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长短经最新章节 > 长短经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 章

  -------------------------------------------------------

  本书由松语文学www.16sy.com【木左儿姑娘】整理上传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16sy.com---松语文学整理 @txtnovel.com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长短经》《反经》 唐 赵蕤撰

  《长短经》(亦称《反经》或《长短要术》)全书共九卷六十四章,〖唐〗赵蕤撰。赵蕤,字太宾,梓州盐亭(今属四川)人。赵蕤所著的《长短经》一书就是纵横术,述王霸之道。《长短经》一书所引叙的历史经验到唐代为止,其文亦《申鉴》、《论衡》之流,与《资治通鉴》相得益彰,值得研读领悟。

  叙长短经纶、知王霸殊略《长短经》(《长短要术》或《反经》)〖唐〗赵蕤 撰

  赵蕤,字太宾,梓州盐亭(今属四川)人。有名的唐代诗人李白,就是他的学生。赵蕤博学钤韬,长于经世,隐于梓州县长平山安昌岩。开元中征召不赴。所撰《长短经》述王霸之道,“大旨在于宁固根蒂,革易时弊,兴亡治乱”(《长短经叙》),其文亦《申鉴》、《论衡》之流,与《资治通鉴》相得益彰,值得研读领悟。

  赵蕤所著的《长短经》就是纵横术,《长短经》(亦称为《长短要术》或《反经》)是一部智谋奇书,全书共九卷六十四章(赵蕤自序中为十卷六十三篇,今佚一卷),〖唐〗赵蕤撰。《长短经》收入《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杂家类》,而《新唐书 艺文志》录为《长短要术》10 卷(已佚)。由于原著视角独特,注重从反面总结历史经验,故亦被称为《反经》。现行辑佚本有1981 年台北世界书局出版的《隋唐子书十种》本、1992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四库笔记小说丛书》本、1999 年岳麓书社出版的张兆凯等注译本。

  目 录

  赵蕤《长短经》原序.

  钦定四库全书《长短经》提要

  卷一 文上.

  大体第一.

  任长第二.

  品目第三.

  量才第四.

  知人第五.

  察相第六.

  论士第七.

  政体第八.

  卷二 文中.

  君德第九.

  臣行第十.

  德表十一.

  理乱十二.

  卷三 文下.

  反经十三.

  是非十四.

  适变十五.

  正论十六.

  卷四 霸纪上.

  霸图十七.

  卷五 霸纪中.

  七雄略十八.

  卷六 霸纪下.

  三国权十九.

  蜀

  吴

  魏

  卷七 权议.

  惧戒二十.

  时宜二一.

  卷八 杂说.

  钓情二二.

  诡信二三.

  忠疑二四.

  用无用二五.

  恩生怨二六.

  诡顺二七.

  难必二八.

  运命二九.

  大私三十.

  败功三一.

  昏智三二.

  卑政三三.

  善亡三四.

  诡俗三五.

  息辩三六.

  量过三七.

  势运三八.

  傲礼三九.

  定名四十.

  卷九 兵权.

  出军四一.

  练士四二.

  结营四三.

  道德四四.

  禁令四五.

  教战四六.

  天时四七.

  地形四八.

  水火四九.

  五间五十.

  将体五一.

  料敌五二.

  势略五三.

  攻心五四.

  伐jiāo五五.

  格形五六.

  蛇势五七.

  先胜五八.

  围师五九.

  变通六十.

  利害六一.

  奇兵六二.

  掩发六三.

  还师六四.

