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
始从总体上对道教教义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
道教教义的核心是道和德
道教以"道"名教,就是以道作为它的基本信仰,因此,道就是它的教义思想的核心。在道教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宗派,如:五斗米道、太平道、全真道、正一道和净明道等,各派经文或有差异,科仪方术各有侧重,但是信仰道,以道作为教义的核心却是共同的。
道教的"道",是秦汉道家的"道"的沿用和继承。从先秦《老子》提出"道"直到东汉末年,道家有了许多发展和变化。东汉延熹年间(158~166)边韶《老子碑》称,"世之好道者","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降斗星,随日九度,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大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渡世,自羲农以来,为圣者作师"。①其时,老子和"道"已被神化,朝野都有奉祀老子的。东汉末年的农民运动,吸收了道家思想及其神秘主义部分,将"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道",作为其宇宙观的基础。《太平经》称"道"是"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②《老子想尔注》将作为"天地根"的"玄牝"作为长生不死的方术的理论基础,称"生,道之别体也","道教人结精成神"。《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都以道家的小国寡民、清静无为的思想作为社会观的出发点。《老子想尔注》还将"道"和神联系起来,称道散形为气,聚形则为太上老君。③于是,"道"就确立了它在道教教义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德"也是先秦道家的重要概念。《老子》第五十一章称: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因此,一般认为,"德"是道之功,道之用,道之现。《太平经》一脉相承地认为"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yīn也,主养","夫道兴者主生,万物悉生;德兴者主养,万物人民悉养,无冤结",并且,以"德"和"刑"相对立,称"德者与生气同力"而"刑与杀气同力";"德常与兴同处"而"刑与衰死气同处"。同时,《太平经》在社会观中将德"主养"的观念推衍为帝王之治,以德治为有助于帝王之治十法的第四法。④《老子想尔注》则主张道德一体,认为"常德"就是"道德常在","玄德"就是天德,一直按道行事。⑤《庄子天地》篇称"至德者"要"存形穷生,立德明道",因此,后世的道教徒也就以"明道立德"作为自己信仰的最基本的内容。
从东汉到隋唐五代,以"道"和"德"为核心的教义思想的结构渐趋完整。唐代道士吴筠《玄纲论》认为"天地、人物、仙灵、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孰窥其宗",⑥其中已经包含了将对宇宙、社会的认识区分为四个部分的思想,并且指出了它们是由"道"和"德"生成的。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编纂的《道德真经广圣义》总结了前代六十余家的诠疏笺注,认为:
"《道德经》者乃天地之至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神道焉,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宜遵之焉。"⑦,杜光庭还分析了以"道"贯穿于天、人、神等二十八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认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框架至此大致完成。
教义结构的四个要素--天道、地道、人道和鬼道
天道"天"在上古三代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它有意志,有感觉,知人事,能赏罚。统治者不仅自命代天,也垄断着祭天的权利。道家把天说成是万物之一,不具人格,并且提出了最根本的存在是"道",这无疑是对传统"天道观"的巨大冲击。但是,秦汉之间,祭天的传统宗教并未消失。道教继承了道家学说,抬出了自己的神灵系统和神学思想与祭天的传统宗教相对抗。因此,在某些外国学者眼里,这一天道观本身就包含着对正统的反叛意义。道教的天道思想,指的是以道来解释与天有关的内容,即:天的形成,天的构成和居于天中的神,等等。
