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与万物的关系,《道体论》称:
"就体实而言,物即是道,道即是物。"CM而刘一明的《修真辨难》更进一步说:"一yīn一阳之谓道,是就道之用言;无形无象,是就道之体言。太极未分之时,道包yīn阳;太极既分之后,yīn阳生道。……道者yīn阳之根本,yīn阳者道之发挥。所谓太极分而为yīn阳,yīn阳合而成太极,一而二,二而一也。"ND人物之道,大致是指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观。《老子》第七十七章指出:"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说明《老子》已经认识到阶级社会贫富不均,存在着"损奉"的不公正现象,并且认为只有有道的人,即能遵行自然规律的人,才能自觉地将"有余"奉献给社会。因此,《老子》的社会理想是平均的社会。《太平经》提出了实现"太平"世界的理想,称:"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jiān私也;平者,比若地居下,主执平也。"道气"行于天下地上,yīn阳相得;jiāo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太者,大也;平者,正也;
气者,主养以通和也;得此以治,太平而和且大正也。"而要实现太平世界,"三气相爱相通",指的就是"君明、臣良、民顺",也就是君、臣和民都要有道、有德。但是关键是君,因此,《天谶支干相配法》称,"国有道与德,而君臣贤明,则民从也"。NE《老子想尔注》则认为"人行道,不违诫,渊深似道","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NF将人的行道和遵守戒律联系在一起。五代道士谭峭的《化书》中也以"道"作为核心,认为"道"有"委"(体)和"用"的两重职能。"委"(体)就是"虚","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至于"用",就是"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无论是"体"或者"用",道的作用过程都体现于一个"化"字。谭峭探讨了社会的演化及治理的办法,指出人类社会自从出现"尊卑"后,统治者就"奢dàng化聚敛,聚敛化欺罔,欺罔化形戮,形戮化悖乱,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而天下之动乱是起于压迫,盗贼起于聚敛。"天子作弓矢以威天下,天下盗弓矢以侮天子"。因此,谭峭主张"能均其食者,天下可以治",由国君开始尚俭,使国君和民众平等相待,共同享受,没有剥削和压迫,"心相通而后神相通,神相通而后气相通,气相通而后形相通。"NG这种神气形相通的社会,就是道之"用"的社会,就是以"道"来治国平天下的社会。
鬼神之道,大致就是鬼魂观,指的是道教对于人死以后归宿的一种认识。"鬼"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现过,象形字,犹如一个盖着东西的死人的脸。《说文》解"鬼"字作"人归为鬼"。归就是死的意思。《礼记祭法》篇则称:"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因此,汉民族早就有了人死后变成鬼的观念。《左传》昭公七年又有进一步的记载:"子产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NH这就是说人既有魄又有魂,魄附在人的ròu体,魂附在人的精神。
人死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老子》中没有"鬼"这个字,但是作为先秦墨家的著作《墨子明鬼》下篇,认为鬼神是实有的,而且将天下的鬼分为"天鬼","山水鬼神","人死而为鬼"三类。其中的"天鬼"和"山水鬼神",相当于后世的"天神"和"山水神"。墨家还认为,对于人的行为善恶,"鬼神之明必知之","鬼神之罚必胜之"。NI墨家的"明鬼"思想对于道教教义思想的发展也有直接的影响。《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称"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也","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名也","神有罪过,入泥黎中",NJ因此,鬼也是"道"之用。五代道士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序》说到一些积功未备,限尽而终的"鬼",称之为"魂神受福者,得为善爽之鬼,地司不制,鬼录不书,逍遥福乡,逸乐遂志,年充数足,得为鬼仙,然后升yīn景之中,居王者之秩,积功累德,亦入仙阶矣。"NK鬼因有道而成"鬼仙",鬼仙在yīn景之中,因得道而"入仙阶"。
