵营方向奔跑。
刘江玉说:“一定是韦氏。”
葛顺福说:“临淄王,我们现在杀过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一定能歼灭韦氏叛军。“
李隆基说:“好,快追。”李隆基带着万骑军追着韦氏也向南衙兵营方向跑去。
韦氏等人到了南衙兵营,武延秀说:“母后,我去带人剿灭李隆基叛军。”
韦氏说:“先派遣五千人,围攻太平的府邸,杀掉太平。再命人严守大明宫的各个宫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我们就在这里以逸待劳,等着李隆基的到来,然后一举剿灭他们。”武延秀领命很快按照韦氏的指示做了部署。
李隆基带着万骑军来到了南衙兵营,命人撞开南衙兵营的大门。走进去一看,所有人都惊呆了。在南衙兵营里,密密麻麻地全是府兵将士,一眼望不到边。数万名府兵手持利刃,严正以待,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李隆基看着眼前韦氏的府兵阵容,心几乎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心里很无奈的叹息道: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万骑军的士兵,看着眼前地府兵阵容,吓得双腿发软。一些士兵甚至挪动脚步,直往后退。
李隆基回头见此情形,很快稳住胆怯的情绪,高声呼喊说:“大唐的将士们,我是临淄王李隆基。”
南衙府兵一听原来为首的原来是临淄王李隆基,感到很是吃惊。府兵将士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有一天会和李隆基做对手,因为李隆基可是李氏皇族中他们所敬仰的人。此刻府兵们低声窃语,心情变得复杂起来。而这边万骑军的士兵听到,李隆基与他们在一起并肩战斗,便都鼓起了勇气,褪去了畏惧的情绪。
李裹儿和武延秀则从南衙兵营的厅堂里出来,穿过府兵的人墙,来到最前面想去看看究竟李隆基带了多少人。
李隆基继续高声说:“大唐的将士们,自大唐复归以来,朝政混乱,党争不断;天灾频发,民不聊生。这都是由于昔日之皇后,今日之太后韦氏任人唯亲,重用奸臣,残害忠良,宫闱,祸乱朝纲所致。先帝仁慈,圣明于天下,曾多次劝导韦氏摒弃恶念,改过自新。然而,韦氏却视先帝之言如耳边之风,仍然一意独行,不思悔改,并企图谋权篡位,颠覆大唐。其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是。而先帝正是被韦氏和她的女儿李裹儿给毒死的。”李隆基说到这里的时候,声泪俱下,悲痛之情溢于表情。
当李隆基说出“先帝是被韦氏和她的女儿李裹儿给毒死”的时候,包括府兵在内的所有人都用眼睛看着李裹儿。
李裹儿被士兵们的目光盯得心慌意乱,不知所错。李隆基接着泪流满面地放声喊道:“此等恶性,天人共怒,人神共愤,是可忍孰不可忍。身为大唐将士,今日就是要承接天命,铲除这些恶贼,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大唐的将士们——诛韦氏,正朝纲。”
李隆基这段声情并茂的战前演说,击碎了李裹儿手下将士们的抵抗意志。特别是那句“诛韦氏,正朝纲”这句简单易懂的口号,真切地道出他们平日里敢怒而不敢言的心声,因为韦氏此前的所作所为,已经令天下人所厌恶,所憎恨。先是万骑军的将士跟着李隆基高呼“诛韦氏,正朝纲”。南衙府兵中一些士兵也跟着高呼“诛韦氏,正朝纲”,临阵哗变,加入到李隆基的阵营中。
李裹儿见此场景颇为惊骇,心想不能让李隆基这样胡言乱语下去。否则,她手下的士兵会被李隆基的这张嘴给全说跑了。李裹儿为了稳住军心,也大声说:“临淄王李隆基编造谎言,污蔑太后和我,实在是令人心痛难安。试问太后乃先帝之结发之妻,我乃先帝之亲生骨肉,怎么会做出这样穷凶极恶,摒弃人伦的事呢?李隆基说出此等恶言,煽动众人叛乱,完全是有违人臣之道,图谋不轨;罔顾长幼之序,以下犯上。他既身为臣子,却不思报国恩,反而起兵造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今天若不除此国贼,实在难以谢天下。本公主宣布,斩杀一名叛军者赏黄金十两,取李隆基首级者封其为万户侯。将士们,现在让我们一起为国除害,以儆效尤。快杀呀。”
