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五三章 我不答应(下)
.第八五三章我不答应(下)
沈默是在腊月二十七收到高拱的来信,其实在此之前,他已经陆续接到许多东南大户的托请……其中大多数人跟海瑞并没有直接利益冲突,但豪绅大户间的关系盘根错节,一损俱损。他们唯恐这场退田风潮蔓延东南,只好硬起头皮给沈默写信,请求他能劝劝海瑞,不要把事情搞得太僵。
更为挠头的还在后头,春节期间,他收到徐阁老的来信……虽然两人已貌合神离,但都是有身份的,至少面子事儿还是要做足的,所以在给老家的老爹办年货时,沈默也给徐阶准备一份,再附上一封嘘寒问暖、热情洋溢的书信,让人顺道捎了过去。
徐阶被海瑞折磨得欲仙欲死,这下正好借着回信大倒苦水。但也不能上来就说,为师被人逼得呦,怎一个惨字了得?就连过年吃的饺子,都觉着是黄连馅儿的哦……人家徐阶先表示欣慰,说我这都回来二年了,拙言你还想着我,为师实在是太欣慰了,但又感到惭愧。为什么惭愧呢?因为我回来之后,回想自己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不少愧对你的地方。我这个当老师的,为自己考虑的太多,为你考虑的太少。现在我从位子上下来,那些昔日奉承巴结的家伙,全都躲得远远地。现在就连被欺负了,我都找不到人倾诉。
越是饱尝人情冷暖,我就越发感到拙言你的可贵,便越觉是深感惭愧。我现在把自己遭受的一切当成报应,心里才能好受一些……
“我这位师尊,还真是能屈能伸,拉得下面子呢。”说这话时,沈默在他的内签押房中,门外是层层守卫,任何人不得打扰。
他说话的对象,是个穿着青布棉袄,作管事打扮,相貌普通的中年男子。不开口根本发现不了他的不凡:“他现在处境维艰,所以不得不放低姿态,请大人放他一马。但还是没摆正态度,竟在字里行间威胁大人,若不答应,就到处宣扬,是您暗中指使海瑞,报复自己的老师。”一开口,竟然是从沈默身边失踪两年的余寅。
两年前,因为胡宗宪一事,余寅自觉无法再面对沈明臣和王寅,更因为他深感随着沈默的事业扩大,需要有人来为他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虽然有锦衣卫如臂使指,但他们毕竟是朝廷的鹰犬,谁也说不准,哪天皇帝会不会心血来潮,重新洗牌,到那时就太被动了。
所以对沈默依赖锦衣卫,余寅早就反复劝谏,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便总有靠不住的时候,还是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地下力量,至少也能在最坏的情况下自保。沈默迟疑了很久,终于经过胡宗宪一案的凶险后,同意了他这一建议。作为提议人,余寅毅然承担起草创的重任。
令人欣慰的是,沈默默默发展十几年,积蓄的实力实在太强了,令余寅的工作如虎添翼。一上来,便有一百多精英骨干来投……这些人都是沈默老侍卫的兄弟子侄,绝对的忠心可靠,许多年前就被沈默安排进了镇抚司,经由十三太保亲手锤炼,个个都是搞特务的好手。这些人是沈默打算未来镇抚司的,但自然要由着先自家用了。
为了掩人耳目,余寅在上海注册了一家永和镖局。如此一来,可以给这些危险分子披上镖师的外衣;二来,余寅也看准了,随着东南工商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国各大城市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而流民啸聚山林,又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便给保镖行业带来了繁荣的春天。永和镖局正好可以借此东风,把分号开遍全国的大小城市,而不会引起官府的怀疑。
这次余寅前来,便是永和接了徐阁老的镖,押运徐阶回给沈默的一车礼物,他正好借此难得的机会,来榆林见见自己的东家。
~~~~~~~~~~~~~~~~~~~~~~~~~~~~~~~~~~~~~~~
说起来,自从当年在通州一晤后,两人便再也没见过面,虽然常年保持联系,但重逢的这一刻,还真是百感交集。
“想不到,再见一面竟这样的困难。”沈默握着他的手,歉疚道:“连请你吃顿饭的机会都没有,你不要见怪。”
“大人现在是九边经略,节制大明七成精锐,明里暗里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余寅却很理解沈默的处境,道:“东厂、还有山西帮手下的密探,都是些无孔不入的家伙,大人若不小心谨慎,才真让我担心呢。”
“是啊,看似风光处,总是无限险。”沈默示意他上炕说,一边沏茶一边道:“就连高阁老,不也变得小心谨慎了么?”
