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黎原回忆录最新章节 > 黎原回忆录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4 章

  火力的进攻,如何保存我方有生力量至关重要。当时我想到防空猫耳洞能藏3~5人,如果再挖深一些、大一些,用木檩加以支撑,就可以防pào、防空,减少部队伤亡。于是,我利用在军校学的六大教程之一的筑城知识(我在抗大当教员时也教这一门课,内容主要是野战工事的构造法,也有攻打城市坚固工事的方法,如为打开敌人的城墙缺口,挖地下坑道,然后埋若干吨zhàyào,以zhà开口子。这也有计算公式,可根据城墙的高度和厚度计算出装置zhàyào的数量),研究阵地工事的加固和完善。我找工兵主任、工兵营长、作战科长、参谋长共同研究,绘制图纸,到阵地上实验,成功的就在全师推广。一开始是构造小型坑道,积土厚5~10米,每条坑道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用木檩支撑。试验结果,这种坑道一般对大口径火pào,飞机500磅zhà弹只要不直接命中,皆可以保证安全,可以躲避敌人火力优势,有效保存有生力量,长期坚守阵地。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研究了不仅能藏,还能打,还要有后勤生活保证的坑道。同时要求每一坚守较大山头阵地向前伸出的支撑点,也要构造阵地前沿的战斗坑道,坑口必须能发扬火力,能观察控制敌人进攻的制高点和冲击展开的道路。这样一来,坑道口就成了发扬火力的阵地。坑道的具体位置根据地形,在山顶下几米或十几米不等。通常一个阵地都要修两个以上的坑道口,以便互相火力支援,使进攻的敌人没有死角可利用。此后,我们的坑道又进一步发展到战斗坑道、jiāo通坑道和屯兵坑道相连,伤员可经过主坑道(就是屯兵坑道积土20米以上,)运到后方坑道(积土厚,坑道口隐蔽,与后方联络方便)。坑道的配套成形和成熟发展,使部队的伤亡明显减少,大大增强了战斗力。在装备敌优我劣的情况下,我军利用坑道战,就可以避免敌人飞机、大pào轰zhà造成的损失,保存有生力量;又可以坑道为依托,打退敌人的进攻。坑道最早出现在我师朔宁以南345.6高地上,最初是一个班、一个排分别挖,十几米、几十米,逐渐连成一片,随后在我师其他阵地快速推广。后来报到上级,苏联顾问团还问我坑道是谁发明的,应给以奖励。我答复是广大指战员集体创造的,不是某个人发明的。坑道战初期的发展过程是:7、8月形成坑道的雏形,这期间军和志司经常介绍友军来参观。到9月,志愿军党委开会正式提出在全军开展坑道阵地战,同时以志愿军司令部名义命令各部队,要求实行坑道阵地战的作战方针。

  3、争夺缓冲区,将阵地前推15公里

  阵地防御战取得首战胜利,增强了我们战胜敌人的信心,敌我之间5~15公里缓冲区的形成,也给下一步防御作战的指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敌人经过与我多次较量,也在不断地改变战法,对白天攻下来的制高点,到了夜间不再坚守。这样,夜月山、天德山、418高地等要点,白天敌人占领后,就架设电话、铁丝网,建立pào兵观察所;夜间留下少量兵力监视和控制阵地,大部分撤到纵深有利阵地防御。于是,敌我双方指挥员在缓冲区问题上展开了斗智斗勇。当时,为了弄清敌情和地形,缓冲区正面20多公里范围内我均跑遍了。区内有很多高程在300多到400多米的制高点,占领这些制高点以后,铁原、涟川皆在我视界和火力控制之下。进攻时居高临下,可以作为出发阵地,攻击铁原、涟川两个方向的敌人。坚守时利用有利地形,也可阻击进攻之敌。对待是否攻占缓冲区的问题,师里当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只要能守住现有阵地,不被敌人突破,就完成了任务,不必考虑攻占缓冲区;另一种意见则以我为主,认为控制了缓冲区,就掌握了主动权,改变背水作战的不利局面,而且可以增加我防御阵地纵深,增强我防御空间,还可以相机夺取敌人的阵地。在当时的条件下,我认为要实行积极防御,就是要利用一切手段争取主动,挤占中间阵地。当然在我挤占缓冲区后,敌人可能集中兵力火力反扑,若不能固守,就要付出重大代价。我经过认真思考,决定还是应该攻占缓冲区。我就同师里其他领导jiāo换意见,统一认识后,立即召开团营干部会议。我在会上分析了形势,谈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当前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对中朝人民军队有利,停战谈判已于7月10日开始,但我师当面之敌还位于三八线以北地区。根据中央指示精神,要使敌人处于不利地位,实现停战谈判,还要靠打。边谈边打,以打促谈。我们前线部队,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主动权,积极主动地寻找战机,控制并争取完全占领缓冲区,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我的意见得到了大多数干部的赞同,决定夺占缓冲区。具体做法是,首先在一线团开展“歼敌一个排、捉十个俘虏、击落两架敌机”的竞赛活动。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小分队深入缓冲区,利用夜暗以伏击、反伏击、袭击等战术手段,袭扰、疲惫、消耗和挤掉敌人,争取尽快控制和占领缓冲区。