李裹儿挥刀指挥府兵向李隆基发起进攻,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李裹儿一声令下,府兵们如潮水般向李隆基的万骑军扑去。李隆基也挥着刀亲自带着领兵,大叫道“诛韦氏,正朝纲,杀呀”,也向府兵发起冲击。
顷刻间大明宫内杀声震天,血流成河。李唐的宫廷又一次因为权势的斗争,而相互搏杀。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他们不是仰慕大明宫的雄壮伟岸,也不是羡慕大明宫的富丽堂皇,而在于这里是最高权势的象征。获得最高权势的人只有一个,在双方都无法妥协的情况。唯有用武力去角逐,最终的胜者。胜利的一方会掌握权势,坐拥天下,受万人敬仰。失败的一方,会从此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斗争的双方都很清楚这两种不同的结局会产生天堂与地狱般的差距,因此在斗争的时候他们会不遗余力的使出浑身解数,去击败对方。没有眼泪,没有同情。权势所散发出的魔力,诱惑c控制着双方领导者的思维,驱使着他们疯狂的前行。眼泪和同情,恰恰是对权势最大的敌人,至少在斗争的时候,这些东西是不会有的。
喊杀声划破了原本寂静的夜空,鲜血染红了干净整洁的青石地板,溅在了汉白玉做的栏杆上。倒下的尸体成堆成堆垒在一起,没人去理会。活着的士兵踩着死亡士兵的尸体,继续和对手拼杀,直到自己也被杀死。
李裹儿原本是在后面督战,她发现她的府兵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却丝毫占不了任何上风,反而是万骑军越战越勇。李裹儿决定亲自上阵拼杀鼓舞士气,因为她知道自己绝不能输。李裹儿又利诱手下的士兵,说:“诛杀叛军有功者,升官发财,任尔等挑选,杀呀。”
李裹儿握着刀,一刀上去就从背后将一名万骑军士兵的脑袋给砍了下来。紧接着,又是一刀捅进了另一名万骑军士兵的心脏。那位士兵的鲜血,喷在了李裹儿的脸上。李裹儿丝毫不在意,她用手擦去以后,继续向前冲杀,向李隆基的身边走去。李隆基挥着刀都已经记不清杀了多少府兵了,他看见李裹儿之后,也向李裹儿的方向杀了过去。
李裹儿和李隆基两人直面对方的时候,都没有说话。他们都明白这时候语言已经没什么意义,只有除掉对方才是目的。他们都可以想出千万条理由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但是,这都不能挽回那些无辜的士兵们为此而消失的生命。他们都可以去说出“江山是用白骨堆成的”这样的政治言语,去阐述士兵们的死是合理的。虽然,事实上他们不过的权势斗争下的牺牲品而已。
但是,他们此时此刻不会去管这些,而是一心想着取对方的首级。两人握紧刀,朝着对方猛砍过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堂兄妹,按照伦理关系来说李裹儿的生父和李隆基的生父,共同由武则天所生,是亲兄弟关系。李裹儿是李隆基的堂姐,李隆基是李裹儿的堂弟,在年龄上李裹儿比李隆基大一岁。要是放在普通人家,或许他们会彼此一起长大,相互照应,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但绝不会闹到手持利刃想干掉对方的地步。
可遗憾的是,他们的家族不普通,他们的家族是令万民仰慕的李氏皇族。他们之间不是因为没有从小一起生活过,而缺少感情,也不是因为彼此之间没能帮助对方,而产生怨恨,更不是因为他们的关系仅仅是由他们父辈的原因给罩上去的,缺乏实质性的意义。而是在于,他们都想争夺那份由他们的先祖浴血奋战得来的政治遗产。他们都想继承这份遗产,都认为自己是这份遗产的有效继承人。但是,当这份遗产只能由一个人去继承的情况下,矛盾便由此发生了,以至于愈演愈烈。最终,在种矛盾无法调和的情况下,只有兵戈相见。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他们谁也不会想着去调和。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皇权,的皇权,一种可以为所欲为不受任何规则约束的权力;一种随时可以决定别人生死,却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的权力;一种可以使拥有者丧心病狂的去满足内心深处的任何,而肆意践踏人类最基本的良知和道德准则的权力。