道教的"道",从"天地、人物、仙灵、鬼神"四个方面展开,在历史上经过了很长的发展过程。从汉魏至南北朝时期,道教开创后不久迫切需要从生成论的角度奉立至上神,从社会学的角度推行平均主义的理想以吸引教徒。因此,"道"的教义主要在"仙灵"之道范围里展开,属于神学命题;从社会之道展开,属于社会学命题。从隋至北宋时期,道教开始建立天地人鬼的教义体系,主要在天地、人物和鬼神之道的范围里展开,属于哲学命题。从北宋以后,以探究人的身心禀赋为中心,主要在"人物"和"仙灵"之道的范围里展开,深入地推动了道教的科仪和方术的发展,并且直接指导着一代代教徒的修道实践。这一关于"道"的教义思想的发展既同中国儒释思想的发展紧密相联,同时也是道教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道"的推衍和演化,反映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宗教的一个重要侧面。
注:
①⑨CDCGCICJCKCLNGNJNK《道藏要籍选刊》第1册630页,7页,第2册352~355、298、271页,第1册15页,第5册817页,20页,第3册3页,第1册59页,第5册769、771、776、779页,第1册59页,7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②⑦NE《太平经合校》第16、662页,第305、95页,第148、264页,中华书局,1960年
③ND《道书十二种》第414页,第471页,中国中医yào出版社,1990年
④《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第264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⑤⑥《史记》第4册1368~1369页,第7册2146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⑧CFNF《老子想尔注校证》第33页,第12页,第7、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CE《太平御览》第1册第2页,中华书局,1960年
CHCM《道藏》第24册786页,第22册884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NH《十三经注疏》第1588、2050页,中华书局,1980年
NI《墨子闲诂》第220~221页,中华书局,1986年
德
德和道相对应,组成道教教义的核心。《道教义枢道德义》称"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①《道德经》中有"德"字四十一处,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积德"等等,但是对于"德"的含义却没有具体的解释。第五十一章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将"道"和"德"两者规定为"生长万物"和"畜养万物"的关系。因此,一般认为"德者,道之功也"(韩非语),"德者,道之用也"(陆德明语),"德者,道之见也"(苏辙语)。《庄子》的《天地篇》就说到:"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并称:"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非至德者邪?"②当代旅美华人学者陈鼓应在分析"德"的概念时认为,它有三个意义:一是"道所显现于物的功能";二是"内在于万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xìng,亦即表现它的德";三是"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时,称之为德",即通常说的人的"德行"。③早期道教沿用了先秦道家的学说。太平道的《太平经》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称,"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yīn也,主养。……夫道兴者主生,万物悉生;德兴者主养,万物人民悉养,无冤结"。这里也将道和德两者解释为"生长万物"和"畜养万物"的关系,同《道德经》的思想一脉相承。