  7月13日,我抓住当面之敌美军第二十五师、土耳其旅接替美骑一师、希腊营防务的有利时机,决定在缓冲区内组织一次捕俘伏击战。由师侦察营一连副连长张维宪带领二排、三排担负此项任务。张受命后与营、连指挥员一起,对设伏地区、chā进去和撤出来的道路、抓到俘虏后带回的办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处置等问题,都作了详细分析和认真的研究、部署。14日,该连按计划出发,利用夜暗潜到敌经常活动的312.8高地和仙壁地区,秘密构筑工事,战士们边挖土,边伪装。他们冒着酷暑、顶着yín雨,潜伏三昼夜,饿了就用雨水拌点炒面充饥,炒面吃完了就用水维持着。战士们眼睛熬红了,脚被水泡肿了,始终耐心地等待着,大小便都在工事里解决。终于如愿以偿地等来了敌人。17日早8时左右,美二十五师一个步兵营,分两路向346.6高地运动,其尖兵连正向伏击区前进。9时20分,该连进入了伏击圈,待战已久的副连长张维宪及时发出“开火”信号,伏击分队所有火器同时开火,打得敌人惊慌失措,乱成一团。张维宪和排长于海原分别率领五班和七班趁机向敌发起冲击,经15分钟激战,毙伤敌36人,俘敌2人,这是我师入朝以来第一次俘敌,缴获无后坐力pào1门,轻机qiāng2挺、自动步qiāng若干,报话机一部,取得了在缓冲区内第一次伏击战的胜利。这一仗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信心,使干部更加明确在缓冲区内必须采取主动行动,控制缓冲区,才能争得主动权。7月19日,师又组织了一次捕俘战斗,毙伤敌32人,俘敌1人,并缴获部分qiāng支。接着,在当面之敌美二十五师和土耳其旅接防的20多天时间里,师和各团都不断组织小分队在缓冲区内实施伏击、反伏击、捕俘和袭击,打得敌人不敢轻易进入缓冲区,被迫退至207.2高地、马巨里、287.2高地一线组织防御。

  我师完全掌握了在缓冲区内活动的主动权。7月31日,我在师侦察所观察发现天德山敌情有变化,即令侦察连查明该高地情况。当晚,该连副连长张维宪率领二排沿仙壁、312.8高地、417高地,向天德山搜索前进。8月1日凌晨到达天德山。经侦察发现,我当面之敌又一次换防,美骑一师再次接替二十五师,美三师接替土耳其旅。我考虑到已掌握缓冲区内主动权,应抓住这一有利战机,进一步夺占缓冲区。我与师其他几位领导商定后,来不及向军里请示,即果断地确定四一八团和四一九团各派一个营出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攻占了铁原以西10公里和临津江以东近30公里的缓冲区内的大马里、夜月山、天德山、418高地、大虎洞、272高地等制高点。师及时对占领缓冲区的部队进行动员,指出坚守这一地区的重要意义;要求部队不分昼夜抢修工事,以抗击敌pào兵和航空兵火力袭击;同时组织各级后勤部门,及时运送弹yào、给养,巩固所占阵地,使师阵地向前推进了15公里,控制了铁原至涟川的jiāo通线,使我处于有利的防御态势。

  这一作战行动受到彭德怀司令员和志愿军司令部的通报表扬。头一天,军里还有个别领导同志批评我说:“上面没有让打,你为什么要打?你把部队打光了,还当不当师长?拿什么打第六次战役。”当时赵平政委为我分担了很大压力,他主动承担责任,对军领导表示:“要处分先处分我,我是主犯,阵地向前推进是党委讨论通过的。”此举令我非常感动。

