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中国道教最新章节 > 中国道教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89 章

  。"②《淮南子兵略训》以"机"指行为变化的时机,谓"故上将之用兵也,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乃行之以机,发之以势,是以无破军败兵",又称良将之用兵,"发必中铨,言必合数,动必顺时,解必中揍;通动静之机,明开塞之节,塞举措之利害",等等。③《淮南子》的行为之"机",同《南华真经》《冲虚真经》的"动之所宗",是一致的。

  大约出于南北朝时期的《yīn符经》称"天xìng,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变定机。"在说到"三盗"时,又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其盗机也,莫不能见,莫不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④在这里提出了"机"、"盗机"、"杀机"等一系列重要教义概念。

  对于"机"的理解,元代俞琰《黄帝yīn符经注》认为历来有二种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种是"权谋知术之士"的解释,一种是"修炼之士"的解释。"虽各言其志,理则暗合"。⑤唐李筌《黄帝yīn符经疏》注"天发杀机"和"人发杀机"时称:"天道生杀,皆合其机宜,不妄发动,yīn阳改变,时代迁谢,去故就新,此天发杀机,皆至公也。乘天威杀之机,或龙或蛇,沉隐之类,皆能震起于陵陆,顺天应时,畅达于其间,为乘天之机,不失其宜。"又曰:"世间之法,杀人者死,杀生者罪,何也?为非天之合杀,彼人奈何杀之乎?

  言人不合妄动杀机也。至如jiān臣逆节,违背天道,反叛君亲,恣行凶恶,损害于世,擅行屠戮,妄动杀机者,同翻天作地,覆地作天,如此之大乱为逆天之大祸,是名天地反覆,此则人怨神怒,天将诛之,人共杀之,俱合其杀机,是名天人合发,万变定基。罚叛讨逆,顺天行诛,皆合天杀之机,宜惬至公之正道则万物咸伏,无敢妄动,名曰定基。"⑥李筌对"杀机"的解释,就是从治政权术的角度出发,认为天道公正,人道有私,私情紊乱天地,共发杀机,天道伏私,才得以"定基"。

  宋夏元鼎《黄帝yīn符经讲义》称"人道即天道,天道即天机,天机即天xìng,所谓存其心,养其xìng,所以事天也"。夏元鼎的解释则从修炼之士的角度出发。他在注"机在目"时称:"心目相关,生死相因,物机相应,曾无间断也。人生为万物之灵,日与万物jiāo际,一念之起,随念生于物;一念之灭,随念死于物。然心非自生于物也,其机在目耳;心非自死于物也,其机亦在目。"意思是人的眼睛一见美色,就会生爱,一见恶事,就会生恶。这些"岂是心之本然哉,皆其机在目也"。当然盲者也会有嗜yù,因此,机并不全在目,所以说"心目相关"。在解释"杀机"时,夏元鼎又称"天发杀机,下除yīn邪之气","地发杀机,上承阳刚之运","人识此机,则潜夺造化,旋乾转坤,翻天覆地,使地天jiāo而为泰,生杀定而为功。'太白zhēn rén歌'曰:五行颠倒术,龙从火里出。五行不顺行,虎向水中生。反覆之机也"。⑦宋金元以后的道教内丹家们多有以《yīn符经》的"机"来解释养命的"法"和"时"。张紫阳《悟真篇》有诗云:"天地盈虚自有时,审观消息始知机"。意思是,天地之间,yīn阳化消都是有时间和条件的,人要能够观察掌握变化的道理,就能知道天地造化之"机"了。"须将死户为生户,莫执生门号死门。若会杀机明返复,始知害里却生恩"。谓人如果能够明白人发杀机,天翻地覆的道理,那么就可以转死为生。"祸福由来互倚伏,还如影响相随逐。若能转此生杀机,返掌之间灾变福"。⑧认为祸福从来互相倚伏,如同形影和声响那样相互联系。人能掌握转变生杀之机,那么翻掌之间灾可成福,死中可生。

  元代全真道七子之一刘处玄的《无为清静长生zhēn rén至真语录》在对"机者,何也"的答问中称:"机者,智也。无道之人用智,则损于人,安其自己,谓之贼也。有道之人用智,则损其自己,安于人,谓之福也。"他将《yīn符经》的"机"和《道德真经》的第六十五章中"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思想结合起来,认为"自然之智"即"自然之机","明道,则无虑"。⑨全真道另一道士李道纯在《画前密意》组诗中,有《神机》一首,称:"存乎中者,神也。发而中者,机也。寂然不动,神也。感而遂通,机也。隐显莫测,神也。应用无方,机也。蕴之一身,神也。推之万物,机也。