太平道从追求"太平"的社会理想出发,将德"主养"的观点推广到社会政治领域,认为"地以德治,故忍辱;人以和治,故进退多便","以德治者,进退两度也"。并且将"德治"列为帮助帝王之治的"十法"的第四法,仅次于"元气冶、自然治、道治"。《太平经》认为"德"和"刑"相对立,称"德者与生气同力,故生气出亦出,入亦入;刑与杀气同力,故杀气出亦出,入亦入。德与天上行同列,刑与地下行同列。德常与实者同处,刑与空无物同处。德常与兴同处,故外兴则出,内兴则入,故冬入夏出。刑与衰死气同处,故冬出而夏入。死气者清,故所居而清也。故德与帝王同气,故外王则出yīn,内王则入刑;刑与小人同位,故所居而无士众也。物所归者,积帝王德,常见归,故称帝王也;刑未尝与物同处,无士众,故不得称君子"。君子的服人依靠的是"道"与"德",yù得天地之心的,也要行"道"与"德",至于行"严畏智诈"之术,只能收服那些言行无状的小人。《太平经》还将德"主养"的观点推广到个人的修养上,批评"人不力学德,名为无德之人",无德之人必"好害伤",因此,是"凶败之符",是"最劣弱困穷小人之名字"。这种人是"天不爱,地不喜,人不yù亲近之",他们"为王者致害,为君子致灾,鬼神承天教,不久与为治"。④五斗米道的《老子想尔注》中,亦有多处对于"德"的阐述。注"玄德"为"玄,天也。常法道行如此,yù令人法也";注"常德"为"道德常在",⑤可见,五斗米道是主张"道德一体"的,"德"就是"道德"的意思。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教义着重在宇宙观、社会观和神仙观方面的建设。《西升经》就是以体用关系阐述"道"和"德"的关系的,称"道以无为上,德以仁为主"。刘仁会注解说:"宥物于无者,道也;仁物之xìng者,德也"。"德"也就是"道"体现于"物"之中的属xìng--"仁"。《西升经》中还有"道非yù于虚,虚自归之;德非yù于神,神自归之","无心德留而鬼神伏矣"。这里的"神",既有人"神"的意思,又有"神灵"之神的意思。唐代李荣注解说:"道既虚无,德亦神妙。虚无神梦,必竟清静。而人若能虚心无身,自然归道;抱神守妙,自然归德也。"又注称:"圣人无心,不起贪yù,道在于己,德止于身,故曰:留也。用道,则道流遐迩;
怀德,则德被幽明,既为人之所归,亦为鬼神之所伏从也。"⑥因此,人能归道,也就归德。德是人的精神的根本,办使鬼神降伏。但是,同期的江南一带的道教却大多从一般的"道德"观念阐述"德"。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要求个人"积善yīn德",这个"德"解释为"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乐人之吉,愍人之苦,人之急,救人之灾",而治国之君以及忠臣辅佐则应修道德;使"道普德溢",至于太平。⑦唐代,道教教义体系逐渐充实完备。吴筠在《玄纲论》中称:"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吴筠认为:"德者,何也?天地所禀,yīn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⑧这就将天地yīn阳幽明的一切生成物都视为"德"成之物,包括"灵仙、鬼神"。唐宋以后,道教教义着重探讨人的问题。宋徽宗注《西升经》有《序》称:
"万物莫不由之之谓道,道之在我之谓德。道德,人所固有也。"⑨这就将"道"和"德"视为人所共有的禀赋。古时,"德"和"得"相通,因此,混然子王道渊认为:"德者,得也,心之所蓄,xìng之混融,开物成务之理也。"一些有"上德"的圣人,"未尝显己之有德,藏身潜迹,抱朴含光,专气致柔,如婴儿也",而"下德"的贤人,"执著其事,唯于世情,是非得失之物,理论扬于己德,以被聪明所蔽"。CD因此,有德之人,就应该"含养德xìng,纯纯朴朴,则比如赤子也,赤子如初生婴儿也"。认为:"太上以此喻修真之士,心切切矣。
我辈yù反本还源,归根复命,以此为则,不亦简妙乎。今心无所主,xìng不安闲,安得元神凝寂,元气冲虚而比如赤子乎。"CE唐代内丹家们多将"道"和个人的内丹修炼相结合,认为"道"与"生"的结合就是"德"。司马承祯说过:"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又称:"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言长久者,得道之质也。"因此,"大人含光藏晖,以期全备,凝神宝气,学道无心,神与道合,谓之得道"CF。清代道士、著名的内丹家柳华阳则称:"道者德之用,德者道之体,人能明乎其德,而天xìng自现,体乎其道,而冲和自运,是之谓寂然不动,感而遂能也。"又称:"古圣云:德者,xìng能中求之耳。夫德非道则无著,道非德则无主。