  《长短经》(〖唐〗赵蕤撰)原文(『石然书屋』整理) 《长短经》(《长短要术》或《反经》)〖唐〗赵蕤撰

  赵蕤《长短经》原序

  赵子曰:匠成舆者,忧人不贵;作箭者,恐人不伤。彼岂有爱憎哉?实技业驱之然耳。是知当代之士、驰骛之曹,书读纵横,则思诸侯之变;艺长奇正,则念风尘之会。此亦向时之论,必然之理矣。故先师孔子深探其本、忧其末,遂作《春秋》,大乎王道;制《孝经》,美乎德行。防萌杜渐,预有所抑。斯圣人制作之本意也。然作法于理,其弊必乱。若至于乱,将焉救之?是以御世理人,罕闻沿袭。三代不同礼,五霸不同法。非其相反,盖以救弊也。是故,国容一致,而忠文之道必殊;圣哲同风,而皇王之名或异。岂非随时投教沿乎此,因物成务牵乎彼?沿乎此者,醇薄继于所遭;牵乎彼者,王霸存于所遇。

  故古之理者,其政有三: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国之政胁之。各有所施,不可易也。

  《长短经》(〖唐〗赵蕤撰)原文(『石然书屋』整理)

  管子曰:「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

  邹子曰:「政教文质,所以匡救也。当时则用之,过则舍之。」

  由此观之,当霸者之朝而行王者之化,则悖矣。当强国之世而行霸者之威,则乖矣。若时逢狙诈,正道陵夷,yù宪章先王,广陈德化,是犹待越客以拯溺,白大人以救火。善则善矣,岂所谓通于时变欤?

  夫霸者,驳道也。盖白黑杂合,不纯用德焉。期于有成,不问所以;论于大体,不守小节。虽称仁引义,不及三王,扶颠定倾,其归一揆。恐儒者溺于所闻,不知王霸殊略,故叙以长短术,以经论通变者,并立题目,总六十有三篇,合为十卷,名曰《长短经》。大旨在乎宁固根蒂、革易时、兴亡治乱。具载诸篇,为沿袭之远图,作经济之至道,非yù矫世夸yù,希声慕名。辄露见闻,逗机来哲。凡厥有位,幸望详焉。

  梓州县,长平山安昌岩。草莽臣赵蕤撰。

  《长短经》(〖唐〗赵蕤撰)原文(『石然书屋』整理) 3钦定四库全书《长短经》提要

  臣等谨按《长短经》九卷,唐赵蕤撰。

  孙光宪《北梦琐言》载:“蕤,梓州盐亭人,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夫fù俱有隐cāo,不应辟召。”《唐书 艺文志》亦载:“蕤,字太宾,梓州人。开元中,召之不赴。”与光宪所记略同。惟书名作《长短要术》为少异,盖一书二名也。

  是书皆谈王伯经权之要,成于开元四年。自序称,六十三篇,合为十卷。《唐志》与晁公武《读书志》卷数并同。

  今久无刊本。王士祯《居易录》记,徐乾学(号健庵)尝得宋椠于临清。此本前有『传是楼』一印,又有『健收藏图书』一印,后有『乾学』一印。每卷之末皆题『杭州净戒院新印』七字。犹南宋旧刻,盖即士祯所言之本。然仅存九卷,末有洪武丁已沈新民『跋』,称其:“第十卷,载yīn谋家本缺,今存者六十四篇”云云。是佚其一卷,而反多一篇。与蕤『序』六十三篇之数不合。然勘验所存,实为篇六十有四,疑蕤『序』或传写之讹也。