《老子》第四十二章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二",有的注家认为是天地,有的认为是yīn阳。对于"一",有的认为是气,有的则认为一就是一。《太平经》称"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意思是道生天地和万物通过元气的运行。又称"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明确地将"一"解释为气;并将气一分为三,称"元气有三名,太阳、太yīn、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⑧。从东汉至唐代,道教一些有关创世的经典,对于"气"的名称和数量多有不同的叙述,但是由气生天、地、人的思想却并无变化。
《太始经》称"气清高澄,积阳成天;气结凝滓,积滞成地"。
《太上老君开天经》也称"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⑨。
直到元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影响,道教大量吸收《周易》的词语,才有人将"一"解释为"太极",称道为无极,将"道生一"同"无极而太极"比附起来。道教的这种气分清浊、升降为天地的思想正是直接继承汉代的道家思想。《淮南子天文训》称:"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CD不过,道教在发挥这一思想中又加进了神的创造力,《太始经》称,生成三气后,"三合成德,共成玄老"。《太上老君开天经》称,天地形成之前,"太初之时,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等等。CE尽管上古三代的宗教以天帝以最高神,十分重视祭天仪式,但是对于天的构成却并无分析。屈原《九歌大司命》有"登九天兮抚彗星"句,《天问》中有"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句CF,但是九重天的构造,天帝居于哪重天,却并无说明。
《吕氏春秋有始》篇称天有九野,即: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昊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九天的分布是按方向平面地展开的,显示了华夏民族十分重视方向的农业社会的特点。早期道教的文献中也无关于天的构成的分析。直到南北朝时陶弘景编纂的《真诰》才有"遂播之于三十六天"、"必非三十六天之限"等关于三十六天的说法。CG同为北周时编定的《无上秘要》称天有三界,即yù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共二十八天,三界之上另有"四梵天",合计三十二天。CH《无上秘要》所引出自《度人经》,《度人经》中的三十二天仍按方向横向配置,每方八天,同佛教的三界垂直配置不同。大约到唐代初年,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垂直配置的天界逐渐代替了横向配置,自下而上,按yù界、色界和无色界顺序罗列二十八天,上为四梵天(四种民天),再上三天为玉清天、上清天、太清天,最高处称为大罗天。这一对于天的构成的分析,反映了人们对于天的无限深远已有一定认识。道教在构成天的每一天界内都认为有天神居住,认为修道之士可随道行高深而登天。唐代道士潘师正称:"初从凡学,受持法戒,行无缺犯,则名系仙录",入灵山洞府,然后逐步"进道",登上诸天,最后登上大罗天,"与道同真,常湛极乐"。CI南北朝时期形成的道教三十二天,各天均有天神。如:东方八天之一的太黄皇曾天,帝名郁玉明;南方八天之一赤明和阳天,帝名理禁上真,等等。但在东汉五斗米道奉祀的仅是一个混而统之的"天官"。天官与地官、水官合称三官,民间俗称三官大帝。南朝陆修静在《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中称"三官所执,生、死、苦"。CJ意思是天官管理人和万物之生。
天官职能尽管后代有诸多变化,但是"天官赐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天上有日、月和星辰,在先秦,中国传统宗教中就有日神、月神和星辰神,并且先后有祭日、祭月和祭祀星辰的仪礼。《书舜典》称:"肆类于上帝,于六宗。"CK六宗中的"天宗"就是指日、月、星。是一种祭法。因此中国传统宗教有奉祀日、月、星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了清末。道教吸收日、月和星辰之神作为自己的神仙谱系的组成部分,只是认为日、月和星辰也是道所化生的。《太上老君开天经》称:
"三纲既分,从此始有天地,犹未有日、月。天yù化物,无方可变,便乃置生日月在其中,下照暗冥。"《玄门宝海经》也称"阳精为日,yīn精为月,分日月之精为星辰"。CL因此,日、月和星辰也是清阳之气和浊yīn之气运行的结果。在古代宗教中,日神称为东君、东皇太一,月神称为嫦娥,星辰神的名称甚多。据《史记天官书》载称,天极星称太一,旁三星称三公,斗魁戴匡六星称为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和司禄等等。而道教在将这些天体神灵纳入其神谱时,又给以一些新的神名。《太上玉晨郁仪结奔日月图》称日有五帝,月有五夫人,即:青帝讳圆常元,赤帝讳丹灵峙,白帝讳浩郁将,黑帝讳澄,黄帝讳寿逸阜;青帝夫人讳朱隐娥,赤帝夫人讳翳逸廖,白帝夫人讳灵素兰,黑帝夫人讳结连翘,黄帝夫人讳青营襟,等等。CM一些与天有关的气象之神,如风神、雨神、雷神,闪电神等等,道教也赋以新的神名。总之,道教的"三十六天"是神仙所居之地。南北朝时期成书的《桓zhēn rén升仙记》就称那里"有长年之光景,日月不夜之山川。宝盖层台,四时明媚。金壶盛不死之酒,琉璃藏延寿之丹,桃树花芳,千年一谢,云英珍结,万载圆成"。ND曲折地反映了道教对于社会生活的理想。
地道地在上古已受到人们的奉祀。《礼记郊特牲》称:
"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认为人要依赖地才能生存,所以要"亲地"、"美报"。而其祭法也只是"瘗埋于地",NE就是将牺牲铺洒在地或者埋注于地。大约到了周代土地之神同方位相联系,并且区分了等级。战国时又出现了"后土"。地神除了有五谷丰登的职能,还增加了一些和人间事务联系起来的内容。道教继承了土地崇拜的习俗,并以"道"贯穿于地和与地有关的山川等中,形成了其教义的"地道"部分,包括:地的形成,地的方向和有关地貌的神灵,等等。
汉代的道家著作已经提出,地是由yīn浊之气凝滞而成的。
道教的创世说也继承了道家的说法,称地的形成是浊yīn之气的沉降。五斗米道奉祀的"三官"中,就有地官和水官。大约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称: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yīn大官。"NF地官之职是主yīn、主管人和万物之死,为死者赦罪。水官之职主中和,为人消灾。地、水两官的功能尽管后来有许多变化,但是,"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信仰,一直延续下来。随着对天的构成种种说法的出现,道教也按天的方向配置,称地上有三十六土皇。《无上秘要》引用《洞真外国放品经》称地有九垒,每垒有四色、正音、行音、游音和梵音等土皇,九垒土皇各有名讳,分别于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以及三月一日、六月二日、九月三日、十二月四日等日期分别上天奏告"地仙得道上学之人"的名字,沟通天地神灵之间的联系。NG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逐渐将传统山川崇拜的神,纳入自己的神谱,并称各司其职,分担了"地官"主死的部分功能。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称:
"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圣上真主宰其事。"五岳山神各有名号,东岳泰山岳神天齐王,南岳衡山岳神司天王,中岳嵩山岳神中天王,西岳华山岳神金天王,北岳恒山岳神安天王,五岳"皆高真上仙主统,以福天下,以统众神"。五渎水神也各有名号和祭祀时间,即"江渎东广源王在益州,立春祭;淮渎南长源王在唐州,立夏祭;河渎西灵源王在同州,立秋祭;济渎北清源王在洛州,立冬祭;汉渎汉源王在梁州"。NH土地同人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华夏民族进入农业社会较早,因此在先秦就有聚居的城池和村落。《礼记郊特牲》称"天子大蜡八",其中"水庸七",水即隍、庸即城,一般认为这就是祭城隍的开始。NI六朝时,城隍之祀逐渐普遍,道教也将其纳入它的神系。《太平御览》卷五百三十二引《礼记外传》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天,故建国君民,先命立社。"NJ旧制以二十五家置一社,社有神,主土地,生五谷。东汉时,社神又区分为社公和社母,大约在六朝时社公和社母逐渐演化为土地公公和土地nǎinǎi。道教也将他们纳入其神系。
初起时,城隍和土地只是生长万物,以供人食的自然神,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保护民众安宁健康的保护神。
人道先秦思想家都重视人,《尚书》称"惟人万物之灵"。NK但是,道家则将人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与道、天、地平列的高度,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当然,道家思想家也看到了人的软弱和脆弱的一面,对于人类社会的不公平也持批评的态度,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解决人和人类社会不公平的基本思想。道教继承道家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人道观",即关于人的形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神关系等一系列具有中国宗教特色的教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道教教义的核心是道和德