李裹儿和李隆基两人相互厮杀,李裹儿打不过李隆基。就把自己的丈夫武延秀叫了过来。夫妻两个一起砍杀李隆基。李隆基逐渐地支撑不住了,就把他的表弟薛崇简召唤了过来。这样一来,李隆基又重新对阵李裹儿,武延秀对阵薛崇简。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又变得复杂起来。李裹儿和李隆基分别是武则天的亲孙女和亲孙子。薛崇简是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的儿子,是武则天的亲外孙,是李隆基的表弟,也是李裹儿的表弟。武延秀是武则天同父异母的兄长武元爽的儿子,是武则天的侄孙,是李隆基和李裹儿的远方表亲,而且又是李裹儿的丈夫。按常理,来说这四个人的伦理关系是很稳靠的,生理血缘也是接近的,尤其是李隆基c李裹儿c薛崇简。但是,现在这四个有着亲属关系的人,却拼的你死我活,打的头破血流,招招指向对方的要害。这样的权势斗争自李唐帝国开国以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只不过是又一次的情景重现和为后世再次提供斗争素材和经验罢了。或许他们的身上都秉承着先辈们“窝里斗”的遗风,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自己是李氏皇族纯正血脉的传人,才有资格去继承大统。
李裹儿的上场让府兵的士气大为提升,万骑军毕竟人数太少,渐渐地有所不支,被府兵合围起来。
六月二十日那天下午,太阳即将下山的时候,李鉴把髙镇c王震宇c杨启贤c余成千悄悄地叫到军帐中。李鉴说:“大家知道我们这次行军为什么如此缓慢吗?”
余成千说:“大将军,是想我们多读书,好去品茶。”
李鉴说:“这不是最主要的。”
髙镇问道:“那是为什么呀?大将军。”
李鉴压低声音说:“诛杀韦氏的时候到了。”
底下人瞪大眼睛看着李鉴,髙镇说:“大将军,真的要除掉韦氏吗?”
李鉴说:“正是,韦氏一党,祸国殃民,阴谋作乱,企图颠覆大唐,天下已苦于韦氏久矣。我们身为大唐将领,怎么能容忍这样可耻的行径,狂妄下去。现在大公主和临淄王已经在长安准备动手了,我们正好赶回去,杀韦氏个措手不及,一举歼灭韦氏及其党羽,匡扶社稷,安定天下人心。”
底下的人摩拳擦掌,急不可耐地说:“是,大将军。我们听你的。”
李鉴说:“髙镇你去把那两个死太监抓起来,带到我面前来,我早都受够他们了。”
髙镇说:“是,大将军。”
李鉴说:“其他人现在就去整顿兵马在我大帐外面集合,我们现在就行动。”
底下人说:“是,大将军。”
余成千笑着说:“只要不读书,大将军说干什么都行。我这些天抄书,抄的手都没力气了,再不活动一下都不知道能不能拿起刀了。”
李鉴说:“瞧你那些出息,死都不怕,还怕书卷子。别废话了,快去做事儿。”
李鉴杀掉了那两个宦官监军,领着髙镇等将领对士兵们说:“韦氏作乱,挟持皇帝,意图谋反,我等身为大唐将士,怎能容许这样忤逆的事情发生,而不闻不问。如今朝廷上下危在旦夕,宗庙社稷摇摇欲坠。若不及时除掉这些奸恶之人,大唐将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将士们,在这个事关大唐安危的时刻,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回师长安,诛除韦逆,匡扶大唐。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鉴刚一说完身后的将领齐声高呼:“诛除违逆,匡扶大唐。”士兵们也跟着高呼:“诛除违逆,匡扶大唐。”
李鉴说:“好,不愧是大唐的勇士。”然后,他派人给每个士兵的发一块白布,缠在左臂上。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韦氏的宦官走后,上官婉儿慨叹道:“看来该来的总是要来,挡是挡不住的。”她并不打算去南衙兵营同韦氏汇合,而是做到化妆台前,仔细的为自己化妆。她边化妆边思忖,李隆基起兵肯定受到太平公主的指使。现如今,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但是,鹿死谁手,并不明朗。因此,她不能贸然出面去选择站到哪一方。可是,无论谁输谁赢对她来说都不重要,因为她们都需要她,都需要人去帮助她们成就帝业。而她则是做这件事情的不二人选。她现在要做的是化好妆束,做好迎接胜利者的准备即可。
