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8章 议定盟约陈饶卖力,送行依依不舍
,最快更新蚁贼最新章节!
安丰使者到金陵,一道诏书问借兵。朱元璋到底是不是进退两难,暂且不说。却便在同时,浙西松江府里,张士诚却已经“左右为难”了。
他为难什么?
李察罕解围曹州前,听了封帖木的建议,曾遣过一使者前往浙西、去与张士诚结盟。
他当时驻军在李家道,从李家道到松江虽说不是太远,但中间一则跋山涉水、要得横渡黄河;二则,更需通过几处燕军、吴军的地盘,行程甚是不易,路上耽搁了不少的时间,故此,便在数日前刚刚入了苏州城。
这李察罕和张士诚没有直接打过交道,但通过其它的一些间接渠道,对彼此都早有耳闻并比较熟悉。
便在年前,淮南、浙西有两个名士,一个名叫“汪同”,一个名叫“史椿”的,曾专门去拜见过李察罕。
两下说起张士诚,李察罕对士诚有这么一个评语:“张士诚非忠于国家者”,并说,“中原事定,平江南当自姑苏始”。
当时,汪同刚刚升了官儿,“拜淮南行省左丞”,李察罕因而又勉励他和史椿说:“君与史君宜协力焉”。--协力什么?你们两个人要努力在淮南发展势力,等到我大军南下、平定姑苏时,助我一臂之力。
从李察罕的这番话,其实可以看出:他对张士诚没有什么好印象,对张士诚“名虽投降,实则阴持两端”的本质看得非常清楚。
这一次,当他决定遣使去与张士诚结盟时,王保保曾大力反对,说张士诚“心怀二志,父帅岂能与这等人结盟”?他答道:“谋大事不拘小节”。
--这几个字、这一句话,当时说来看似顾全大局,但实际上却是充满无奈。张士诚的本质他一清二楚,对张士诚的为人他也十分不齿。王保保都瞧不起张士诚,想他李察罕何等英雄?更不会瞧得起士诚。
可事已至此,为了挽回颓势,却又不得不主动提出与之结盟。多憋屈!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无奈,却也由此能看得出李察罕“能进能退”,的确是一个天下英雄。正所谓“尺蠖之屈,求其信也,龙蛇之得以存身也”。
……
李察罕麾下本来文武济济,但一来,历经鏖战,接连折损;二者,他此次千里驰援曹州,大本营不能不留人镇守,所以,这番随行跟从的谋士主要只有李惟馨一个。
遣使浙西固然重要,可总不能因此就把“首席谋士”派出。
况且,又也正如王保保所言:“父帅主动去与士诚盟约已是放下身段,若是反而再被士诚拒绝,岂不自讨其辱?一旦消息传出,教邓贼知晓,其势必更喧嚣”!--这一层也确实不可不虑。故而,选使者时,他拣来拣去,好生为难,最终选中了一人,名叫李惟德,却是李惟馨的兄弟。
这李惟德,在察罕军中的官职不高,只不过是个镇抚而已,可因了李惟馨的关系,平日却也十分得宠,是个“能说的上话”的人。
派他去,有两个好处。其一,他地位不高,若是此番结盟被张士诚拒绝,面皮上不致太难堪;其二,他是李惟馨的弟弟,李惟馨乃察罕谋主,若是此番结盟成功,他也完全可以代表李察罕与士诚签下盟约。
察罕帖木儿用心良苦,在李惟德临行前,他并私下交代说道:“你此去松江,不但要见一见封帖木的族兄封伯颜;更要见一见汪同与史椿。……,并有,听说上次燕贼遣罗国器、方从哲去浙西借粮,饶醒翁和陈敬初曾经一道大力反对。此番俺欲与士诚结盟,所谋者亦燕贼也。若能得到他两人的支持,定可事半功倍。因而,他二人,你也要见一见。”
饶醒翁,何许人也?即为饶介。陈敬初,便是陈基。
他两人都是大大的“名士”,在吴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北郭十才子”、“吴中四杰”等等大多都与他们有交往。
--“吴中四杰”即高启等人,而说起“北郭十才子”,道衍和尚也是其中的一位。“介之为人,倜傥豪放,一时俊流皆与交。书似怀素,诗似李白,气焰光芒,烨烨逼人”。这一句评价饶介的话便是出自道衍之口。