  第一卷八篇题曰:『文上』

  第三卷四篇题曰:『文下』

  第二卷四篇则有子目无总题,以例推之,当脱『文中』二字。

  《长短经》(〖唐〗赵蕤撰)原文(『石然书屋』整理) 4

  第四卷一篇题曰:『霸纪上』

  第五卷一篇论七雄之事,题曰:『霸纪中』

  第六卷一篇论三国之事,亦无总题,以例推之,当脱『霸纪下』三字。

  第七卷二篇题曰:『权议』

  第八卷十九篇题曰:『杂说』

  第九卷二十四篇题曰:『兵权』

  第十卷所谓『yīn谋』者,则今不可考。篇中注文颇详,多引古书,盖蕤所自作。注首或标以『议曰』二字,或亦不标。体例不一,亦未详其故也。

  刘向序《战国策》,称或题曰:『长短』。此书辨析事势,其源盖出于纵横家,故以『长短』为名。虽因时制变,不免为事功之学。而大旨主于实用,

  非策士诡谲之谋。其言故不悖于儒者,其文格亦颇近荀悦《申鉴》、刘邵《人物志》,犹有魏晋之遗。唐人著述,世远渐稀。虽佚十分之一,固当全璧视之矣。

  乾隆四十二年六月恭校上

  总篡官臣纪昀、臣陆锡能、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卷一 文 上

  卷二 文 中

  卷三 文 下

  卷四 霸纪上

  卷五 霸纪中

  卷六 霸纪下

  卷七 权 议

  卷八 杂 说

  卷九 兵 权

  卷一文上

  ★大体第一

  臣闻《老子》曰: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荀卿曰: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傅子》曰: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正矣。以明其然耶?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田畴,夔为乐正,垂为工师,伯夷为秩宗,皋陶为理官,益掌驱禽,尧不能为一焉,奚以为君?而九子者为臣,其故何也?尧知九赋之事,使九子各授其事,皆胜其任以成九功,尧遂乘成功以王天下。汉高帝曰:夫运筹策於帏幄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故曰: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无形者,物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鼓不预五音,而为五音主;有道者不为五官之事,而为理事之主。君守其道,官知其事,有自来矣。先王知其如此也,故用非其有如已有之,通肚君道者也。人主不通主道者则不然。自为之则不能任贤,不能任贤则贤者恶之,此功名之所以伤,国家之所以危。汤武一百而尽有夏商之财,以其地封,而天下莫敢不悦服;以其财赏,而天下皆竞劝,通乎用非其有也。

  故称设宫分职,君之体也;委任责成,君之体也;好谋无倦,君之体也;宽以得众,君之体也;含垢藏疾,君之体也。君有君人之体,其臣畏而爱之,此帝王所以成业也。

  ★任长第二

  臣闻料才核能,治世之要。自非圣人,谁能兼兹百行,备贯众理乎?故舜合群司,随才授位;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俦,而可备责耶?

  昔伊尹之兴土工也;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推,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而人xìng齐矣。管仲曰: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臣不如隰朋,请立以为大行;辟土聚粟,尽地之利,臣不如甯戚,请立以为司田;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以为大司马;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不罪,臣不如宾胥无,请立以为大理;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避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太谏。君若yù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存焉。若yù霸王,则夷吾在此。黄石公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决取其利,愚者不爱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凶於dú。然而良医橐而藏之,有所用也。麋之上山也,大章不能;及其下也,牧竖能追之,才有短也。胡人便於马,越人便於舟,异形殊类,易事则悖矣。魏武诏曰: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者,任其长也。

  由此观之,使韩信下帏,仲舒当戎,于公驰说,陆贾听讼,必无曩时之勋而显今日之名也。故任长之道,不可不察。

  ★品目第三

  夫天下重器、王者大统,莫不劳聪明於品材,获安逸於任使。

  故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ウ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而不知所执,此则庸人也。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遍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智不务多,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务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得之,行既由之,则若xìng命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忌,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而终不可及者,此君子也。所谓贤者,德不逾闲,行中规绳;言足法於天下而不伤其身,道足化於百姓而不伤於本;富则天下无菀财,施则天下不病贫,此则贤者也。所谓圣者,德合天地,变通无方;刚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xìng;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圣者也。

  《铃经》曰: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识足以鉴古,才足以冠世,此则人之英也;法足以成教,行足以修义,仁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此则人之俊也;身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cāo足以厉贪鄙,信足以怀殊俗,此则人之豪也;守节而无挠,处义而不怒,见嫌不苟免,见利不苟得,此则人之杰也。

  《家语》曰:昔者明王,必尽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实,然後用天下之爵以尊之,则天下理也。此之谓矣。

  量才第四

  夫人才能参差、大小不同,犹升不可以盛斛,满则弃矣。非其人而使之,安得不殆乎?

  故伊尹曰:智通於大道,应变而不穷,辩於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