道外觅德,其德远矣;培德体道,其功切矣。"柳华阳在内修实践中曾经以"道德体用观"指导其内修实践,自谓:"吾尝自内观而无心,外觅而无体,飘飘乎寻之不得,恍恍乎觉而虚灵,似鱼之随水,如雾之笼烟,一派冲和,荣卫天地,但人不能深进,故本然之道味却矣。"CG另一些内丹家则从内修角度认识和解释《道德经》,将内修理论置于道教教义系统之下。清代道士、著名内丹家刘一明在《修真九要》中,强调内丹修炼必须"积德修行",认为"德"就是"恤老怜贫,惜孤悯寡,施yào舍茶,修桥补路,扶危救困,轻财重义,广行方便",称"道者,为己之事;德者,为人之事。修道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就体实而言,物即是道,道即是物。"CM而刘一明的《修真辨难》更进一步说:"一yīn一阳之谓道,是就道之用言;无形无象,是就道之体言。太极未分之时,道包yīn阳;太极既分之后,yīn阳生道。……道者yīn阳之根本,yīn阳者道之发挥。所谓太极分而为yīn阳,yīn阳合而成太极,一而二,二而一也。"ND人物之道,大致是指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观。《老子》第七十七章指出:"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说明《老子》已经认识到阶级社会贫富不均,存在着"损奉"的不公正现象,并且认为只有有道的人,即能遵行自然规律的人,才能自觉地将"有余"奉献给社会。因此,《老子》的社会理想是平均的社会。《太平经》提出了实现"太平"世界的理想,称:"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jiān私也;平者,比若地居下,主执平也。"道气"行于天下地上,yīn阳相得;jiāo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太者,大也;平者,正也;
气者,主养以通和也;得此以治,太平而和且大正也。"而要实现太平世界,"三气相爱相通",指的就是"君明、臣良、民顺",也就是君、臣和民都要有道、有德。但是关键是君,因此,《天谶支干相配法》称,"国有道与德,而君臣贤明,则民从也"。NE《老子想尔注》则认为"人行道,不违诫,渊深似道","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NF将人的行道和遵守戒律联系在一起。五代道士谭峭的《化书》中也以"道"作为核心,认为"道"有"委"(体)和"用"的两重职能。"委"(体)就是"虚","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至于"用",就是"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无论是"体"或者"用",道的作用过程都体现于一个"化"字。谭峭探讨了社会的演化及治理的办法,指出人类社会自从出现"尊卑"后,统治者就"奢dàng化聚敛,聚敛化欺罔,欺罔化形戮,形戮化悖乱,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而天下之动乱是起于压迫,盗贼起于聚敛。"天子作弓矢以威天下,天下盗弓矢以侮天子"。因此,谭峭主张"能均其食者,天下可以治",由国君开始尚俭,使国君和民众平等相待,共同享受,没有剥削和压迫,"心相通而后神相通,神相通而后气相通,气相通而后形相通。"NG这种神气形相通的社会,就是道之"用"的社会,就是以"道"来治国平天下的社会。
鬼神之道,大致就是鬼魂观,指的是道教对于人死以后归宿的一种认识。"鬼"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现过,象形字,犹如一个盖着东西的死人的脸。《说文》解"鬼"字作"人归为鬼"。归就是死的意思。《礼记祭法》篇则称:"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因此,汉民族早就有了人死后变成鬼的观念。《左传》昭公七年又有进一步的记载:"子产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NH这就是说人既有魄又有魂,魄附在人的ròu体,魂附在人的精神。
人死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老子》中没有"鬼"这个字,但是作为先秦墨家的著作《墨子明鬼》下篇,认为鬼神是实有的,而且将天下的鬼分为"天鬼","山水鬼神","人死而为鬼"三类。其中的"天鬼"和"山水鬼神",相当于后世的"天神"和"山水神"。墨家还认为,对于人的行为善恶,"鬼神之明必知之","鬼神之罚必胜之"。NI墨家的"明鬼"思想对于道教教义思想的发展也有直接的影响。《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称"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也","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名也","神有罪过,入泥黎中",NJ因此,鬼也是"道"之用。五代道士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序》说到一些积功未备,限尽而终的"鬼",称之为"魂神受福者,得为善爽之鬼,地司不制,鬼录不书,逍遥福乡,逸乐遂志,年充数足,得为鬼仙,然后升yīn景之中,居王者之秩,积功累德,亦入仙阶矣。"NK鬼因有道而成"鬼仙",鬼仙在yīn景之中,因得道而"入仙阶"。