饶介、陈基虽为文人,但影响大,且深得张士诚的信任,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结盟”一事便就能多一层把握。
……
得了李察罕的叮嘱,李惟德到浙西后,果然一如其言,先约见封伯颜,再拜见汪同、史椿,继而又拜见饶介、陈基,用了两三天的时间试探他们的意思。
封伯颜不必多说,这个“结盟”他本就是一力主张的,完全同意;汪同、史椿也不必多说,有李察罕“君与史君宜协力焉”这一句话在,他们也是表示支持。却只在饶介、陈基这里遇到了点麻烦。
却也不是饶介、陈基反对,他两人久在张士诚身边、侍从左右,对士诚的心思极其了解。
就像李惟德临行前,李察罕、李惟馨、封帖木等的分析一样,张士诚的确“前怕狼、后怕虎”。
首先,徐、宿二州之失,给苏州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燕军随时可以南下;同时金陵朱元璋磨刀霍霍,更是雪上加霜。连着好几天,张士诚都没睡好觉了,忧心忡忡。可是其次,李察罕也不是善茬,如与之结盟,何异“前门驱虎、后门引狼”?浙西群臣不是没有提过与李察罕结盟事,那封伯颜就曾提过多次。可每一次都因为张士诚的这种担忧“无疾而终”。
饶介很坦白,告诉李惟德:“张太尉为人,虽宽仁好士,但却略有些优柔,要想说服他,殊为不易。”并说,“李君既来,也不必着急。议盟是大事,便是太尉有意,也难以仓促说定。且先住上些时日,待我等寻个时机,替君缓缓说之,或能成也。”
陈基也是一样的意思,他说道:“前番燕贼借粮,我等皆以为不可,而太尉竟允之,终致今日徐、宿之失。前几天,又说起此事,太尉亦颇有懊悔之色。既然懊悔,说明已经后悔。而既然后悔,也许再议与李平章联军事,阻力便不会太大了。……李君远来,道途辛苦。饶公说得对,且不必着急,先歇个三两日。待俺们寻机试试太尉口风,然后再说不迟。”
李惟德也没办法,从了他们意思,暂且住下,只****打探。如此又过了两天,见还是没有动静,忍不住,再去见了饶介。
饶介很为难,说道:“昨天下午,太尉邀俺下棋。棋局中,俺借机提了提此事。太尉只是笑,却一言不发。他究竟是何意思,俺却也拿捏不准。”
“这般如何是好?”
“李君不必焦躁。这两天,俺见了不少同僚,并问过许多本地名士的意思,十个里边倒有**个都是赞同结盟的。便如韩谦、钱辅等,对此也都是大力支持。舆论如此、人心所向,也许再等上两三天,会有一个转变。”
“只好如此。”
……
饶介、陈基等人为何这么卖力帮忙?
须知,他们忠的是“蒙元朝廷”,却不是张士诚。士诚固然待其甚厚,可若非因为降了蒙元,怕是再下功夫也请不来他们出山任官的。
张士诚“阴持两端”的心思,远在千里外的李察罕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们是士诚身边的亲近人,又岂会看不明白?
只是无奈,浙西兵权悉在士诚之手,他们只是文臣,没有办法改变士诚的想法。但如果与李察罕结盟,借此将李察罕的部队引来,“强宾压主”,这张士诚还能“阴持两端”么?只有忠心耿耿保“大元”了。
故此,他们对此事十分卖力。如能事成,想来定能“青史留名、留芳后世”。
……
又过了两日,还是没有动静。
李惟德又来拜见饶介,陈基刚好也在。
“李君来的正好。”
“怎么?莫不是两位先生已说动了太尉?”
陈基摇摇头,说道:“这倒不是。……,昨日接到军报,说李平章已解围曹州,燕贼赵过部望风而遁。借此机会,封伯颜上书太尉,再一次正式提出:请与李平章联军,共剿燕、吴两贼。”
“太尉怎么说?”
“太尉没有发表意见,但却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
“远水解不了近渴。”
李惟德呆了一呆,不解其意,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是觉得俺们离浙西太远么?”
“当然不是。李平章已屯重兵在河南、又临益都于曹州,距我浙西不过一两百里路程。朝发夕至。怎可说远?”
“那是何意?”