道教以"道"名教,就是以道作为它的基本信仰,因此,道就是它的教义思想的核心。在道教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宗派,如:五斗米道、太平道、全真道、正一道和净明道等,各派经文或有差异,科仪方术各有侧重,但是信仰道,以道作为教义的核心却是共同的。
道教的"道",是秦汉道家的"道"的沿用和继承。从先秦《老子》提出"道"直到东汉末年,道家有了许多发展和变化。东汉延熹年间(158~166)边韶《老子碑》称,"世之好道者","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降斗星,随日九度,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大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渡世,自羲农以来,为圣者作师"。①其时,老子和"道"已被神化,朝野都有奉祀老子的。东汉末年的农民运动,吸收了道家思想及其神秘主义部分,将"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道",作为其宇宙观的基础。《太平经》称"道"是"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②《老子想尔注》将作为"天地根"的"玄牝"作为长生不死的方术的理论基础,称"生,道之别体也","道教人结精成神"。《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都以道家的小国寡民、清静无为的思想作为社会观的出发点。《老子想尔注》还将"道"和神联系起来,称道散形为气,聚形则为太上老君。③于是,"道"就确立了它在道教教义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德"也是先秦道家的重要概念。《老子》第五十一章称: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因此,一般认为,"德"是道之功,道之用,道之现。《太平经》一脉相承地认为"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yīn也,主养","夫道兴者主生,万物悉生;德兴者主养,万物人民悉养,无冤结",并且,以"德"和"刑"相对立,称"德者与生气同力"而"刑与杀气同力";"德常与兴同处"而"刑与衰死气同处"。同时,《太平经》在社会观中将德"主养"的观念推衍为帝王之治,以德治为有助于帝王之治十法的第四法。④《老子想尔注》则主张道德一体,认为"常德"就是"道德常在","玄德"就是天德,一直按道行事。⑤《庄子天地》篇称"至德者"要"存形穷生,立德明道",因此,后世的道教徒也就以"明道立德"作为自己信仰的最基本的内容。
从东汉到隋唐五代,以"道"和"德"为核心的教义思想的结构渐趋完整。唐代道士吴筠《玄纲论》认为"天地、人物、仙灵、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孰窥其宗",⑥其中已经包含了将对宇宙、社会的认识区分为四个部分的思想,并且指出了它们是由"道"和"德"生成的。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编纂的《道德真经广圣义》总结了前代六十余家的诠疏笺注,认为:
"《道德经》者乃天地之至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神道焉,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宜遵之焉。"⑦,杜光庭还分析了以"道"贯穿于天、人、神等二十八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认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框架至此大致完成。
教义结构的四个要素--天道、地道、人道和鬼道
天道"天"在上古三代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它有意志,有感觉,知人事,能赏罚。统治者不仅自命代天,也垄断着祭天的权利。道家把天说成是万物之一,不具人格,并且提出了最根本的存在是"道",这无疑是对传统"天道观"的巨大冲击。但是,秦汉之间,祭天的传统宗教并未消失。道教继承了道家学说,抬出了自己的神灵系统和神学思想与祭天的传统宗教相对抗。因此,在某些外国学者眼里,这一天道观本身就包含着对正统的反叛意义。道教的天道思想,指的是以道来解释与天有关的内容,即:天的形成,天的构成和居于天中的神,等等。