道教的"道",从"天地、人物、仙灵、鬼神"四个方面展开,在历史上经过了很长的发展过程。从汉魏至南北朝时期,道教开创后不久迫切需要从生成论的角度奉立至上神,从社会学的角度推行平均主义的理想以吸引教徒。因此,"道"的教义主要在"仙灵"之道范围里展开,属于神学命题;从社会之道展开,属于社会学命题。从隋至北宋时期,道教开始建立天地人鬼的教义体系,主要在天地、人物和鬼神之道的范围里展开,属于哲学命题。从北宋以后,以探究人的身心禀赋为中心,主要在"人物"和"仙灵"之道的范围里展开,深入地推动了道教的科仪和方术的发展,并且直接指导着一代代教徒的修道实践。这一关于"道"的教义思想的发展既同中国儒释思想的发展紧密相联,同时也是道教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道"的推衍和演化,反映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宗教的一个重要侧面。
注:
①⑨CDCGCICJCKCLNGNJNK《道藏要籍选刊》第1册630页,7页,第2册352~355、298、271页,第1册15页,第5册817页,20页,第3册3页,第1册59页,第5册769、771、776、779页,第1册59页,7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②⑦NE《太平经合校》第16、662页,第305、95页,第148、264页,中华书局,1960年
③ND《道书十二种》第414页,第471页,中国中医yào出版社,1990年
④《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第264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⑤⑥《史记》第4册1368~1369页,第7册2146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⑧CFNF《老子想尔注校证》第33页,第12页,第7、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CE《太平御览》第1册第2页,中华书局,1960年
CHCM《道藏》第24册786页,第22册884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NH《十三经注疏》第1588、2050页,中华书局,1980年
NI《墨子闲诂》第220~221页,中华书局,1986年
德
德和道相对应,组成道教教义的核心。《道教义枢道德义》称"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①《道德经》中有"德"字四十一处,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积德"等等,但是对于"德"的含义却没有具体的解释。第五十一章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将"道"和"德"两者规定为"生长万物"和"畜养万物"的关系。因此,一般认为"德者,道之功也"(韩非语),"德者,道之用也"(陆德明语),"德者,道之见也"(苏辙语)。《庄子》的《天地篇》就说到:"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并称:"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非至德者邪?"②当代旅美华人学者陈鼓应在分析"德"的概念时认为,它有三个意义:一是"道所显现于物的功能";二是"内在于万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xìng,亦即表现它的德";三是"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时,称之为德",即通常说的人的"德行"。③早期道教沿用了先秦道家的学说。太平道的《太平经》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称,"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yīn也,主养。……夫道兴者主生,万物悉生;德兴者主养,万物人民悉养,无冤结"。这里也将道和德两者解释为"生长万物"和"畜养万物"的关系,同《道德经》的思想一脉相承。