陈基与饶介对视一眼,饶介接口说道:“俺们猜测,太尉之意实在徐、宿。何为‘远水’?何为‘近渴’?若以李平章为‘远水’;则‘近渴’为何?……,吾以为,太尉非为别意,定是指徐、宿二州!”
“也就是说?”
“太尉的意思应该是:如果李平章肯帮忙克复徐、宿,则结盟之事就可以答应。”
“原来如此!”
李惟德闻言大喜,说道:“实不相瞒,俺临来前,平章大人特别交代,说‘以黄河为誓、用泰山为盟,愿与太尉约:两家并力攻燕。若太尉同意,则当事成之后,以黄河为界,山东归我,徐、宿归太尉’。并且,事成后,愿再借精兵万人与太尉,再共取金陵,以消浙西枕侧之患。”
这番话,因是察罕帖木儿的底线,所以李惟德之前不曾与饶介、陈基等人讲过。他们却是不知。此时闻言,饶介说道:“噢?李平章果然是如此说的么?”
“千真万确,半点不假!”
“若真是如此,那结盟之事,……。”饶介看向陈基,猛地拍了下大腿,摊开双手,叫道,“……,已经成了呀!”
陈基亦喜形于色,埋怨李惟德,说道:“李平章既有此话,李君缘何不早告诉俺们?若是早说,事情早就办妥!又何须等到现在?”
“非是在下不说。只因不知太尉心意,怕说得早了,反倒不利成事。”--如果过早地亮出底牌,说不定张士诚因见“有利可图”,会提出让李察罕一方无法接受的条件,即所谓“反倒不利成事”。
陈基与饶介都是聪明之士,对此皆心知肚明。
陈基埋怨了李惟德几句,也不再多说,端起茶碗一饮而尽,霍然起身,说道:“太尉所忧者无非徐、宿二州。李平章既有此言,结盟之事必然谐矣!李君来我松江已有多日。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去见太尉如何?”
张士诚乃浙西之主,李惟德来了多日,连见多位松江重臣,他岂会不知?就是因为一直对结盟之事犹豫不决,因此方才故作不知。
好容易饶介、陈基等群臣使力,不断吹耳边风,并发动苏州名士造成舆论,将之说动;更恰好李察罕愿意用最大的让步来换取合作,这样的形势下,自然应该打铁趁热,快刀斩乱麻,尽快将盟约定下。以免夜长梦多,防止张士诚再改变主意。
--“士诚优柔”,这可是松江群臣的共识。
……
当日,李惟德与张士诚相见宫中,将察罕帖木儿的提议、要求、条件与让步一讲,士诚果然再无话说,不再为难,不再“犹豫不决”。
次日,两方定下盟约。
约定:“一由松江北上,一出太行东进,两军合力,剿灭燕贼。待平定燕贼后,黄河以北,察罕占之;黄河以南,士诚有之。”
张士诚并又提出金陵的威胁。根据来前李察罕的交代,李惟德代替答允:“我军收复山东日,便是南下金陵时。在这之前,我军愿将河南精兵借给太尉,与松江成掎角之势,以遏吴贼在尺寸之间”。
大概约定如此,至于具体的“联军出兵”日期,却非李惟德可以与张士诚决定的,需得李察罕另遣心腹前来商定。
盟约达成,李惟德就提出告辞,张士诚挽留他:“我松江虽小,自有风流。先生何不多住两日,玩赏玩赏江南景色?也好多与先生亲近。”
李惟德推辞说道:“我家主公已解曹州之围,或许不日就会返回山西。与太尉结盟是件大事,在下还是早点回去,告之我家主公的好。”
“既如此,俺便不多留先生了。”张士诚命人取来两大盘金银,送给李惟德,“聊作盘缠。”吩咐饶介、陈基,“代俺送一送李先生。”
当日已晚,次日辞行。
……
汪同、史椿、封伯颜等人也来同送。
因受饶介之邀,杨基、王行等之前在此中出过力、造过舆论的苏州名士亦多有前来。林林总总、老老少少不下一二十人,直将李惟德送出城外十里,这才停下。
时当上午,阳光明媚,远望山青水绿,近处杨柳依依。
饶介命随从取来酒水,斟满三杯,说道:“吴中父老望王师久矣!李平章誉满天下,世之英杰。今我浙西能与盟约,实黔首之幸!李君满载而归,所载者皆我吴人的一片殷望。担负甚重!希望李君回去后,见到李平章,能把我们的这片心意告诉他。……,勉之!请饮一杯。”
李惟德满饮。