《老子》第四十二章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二",有的注家认为是天地,有的认为是yīn阳。对于"一",有的认为是气,有的则认为一就是一。《太平经》称"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意思是道生天地和万物通过元气的运行。又称"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明确地将"一"解释为气;并将气一分为三,称"元气有三名,太阳、太yīn、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⑧。从东汉至唐代,道教一些有关创世的经典,对于"气"的名称和数量多有不同的叙述,但是由气生天、地、人的思想却并无变化。
《太始经》称"气清高澄,积阳成天;气结凝滓,积滞成地"。
《太上老君开天经》也称"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⑨。
直到元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影响,道教大量吸收《周易》的词语,才有人将"一"解释为"太极",称道为无极,将"道生一"同"无极而太极"比附起来。道教的这种气分清浊、升降为天地的思想正是直接继承汉代的道家思想。《淮南子天文训》称:"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CD不过,道教在发挥这一思想中又加进了神的创造力,《太始经》称,生成三气后,"三合成德,共成玄老"。《太上老君开天经》称,天地形成之前,"太初之时,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等等。CE尽管上古三代的宗教以天帝以最高神,十分重视祭天仪式,但是对于天的构成却并无分析。屈原《九歌大司命》有"登九天兮抚彗星"句,《天问》中有"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句CF,但是九重天的构造,天帝居于哪重天,却并无说明。
《吕氏春秋有始》篇称天有九野,即: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昊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九天的分布是按方向平面地展开的,显示了华夏民族十分重视方向的农业社会的特点。早期道教的文献中也无关于天的构成的分析。直到南北朝时陶弘景编纂的《真诰》才有"遂播之于三十六天"、"必非三十六天之限"等关于三十六天的说法。CG同为北周时编定的《无上秘要》称天有三界,即yù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共二十八天,三界之上另有"四梵天",合计三十二天。CH《无上秘要》所引出自《度人经》,《度人经》中的三十二天仍按方向横向配置,每方八天,同佛教的三界垂直配置不同。大约到唐代初年,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垂直配置的天界逐渐代替了横向配置,自下而上,按yù界、色界和无色界顺序罗列二十八天,上为四梵天(四种民天),再上三天为玉清天、上清天、太清天,最高处称为大罗天。这一对于天的构成的分析,反映了人们对于天的无限深远已有一定认识。道教在构成天的每一天界内都认为有天神居住,认为修道之士可随道行高深而登天。唐代道士潘师正称:"初从凡学,受持法戒,行无缺犯,则名系仙录",入灵山洞府,然后逐步"进道",登上诸天,最后登上大罗天,"与道同真,常湛极乐"。CI南北朝时期形成的道教三十二天,各天均有天神。如:东方八天之一的太黄皇曾天,帝名郁玉明;南方八天之一赤明和阳天,帝名理禁上真,等等。但在东汉五斗米道奉祀的仅是一个混而统之的"天官"。天官与地官、水官合称三官,民间俗称三官大帝。南朝陆修静在《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中称"三官所执,生、死、苦"。CJ意思是天官管理人和万物之生。
天官职能尽管后代有诸多变化,但是"天官赐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天上有日、月和星辰,在先秦,中国传统宗教中就有日神、月神和星辰神,并且先后有祭日、祭月和祭祀星辰的仪礼。《书舜典》称:"肆类于上帝,于六宗。"CK六宗中的"天宗"就是指日、月、星。是一种祭法。因此中国传统宗教有奉祀日、月、星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了清末。道教吸收日、月和星辰之神作为自己的神仙谱系的组成部分,只是认为日、月和星辰也是道所化生的。《太上老君开天经》称:
"三纲既分,从此始有天地,犹未有日、月。天yù化物,无方可变,便乃置生日月在其中,下照暗冥。"《玄门宝海经》也称"阳精为日,yīn精为月,分日月之精为星辰"。CL因此,日、月和星辰也是清阳之气和浊yīn之气运行的结果。在古代宗教中,日神称为东君、东皇太一,月神称为嫦娥,星辰神的名称甚多。据《史记天官书》载称,天极星称太一,旁三星称三公,斗魁戴匡六星称为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和司禄等等。而道教在将这些天体神灵纳入其神谱时,又给以一些新的神名。《太上玉晨郁仪结奔日月图》称日有五帝,月有五夫人,即:青帝讳圆常元,赤帝讳丹灵峙,白帝讳浩郁将,黑帝讳澄,黄帝讳寿逸阜;青帝夫人讳朱隐娥,赤帝夫人讳翳逸廖,白帝夫人讳灵素兰,黑帝夫人讳结连翘,黄帝夫人讳青营襟,等等。CM一些与天有关的气象之神,如风神、雨神、雷神,闪电神等等,道教也赋以新的神名。总之,道教的"三十六天"是神仙所居之地。南北朝时期成书的《桓zhēn rén升仙记》就称那里"有长年之光景,日月不夜之山川。宝盖层台,四时明媚。金壶盛不死之酒,琉璃藏延寿之丹,桃树花芳,千年一谢,云英珍结,万载圆成"。ND曲折地反映了道教对于社会生活的理想。