此时,一个负责侦查的万骑军士兵向李隆基报告说,看见一群穿着铠甲的人正在向南衙兵营方向奔跑。
刘江玉说:“一定是韦氏。”
葛顺福说:“临淄王,我们现在杀过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一定能歼灭韦氏叛军。“
李隆基说:“好,快追。”李隆基带着万骑军追着韦氏也向南衙兵营方向跑去。
韦氏等人到了南衙兵营,武延秀说:“母后,我去带人剿灭李隆基叛军。”
韦氏说:“先派遣五千人,围攻太平的府邸,杀掉太平。再命人严守大明宫的各个宫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我们就在这里以逸待劳,等着李隆基的到来,然后一举剿灭他们。”武延秀领命很快按照韦氏的指示做了部署。
李隆基带着万骑军来到了南衙兵营,命人撞开南衙兵营的大门。走进去一看,所有人都惊呆了。在南衙兵营里,密密麻麻地全是府兵将士,一眼望不到边。数万名府兵手持利刃,严正以待,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李隆基看着眼前韦氏的府兵阵容,心几乎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心里很无奈的叹息道: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万骑军的士兵,看着眼前地府兵阵容,吓得双腿发软。一些士兵甚至挪动脚步,直往后退。
李隆基回头见此情形,很快稳住胆怯的情绪,高声呼喊说:“大唐的将士们,我是临淄王李隆基。”
南衙府兵一听原来为首的原来是临淄王李隆基,感到很是吃惊。府兵将士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有一天会和李隆基做对手,因为李隆基可是李氏皇族中他们所敬仰的人。此刻府兵们低声窃语,心情变得复杂起来。而这边万骑军的士兵听到,李隆基与他们在一起并肩战斗,便都鼓起了勇气,褪去了畏惧的情绪。
李裹儿和武延秀则从南衙兵营的厅堂里出来,穿过府兵的人墙,来到最前面想去看看究竟李隆基带了多少人。
李隆基继续高声说:“大唐的将士们,自大唐复归以来,朝政混乱,党争不断;天灾频发,民不聊生。这都是由于昔日之皇后,今日之太后韦氏任人唯亲,重用奸臣,残害忠良,宫闱,祸乱朝纲所致。先帝仁慈,圣明于天下,曾多次劝导韦氏摒弃恶念,改过自新。然而,韦氏却视先帝之言如耳边之风,仍然一意独行,不思悔改,并企图谋权篡位,颠覆大唐。其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是。而先帝正是被韦氏和她的女儿李裹儿给毒死的。”李隆基说到这里的时候,声泪俱下,悲痛之情溢于表情。
当李隆基说出“先帝是被韦氏和她的女儿李裹儿给毒死”的时候,包括府兵在内的所有人都用眼睛看着李裹儿。
李裹儿被士兵们的目光盯得心慌意乱,不知所错。李隆基接着泪流满面地放声喊道:“此等恶性,天人共怒,人神共愤,是可忍孰不可忍。身为大唐将士,今日就是要承接天命,铲除这些恶贼,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大唐的将士们——诛韦氏,正朝纲。”
李隆基这段声情并茂的战前演说,击碎了李裹儿手下将士们的抵抗意志。特别是那句“诛韦氏,正朝纲”这句简单易懂的口号,真切地道出他们平日里敢怒而不敢言的心声,因为韦氏此前的所作所为,已经令天下人所厌恶,所憎恨。先是万骑军的将士跟着李隆基高呼“诛韦氏,正朝纲”。南衙府兵中一些士兵也跟着高呼“诛韦氏,正朝纲”,临阵哗变,加入到李隆基的阵营中。
李裹儿见此场景颇为惊骇,心想不能让李隆基这样胡言乱语下去。否则,她手下的士兵会被李隆基的这张嘴给全说跑了。李裹儿为了稳住军心,也大声说:“临淄王李隆基编造谎言,污蔑太后和我,实在是令人心痛难安。试问太后乃先帝之结发之妻,我乃先帝之亲生骨肉,怎么会做出这样穷凶极恶,摒弃人伦的事呢?李隆基说出此等恶言,煽动众人叛乱,完全是有违人臣之道,图谋不轨;罔顾长幼之序,以下犯上。他既身为臣子,却不思报国恩,反而起兵造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今天若不除此国贼,实在难以谢天下。本公主宣布,斩杀一名叛军者赏黄金十两,取李隆基首级者封其为万户侯。将士们,现在让我们一起为国除害,以儆效尤。快杀呀。”