“李君之兄,北地智者,自辅佐李平章以来,多出奇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北地强贼多因君兄之计而灭,有功社稷、造福国家。我等闻名已久,恨不能相见。只盼平章的大军早日来到,使我等能早日与君兄见面。……,李君回去后,也请把我等的这番心意告与尊兄。请再饮一杯。”
李惟德满饮。
饶介从路边的柳树上取下一支柳条,第三次奉酒,说道:“今之一别,山长水远。乱世不平,道路不靖,再见不知何日了。……,请再饮一杯。”
李惟德满饮。
三杯饮罢,他拱手告辞,说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在下何德何能?竟有劳诸位大人、君子远送,实令惟德诚惶诚恐。请饶公放心,也请诸位大人、君子放心,你们的心意俺一定会告诉我家主公。诸位,请回吧。”
不能说走就走,吴中人文荟萃之地,在场的诸人更多是才子。
王行,“北郭十才子”之一;杨基,与高启齐名,“吴中四杰之一”,擅长五言,时人誉之为“五言射雕手”。又及张羽、徐贲、周砥等人,也都是或为“四杰”之一,或为“十才子”之一,皆有文名。
从饶介、汪同开始,众人一个接一个“临别赋诗”。
--饶、汪两人在诸人中的官职最高,一个是淮南行省参政,一个是淮南行省左丞,而余者好多都没有任官,便是任的有职也不甚高,比如杨基,只不过是张士诚的一个幕府“记室”。
诸人所作之诗,或五言、或七言,或洋洋洒洒、或短小精悍,不一而足。直到天色过午,这番送行才宣告结束。
李惟德的行李里塞满了诗作,与众人挥泪而别。走出很远了,他扭头回望,尚见饶、汪等人留恋不去,兀自翘足挥手。
他不由动情地说道:“吴中民心如此,何愁大事不成!”带着感动与对未来的冀望,迎着已升至天中、开始渐渐落下的日头,踏上了归程。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安丰使者到金陵,一道诏书问借兵。朱元璋到底是不是进退两难,暂且不说。却便在同时,浙西松江府里,张士诚却已经“左右为难”了。
他为难什么?
李察罕解围曹州前,听了封帖木的建议,曾遣过一使者前往浙西、去与张士诚结盟。
他当时驻军在李家道,从李家道到松江虽说不是太远,但中间一则跋山涉水、要得横渡黄河;二则,更需通过几处燕军、吴军的地盘,行程甚是不易,路上耽搁了不少的时间,故此,便在数日前刚刚入了苏州城。
这李察罕和张士诚没有直接打过交道,但通过其它的一些间接渠道,对彼此都早有耳闻并比较熟悉。
便在年前,淮南、浙西有两个名士,一个名叫“汪同”,一个名叫“史椿”的,曾专门去拜见过李察罕。
两下说起张士诚,李察罕对士诚有这么一个评语:“张士诚非忠于国家者”,并说,“中原事定,平江南当自姑苏始”。
当时,汪同刚刚升了官儿,“拜淮南行省左丞”,李察罕因而又勉励他和史椿说:“君与史君宜协力焉”。--协力什么?你们两个人要努力在淮南发展势力,等到我大军南下、平定姑苏时,助我一臂之力。
从李察罕的这番话,其实可以看出:他对张士诚没有什么好印象,对张士诚“名虽投降,实则阴持两端”的本质看得非常清楚。
这一次,当他决定遣使去与张士诚结盟时,王保保曾大力反对,说张士诚“心怀二志,父帅岂能与这等人结盟”?他答道:“谋大事不拘小节”。
--这几个字、这一句话,当时说来看似顾全大局,但实际上却是充满无奈。张士诚的本质他一清二楚,对张士诚的为人他也十分不齿。王保保都瞧不起张士诚,想他李察罕何等英雄?更不会瞧得起士诚。
可事已至此,为了挽回颓势,却又不得不主动提出与之结盟。多憋屈!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无奈,却也由此能看得出李察罕“能进能退”,的确是一个天下英雄。正所谓“尺蠖之屈,求其信也,龙蛇之得以存身也”。
……
李察罕麾下本来文武济济,但一来,历经鏖战,接连折损;二者,他此次千里驰援曹州,大本营不能不留人镇守,所以,这番随行跟从的谋士主要只有李惟馨一个。
