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武侠修真 >善行道途最新章节 > 善行道途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312章 鸿蒙悟“势”

  第312章鸿蒙悟“势”

  再看晶晶,连续吸纳了十天,可她的小嘴巴就象无底洞一样,依然故我地吸取着,身体比以往又虚化了一些。

  化虚,是要化虚吗?夏昱盯盯地瞅着晶晶想道。

  “哥哥,你吃完了?”

  晶晶停了下来,回头问,在晶晶心里,夏昱的事比什么都重要。

  “呵呵,哥哥再也吃不下了。”夏昱溺爱地瞅着晶晶说道。

  “我还没吃够呢,要不咱们上里面去吧,这么吃太慢了。”

  晶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把夏昱震的够戗。

  “可哥哥进不去啊,要不你自己进去,哥哥在这里等你?”

  “不,哥哥在哪我就在哪。”晶晶坚守地说道,可接下来的话让夏昱又吓了一跳。“其实有我保护你,咱们是可以一起进去的。”

  “一起?”夏昱惊讶地问道,随即想起来了,这十天晶晶不也是这样护着自己的吗?

  “好,哥哥陪你一起去。”

  知道鸿蒙对晶晶来说很重要,夏昱也把心一横,大不了不可为时再退出来吧,有晶晶在,应该没大问题。

  “好,那咱们这就走吧。”

  晶晶上前拉起夏昱,也不用什么木板了,直接带夏昱就要往里走,她对鸿蒙的需要还是很迫切的。

  “晶晶,咱们换个地方好不好,去那里,那里是一个叫番兜的地方,我要上去找点灵物救人,另外看看有什么可以设下埋伏的地方,哥哥要对付一大帮坏人。”夏昱拦住晶晶说。

  “好啊,哪里都一样的,有吃的就行。哥哥要打坏人,晶晶一定帮忙,晶晶现在可厉害了。”晶晶握着小拳头骄傲地说道。

  “嗯,好,咱们哥俩一起打坏人”夏昱笑道回道。

  在他心里一直把晶晶当成小孩子对待,小孩子嘛鼓励一下就行了,真到那时候不会让晶晶涉险的。

  但是,貌似夏昱也阻止不了晶晶的进出。

  “晶晶,我给你留在身边的天钩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很好玩的东西。”

  夏昱又问起了绝天的情况,晶晶说了四个字:半死不活。

  晶晶总是在睡觉,没功夫搭理他,只给绝天一堆中品灵玉让他调命用,然后就再也不管不问了,偶尔醒来时才扫一眼。

  灵玉没了就续上点,要是觉得绝天用的多了,晶晶就会断了他的口粮,饿上他一阵子,啥子时候想起来啥时候再给。

  “呃”