李裹儿挥刀指挥府兵向李隆基发起进攻,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李裹儿一声令下,府兵们如潮水般向李隆基的万骑军扑去。李隆基也挥着刀亲自带着领兵,大叫道“诛韦氏,正朝纲,杀呀”,也向府兵发起冲击。
顷刻间大明宫内杀声震天,血流成河。李唐的宫廷又一次因为权势的斗争,而相互搏杀。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他们不是仰慕大明宫的雄壮伟岸,也不是羡慕大明宫的富丽堂皇,而在于这里是最高权势的象征。获得最高权势的人只有一个,在双方都无法妥协的情况。唯有用武力去角逐,最终的胜者。胜利的一方会掌握权势,坐拥天下,受万人敬仰。失败的一方,会从此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斗争的双方都很清楚这两种不同的结局会产生天堂与地狱般的差距,因此在斗争的时候他们会不遗余力的使出浑身解数,去击败对方。没有眼泪,没有同情。权势所散发出的魔力,诱惑c控制着双方领导者的思维,驱使着他们疯狂的前行。眼泪和同情,恰恰是对权势最大的敌人,至少在斗争的时候,这些东西是不会有的。
喊杀声划破了原本寂静的夜空,鲜血染红了干净整洁的青石地板,溅在了汉白玉做的栏杆上。倒下的尸体成堆成堆垒在一起,没人去理会。活着的士兵踩着死亡士兵的尸体,继续和对手拼杀,直到自己也被杀死。
李裹儿原本是在后面督战,她发现她的府兵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却丝毫占不了任何上风,反而是万骑军越战越勇。李裹儿决定亲自上阵拼杀鼓舞士气,因为她知道自己绝不能输。李裹儿又利诱手下的士兵,说:“诛杀叛军有功者,升官发财,任尔等挑选,杀呀。”
李裹儿握着刀,一刀上去就从背后将一名万骑军士兵的脑袋给砍了下来。紧接着,又是一刀捅进了另一名万骑军士兵的心脏。那位士兵的鲜血,喷在了李裹儿的脸上。李裹儿丝毫不在意,她用手擦去以后,继续向前冲杀,向李隆基的身边走去。李隆基挥着刀都已经记不清杀了多少府兵了,他看见李裹儿之后,也向李裹儿的方向杀了过去。
李裹儿和李隆基两人直面对方的时候,都没有说话。他们都明白这时候语言已经没什么意义,只有除掉对方才是目的。他们都可以想出千万条理由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但是,这都不能挽回那些无辜的士兵们为此而消失的生命。他们都可以去说出“江山是用白骨堆成的”这样的政治言语,去阐述士兵们的死是合理的。虽然,事实上他们不过的权势斗争下的牺牲品而已。
但是,他们此时此刻不会去管这些,而是一心想着取对方的首级。两人握紧刀,朝着对方猛砍过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堂兄妹,按照伦理关系来说李裹儿的生父和李隆基的生父,共同由武则天所生,是亲兄弟关系。李裹儿是李隆基的堂姐,李隆基是李裹儿的堂弟,在年龄上李裹儿比李隆基大一岁。要是放在普通人家,或许他们会彼此一起长大,相互照应,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但绝不会闹到手持利刃想干掉对方的地步。
可遗憾的是,他们的家族不普通,他们的家族是令万民仰慕的李氏皇族。他们之间不是因为没有从小一起生活过,而缺少感情,也不是因为彼此之间没能帮助对方,而产生怨恨,更不是因为他们的关系仅仅是由他们父辈的原因给罩上去的,缺乏实质性的意义。而是在于,他们都想争夺那份由他们的先祖浴血奋战得来的政治遗产。他们都想继承这份遗产,都认为自己是这份遗产的有效继承人。但是,当这份遗产只能由一个人去继承的情况下,矛盾便由此发生了,以至于愈演愈烈。最终,在种矛盾无法调和的情况下,只有兵戈相见。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他们谁也不会想着去调和。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皇权,的皇权,一种可以为所欲为不受任何规则约束的权力;一种随时可以决定别人生死,却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的权力;一种可以使拥有者丧心病狂的去满足内心深处的任何,而肆意践踏人类最基本的良知和道德准则的权力。