地道地在上古已受到人们的奉祀。《礼记郊特牲》称:
"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认为人要依赖地才能生存,所以要"亲地"、"美报"。而其祭法也只是"瘗埋于地",NE就是将牺牲铺洒在地或者埋注于地。大约到了周代土地之神同方位相联系,并且区分了等级。战国时又出现了"后土"。地神除了有五谷丰登的职能,还增加了一些和人间事务联系起来的内容。道教继承了土地崇拜的习俗,并以"道"贯穿于地和与地有关的山川等中,形成了其教义的"地道"部分,包括:地的形成,地的方向和有关地貌的神灵,等等。
汉代的道家著作已经提出,地是由yīn浊之气凝滞而成的。
道教的创世说也继承了道家的说法,称地的形成是浊yīn之气的沉降。五斗米道奉祀的"三官"中,就有地官和水官。大约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称: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yīn大官。"NF地官之职是主yīn、主管人和万物之死,为死者赦罪。水官之职主中和,为人消灾。地、水两官的功能尽管后来有许多变化,但是,"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信仰,一直延续下来。随着对天的构成种种说法的出现,道教也按天的方向配置,称地上有三十六土皇。《无上秘要》引用《洞真外国放品经》称地有九垒,每垒有四色、正音、行音、游音和梵音等土皇,九垒土皇各有名讳,分别于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以及三月一日、六月二日、九月三日、十二月四日等日期分别上天奏告"地仙得道上学之人"的名字,沟通天地神灵之间的联系。NG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逐渐将传统山川崇拜的神,纳入自己的神谱,并称各司其职,分担了"地官"主死的部分功能。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称:
"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圣上真主宰其事。"五岳山神各有名号,东岳泰山岳神天齐王,南岳衡山岳神司天王,中岳嵩山岳神中天王,西岳华山岳神金天王,北岳恒山岳神安天王,五岳"皆高真上仙主统,以福天下,以统众神"。五渎水神也各有名号和祭祀时间,即"江渎东广源王在益州,立春祭;淮渎南长源王在唐州,立夏祭;河渎西灵源王在同州,立秋祭;济渎北清源王在洛州,立冬祭;汉渎汉源王在梁州"。NH土地同人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华夏民族进入农业社会较早,因此在先秦就有聚居的城池和村落。《礼记郊特牲》称"天子大蜡八",其中"水庸七",水即隍、庸即城,一般认为这就是祭城隍的开始。NI六朝时,城隍之祀逐渐普遍,道教也将其纳入它的神系。《太平御览》卷五百三十二引《礼记外传》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天,故建国君民,先命立社。"NJ旧制以二十五家置一社,社有神,主土地,生五谷。东汉时,社神又区分为社公和社母,大约在六朝时社公和社母逐渐演化为土地公公和土地nǎinǎi。道教也将他们纳入其神系。
初起时,城隍和土地只是生长万物,以供人食的自然神,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保护民众安宁健康的保护神。
人道先秦思想家都重视人,《尚书》称"惟人万物之灵"。NK但是,道家则将人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与道、天、地平列的高度,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当然,道家思想家也看到了人的软弱和脆弱的一面,对于人类社会的不公平也持批评的态度,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解决人和人类社会不公平的基本思想。道教继承道家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人道观",即关于人的形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神关系等一系列具有中国宗教特色的教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