  听了晶晶的解释,夏昱不由得为绝天祝祷了起来,希望你还能坚持下去吧。也很佩服绝天,竟然会这么顽强的活着,同时也愈发对绝天警觉了起来。

  这个仙人可不简单,现在是留也留不得,杀也杀不得,只能让晶晶看着办了。

  放下绝天这碴口,哥俩当即转向番兜的区域。晶晶用裹着夏昱直直没入鸿蒙之内。

  那护罩也当真神奇,外面雷霆万钧,可却视护罩和晶晶于无物,凡是他们经过之地,雷霆好象都有意避让开了一样,夏昱在里面一点不适的感觉也没有。

  晶晶则啥也不用加持,完全是用本体接触鸿蒙的,而且是边走边吸纳,效率比外面高多了。

  时间不长,哥俩便踏上了番兜的土地。

  他们现在身处的位置就是番兜,与外面一样,鸿蒙与番兜界限分明,咫尺便是两个世界。

  番兜内虽没有鸿蒙,但所有的物质全带有浓郁的洪荒之气。那是接近于鸿蒙的气息,也是让修士不好承受的来源,番兜之内的规则也因此而与元界大不相同。

  吸纳了一粒鸿蒙,体制大变的夏昱现在倒是与那些修士不同,可以在这番兜之内不用法术防护任意行走了,而且还可以毫无顾及地吸纳番兜内的灵气以为已用。

  “哥哥,咱们先在这里呆着好不好?我就在里面一米的地方吃,再有十多天就能吃饱了。”晶晶小声地对夏昱说道,生怕夏昱不同意。

  “呵呵,好,晶晶想怎么样都行。时间还有余,咱不着急。”夏昱怜爱地看着懂事的晶晶笑着回道。

  “耶,哥哥最好了。”晶晶高兴地跳了起来。

  番兜的边缘鸿蒙之气并不见少,灵识根本无用,肉眼也只能看出周边一米左右。算算时间还有二十多天才开岛,夏昱决定在这里先让晶晶“吃”饱再说。

  哥俩停下,晶晶走进鸿蒙一米处便开始狂吸起来。夏昱则盘坐在地上用眼睛盯着前方,试图看看鸿蒙是如何开创开地的。

  慢慢地夏昱的心神便被眼前的鸿蒙给吸引住了。虽然看不太远,可身前的地方就有变化。

  夏昱身前半米就是布满雷霆之力的鸿蒙。那雷霆是鸿蒙自发的,鸿蒙之内似乎有两种不同属性的气体存在。细看才能感觉是一清一浊,相互交织又相互排斥。

  “阴阳!”夏昱不由地想到。

  所谓道法自然,自然乃是整个宇宙之前的虚无。又谓道生一,一为太一即为炁,一生二,二为两仪即是阴c阳,阴阳也是离“道”极近的一级。

  道化阴阳,因阴阳互动而有万物。

  在阴阳互相剧烈的交织c纠缠下,雷霆由此产生。劈开两气c两气聚合,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清者非清,里面蕴含的物质数不胜数,浊者复浊,孕育万物的因素天然自带。

  清c浊从鸿蒙而来,成就天c地,天与地复又相互有所勾联,金c木c水c火c土于其间流转运行,始有万物萌生。

  道家的理论是这样记载的,修士们长久以来也是这样理解的,但是能亲眼看到却没有。夏昱要不是有晶晶带着,深入了鸿蒙,他也不会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这一切。

  上古传承至今的道家理论就这样以事实就生生地在摆夏昱面前,鸿蒙蕴阴阳,而阴阳创世,现在正在构筑一个新的地域。

  尽管雷霆不断,可这个创世的过程极慢。

  枯燥地盯着一处看了几天,夏昱才发现眼前的鸿蒙少了一点儿,然后有一块针别大小的土屑生成,一团气体也同时从土屑中分离上升。土落地,气归天。

  鸿蒙没了,生出天与地。一消一长之间世间便有了变化。

  “生c死!”夏昱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势”。

  在阿耨达悟到“生死”势时,尽管夏昱也欣喜,但心思始终感觉还差了什么,似乎在理论根源上领悟的并不透彻。但一个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夏昱感觉没有合适的时机和环境,所以夏昱也没有急着加深领悟。

  此番观察鸿蒙创世,因阴阳流转c变化而生天地所触动,夏昱心里不由自主地与自己现在的心境联系了起来。

  夏昱心念一动便把“势”发了出来,灵识也随着势的扩展而遍布其中各处观察。

  这一片地带是番兜新生的天地区域,没有日月,没有山川,也没有生灵,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只有在鸿蒙的映照下有一些不明不暗的光亮。

  头上是略带灰色的天空,脚下是厚重的大地。灵识附于其中,却能从这片死寂中感受到一种律动。

  无数的微粒在离散c聚合,无数的物质在流转成型,或化山石,或化云水,或变金木,或起流火。五行变在这分化c聚合中运行c转化,万物便在其中孕育c消灭。是生?是死?