余寅已经看过高拱的信,面无表情道:“这位首辅的心思,可不像表面上那么粗豪……用粤人的话,就叫‘面带猪相,心中嘹亮”他不就是想让您,支持他的决定,把海大人换掉吗?”
“嗯,”沈默点头道:“不过也是正常,能当上首辅的,哪有什么善茬?只是高阁老从前不屑于谋身,所以才显得粗犷了点。但现在他是一国宰相,肩上担着改革的大业,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不管不顾了。”
“那大人对海瑞的去留如何看?”余寅沉声道:“如果同意高拱的话,难免让人齿寒。”
“你以为高肃卿真想改弦更张?”沈默冷笑一声道:“改革是他的毕生梦想,海瑞所作的也是他一直想干的。高拱这样的人物,又怎会因些许阻力,就停下脚步呢?”
“……”余寅低头片刻,待抬起头来是,脸上竟露出难得的笑容道:“大人的判断果然敏锐,这正是属下要禀报的。”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奉到沈默面前。
沈默接过来一看,乃是高拱的门生韩揖写给一个叫蔡国熙的书信。对这个蔡国熙,沈默是有印象的,此人乃徐阶的门生,但因为当年在苏松任兵备副使时,和徐阶的儿子发生了冲突。据说是他乘坐的官船与徐家兄弟的船在河面相遇,双方互不相让,结果徐家的恶奴直接冲到他的船上,把他的官服扒了扔到水里,又打伤了他数名随从后扬长而去。
蔡国熙受此奇耻大辱,自然要找回场子,他到松江府告状,却被衷贞吉劝息事宁人。气不过,又告到省里,甚至写状子送到北京,却都石沉大海,没人肯受理。最后徐家兄弟放话出来,他要是再敢上告,就彻底扒了他身上的官衣。蔡国熙告诉无门,不堪忍受这份耻辱,一气之下便挂冠而去……说起来,距今已经五年了。
‘怎么韩科长又想起这位来了?’沈默一边寻思,一边抽出信瓤阅看起来,才知道原来这两人是同乡,而且关系不错。自从高拱上台后,韩揖便为这位同乡谋求复出,最近终于如愿,所以迫不及待的写信给自己邀功。信里韩揖信誓旦旦的说,高拱已经答应,给他官复原职。又说一欸海瑞下课后,巡抚一职便非他莫属了。
“以这韩揖的说法,高拱已经拿定主意换掉海瑞了,甚至有了替代人选。”余寅轻声为沈默分析道:“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平息舆论,不想让人非议他,迫害徐阶甚急;二是,走了个海阎王、又来了个蔡屠夫,该退田还得退田,该清丈还得清丈,甚至徐家父子的命运将更悲惨。”顿一下道:“其实还有第三点,当初海瑞曾经骂过他,以高阁老的性子,很难没有芥蒂,所以有了替代品便换人,也不足为奇了。”
“……”听了余寅的分析,沈默沉默良久,才冷冷道出一句:“我是不会答应的!”平复下怒气,他沉声道:“海瑞是我选的人,不能他想换就换。否则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寅点点头,便不再谈高拱,而是说起了海瑞道:“学生听闻这位海大人十分仇富,他有句名言叫‘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一到苏州就颁布了法令,要求官员厉行节约,大户也要带头节俭,还查封了苏州城的青楼赌馆;而且他对松江府农田大半改种棉桑十分不满,有意要下令整改,恢复粮田数目。”说着看看沈默道:“若由着他乱搞一气,苏松的经济非得倒退不可,那里可是全国经济的心脏啊。”
“我何尝不知道他是把双刃剑?”沈默嘴角扯起一丝苦笑道:“但别忘了我们的构想是什么。”
“我们想借助海瑞,把资本从土地中挤出来。”作为沈默最信任的心腹,余寅了解他的全盘打算……在沈默看来,高拱和张居正希望通过抑制兼并,来解决王朝危机的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且他们以直接打击方式来抑制兼并,乃是将自身置于豪强地主的对立面。而豪强地主,乃是千年帝国的统治基础,就算皇帝想要收拾他们,都会反过来被他们收拾了。