遣使浙西固然重要,可总不能因此就把“首席谋士”派出。
况且,又也正如王保保所言:“父帅主动去与士诚盟约已是放下身段,若是反而再被士诚拒绝,岂不自讨其辱?一旦消息传出,教邓贼知晓,其势必更喧嚣”!--这一层也确实不可不虑。故而,选使者时,他拣来拣去,好生为难,最终选中了一人,名叫李惟德,却是李惟馨的兄弟。
这李惟德,在察罕军中的官职不高,只不过是个镇抚而已,可因了李惟馨的关系,平日却也十分得宠,是个“能说的上话”的人。
派他去,有两个好处。其一,他地位不高,若是此番结盟被张士诚拒绝,面皮上不致太难堪;其二,他是李惟馨的弟弟,李惟馨乃察罕谋主,若是此番结盟成功,他也完全可以代表李察罕与士诚签下盟约。
察罕帖木儿用心良苦,在李惟德临行前,他并私下交代说道:“你此去松江,不但要见一见封帖木的族兄封伯颜;更要见一见汪同与史椿。……,并有,听说上次燕贼遣罗国器、方从哲去浙西借粮,饶醒翁和陈敬初曾经一道大力反对。此番俺欲与士诚结盟,所谋者亦燕贼也。若能得到他两人的支持,定可事半功倍。因而,他二人,你也要见一见。”
饶醒翁,何许人也?即为饶介。陈敬初,便是陈基。
他两人都是大大的“名士”,在吴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北郭十才子”、“吴中四杰”等等大多都与他们有交往。
--“吴中四杰”即高启等人,而说起“北郭十才子”,道衍和尚也是其中的一位。“介之为人,倜傥豪放,一时俊流皆与交。书似怀素,诗似李白,气焰光芒,烨烨逼人”。这一句评价饶介的话便是出自道衍之口。
饶介、陈基虽为文人,但影响大,且深得张士诚的信任,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结盟”一事便就能多一层把握。
……
得了李察罕的叮嘱,李惟德到浙西后,果然一如其言,先约见封伯颜,再拜见汪同、史椿,继而又拜见饶介、陈基,用了两三天的时间试探他们的意思。
封伯颜不必多说,这个“结盟”他本就是一力主张的,完全同意;汪同、史椿也不必多说,有李察罕“君与史君宜协力焉”这一句话在,他们也是表示支持。却只在饶介、陈基这里遇到了点麻烦。
却也不是饶介、陈基反对,他两人久在张士诚身边、侍从左右,对士诚的心思极其了解。
就像李惟德临行前,李察罕、李惟馨、封帖木等的分析一样,张士诚的确“前怕狼、后怕虎”。
首先,徐、宿二州之失,给苏州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燕军随时可以南下;同时金陵朱元璋磨刀霍霍,更是雪上加霜。连着好几天,张士诚都没睡好觉了,忧心忡忡。可是其次,李察罕也不是善茬,如与之结盟,何异“前门驱虎、后门引狼”?浙西群臣不是没有提过与李察罕结盟事,那封伯颜就曾提过多次。可每一次都因为张士诚的这种担忧“无疾而终”。
饶介很坦白,告诉李惟德:“张太尉为人,虽宽仁好士,但却略有些优柔,要想说服他,殊为不易。”并说,“李君既来,也不必着急。议盟是大事,便是太尉有意,也难以仓促说定。且先住上些时日,待我等寻个时机,替君缓缓说之,或能成也。”
陈基也是一样的意思,他说道:“前番燕贼借粮,我等皆以为不可,而太尉竟允之,终致今日徐、宿之失。前几天,又说起此事,太尉亦颇有懊悔之色。既然懊悔,说明已经后悔。而既然后悔,也许再议与李平章联军事,阻力便不会太大了。……李君远来,道途辛苦。饶公说得对,且不必着急,先歇个三两日。待俺们寻机试试太尉口风,然后再说不迟。”
李惟德也没办法,从了他们意思,暂且住下,只****打探。如此又过了两天,见还是没有动静,忍不住,再去见了饶介。
饶介很为难,说道:“昨天下午,太尉邀俺下棋。棋局中,俺借机提了提此事。太尉只是笑,却一言不发。他究竟是何意思,俺却也拿捏不准。”
“这般如何是好?”