  “万物生长,最终归于沉寂,没有不死c不消的事物。然而,生与死是绝对的吗?源界曾生又死,而今又生c将来也可能再死。一界尚且如此,一物又何尝不是呢?”

  夏昱有些迷惘又有些明悟地想到。

  所谓阴阳指的是对立而又联系的两方事物,而且关系不是永恒不变的,也可以互换。你为阴我为阳,你为阳我即为阴。

  回想起当初欧阳杰传授小妹和小风阴阳太极术时的情景,夏昱有了一丝明悟。

  “生c死便也是如此的啊。看似对立,可联系的又是这般紧密。如鸿蒙创世般,鸿蒙一消,却不是终结,生出了地和天。万物不是也如此?

  生为死之始,死为生之极,即是对方的,也是对方的终点。只要不被外力破坏,生与死就是一个奇妙的循环。

  看生不是生,看死不是死,对立而统一。”

  悟到这一步,夏昱的眼神渐渐清明了起来,心里似乎有一种异样的波动,那就象是在沙漠中行走多日的行者突然找到了水源一样,激动c渴望,还有一丝不可置信。

  稳下心神,夏昱开始用新领悟的理念来操控,“势”也开始有了变化。原来单一的生之境,向极致进发,勃勃生机达到一个极致的顶点后,骤然沉寂了下来。

  沉寂的无声无息,“势”中的时间与空间仿佛在这一刻全部停下。在这沉寂中却蕴含着一股越来越强烈的波动,那是一种生机在孕育c萌发。

  “嗡——”势中似乎传出一阵鸣响,时间和空间又开始运转,生机也在这一刻萌动,开始了又一次循环。此时的生死之“势”与其说是演化生死,不如说是在效法阴阳。

  道家有言,生死非道。说的是只谈生死之事不是道的本质。而夏昱因为修为和境界还没达到那种可以领悟道之本源的地步,现阶段只能由这生死两面来一窥道之玄妙。

  但是,别忘了,他的领悟是从鸿蒙创世中有感而来,这基点可比寻常世间规律高的太多了。

  从道的理论上说道为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即为事物的两面性。夏昱现在所悟与其说是生死“势”不如说是两仪之“势”。

  夏昱的“两仪势”中,现在对生死的感悟最深,其他的象正反c动静c轻重等等两两相对关系的感悟因其修为所限尚还不全。

  但基础是打下了,有了自己特定的模式,以后只要勤加修炼和感悟,再一次领悟其他两两相对的关系倒也不难,这才是此次鸿蒙悟道最大的收获。

  “嗡——嗡”

  “势”本如无形的圆罩存在,可在阵阵轻鸣中开始融入到周边的环境中,“势”与周边再不分彼此,但灵识却可在百米范围内操控着“势”中的变化,影响着其中的一切。

  在这“势”中,仿佛天与地的流转可操控地加快c减缓。这一刻,夏昱竟有一种是这方神衹的感觉。

  这只是一种感觉,“势”只是势,是一种意念c意志的体现,虽然根据意念c意志的坚韧程度不同,可以或深或浅c或快或慢地影响到其他事物变化的进程,而且影响的主要是生灵主观意识,但对客观上的物质并不会改变其本质。

  就在夏昱沉醉之际,脑中天恩之光大作,把夏昱从沉迷中警醒。

  甩甩头,夏昱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太可怕了,不知不觉中,自己竟陷入了追求虚妄之中,如果在这种心态下一直沉迷下去的话,自己有可能遁入魔障,再也不可自拔了。

  “世上哪有什么神!?那不过就是一种虚妄的臆想而已,自然才是创世的大能,它的伟力也无人能及!”

  夏昱对自己轻喝了一声,灵识和法力猛催,刷地一下,在法力的加持下,方圆百米之内顿起波动,规则之力清晰地两两相对,其中尤以生死之关系最盛。

  至此,“两仪之势”——乃成!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