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 外公、外婆和母亲(3)
第3章 第一章 百姓人家的往事
第11节 第三节 外公c外婆和母亲(3)
第三节 外公c外婆和母亲(3)
我的外婆大半辈子生活在江都,终身目不识丁,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人。在她漫长的生命旅途中,处处以自己勤劳和淳朴c善良和忍耐的优秀品质,感染和影响着母亲的一生。
全国解放前,按照旧社会的媒妁之言,外婆与外公缔结婚姻关系时,根本无需办理任何法律手续。他们的婚姻关系,从当初开始就是事实上的“死亡婚姻”,双方毫无感情可言,更谈不上夫妻恩爱c携手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
在外公离开江都到南京谋生后,外婆独自担负起抚养母亲的责任和义务,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常年种田c养猪和操劳家务,直至把母亲养育到18周岁。这些年,外公尽管财富丰厚,但因和外婆不存在实质上的婚姻关系,仅是零零星星地寄些钱回家,供补贴母亲生活和读书用,很少再为家庭承担经济责任,也不顾及家里零花钱的来源。外婆平时节衣缩食,只在逢年过节时,才舍得买些鱼肉犒劳自己和母亲,扯上几尺布每人做件新衣服。即使家中经济再拮据,外婆还总想着能让母亲去读书学文化。
母亲离开江都乡村的土地后,外婆从此开始长达31年的孤苦伶仃c形影相吊的凄凉生活。其实,在外婆的内心深处,非常渴望有其乐融融的亲情相伴c尽情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1966年深秋,母亲领着我取道扬州再次踏上故土,回家乡看望外婆。事前,父亲曾写信告诉外婆说我们即将返乡。因那时交通不畅,父亲只说过力争抵达的时间,可能是为外婆念信的人没领会父亲所说的意思,我们到家后,乡邻们纷纷对母亲说,这几天,你娘生怕接不到你们,每天都要去村口张望多次,她逢人便说,我家秀儿带着二秧子(江都人对排行第二孩子的简称),要回来看我了。听到乡邻们说的话,不难想象外婆热切盼望我们归来的心情,眼前仿佛浮现出外婆凫趋雀跃c兴高采烈的身影。
在乡下几天,母亲帮助外婆里里外外地整理收拾,外婆和母亲总有说不完的家常话,对我更是关怀备至。那个年代,农村商品短缺现象更为严重,外婆总想着让我们吃得好些。她每天起早赶到集镇上去买这买那,竭尽所能地为我们做好吃的家乡菜c为母亲做她爱喝的小米粥,草房顶上的烟囱每天都要冒几次炊烟。缕缕炊烟带着外婆对人间最美好情感的无限向往,娉婷袅袅c悠然飘荡在金黄色乡村的蔚蓝色天空。
1983年春季,按照国家户口政策,外婆因年老力衰,迁来南京与我们同住,结束在农村形单影只c孤灯茕影的生活。我在与她相处中,总感到外婆寡言少语,但对任何人尤其是家人都是以诚相待c克己为人,从不与他人为小事掂斤簸两c为自己争得利益,她总把对晚辈的疼爱溢于言表。这期间,外婆不仅能够生活自理,还时常帮助身体欠佳的母亲操持家务活。每当遇到父亲与母亲发生争吵时,她从不袒护母亲,只是闷不作声,好似噤若寒蝉般地坐在旁边。
我成家后,每次回家探望外婆和父母亲,遇到吃饭时间,外婆总是不声不响地为我斟上一杯酒,有时还从她的床头柜里拿出香烟递给我。在她垂暮之年,还与母亲一起帮助我照看处在幼儿期的女儿。外婆偶尔一次到我家,发现我们该用刨刀削的瓜果却用菜刀削,尔后,她不声不响让父亲给我送来一把刨刀。我至今还在使用这把寄托着外婆浓厚疼爱之情的刨刀。