太平道从追求"太平"的社会理想出发,将德"主养"的观点推广到社会政治领域,认为"地以德治,故忍辱;人以和治,故进退多便","以德治者,进退两度也"。并且将"德治"列为帮助帝王之治的"十法"的第四法,仅次于"元气冶、自然治、道治"。《太平经》认为"德"和"刑"相对立,称"德者与生气同力,故生气出亦出,入亦入;刑与杀气同力,故杀气出亦出,入亦入。德与天上行同列,刑与地下行同列。德常与实者同处,刑与空无物同处。德常与兴同处,故外兴则出,内兴则入,故冬入夏出。刑与衰死气同处,故冬出而夏入。死气者清,故所居而清也。故德与帝王同气,故外王则出yīn,内王则入刑;刑与小人同位,故所居而无士众也。物所归者,积帝王德,常见归,故称帝王也;刑未尝与物同处,无士众,故不得称君子"。君子的服人依靠的是"道"与"德",yù得天地之心的,也要行"道"与"德",至于行"严畏智诈"之术,只能收服那些言行无状的小人。《太平经》还将德"主养"的观点推广到个人的修养上,批评"人不力学德,名为无德之人",无德之人必"好害伤",因此,是"凶败之符",是"最劣弱困穷小人之名字"。这种人是"天不爱,地不喜,人不yù亲近之",他们"为王者致害,为君子致灾,鬼神承天教,不久与为治"。④五斗米道的《老子想尔注》中,亦有多处对于"德"的阐述。注"玄德"为"玄,天也。常法道行如此,yù令人法也";注"常德"为"道德常在",⑤可见,五斗米道是主张"道德一体"的,"德"就是"道德"的意思。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教义着重在宇宙观、社会观和神仙观方面的建设。《西升经》就是以体用关系阐述"道"和"德"的关系的,称"道以无为上,德以仁为主"。刘仁会注解说:"宥物于无者,道也;仁物之xìng者,德也"。"德"也就是"道"体现于"物"之中的属xìng--"仁"。《西升经》中还有"道非yù于虚,虚自归之;德非yù于神,神自归之","无心德留而鬼神伏矣"。这里的"神",既有人"神"的意思,又有"神灵"之神的意思。唐代李荣注解说:"道既虚无,德亦神妙。虚无神梦,必竟清静。而人若能虚心无身,自然归道;抱神守妙,自然归德也。"又注称:"圣人无心,不起贪yù,道在于己,德止于身,故曰:留也。用道,则道流遐迩;
怀德,则德被幽明,既为人之所归,亦为鬼神之所伏从也。"⑥因此,人能归道,也就归德。德是人的精神的根本,办使鬼神降伏。但是,同期的江南一带的道教却大多从一般的"道德"观念阐述"德"。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要求个人"积善yīn德",这个"德"解释为"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乐人之吉,愍人之苦,人之急,救人之灾",而治国之君以及忠臣辅佐则应修道德;使"道普德溢",至于太平。⑦唐代,道教教义体系逐渐充实完备。吴筠在《玄纲论》中称:"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吴筠认为:"德者,何也?天地所禀,yīn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⑧这就将天地yīn阳幽明的一切生成物都视为"德"成之物,包括"灵仙、鬼神"。唐宋以后,道教教义着重探讨人的问题。宋徽宗注《西升经》有《序》称:
"万物莫不由之之谓道,道之在我之谓德。道德,人所固有也。"⑨这就将"道"和"德"视为人所共有的禀赋。古时,"德"和"得"相通,因此,混然子王道渊认为:"德者,得也,心之所蓄,xìng之混融,开物成务之理也。"一些有"上德"的圣人,"未尝显己之有德,藏身潜迹,抱朴含光,专气致柔,如婴儿也",而"下德"的贤人,"执著其事,唯于世情,是非得失之物,理论扬于己德,以被聪明所蔽"。CD因此,有德之人,就应该"含养德xìng,纯纯朴朴,则比如赤子也,赤子如初生婴儿也"。认为:"太上以此喻修真之士,心切切矣。
我辈yù反本还源,归根复命,以此为则,不亦简妙乎。今心无所主,xìng不安闲,安得元神凝寂,元气冲虚而比如赤子乎。"CE唐代内丹家们多将"道"和个人的内丹修炼相结合,认为"道"与"生"的结合就是"德"。司马承祯说过:"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又称:"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言长久者,得道之质也。"因此,"大人含光藏晖,以期全备,凝神宝气,学道无心,神与道合,谓之得道"CF。清代道士、著名的内丹家柳华阳则称:"道者德之用,德者道之体,人能明乎其德,而天xìng自现,体乎其道,而冲和自运,是之谓寂然不动,感而遂能也。"又称:"古圣云:德者,xìng能中求之耳。夫德非道则无著,道非德则无主。
道外觅德,其德远矣;培德体道,其功切矣。"柳华阳在内修实践中曾经以"道德体用观"指导其内修实践,自谓:"吾尝自内观而无心,外觅而无体,飘飘乎寻之不得,恍恍乎觉而虚灵,似鱼之随水,如雾之笼烟,一派冲和,荣卫天地,但人不能深进,故本然之道味却矣。"CG另一些内丹家则从内修角度认识和解释《道德经》,将内修理论置于道教教义系统之下。清代道士、著名内丹家刘一明在《修真九要》中,强调内丹修炼必须"积德修行",认为"德"就是"恤老怜贫,惜孤悯寡,施yào舍茶,修桥补路,扶危救困,轻财重义,广行方便",称"道者,为己之事;德者,为人之事。修道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