“李君不必焦躁。这两天,俺见了不少同僚,并问过许多本地名士的意思,十个里边倒有**个都是赞同结盟的。便如韩谦、钱辅等,对此也都是大力支持。舆论如此、人心所向,也许再等上两三天,会有一个转变。”
“只好如此。”
……
饶介、陈基等人为何这么卖力帮忙?
须知,他们忠的是“蒙元朝廷”,却不是张士诚。士诚固然待其甚厚,可若非因为降了蒙元,怕是再下功夫也请不来他们出山任官的。
张士诚“阴持两端”的心思,远在千里外的李察罕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们是士诚身边的亲近人,又岂会看不明白?
只是无奈,浙西兵权悉在士诚之手,他们只是文臣,没有办法改变士诚的想法。但如果与李察罕结盟,借此将李察罕的部队引来,“强宾压主”,这张士诚还能“阴持两端”么?只有忠心耿耿保“大元”了。
故此,他们对此事十分卖力。如能事成,想来定能“青史留名、留芳后世”。
……
又过了两日,还是没有动静。
李惟德又来拜见饶介,陈基刚好也在。
“李君来的正好。”
“怎么?莫不是两位先生已说动了太尉?”
陈基摇摇头,说道:“这倒不是。……,昨日接到军报,说李平章已解围曹州,燕贼赵过部望风而遁。借此机会,封伯颜上书太尉,再一次正式提出:请与李平章联军,共剿燕、吴两贼。”
“太尉怎么说?”
“太尉没有发表意见,但却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
“远水解不了近渴。”
李惟德呆了一呆,不解其意,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是觉得俺们离浙西太远么?”
“当然不是。李平章已屯重兵在河南、又临益都于曹州,距我浙西不过一两百里路程。朝发夕至。怎可说远?”
“那是何意?”
陈基与饶介对视一眼,饶介接口说道:“俺们猜测,太尉之意实在徐、宿。何为‘远水’?何为‘近渴’?若以李平章为‘远水’;则‘近渴’为何?……,吾以为,太尉非为别意,定是指徐、宿二州!”
“也就是说?”
“太尉的意思应该是:如果李平章肯帮忙克复徐、宿,则结盟之事就可以答应。”
“原来如此!”
李惟德闻言大喜,说道:“实不相瞒,俺临来前,平章大人特别交代,说‘以黄河为誓、用泰山为盟,愿与太尉约:两家并力攻燕。若太尉同意,则当事成之后,以黄河为界,山东归我,徐、宿归太尉’。并且,事成后,愿再借精兵万人与太尉,再共取金陵,以消浙西枕侧之患。”
这番话,因是察罕帖木儿的底线,所以李惟德之前不曾与饶介、陈基等人讲过。他们却是不知。此时闻言,饶介说道:“噢?李平章果然是如此说的么?”
“千真万确,半点不假!”
“若真是如此,那结盟之事,……。”饶介看向陈基,猛地拍了下大腿,摊开双手,叫道,“……,已经成了呀!”
陈基亦喜形于色,埋怨李惟德,说道:“李平章既有此话,李君缘何不早告诉俺们?若是早说,事情早就办妥!又何须等到现在?”
“非是在下不说。只因不知太尉心意,怕说得早了,反倒不利成事。”--如果过早地亮出底牌,说不定张士诚因见“有利可图”,会提出让李察罕一方无法接受的条件,即所谓“反倒不利成事”。
陈基与饶介都是聪明之士,对此皆心知肚明。
陈基埋怨了李惟德几句,也不再多说,端起茶碗一饮而尽,霍然起身,说道:“太尉所忧者无非徐、宿二州。李平章既有此言,结盟之事必然谐矣!李君来我松江已有多日。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去见太尉如何?”
