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帝星光年最新章节 > 帝星光年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十四节 一战的遗产 上

  1021年大同27年2月辽帝国的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巴格达,皇帝的到来让巴格达城一片沸腾,辽帝国终于在心里上代替了阿拔斯王朝。这个来自于东方的帝国是那么的特别,甚至比突厥人c回纥人还特别,虽然他们是来自于东方的民族,但是他们捍卫真主,是真主在人间的使者。

  欧洲人也是第一次接触来自远东的帝国,他们不太喜欢“lia一”这个发音,而是称他们为‘qidan‘帝国。

  远离一片狼藉的贺哲大漠当然是好,但是巴格达也有巴格达的问题,首先便是圣城的归属,没有了隋帝国的危险东罗马帝国来要账了。

  辽帝当然不会给他,于是协约国正式瓦解,两个大帝国在安泰普展开决战,结果辽帝国利用隋军遗留的连弩车打的东罗马人丢盔弃甲,于是东罗马帝国丢掉了小亚细亚,连弩车给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战留下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喀喇汗国的归属,虽然在辽帝国的支持下喀喇汗国取得了短暂的独立,但是喀喇汗很识趣,在做了三个月汗王后喀喇汗请求自去王号归附大辽,辽帝假装推迟了一番就吞并了喀喇汗国。

  战争的胜利明王耶律隆象功劳第一,因此辽帝把阿拉伯半岛封给了明王隆象,王府设在加沙。由于乌兰珠不习惯巴格达的生活,辽帝把科部多c夷播海c贺哲三州封给了汉王隆城,王府设在贺哲城,这样乌兰珠就可以在儿子的陪伴下在熟悉的家乡生活了。

  战后辽帝国的民族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统治阶层的契丹人变的更少了,突厥人虽然也少了些,但是突厥部族却趋于统一,大部族多了小部族少了,占人口多数的阿拉伯人c波斯人因为战争大量进入军界并逐渐占据重要职位,另外就是汉人的加入,隋军突然后撤留下了大量,战后这些移民大都成了辽帝国治下的百姓。从地域上来看,契丹人c汉人多分布于科布多c夷播海c贺哲州等帝国东北部一带,突厥人多集中于帝国中部,阿拉伯人集中在帝国中西部。从政权划分上看,汉王隆城成了契丹人与汉人的王,太子隆绪成了突厥人的王,明王隆象成了阿拉伯人的王,帝国三分之势初显。

  帝国往何处去,少数派的东方人如何统治中亚c西亚,枢相陈佳轩向辽帝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方案

  首先便是汉化,枢相陈佳轩毕竟是汉人,推行汉化是他的一贯主张,现在大量汉人的涌入为他的汉化政策提供了条件(大约有30万),因此他给辽帝出的第一个主意就是民族和解,坚决杜绝迫害汉人,他的理由是“汉人与契丹人种族相近,陛下也不愿意全国都是蓝眼睛吧”,作为黑眼睛的黄种人辽帝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于是颁布和解令,“契丹与汉是兄弟,偶有争斗也是家务事,朕绝不允许相互记恨”,于是汉人在辽国的处境顿时好了许多,逃亡的汉人也少了。接着就是吸纳汉人进入官僚系统与军队,由于辽帝国的官话是汉语,汉人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汉人大量进入辽帝国的官僚系统,一些在隋帝国郁郁不得志的不第秀才也慕名而来,一时间汉人把持了帝国三分之二的文官官位,但是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却分不清他们与契丹人有什么区别,于是把他们统称为契丹人,既然契丹帝国来自远东,文官中契丹人多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在辽帝国黑眼睛统治蓝眼睛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并没有引起阿拉伯人的不满,况且黑眼睛很仁慈,他们基本上不用肉刑,与黑眼睛的关系搞好了往往能够得到意外的惊喜(在中华这个叫关系)。

  汉化政策还有另外一个惊喜,就是汉语的拼音化,一个叫朱庸的汉人精通天竺c波斯c阿拉伯c希腊等十余种语言,他根据这些语言的发音发明了32个基本字母,字母组成音节,音节标注在汉字上,各个民族按照音节就能读出汉字。汉字拼音化极大的方便了各民族学习汉语,于是汉语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普及。

  汉化政策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统一度量衡为隋制,由于隋帝国与辽帝国使用了统一的度量标准,为了便于贸易结算欧洲各国不得不接受这个标准,隋制成为公制,“斤”“丈”“亩”“升”等汉字成了统一的符号。

  陈佳轩的另一大政策就是裁撤部族武装,组建类似于隋朝的节度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集团军),全队编为40万,分别是居龙卫2万由皇帝直接指挥主要负责皇帝的安全,天火军8万c天雷军8万,这是帝国的主力野战军,贺哲军8万部署于帝国东北部,朵思军8万部署于帝国东南部,新月军6万部署于帝国西部。这样各民族c部族混编后就消除了部族武装对帝国的威胁,同时又一次打击了明王的势力。

  陈佳轩的第三招是经济政策,对于辽帝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c民族众多c民情复杂的大国,要把老百姓拧成一股绳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经济搞上去。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重视商贸保护商人的利益,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把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域,不同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然后用商贸把各地区联系起来,这样各地区就形成了互不可分的统一经济共同体,比如贺哲大草原需要美索不达米亚的粮食,而美索不达米亚又需要贺哲人纺织的棉布和羊绒。

  第四招是邦交,主要是恢复与东罗马帝国和大隋帝国的关系,还有就是通过海上航线发展与欧洲各国的关系。当时东罗马帝国与契丹帝国正处于相互敌视的状态,契丹帝国的商船经常被东罗马海军打劫,契丹帝国的几次外交努力都失败了,可是没有海军又拿东罗马帝国没有办法。

  为了恢复商贸,1024年大同30年,辽帝国发动了对法蒂玛王朝的战争,辽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汉王隆城率领,一路由明王隆象率领,辽军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巨型抛石机和连弩车,又有四轮马车装载军需物质,所以很快就征服了日益衰落的法蒂玛王朝。

  征服法蒂玛王朝后,辽帝国(契丹帝国)完成了统一伊斯兰的任务,并继承了法蒂玛王朝的海军,1025年大同31年,明王隆象从突尼斯出发攻取了西西里岛,这样辽帝国就绕过东罗马帝国建立了海上商路。辽帝国(契丹帝国)成为了又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与东罗马帝国的强硬相比,一向重商的隋帝国就好说话的多了,当时隋帝国的参知政事范仲淹极力赞同恢复西部商路,认为这是富国富民之举,于是隋与辽在1023年大同29年恢复邦交,两国的商队在中断了5年后又一次恢复了往来。

  那么一战对于隋帝国又产生了那些影响哪

  ;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