李裹儿和李隆基两人相互厮杀,李裹儿打不过李隆基。就把自己的丈夫武延秀叫了过来。夫妻两个一起砍杀李隆基。李隆基逐渐地支撑不住了,就把他的表弟薛崇简召唤了过来。这样一来,李隆基又重新对阵李裹儿,武延秀对阵薛崇简。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又变得复杂起来。李裹儿和李隆基分别是武则天的亲孙女和亲孙子。薛崇简是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的儿子,是武则天的亲外孙,是李隆基的表弟,也是李裹儿的表弟。武延秀是武则天同父异母的兄长武元爽的儿子,是武则天的侄孙,是李隆基和李裹儿的远方表亲,而且又是李裹儿的丈夫。按常理,来说这四个人的伦理关系是很稳靠的,生理血缘也是接近的,尤其是李隆基c李裹儿c薛崇简。但是,现在这四个有着亲属关系的人,却拼的你死我活,打的头破血流,招招指向对方的要害。这样的权势斗争自李唐帝国开国以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只不过是又一次的情景重现和为后世再次提供斗争素材和经验罢了。或许他们的身上都秉承着先辈们“窝里斗”的遗风,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自己是李氏皇族纯正血脉的传人,才有资格去继承大统。
李裹儿的上场让府兵的士气大为提升,万骑军毕竟人数太少,渐渐地有所不支,被府兵合围起来。
六月二十日那天下午,太阳即将下山的时候,李鉴把髙镇c王震宇c杨启贤c余成千悄悄地叫到军帐中。李鉴说:“大家知道我们这次行军为什么如此缓慢吗?”
余成千说:“大将军,是想我们多读书,好去品茶。”
李鉴说:“这不是最主要的。”
髙镇问道:“那是为什么呀?大将军。”
李鉴压低声音说:“诛杀韦氏的时候到了。”
底下人瞪大眼睛看着李鉴,髙镇说:“大将军,真的要除掉韦氏吗?”
李鉴说:“正是,韦氏一党,祸国殃民,阴谋作乱,企图颠覆大唐,天下已苦于韦氏久矣。我们身为大唐将领,怎么能容忍这样可耻的行径,狂妄下去。现在大公主和临淄王已经在长安准备动手了,我们正好赶回去,杀韦氏个措手不及,一举歼灭韦氏及其党羽,匡扶社稷,安定天下人心。”
底下的人摩拳擦掌,急不可耐地说:“是,大将军。我们听你的。”
李鉴说:“髙镇你去把那两个死太监抓起来,带到我面前来,我早都受够他们了。”
髙镇说:“是,大将军。”
李鉴说:“其他人现在就去整顿兵马在我大帐外面集合,我们现在就行动。”
底下人说:“是,大将军。”
余成千笑着说:“只要不读书,大将军说干什么都行。我这些天抄书,抄的手都没力气了,再不活动一下都不知道能不能拿起刀了。”
李鉴说:“瞧你那些出息,死都不怕,还怕书卷子。别废话了,快去做事儿。”
李鉴杀掉了那两个宦官监军,领着髙镇等将领对士兵们说:“韦氏作乱,挟持皇帝,意图谋反,我等身为大唐将士,怎能容许这样忤逆的事情发生,而不闻不问。如今朝廷上下危在旦夕,宗庙社稷摇摇欲坠。若不及时除掉这些奸恶之人,大唐将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将士们,在这个事关大唐安危的时刻,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回师长安,诛除韦逆,匡扶大唐。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鉴刚一说完身后的将领齐声高呼:“诛除违逆,匡扶大唐。”士兵们也跟着高呼:“诛除违逆,匡扶大唐。”
李鉴说:“好,不愧是大唐的勇士。”然后,他派人给每个士兵的发一块白布,缠在左臂上。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