1996年冬季,外婆终因年事已高c身体各部分器官衰竭导致无疾而终,享年90周岁。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第11节 第三节 外公c外婆和母亲(3)
第三节 外公c外婆和母亲(3)
我的外婆大半辈子生活在江都,终身目不识丁,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人。在她漫长的生命旅途中,处处以自己勤劳和淳朴c善良和忍耐的优秀品质,感染和影响着母亲的一生。
全国解放前,按照旧社会的媒妁之言,外婆与外公缔结婚姻关系时,根本无需办理任何法律手续。他们的婚姻关系,从当初开始就是事实上的“死亡婚姻”,双方毫无感情可言,更谈不上夫妻恩爱c携手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
在外公离开江都到南京谋生后,外婆独自担负起抚养母亲的责任和义务,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常年种田c养猪和操劳家务,直至把母亲养育到18周岁。这些年,外公尽管财富丰厚,但因和外婆不存在实质上的婚姻关系,仅是零零星星地寄些钱回家,供补贴母亲生活和读书用,很少再为家庭承担经济责任,也不顾及家里零花钱的来源。外婆平时节衣缩食,只在逢年过节时,才舍得买些鱼肉犒劳自己和母亲,扯上几尺布每人做件新衣服。即使家中经济再拮据,外婆还总想着能让母亲去读书学文化。
母亲离开江都乡村的土地后,外婆从此开始长达31年的孤苦伶仃c形影相吊的凄凉生活。其实,在外婆的内心深处,非常渴望有其乐融融的亲情相伴c尽情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1966年深秋,母亲领着我取道扬州再次踏上故土,回家乡看望外婆。事前,父亲曾写信告诉外婆说我们即将返乡。因那时交通不畅,父亲只说过力争抵达的时间,可能是为外婆念信的人没领会父亲所说的意思,我们到家后,乡邻们纷纷对母亲说,这几天,你娘生怕接不到你们,每天都要去村口张望多次,她逢人便说,我家秀儿带着二秧子(江都人对排行第二孩子的简称),要回来看我了。听到乡邻们说的话,不难想象外婆热切盼望我们归来的心情,眼前仿佛浮现出外婆凫趋雀跃c兴高采烈的身影。
在乡下几天,母亲帮助外婆里里外外地整理收拾,外婆和母亲总有说不完的家常话,对我更是关怀备至。那个年代,农村商品短缺现象更为严重,外婆总想着让我们吃得好些。她每天起早赶到集镇上去买这买那,竭尽所能地为我们做好吃的家乡菜c为母亲做她爱喝的小米粥,草房顶上的烟囱每天都要冒几次炊烟。缕缕炊烟带着外婆对人间最美好情感的无限向往,娉婷袅袅c悠然飘荡在金黄色乡村的蔚蓝色天空。
1983年春季,按照国家户口政策,外婆因年老力衰,迁来南京与我们同住,结束在农村形单影只c孤灯茕影的生活。我在与她相处中,总感到外婆寡言少语,但对任何人尤其是家人都是以诚相待c克己为人,从不与他人为小事掂斤簸两c为自己争得利益,她总把对晚辈的疼爱溢于言表。这期间,外婆不仅能够生活自理,还时常帮助身体欠佳的母亲操持家务活。每当遇到父亲与母亲发生争吵时,她从不袒护母亲,只是闷不作声,好似噤若寒蝉般地坐在旁边。
我成家后,每次回家探望外婆和父母亲,遇到吃饭时间,外婆总是不声不响地为我斟上一杯酒,有时还从她的床头柜里拿出香烟递给我。在她垂暮之年,还与母亲一起帮助我照看处在幼儿期的女儿。外婆偶尔一次到我家,发现我们该用刨刀削的瓜果却用菜刀削,尔后,她不声不响让父亲给我送来一把刨刀。我至今还在使用这把寄托着外婆浓厚疼爱之情的刨刀。
1996年冬季,外婆终因年事已高c身体各部分器官衰竭导致无疾而终,享年90周岁。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