  虽然我们初战得胜,占据了有利地势,迫敌于不利地位。但我明白敌人决不会就此甘心,一定要疯狂地进行反扑。为此,我要求部队日夜不停加修工事,补充弹yào给养,充分利用地形,了解敌情,制定作战预案,准备抗击敌人大规模的进攻。8月7日,美骑一师先以一个步兵营、一个坦克连,向四一九团八连防守的夜月山进攻,战斗持续11个小时,我多次击退了敌人排至营规模的冲击。次日,敌人又增加兵力,连续不断地攻击。防守365.2高地的八连三班终因寡不敌众,除一人负伤外,包括排长在内的9人全部壮烈牺牲,阵地一度被敌人占领。四一九团及时组织七连雨夜进行反击,全歼立足未稳之敌,阵地失而复得。这次战斗共击毙敌人20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40余件。此后敌人一个月内未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八连三班因作战英勇顽强,战后荣立集体特等功,并被志愿军总部命名为“夜月山英雄班”。 9月18日,经过休整后的美三师十五团和美骑一师七团一个加强步兵营,在64辆重型坦克和大量pào兵、航空兵支援下,再次对四一九团防守的大马里、夜月山发动全面进攻。我坚守部队与敌战斗十多个小时,共击退敌人七次进攻,部分阵地曾一度被敌突破和占领,经我坚守部队与敌人反复争夺,终于夺回阵地。这一天激战,共毙伤敌360余人,毁伤敌坦克6辆。这两次战斗都受到志愿军司令部和政治部的通报表扬。这时,军党委根据战场形势的发展变化,预计敌可能很快要向我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作战。同时,考虑到我师在三个月作战中已十分疲惫,为了争取主动,决定调整作战部署,将我师换下来进行短期休整。

  我师从6月19日上阵地,至9月23日,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与美军王牌部队骑一师等多次jiāo手,进行大小战斗百余次,顶住了敌人多次攻击,守住了阵地,并向前推进了5~15公里,共击毙击伤敌人3150人,俘敌15人,缴获各种qiāng支200余支,毁伤敌坦克19辆,缴获坦克2辆,汽车14辆,击落、击伤敌机7架。在粉碎敌人的夏季攻势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3日,我师奉命撤出阵地,至二线休整,将一线阵地的防守任务分别移jiāo给第一三九、一四一师。

  4、坚守345.6高地,再战美国王牌军

  1951年7月10日,敌我双方代表开始举行停战谈判,但美方对谈判并无诚意,从一开始就采取拖延政策,不断提出一些无理要求,依仗其海空优势,在陆地分界线划分问题上蛮横地拒绝我方提出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合理建议,竟然想将军事分界线划在我军阵地后方,妄图不战而攫取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当遭到我方驳斥和拒绝后,美军便狂妄地叫嚣“让zhà弹、大pào和机关qiāng去辩论吧”。于是先后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

  敌人的“夏季攻势”从8月18日开始,主要是在东线朝鲜人民军防守的正面进行,先后动用了美韩军队7个师的兵力。其进攻遭到朝鲜人民军的顽强抵抗,我志愿军积极进行战术反击配合,使其图谋未能得逞。特别是在773.1高地(敌称为“血岭”或“血染岭”)和851高地(敌称“伤心岭”),敌人遭到人民军防守部队强烈的抵抗,损失很大。

  敌人的“夏季攻势”被粉碎后,经过短时间的调整,于9月29日又发动了“秋季攻势”,这一攻势主要在我志愿军防守的西线地区进行,敌企图将战线向北推进10公里,即所谓的“詹姆斯敦线”。敌以美军第一军进行主攻,以美第九、第十两军和南朝鲜第一军配合。美第一军以其王牌骑兵第一师和美第三师、英联邦第一师以及南朝鲜第一师,在大量飞机、坦克和pào火的支援下,对我六十四军、四十七军防守的临津江东西两岸的夜月山、天德山、马良山一线约40公里正面发起猛烈攻击。敌遭我重创后,于10月8日又以美第二师(附法国营)、南朝鲜第八师,后又加入美第七师、美第二十四师、南朝鲜第二师、南朝鲜第六师向我东线第六十七军、第六十八军约20多公里正面发起攻击,均遭到我顽强抗击。整个“秋季攻势”,敌人虽侵占我4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却付出了79000多人伤亡或被俘的代价。到10月22日,敌人被迫停止进攻,其所发动的“秋季攻势”被彻底粉碎。

  在粉碎敌“秋季攻势”中,从9月29日开始,敌在我四十七军正面,集中美骑一师、美第三师和希腊营共5个多团的兵力,首先将其进攻重点指向天德山及其以西418高地。我防守阵地的一四一师每天抗击着敌两个步兵团的猛烈进攻,平均击退敌十余次的集团冲锋。激战至10月5日,我歼敌4500余人,夜月山、天德山一线阵地已变成一片焦土。在我人员大部伤亡和三面受敌包围的情况下,我军主动撤出阵地。此后,敌投入更大兵力向天德山以西我334高地至高作洞地段防守之四二一团阵地进攻。敌每天以一个团以上的兵力,在飞机、大pào、坦克的配合下,与我展开反复争夺战。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