  吉凶先兆,神也。变动不居,机也。备四德,自强不息者,存乎神者也。贯三才,应用无尽者,运其机者也。"CD诗中叙述了"机"的各种特点,如:发而中,感而通,应用无方,推之万物,变化不居而贯三才,应用无尽者,等等。

  明清道士大多以"机"来说明内丹修炼术。清代全真道士刘一明在《道书十二种悟道录》中,从瓜果的子实说起,称"瓜果中俱有子,子中俱有仁,其仁两瓣,瓣中又有一心,此心乃一点生机。其瓜果生成,皆本于此。所谓天地之心是也。吾之观此,因悟的yīn阳生机之道矣"。CE他认为天机运于yīn阳,人如果能够掌握yīn阳天机,就能,结"瓜果"成大道。

  注:

  ①②③④⑥⑦⑧《道藏要籍选刊》第2册553页,第5册537页,123、124页,第3册562、563、566页,563页,578页、574页,412、4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⑤⑨CD《道藏》第2册830页,第23册716页,第4册485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CE《道书十二种》第592~593页,中国中医yào出版社,1990年

  坐忘

  坐忘是指人有意识地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相合为一的得道境界,也指人在修炼中控制意志、排除杂念的内修方法。《玄宗直指万法同归》称:"坐者,止动也。忘者,息念也。非坐则不能止其役,非忘则不能息其思。役不止,则神不静。思不息,则心不宁。

  非止形息役、静虑忘思,不可得而有此道也。"①宋代曾在《道枢坐忘篇》中称:"坐忘者,长生之基也。故招真以炼形,形清则合于气;含道以炼气,气清则合于神。体与道冥,斯谓之得道矣。"②《南华真经》(即《庄子》),有"坐忘"一词,语见《大宗师》,"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通就是道,因此坐忘就是得道。《南华真经》说到"忘"的还有多处,《天地》中称"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③能够做到忘物、忘天、忘己的人,也就是做到了"坐忘"。

  早期道教太平道与五斗米道的文献中,都没有宣传"坐忘"的记载,但是在太平道的《太平经》中,十分重视"守一",强调守一要居于闲静之处,平床坐卧,使感官和思想"无所属,无所睹","谨守其神","与一相保",④这样一种修道的方法,其理论以及cāo作方法,都同后世所说的"坐忘"十分相似。但是五斗米道对"守一"之法却持批评态度,认为它是伪伎。南北朝时期,"坐忘"和"存思"逐渐兴起,代替了"守一"。上清派以存想、思神、服气为主要修炼方法,主张恬淡无yù,内观于心,存思诸神,乘云飞仙。《黄庭外景玉经》称:"作道优游深独居,扶养xìng命守虚无。恬淡自乐何思虑,羽翼已具正扶骨。"⑤《无上秘要》卷一百有《会兼忘品》,引有出自《洞玄敷斋经》《洞玄安志经》《洞玄九天经》等三段经文,称"倚伏兼忘,忘其所忘,体与玄同","灭念归兼忘,倚伏待长泯",⑥根据经文意思,可以认为,"兼忘"就是"坐忘"。隋唐时期,"坐忘"逐渐代替了"守一"、"存思"等内修方法。唐代道士王悬河编修的类书《三洞珠囊》卷五有《坐忘精思品》,将"坐忘"和"精思"并列在一起。唐代的《天隐子》称:"坐忘者,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非坐之义乎。"⑦指出"坐忘"和"存想"(存思、精思)的密切关系。

  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著有《坐忘论》,赞扬坐忘是"信道之要",自称"恭寻经旨而与心法相应者,略成七条,以为修道阶次",意思是,坐忘之法要按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参见本书《坐忘论》)七个互有联系的顺序进行cāo作。

  "坐忘"的修道方法,在唐宋两代影响很大,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有《水龙吟》词一首,上阕云:"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举。清静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向玉霄东望,蓬莱霭,有云驾、骖风驭。"⑧意思是自从有了《坐忘论》,人的求道成仙理想,就成为可行的事实,道山绛阙、蓬莱霭可望了。宋元以后,道教的内丹修炼术逐渐发展,并完全代替了外丹术。内丹家们多以精、气、神的理论解释坐忘,使其与"坐忘"相联接。