纵观历史,沈默相信,伴随着权力者的逐利冲动,土地兼并是不可遏制、愈演愈烈的……就算有人能抑制一时,待其失去权力后,豪强地主必然反扑,再次变本加厉的兼并土地,补偿原先的损失。兼并的整体趋势是无法改变的,直到超出了农民的忍耐限度,使大量的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便是揭竿而起,王朝更替的时候了。然后新王朝建立,重新分配土地,又一个周期开始了,循环往复,往复循环,这就是中国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原地打滚两千年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实在沈默原先的历史上,大明是有机会摆脱这个周期律,迈入一片新天地的,然而天不假年,各种悲剧因素交织在一起,帝国在旧制度行将崩溃,新制度还未形成的最虚弱时期,被通古斯野人灭掉,直接倒退回奴隶社会。结果错过了人类进步的黄金时机,也在民族之林中彻底掉了队。
沈默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帮助大明克服强大的惯性,使历史滑向另一条轨迹。但面对着二百六十七年的亡国史,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他结合自己前世所学的知识,这辈子积累的经验,试着为大明这个病人把脉,想要找出一种方法,帮我华夏打通任督二脉,避免悲剧重演。
从经济层面说,大明在工商业兴旺发展几十年,迟迟不肯落下迈入资本主义的后一只脚,其原因自然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那种历史周期律的强大惯性……自古以来,由于严重的通货紧缩,欠缺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条件,所以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社会经济主导地位。而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财富来自土地,土地是财富的源泉和代表,所以豪强地主换了一茬又一茬,兼并冲动却始终强大而坚挺。
哪怕随着海外贸易的展开,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大大缓解了帝国的通货紧缩,使工商业欣欣向荣发展起来。但是人们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多财主赚了钱干什么?不是扩大再生产,而是买地……海外贸易的兴起,社会财富的增加,反而加剧了土地兼并!真叫人啼笑皆非。
要改变人们的观念,使土地地主阶级中,尽快转化出资本地主和纯粹的工商阶级,除了为工商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外,给传统的地主经济以沉重打击,也是必须要做的。
怎么做?就是像海瑞做得这样,让他们退掉强取豪夺的田产,并按照田亩数缴纳税赋,使土地兼并变得无利可图。
分割
忙了一天,回来就困得不行了,才写完,见谅。ro!~!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沈默是在腊月二十七收到高拱的来信,其实在此之前,他已经陆续接到许多东南大户的托请……其中大多数人跟海瑞并没有直接利益冲突,但豪绅大户间的关系盘根错节,一损俱损。他们唯恐这场退田风潮蔓延东南,只好硬起头皮给沈默写信,请求他能劝劝海瑞,不要把事情搞得太僵。
更为挠头的还在后头,春节期间,他收到徐阁老的来信……虽然两人已貌合神离,但都是有身份的,至少面子事儿还是要做足的,所以在给老家的老爹办年货时,沈默也给徐阶准备一份,再附上一封嘘寒问暖、热情洋溢的书信,让人顺道捎了过去。
徐阶被海瑞折磨得欲仙欲死,这下正好借着回信大倒苦水。但也不能上来就说,为师被人逼得呦,怎一个惨字了得?就连过年吃的饺子,都觉着是黄连馅儿的哦……人家徐阶先表示欣慰,说我这都回来二年了,拙言你还想着我,为师实在是太欣慰了,但又感到惭愧。为什么惭愧呢?因为我回来之后,回想自己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不少愧对你的地方。我这个当老师的,为自己考虑的太多,为你考虑的太少。现在我从位子上下来,那些昔日奉承巴结的家伙,全都躲得远远地。现在就连被欺负了,我都找不到人倾诉。