张士诚乃浙西之主,李惟德来了多日,连见多位松江重臣,他岂会不知?就是因为一直对结盟之事犹豫不决,因此方才故作不知。
好容易饶介、陈基等群臣使力,不断吹耳边风,并发动苏州名士造成舆论,将之说动;更恰好李察罕愿意用最大的让步来换取合作,这样的形势下,自然应该打铁趁热,快刀斩乱麻,尽快将盟约定下。以免夜长梦多,防止张士诚再改变主意。
--“士诚优柔”,这可是松江群臣的共识。
……
当日,李惟德与张士诚相见宫中,将察罕帖木儿的提议、要求、条件与让步一讲,士诚果然再无话说,不再为难,不再“犹豫不决”。
次日,两方定下盟约。
约定:“一由松江北上,一出太行东进,两军合力,剿灭燕贼。待平定燕贼后,黄河以北,察罕占之;黄河以南,士诚有之。”
张士诚并又提出金陵的威胁。根据来前李察罕的交代,李惟德代替答允:“我军收复山东日,便是南下金陵时。在这之前,我军愿将河南精兵借给太尉,与松江成掎角之势,以遏吴贼在尺寸之间”。
大概约定如此,至于具体的“联军出兵”日期,却非李惟德可以与张士诚决定的,需得李察罕另遣心腹前来商定。
盟约达成,李惟德就提出告辞,张士诚挽留他:“我松江虽小,自有风流。先生何不多住两日,玩赏玩赏江南景色?也好多与先生亲近。”
李惟德推辞说道:“我家主公已解曹州之围,或许不日就会返回山西。与太尉结盟是件大事,在下还是早点回去,告之我家主公的好。”
“既如此,俺便不多留先生了。”张士诚命人取来两大盘金银,送给李惟德,“聊作盘缠。”吩咐饶介、陈基,“代俺送一送李先生。”
当日已晚,次日辞行。
……
汪同、史椿、封伯颜等人也来同送。
因受饶介之邀,杨基、王行等之前在此中出过力、造过舆论的苏州名士亦多有前来。林林总总、老老少少不下一二十人,直将李惟德送出城外十里,这才停下。
时当上午,阳光明媚,远望山青水绿,近处杨柳依依。
饶介命随从取来酒水,斟满三杯,说道:“吴中父老望王师久矣!李平章誉满天下,世之英杰。今我浙西能与盟约,实黔首之幸!李君满载而归,所载者皆我吴人的一片殷望。担负甚重!希望李君回去后,见到李平章,能把我们的这片心意告诉他。……,勉之!请饮一杯。”
李惟德满饮。
“李君之兄,北地智者,自辅佐李平章以来,多出奇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北地强贼多因君兄之计而灭,有功社稷、造福国家。我等闻名已久,恨不能相见。只盼平章的大军早日来到,使我等能早日与君兄见面。……,李君回去后,也请把我等的这番心意告与尊兄。请再饮一杯。”
李惟德满饮。
饶介从路边的柳树上取下一支柳条,第三次奉酒,说道:“今之一别,山长水远。乱世不平,道路不靖,再见不知何日了。……,请再饮一杯。”
李惟德满饮。
三杯饮罢,他拱手告辞,说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在下何德何能?竟有劳诸位大人、君子远送,实令惟德诚惶诚恐。请饶公放心,也请诸位大人、君子放心,你们的心意俺一定会告诉我家主公。诸位,请回吧。”
不能说走就走,吴中人文荟萃之地,在场的诸人更多是才子。
王行,“北郭十才子”之一;杨基,与高启齐名,“吴中四杰之一”,擅长五言,时人誉之为“五言射雕手”。又及张羽、徐贲、周砥等人,也都是或为“四杰”之一,或为“十才子”之一,皆有文名。
从饶介、汪同开始,众人一个接一个“临别赋诗”。
--饶、汪两人在诸人中的官职最高,一个是淮南行省参政,一个是淮南行省左丞,而余者好多都没有任官,便是任的有职也不甚高,比如杨基,只不过是张士诚的一个幕府“记室”。
诸人所作之诗,或五言、或七言,或洋洋洒洒、或短小精悍,不一而足。直到天色过午,这番送行才宣告结束。
李惟德的行李里塞满了诗作,与众人挥泪而别。走出很远了,他扭头回望,尚见饶、汪等人留恋不去,兀自翘足挥手。
他不由动情地说道:“吴中民心如此,何愁大事不成!”带着感动与对未来的冀望,迎着已升至天中、开始渐渐落下的日头,踏上了归程。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