  《道枢坐忘篇下》就称:"忘者,忘万境也,先之以了,诸妄次之,以定其心。定心之上,豁然无复;定心之下,空然无基。触之不动,慧虽生矣,犹未免于yīn阳之陶铸也,必藉夫金丹以羽化,入于无形,出乎化机之表,然后yīn阳为我所制矣。"⑨另一方面,"坐忘"的修道方法仍然保持着独立而持久的影响。元代道士姬志真有《跋坐忘图》诗一首,称"乃公形似橛株拘,坐断遑遑转徙涂。倏忽有无同混沌,乾坤俯仰一蘧庐。忘怀健羡辽东鹤,不肯轻飞叶县凫。聚块积尘体比拟,寥天大地莫非吾。"CD据诗可知,画中坐忘之人同于混沌,无天无地也无我,其形似同枯株。直至元代,"坐忘"之法,仍为学道之人视为得道成真的要法。

  注:

  ①CE《道藏》第23册920页,第25册380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②③⑤⑥⑦⑨CD《道藏要籍选刊》第10册377页,第2册382、462页,第1册94页,第10册926页,第5册818页,第1册645~650页,第10册3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④《太平经合校》第740页,中华书局,1960年

  ⑧《全宋词简编》第15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九守

  九守,指道教徒的九项修持内容。据《云笈七》卷九十一《七部名数要记》称,九守即守和、守神、守气、守仁、守简、守易、守清、守盈、守弱。道教认为,修持九守,就能达到"xìng合乎道"的"zhēn rén"境界,"彷徉尘埃之外,逍遥无事之业,机械知巧,弗载于心,审于无假,不与物迁,见事之化而守其宗,心意专于内,通远归于一,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弗学而知,弗视而见,弗为而成,弗治而辨,感而应,迫而动,不得已而用,如光之不耀,如景之不炎,以道为循,有待而然,廓然而虚,清静而无为,以死生为一化,以万异为一方,有精而弗使,有神而弗行,守大浑之朴,立至精之中"。也就是"纯粹素朴之道"。①《道德经》中并无"九守",但有"守"字七处。如:"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五章),"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三十二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等,所言守中、守静、守道、守无为而无不为等等,都是指持守虚静、持守无为、持守道的意思。

  《通玄真经》有《九守》篇,名为九守,实有十项,九系概数。十项标题亦与《云笈七》所载不尽相同,即:守虚、守无、守平、守易、守清、守真、守静、守法、守弱、守朴。②尽管文字大同小异,但分段内容及题目则有较大区别,反映了从早期道教至宋元时期的道教教义思想已有不少发展和变化。

  唐代默希子曾对《通玄真经九守》作过题解:"九者,易之数终,明极则变,变则乖道。守之者,居元龙亢悔,可越三清之表。忽之者,则牝马不利,将沦九幽之下,固宜守道,不可失常也。"③但是宋代朱弁在题解中则认为"守者,专一于志,而九备于数极,则物无不在其域,事无不与其成","称九守者,盖在用九之义也"。④守和禀承《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创世论,认为"圣人法天顺地,不拘于俗,不诱于人","负yīn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以学道者"贵在守和"。⑤守神称人受天地变化而生,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节均与天地相类,并相互感应。"天地之道至阔且大,尚犹节其章光,爱其神明,人之耳目何能久劳而不息?人之精神何能驰骋而不乏"?所以学道者须"内守而不失"。⑥默希子注称"内保精神,外全形体"。⑦守气称"血气者,人之华也;五脏者,人之精也","孔窍者,精神之户牖也","血气专乎内而不越外,则胸腹充而嗜yù寡"。因此,yù寡就可以"患祸无由入,邪气不能袭",而"嗜yù使人之气衰杀,好憎使人之心劳倦,疾至即志气日耗也"。故学道者要"因时而安其位,当世而乐其业","与道为际,与德为邻,不为福始,不为祸先","恬愉虚静,以终其命"。⑧宋杜道坚注称"养生之道无他术,如养马焉。去其害马者而已"。⑨守仁在《通玄真经》中,题为"守无"。汉魏时期思想家们曾有"有无"之争,因此,朱弁题解曰:"游万物而不物,则无我、无物矣。"CD但是,《云笈七》收录时,改题为"守仁",强调"为义者可迫以仁,而不可劫以兵;可止以义,而不可悬以利。君子义死,不可以富贵留。故为仁义者,不可以死亡恐也"。全段之论"源道德之意,以考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