越是饱尝人情冷暖,我就越发感到拙言你的可贵,便越觉是深感惭愧。我现在把自己遭受的一切当成报应,心里才能好受一些……
“我这位师尊,还真是能屈能伸,拉得下面子呢。”说这话时,沈默在他的内签押房中,门外是层层守卫,任何人不得打扰。
他说话的对象,是个穿着青布棉袄,作管事打扮,相貌普通的中年男子。不开口根本发现不了他的不凡:“他现在处境维艰,所以不得不放低姿态,请大人放他一马。但还是没摆正态度,竟在字里行间威胁大人,若不答应,就到处宣扬,是您暗中指使海瑞,报复自己的老师。”一开口,竟然是从沈默身边失踪两年的余寅。
两年前,因为胡宗宪一事,余寅自觉无法再面对沈明臣和王寅,更因为他深感随着沈默的事业扩大,需要有人来为他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虽然有锦衣卫如臂使指,但他们毕竟是朝廷的鹰犬,谁也说不准,哪天皇帝会不会心血来潮,重新洗牌,到那时就太被动了。
所以对沈默依赖锦衣卫,余寅早就反复劝谏,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便总有靠不住的时候,还是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地下力量,至少也能在最坏的情况下自保。沈默迟疑了很久,终于经过胡宗宪一案的凶险后,同意了他这一建议。作为提议人,余寅毅然承担起草创的重任。
令人欣慰的是,沈默默默发展十几年,积蓄的实力实在太强了,令余寅的工作如虎添翼。一上来,便有一百多精英骨干来投……这些人都是沈默老侍卫的兄弟子侄,绝对的忠心可靠,许多年前就被沈默安排进了镇抚司,经由十三太保亲手锤炼,个个都是搞特务的好手。这些人是沈默打算未来镇抚司的,但自然要由着先自家用了。
为了掩人耳目,余寅在上海注册了一家永和镖局。如此一来,可以给这些危险分子披上镖师的外衣;二来,余寅也看准了,随着东南工商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国各大城市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而流民啸聚山林,又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便给保镖行业带来了繁荣的春天。永和镖局正好可以借此东风,把分号开遍全国的大小城市,而不会引起官府的怀疑。
这次余寅前来,便是永和接了徐阁老的镖,押运徐阶回给沈默的一车礼物,他正好借此难得的机会,来榆林见见自己的东家。
~~~~~~~~~~~~~~~~~~~~~~~~~~~~~~~~~~~~~~~
说起来,自从当年在通州一晤后,两人便再也没见过面,虽然常年保持联系,但重逢的这一刻,还真是百感交集。
“想不到,再见一面竟这样的困难。”沈默握着他的手,歉疚道:“连请你吃顿饭的机会都没有,你不要见怪。”
“大人现在是九边经略,节制大明七成精锐,明里暗里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余寅却很理解沈默的处境,道:“东厂、还有山西帮手下的密探,都是些无孔不入的家伙,大人若不小心谨慎,才真让我担心呢。”
“是啊,看似风光处,总是无限险。”沈默示意他上炕说,一边沏茶一边道:“就连高阁老,不也变得小心谨慎了么?”
余寅已经看过高拱的信,面无表情道:“这位首辅的心思,可不像表面上那么粗豪……用粤人的话,就叫‘面带猪相,心中嘹亮”他不就是想让您,支持他的决定,把海大人换掉吗?”
“嗯,”沈默点头道:“不过也是正常,能当上首辅的,哪有什么善茬?只是高阁老从前不屑于谋身,所以才显得粗犷了点。但现在他是一国宰相,肩上担着改革的大业,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不管不顾了。”
“那大人对海瑞的去留如何看?”余寅沉声道:“如果同意高拱的话,难免让人齿寒。”
“你以为高肃卿真想改弦更张?”沈默冷笑一声道:“改革是他的毕生梦想,海瑞所作的也是他一直想干的。高拱这样的人物,又怎会因些许阻力,就停下脚步呢?”
“……”余寅低头片刻,待抬起头来是,脸上竟露出难得的笑容道:“大人的判断果然敏锐,这正是属下要禀报的。”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奉到沈默面前。
沈默接过来一看,乃是高拱的门生韩揖写给一个叫蔡国熙的书信。对这个蔡国熙,沈默是有印象的,此人乃徐阶的门生,但因为当年在苏松任兵备副使时,和徐阶的儿子发生了冲突。据说是他乘坐的官船与徐家兄弟的船在河面相遇,双方互不相让,结果徐家的恶奴直接冲到他的船上,把他的官服扒了扔到水里,又打伤了他数名随从后扬长而去。
蔡国熙受此奇耻大辱,自然要找回场子,他到松江府告状,却被衷贞吉劝息事宁人。气不过,又告到省里,甚至写状子送到北京,却都石沉大海,没人肯受理。最后徐家兄弟放话出来,他要是再敢上告,就彻底扒了他身上的官衣。蔡国熙告诉无门,不堪忍受这份耻辱,一气之下便挂冠而去……说起来,距今已经五年了。
‘怎么韩科长又想起这位来了?’沈默一边寻思,一边抽出信瓤阅看起来,才知道原来这两人是同乡,而且关系不错。自从高拱上台后,韩揖便为这位同乡谋求复出,最近终于如愿,所以迫不及待的写信给自己邀功。信里韩揖信誓旦旦的说,高拱已经答应,给他官复原职。又说一欸海瑞下课后,巡抚一职便非他莫属了。
“以这韩揖的说法,高拱已经拿定主意换掉海瑞了,甚至有了替代人选。”余寅轻声为沈默分析道:“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平息舆论,不想让人非议他,迫害徐阶甚急;二是,走了个海阎王、又来了个蔡屠夫,该退田还得退田,该清丈还得清丈,甚至徐家父子的命运将更悲惨。”顿一下道:“其实还有第三点,当初海瑞曾经骂过他,以高阁老的性子,很难没有芥蒂,所以有了替代品便换人,也不足为奇了。”
“……”听了余寅的分析,沈默沉默良久,才冷冷道出一句:“我是不会答应的!”平复下怒气,他沉声道:“海瑞是我选的人,不能他想换就换。否则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寅点点头,便不再谈高拱,而是说起了海瑞道:“学生听闻这位海大人十分仇富,他有句名言叫‘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一到苏州就颁布了法令,要求官员厉行节约,大户也要带头节俭,还查封了苏州城的青楼赌馆;而且他对松江府农田大半改种棉桑十分不满,有意要下令整改,恢复粮田数目。”说着看看沈默道:“若由着他乱搞一气,苏松的经济非得倒退不可,那里可是全国经济的心脏啊。”
“我何尝不知道他是把双刃剑?”沈默嘴角扯起一丝苦笑道:“但别忘了我们的构想是什么。”
“我们想借助海瑞,把资本从土地中挤出来。”作为沈默最信任的心腹,余寅了解他的全盘打算……在沈默看来,高拱和张居正希望通过抑制兼并,来解决王朝危机的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且他们以直接打击方式来抑制兼并,乃是将自身置于豪强地主的对立面。而豪强地主,乃是千年帝国的统治基础,就算皇帝想要收拾他们,都会反过来被他们收拾了。
纵观历史,沈默相信,伴随着权力者的逐利冲动,土地兼并是不可遏制、愈演愈烈的……就算有人能抑制一时,待其失去权力后,豪强地主必然反扑,再次变本加厉的兼并土地,补偿原先的损失。兼并的整体趋势是无法改变的,直到超出了农民的忍耐限度,使大量的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便是揭竿而起,王朝更替的时候了。然后新王朝建立,重新分配土地,又一个周期开始了,循环往复,往复循环,这就是中国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原地打滚两千年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实在沈默原先的历史上,大明是有机会摆脱这个周期律,迈入一片新天地的,然而天不假年,各种悲剧因素交织在一起,帝国在旧制度行将崩溃,新制度还未形成的最虚弱时期,被通古斯野人灭掉,直接倒退回奴隶社会。结果错过了人类进步的黄金时机,也在民族之林中彻底掉了队。
沈默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帮助大明克服强大的惯性,使历史滑向另一条轨迹。但面对着二百六十七年的亡国史,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他结合自己前世所学的知识,这辈子积累的经验,试着为大明这个病人把脉,想要找出一种方法,帮我华夏打通任督二脉,避免悲剧重演。
从经济层面说,大明在工商业兴旺发展几十年,迟迟不肯落下迈入资本主义的后一只脚,其原因自然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那种历史周期律的强大惯性……自古以来,由于严重的通货紧缩,欠缺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条件,所以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社会经济主导地位。而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财富来自土地,土地是财富的源泉和代表,所以豪强地主换了一茬又一茬,兼并冲动却始终强大而坚挺。
哪怕随着海外贸易的展开,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大大缓解了帝国的通货紧缩,使工商业欣欣向荣发展起来。但是人们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多财主赚了钱干什么?不是扩大再生产,而是买地……海外贸易的兴起,社会财富的增加,反而加剧了土地兼并!真叫人啼笑皆非。
要改变人们的观念,使土地地主阶级中,尽快转化出资本地主和纯粹的工商阶级,除了为工商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外,给传统的地主经济以沉重打击,也是必须要做的。
怎么做?就是像海瑞做得这样,让他们退掉强取豪夺的田产,并按照田亩数缴纳税赋,使土地兼并变得无利可图。
分割
忙了一天,回来就困得不行了,才写完,见谅。ro!~!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